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時事新劇
作者:高美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GAO, MEI-HUA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呂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0
主題關鍵詞:明代時事新劇新劇歷史劇崑腔劇本尤侗楊潮觀YOU-TONGYANG-CHAO-G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戲劇是人生的縮影,是表現人生的。明未刻作家尤侗曾說:「世界為一小朵園,二十
一史為一部大傳奇。」(註一)他出生在萬曆四十六年,西元一六一八年,莎士比亞
死後的兩年。這人生如戲的觀念,與莎翁所說:「整個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如
不過是演員而已。」(註二),異曲同工。可見在人生這個大題目中,包羅萬象,在
在都是戲劇取材的資源。若以主題區分,很難釐清各類的畛域。若就取材而這,大致
可歸為:歷史、現實、與理想等三種人生層面(註三),而理想的人生必須根植在現
實的竹生之上,才能邁向精神生活的提昇。因,此嚴格說來,可以用古、今二大類概
括,也就是歷史刻與時事。
綜觀中國傳統戲刻作品,十之八九都屬歷史,刻他寫古人古事,現過去的人生;但多
借古喻今、勸善忝惡,甚至托寓古人以澆一己磊塊。在專制政體下,他們抒發不滿,
而不致獲罪;他們傳播忠孝節義的思想,寓教於樂。他們找到了一條寄託理想的道路
,他們將現實人生的體驗,一並陳現。楊潮觀「吟風閣雜」卷首說:
百年事,千秋筆;兒女檄,英雄血。數蒼茫世,代斷殘碑碣。今古難磨真面目,江山
不盡閒第月。有晨鐘暮鼓送君邊,聽清切。
很明白的指出歷史刻寫作的目的,在傳送「晨鐘暮鼓」,警戒世人。而洪九疇「二社
記」題辭也說:
金元以旋,多稱引往事、托寓昔人,借他酒杯澆我壘磈,自可隨意上下、任筆揮洒,
以故刻曲勘諸史傳,往往石合。
在古人古事中,摻合著作者的血淚,他們任筆揮洒,不有免有違離史實的地方。但不
因此妨礙它「信今傳後」(註四)的使命。雖然歷史刻中也可窺見當代的人事,但畢
竟是隱藏在古人古事中,若勉強分析,死怕有違作者本意,因此,本論文探討的領域
,僅限於時事劇。
傳時事的戲劇作品,從金、元以後,偶而出現,明代中葉以後遽興。「遠山堂曲品」
中,收崑腔傳奇四百二十種,其中傳時事和當代題材的劇,本約占十分之一。雖然只
占十分之一,卻遠過前代。誠如洪九疇所說:
若今時用當世手筆,譜當前情事,正如布帛菽栗,隨人辨識,稍一語非是、一毫非真
,便與其人其事相違,群起而攻偽且諛宜矣。故傳近事與傳昔人,其難易相去,政不
迥十倍也。(註五)
寫現實人生,動輒得咎。稍有閃失,違於真相,或不合芋些人的意念,就飽受攻詰。
時事劇難寫,能有十分之一的作品,已屬難能。再說,在中國傳統戲劇中,明中葉以
後,這一股直指時事的潮流,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僅盛演於極權專制的當,代更影響
到清初、甚至晚近。
為什麼時事劇在明代中葉以後大放奇葩﹖這些問題,常在腦海盤旋。雖然明代的時事
,已成歷中,但它表現的人生,有助於我們了解過去的真相,並得鑑往知來。因此,
此本論文擬就明代時事崑腔劇本,探究諸問題。
首先追溯新劇、時事劇的來源,其次掌握明代時事新劇的劇目、釐清畛域、搜集劇本
。再就刻本加以分類、分析,以見劇中展現的時代風貌。最後論其流傳、影響,及給
後人的省思。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