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契嵩儒釋融會之孝道思想研究
作者:陳義雄
作者(外文):CHEN, I-HS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榮賢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契嵩入世出世心性論五戒Qi-Songotherworldlinessworldlinessmentalismthe Five Constrai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摘要
孝道是漢文化的傳統美德,是人們日常行為的人倫道德準則,及至東漢末,自佛教東傳後方始有了變化,孝文化的定義遂成為儒佛爭論焦點。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時,其孝道文化與儒家有極大的分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問題,棄妻離家斷嗣的問題,一直受到「不孝」的非難。此種分歧互相排斥的情形,如影喪隨形無有間斷,歷代對儒佛孝道融合的論述從未止息,但都只是零星的論述,契嵩是首位將佛教孝道觀系統化提出辯證的高僧,其系統化有別於前賢單一宜揚孝道的論述方式,頗獲得朝野熱烈回響。
宋代是儒學復興的時代,同時也是儒佛交涉極為頻繁的時代。契嵩提倡儒佛會通之際,正是排佛風潮高漲的歷史階段。著〈輔教編〉分別從入世、出世闡述世儒佛孝道觀之一致性,可說是契嵩儒佛融合思想的代表作。其宗旨,主要是期望儒士因閱其書後對佛教之基本教義有更深的認識,並從而支持佛教。以〈孝論〉:明孝章、孝本章、原孝章、評孝章、必孝章、廣孝章、戒孝章、孝出章、德報章、孝略章、孝行章、終孝章等十二篇,契合儒家《孝經》入世孝道觀的倫理規範,論證「孝」並非儒家獨有的家庭倫理觀念,也是佛教最重視的思想。以此來反駁儒士對於出家者不孝的非難,並說服世人接受佛教的孝道觀,可說是佛教第一部有系统的孝道思想著作。契嵩儒佛融和思想除了表現在入世的倫理觀念上,更重要的是他以《中庸解》契合《中庸》本體心性的論證,闡述儒佛出世孝道觀之一致性。契嵩表明佛教的立場,系統全面性儒佛融合的論述,終於獲得儒士正面的回應,對後世的影響可說是無遠弗屆。
A Study on Qi-Song’s Interpretation of Filial Piety
in Confucian and Buddhist Perspectives
Abstract
Filial piety had long been the traditional virtue of Han culture. “Xiao,” the filial responsibility, was regarded as an unchallenged code of conduct for a son or daughter. At the end of Dong-Han, when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however, the definition of filial piety became the focus of debate. The concepts of filial piety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seemed to diverge. For one thing, being a monk dedicated to Buddhism, he had to shave his head and desert his family, thus devoid of offspring. This practice violated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values as it was believed that hair and skin were derived from parents and should be treasured. Even more unforgivably, a son would fail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bearing children. The divergence and dispute never seemed to die down.
For generations, the fusion of the Confucian and Buddhist filial philosophies was constantly a hot issue. There were sporadic attempts, but without much attention. Qi-Song, a supreme monk, was the first to formulate a systematical theory on Buddhist filial piety. His arguments stood out from those of other masters in that he adopted a holistic approach to deal with the subject, and was highly acclaimed by his contemporaries.
Song dynasty was an era of cultural renaissance, with streams of refreshing interchanges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Qi-Song advocated the blending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t a time when the anti-Buddhism movement reached its peak. He then composed his hallmark book “Fu-Jial Bian, ” in which he illustrated the compatibility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from the worldly and otherworldly perspectives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was to inspire the scholar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ist doctrines, and consequently to support Buddhism. He based his arguments on both <Xiao-Lun>, which was composed of 12 chapters on filial piety, and the Confucian <Xian-Jing>, which centered on worldly familial ethics. It was his intention to clarify that filial piety was not exclusive to Confucianism, but was also very much valued by Buddhism. By analyzing varied aspects of the Buddhist creed, he refuted the condemnation that a monk was not able to fulfill his filial duties, and better still, he convinced the general public of the Buddhist filial philosophy. This publication of his was considered the first and foremost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xiao.”
Qi-Song’s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manifested his worldly ethics. More importantly, he worked on <Zhong-Yong Jie> in compliance with <Zhong-Yong > and elaborated on the similarities concerning otherworldly “xiao”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of philosophy. Qi-Song’s systematic argumentation of the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received positive responses from the academics in his time and has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一、佛典文獻
〔東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17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支婁迦讖:《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正藏》第1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安世高:《佛說八正道經》,《大正藏》第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安世高:《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大正藏》第16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安世高譯:《佛說孛經抄》,《大正藏》第17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支曜譯《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大正藏》第15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曇果共康孟詳譯《新中本起經》,《大正藏》第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康孟詳譯《佛說地婆達兜擲石緣經》,《大正藏》第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修行本起經》,《大正藏》第3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漢〕通妙譯:《陀然經》,《南傳大藏經》第11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吳〕支謙譯:《佛說未生冤經》,《大正藏》第1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支謙譯:《佛說孛經抄》,《大正藏》第1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支謙譯:《佛說須摩提長者經》,《大正藏》第1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支謙譯:《摩渝經》,《大正藏》第1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支謙譯:《菩薩本緣經》,《大正藏》第1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支謙譯:《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大正藏》第1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支謙譯:《佛說八師經》,《大正藏》第1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大正藏》第3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吳〕康僧會譯:《太子瑞應本起經》,《大正藏》第3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西晉〕竺法護譯:《孟蘭盆經》,《大正藏》第 16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晉〕僧慧:《沙門不敬王者論》,《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義》,《大藏經》第2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11,《大正藏》第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元魏〕曇摩流支譯:《信力入印法門經》卷第3,《大正藏》第10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第2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第11 ,《大正藏》第1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第2,《大正藏》第1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後秦〕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第24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隋〕智者疏《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卍新續藏》第38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姚秦〕竺佛念譯:《十住斷結經卷第二》,《大正藏》第10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父母恩重經》,《大正藏》第85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第9,《大正藏》第1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粱〕釋慧皎:《高僧傳》卷第5,《大正藏》第50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梁〕僧祐撰:《弘明集》,《大正藏》第 52 冊,卷1,(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 2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梁〕劉勰:《滅惑論》,《大正藏》第52冊,(臺北:新文豐,1996年2月)。
〔隋〕釋道宣:《廣弘明集》卷第4,《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33冊,卷10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隋〕智顗說,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第2,《大正藏》第33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隋〕吉藏撰:《仁王般若經疏》卷上1,《大正藏》第33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卷1,《大正藏》第55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道宣撰:《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法琳撰:《破邪論》,《大正藏》第52冊,卷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法琳:《辯正論》,《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法琳撰:《辯正論》,《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法琳撰:《辯正論》,《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惠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8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 10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湛然撰:《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藏》第46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藏》第23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1,《大正藏》第35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唐〕般剌蜜譯:《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19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智圓:《閑居編》,《卍新續藏》第 56 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宋〕契嵩:《鐔津文集‧孝論》,《大正藏》第52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惠洪:《禪林僧寶傳》,《卍續藏》第79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學會,2016年)。
〔宋〕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卷19,《大正藏》第49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陳舜俞:〈鐔津明教大師行業記〉,《大正藏》第51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契嵩:《鐔津文集.送潯陽姚駕部敘》,《大正藏》第 52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釋懷悟:《鐔津文集‧禦溪東郊草堂釋懷悟序》卷19,《大正藏》第52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契嵩:《傳法正宗記》卷第7,《大正藏》第51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契嵩:《傳法正宗定祖圖》,《大正藏》第51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重顯禪師:《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卷第10,《大正藏》第 48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曉瑩錄:《感山雲臥紀談》,《卍新續藏》,第 86 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宋〕曉瑩集:《羅湖野錄》,《卍新續藏》第 83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宋〕曉瑩集:《感山雲臥紀談》,《卍新續藏》第 86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宋〕正受:《嘉泰普燈錄總目錄》《卍新續藏》第79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年)。
〔宋〕戒度述:《靈芝觀經義疏正觀記》,《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22冊(台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宋〕智圓述:《涅槃經疏三德指歸》卷第7,《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37冊,(台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宋〕海印大師:《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場儀文》,《藏外佛教文獻》第8冊,卷中,(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4年)。
〔元〕熙仲集:《歷朝釋氏資鑑》,《卍新續藏》第76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49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明〕玄極輯:《續傳燈錄》,《大正藏》第 51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明〕如????集:《禪宗正脈》,《卍新續藏》第85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明]道霈重編《永覺和尚廣錄》,《卍新續藏》第72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明〕心泰編:《佛法金湯編》,《卍新續藏第》第87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明〕黎眉等編:《教外別傳》,《卍新續藏》第 84 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明〕朱時恩著:《:佛祖綱目》,《卍新續藏》第 85 冊 (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清〕超永編輯:《五燈全書》,《卍新續藏》第81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6年)。
〔明〕林兆恩:《般若心經概論》,《卍新續藏》第26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明〕智旭註:《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合註》卷第3,《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38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清〕陳夢雷編輯:《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彚考卷第3,《卍新續藏》,第77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清〕弘贊編《解惑編》卷下,《嘉興藏》第 35 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清〕祖源超溟禪師:《萬法歸心錄》,《卍新續藏》第 65 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清〕謝承謨註譯:《金剛經易解》《卍新續藏》第 25 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清〕徐槐廷述:《金剛經解義》《卍新續藏》第 25冊,(臺北市:中華電子佛典,2016年)。
失譯:《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大正藏》第85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卷7。(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失譯:《佛說孝子經》,《大正藏》第 16 冊,(臺北市:新文豐,1996年2月)。
二、傳統文獻(依年代順序)
〔西漢〕司馬遷撰:《史記》,《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西漢〕劉向撰:《古列女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第 448 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西漢〕戴德撰:《大戴禮記》卷1,《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西漢〕董仲舒撰:《春秋繁露》《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8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西漢〕劉向撰:《說苑》,《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東漢〕班固撰:《中庸説》二篇,《文淵閣四庫全書》249冊,(臺北市:臺灣務印書館,1985年8月)。
〔東漢〕班固撰:《前漢書》,《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東漢〕班固撰:《白虎通義》,《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 印書館,1986年7月)。
〔東漢〕鄭玄注,孔頴逹疏:《禮記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冊,(臺北市: 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東漢〕鄭玄箋,孔頴達疏:《毛詩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冊,卷24,(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東漢]何晏撰[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卷1,(臺北市:臺灣 ,1965年12月)。
〔東漢〕劉熈撰:《釋名》,《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註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晉〕范甯集解唐陸徳明音義楊士勛疏:《春秋穀梁注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5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晉〕皇甫謐撰:《高士傳》,《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4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晉〕劉昫撰:《舊唐書》,《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齊〕魏收:《魏書》卷114,《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劉宋〕范曄撰,〔梁〕劉昭補幷注:《後漢書》卷15,《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52冊,(臺北市:台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隋〕顏之推:《顏氏家訓》,《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卷下,(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隋〕隋煬帝:《廣弘明集‧天臺山顗禪師所受菩薩戒文》卷27上,《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姚思亷撰:《梁書》卷48,《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 月)。
〔唐〕魏徵:《隋書》,《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陸法言撰:,〔宋〕陳彭年等重修:《覆宋本重修廣韻》,(臺北市:新文豐,1985年初版)。
〔唐〕李延夀撰:《北史》,《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6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魏微:《隋書‧經籍志》卷32,《文淵閣四庫全書》264冊,(臺北市:臺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唐]房玄齡注:《歴代管子版本叢刊》(四)管子纂詁卷十《管子.戒》第26,(濟南市:齊魯書社,2014年7月)。
〔唐〕孔穎達撰《禮記註疏》又名《禮記正義》,《文淵閣四庫全書》11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月)。
〔唐〕孔穎逹疏:《春秋左傳注疏》卷17,《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栁宗元撰:《栁河東集.送僧浩初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6 冊,巻25,(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唐〕房玄齡注《管子•山至數》,《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胡瑗撰:《洪範口義》卷上,《文淵閣四庫全書》5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北宋〕胡瑗撰《周易口義》,《文淵閣四庫全書》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僧尼不待受父母拜詔》卷113,《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7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宋敏求撰:《春明退朝錄》卷下,《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卷181,《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0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 月)。
〔北宋〕司馬光:《傳家集‧中和論》卷64,《文淵閣四庫全書》109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張載:《張子全書》卷15,《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7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程頤撰:《二程文集》卷12,《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4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周敦頤:《周元公集‧通書》,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110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北宋〕楊時編:《二程粹言》卷上,《文淵閣四庫全書》69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北宋〕蔡㐮《端明集.福州五戒文》:《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0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歐陽修:《文忠集》卷27,《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2冊,(臺北市:台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文忠集年譜》,《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3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孫復撰:《孫明復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109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蘇轍;《中庸論》,《東坡全集》卷41,《文淵閣四庫全書》1107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蘇轍;《老子解》卷下,《文淵閣四庫全書》105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石介:《徂徠集》卷5,《文淵閣四庫全書》109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宋祁:《景文集》巻7,《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宋祁:《新唐書‧李蔚傳贊》,《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7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李覯:《旴江集》卷20,《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李覯:《李覯集》,王國軒校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8月)。
〔北宋〕葉夢得撰,田松青、徐時儀校點:《避暑錄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北宋]陳祥道撰:《論語全解》,《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吕本中撰:《紫微雜説》,(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8年)。
〔南宋〕晁公武撰:《郡齋讀書志》卷1上,《文淵閣四庫全書》647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南宋〕林之竒撰:《尚書全解》,《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5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楊萬里撰《誠齋集》卷92,《文淵閣四庫全書》116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南宋〕李攸:《宋招事實》卷3,《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0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李燾撰:《資治通鑑長編》卷24,《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1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馬永卿:《嬾真子》卷2,《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3冊(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許顗:《彥周詩話》,《文淵閣四庫全書》147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戴溪:《石鼓論語答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北宋〕程顥、程頣撰:《二程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南宋)張載撰,朱熹注:《張子全書》,(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南宋〕朱熹:《二程外書》,《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朱熹:《二程遺書》,《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7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126,《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2 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南宋〕葉適:《習學紀言序目》,王永照編:《歷代文化》第一冊,(上海:復旦大學初版社,2007年)
〔宋〕王霆震編:《古文集成》,《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9冊,卷68,(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宋〕王柏:《魯齊集》,卷5,(臺北縣:藝文出版社,1970年),
〔宋〕王蘋:《王著作集》卷8《文淵閣四庫全書》113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宋〕尹焞:《和靖集》卷6,《文淵閣四庫全書》113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宋〕晁逈:《法藏碎金錄》卷1《文淵閣四庫全書》105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8 月)。
〔元〕佚名:《宋史全文》卷3,《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托克托:《宋史》卷293,《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8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元〕李淦撰:〈文章精義〉,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市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合肥市:黄山書社,2010年9月)。
《明》髙攀龍撰:《高子遺書》卷3《文淵閣四庫全書》129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明〕田汝成輯撰:《西湖遊覽志餘》,(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鐔津文集》:《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1冊,(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袁枚:《小倉山房文集‧宋儒論》,《清代詩文集彙編》34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徐乾學撰:《資治通鑑後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4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李光地:《榮村集‧進性理精義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4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張海鵬輯刋:《學津討原‧宋景文公筆記》,(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厲鶚撰錢鍾書補訂:《宋詩紀事補訂》第5冊,(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9月)。
〔清〕譚嗣同撰:《譚嗣同集‧仁學界說》,(長沙市:岳麓書社,2012年5月)。
〔清〕王士俊等监修:《河南通志》卷69《文淵閣四庫全書》53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清〕崔述:《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店,1986年2月)。
〔清〕姚際姮:《詩經通論》,(新北市:廣文書局,2012年9月,四版)。
〔清〕乾隆十三年成書:《欽定禮記義疏》,《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7月)。
三、近人論著(依作者姓名筆劃)
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0年2月)。
方立天:〈心性論-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哲學的主要契合點〉,藍吉富主編:《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臺北市:東大圖書,1993年12月)。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统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市:黎明文化,1983年初版)。
方廣錩:《佛教典籍百問》,(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5年,4月)。
毛子水:《論語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10月)。
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觀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笫28冊,(高雄:彿光山佛教基金會,2001年4月)。
王志楣:《從《弘明集》着佛教中國化》,(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王春林:《和而不同儒釋道與中國文化》,(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10月)。
王熙元:《論語通釋》(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2月)。
冉雲華:〈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受容及後果〉,《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臺北市:東大圖書館,1995年11月)。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市:臺灣書店,1996年11月)。
印順法師:《中觀今論》,(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50年1月)。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52年6月)。
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71年7月)。
朱漢民:《宋明理學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何平:《中國傳统政治思維探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允晨文化公司,2004年7月)。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2月)
李承貴:《儒士視域中的佛教一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
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市:五南書局,2002年)。
來可泓:《論語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年10月)。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11月)。
林伯謙:《中國佛教文史探微》,(台北:秀威資汎科技公司,2005年 2月)。
林科棠:《宋儒與佛教》,《現代佛學大系》26冊,(臺北市:彌勒出版社,1984年)。
邱小毛、林仲湘校注:《鐔津文集校註》,(四川:四川巴蜀書社,2014年4 月)。
南懷瑾:《話說中庸》,(臺北市:南懷瑾文化事業公司,2015年11月)。
南懷謹:〈宋明理學與禪學〉,《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1983年7月)。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故宮博物院編輯:《四庫全書補正》,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63,(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11月)。
范壽康,《中國哲學史綱要》,(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91年6月)。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卷十四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1月1日校訂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市:臺灣商務書局,2014年4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9月15日)。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7月)。
高觀如:《唐代儒家與佛學》,張曼濤主編:《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4月)。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10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1月)。
張宏生釋譯:《輔教編》,(高雄:佛光事業公司,1997年6月)。
張宏生釋譯:《輔教編》,(高雄市:佛光山文化事業,1996年8月)。
張尚德:《中庸思想的展開》,(苗栗:達摩出版社,2012年8月)。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臺北市:文津出版,1998年7月)。
梁正廷詮譯:《廣解四書》,(新北市:華星出版社,1947年9月)。
彭林,黄朴民主編:《中國思想史参考資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宋史》第1冊,(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
郭朋:《隋唐佛教》,(山東:齊魯書杜,1981年4月)。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允晨文化公司,2010年2月)。
陳兵:《佛教心理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5年8月初版)。
黄忠天:《中庸釋疑》,(臺北市:萬卷樓圖書,2015年1月5)。
彭林,黄朴民主編:《中國思想史参考資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北京:
湯一介:〈華嚴「十玄門」的哲學意義〉,《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新北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研究委員會,1995年7月。
湯用彤:《漢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7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台灣商務書局,2015年1月1日。
黃啓江:《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4月初版)。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市:學生書局,1989年5月)。
新文豐編輯部:《石刻史料新編》第16冊,《湖北金石志》第13卷,(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69年)。
楊伯峻:《論語譯註》,(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8月)。
楊祖漢編撰:《民族文化大覺醒一宋元學案》,(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3月)。
楊祖漢編輯:〈良知良能〉,《中華百科全書》,(網路典藏版:2005年1月22日)。
葉光輝、楊國樞:《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6月初版)。
聖一法師:《心經講記》,(臺北市:佳芳公司,1997年4月)。
道端良秀著、釋慧嶽譯:〈佛教與儒家倫理〉,《中國佛教泛論》,(臺北市:華宇出版社,1986年12月)。
漆俠:〈儒家的中庸之道與佛家的中道義一兼評釋智圓有關中庸中道義的論點〉,《宋學的發展和演變》,(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劉貴傑、李開濟:《佛學概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2月)。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
劉德清:〈歐陽修年譜〉,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德,漢斯一格奧爾格.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書館,2007年4月)。
潘重規:《論語今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90年3月)。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振豐編:《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朱子對佛教的理解及其限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7月)。
蔡清和:《歐陽修《集古錄跋尾》之研究一以書學、佛老學。史學為主》,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列》,(臺北市:花木文化工作坊,2005年12月)。
鄧立勛編校:《蘇東坡全集》上冊第5巻,(合肥:黄山書社,1997年1月)。
蕅益智旭:《四書蕅益解》,(高雄:高雄淨宗學會,1993年12月)。
錢穆:〈讀契嵩鐔津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1月)。
錢穆:〈讀契嵩鐔津集〉,《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0册,(臺北市:聯經出版,1998年5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2月)。
錢穆:《論語新解》,(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年12月)。
錢穆:《讀智圓〈閒居編〉》《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5冊,(臺北市:東大圖書,1984年)。
魏道儒:〈宋氏禪宗史諭〉,《中國佛教學術論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1月)。
關永禮主編:《唐宋八大家鑒賞辭典》,(太原市: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依年代順序)
張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
洪淑芬:《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2000年)。
王曉燕:《中庸》學研究》,(河北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聶士全:《以釋契嵩為中心的佛教真俗關係研究》,(大陸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周大任:《契嵩見存著作及其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 2006年)。
釋慧謹(黃桂雲):《佛教孝道的義理與實踐一以大足、敦煌石窟為重點》,(國立清華大學中國交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2月),
(二)碩士論文(依年代順序)
吳明峰:《張載《正蒙》天道論及其闢佛之理論效力》,(國立政治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張軼楠:《歐陽修與佛教關系初探》,(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陳義雄:《〈牟子理惑論〉作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波儒、釋、道會通其所引用典籍》,(華梵大學,束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五、期刊(依年代順序)
屈萬里:〈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一文〉,楊化之輯:《孔子研究集》,(臺北市: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0年)。
張永雋:〈二程先生「闢佛說」合議〉,《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5期,(1982年1月)。
夏長樸:〈李觀的重種思想及其與苟子的關係〉,《臺大中文學報》第2期,1988年11月。
賴永海:《宋元時期佛儒交融思想探微》,《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1992年7月。
查昌國:《西周「孝」義初探》,《中國史研究》第2期,(1993年)。
陳士強:〈契嵩見存著述考〉,《內明雜誌》,259期,1993年10月。
方立天:〈心性論--佛教哲學與中國固有哲學的主要契合點〉《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1993年12月。
蔡惠明:〈禪宗對程朱理學的影響〉,《內明》,261期,(1993年12月)。
呂沛銘:〈佛教對本體的探討〉,《內明》,(1994年1月)。
周繼旨:〈「終極關懷」與「超越之路」上的從岐異到趨同-論宋明新儒學的倫理本體化思想傾向的形成及其影晌(上)〉,《孔子研究》第4期,1994年。
王志楣:〈試論中國文化對佛教孝道觀的融攝—對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一文的商榷〉,《中華學苑》第44期,(1994年4月)。
郭沂:《《中庸》成書辨正》,《孔子研究》,1994年4期。
蔣義斌:〈張商英〈護法論〉中的歷史思維〉,《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7月。
謝自強:〈《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人文》第148期,(2006年4月)。
呂妙芬:〈〈西銘〉為《孝經》之正傳?一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期,(2008年9月)。
王祖淼:〈孝道的理論建構與現代實踐〉,《孔孟月刊》第1卷第10期, 2011年10月。
陳利權:《論《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普門學報》第9期,2002年5月。
王文泉:〈初唐的道、佛之爭〉,《康寧學報》第9期,(2007年6月)。
車行健:〈試論歐陽修的儒學返本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1期,2007年7月。
李承貴:〈李覯與佛教〉,《撫州師專學報》第21卷,第4期,2002年11月。
李承貴:〈試論李覯佛教觀的双重性〉,《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05年1月。
李承貴:〈歐陽修與佛教一兼論歐陽修佛教觀特質及其對北宋儒學的影響〉,《現代哲學》,2007年1月。
王文泉:〈初唐的道、佛之爭〉,《康寧學報》第9期, 2007年6月。
廣興:〈早期儒佛孝道觀的比較研究〉,《普門學報》,2008年5月,頁190-193。
李似珍、李雨杭:〈契嵩思想時代轉換的啟示〉,《宗教哲學》,2009年9月。
范贇:〈試論儒佛孝親觀的融合與區別一以《孝經》、〈孝論〉的比較為中心〉,《史志鍳研究》第222期,2010年5月。
莊兵:《從〈牟子理惑論〉談孝道思想的儒佛會通》,《2011年第一屆兩岸跨宗教與文化對話學術研討會》,2011年4月。
尚園園:〈從視域融合的角度看「〈芣苢〉主題的解讀),《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第32卷,第5期,(2012年10月)。
王健新:〈西周之孝的宗法倫理〉,《文史學報》,2012年11月上旬刊。
李春堯:〈明教契嵩《孝論》的孝道思想一兼與釋迦牟尼的孝道思想比較〉,光泉主偏:《靈隱寺與北宋佛教》,第二屆靈隱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8月)。
梁世和:〈歐陽修、契嵩與儒佛交涉〉,光泉主偏:《靈隱寺與北宋佛教》,第二屆靈隱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14年8月)。
釋德澄:〈北宋佛日契嵩禪師《孝論》略評〉,光泉主偏:《靈隱寺與北宋佛教》,第二屆靈隱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8月)。
鄭志明:〈契嵩《孝論》的生命關懷〉,《文明探索》第76卷,2015年6月。
楊曾文:〈宋初儒者孫復、石介的排佛論〉,《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2016年。
楊曾文:〈歐陽修的治國之本論與排佛論〉,《彿教文化研究》,2016年2月。
羅伽祿:〈北宋名儒李覯〉,《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
韓毅:〈宋代僧人對儒家中庸思想的認識與回應一以宋學形成前智圓和釋契嵩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5月。
長叡法師︰〈印度佛教孝道思想的「漢化」?〉《美佛慧訊》第169期 2017年 7月。
林建德:〈佛教「感恩觀」初探――從印順法師觀點解讀起〉,《法印學報》,2017年12月。
陳思宇:〈生命起源觀、一體觀與孝順行為之相關研究〉,《市北教育學刊》,第 61期,2018年12月。
六、網頁資料
韓煥忠:〈明教契嵩的《中庸解》〉,(無量光明佛教網,2014年5月8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