:::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近代豐原地區地方菁英影響力的形成與發揮
作者:陳世榮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許雪姬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地方菁英文化權力網絡象徵資本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3)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1
臺灣的地方社會,特別是在中華帝國晚期的統治之下,國家權力只能達到到縣級行政單位,而無法完全「控制」地方社會,似乎已成為研究者們的普遍共識。在此情況下,國家權力統治地方社會的過程中,部分必須仰賴地方上的士紳、耆老等菁英分子的協助。也因此,研究者逐漸開始正視地方菁英在地方社會與國家之間所扮演的角色,並注意其間具有特殊身份者,如士紳等菁英分子的研究。正因為國家對地方社會的「控制」並不徹底,在國家權力之下,臺灣的地方社會幾乎形成了國家統治權力的半真空狀態。首先填補此一半真空狀態的力量,即是在過去的研究中,最受到研究者所重視的士紳菁英。
研究者們紛紛接下去問,在地方社會中,究竟有哪些人可以算是地方菁英?除了成為士紳之外,還有那些方法可以成為菁英?他們與一般人究竟存在著哪些差異?他們究竟如何建構、維繫他們特殊的身份、社會地位與影響力?他們在地方社會裡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他們有沒有能力與國家權力進行互動、競爭,甚至是抗爭?如何互動?本文的目的,即是嘗試以臺灣的豐原地區作為研究的基礎,從事小區域、長時段的微觀研究。筆者嘗試分析與討論不同時間中地方菁英的定義與結構的變化、菁英參與國家或地方社會的管道與方式;同時,也將探討他們如何與國家權力、地方社會進行互動等議題。
臺灣地方社會中的地方菁英,不僅具有身分上的多元性,連衡量菁英的標準都會變動,這也就更增加了研究上的複雜性。有關地方菁英既有的研究,起源於國家控制論,且隨著研究的累積、議題的擴大與深化,以及資料運用的多元性,已經累積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不僅擴大了地方菁英的定義、釐清菁英的種類與角色,更闡明菁英中介於國家與地方社會之間的重要性,提供學者研究地方菁英在國家與地方社會中建構與維持身分、地位的更多可能性。然而,由上而下的的視角,卻常將菁英視為補充官僚階層的社會基礎的士紳,或是協助官方控制地方社會的領導階層方面,基本上都是將地方菁英置於國家控制的脈絡下進行討論。簡言之,社會領導階層的社會地位、身分來是來自於國家權力的賦予、承認與控制;對於社會領導階層而言,與官方有密切的關係、受國家權力的支配,這樣的觀點並非錯誤,因其身分、地位與力量確實源自於國家權力。然而,根據本文所蒐集的資料,卻可以清楚的見到,社會中的菁英不只有領導階層。地方社會之中,除了從事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社會活動、經濟活動的領導人物之外,還有許多未參與任何團體、未擔任任何領導責任的菁英,他們也不一定會被地方社會、國家權力期待一定要扮演什麼角色。這些地方菁英,也都應該被注意。
一、史料

1. 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張麗俊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掃描,《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公文類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及所屬機構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產業上ノ功勞者篤志者及名望アル者一覽〉,《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追加十二卷,1899。
臺灣總督府,〈素封家豪商紳士名望家篤志家調查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4901,文號17,門號5,門別地方,類號9,類別雜,15年保存,頁次284,備註第20卷,1906.01.01(明治39年)。
臺灣總督府,〈鳳山支廳管內名望資產家取調報告ノ件(元臺南縣)〉,《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冊號9774,文號2,門別內務門庶務部,類號2,類別街,永久保存,頁次23,備註第115卷,1897.02(明治 30年)。

2. 報紙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圖書館藏,《臺灣時報》,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1901-191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臺南新報》(微卷),1921-193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徵信新聞報》,臺北:徵信新聞報社,1950-196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聯合報》,臺北:聯合報社,1951-。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臺灣民報》,1(1923)-305(1930),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4。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臺灣新民報》,306(1930)-410(1932)。
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臺灣新生報》,臺北:臺灣新生報,1945-1960。
自立晚報社編,《自立晚報四十年縮印本》(1947-1987),臺北:自立晚報社,1989。
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1899)-13296(1937),(ex.〈全島素封家及豪商〉,《臺灣日日新報》,1909年7月30日)
臺灣總督府,〈雜報:本島の名望家〉,《臺灣日日新報》,第一版,1899.09.21。
臺灣總督府,〈島政:名望人員〉,《臺灣日日新報》,第三版,1899.09.22。
臺灣總督府,〈雜報:殖產功勞者及篤志者(二)〉,《臺灣日日新報》,第二版,1899.12.13。
臺灣總督府,〈雜報:殖產功勞者及篤志者(三)〉,《臺灣日日新報》,第二版,1899.12.14。

二、專書

Jeffrey C. Alexander主編,鄧正來等編譯,《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new window
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文化煉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千草默仙編,《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臺北:高砂改進社,1928、臺北:圖南協會,1932。
大久保源吾編,《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臺北: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發行所,1931、臺北: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發行所,1934。
大園市藏,《板橋と林本源家》,東京:日本殖民地批判社,1930。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事態勢と事業界》,臺北:新時代社臺灣支社,1942。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
大塚久雄著,于嘉雲譯,《共同體的基礎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小濱正子著,葛濤譯,《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000]。
山本英史主編,新宮學等著,《傳統中國の地域像》,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00。
中越榮二(臺灣地方自治協會)編,《臺灣街庄職員錄》,臺北:臺灣總督府內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37。
內藤素生編,《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new window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6。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new window
王泰升,《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new window
王泰升,《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new window
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
田健治郎,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圖書館藏,《田健治郎日記》,東京:銀座三伊東屋製,出版年不詳。
朱英,《近代中國商人與社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朱英,《轉型時期的社會與國家:以近代中國商會為主體的歷史透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中縣市、花蓮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8),1983。new window
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new window
吳晗、費孝通,《皇權與紳權》,上海:觀察社,1948。
吳銅編,《臺灣醫師名鑑》,臺中:臺灣醫藥新聞社,1954。
吳巍主編,《南臺灣人物誌》,臺中:東南文化出版社,1956。
杉浦和作編,《臺中州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實業興信所編纂部,1938。
杉浦和作編,《臺灣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商工人名錄發行所,1912。
李丁讚等著,《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新店:桂冠圖書公司,2004。new window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鹿港:左羊出版社,2002。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李翰章等編,《大清律例彙集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19年(1893)刊本影印。
沈景鴻、洪安全主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故宮博物院,1994。
沈景鴻、洪安全主編,《清宮廷寄檔臺灣史料》,臺北:故宮博物院,1994。
沈景鴻、洪安全主編,《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故宮博物院,1994。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1962[1717]。
岩崎潔治編,《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の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new window
林玉茹、李毓中,《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灣史》,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林俊勝,《臺灣寺廟的職權與功能之研究》,臺北:文史哲,1988。
林美容,《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new window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new window
林進發編,《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
林進發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2、1934。
林衡道口述,陳三井、許雪姬訪問,楊哲明紀錄,《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一~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1957。
後藤新平伯關係文書處理委員會編,《後藤新平文書》,東京:雄松堂書店發行,1989。
施威全,《地方派系》,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new window
洪敏麟,《臺中縣地名沿革專輯》(第一輯),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洪敏麟、陳炎正、溫振華、李南海、張美孋、戴寶村合著,《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洪敏麟等著,《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new window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上、下),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洪麗完,《臺灣古文書專輯》(上、下),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遠流出版社,2009。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有限公司,2000年。
原幹洲編,《臺灣地方自治法制自治要求運動》,臺北:勤勞と富源社,1932。
馬敏,《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馬敏,《商人精神的嬗變:近代中國商人觀念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馬敏、朱英,《傳統與近代的二重變奏:晚清蘇州商會個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國學文獻館,1993。
張友漁、高潮編,《中國律令集成》(清卷),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張本正主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人民出版社,1993。
張昆山、黃政雄主編,《地方派系與臺灣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1993。new window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水竹居主人日記》(三~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2004。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水竹居主人日記》(一~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章開沅、馬敏、朱英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官紳商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許雪姬,《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79),2002。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new window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new window
許雪姬主持、賴志彰主編,《臺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田野調查總報告書》,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2。
許雪姬主持、賴志彰總編輯,《臺中縣建築發展史‧民宅篇》,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陳炎正,《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6。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1963[1871])。
陳慈玉,《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9。new window
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new window
費正清,《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1979]。
馮筱才,《北伐前後的商民運動(1924-193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馮筱才,《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馮筱才,《變革社會中的商人與政治:以江浙地區為例(1911-1927)》,杭州:浙江大學,2001。
黃秀政,《戰後大里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new window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46)》,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黃富三、陳俐甫主編,王世慶、陳漢光、王詩琅等撰,《霧峰林家之調查與研究》,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1991。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新店:國史館,1995。new window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new window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
楊仁江,《臺中縣龍井林宅研究》,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溫振華,《臺中縣蔗廍研究》,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
溫振華、戴寶村著,《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鈴木冷朴編,《臺灣民間職員錄》,臺北:鈴木辰三〔臺北文筆社〕,1919、1922。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1989[增訂本]。new window
廖忠俊,《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8。new window
廖忠俊,《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8。new window
旗田巍,《中国村落と共同体理論》,東京:岩波書店,1976[1973]。
臺中州編,《臺中州及所屬團體職員錄》,臺中州:臺灣新聞社,1931。
臺中州編,《臺中州職員錄》,臺中州:臺灣新聞社,1928。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
臺北廳編,《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臺北廳》,臺北:臺北廳,1917。
臺北廳總務課編,《臺北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1903〕。
臺灣產業組合協會臺北州支會編,《臺北州下產業組合役職員錄》,臺北:臺灣產業組合協會臺北州支會,1933。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商工便覽》,臺北:臺灣新聞社,1918。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家名鑑》〔第一輯〕(臺北:臺灣新聞社,1934。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
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滄桑史》,臺北:南天書局,1998。
編者不詳,《寺廟台帳》,臺中州豐原郡)(出版資料不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編者不詳,《寺廟台帳訂正關係》,臺中州)(出版資料不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編者不詳,《宗教團體台帳》,臺中州豐原郡)(出版資料不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編者不詳,《祭祀公業調查表》,臺中州)(出版資料不詳,1940,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
編者不詳,《臺灣官民職員錄》,出版地、出版者不詳,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資料室藏[排架號0743.11],1925。
鄧正來編著,《市民社會》,臺北:揚智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賴志彰,《大甲溪流域聚落與民居》,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賴志彰,《臺中縣街市發展:豐原、大甲、大里、內埔》,臺中縣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new window
戴寶村,《臺中港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7。
檜山幸夫等著,《臺灣總督府檔案之認識與利用入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簡吉著,簡敬等譯,陳慈玉校註,《簡吉獄中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
豐原公學校編,《豐原鄉土誌》,臺中:豐原公學校,1931。
豐原慈濟宮管理委員會編,《豐原慈濟宮廟誌》,豐原:豐原慈濟宮管理委員會,1986。
Bergère, Marie-Claire. Janet Lloyd trans. The Golden Age of the Chinese Bourgeoisie, 1911-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Bonnell, Victoria and Lynn Hunt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Bourdieu, Pierre R. Nice trans. Outline of a Theory in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Brook, Timothy.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the Late-Ming China. Cambridge, Mass.: 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 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 Press, 1993.
Burchell, Graham, Colin Gordon, and Peter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t, 1991.
Ch’ü T’ung-tsu (瞿同祖).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Chan, Wellington K.K. (陳錦江). Merchants, Mandarins, and Modern Enterprise in Late Ch'ing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Chang Chung-li (張仲禮).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7.
Ching, Leo.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Coble Jr., Parks M.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Cohen, Paul.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Cohn, Bernard. Colonialism and Its Forms of Knowled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Davis, Natalie Zemon. 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Dean, Mitchell. Govern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9.
Dirks, Nicholas, ed. Colonialism and Cultur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2.
Duara ,Prasenjit. 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 Lanham: Rowan & Littlefield, 2003.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5.
Esherick, Joseph W. & Mary B.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Evans, Peter, Dietrich Rueschemeyr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Fewsmith, Josep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 1890-193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Geertz, Clifford. Peddlers and Prince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Change in Two Indonesian Tow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
Goodman, Bryna.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1853-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顧德曼,《鄉土、城市和國家:上海的地域網路和身份,1853-19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Habermas, Jürgen. Thomas Burger tran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9.
Ho Ping-ti (何炳棣).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Hsiao Kung-ch’üan (蕭公權).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Hunt, Lunt, e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Katz, Paul R. (康豹).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Albany: SUNY Press, 1995.
Kuhn, Philip A.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Kuhn, 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ilitar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1796-186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Kuhn, Philip A.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Mann, Susan. Local Merchants and the Chinese Bureaucracy, 1750-195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Meskill, Johanna M.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Naquin, Susan, and Evelyn Rawski. Chinese Society in Eighteenth Centu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Rankin, Mary B.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Ross, Edward A. Social Control: A Survey of the Foundations of Order. New York: Macmillan Colk, 1901.
Rowe, William T.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Rowe, William T.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Sack, Robert, Human Territoriality: Its Theory and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Schoppa, Robert K.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Shambaugh, David, e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Shepherd, John.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kocpol, Theda. Social Revolutions in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Strand, Davi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Teng, Emma Jinhua,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4-189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三、期刊論文

仁井田陞,〈中国の村落共同体:再編成からその終末まで〉,《歴史教育》,13.9(1965.09)。
孔復禮(Philip A. Kuhn)著,李孝悌、沈松橋譯,〈公民社會與體制的發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3(1992)。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臺北文獻》,直字53、54(1981)。
王世慶,〈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37.4(1986.12)。new window
王世慶,〈林本源之租館和武備與乙未抗日〉《臺灣文獻》,38.4(1987)。new window
王世慶,〈林本源的農田水利事業〉《臺灣風物》,46.2(1996)。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1937)〉,《史聯雜誌》,19(1991.12)。new window
王世慶,〈海山史話〉《臺北文獻》,直字37(1976)。
王志鴻,〈板橋歷史鏡頭:日治時期的板橋無線送信所〉,《北縣文化》,61(1999)。
王泰升、陳昭如、曾文亮、王志泓、沈靜萍,〈日治法院檔案的整理與運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題演講,未刊稿,2004年7月20日)。new window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田中比呂志,〈清末民初における地方政治構造とその變化:江蘇省寶山縣における地方エリートの活動〉,《史學雜誌》,104.3(1995.03)。
吳乃德、陳明通,〈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入於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new window
吳乃德、陳明通,〈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入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臺北:玉山社,1996。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高雄地區社會領導階層之分析〉,收入《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一輯》,臺北:正中書局,1994。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7[1986]。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高等教育〉,《中國歷史學會集刊》,25(1993)。new window
吳玫,〈劉銘傳與林本源〉,《臺灣研究集刊》(廈門:廈門大學),1988.3。
吳俊瑩,〈日治時期臺灣人與近代法律的交會:以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為例〉,《政大史粹》,9(2005.12)。new window
李達嘉,〈商人與政治:以上海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村永史朗,〈台灣日治時期的民事爭訟調停〉,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村田雄二郎,〈王朝、國家、社會:近代中國の場合〉,收入溝口雄三、濱下武志、平石直昭、宮嶋博史編,《アジアから考える4》,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4。
沈樹華,〈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理論〉,《公民訓育學報》,8 (1999.06)。new window
沙培德(Peter Zarrow)著,洪靜宜譯,〈西方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最新動向〉,《漢學研究通訊》,22.4(2003)。new window
足立啓二,〈國家論・權力論:中國専制國家論〉,收入於歷史學研究會編,《國家像・社會像の變貌》,東京:青木書店,2003。
卓克華,〈板橋林家三遷暨三落舊大厝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18(1996)。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期臺灣に關する近年の研究動向〉,《日本植民地研究》,16 (2004)。
岸本美緒,〈「市民社會論」與中國〉,收入於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梁治平編譯,《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收入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有限公司,2004。
東嘉生,〈清代臺灣之地租關係〉,收入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第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32種,1955。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成員與功能的討論〉,《臺灣史研究》,5.1 (1999.11)。new window
林峻立,〈調處:十九世紀台灣社會民事紛爭解決途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135-143。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林鉦昇,〈臺中地區林姓族人的發展(1701-1945):以林簪家族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邱正略,〈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哈貝瑪斯原著、劉鋒譯,〈公共領域〉,收入於甘陽主編,《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姚人多,〈傅科、殖民文化、與後殖民文化研究〉,《臺灣社會學》6(2003.12)。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2001.6)。new window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2 (2001.06)。new window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 (2001)。new window
施添福,〈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2000年10月6-7日。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臺灣岸裡社地域為例〉,收入黃應貴主編《空間、家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頁39-71。new window
施添福,〈國家、環境與臺灣內山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中部罩蘭埔為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環境史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稿,2002年11月15日。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301-332。
洪秋芬,〈日治初期葫蘆墩區保甲實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討(1895-190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2000.12)。new window
洪秋芬,〈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豐原慈濟宮的個案研究〉,《思與言》42.2(2004.06)。new window
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1895-190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1992.06)。new window
洪廣冀,〈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臺灣史研究》,11.2(2004)。new window
洪麗完,〈清代臺中開發之研究(1683-1874)〉,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試論如何建立日治時期臺灣政治史的研究:戰後日本研究成果的一個反思〉,收入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范純武,〈兩難之域: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爭議〉,《史耘》6(2000.09)。
徐揚杰,〈中國家族史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中國史研究動態》,1994.6。
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收入翁佳音《異論臺灣史》,板橋:稻鄉出版社,2001。new window
康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64(2000.03)。
康豹,〈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崇拜〉,《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6(1998)。new window
康豹,〈漢人社會的神判儀式初探:從斬雞頭說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2000)。
康豹、陳世榮、陳景宏,〈寺廟與地方社會的建構:以板橋地區為例〉(板橋創意文教基金會委託,板橋地區寺廟調查田野記錄,未刊稿),2000。
張宏謨,〈早期臺灣傑出的糖界名人:板橋林家、陳中和、辜顯榮、王雪農〉,《臺灣風物》,42.4(1992)。new window
張怡敏,〈日治時代臺灣地主資本累積之研究:以霧峰林澄堂系為個案〉,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張明月,〈光復以後豐原的都市發展與變遷〉,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1。
張茂桂,〈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臺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1994秋)。new window
張家銘,〈臺灣近代社會階層史研究芻議〉,收入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隆志,〈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臺灣近代史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2006.12)。new window
張隆志,〈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收入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有限公司,2004。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8年。
張耀焜,〈岸裡大社與臺中平原之開發〉,收入於臺中縣民俗研究會編《臺中平原開發史研究會論文集》,豐原:臺中縣民俗研究會,1991。
梁元生,〈近年來美國之中國近代史研究趨勢〉,收入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研究新趨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盛清沂,〈臺北縣板橋市開闢史事考〉,《臺灣文獻》,36.1(1985)。new window
莊英章、連瑞枝,〈從帳簿資料看日據北臺灣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埔姜家為例〉,《漢學研究》,16.2(1998)。new window
許雪姬,〈日治時期的「臺灣華僑」(1937-1945)〉,《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6,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
許雪姬,〈日治時期臺灣的通譯〉,《輔仁歷史學報》,18(2006)。new window
許雪姬,〈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產業經營初探〉,收入黃富三等編,《臺灣商業傳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許雪姬,〈日據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二:臺灣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1994)。new window
許雪姬,〈日據時期的板橋林家: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收入於《近世家族與政治比較歷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許雪姬,〈去奴化、趨祖國化下的書寫:以戰後臺灣人物傳為例〉,發表於「戰後臺灣社會與經濟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稿,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09年12月23-24日,頁1-50。new window
許雪姬,〈由《水竹居主人日記》看豐原慈濟宮的改建及張麗俊所扮演的角色〉,發表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主辦「地方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稿,2002年10月16-18日,未刊稿。
許雪姬,〈板橋林本源史料舉隅〉,《高雄文獻》,14、15(1983)。
許雪姬,〈林本源及其花園之研究〉,《高雄文獻》,3、4(1980)。
許雪姬,〈林熊祥先生事蹟考:日治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三〉,收入《史學傳承與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98。
許雪姬,〈林獻堂《環球遊記》之研究〉,《臺灣文獻》,49.2(1998.06)。new window
許雪姬,〈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999.06)。new window
許雪姬,〈張麗俊先生《水竹居主人日記》的史料價值〉,收入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纂《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0。
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
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霧峰林家的研究為例〉,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研究組編,《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new window
許雪姬,〈戰後初期原「臺灣華僑」,1945-1947〉,《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陳介玄,〈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臺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收入《地方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陳介玄,〈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臺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收入氏著,《地方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陳世榮,〈民間信仰與菁英:以張麗俊為核心的社會網絡〉,發表於臺中縣政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2004年11月27-28日。
陳世榮,〈社會菁英:國家與地方社會間的另一股力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2006.12)。
陳世榮,〈清代大嵙崁的社會菁英家族與地方公廟:以李騰方與福仁宮為中心的討論〉,《民俗曲藝》,138(2002.12)。new window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政大歷史學報》,18(2001.05)。new window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世榮,〈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品評述:開發史、建築史與史料編纂〉,《中縣文獻》(清水:臺中縣文化局),9(2002.10)。
陳世榮紀錄,〈慈惠宮遶境田野調查紀錄〉(未刊稿),2000年4月27日。
陳永明,〈「公共空間」及「公民社會」:北美中國社會史的辯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0(1995)。
陳佩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佩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明通、朱雲漢,〈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 1992)。
陳明通、朱雲漢,〈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 (1992)。
陳秋坤,〈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991)。new window
陳漢光,〈臺灣風土談(續完):板橋鎮小志等〉,《臺灣風物》,25.4(1965)。new window
陳翠蓮,〈菁英與群眾:文化協會、農民組合與臺灣農民運動的關係〉,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稿,2005年7月13-14日。
陳燕如,〈中元普渡與政商之間:日據時期基隆地方領袖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曾文亮,〈全新的舊慣:日治時期法院對臺灣人家族習慣的改造〉,發表於臺灣法律史學會主辦,「現代法律視野下的臺灣家族關係」論文稿,2009年12月26日。
曾品滄,〈汐止的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之發展(1754-1945)〉,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曾品滄,〈晚清帝國邊陲的富紳生活:以霧峰林家錦榮堂之飲食為例〉,發表於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九十一年度年會暨「王世慶先生與臺灣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稿,2002年12月8日。
曾品滄,〈談臺灣地區帳簿資料的蒐集與運用概況〉,收入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21輯》,新店:中華民國史料中心,2000。
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会の視点:中国史シンポジウム「地域社会の視点:地域社会とリーダー」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83 (1982)。
森正夫,〈中國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會の視點:中國史シンポジウム「地域社會の視點:地域社會とリーダー」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83 (1982)。
黃克武,〈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臺北文獻》,直字45、46(1978)。
黃秀政、林鉦昇,〈日治時期林氏宗族在臺灣中部的發展:以臺中林氏宗廟相關衍派為中心〉,《興大人文學報》(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34(下冊)(2004.6)。new window
黃宗智著、文一郡譯,〈國家和社會之間的第三領域〉,收入於甘陽主編,《社會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臺灣中部之淵源〉,《漢學研究》,16.2(1998.12)。new window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1(1995)。new window
黃富三,〈帝國邊陲與家族社會流動:霧峰林家的發展模式〉,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文化差異與社會科學科學通則:紀念張光直先生學術研討會」臺灣史與人類學組論文稿,2002年3月1-2日。
黃富三,〈清季臺灣外患、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與紳權性格之轉變〉,《故宮學術季刊》,19.1(2001)。new window
黃富三,〈試論臺灣兩大家族之性格與族運: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臺灣風物》,45.4(1995)。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new window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漢人社會祭祀圈之演變〉,《臺北文獻》,直字88(1989)。
趙世瑜、鄧慶平,〈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歷史研究》,2001.6。
劉枝萬,〈臺北縣中和鄉建醮祭典〉,收入氏著《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new window
劉祥光〈簡介中國近世家族史的集體研究成果〉,《近代史學會通訊》,6(1997.10)。
潘光旦、費孝通,〈科舉與社會流動〉,《社會科學》,4.1(1947.10)。
蔡采秀,〈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蔡采秀,〈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的發展為例〉,《臺灣史研究》,2.2(1995)。new window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1983)。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1983)。
蔡淵洯,〈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收入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二十九編 近代歷史上的臺灣》,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new window
蔡惠玉,〈臺灣日治時期鄉紳望族墳墓建築之研究:以中部地方霧峰林家、太平吳家、神岡呂家、竹山林家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4。
蔡慧玉,〈「國家內捲化」論爭:再論政府與社會的理論架構〉,收入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臺灣史研究》3.2(1996.12)。
鄭雅琳,〈臺灣中部廿四庄媽祖會之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Chang Lung-chih (張隆志). “From Island Frontier to Imperial Colony: Qing and Japanese Sovereignty Debates and Territorial Projects in Taiwan, 1874-1906,”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Cohen, Paul. “Revisiting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in China Unbound: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Cooper, Frederick, and Ann Laura Stoler. “Between Metropole and Colony: Rethinking a Research Agenda,” in Tensions of Empire: Colonial Cultures in a Bourgeois World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Duara, Prasenjit. “Post-colonial History,” in Lloyd Kramer and Sarah Maza, eds., Blackwell Companion to Western Historical Though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
Duara, Prasenjit. “State Involution: A Study of Local Finances in North China, 1911-1935,”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9.1(1987).
Eskildsen, Robert, Tonio Andrade, Paul Barclay, Antonio Tavares, and Paul Katz, “Special issue on Taiwa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 (2005).
Eskildsen, Robert. “Of Civilization and Savages: The Mimetic Imperialism of Japan's 1874 Expedition to Taiwa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7.2 (2002).
Huang, Philip C.C. (黃宗智). “‘Public Sphere’ / ‘Civil Society’ 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19.2 (April, 1993).
Huang, Philip C.C. “Between Informal Mediation and Formal Adjudication: The Third Realm of Qing Justice,” Modern China, 19.3 (July, 1993).
Johnson, David. “Communication, Class and Consciousn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 Evelyn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Katz, Paul R. “Temple Cults and The Creation of Hsin-chuang Local Society”, in The Seventh Conference on Chinese Maritime History. Nankang: Sun Yat-sen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1999.
Kuhn, Philip A. “Civil Society and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近代中國研究通訊》,13(1993)。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 “Recours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A Partial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6):1212-1241.
Pels, Peter. “The Anthropology of Colonialism: Culture, History, and the Emergence of Western Governmentalit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6 (1997).
Rowe, William T. “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odern China, 19.2 (April, 1993).
Rowe, William T.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16.3 (July, 1990).
Scott, David. “Colonial Governmentality,” Social Text, 43 (1995).
Wakeman Jr., Frederic.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Modern China, 19.2 (April, 1993).
Waston, James.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 Evelyn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u Nai-te (吳乃德).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dissertation, De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