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六堆客家地區鸞堂與民間文化闡揚之研究
作者:張二文
作者(外文):Ren-Wen Cha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世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客家六堆鸞堂鸞書義塚民間文化楊福來HakkaSix CampsPhoenix hallsPhoenix bookscharitable cemeteriespopular cultureYang Fula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8
從清末以來,鸞堂是台灣地區普遍流傳著的民間教派,在六堆客家地區流傳甚廣,鸞堂發揮重要的宣講教化功能,在民間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從仕紳與領袖階層大都是鸞堂的信徒可見,他們在這裡得到個人心靈的滿足與文化權力,更保存了客家人的崇文和忠孝廉節精神,其相關儀式亦滲入客家人的慣習中,人民節慶生活受鸞堂影響甚深,常民的生命禮俗都是由鸞堂的禮生來擔任禮儀的進行,各個聚落的鸞堂已幾乎發展成聚落的信仰中心,可見其在客家聚落裡的重要性。
由於台灣鸞堂的發展有其共通性,也因發展衍生出許多差異性,尤其扶鸞是透過語言傳達,因族群的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六堆客家地區以客語扶鸞並宣講,發展出其特有性。從日治時期楊福來南下指導鸞務,在短短的時間內,各個聚落紛紛起而傚尤成立鸞堂。不僅供奉三恩主,許多是原先供奉神明再加奉或改奉,加上民間佛、道神祇一起供奉,在地方俗眾的主導下,所供奉之神祇根據開墾或生活的需要,而配祀不同的神明,具有明顯的功能性作用。
客家鸞堂傳承脈絡清楚,分布範圍集中,1913年杉林月眉樂善堂自苗栗玉清宮分香,迎奉三恩主牌位而創堂,而後旗山福安庄宣化堂和美濃廣善堂分爐而出。之後分香創設勸善堂、善化堂、宣化堂、廣化堂和善誘堂。戰後,原先在杉林月眉樂善堂供職的鸞生回到自己的聚落,分別在公明宮、朝雲宮、辰峰寺成立鸞堂。
屏東地區以內埔新化堂為首,聘請楊福來南下指導鸞務及經懺,福泉堂、覺善堂、上樹宣化堂、福善堂紛紛效學,之後新化堂的正鸞黃宜福受聘到各聚落指導,分別成立了建化堂、慈雲堂、勸化堂、萬巒廣善堂、開明堂、感化堂、明善堂等。
六堆客家地區鸞書大部分集中於日治時期出版,大正年間密集的出刊鸞書,光復後四○年代也是高潮,六○年代大部分鸞堂扶鸞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徒留提供地方人士問卜,即使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因嫻熟鸞務的地方仕紳一一凋零,終告停止。唯一的特例是遠在右堆邊陲的月眉公明宮,在2003年還扶鸞著造《明善金篇》。在楠梓仙溪畔的杉林鄉公明宮、朝雲宮、辰峰寺至今依然堅守扶鸞的工作,這其中,能傳承培養出正鸞生是鸞堂維繫的主要關鍵。
六堆客家地區鸞書中充滿了許多的神明感應故事或神通事蹟,或為鸞堂之創建先賢超昇為神,或為顯靈治病有關…,凡此皆成為信仰之動力所在。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它肩負了民眾求神問卜、施藥求診的功能,尤其是日治末期,六堆地區面臨到「中西藥中斷,不能接濟」時,它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且因青草藥等民俗療法本身即具有一定程度的醫療效果,既使成效有限,對於地方社會的信眾與住民來說,在面對戰爭末期各方面的物資短缺與精神恐慌的情況下,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提供他們在心理或生理上暫時的重要依靠與慰藉。
六堆客家人對義塚的敬重或是祭拜源於鸞書中的鼓舞,鸞書中不乏引案行述修義塚的果報,傳達了一致不變的觀念,只要建義塚、收枯骨等善舉,死後將敕封為神。甚者,各聚落的義塚均由鸞堂擔綱修建及祭祀。此習俗呈現出漢人敬天畏鬼的宗教思維。那種不忍無名屍骸曝屍荒野、悲天憫人的情懷;恐懼孤魂野鬼無人祭拜導致心懷怨恨危害鄉里的敬畏;而產生了特殊的集體敬義塚的習俗。
六堆客家鸞書中的詩話訓勉以及教化性質的故事,包含神佛行述生前生平以及行善獲得冥王嘉勉超昇為神的事蹟故事,或是各殿判官、冥王引魂來堂,審案訓示等,其內容或主角都逐漸呈現在地化色彩,具有地緣人物區域特色的傾向,更多的是地方先賢因為來堂供職,往生後超昇地方福神神衹,透過其和子孫的陰陽會話和行述規勸,發揮更大效法以及警喝作用,當然也因此更貼近民間,使其更容易理解與實踐鸞堂信仰的教義與宗旨。並且透過宣講方式將這些在地化的故事引介到地方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裡。
鸞書不僅是民間文人的集體性創作,更透過鸞生或是信眾口耳相傳,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學特徵,也強化鸞書與地方社會之聯結,教化內容部分除了上述之外,大多為強調與傳達漢人社會所重視的儒家五常、敬神崇祖、孝順行善、三從四德、功果業報。且透過鸞堂信仰中的「末劫」與「陰騭」思想,進一步透過實際積功累善的方式,以達到救贖的目的。因此,地方社會的領導階層乃透過本身的人際關係,以及其背後所形成的六堆內部各地域寺廟間複雜而綿密的聯絡網路,企圖藉由鸞堂信仰的推行,以及鸞書的編造,達到代天宣化與矯風化俗之目的,並使地方社會能夠藉由鸞堂信仰的宗教儀式與規誡,達到基本的安定力量。此現象或許能夠說明鸞堂信仰,以及其教化事業對於六堆客家地方社會庄民的深刻影響。
Beginning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spirit-writing sects beca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on Taiwan, including in the Hakka Six Camps (Liudui 六堆) regi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island. These religious groups were organized around temples known as “phoenix halls” (luantang 鸞堂), which developed into sacred sites for propagating moral teachings and performing charitable deed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halls has been especially prevalent in the Six Camps area, where they attracted the support of many Hakka elite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se groups were able to embrace core values such as filial piety, integrity, thrift, etc. Phoenix halls and their spirit-writing activities gained further prominenc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hanks in part due to the efforts of northern Hakka elites like Yang Fulai 楊福來, with such temples serving as sites for the worship of leading deities like the Three Benevolent Ones (San Enzhu 三恩主) plus a wide range of local spirits. Numerous important publication projects were undertaken during this era as well,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se works being spread through holding public lectures (xuanjiang 宣講). The texts produced during spirit-writing sessions are especially noteworthy for their morality tales and miracle accounts, which serve to promote moral values and remind worshippers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karmic retribution. Apart from proselytizing, phoenix halls also contributed to local society by providing healing services and helping to found, maintain, and perform rituals at charitable cemeteries (yizhong 義塚). These activities reached a peak during the 1940s and suffered a decline beginning in the 1960s, but have been partially revived in recent years. Today, phoenix halls, as well as the religious and social services they perform, remain an integral facet of the popular culture that flourishes among modern Taiwan’s Hakka people.
參考文獻
一、六堆客家地區鸞書文獻:
樂善堂,《覺夢真機》,<卷一仁部><卷二義部><卷三禮部><卷四智部><卷五信部>,月眉樂善堂,1915。
廣善堂,《擇善金篇》,<卷首凡部><卷二訓部><卷三蒙部><卷四須部><卷五講部><卷六究部>,廣善堂,1921。
宣化堂,《天上聖母警世真經》,宣化堂,1921。
宣化堂,《城隍警世真經》,宣化堂,1921。
宣化堂,《福神醒世真經》,宣化堂,1921。
廣化堂,《廣化新箴》,<卷一固部><卷二識部><卷三經部><卷四綸部>,廣化堂,1928。
樂善堂,《妙化新篇》,<卷壹金部><卷貳木部><卷三水部><卷肆火部><卷五土部 >,樂善堂,1929。
樂善堂,《樂善堂醒世城隍真經》,月眉樂善堂,1929。
新化堂,《善化新篇》,<卷壹金部><卷貳木部><卷參水部><卷肆火部><卷五土部>,新化堂,1931。
福泉堂,《復醒金箴》,<卷壹匏部><卷二土部><卷三革部><卷四木部><卷五石部><卷六金部>,福泉堂,1931。
勸善堂,《勸善新篇》,<卷首覆部><卷貳奏部><卷參明部><卷四章部>,勸善堂,1931。
宣化堂,《宣化格言》,<卷首新部><卷二梓部><卷三黃部><卷四庭部>,宣化堂,1932。
覺善堂,《覺化良箴》,<卷一與部><卷二絲部><卷三竹部><卷四乃部><卷五八部><卷六音部>,覺善堂,1934。
廣善堂,《玉冊金篇》,<卷壹號部><卷貳六部><卷參經部><卷四當部><卷五講部><卷六求部>,廣善堂,1936。
建化堂,《復建新篇》,<卷首孝部><卷貳弟部><卷參忠部><卷四信部>,建化堂1936。
廣化堂,《三恩尊誥誡寶訓》,廣化堂,1936。
新化堂,《濟世金丹》,<卷一仁部><卷二義部><卷三禮部><卷四智部><卷五信部>,新化堂,1937。
勸善堂,《述世醒民》,<卷首勸部><卷二善部><卷三指部><卷四南部>,勸善堂,1946。
勸善堂,《大乙真經》,勸善堂,1946。
善誘堂,《靈樞寶鑑》,善誘堂,1947。
勸化堂,《勸化良箴》,<卷一乾部>、<卷二坤部>,1948年降造,1953印刊,勸化堂,1948。
善化堂,《善化新箴》,<卷壹榮部><卷二嚴部><卷三褒部><卷四貶部>,善化堂,1951。
廣善堂,《夜半鐘聲》,<卷首天部><卷貳地部>,萬巒廣善堂,1952。
美濃廣善堂,《廣善名箴》,美濃廣善堂,1952。
美濃廣善堂,《廣善新篇》,<乾部>,美濃廣善堂,1953。
善化堂,《新箴格言》,<成卷>,善化堂,1957。
新化堂,《警世金鐘》,<天冊禮樂部>、<人冊書數部>、<地冊射御部>,新化堂,1961。
感化堂,《感世規箴》,<善與部><人同部>,感化堂,1969。
樂善堂,《回天寶鑑》,<卷壹樂部><卷貳善部><卷參先部><卷四賢部>,樂善堂,1973。
感化堂,《感化明燈》第一期至第九期,感化堂1983-1989。
廣善堂,《指證金篇》<天地人三卷>,廣善堂,1998。
公明宮,《明善金篇》,<卷一仁部><卷二愛部><卷三和部><卷四平部>,公明宮,2003。

二、專書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捷幼出版社,1993.9。
王見川,《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王見川,《台灣的齋教與鸞堂》,台北:南天書局,1996。
王見川、李世偉合著,《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1999.11。
王見川、李世偉合著,《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博揚文化,2000.12。new window
王志宇,《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01。
仇德哉,《臺灣廟神大全》,自印,1985。
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研究》,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出版,1998。
台灣慣習研究會,《台灣慣習記事》<第一卷>,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4。
包筠雅,《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玉歷傳鈔警世》,光緒十六年,出版地不詳。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收入《臺灣研究叢刊》第三十九種,臺北:臺灣銀行,1956。
印順,《契埋契機之人間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90。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國史館台灣文獻委員會,台北:台灣書房,2011。
江志宏,《臺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一普度、祭厲與善書》,臺北:稻香出版社,2005。
江運貴,《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6。
江燦騰、龔鵬程主編,《台灣佛教的歷史與文化》,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2000。
《地獄遊記 》,臺中:聖賢堂,1978年出版,1993年10月再版。
余光弘,《媽宮的寺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new window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市:千華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3。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出版社,1978。new window
李亦園,《新竹市民宗教行為研究》,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研究報告,1987。
李亦園,《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new window
李添春、林普易等著,《台灣宗教》,台北市:眾文出版社,1995。
李添春,《台灣省通志稿人民志宗教篇(二)》卷二,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李世偉,《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new window
李世偉,《臺灣宗教閱覽》,台北:博揚出版社,2002.08。
李世偉,《臺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台北:博揚出版社,2008.09。
阮昌銳,《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臺灣省立博物館印行,1990。
邱彥貴、吳中杰,《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社出版,2001。
吳蓉草,《民間文學理論基礎》,四川大學出版社,第十三講民間文學與宗教,1987。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出版,1996。new window
林衡道,《臺灣寺廟大全》,臺北:育文出版社,1974。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叢刊出版,1996。
林永根,《鸞門曁台灣聖堂著作之善書經懺考》,台中:聖德雜誌社,1982。
林美容,《高雄縣民間信仰》,高雄縣文獻叢書系列10,高雄縣政府,1997。
林子青,《弘一大師新譜》,臺北:東大出版社,1993。
卓意雯,《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05。
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台中:晨星出版社出版,1994。
美濃廣善堂,《台灣省高雄縣美濃廣善堂概要》,美濃廣善堂管理委員會,1990.11。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幽冥問答錄》,臺北:仙學雜誌社翻印,原刊1944年,1987。
高雄縣文獻委員會編,《高雄縣志稿》,1958-1968排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烏丙安,《民俗學原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袁嘯波,《民間勸善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徐正光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台北:正中書局出版,1989。
徐正光等作,《臺灣客家族群史‧社會篇》南投:台灣省文獻館,2002。
徐正興、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出版,1996。
許地山,《扶乩迷信的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張文進,《台灣佛教大觀》,正覺出版社,1957.09.15。
張之傑,《臺灣善書小說選 》,臺北:漢光文化出版社,1993。
張典婉,《土地人情深》,苗栗:苗栗文化中心出版,1999。
張典婉,《台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2004。
張二文,《客家「聖君爺」信仰及其傳說流變調查研究-以聖君、法主公、五營信仰之關係為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2008。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4。new window
陳文達,《鳳山縣志》,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06.30。
陳文達,《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陳南要,《儒宗神教的考證》,台中:鸞友雜誌社,1974。
陳運棟,《客家人》,台北:聯亞出版,1979。
陳國政編,《李添春教授回憶錄》,臺北:自印本,1984。
陳瑛珣,《明清契約文書中的婦女經濟活動》,台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05。
陳安然,《台灣寺廟寳鑑》,高雄:理工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黃琦君,《李喬文學作品中的客家文化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2002。
黃榮洛,《渡台悲歌》,台北:台原出版社出版,1989。
黃森松,《美濃鎮輔天五榖宮建廟70週年太平福醮紀念誌》,輔天五榖宮甲戌年太平福醮委員會,1996.6。
黃麗生,《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
黃美英,《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文化出版社,1994。new window
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婦女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2001。
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宗教與禮俗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2001,
曾純純,《六堆地區族譜文獻的採集與整理:以屏東縣內埔鄉為中心》,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成果報告,2005。
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女子教育》,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湯一介主編,《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楊國樞、李亦園主編,《中國人的性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四期,1972。
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中央研究民族研究所專刊乙種第二十號,1987。
楊國鑫,《台灣客家》,台北:唐山出版社,1993。
楊思洪,《民間詩神-格薩爾藝人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5。
新化堂,《屏東縣內埔鄉延平郡王鄭成功廟沿革紀略》,屏東縣內埔鄉豐田村新化堂,1977。
鈴木清一郎,馮作民譯,《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1。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出版,1987。
《臺灣堡圖》,台灣日日新報社出版,遠流出版公司複製發行,1996。
台灣省廟寺名鑑編刊委員會編,《台灣省廟寺名鑑-高雄縣市部》,興台文化出版社,1962.8。
增田福大郎著,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古亭書屋,2001。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鄭志明,《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4。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台北:學生書局,1988。
鄭志明,《臺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
鄭志明,《台灣的鸞書》,板橋:正一善書出版社,1990。
鄭志明,《台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1973。
謝重光,《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文史哲研究叢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第一版。
謝.尤.涅克留多夫著,徐昌漢、高文風、張積智譯:《蒙古人民的英雄史詩》,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1.05。
蕭新煌,《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出版社出版,1993。new window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台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二卷〈上〉,台灣總督府,1910。
瞿海源,《民間信仰與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研究,1989。
瞿海源,《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出版社,1997。new window
譚達先,《中國民間文學概論》,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魏志仲,《台疆儒宗神教法門著造善書經懺史鑑》,台北:清正堂,1977。
簡瑞瑤,《明代婦女佛教信仰與社會規範》,台北:稻鄉出版社,2007.05。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古亭書屋出版,1975。new window
闞正宗,《台灣佛教一百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三、期刊、論文集論文
王世慶,<日據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台灣文獻》,第37卷第4期,1986,頁111-151。new window
王見川,<李望洋與新民堂--兼論宜蘭早期的鸞堂>,《宜蘭文獻雜誌》第15期, 1995.5,頁1-14。new window
王見川,<光復(1945)前台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1輯, 1995.12,頁173-194。
王見川,<略論清末日據初期宜蘭的鸞堂>,《宜蘭文獻雜誌》第23 期,1996.9,頁46-74。new window
王見川,<臺灣「關帝當玉皇」傳說的由來>,《台北文獻》直字第118 期,1996.12,頁213-232。new window
王見川,<清末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收錄於氏著《台灣的齋教與鸞堂》,台北:南天書局,1996,頁169-197。new window
王見川,<略論陳中和家族的宗教信仰與勸善活動>,《台北文獻》直字第119期4,1997.3,頁137-154。new window
王見川,<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兼論其周邊問題>,《台北文獻》直字第120期,頁71-91,1997.6。new window
王見川,<光復前臺灣客家地區鸞堂初探>,《台北文獻》直字第124期,1998.6,頁81-101。new window
王志宇,<從鸞堂到「儒宗神教」-論鸞堂在台之發展與傳布>,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主辦「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1995,頁1-16。
王志宇,<儒宗神教統監正理楊明機及其善書之研究>,《台北文獻》直字第120期,1997.6,頁43-69。
包筠雅,<明末清初的善書與社會意識型態變遷的關係>,《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6期,1993,頁40。
江志宏,<善書與社會控制一以清代臺灣社會為例>,《臺灣歷史學會通訊》,第15期,2002.12,頁56。
吉岡義豐,<中國民間地獄十王信仰:玉歷至寶鈔中心>,收於《吉岡義豐著作集》第一卷,東京:五月書房,1989。
朱瑞玲,<臺灣民間善書的心理意涵:從傳統到現代的轉折>,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本土歷史心理學研究》,臺北:1992,頁l。
朱榮貴,<臺灣民間宗教中所呈現的孝道-以善書及媽祖信仰為例>,載《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朱榮貴,<臺灣延平郡王信仰初探-兼論臺灣民間宗教的特殊性>,《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04,頁141-167。
宋光宇,<地獄遊記所顯示的當前社會問題>,收錄於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民間信仰論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1982,頁116-136。
宋光宇,<清代台灣的善書與善堂>,收錄於漢學研究中心編,《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3,頁75-93。new window
宋光宇,<解讀清末在台撰作的善書《覺悟選新》>,《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65本3分,1994,頁673-723。
宋光宇,<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第5卷第4期,1994,頁163-199。new window
宋光宇,<縱論台灣日據時代的五本善書>,《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50期,1995,頁127-162。
宋光宇,<從正宗書化社這個案例談乩是什麼>,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1996,頁179-196。
宋光宇,<書房、書院與鸞堂-試探清末和日據時代台灣的宗教演變>,《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8卷第3期,1998,頁373-395。
宋光宇,<清末和日據初期台灣的鸞堂與善書>,《台灣文獻》,第49卷第1期,1998,頁1-20。new window
余光弘,<台灣地區民間信仰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民族所集刊》53期,1984,頁67-107。
呂芳上,<開拓客家婦女史的研究>,收錄於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委會,2002。
邱彥貴,<從祭 典儀式看北台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頁1-48。new window
李亦園,<台灣民間宗教的現代趨勢-對彼得柏格教授東亞發展文化因素論的回應>,收於宋文薰等編《考古歷史與文化(下)》,1992,頁23-35。new window
李騰嶽,<鴉片在台灣與降筆會的解煙運動>,《文獻專刊》,第3、4期合刊,1953,頁15-19。
李茂祥,<略談拜鸞>,《台灣風物》20卷2期,1970,頁38。new window
李豐楙,<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收錄《敬天與親人》,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05,頁276。
李豐楙,<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世紀末到廿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7.04,頁311。
李世偉,<清末日據時期臺灣的士紳與鸞堂>,《台灣風物》,第46卷第4期,1996.12,頁111-143。new window
李世偉,<日治時期臺灣的宣講勸善>,《台北文獻》直字第119期,1997.03,頁111-135。
李世偉,<苗栗客家地區的鸞堂調查>,《民間宗教》第3輯,1997.12,頁315-325。
李世偉,<日據時期鸞堂的儒家教化>,《台北文獻》直字第124期,1998.6,頁59-79。new window
李世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清末日據時期台灣的宣講勸善>,收錄於王見川、李世偉著《台灣的宗教與文化》,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11,頁357-388。new window
李世偉,<台灣善書的冥界想像與道德啟蒙>,《2002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12,頁85-92。
李世偉,<戰後花蓮地區佛教發展初探>,《圓光佛學學報》,第10 期,2006.04,頁358。new window
李世偉,<宣化厲俗--清末日治時期臺灣鸞堂與民間道德教育>,《臺灣教育四百年》,經典雜誌,2006年5月。
李世偉,<儒教會緣起>,《中國儒教會會志》,中國儒教會,2008.07,頁006-008。
吳學明,<現世功利-從歷史觀點看傳統民間宗教信仰>,《南瀛文化叢書111點燃人生希望》,台南縣文化局,2001,頁236。
吳學明,<佛教與台灣的庶民生活>,《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台北:威仕曼文化公司,2008.10,頁211-238。
林永根,<台灣鸞堂:一種蓬勃發展的民間信仰與傳統宗教>,《台灣風物》,第34卷第1期,1984,頁71-78。new window
林漢章,<清代臺灣的善書事業>,《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跡研究中心編,1987,頁141-150。new window
林富士,<略論台灣漢人社群的厲鬼信仰>,收錄於李豐懋、朱榮貴主編之《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頁333。
林富士,<試釋睡地虎-秦簡中的「癘」與「定殺」>,《史原》第15期,頁9-10。new window
周育民,<台灣慈惠堂的考察>,《民間宗教》第1輯,1995.12,頁83-92。
洪秋芬,<日據初期臺灣的保甲制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期,1992.06,頁471。new window
胡萬川,<論民間文學集體性之質變與發展>,收錄於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二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頁1-23。
胡萬川,<變與不變-民間文學本質的一個探索>,《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01,頁24。new window
柯若樸(Philip Clart)著.林聖授譯,<一部新經典的產生:臺灣鸞堂中的啟示與功德>,《民間宗教》,第一期,1995.12,頁103。
袁學駿執筆,<耿村民間故事村調查>,《民間文學論壇》第一期,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頁82-92。
酒井忠夫,<功過格的研究>,收於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3,頁537。
高怡萍,<從族群關係談台灣客家信仰的混雜性>,《台灣漢人民間宗教研究理論與方法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9.11,頁27-28。
卿希泰,<試論道教勸善書>,《道教文化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1984,頁97-130。
莊英章、武雅士(Arthur. Wolf),<臺灣閩客婦女地位及生育率:一個理論假設的建構>,收錄於潘英海、莊英章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4。
陳主顯,<善書的宗教倫理要義初探>,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1982,頁7-20。
陳兆南,<鸞堂宣講的變遷-以善書文獻的考察>,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1996,頁99-124。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台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1995,頁69。
張維安,<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4。
張典婉,<台灣客家文學中的女性形象演變>,《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宗教、語言與音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12。
張之傑,<善書與醫療衛生>,《思與言》,第30卷第4期,1992,頁207-236。new window
戚長慧,<從鬼格到神格>,收錄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1997.04,頁183。
莊英章、武雅士(Arthur. Wolf),<臺灣閩客婦女地位及生育率:一個理論假設的建構>,收錄於潘英海、莊英章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4。
陳主顯,<善書的宗教倫理要義初探>,台灣省政府民政廳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1982。
陳兆南,<台灣的善書宣講初探>,《本土歷史心理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2,頁1。
陳兆南,<鸞堂宣講的變遷-以善書文獻的考察>,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1996。
陳運棟,<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民信仰>,《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頁193-203。
黃美英,<香火與女人:媽祖信仰與儀式的性別意涵>,《寺廟與民間信仰研討會 論文集》,漢學研究中心,1994。
黃美英,<宗教與性別文化-台灣女神信奉初探>,《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11。
黃麗生,<從鸞堂信仰看客家文化的歷史處境:以苗栗雲洞宮為例>,收入胡愈寧編,《文化與產經的對話:戀戀後龍溪論文集》(臺北:華立出版社),2008,頁27-40。
黃麗生,<由閩入廉復遷臺:合浦新民客家吳文順宗族遷移渡海的聚合離散與認同變遷>,收入黃麗生編,《東亞海域與文明交會》,基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叢書1,2008。
黃麗生,<從邊緣到核心─珍惜臺灣的儒學文化資產>,《鵝湖月刊》,臺北:鵝湖月刊社,第402 期,2008.12。
黃森松,<今日美濃週刊>,第193期,高雄:美濃週刊雜誌社,1995.11.4-11.10。
黃森松,<今日美濃週刊>第211期,高雄:美濃週刊雜誌社,1996.11.30-12.6。
黃森松,<今日美濃週刊>第243期,高雄:美濃週刊雜誌社,1997.8.30-9.05。
曾令毅,<屏東竹田西勢覺善堂與六堆地方社會(1933-1945)>,《台灣文獻》第六十卷第二期,2009.06.30,頁110。new window
曾純純,<從「孺人」到「女兒入譜」:客家女性在族譜中角色的歷史變遷>,《全球視野下的客家與地方社會:第一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2006。
彭瑞金,<台灣客家文學的可能性及其以女性為主導的特質>,《現代學術研究專刊(III)》,1993。
游子安,<清代圖說勸善書與社會教化-以《玉曆鈔傳》為例>,《2001海峽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2001.08.03,頁182。
渡邊欣雄,<作為「術」(方法)的宗教-和人的民俗宗教分析概念之在檢討>,收錄張珣、葉春榮主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遷》,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06,頁170。
董芳苑主講,陳美容紀錄,<台灣民間的鬼魂信仰>,《台灣風物》,36期二卷1986,頁43-75。
董芳苑,<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灣文獻》33(4),台中市:台灣省文獻會,1982,頁93-104。
楊玉君,<勸善文學與章回小說研究>,收於漢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4,頁4。
蔡錦堂,<日據時期台灣之宗教政策>,《台灣風物》,24-4,1976,頁105-136。new window
蔡懋堂,<台灣現行的善書>,《台灣風物》,第24卷第4期,1974,頁7-36。
蔡懋堂,<台灣現行的善書(續)>,《台灣風物》,第26卷第4期,1976,頁84-123。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2),1960。new window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44(1),1994。new window
劉守華,<談民間文學中的「大團圓」>,《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4期,頁130。
鄭喜夫,<從善書見地談「白衣神咒」在台灣>,《台灣文獻》,第32卷第3期,1981,頁120-167。new window
鄭喜夫,<清代台灣善書初探>,《台灣文獻》,第33卷第3期,1982,頁7-36。
鄭喜夫,<關聖帝君善書在台灣>,《台灣文獻》,第34卷第3期,1983,頁115-148。
鄭志明,<台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4,頁91-150。
鄭志明,<評論台灣民間鸞書「天道奧義」的形上理論>,《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學生書局,頁151-173,1984。
鄭志明,<遊記類鸞書所顯示之宗教新趨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1期,1988,頁413-456。
鄭志明,<台灣民間鸞書的神道設教>,《台灣的鸞書》,正一善書出版社,頁94,1990。new window
鄭志明,<臺灣善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宗教哲學》,第二卷第四期,1996.10,頁160。new window
鄭志明,<近五十年來台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台灣文獻》,第52卷第2期,2001.6,頁127-149。new window
鍾永豐,<淺論傳統客家婦女的身分與地位>,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
鍾秀梅,<談客家婦女>,收錄於美濃愛鄉協進會編,《重返美濃》: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
鍾沐卿,<廣化堂>,《大家來寫龍肚庄誌》,八色鳥協會大家來寫龍肚庄誌編輯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12,頁154-156。
謝仲明,<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中國文化月刊》166期,頁3-4。
鹽見俊二,<日據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收入《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民國44,頁129。new window
戴文鋒,<台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台灣風物》46卷4期,台北:台灣風物社,1992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王莉雯,《宜蘭碧霞宮扶鸞宣講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06。
宋健行,《我國傳統啟蒙教材研究--以台灣地區為觀察重心》,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周怡然,《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煬和,《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台灣六堆敬字風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new window
林原億,《高雄文化院的扶鸞儀式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1
范純武,《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莊芳榮,《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new window
許玉河,《澎湖鸞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陳兆南,《宣講及唱本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陳碧苓,《臺灣鸞書的死後世界觀--以天堂遊記與地獄遊記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瑤蒨,《近代十王信仰之研究-以《玉歷寶鈔》為探討中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6。
張有志,《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鸞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黃琦君,《李喬文學作品中的客家文化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戴文鋒,《清代台灣的社會救濟事業》,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鄭寶珍,《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國 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五、外文資料
Clart, Philip Arthur(柯若樸)著、林聖授譯,<一部新經典的產生:台灣鸞堂中的功德與啟示>,《民間宗教》第1輯,頁93-116,1995.12。該篇原名為 “The Birth of a New Scripture: Revelation and Merit Accumulation in a Taiwan Spirit-Writing Cult,” British Columbia Asian Review, 8 (1994/1995): 174-203.
------. “The Ritual Context of Morality Books: A Case Study of a Taiwanese Spirit-writing Cult,” (D.Phil.,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1996).
Jordan, David K. &; Daniel L. Overmyer. 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中文版 = 焦大衛、歐大年 (著),周育民 (譯),《飛鸞》,(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該書以台灣南部的奧法堂、慈惠堂、一貫道的鸞堂為觀察對象,認為扶鸞宗教團體的興起是對社會環境巨變的一種回應,也是某種程度的文化復振運動。
Katz, Paul R.(康豹).<臺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新史學》第6卷第4期,頁21-43,1995.12。
------. “The Wayward Phoenix-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頁197-228,1996。
------. Morality Book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Cults: A Case Study of the Palace of Guidance,《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4期,頁203-241,1996.12。
------.<鸞堂與近代台灣的地方社群:埔里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國科會研究專案,2013。
------.Spirit-writing Ha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收錄《民俗曲藝》174期,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11.12,頁103–84。
------.Spirit-writing and Hakka Migratio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CanzanTang (參贊堂) in Puli (埔里), Nantou(南投) County>收錄譚偉倫主編,《中國地方宗教儀式論集》,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叢書(十四),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
Seaman, Gary. Temple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Village. Taipei: 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1978.
Yang, C.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Los Angeles &;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Bruce A. Rosenberg,〝Folklore &; Literature ── Rival Siblings〞,pp.22-23;p.146。
石井昌子,<澎湖地區にける鸞堂と寺廟>,收錄於酒井忠夫編,《台灣の宗教と中國文化》東京:風響社,1992,頁91~122。
志賀市子,<最近の台灣鸞堂研究の動向と今後の展望>,《東方宗教》,第92號,1998年,頁31-4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