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濟深人際網絡研究
作者:徐敏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Min-Hu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維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李濟深粵系新桂系反蔣人際網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4
1921年李濟深由於同學鄧鏗關係正式進入廣東,展開其軍事生涯,憑著軍中上下屬的同事關係,發揮其影響力。1929年3月,李氏被蔣中正囚禁於湯山後,政治及軍事實權不復存在。惟其所累積之政治威望依然使其成為反蔣精神領袖。由於李濟深反蔣、抗日的緣故,自此開始李氏三進三出中國國民黨的階段。
李濟深發跡於廣東,廣東人正統觀念濃厚,地域觀念極重,排他性尤強,廣西人李濟深在此供職實為不易。李濟深在廣東時期,與粵系之陳銘樞、陳濟棠及張發奎關係有著強固的軍中業緣關係連結。二陳與李之關係,因為蔣中正介入後產生變化,陳銘樞後因反蔣與李再度結合,陳濟棠則自此與李形同陌路。而張發奎與汪精衛政治理念相近,遂與李分道揚鑣。新桂系與李濟深關係有著地緣關係及扶植者之強連結,惟因實際之現實利益而轉趨弱化。李濟深與蔣中正關係,影響其在政壇起伏升降最重要之因素,但卻是其最無法左右之人際網絡,反蔣可謂是湯山被囚後李之主要政治目標,畢生之職志。李之堅決反蔣抗日亦使民主黨派人士、反蔣人士及中國共產黨人集聚於其門下,或極力拉攏之。
李濟深利用時局及其黨政軍之人際網絡,為自身構築出複雜綿密又極具影響力之人際網絡,使其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可與蔣中正為敵,並為中共所看重。
關鍵字:李濟深、人際網絡、粵系、新桂系、反蔣
Li Jishen joined the Guangdong army in 1921 at the invitation of Deng Keng, the chief of staff and his schoolmate. Ever since, Li was able to exercise his influence on others by means of the superior-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in the army. In March 1929, Chiang Kai-shek expelled Li from the Kuomintang and placed him in detention in Tangshan. As a result, Li was deprived of hi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power. However, the political prestige he had accumulated over the years made him the spiritual leader of the anti-Chiang alliance. Li’s stand of anti-Chiang and anti-Japanese led him to be expelled from and rejoined the Kuomingtang three times. Li rose to power in Guangdong, but local people’s exclusiveness made it hard for Guangxi-born Li to hold a position there. Li established strong working relationships with Chen Mingshu, Chen Jitang and Zhang Fakui. All of them belonged to the Guangdong cliqu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i and two Chens changed because of Chiang Kai-Shek’s intervention. Chen Mingshu worked with Li again later as they both opposed Chiang, while Chen Jitang and Li became strangers. Zhang Fakui’s political ideas were close to Wang Jingwei’s, thus Zhang and Li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New Guangxi clique and Li’s strong conn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relation and fostering gradually weakened due to realistic conflict of inter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 and Chian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Li’s status in politics. However, Li had no control of it at all. After his detention in Tangshan, Li had made anti-Chiang his main political goal and the mission of his life. Li’s firm stand to oppose Chiang and to fight against Japan attracted members in democratic parties and i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well as those who were anti-Chiang. Li took advantage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his personal network in the par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rmy to develop a complicated, closely interwoven and powerful network. Therefore, L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as he could contend against Chiang and be valu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Keywords: Li Jishen, personal network, Guangdong clique, New Guangxi clique, anti-Chiang
一、中文部分
(一)檔案
1、中華民國臺北國史館
《蔣中正總統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革命文獻—統一時期〉,第2冊,「湘鄂事變」。
袁惠常編,《民國18年之蔣介石先生》,「事略稿本」,民國18年,〈文物圖書〉。
《閻錫山檔案》(臺北國史館藏)
《蔣中正日記》
「蔣中正電李濟琛本軍能迅克武漢必可銷閩周犯粵之亂」(1926年8月23日),〈革命文獻—第一期作戰方略〉,《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100-00005-011。
「蔣中正電示李濟琛先升張發奎為第四軍副軍長陳景瑗為副黨代表」(1926年11月12日),〈籌筆—北伐時期 (二)〉,《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10100-00002-016。
「蔣中正電李濟琛以張發奎年齡資望尚淺擬先升其為第四軍副軍長並以陳景瑗為副黨代表」(1926年11月12日),〈一般資料—手稿錄底 (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200-00396-020。
「蔣中正電李濟琛在寧諸同志及政府皆催從速復職未知兄意如何」(1928年1月4日),《〈革命文獻—蔣總司令復職與軍事佈置〉,《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100-00016-006。
「蔣中正電李濟琛可派繆部北伐陳錢等軍不再留粵」(1928年1月7日),〈革命文獻—蔣總司令復職與軍事佈置〉,《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100-00016-034。
「蔣中正電告李濟琛派曾養甫回粵面商一切」(1928年1月24日),〈籌筆—北伐時期(十)〉,《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10100-00010-043。
「曾養甫電蔣中正李濟琛其意黨務最好不開會政治贊成分治合作」(1928年2月2日),〈革命文獻—黨務:重要會議及清黨〉,《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100-00025-013。
「彭孟緝呈蔣中正胡漢民陳濟棠李濟琛馮玉祥等各黨派動態」(1932年1月10日),〈一般資料—民國二十年(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200-00050-016。
「陳總指揮濟棠呈蔣委員長江電」(1933年10月3日),〈閩變〉,革命文獻─統一時期,《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200018001。
「吳鐵城呈蔣委員長皓電」(1933年11月19日),〈閩變〉,革命文獻─統一時期,《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200018020。
「江漢清呈蔣中正效電」(1933年11月19日),〈勾結閩逆叛變(一)〉,特交文電─共匪禍國,《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9030000009263。
「江漢清呈蔣中正號中電」(1933年11月20日),〈勾結閩逆叛變(一)〉,特交文電─共匪禍國,《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9030000009270。
「蔣委員長致汪兆銘哿電」(1933年11月20日),〈閩變〉,革命文獻─統一時期,《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200018023。
「陳誠呈蔣中正以李濟琛在港於四月二十九日發表荒謬談話情形」(1947年5月19日),〈革命文獻—戡亂軍事:其他方面〉,《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20400-00025-007。
「陳誠等呈規定各警備對處理請願遊行罷工罷課等事件執行範圍及各黨派暨國際動態等情報提要」(1947年6月18日),〈一般資料—呈表彙集 (一○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200-00536-054。
「陳誠等呈規定各警備對處理請願遊行罷工罷課等事件執行範圍及各黨派暨國際動態等情報提要」(1947年6月18日),〈一般資料—呈表彙集(一○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200-00536-054。
「程潛等電請發墊撥武大傷亡學生特卹等費三億元及國際動態等情報提要」(1947年7月9日),〈一般資料—呈表彙集 (一○九)〉,《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80200-00536-066。
2、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宣傳委員會黨史館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二十三年),黨史會庋藏。
《吳稚暉檔案》(中國國民黨黨史會藏)。
齊,<二李不自由>,上海《無線電日報》,1929年3月15日,第二版,檔號:稚10873。
霹靂,<李濟深在京被監視之經過>,上海《福爾摩斯報》,1929年4月1日,檔號:稚10877。
<李濟琛湯山案的內幕始末記>,《單刀》,第5期,1929年5月15日,檔號:稚03104。
銅駝,<李濟深任銓敘部長乎>,民國18年9月3日,檔號:稚10818。
<李濟深之主戰談話>,《金甌小日報》,民國20年10月17日,檔號:稚12264-1。
蒼生,<閩將脫黨及之鳥瞰>,時間不詳,檔號:稚05636。
3、其他
《蔣中正日記》,1927、1937-1944年,存放於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二)史料、史料匯編
1、史料匯編
上海市檔案館輯,<1935年蔣介石胡漢民等來往函電一組>,《檔案與歷史》,第20輯,頁81;《河北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頁43。
王正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民國16年1月至8月》,台北縣:國史館,2003年。
王正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6)-民國21年8月至9月》,台北縣:國史館,2004年10月,初版一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天歲月:陳濟棠主粵時期見聞實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蔣介石年譜初稿》,北京:檔案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吳鐵城關於西南政局及實力派倒蔣活動密電選>,《民國檔案》,1996年3月。
毛思誠編,《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1965年11月,影印初版。
古屋奎二;中央日報譯,《蔣總統祕錄》(第1~7冊),台北:中央日報,民國65年8月,第一版。
丘國珍,《十九路軍興亡史》(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9輯),台北縣:文海出版社,民國67年。
全國政協廣東文史工作室編,《廣東文史資料 (黃埔專輯)》(第37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
沈雲龍主編,《國聞週報論評選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5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李揚程、姚史清編撰,《陳濟棠研究史料》,廣東省:廣東檔案館,1985年,第1版。
吳淑鳳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5)-民國18年1月至5月》,台北縣:國史館,2003年12月,初版。
吳淑鳳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民國18年6月至10月》,台北縣:國史館,2003年12月,初版。
吳淑鳳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14)-民國21年4月至5月》,台北縣:國史館,2004年10月,初版一刷。
何智霖編輯,《陳誠先生書信集-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上),台北:國史館,民國96年12月,初版。
周美華編,《國民軍政府組織史料》第一冊-軍事委員會(一),台北:國史館,民國85年1月,第一版。
周美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2)-民國16年9月至17年3月》,台北縣:國史館,2003年7月,初版。
周美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4)-民國17年8月至12月》,台北縣:國史館,2003年12月,初版。
周美華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23)-民國22年10月至11月》,台北縣:國史館,2005年12月,初版。
洪喜美編輯,《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三),臺北縣:國史館,民國90年6月,初版。
政協廣東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新桂系紀實》,1990年。
高素蘭編輯,《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69)-民國36年3月至5月》,台北縣:國史館,2012年7月,初版。
秦孝儀總編纂,《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卷一、二、三),台北:不對外刊行,民國67年10月31日。
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台北:中央黨史會,民國68年6月,第一版。
黃自進、潘光哲編輯,《蔣中正總統五紀:困勉記》(上冊),台北:國史館,2011年12月,初版。
黃自進、潘光哲編輯,《蔣中正總統五紀:愛記》,台北:國史館,2011年12月,初版。
黃嘉謨,《白崇禧將軍北伐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12月,第一版。
陳以沛等合編,《黃埔軍校史料(1924-1927)》(續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一版。
陳紅民輯註,《胡漢民未刊往來函電稿》(第9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發奎編,《第四軍紀實》(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四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福建省檔案館編,《福建事變檔案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葉健青編註,《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37)-民國25年5月(下)至7月》,台北縣:國史館,2009年12月,初版。
薛謀全、鄭全備:《福建事變資料選編》,南昌:江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11、12輯),台中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45年3月。
羅家倫主編,《革命文獻》(第17輯),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73年。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6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8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19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1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24輯-關於國軍編遣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76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冊),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一),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黨史會編,《革命文獻第8輯-中國國民黨十三年改組史料》,臺北:黨史會,民國57年9月。
2、文集、日記、回憶錄及口述歷史
王子壯,《王子壯日記》(第三冊),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民國90年,初版。
王延義,<李濟深與中國共產黨>,收入:廣西梧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廣西蒼梧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李濟深民主思想研究》(梧州文史資料第15輯)。
王禹廷,<桂系異動自取敗亡>,《傳記文學》,第45卷:第1期,民國73年7月。
尹承綱,<李宗仁起家經過>,《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7輯,1978年12月。
尹時中,<福建事變中我代表李濟深、陳銘樞赴廣西和瑞金洽談經過>,《廣東文史資料》,第3輯,1963年8月二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天歲月:陳濟棠主粵時期見聞實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編,《李濟深紀念文集》,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宣傳部編,《李濟深詩文選》,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
毛思誠編,《自反錄》,上海:中華書局,民國20(23)年5月。
包惠僧著;人民出版社編輯部編,《包惠僧回憶錄》,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3年。
白崇禧口述;賈廷詩等訪問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下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3年。
朱宗震等編,《陳銘樞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沈雲龍,《亦雲回憶》(下冊),台北市: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57年4月。
沈醉、文強,《戴笠其人》,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李任夫,<我所知道的李濟深>,《河北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頁37。
李任夫,<回憶李濟深先生>,《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20輯,頁81;《河北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頁43。
李任夫,<李濟深在西安事變中的態度>,《武漢文史資料》,第25輯,頁165。
李任夫,<回憶與懷念-紀念李濟深先生百年誕辰>,收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編,《李濟深紀念文集》。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9月,第一版。
李宗仁,<從鎮南關到山海關>,民團周刊社,1938年,頁37。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上、下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李沛鈺、李筱桐,<戰鬥在抗日戰爭的另一戰場:記先父李濟深在抗戰時期的活動>,《團結報》,1985年11月2日。
李素潭,<淺談李濟深與中國共產黨的合作關係>,收入:廣西梧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廣西蒼梧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李濟深民主思想研究》(梧州文史資料第15輯)。
李靜生,<李濟深北流之行和張炎的被害>,《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9輯,頁114。
李鍔、汪瑞烱、趙令揚編註,《苦笑錄:陳公博回憶(一九二五-一九三六)》,香港:香港大學研究中心,1979年。
李鎮靖,<關於李濟深在抗日戰爭後期及解放戰爭時期的民主革命活動>,《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4輯,頁53;《廣東文史資料》,第40輯,頁184。
李濟深口述;張克明筆錄,<李濟深的略歷>,《廣東文史資料》,第26輯,頁28;《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4輯,頁1;《全國文史資料選輯》,第67輯,頁128。
李濟淮,<我所知道的粵軍第一師時代的李濟深>,《廣西文史資料》,第5輯,1963年11月。
李潔之,〈李濟深先生任職廣東的事蹟述略〉,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東文史資料》,第59輯,1989年5月。
李潔之,<陳濟棠主粵始末>,《傳記文學》,第68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
李潔之,<粵軍第一師的成立和發展>,收入:《粵軍史實紀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第一版,頁142-162。
李潔之,<關於李濟深扶植新桂系起家的片斷回憶>,《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4輯,頁33。
何紹瓊,《陳濟棠先生紀念集》,香港:大漢書局,1957年。
林倫彥,<關於李濟深若干事>,收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編,《李濟深紀念文集》,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周元高、孟彭興、舒穎云編,《李烈鈞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6月,第一版。
胡木蘭,<有關先父生平的幾點補充>,《傳記文學》,第28卷:第6期,民國51年6月。
胡宗鐸口述;沈雲龍、夏沛然訪問;夏沛然記錄,《胡宗鐸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口述歷史》,第7期,民國85年6月。
胡漢民,《胡漢民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
胡應球:<孫中山移駐永豐艦經過及以後的活動>,收入:人民政協合編,《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頁195-210。
梁漱溟,《憶往談舊錄》,台北:李敖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秦似,<陸川訪李記>,《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7輯,頁257。
馬勇編,《末代碩儒-名人筆下的梁漱溟 梁漱溟筆下的名人》,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1月,第一版。
許錫清,<“福建人民政府”運動>,《廣東文史資料》,第1輯,1963年4月再版。
郭廷以訪問;劉鳳翰紀錄,《馬俊超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1年4月。
徐永昌,《徐永昌日記》(第七、八、九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8年。
馮玉祥,《馮玉祥日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
馮玉祥,《我的抗日生活-馮玉祥自傳》(第2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馮玉祥自傳》(第3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陳公博,《寒風集》,上海:上海出版社,1989年,第1版。
陳立夫,《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3年6月,第一版。
陳立夫;卜大中譯,《撥雲霧而見青天:陳立夫英文回憶錄》,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94年7月。
陳雄,<新桂系統治下我所主辦的廣西禁烟>,《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頁65-75。
陳雄,<抗戰末期李濟深在桂南的活動與梁朝璣誘殺張炎>,《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9輯,頁111。
陳遠圖,<抗戰後期在敵後的李濟深>,《廣州文史資料》,第23輯,頁52。
陳銘樞,<寧粵合作親歷記>,收入:《文史資料精選》(第6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陳濟棠,《陳濟棠自傳稿》,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4年。
陳燕茂、黃和春,<十九路軍史略>(續上輯),《廣東文史資料選輯》,第24輯,1979年9月。
黃旭初,<廣西與中央廿餘年來悲歡離合憶述-北伐完成後的第一幕悲劇>,《春秋》(香港),第117期。
黃紹竑,《五十回憶》,台北:龍文出版社,民國78年。
黃紹竑,《機詐權變-蔣介石與各派系軍閥鬥爭內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1月。
黃紹竑,<新桂系的崛起與兩廣統一及大革命北伐>,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西僮族自治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西文史資料》,第6輯,1964年4月,頁1-95。
黃紹竑,<新桂系與鴉片烟>,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4輯,1980年11月,頁175-195。
張友漁,<我所接觸的李濟深先生>,《團結報》,1985年11月2日。
張克明筆錄,<李濟深自述>,《國共風雲名人錄》,第2輯,頁153。
張威,<我所知道的李濟深>,《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4輯,頁44。
張國燾,《我的回憶》(第二冊),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1974年。
張發奎口述;鄭義翻譯校註,《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香港: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程思遠,《政海秘辛》,台北市:李敖出版社,1989年10月。
程思遠,《政壇回憶》,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程思遠,《我的回憶》,北京市:華藝出版社,1994年9月。
楊鐵如,<李濟深在桂林二三事>,《學術論壇》,第5期,1981年。
熊式輝,《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香港:明鏡出版社,2008年,第1版。
賴慧鵬,<蔣介石與李濟深明爭暗鬥記略>,《廣東文史資料》,第31輯,頁233。
蔡廷鍇,《蔡廷鍇自傳》(中),台北市: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15日,初版。
蔡廷鍇,<回憶十九路軍在閩反蔣失敗經過>,《文史資料選輯》,總59輯。
《譚延闓日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全文電子資料庫。
龔楚,《我與紅軍》,香港:南風出版社,民國43年。
作者不詳,<李濟深先生蒞玉經過紀要>,《廣西文史資料選輯》,第14輯,頁255。
(三)專著
方知今,《黃埔名將-陳誠》,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年12月。
中國青年軍人社編著,《反蔣運動史》(下冊),廣州:中國青年軍人社,民國23年10月。
王中山、牛玉峰主編,《中國民主黨派史叢書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王正華,《國民政府之建立與初期成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年3月,第一版。new window
王順生、楊大緯,《福建事變-一九三三年福建人民政府始末》,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石源華,《陳公博這個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石源華,《陳公博全集》,台北縣:稻鄉出版社,民國88年12月,初版。
民革中央宣傳部編,《蔣光鼐將軍》,北京市:團結出版社,1989年。
申曉雲、李靜之,《李宗仁的一生》,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
安東尼.奧羅姆;張華青等譯,《政治社會學導論》(第4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2刷。
【美】艾愷著;王宗昱、冀建中譯,《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
朱宗震、汪朝光,《鐵軍名將-陳銘樞》,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天下得失:蔣介石的人生》,太原市: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社會問題研究所編,《廣東地方派系概況》,出版地不詳:社會問題研究所,1949年。
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著者,民國76年8月,影印第二版。
李竇靖,《愛國名將李濟深》(八桂傑叢書),南寧:接力出版社,1994年。
吳振漢,《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1年12月。new window
吳國光,《論中央-地方-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4月。
呂芳上策劃、導讀,《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初版1刷。
余炎光、陳福霖主編,《南粵割據-從龍濟光到陳濟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林華平,《陳濟棠傳》,臺北市:譚成英出版,1996年。
易勞逸著;陳謙平等譯,《1927-1937年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流產的革命》,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年2月。
周聿峨、陳紅民,《胡漢民》,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周美華,《中國抗日政策的形成:從九一八到七七》,臺北縣:國史館,民國89年。new window
周康燮,《粵師回粵紀略》,香港:崇文書店,1973年,第一版。
姜平、羅克祥,《李濟深傳》,北京:檔案出版社,1993年。
姜平,《毛澤東與李濟深》,北京:華文出版社,2001年。
姜昆、王習耕、張朝清,《蔣介石與黃埔系》,台北:普全文化出版社,1994年。
施家順,《兩廣事件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81年1月。
馬汀.奇達夫、蔡文彬著;王鳳彬、朱超威等譯,《社會網絡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殷仕,《蔣介石與李宗仁》,台北市:一橋出版社出版,2001年。
徐中約;計秋楓、鄭會欣譯,《中國近代史》(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年。
郭彬尉,《跑路總統:李宗仁的權力悲歌》,臺北市:日臻,1995年5月。
郭緒印主編,《中國國民黨派系鬥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國史館編,<鄧鏗傳>,《國史擬傳》(第3輯),臺北縣:國史館,民國81年6月。
國史館編,〈陳濟棠傳〉《國史擬傳》(第8輯),台北:國史館,1988年。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0年。
張軍,《中國民主黨派史(新民主主義時期)》,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張執一,《抗戰中的政黨和派別》,重慶:讀書生活出版社,1939年。
張漱菡,《胡秋原傳-直心巨筆一書生》(上冊),台北市:皇冠出版社,民國77年12月,初版。
張磊主編,《中國民主黨派史叢書 中國農工民主黨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
張學繼等,《八桂驍將-白崇禧》,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陳言,《蔣介石和李濟深》,長春:吉林出版社,1996年。
陳紅民,《函電裡的人際關係與政治》,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9月,第1版。
陳進金,《機變巧詐:兩湖事變前後軍系互動的分析》,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二刷。
陳錫璋,《廣州樞府史話》,台南市:自刊,民國63年11月,初版。
陶涵著;林添貴譯,《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03月,初版四刷。
程思遠,《白崇禧傳》,台北:曉園出版社,1989年8月。
楊天石,《近代中國史事鈎沉-海外訪史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2月。
楊天石,《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楊天石,《尋求歷史的謎底:近代中國的政治與人物》,北京:首都師範大學,1993年。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上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楊維真,《從合作到決裂-論龍雲與中央的關係(1927-1949)》,臺北縣:國史館,民國89年2月。new window
雷嘯岑,《卅年動亂中國》(上冊),銅鑼灣: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44年12月,初版。
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重建》,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
葉曙明,《百年激盪:20世紀廣東實錄》,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廣西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新桂系紀實》(上冊),南寧市:廣西文史政協文史辦,1990年3月。
廣東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一代名將蔡廷鍇》,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劉君烈,《李宗仁、白崇禧兩將軍》,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8年印行。
劉秉榮,《國民政府秘辛》(上冊),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年5月。
劉漢東編著,《李濟深》(中國革命史小叢書第五十八冊),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年。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8年3月。
蔣永敬,《國民黨興衰史》(增訂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8月,初版一刷。new window
謝本書,《龍雲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蕭自力,《陳濟棠》,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羅飛鵬,《李宗仁與白崇禧》,出版地不詳:建國書店,1938年。
嚴如平主編,《蔣介石與結拜兄弟》,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嚴如平、鄭則民,《蔣介石傳稿》,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第一版。
(四)年譜、工具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第二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第2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東文史資料第49輯-粵系軍事史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國政協廣東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會編,《廣東軍閥史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中國國民黨七十年大事年表》,台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4年。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初稿)-民國14年7月至12月》,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5年。
存萃學社編集;周康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27-1931年)》(第四、五冊),香港:大東圖書公司,1978年12月,第1版。
朱匯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21年7至12月份),台北縣:國史館,民國76年5月。
朱匯森主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國22年7至12月份),台北縣:國史館,民國75年12月。
沈雲龍,《民國史事與人物論叢》,臺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
李松林主編,《中國國民黨史大辭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李雲漢主編;劉維開編輯,《中國國民黨職名錄》,臺北:黨史會,民國83年11月。
高蔭祖、劉世昌編,《中華民國大事記》,台北市:國立編譯館,民國46年。
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部分》,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4年6月。
許師慎編,《國民政府建制職名錄》,臺北縣:國史館,民國73年1月。
郭廷以編著,《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四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8年7月。
郭卿友主編,《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誌》(上冊),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國史館編,〈陳濟棠傳〉《國史擬傳》第8輯,台北:國史館,1988年。
國聞週報選輯;沈雲龍主編,《一週間國內外大事述評》(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輯),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74年。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6年6月。
陳旭麓、李華興主編,《中華民國史辭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廣西政協文史委員會編印,《桂系大事記》,廣西省:廣西政協文史委員會,1993年。
廣東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州百年大事記》(上、下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
劉國銘,《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政職官人物志》,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3月,第一版。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1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9年11月。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第2冊),臺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6年6月,初版。
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2年。
劉壽林等編,《民國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8月,第一版。
韓信夫、姜克夫主編,《中華民國大事記》(第二冊),北京:中文史出版社,1997年。
余漢謀,《余漢謀先生年譜初稿》,台灣:自刊,民國68年。
陳布雷等,《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67年6月,第一版。
鄒瑛編撰,《繆培南先生年譜》,香港:穆園書舍,民國60年6月。
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民國67年11月。
(五)專文
1、期刊論文
于翔麟、關國煊,<李濟深(1885-1859)>,《傳記文學》,第38卷:第2期,1981年;《民國人物小傳》,第5冊,頁123。
王正華,<1927與上海金融界的關係>,《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7月)。
王宏松,<蔣中正對「閩變」的態度與作為>,《國史館館刊》,第28期,2011年6月,頁73-75、77-114。new window
王宏松,<「兩廣事變」中蔣中正對兩廣的和戰態度>,《國史館館刊》,第27期,2011年3月,頁1-3、5-45。new window
李靜之,<兩廣事變性質初探>,《歷史檔案》,1985年第2期,頁117-125。
吳元康,<李濟深何時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史學月刊》,總第260期,2002年5月。
呂芳上,<抗戰前的中央與地方--以蔣介石先生與廣東陳濟棠關係為例(一九二九~一九三六)>,《近代中國》,第144期,2001年8月。
呂迺澄,<陳銘樞與“福建事變”>,《中國現代史》,1981年第10期。
余牧人,<李濟深>,《黨國名人傳》,第82頁。
林勝偉,<結社組織中的「遊戲規則」與人際網絡-以國際獅子會領導核心的產生與運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1期,民國90年10月,頁77-111。
周蘊蓉,<李濟深與新桂系的崛起>,《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04年3月。
彼得•洛溫伯格;張同濟譯;郝名瑋校,<納粹青年追隨者心理歷史淵源>(續),《史學理論研究》,1996年第4期。
姜平,<第一次北伐期間的李濟深>,《民國檔案》,1993年第4期,頁87-92。
胡志偉,<張發奎對蔣介石毛澤東的誅心之論>,《傳記文學》,第92卷:第5期,民國97年5月,頁126-135。
胡志偉譯註,<張發奎談南昌暴動細節>,《傳記文學》,第93卷:第1期,民國97年7月,頁116-126。
香宇(張叔倩),<胡展堂先生別傳>,(香港)《天文台》,1962年2月28日。
馬五先生,<政海人物面面觀-李濟琛、龍雲、盧漢、范紹增>,《古今談》,第169期,民國68年6月。
夏潮,<試論兩廣事變>,《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3期,頁194-215。
商山皓,<三濟稱雄話南天-李濟深外傳>,《春秋》,第212-215期(香港:春秋雜誌社)
商山皓,<三濟稱雄話南天-陳濟棠外傳>,《春秋》,第216-218期(香港:春秋雜誌社)。
黃宗炎,<李濟深扶植新桂系起家略論>,《玉林師專學報》,第1期,1984年。
黃明軒,<”民革”主要創始人小傳:李濟深、何香凝、馮玉祥、譚平山、蔡廷鍇>,《人物》,第1期,1981年。
黃啟漢,<懷念李濟深先生>,《廣西日報》,1985年11月6日。
黃鼎臣,<李濟深先生和致公黨>,《團結報》,1985年11月2日。
張敏孝,<李濟深(1884-1959)>,《中國民主革命時期人物簡介》,第176頁。
張雲逸,<對福建事變的一次重大的失策>,《中共黨史文摘年刊》,1984年,頁204-206。
陳存恭,<十九路軍與閩變>,收入《史政學術講演專輯》(二),台北市:國防史政編譯局,民國73年。
陳存恭、王綱領,<陳濟棠>,收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名人傳》(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民國74年。
陳進金,<國史館典藏「大溪檔案」始末>,《近代史學會通訊》,第4卷(台北市:近代史學會,民國85年10月),頁33-47。
陳靜怡、曾芳蓮,<從社會網絡中心性探討意見領袖特質-以青少年之同儕購買網絡與人際網絡為例>,《中國廣告學刊》,第14期,2009年3月,頁56-73。new window
楊天石,<胡漢民倒蔣密謀及胡蔣和解>,《抗日戰爭研究》,第1期,1991年,頁55-70。
楊天石,<九一八事變後的蔣介石-讀蔣介石《日記類抄》>,台北,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1995年9月。new window
楊維真,〈剿共與統一─論1935年中央改組貴州省政府事件〉,「辛亥革命九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臺北:圓山大飯店,2001年10月7-9日。
劉少和,<孫中山與李濟深>,收入: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民革廣西區委會、梧州市人民政府編,《孫中山北伐與梧州》(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鄭勉己、陳能南,<福建事變初探>,《中國現代史》,1983年第2期。
臧運祜,<20世紀30年代前半期華南政策>,《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
鄧正兵,<兩廣地方實力派關係述論(1927-1936)-以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為透視點>,《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02年10月。
鄧以彭,<張發奎與廣西(一~三)>,《傳記文學》,第68卷:第2期-第4期,民國85年2-4月,頁57-64、95-102、107-114。
蔡淑梨,<企業成長對人際網絡與資源取得關係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第33期,2003年6月,頁1-22。
蔡毓智,<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思與言》,第46卷:第1期(2008年4月),頁1-33。new window
繆培基,<張發奎與鐵軍之興衰(一~三)>,《中外雜誌》,第40卷:第2期-第4期,民國75年8-10月,頁55-61、55-61、54-60。
羅家德、朱慶忠,<人際網絡結構因素對工作滿足之影響>,《中山管理評論》,第12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795-823。new window
2、學位論文
王文裕,<北伐前後的桂系與國民政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6月。
王宏松,<蔣中正與粵系二陳(陳銘樞、陳濟棠)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7年6月。
修金莒,<陳濟棠與戰前廣東政局>,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趙祐志,<日人在台企業菁英的社會網絡(1895-1945)>,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民國94年6月。new window
(六)報紙
《長沙晚報》,長沙,1948年。
福建《人民日報》,福州,1933-1934年。
天津《大公報》,天津,1932年。
《新華日報》,重慶,1944年。
《申報》,上海,1927、1929、1932年。
《國聞週報》,天津,1934-1935年。
《團結報》,北京,1992年。
二、西文部分
Lary, Daina, Region and Nation: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nsity Press, 1974.
Loh Pichon P. Y.(陸培湧), The Early Chiang Kai-shek: A Study of His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1887-1924(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Wilbur C. Mart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1923-1928(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
Wilbur C. Martin,”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form Canton to Nanking, 1923-28”, in Fairbank, John K. and Feuerwerker, Albert,(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2(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527-7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