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年來荷據時期臺灣史研究
書刊名:臺灣風物
作者:林偉盛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0:1
頁次:頁11-39
主題關鍵詞:荷據時期臺灣史殖民統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3
  • 點閱點閱:68
期刊論文
1.康培德(20011200)。荷蘭時代蘭陽平原的聚落與地區性互動。臺灣文獻,52(4),219-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宗仁(20080600)。Lequeo Pequeño與Formosa--十六世紀歐洲繪製地圖對臺灣海域的描繪及其轉變。臺大歷史學報,41,109-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insel, W.、翁佳音(20010300)。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2)--戴雍[Robertus Junius]牧師承先啟後。臺灣文獻,52(1),451-4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ndrade, Tonio(2006)。The Rise and Fall of Dutch Taiwan, 1624-1662: Cooperative Colonization and the Statist Model of European Expansion。Journal of World History,17(4),429-450。  new window
5.翁佳音(20050600)。十七世紀東亞大海商亨萬 (Hambuan) 事蹟初考。故宮學術季刊,22(4),83-10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ndrade, Tonio(2005)。Pirates, Pelts, and Promises: The Sino-Dutch Colony of Seventeenth Century Taiwan and the Aboriginal Village of Favorolang。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64(2),295-321。  new window
7.江樹生(20021200)。臺灣經營藍樹藍靛的開始。臺灣文獻,53(4),239-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良業(20080900)。荷蘭治臺時期澎湖對外關係之探討(1624-1661)。臺灣文獻,59(3),175-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康培德(20061200)。親王旗與藤杖--殖民統治與土著挪用。臺灣史研究,13(2),33-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Andrade, Tonio(2005)。The Company's Chinese Pirates: How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Tried to Lead a Coalition of Pirates to War against China, 1621-1662。Journal of World History,15(4)。  new window
11.Andrade, Tonio(200706)。Chinese under European Rule: The Case study of Sino-Dutch Mediator He Bin。Late Imperial China,28(1)。  new window
12.中村孝志(1993)。オランダ治下中西部台灣におけるQuataong村落について。天理大學學報,17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康培德(200512)。地理的承續:後國家歷史與卑南人的後山崛起。台灣史研究,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清保(20050900)。倒風內海的地理歷史變遷。南瀛文獻,4,38-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翰霖(200509)。古風内海地形變遷之研究。南瀛文獻,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顏愛靜、陳立人(20050300)。荷據時期臺灣赤崁一帶原住民土地利用與地權型態變遷之研究。臺灣文獻,56(1),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顏愛靜、陳立人(20050300)。關於荷蘭據臺時期施行「王田」制及「結首」制之說的探討。臺灣風物,55(1),10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承豪(20020700)。荷蘭時代臺灣藍靛業的嘗試。暨南史學,4/5,163-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承豪(20040300)。此薯非彼薯--荷蘭時代的「馬鈴薯」?。臺灣文獻,別冊8,10-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德霞(200605)。十七世紀上半葉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經營的三角貿易。福建論壇,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岩生成一(1985)。明末日本僑寓貿易商一官李國助活動--「明末日本僑寓支那甲必丹李旦考」補考。東洋學報,66(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博克塞、松儀節(1984)。鄭芝龍(尼古拉• 一官) 的興衰記。中國史研究動態,19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邱奕松(20040900)。臺江風雲--鄭成功驅夷真相初探。臺南文化,57,50-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徐曉望(200511)。論鄭成功與施琅發生衝突的原因。福建論壇,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洋(2005)。關於朱成功三個歷史問題的探討。台灣研究集刊,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蔡明叡(20061000)。論鄭成功和談的策略運用。新北大.史學,4,151-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高致華(20060300)。鄭成功信仰在臺灣--異文化之各自表述。東吳外語學報,22,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林昌華(20040300)。甘為霖牧師--十七世紀臺灣教會史研究者。臺灣風物,54(1),167-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蕭明禮(20030700)。從荷據到清初時期地圖形象中麻豆地區的演變--論二種製圖典範下建構的地理空間認知差異。暨南史學,6,103-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立人(20070200)。荷據時期臺灣赤崁一帶漢人米作稅賦與農業發展之激勵措施。臺南文化,61,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鄭瑞明(20061200)。近世初期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臺日貿易初探(1624-1662)。臺灣文獻,57(4),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佳宏(20050300)。鄭氏王朝之政治外交試析。臺南文化,58,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阿有(20031200)。顏思齊鄭芝龍入墾臺灣研究。臺灣文獻,54(4),93-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吳聰敏(20080300)。荷蘭統治時期之贌社制度。臺灣史研究,15(1),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康培德(20030600)。十七世紀上半的馬賽人。臺灣史研究,10(1),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Ginsel, W.、翁佳音(20011200)。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3)--政治與教會。臺灣文獻,52(4),165-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翁佳音(20080600)。新港有個臺灣王--十七世紀東亞國家主權紛爭小插曲。臺灣史研究,15(2),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同湘(20010300)。濱田彌兵衛事件始末。南臺文化,1,1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吳聰敏(20090900)。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3),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查忻(20090900)。1640年代臺灣荷蘭改革宗教會策略之改變。臺灣文獻,60(3),63-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昌華(20030600)。「阿立」、「塔瑪吉山哈」與「海伯」--宣教文獻所見臺灣本土宗教與荷蘭改革宗教會的接觸。臺灣風物,53(2),15-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林偉盛(20050300)。荷據時期臺灣的國際貿易--以生絲貿易為主。國史館學術集刊,5,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Kuepers, J. J. A. M.、查忻(20070300)。荷蘭改革宗臺灣教會殖民背景下的宣教(一六二七至一六六二)。臺灣文獻,58(1),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Ginsel, W.、翁佳音(20010600)。荷蘭時代臺灣教會史(1)--臺灣基督教奠基者康德[Candidius, Georgius]牧師。臺灣文獻,52(2),271-2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林玉茹(20050600)。番漢勢力交替下港口市街的變遷:以麻豆港為例(1624-1895)。漢學研究,23(1)=46,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Wills, John E. Jr.(1993)。Maritime Asia, 1500-1800: The Interactive Emergence of European Domination。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98(1),83-105。  new window
47.王淑津、劉益昌(20070300)。十七世紀前後臺灣煙草、煙斗與玻璃珠飾的輸入網絡--一個新的交換階段。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2,51-81+83-90+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周婉窈(20071200)。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40,93-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翁佳音(19921200)。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4),188-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陳宗仁(20031200)。「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21(2)=43,249-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康培德(20031100)。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臺大文史哲學報,59,97-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曾品滄(20071200)。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翁佳音(20000900)。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臺灣文獻,51(3),263-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楊國楨(2003)。十七世紀海峽兩岸貿易的大商人。中國史研究,2003(2),145-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詹素娟(2006)。地域與社群:大臺北地區原住民族的多群性。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363-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培德(2003)。林仔人與西班牙人。西班牙時期台灣相關文獻及圖像國際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康培德(2003)。十七世紀基隆河流域、淡水地區原住民社群分類再議。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會議日期: 2003年9月30日-10月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培德(2003)。荷蘭時代大肚王統治與拍瀑拉社族群關係再思考。台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台中:台中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國棟(2000)。十七世紀初期東亞貿易中的中國棉布--cangan與台灣。近代早期東亞海洋史與台灣島史:慶祝曹永和院士八十大壽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培德(2007)。荷蘭時代台灣各港之間的貿易變遷。産業發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會議日期: 2007/06/21-0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康培德(2007)。荷蘭時代澎湖對外海運角色及與大員關係。澎湖研究第七屆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翁佳音(2005)。新港有個台灣王:十七世紀東亞主權紛爭小插曲。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會議日期: 2005/1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查忻(2009)。荷蘭改革宗教會與十七世紀台灣殖民地社會:台灣教會的社會道德控制初探。台灣與海洋亞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翁佳音(200706)。十七世紀台江內海一帶的產業、社會發展。「產業發展與社會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嘉祥(2006)。鄭荷勢力在台灣消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立人(2005)。荷據時期臺灣赤崁一帶土地墾佃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素娟(199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承豪、楊韻平(2004)。台灣蕃薯文化誌。台北:果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雄揮(2003)。荷據下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理政、魏德文(2006)。16-19世紀西方人繪製台灣相關地圖。台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南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09)。地圖台灣:四百年來相關地圖。台北:南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康培德(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明鄭時期。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培德(199912)。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板橋:稻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維中(2004)。荷蘭時代的台灣社會:自然法的難題及文明化的歷程。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eyns, Pol、鄭維中(2002)。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守謙(2003)。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江仁傑(200604)。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歐陽泰、鄭維中(2007)。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翁佳音(19980000)。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致華(2006)。鄭成功信仰。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翁佳音(2008)。西洋遺產: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國棟(2005)。十七世紀初期東亞貿易中的中國棉布--Cangan與臺灣。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佳音(1999)。十七世紀福佬海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偉盛(2004)。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澎湖。澎荷初會四百週年:臺灣全球化的歴史開端系列活動--世界海洋VS.澎湖群島系列講座實錄。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偉盛(2000)。二十年來荷據時期台灣史的研究狀況。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台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村孝志(2002)。オランダ治下中西部台灣におけるQuataong村落について。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台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品滄(2003)。從番社到漢莊:十七至十九世紀麻豆地域的拓墾與市街發展。水堀頭遺址調査報告暨舊麻豆港歷史調査報告。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翁佳音(2008)。近代初期北部台灣的商業與原住民。荷蘭時代--台灣史的連續性問題。台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康培德(2009)。荷蘭時代台灣各港之間的貿易變遷。海、河與台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永和(1979)。歐洲古地圖上的台灣。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翁佳音(1999)。近代初期北部臺灣的商業交易與原住民。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翁佳音(2001)。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詹素娟(2001)。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