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道教與都市社會之變遷 ─ 以高雄道德院之神職人員及其所參與儀式活動為討論中心
作者:康詩瑀
作者(外文):Kang,Shih-Yu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豹
張建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高雄道德院郭騰芳正一道全真道易經太上道祖太乙救苦天尊出家法師Gaoxiong Abbey of MoralityGuo TengfangDaoist nunsSun Daoist line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6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結束對台統治後,隨著國民政府進入台灣,所採取的宗教、文化政策為戰後道教發展提供較為寬鬆的空間,也在此一歷史背景下,讓高雄道德院創建者-郭騰芳開啟了為期四十多年的宏道佈教生涯。本文主要的目的即是探討在此一歷史背景下,透過郭騰芳對宏揚道法的熱忱,培養與組織神職人員(出家法師)的經歷,組織慈善事業,及其所參與的儀式活動為探討中心。
郭騰芳生於大正十二年(1923),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卒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道號「藏應」。他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自幼家境良好,是高雄三塊厝的農村子弟,其家族在高雄三塊厝一地頗具聲望。青年時自日本求學,期間受《易經》、《道德經》、《清靜經》、《三官經》等儒、釋、道經典寶卷的啟發,開啟鑽研道學的契機。學成返回台灣以後,開始對於宏道佈教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在家人、親信、信眾及貴人、地方精英的支持下,一步步完成其宏道與興建高雄道德院的理念。
早期傳道佈教的過程,郭氏吸收、融合三教經典的精華與特有的宗教理念,憑藉自身的理解力加上淺顯易懂的口語表達,於民國四○年代初期,開始在高雄地區進行宏揚道法,成為當時高雄地區知名的傳道師。起初,他曾在道教佈教所、道善堂等三處的臨時佈教,後在民國四十九年(1960),於高雄三民區金獅湖畔建立「高雄道德院」,奉祀太上道祖、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廟宇名稱之所以用「院」代替「廟」,主要是郭氏希望能建立一座結合民間信仰與具有教化功能的廟宇。
在創廟過程,他更獲得覆鼎金保安宮的借地協助,以及高雄地方士紳陳啟清家族的慷慨捐廟地。當時由於處於戒嚴時期社會風氣的保守,為避免政府不必要的關注,建廟之後也開始與嗣漢天師府張恩溥天師,台灣省道教會理事長趙家焯往來互動,更受邀擔任台灣省道教會高雄教區佈教所宏道委員會委員,以期取得順利發展並與政府之間互動的和諧關係。
民國七十年(1981),郭氏成立「太乙真蓮宗」。民國七十七年(1988),他舉行第一屆皈依法會,迄今已經歷二十多屆。作為鼓吹信眾崇奉太乙救苦天尊的法門,他教導信眾認識道教東方長樂世界與往生淨土觀。在培養道教人才的規劃上,郭氏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開始培養院內出家法師(坤道),與高雄苓雅區孫番賓道長及左營區的高卻道士合作,藉助正一道神職人員教導的科儀法事能力(受尊稱為經師),結合傳授郭氏對道義、道法的深究(受尊稱為道師),融合部分全真道的出家制度做為管理方式,培養了道德院內七名的坤道(現今道德院翁太明住持即為代表人物之一)。為推廣道教發展,他爾後陸續於民國六○~八○年代,成立道教法事科儀班、道德慈善會、修真道學院、三清真道修鍊院、宣講培訓班。並舉辦國內外道教學術研討會、真誠靜修會,成立九陽道善堂既傳教、佈道與宣講而且行善助人。
郭氏,雖未能親眼見到太乙真蓮宗法門蓬勃發展,但其子郭國賢所主持的九陽道善堂則成為延續生前遺願的場所。在承嗣弟子翁太明住持的規劃與領導之下,道德院近年來被塑造成進行社會救助的宗教慈善組織,實踐了宗教信仰與社會救助的結合,對地方社會產生莫大貢獻。道德院與真誠靜修會、九陽道善堂的建立,亦可說是現代以來,一個宗教家對自我理想的堅持與實踐。
本論文的章節內容可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探討高雄道德院的寺廟發展史為主,包括:高雄地方社會發展的簡介、道德院沿革、地方菁英與信眾的參與過程、神職人員的參與及形成(即孫氏火居道士家族、高卻道士與道德院出家法師),以及廟宇內部組織的建立、管理與運作模式,如信徒大會與管理委員會、道德慈善會的成立等。除此之外,也詳述郭騰芳在建廟之後各個時期,為發展道教所成立的團體組織與推廣的活動,諸如道教法事科儀班(民國六十三年)、道德慈善會(民國六十四年)、修真道學院(民國七十七年)、三清真道修鍊院(民國七十八年)、宣講培訓班(民國七十九年)、國內外道教學術研討會(民國八十六年)、道德院附設圖書館等。
第二部分的內容著重於敘述戰後台灣道教的發展與郭騰芳的宗教理念,包括簡述道教發展在戰前與戰後的時間斷限,特別在戰後的發展與變遷方面。另外,本章也將郭騰芳的生平事略做一整理,包括早年的生活環境,弘道講經與籌組建廟的經過,如何組織與動員道德院的信徒?如何拉攏道教界各方、各代表的人脈關係,以發揚道教做為終生志業等?
這部分也探究郭氏的宗教理念與推廣習道方式,包括對太上道祖、太乙救苦天尊、東方長樂世界的崇信。從創建廟宇與組織各類團體的過程,筆者探討道德院在民國四○年代後期,郭氏如何藉由宣經傳道、推廣道法來吸收信徒的經過?並討論地方精英扮演的角色?
爾後郭騰芳更接受台灣省道教會的聘任,而與嗣漢天師府張恩溥天師及道教會理事長趙家焯先生的往來,並規劃成立其他道教組織,如太乙真蓮宗法門(民國七十年)、真誠靜修會(民國八十年)、九陽道善堂(民國八十六年)等團體。此外,本章還討論了郭氏對道教人才(玉女組習經團、出家法師)的培養,並分析他在宗教理念及思想上的轉變,與其宏道佈教經驗,對戰後台灣道教發展的貢獻。
第三部分是以道德院的出家法師和高雄苓雅區孫氏火居道士家族為研究對象,探討這兩類神職人員的互動,包括探討郭氏於民國六○年代起組織玉女組習經團、培養出家法師,與出家法師的管理模式及其法事科儀能力。此外,本章還詳述正一道孫番賓道長及高卻道士,參與傳授家傳道法的科儀法事的內容,包括傳法過程及訓練方法。
又,本章透過口述歷史的研究方法,逐一分析出家法師的個人背景資料。及出家的原因,並也討論她們在廟宇內所扮演的角色及對信眾的影響?文末,探討苓雅區孫氏道士家族形成的背景,道法傳承經過與各房派分布。筆者透過族譜的蒐集與分析,比較現存的科儀本,並記述孫氏道士家族在高雄地區的活動範圍,和各房派子孫的從業情形與發展現況。
第四部分敘述現今道德院出家法師與地方上的火居道士團,於例年所舉行的祭典儀式活動,內容根據筆者所參與道德院當年度的例行祭典活動的調查。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祭典活動方面包括出家法師為個人所做的儀式,可歸納為(一)安太歲;(二)道教太乙真蓮宗皈依活動;(三)禮斗祈安過限消災法會;(四)收驚;(五)問事。
在祭典與社會救助方面,則是出家法師與地方火居道士團為地方社區所做的儀式,又歸納為:(一)農曆七月十五日做普渡;(二)交陪境參與道德院神誕日(太上道祖、玉皇大帝)祭典活動;(三)祈安祈富禮斗大法會;(四)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最後,透過這兩項的儀式活動的分析,並進行兩種儀式所呈現的社會文化意義做一探討,探究的內容則包括:(一)滿足個人的儀式;(二)滿足整體發展儀式;(三)達到社會平衡的意義。藉以探討寺廟、神職人員、一般信眾、儀式活動之間的網絡發展與關聯性,及其產生的影響力。
Following World War II, Taiwan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in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s while also adjusting to the impact of Nationalist (KMT) rule.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the gradual relaxation of cultural and religious policies allowed a wide range of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to flourish. This was also the case with Daoism, especially in urban settings, which can be se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oxiong Abbey of Morality (Gaoxiong Daaodeyuan 高雄道德院), founded by the local religious elite Guo Tengfang 郭騰芳 (1923-1998) during the course of his 40-year preaching career.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 this major sacred site, especially the roles played by religious specialists as well as the philanthropic and ritual activities they organized.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Part I examines the Abbey’s history, including the settlement of Gaoxiong City, the ways in which elites and other worshippers contributed to the growth of this sacred site, the Abbey’s ow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itual specialists, etc. In addition, it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ontributions of those organizations founded by Guo, especially in the realms of charity and self-cultivation.
Part II focuses on the growth of modern Taiwanese Daoism in general and Guo’s own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Special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analyzing the forms of self-cultivation and worship that Guo Tengfang helped promote, especially cults to leading Daoist deities such as Laozi 老子 (referred to as the Most High Ancestor of Daoism or Taishang Daozu 太上道祖) and the Celestial Worthy of Supreme Unity Who Relieves Suffering (Taiyi jiuku tianzun 太乙救苦天尊).
Part III trea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bbey’s Daoist nuns (chujia fashi 出家法師, kundao 坤道),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un Daoist lineage (Sunshi huoju daoshi jiazu 孫氏火居道士家族) of Gaoxiong’s Lingya District (Lingya qu 苓雅區). This section of the thesis opens with a description of Guo Tengfang’s efforts in training Daoist nuns to become members of the Abbey’s religious community, including programs in self-cultivation and ritual practice. This is followed by a study of the growth of the Sun Daoist lineage, especially the geographic scope of its religious activities, based on both local documents such as genealogies and liturgical manuals as well as oral histories.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for both types of Daoist practitioners is provided.
Part IV is devoted to an analysis of the liturgical activities performed by both the Daoist nuns and Sun Daoist lineage members. In general, these ri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types: (1) Rituals performed for individuals; (2) Rituals staged to serve the needs to local communiti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se rites are explored in detail, particularly the ways in which they mou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oism and communal life.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一卷,臺北:新文豐,1985。
《道法會元》,二百六十八卷,臺北:新文豐,1985。
《道書援神契》,一卷,臺北:新文豐,1985。
《道藏》,大陸文物、上海、天津古籍等出版社,1987。
《靈寶天尊說祿庫受生經》,一卷,臺北:新文豐,1985。
《靈寶玉鑑》,四十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六十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不見撰者,明,《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西天竺藏七卷本,王秋桂、李豐楙主編,臺北:學生書局,1989。
王 禮主修、陳文達著,清,《臺灣縣志》,卷十,臺灣文獻叢刊第二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
王契真纂,宋,《上清靈寶大法》,1-66卷,爵-琴字號,第30、31冊。
呂元素集,宋,《道門定制》,1-10卷,丙字號,第31冊。
杜光廷集,唐,《太上黃籙齋儀》,1-58卷,賓-鳴字號,第9冊。
杜光廷集,唐,《金籙大齋啟盟儀》,體字號,第9冊。
周鍾瑄,清,《臺灣文獻叢刊‧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3。
林靈真編,元,《靈寶領教濟度金書》,1-320卷,民-邇字號,第7、8冊。
金 鋐主修,蔣毓英纂修,清,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卷五,臺北:文建會,2004,頁61。
洪 邁,宋,《夷堅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胡道靜等主編,《藏外道書》,成都:巴蜀書社,1992-1994。
徐神翁撰,宋,《道法心傳》,席字號,第32冊。
秦子晉,元,《新編連相搜神廣記》,王秋桂、李豐楙主編,臺北:學生書局,1989。
張君房纂輯,宋,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
張萬福,唐,《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肆字號,第32冊。
陳仲達校輯,清,《廣成儀制》,大品齋醮庭參九皇集,第13冊。
趙道一編修,元,《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第40卷,鱗字號,第5冊。
蔣叔輿編,宋,《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1-57卷,鳳-食字號,第9冊。
盧德嘉,清,〈地輿(二)‧諸山〉,《鳳山縣采訪冊》,第三冊,乙部,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
謝肇淛,明《五雜俎》,上海:中央,1936。
謝顯道編,宋:《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一,《道藏》三十三冊。
魏 徵等,唐,《隋書‧經籍志》,卷35,臺北:鼎文書局,1983。
蘇海涵編輯,《莊林續道藏》,臺北:成文,1975。
龔鵬程、陳廖安,《中華續道藏‧初輯》,臺北:新文豐,1999。


(二)回憶錄
《郭公騰芳 藏應道師哀思錄》,高雄道德院、中國性命雙修協會編,1998。
《高雄道德院開山宗長郭騰芳藏應道師敬思錄》,高雄道德院、中國性命雙修協會編,1998。

(三)報紙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明治四十三年四月一日,第五版,第3576號。
《聯合報》,2008.8.25,C1;2006.12.27,C2;2004.02.09,B4。
《聯合報》,2002.4.10,18版。

二、專書
小柳司氣太著、陳斌和譯,《道教概說》,上海:商務書局,1926,臺北:商務,1966。
丸山宏,《道教儀禮文書の歷史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4。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書》,第一卷,臺北:捷幼,1993。
中國道教協會編,《中國道教大辭典》,臺中:東久,1996。
仇德哉,《台灣之寺廟與神明》(共4冊),臺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王卡主編,《中國道教基礎知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2008。new window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文化,2000。new window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寺廟與齋堂》,臺北:博揚文化,2004。
王見川、李世偉主編,《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第一輯)》,臺北:博揚文化,2009。
王見川、皮慶生,《中國近世民間信仰:宋元明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0。
王見川、宋軍、范純武編,《中國預言救劫書彙編》(10冊),臺北:新文豐,2010。
王見川、侯沖等編,《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34冊),臺北:博揚文化,2010。
王見川、高萬桑合編,《近代張天師史料彙編》,臺北:博揚文化,2013。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2001。
王明珂,《華夏邊緣》,臺北:允晨出版,1997。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上)、(下)》,臺北:自立晚報,1987。
田立克(Tillich, Paul),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臺北:桂冠,1994。
伊利亞德(Eliade, Mircea),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
伊能嘉矩原著、劉寧顔主編;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new window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1992。new window
呂順安編,《高雄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呂錘寬,《台灣的道教儀式與音樂》,臺北:學藝,1994。new window
宋光宇,《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巫仁恕、康豹、林美莉主編,《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new window
吳亞魁,《生命的追求:陳攖寧與近現代中國道教》,上海:上海辭書,2005。
李玉珍、林美玫,《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里仁,2003。new window
李亦園,《宇宙觀、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稻鄉,1999。new window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文化,2004。new window
李養正,《當代中國道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93。
李養正主編,《道教手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李養正,《道教綜論》,香港:青松觀香港道教學院,2001。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南港: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李豐楙,《東港東隆宮醮志:丁丑年九朝慶成謝恩水火祈安清醮》,臺北:台灣學生,1998。
李豐楙、謝聰輝,《台灣齋醮》,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
李麗涼,《弌代天師:張恩溥與臺灣道教》,臺北:國史館,2012。
杜普瑞(Dupre, Louis),傳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幼獅,1986。
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阮昌銳,《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1990。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之解讀與意涵》,臺北:揚智文化,2003。new window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報系出版社,1993。new window
林添福編,《孫氏族譜》,孫氏族譜修譜委員會編,1971。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new window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1999。new window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南港: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0。
林榮澤,《臺灣民間宗教的持齋戒殺》,臺北:蘭臺,2009。
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中冊,上海:古籍,1991。
胡天成,《民間祭禮與儀式戲劇》,貴州:民族出版社,1999。
韋伯(Weber, Max),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1993。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卷3,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
卿希泰編,《道教文化新典》,臺北:中華道統,1996。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台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の問題》,天理市:天理教道友社,1988。
宮崎直勝,《寺廟神の昇天》,東部書籍株式會社,昭和十七年(1942)。
容世誠,《戲劇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1997。new window
特 納(Turner, Victor),方永德等譯,《慶典》,上海:文藝,1993。
涂爾幹(Durkheim, Emile),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1992。
國分直一,邱夢蕾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武陵,1992年8月初版二刷(1991年9月初版)。
康 豹,《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1997。
康 豹,《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2009。
張 珣,《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鄉,1989。
張 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臺北:南天,2001。
張廣保,《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學》,北京:三聯書局,1995。
張廣保、宋學立譯,《多重視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13。
張澤洪,《步罡踏斗-道教祭禮儀典》,臺北:大展,2000。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2003。new window
張澤洪,《道教齋醮符咒儀式》,成都:巴蜀書社,1999。
淺野春二,《道教文化への展望》,道教文化研究會編,東京:平河出版社,1994。
莫里斯(Morris, Brain),周國黎譯,《宗教人類學》,北京:今日中國出版,1992。
許文川編,《高雄縣文史專刊》,第三輯,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9。
許地山,《道教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 — 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稻鄉,1996。new window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治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new window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new window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北:古亭出版社,1975。
陳耀庭,《道教禮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陸建松,《魂歸何處-中國古代喪葬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曾景來,《台灣宗教の迷信陋習》,臺北:南天,1998。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渡邊欣雄、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臺北:地景出版社,1996。new window
黃元吉著、蔣門馬校注,《道德經講義‧育樂堂語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黃海德、李剛著,《中華道教寶典》,臺北:中華道統,1995。
黃萍瑛,《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臺北:稻鄉,2008。
黃慶生,〈寺廟組織〉,《寺廟組織與管理》,臺北:永然文化,2000。
葉明生編,《閭山教廣濟壇科儀本彙編》,臺北:新文豐,1996。
董芳苑,《探討台灣民間信仰》,臺北:常民文化,1996。new window
詹石窗,《道教與女性》,臺北:世界文物出版,1992。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台灣日日新報社,昭和9年(1934)。臺北:南天,1995年2刷。
窪德忠著、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1993。new window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三聯書局,2002。
劉大鈞,《周易概論》,山東:齊魯書社,1988。
劉沛林,《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上海:三聯書局,1995。
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俗學研究所,197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1995。new window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1993。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祀神卷)、(靈媒卷)、(廟祀卷)》,臺北:臺原,1994。
增田福太郎,《台灣の宗教》,東京:明治聖德記念學會,臺北:古亭書屋,1935;《台灣本島人の宗教》,臺北:南天,昭和十一年,1983。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台灣宗教論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蔡相輝,《台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臺原,1989。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2002。new window
黎志添,《廣東地方道教》,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
黎志添、游子安、吳真著,《香港道壇科儀歷史與傳承》,香港:中華書局,2007。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臺北:台灣學生,1989。
蕭登福,《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2002。new window
蕭登福,《道教地獄教主-太乙救苦天尊》,臺北:新文豐,2006。
蕭進銘,《臺灣的仙道信仰與丹道文化》,臺北:博揚文化,2010。new window
賴宗賢,《台灣道教源流》,臺北:中華大道,1999。
戴寶村,《陳中和家族史》,臺北:玉山社,2008。
謝耀德,《道教風水理論與實踐:《黃帝宅經》探究》,臺北:新文豐:2009。
謝國興,〈宋江陣:臺灣廟會文化的特殊傳承〉,收入李長莉、左玉河,《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頁415-431
韓明士(Hymes, Robert)、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2007。
瞿海源,《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1997。new window
簡炯仁,《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new window
黨聖元、李繼凱著,《中國古代道士生活》,臺北:臺灣商務,1998。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丁常雲,〈道教的四靈崇拜及其社會思想內容〉,《道教學探索》,10號,1997,頁113-131。
丁 煌,〈台南世業道士陳、曾二家初探-以其家世、傳衍及文物散佚為主題略論〉,《道教學探索》,第3號,1990,頁283-357。
丸井圭治郎、溫國良譯,〈台灣之宗教〉,《台灣風物》,第48期第3卷,1998,頁117-125。
王志宇,〈台中市明正堂王翼漢先生訪問記錄〉,《民間宗教》,第2輯,1996,頁291-295。

王見川,〈王翼漢與戰後台灣的道教、軒轅教〉,《民間宗教》,第3輯,1997,頁235-250。new window
包筠雅(Brokaw, Cynthia J.),〈明末清初的善書與社會意識型態變遷的關係〉,《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6期,1993,頁30-40。
坎普耳士(Keupers, John),〈台灣北部閭山道士們法場科儀的演練描述〉,《道教學探索》,第2號,1989,頁245-265。
吳永猛,〈民間信仰的道法二門之探討〉,《空大學訊》,第274期,2001,頁67-69。
吳先化編,〈閭山正派法師職務〉,《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第2期,2001,頁167-182。
何 清,〈當代青城山的坤道〉,《宗教學研究》,第3-4期,1991,頁45-47。
呂理政,〈鬼的信仰及其相關儀式〉,《民俗曲藝》,第90期,1994,頁147-191。new window
李建民,〈「陰門陣」考─古代禮俗筆記之二〉,《大陸雜誌》,第85期第5卷,1992,頁196-200。new window
李翹宏,〈聚落廟信仰中的宗教人物及其儀式〉,《民族學通訊》,第31期,1994,頁27-39。
李豐楙,〈台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第71期,1991,頁174-210。new window
李豐楙,〈煞與出煞:一個宇宙秩序的破壞與重建〉,《民俗系列講座》,1993,頁257-336。
李豐楙,〈金門閭山派奠安儀式及其功能-以金湖鎮復國墩關氏家廟為〉,《民俗曲藝》,第91期,1994,頁395-464。new window
李豐楙,〈臺灣中部紅頭司與客屬聚落的醮儀行事〉,《民俗曲藝》,第116期,1998,頁143-173。new window
李豐楙,〈鹿港施姓道壇與泉籍聚落〉,《台灣文獻》,第52期第2卷,2001,頁11-28。new window
李豐楙,〈道教喪葬禮俗複合的魂魄觀〉,《泉南文化》,第4期,2001,頁50-65。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戰後臺灣火居道教的兩個宗教面向-以臺灣中部的道壇道士為例〉,《台灣宗教研究》,第2期第1卷,2002,頁109-144。new window
李遠國,〈論道教法術的淵源〉,《道教學探索》,10號,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系道教學研究室,1997,頁220。
林衡道,〈台灣民間信的神明〉,《台灣文獻》,第26卷第4期、27卷1期,1976,頁96-103。
林振源,〈閩南客家地區的道教儀式:三朝醮個案〉,《民俗曲藝》,第158期,2007,頁197-253。new window
林國平,〈唐宋元時期福建道教述略〉,(一)~(三),《道教月刊》,第23-25期,臺北:樓觀台文化事業,2007、2008,頁44-45、46-47。
松本浩一,〈台南林法師の補運儀禮:紅頭法師の儀禮と文獻の傳統〉《圖書館情報大學研究報告》,第18卷1號,圖書館情報大學,1999,頁11-28。
范正義,〈民國前福建祠廟神明配置的研究〉,《宗教學研究》,第4期,2006,頁159-161。
徐宏圖、薛成火,〈浙江蒼南道教閭山派度關儀式〉,《民俗曲藝》,第125期,2000,頁1-98。new window
徐復觀,〈陰陽五行及其有關文獻的研究〉,《中國人性論史》,1969,頁509-587。
高致華,〈評丸山宏著《道教儀禮文書の歷史的研究》〉,《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頁491-493。
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著、黃郁璇譯,〈近代中國的國家與宗教:宗教政策與學術典範〉,《近史所研究集刊》,第54期,2006,頁169-209。new window
梅 莉,〈從民國年間漢口的四次登記看地方政府對火居道士的管理〉,《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4期,2012,頁251-286。
康 豹,〈台灣的呂洞賓信仰 — 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第6卷第4期,1995,頁21-43。
康 豹,〈日治時期新莊地方菁英與地藏庵的發展〉,《北縣文化》,2000,頁83-100。
康 豹,〈漢人社會的神判儀式初探:從斬雞頭說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00,頁173-202。
張 珣,〈「醫病也醫命」:民俗宗教的醫療行為及其概念〉,《臺灣文獻》,第62卷第1期,頁97-126。
張昀浚,〈臺灣民間的聚落與寺廟風水傳說的類型和內容探討〉,《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第1期,2004,頁23-44。
張澤洪,〈道教的齋醮科儀與民俗信仰〉,《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9,頁38-46。
莊政憲,〈當代臺灣新興宗教領袖的「社會實踐觀」〉,《輔仁宗教研究》,第23期,2011,頁135-184。
郭騰芳,〈淺說三寶與性命〉,《性與命》,創刊號,臺北:中國性命雙修協會編,1995。
郭騰芳,〈簡說內觀與太乙〉,《性與命》,第2期,臺北:中國性命雙修協會編,1995。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領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2001,頁203-242。
陳世榮,〈清代大嵙崁的社會菁英家族與地方公廟:以李騰方與福仁宮為中心的討論〉,《民俗曲藝》,第138期,2002.12,頁239-373。new window
陳世榮,〈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近代社會菁英的研究典範與未來的研究趨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2006,頁129-168。new window
勞格文(John Lagerwey)著、許麗玲譯,〈台灣北部正一派道士譜系(續修)〉,《民俗曲藝》,第114期,1998,頁83-98。new window
閔智亭,〈全真派創立的時代背景和對道教的更新發展〉,《道教文化》,第3期第5卷,頁26-31。
溫國良,〈日治初期日人占用臺灣寺廟概況〉,《台灣風物》,第2期第49卷,2000,頁159-173。new window
葉明生,〈道教閭山派之研究(一)〉,《道韻-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詹石窗、林拓,〈道教符咒的歷史文化透視〉,《道教學探索》,第拾號,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系道教學研究室,1997,頁157-159。
詹石窗、張欣,〈尹志平對全真心性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道教研究》,第3期,2007,頁45。
趙祐志,〈日治時期高雄陳家的基本網絡分析:以企業經營與投資為中心〉,《臺灣文獻》,第62卷第4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頁418-482。new window
劉枝萬,〈台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台灣文獻》,第11卷第2期,1960,頁37-236。new window
劉枝萬,〈台灣的寺廟調查〉,《考古人類學刊》,第27期,1966,頁93-95。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台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頁15-29。new window
潘朝揚,〈「中心-四方」空間形式與其宇宙論結構〉,《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頁83-107。
蔣竹山,〈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砲之術「陰門陣」再探〉,《新史學》,第10期第3卷,1999,頁159-186。new window
鄭素春,〈元代全真道長春宗派的南傳〉,《丹道研究》,創刊號,臺北:丹道文化研究出版公司,2006,頁134-186。
黎志添,〈民國時期廣州「喃嘸道館」的歷史考究〉,《近史所研究集刊》,第37期,2002,頁1-39。new window
黎志添,〈現代都市中道教廟宇的轉型 — 從村廟到道觀:以廣州市荔灣區泮塘鄉仁威廟為個案〉,《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4期,2012,頁127-174。new window
蕭登福,〈玄天上帝神格及信仰探源〉,《宗教哲學》,第6卷第4期,2000,頁109-133。new window
謝宗榮,〈台灣道教的傳承與道壇生態〉,《宗教大同》,第7期,臺北:宗教大同推展協會,2008,頁42-62。
謝聰輝,〈度己度人、度生度亡-道教界對「九二一重建」的關懷與祝福〉,《陪伴》,第10期,2001,頁24-27。
謝聰輝,〈道教禮斗儀式的意義與內涵〉,收錄於《心鏡宗教季刊》,第2卷第2期,2005,頁34-36。
謝聰輝,〈台南地區靈寶道壇〈無上九幽放赦告下真科〉文檢考源〉,《中國學術年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28期(秋季號),2006,頁61-95。new window
謝聰輝,〈故宮黃綾本《玉皇經》對道教經典史的貢獻〉,《故宮學術季刊》,第26卷第3期,2009,頁43-70。
謝聰輝,〈台灣道法二門建醮文檢研究:以基隆廣遠壇乙酉年七朝醮典演法為例〉,《清華學報》,新竹:清華大學,新39卷2期,2009,頁181-225。
謝聰輝,〈大人宮翁家族譜與道壇源流考述〉,《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2期,2009,頁205-258。new window
謝聰輝,〈《玉皇本行集經》出世的背景與因緣研究〉,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與法國遠東學院共同發起出版的《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1期,2009,頁155-199。new window
謝聰輝,〈《正統道藏》本《玉皇經》成書時間考定〉,《清華學報》,新40卷2期,2010,頁193-220。new window
謝國興,〈台灣田都元帥信仰與宋江陣儀式傳統〉,《民俗曲藝》,第175期,2012,頁3-44。new window
韓松濤,〈玉皇山道教近代以來之變遷〉,《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4期,2012,頁175-214。new window
魏月萍,〈原始的反叛:精神領域的無秩序狀態?─評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明代研究》,第7期,2004,頁77。new window

(二)會議論文
李豐楙,〈廟宇、廟會與休閒習俗-論及道教廟、道士的信仰習俗〉,《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3,頁41-64。
李豐楙,〈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與分歧〉,《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頁373-422。new window
莊英章,〈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收入《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頁223-239。
陳美華,〈另類典範:當代台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中型研究會會議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頁1-21。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王見川,〈張天師之研究:以龍虎山一系為考察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王天麟,〈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戒律類經典研究:西元二至六世紀天師道經系仙道教團宗教倫理的考察〉,新莊: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吳雅婷,〈台灣斗燈的研究信仰內涵及其裝飾藝術〉,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周西波,〈杜光庭道教儀範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徐福全,〈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1984。new window
洪健榮,〈清代臺灣社會的風俗習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張譽薰,〈道教「午夜」拔度儀式之研究-以高雄縣大寮鄉西公厝道士團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莊芳榮,〈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new window
許瑞坤,〈台灣北部天師正乙派道教齋醮科儀唱曲之研究〉,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許鈺佩,〈道教儀式放赦之音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研所碩士論文,1998。
陳信聰,〈幽冥得度:儀式的戲劇觀點台南市東嶽殿打城法事分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碧苓,〈台灣鸞書的死後世界觀-以天堂遊記與地獄遊記為例〉,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虹雯,〈道與地方文化:一位道長的成長歷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進仕,〈臺灣民間「普渡」儀式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劉煥玲,〈全真教體玄大師王玉陽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蔡淵絜,〈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
蔡榮凱,〈漢魏六朝道教的罪罰觀及其解罪方式〉,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鄭義潔,〈宗教音樂的移植與傳承─以南投「慈聖宮」全真道為例〉,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2004。
謝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1999。new window
謝忠良,〈道教儀式敕水禁壇的儀式音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四、外文著作
Ahern, Emily M. 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in Practice. Trans. R.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Brokaw, Cynthia J.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Goossaert, Vincent. “Counting the Monks: The 1736-1739 Census of the Chinese Clergy.” Late Imperial China, 21.2 (December 2000), pp. 40-85.
------. “1898: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5: 2 (May 2006): 307-336.
Goossaert, Vincent and David A. Palmer,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Huang, Philip C.C. Code, Custom, and Legal Practice in China. The Qing and Republic Compare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Hymes, Robert. “A Jiao Is a Jiao Is a? Thoughts on the Meaning of a Ritual.” In Theodore Huters, R. Bin Wong, and Pauline Yu, eds., Culture and State In Chinese History: Conventions, Accommodations, and Critiqu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29-160.
Johnson, David G., ed. Ritual Opera, Operatic Ritu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Jordan, David K.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Folk Religion in a Taiwa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Katz, Paul R. Images of the Immortal: The Cult of Lü Dongbin at the Palace of Eternal Jo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Modern China, 33.1 (January 2007), pp. 72-90.
------. Divine Justice -- Relig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Kleinman, Arthur. Patients and Healer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Lee Fong-mao (李豐楙). “The Daoist Priesthood and Secular Society: Two Aspects of Postwar Taiwanese Daoism.” In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eds.,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p. 125-157
Overmyer, Daniel L., 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hao Shin-yi (趙昕毅). Ethnography in China Today: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Methods and Results.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Rankin, Mary B.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Rowe, William T.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16.3 (1990): 309-326.
------. “The Problem of ‘Civil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Modern China, 19:2 (1993): 143-153.
Sangren, P. Steven.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Schipper, Kristofer M. “Neighborhood Cult Associations in Traditional Tainan.”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651-676.
------. “Vernacular and Classical Ritual in Taois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5.1 (January 1985): 21-57.
------. “Taoism: The Story of the Way.” In Stephen Little, ed.,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pp. 33-55.
Schoppa, R.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Strand, David. 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1920s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Sutton, Donald. Steps to Perfection: Exorcistic Performers and Chinese Religion in Twentieth-Century Taiw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Wang Di. 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 Public Space, Urban Commoners, and Local Politics, 1870-193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Watson, James L.,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hou 天后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292-324.
Yoshioka Yoshitoyo (吉岡義豐). “Taoist Monastic Life.” In Holmes Welch and Anna Seidel, eds., Facets of Tao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p. 229-25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