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涇渭流域周人族群關係的考察:考古學與文獻學的對話
作者:蔡佩玲
作者(外文):Pei-ling Tsa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閻鴻中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族群關係統治策略族屬辨識涇渭流域先周史西周史Ethnic relationshipgovernance strategiesethnic identificationhistory of pre-Zhou periodhistory of Western Zho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文以考古資料──主要是墓地──為主,由墓地的構成與葬俗差異窺見墓地對應的聚落社會狀態,進而推論周人的族群政策如何成形,以及在各區域間是否有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同造成的族群構成的差異。
先周時期的周人,依其發展狀況可以分為豳邑時期與周原時期。豳邑時期的周人活動概況,在史書上的記載不多,主要仰賴考古研究的成果。周先公在豳邑時期的時代,根據史書記載,似乎可以上推至夏代晚期,在考古發現上,目前僅能上溯到二里崗上層時期,約為早商晚期,以鄭家坡遺址為代表的鄭家坡文化分布在漆水河流域以及涇河流域中游,此時期的鄭家坡文化較為保守,與其他考古學文化的交流較少,在鄭家坡文化遺址其他考古學文化的因素比例很低。
到了殷墟二期,鄭家坡文化明顯地自涇河流域萎縮,且三期開始,鄭家坡文化的中心往周原移動,值得關注的是,鄭家坡文化原先的中心,漆水河流域一帶仍是鄭家坡文化的影響範圍,但是,已非中心區域。此時期的周原呈現至少兩種文化並存的狀況,碾子坡文化影響周原的核心區域,鄭家坡文化則居於周原東側。此時期的鄭家坡文化,呈現與前一階段不同的樣貌,遺址中非鄭家坡文化因素明顯上升。由此可以說,物質文化反映周人在周原時期的居住空間是多族群的,當今研究者認為周人慣於與多族群並存,並且有獨特一套處理族群關係的方法,可能是在周原時期才形成的,並且成為此後周的族群政策基調。
在此基礎上,周人得以在有諸多同盟的支援下展開擴張行動。周文王往北、東北用兵,隨後出關中,軍事行動直指晉中。周人的軍事行動跨出關中後,旋即在關中盆地東部,渭河支流灃河西岸建立東方的新都邑──豐,在豐邑建立後不長的時間內,文王的繼任者武王打敗商王,接著在豐邑東邊的灃河東岸建立了鎬京。豐鎬二都是周人憑藉自身意志選址,並從無到有建立的都邑,豐鎬兩都應反映了周人對聚落的想像。
由此,周原與豐鎬的聚落結構呈現很不一樣的狀態。周原是發展時間遠超過豐鎬的大型聚落,從目前的發現可以看到周原應是由數個小聚落組成的,在周原遺址中可以看到數個墓地,墓地有明顯發展邊界,如姚家墓地、賀家村西北墓地、賀家村北墓地、黃堆墓地等,除了黃堆墓地外,每座墓地附近都有距離較近的居址遺跡,可見周原遺址內部有居址─墓地對應的現象。
豐鎬遺址內雖然也有數座墓地,但墓地的規模均不大,最大的一座墓地有100多座墓葬,其餘墓地僅數十座,甚至只發現個位數墓葬,相對而言,在張家坡一帶的墓葬的發掘與鑽探就已達2100多座。可見豐鎬內部並不流行居址─墓地對應的結構形式,反而以大墓地對應聚落區,豐鎬可以分成偏北的大墓葬區與偏南的生活居址區,大墓區內有依等級分區埋葬的現象,高等級墓葬區內各種葬俗的墓葬雜處。由此,豐鎬似乎是傾向打破族群界線,以階級作為社會的主要結構,此也是西周社會與政治的發展基調。
在都邑周圍的區域,近郊或遠鄰,都反映了周人與西土系族群的密切合作關係,甚至在寶雞地區可以看到不只一個以當地土著族群為主的聚落。但反之,幾乎看不見以商系族群為主的聚落,商系族群通常與周系或西土系族群並存,即使在周原以居址─墓地為結構形式的社會中,除了工匠或是祭祀相關人員,也沒有見到商系族群有單獨的墓地。由此,似乎可以推論,周人對西土系族群的信賴與對商系族群的防備。此情形一直延續到西周中期,此後西土系族群開始衰退,西周國家的西北邊防漸趨嚴峻,這可能起源於西周國家對西北族群政策的調整,導致族群衝突加劇,加上西周國家內部的資源爭奪日益激烈,西周國家便逐漸走向衰敗。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Zhou’s heartland through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funerary practices and discuss how Zhou’s ethnic politics formed and whether the environments of different regions contribute to the varied ethnic structures and policies.
In the pre-Zhou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Zhou peop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Bing-settlement and the Zhouyuan periods. Records regarding Zhou people’s activities during the Bing-settlement period are scanty in transmitted texts, so the research relies mainly on archaeological data. Although historical texts trace Zhou’s ancestors to the later phase of the Xia Dynasty, archaeologists can only track Zhou’s origin to the Upper Erligang period, or the early Shang, so far.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of Zhengjiapo, represented by the Zhengjiapo site and distributed in the Qishui River Basin and the middle reach of Jing River, is considered the material remains of the earliest Zhou people. The scarce presence of foreign cultural elements suggests that this archaeological culture was relatively isolated.
In the later phase of the Bing-settlement period, equivalent to the second phase of Yinxu,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of Zhengjiapo shrank from the Jing River basin. Starting from the Zhouyuan period, which equals the third phase of Yinxu, the center of the Zhengjiapo culture began to move to Zhouyuan. Notably, the original center of the culture, the Qishui River basin, remained in the cultural zone, despite of losing its cultural dominance. During the Zhouyuan period, at least two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coexisted in Zhouyuan: The Nianzipo culture dominated the heartland, while the Zhengjiapo culture resid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area. Moreover, increasing foreign cultural elements appeared in sites of the Zhengjiapo culture, altering the culture’s character. Altogether, Zhou people’s settlements were multiethnic in the Zhouyuan period. That the Zhou people were used to a multiethnic environment and had specific ways to deal with ethnic issues was probably formed in the Zhouyuan period and became the foundation of Zhou’s later ethnic policies.
The multiethnic foundation allowed Zhou to embark on military expansion with the support of allies. King Wen expanded to the North and Northeast, followed by the campaign leaving Guanzhong and pointing at Jinzhong. After their military operation moved beyond Guanzhong, the Zhou people established the settlement of Feng, a new capital in the East, located at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Guanzhong Basin and the west bank of the Feng River, a tributary of the Wei River. Shortly afterward, King Wu, King Wen’s successor, defeated the Shang king and established the capital of Hao on the Feng settlement’s east and Feng River’s east bank. The location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capitals were both done with the Zhou people’s own will, thereby reflecting their ideas about settlements.
Settlements in Zhouyuan and Feng-Hao show very different patterns. The former was a large settlement developed for a time far longer than Feng-Hao.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suggest that Zhouyuan consisted of several small settlements and cemeteries. Cemeteries like Yaojia, Hejiacun Xibei, Hejiacunbei, and Huangdui had clear boundaries, and each had a settlement located nearby (except Huangdui), indicating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ettlements and cemeteries in the Zhouyuan
In contrast, the settlement-cemetery correspondence was not common in the Feng-Hao area. The Feng-Hao site had only two sections in general: the northern section served as burial grounds, and the southern section was the living area. As part of the cemetery zone, the Zhangjiapo area alone has more than twenty-one hundred tombs excavated and probed so far. Although the site also had other cemeteries, their sizes were smaller than the major cemetery. The burial number in these small cemeteries ranged from single digits to dozens, and the largest one yielded only a hundred or more tombs. Furthermore, in the major cemetery area, tombs wer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ranks, and high-ranking tombs with various burial practices coexisted. Altogether, the design of Heng-Hao seems to reflect an intention of breaking ethnic boundaries and reshaping the society with a ranking system, which was also the keynote of Western Zhou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areas surrounding the capitals, both nearby and faraway neighbors reflected Zhou’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residing west of the Zhouyuan. For example, the Baoji area has more than one settlement of local ethnic groups. However, one can barely find a settlement dominated by the Shang people, who usually lived alongside the people of Zhou or from the west of Zhouyuan. Even in Zhouyuan, where ethnic groups enjoyed respective settlements and cemeteries, Shang decedents did not have their own burial ground except for artisans and priests. Such a phenomenon indicates the Zhou people’s confidence in their western neighbors and distrust of the Shang people. The relationship lasted until middle Western Zhou. Afterward, as western groups started to withdraw from Zhouyuan, the Zhou state’s northwest border conflicts increased, possibly resulting from the state’s new ethnic policies toward the western groups.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state was doomed to fall.
傳統文獻
[戰國]孟軻,《孟子》,四部叢刊景宋大字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西漢]孔安國,《尚書》,四部叢刊景宋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影印,1965。
[西漢]毛亨撰,[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西漢]毛亨撰、[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武英殿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西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北京:中華書局,1959。
[西漢]伏勝,《尚書大傳》,四部叢刊景清刻左海文集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南北朝]范曄,《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宋]朱熹,《詩集傳》,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宋]沈括著、胡道淨校注,《夢溪筆談校證》。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宋]陳經,《陳經尚書詳解》,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宋]傅寅,《禹貢說斷》,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南北朝]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唐]杜佑,《通典》,清武英殿刻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清]戴震,《毛鄭詩考正》,清戴氏遺書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清]朱右曾撰,《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2013。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毛詩注疏兼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刊本景印,1965。
[清]陳壽祺,《韓詩遺説考》,清刻左海續集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清道光二十七年陳氏掃葉山莊刻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清]王夫之,《詩經稗疏》,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清]胡承珙,《毛詩後箋》,清道光刻本,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2。
徐元誥,《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
專書
[英]魯惟一主編,李學勤等譯,《中國古代典籍導讀.逸周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英]普里查德著,褚建芳等譯,《努爾人:對尼羅河畔一個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地區文物組、曲阜縣文管會編,《曲阜魯國故城》。濟南:齊魯書社,198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大司空——2004年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周秦都城遺址保護管理中心編著,《豐鎬考古八十年》。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南邠州.碾子坡》。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灃西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張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部編著,《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中國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1973-197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平涼地區博物館編,《平涼文物》。平涼:平涼地區博物館,1982。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崇信于家灣周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田 煒,《西周金文字詞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
任 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李 峰,《西周的滅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李 峰,《青銅器和金文書體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李建超,《陝西地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蒿城臺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胡謙盈,《三代都址考古紀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徐 堅,《時維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4。
海金樂、韓炳華編著,《靈石旌介商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郜向平,《商系墓葬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陝西省文物志編纂委員會、扶風縣文物志編纂委員會、周原博物館編,《扶風縣文物志》。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張天恩主編,《陝西金文集成》1。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華縣東陽》。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周原考古隊編著,《周原──2002年度齊家制玦作坊和禮村遺址考古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寶雞市周原博物館,《周原遺址東部邊緣:2012年度田野考古報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賈里村西周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高去尋著,杜正勝、李永迪編,《大司空村第二次發掘報告:河南安陽殷代、東周墓地及遺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8。
國家文物局主編、陝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編製,《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
張天恩,《關中商代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曹瑋主編,《漢中商代青銅器》。成都:巴蜀書社,2006。
許倬雲,《西周史(增訂新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
陳 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三訂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
陳昭容主編,《寶雞戴家灣與石鼓山出土商周青銅器》。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15。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楊 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雷興山,《先周文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
劉士莪編著,《老牛坡》。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盧連成、胡智生,《寶雞 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考辯》。上海:上海書店,1992。
錢 穆,《國史大綱(修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羅西章,《北呂周人墓地》。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
羅家湘,《逸周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寶雞市周原博物館編著,《周原:莊白西周青銅器窖藏考古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蘇秉琦,《鬬雞臺溝東區墓葬》(北平: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1948),後收入氏著,《蘇秉琦文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單篇論文
Chao-jung Chen, "On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Two Western Zhou States Yu and Rui Were Originally Located in the Jian River Valley(談西周早期虞芮兩國位於汧河流域的可能性)”, Edward L. Shaughnessy, ed., Imprints of Kinship: Study of Recently Discovered Bronze Inscriptions from Ancient China.(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7.3), pp.189-207.
〈武功縣鄭家坡周人墓地〉,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1987》,頁25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丁 岩,〈陝西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2013年度考古收穫〉,收入上海博物館編,《寶雞六章:青銅器之鄉的考古學敘述》,頁23-4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馬橋遺址第一、二次發掘〉,《考古學報》1978年第1期,北京,頁109-137、160-163。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馬橋遺址第一、二次發掘〉,《考古學報》1978年第1期,北京,頁109-13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0年河南安陽大司空村M539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第6期,北京,頁509-5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4-1988年安陽大司空村北地殷代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4年第4期,北京,頁471-49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6年安陽大司空村南地的兩座殷墓〉,《考古》1989年第7期,北京,頁591-59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大司空村東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年第10期,北京,頁865-87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殷墟大司空村東南地2015-2016年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9年第4期,北京,頁116-120。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大司空村東地商代遺存2012~2015年的發掘〉,《考古》2015年第12期,北京,頁52-6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殷墟大司空東地M123發掘報告〉,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九)》,頁80-92。北京:科學出版社,202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殷墟大司空村M303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08年第3期,北京,頁353-39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功發掘隊,〈1982-1983年陝西武功黃家河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8年第7期,北京,頁601-615、64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涇渭工作隊,〈陝西彬縣斷涇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9年第1期,北京,頁73-9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武功發掘隊,〈陝西武功縣新石器時代及西周遺址調查〉,《考古》1983年第5期,北京,頁389-397。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1962年安陽大司空村發掘簡報〉,《考古》1964年第8期,北京,頁380-384。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1958-1959年殷墟發掘簡報》,《考古》1961年2期,北京,頁63-76。
井中偉,〈西周墓中「毀兵」葬俗的考古學觀察〉,《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4期,西安,頁47-59。
尹盛平、尹夏清,〈關於寶雞市戴家灣、石鼓山商周墓地的國別與家族問題〉,《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2期,西安,頁40-45。
牛世山,〈周族起源與先周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七)》,頁450-475。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牛世山,〈劉家文化的初步研究〉,收入王輝等編,《遠望集:陝西省考古硏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頁200-213。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王 洋,〈西周車馬坑為墓區界標說〉,《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總第73期)》,2017年第6期,北京。
王 洋,〈華縣東陽西周墓地結構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年第2期,北京,頁33-43。
王 振、陳洪海,〈陝西淳化棗樹溝腦遺址2008年度發掘的主要收穫〉,《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6期,2010,西安,頁32-36。
王 顥,〈戰國秦墓姜戎文化群體特徵之管窺—以寶雞郭家崖秦國墓地為例〉,《文博》2009年第4期,西安,頁35-43。
王元林,〈漆沮水考〉,《唐都學刊》2001年第2期,西安,頁41-44。
王占奎,〈論鄭家坡遺存與劉家遺存〉,《考古學研究》,頁321-331。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王玉哲,〈先周族最早來源於山西〉,收入氏著,《古史集林》,頁172-196。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光永,〈陝西省岐山縣發現商代銅器〉,《文物》1977年第12期,北京,頁86-87。
王克林,〈試論齊家文化與晉南龍山文化的關係──兼論先周文化的起源〉,《史前研究》1983年第2期,西安,頁70-80。
王志友,〈關中地區發現的西周火葬墓〉,《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05,西安,頁77-81。
王尚義,〈芻議太行八陘及其歷史變遷〉,《地理研究》第16卷第1期,1997,北京,頁68-76。
王桂枝,〈寶雞下馬營旭光西周墓清理簡報〉,《文博》1985年第2期,西安,頁1-3。
王國維,〈鬼方昆夷玁狁考〉,收入氏著,《觀堂集林(外二種)》,頁296-307。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聯合,〈《緜》「自土沮漆」釋義〉,《語文建設》2017年第5期,北京,頁49-51。
付仲楊,〈豐京遺址聚落佈局與演變〉,《岩手大学平泉文化研究センター年報》第6集2018,岩手,頁27-39。
付仲楊、宋江寧、徐良高,〈豐鎬遺址西周時期盜墓現象的考古學觀察—以2012年新旺墓葬M1和M2為例〉,《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南昌,頁128-133。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麟游縣蔡家河遺址商代遺存發掘報告〉,《華夏考古》2000年第1期,鄭州,頁3-28。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陝西彬縣、淳化等縣商時期遺址調查〉,《考古》2001年第9期,北京,頁9-21。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麟游縣史家塬遺址發掘報告〉,《華夏考古》2004年第4期,鄭州,頁61-62。
北京大學考古系,〈陝西扶風縣壹家堡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3年第1期,北京,頁5-41。
北京大學考古教研室華縣報告編寫組,〈華縣、渭南古代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學報》1980年第3期,北京,頁309。
史 言,〈扶風莊白大隊出土的一批西周銅器〉,《文物》1972年第6期,北京,頁30-32。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廣漢縣文物局,〈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發掘簡報〉,《文物》1987年第10期,北京,頁7-9、11。
巨萬倉,〈陝西岐山王家、衙里西周墓葬發掘簡報〉,《文博》1985年第5期,西安,頁1-7。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組,〈靈臺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第12期,北京,頁2-8。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學報》1977年第2期,北京,頁99-130。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靈臺縣文化館,〈甘肅靈臺縣兩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北京,頁39-42。
田 偉,〈試論兩周時期的青銅劍〉,《考古學報》2013年第4期,北京,頁431-468。
田 偉,〈試論兩周時期的積石積炭墓〉,《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2期,北京,頁59-67。
田建文,〈靈石旌介商墓與山西商代晚期考古學文化〉,《中原文物》2009年第1期,鄭州,頁39-44、61。
白曙璋,〈山西聞喜酒務頭商代晚期墓地〉,《大眾考古》2019年第2期,南京,頁12-16。
石鼓山考古隊,〈陝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葬發掘簡報〉,《文物》2013年第2期,北京,頁4-54。
石璋如,〈傳說中周都的實地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下冊,1948臺北,頁91-122。
任 偉,〈從考古發現看西周燕國殷遺民之社會狀況〉,《中原文物》2001年第2期,鄭州,頁55-59。
任雪莉、郭晶,〈石鼓山墓地特殊葬俗現象的分析〉,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七)》,頁495-504。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印 群,〈由墓葬制度看殷遺民文化特色嬗變之不平衡性〉,《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4期,北京,頁62-69。
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2012~2014年發掘簡報〉,《文物》2018年第3期,北京,頁4-25。
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2007~2008年發掘簡報〉,《文物》2009年第10期,北京,頁25-51。
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2008~2009年發掘簡報〉,《文物》2010年第10期,北京,頁4-26。
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2010~2011年發掘簡報〉,《文物》2012年第8期,北京,頁4-26。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淳化縣博物館,〈陝西淳化縣棗樹溝腦遺址先周時期遺存〉,《考古》2012年第3期,北京,頁20-34。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陝西彬縣商周時期遺址考古調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3期,北京,頁6-17。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漆水河下游先秦時期遺址考古調查簡報〉,《西部考古》第20輯,頁21-38。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旬邑縣文物旅遊局,〈陝西旬邑縣棗林河灘遺址商周時期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19年第10期,北京,頁15-32。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淳化縣博物館,〈陝西淳化棗樹溝腦遺址2007年發掘簡報〉,《文物》2013年第2期,北京,頁55-66。
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岐山縣王家嘴遺址調查與試掘〉,《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西安,頁78-90。
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陝西省華縣南沙遺址1983-1984年發掘報告〉,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七)》,頁3-51。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何毓靈,〈殷墟墓葬隨葬品冥器化現象分析〉,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二)》,頁375-382。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何毓靈、岳洪彬,〈殷墟文化一期再認識〉,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三)》,頁202-21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何曉琳、高崇文,〈試論「過風樓」類型考古學文化〉,《江漢考古》,2011年第1期,武漢,頁76-80。
吳曉筠,〈商至春秋時期中原地區青銅車馬器形式研究〉,收入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1卷,頁181-277。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吳鎮烽、雒忠如,〈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5年第8期,北京,頁57-62。
宋江寧,〈對周原遺址鳳雛建築群的新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刊》2016年第3期,北京,頁55-61。
宋江寧、韓云、路武,〈論周原遺址京當類遺存對周人遷岐的指示意義〉,《文博》2018年第3期,西安,頁35-42。
宋為霖,〈呂季姜醴壺〉,《文物》1982年第10期,北京,頁43。
岐山縣周原博物館,〈陝西周原遺址賀家村車馬器窖藏清理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年第11期,北京,頁22-33。
李 峰,〈先周文化的內涵及其淵源探討〉,《考古學報》1991年第3期,北京,頁265-284。
李 悅、陳婷、劉歡、豆海峰,〈從陝西旬邑棗林河灘遺址出土動物遺存看古豳地先周時期生業經濟〉,《中國農史》2019年第4期,南京,頁33-42。
李仲立,〈試論先周文化的淵源──先周歷史初探之一〉,《社會科學》1981年第1期,蘭州,頁49-59。
李學勤,〈石鼓山三號墓器銘選釋〉,《文物》2013年第4期,北京,頁56-58。
李學勤,〈西周甲骨的幾點研究〉,《文物》,1981年第9期,北京,頁11。
李學勤,〈論長安花園村兩墓青銅器〉,《文物》1986年第1期,北京,頁32-36。
李學勤,〈灃西發現的乙卯尊及其意義〉,《文物》,1986年第7期,北京,頁62-64。
杜正勝,〈西周封建的特質──兼論夏政商政與戎索周索〉,《食貨月刊》第九卷第五、六期,1979,臺北,頁194-216。
杜正勝,〈略論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3本第4分,1982,臺北,頁661-709。
汪受寬,〈豳國地望考〉,《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第4期,上海,頁9-24。
辛怡華,〈岐山孔頭溝遺址族屬及相關問題〉,收入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北大學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學研究中心、邊疆考古與中國文化認同協同創新中心、西北大學唐仲英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實驗室編,《西部考古》第17輯,頁88-98。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辛德勇,〈西漢至北周時期長安附近的陸路交通──漢唐長安交通地理研究之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第3期,西安,頁104-105。
周原考古隊,〈2001年度周原遺址(王家嘴、賀家地點)發掘簡報〉,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2卷,頁432-49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周原考古隊,〈2003年秋周原遺址(IVB2區與IVB3區)的發掘〉,收入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3卷,頁436-490。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周原考古隊,〈2015年周原遺址賀家北(IIC3區)墓葬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9年第5期,西安,頁25-44。
周原考古隊,〈周原莊李西周鑄銅遺址2003與2004年春季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1年第2期,北京,頁245-300。
周原考古隊,〈周原遺址鳳雛三號基址2014年發掘簡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年第7期,北京,頁6-24。
周原考古隊,〈周原遺址劉家墓地西周墓葬的清理〉,《文博》2007年第4期,西安,頁4-8、10。
周原考古隊,〈陜西周原遺址發現西周墓葬與鑄銅遺址〉,《考古》2004年第1期,北京,頁3-6;
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發掘報告〉,文物編輯委員會編,《文物資料叢刊》第七輯,頁77-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縣周原遺址莊李西周墓發掘簡報〉,《考古》2008年第12期,北京,頁3-21。
周原考古隊,〈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2014-2015年的勘探與發掘〉,《考古》2016年第7期,北京,頁32-44。
周原考古隊,〈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鳳雛六號至十號基址發掘簡報〉,《考古》2020年第8期,北京,頁3-18。
周原扶風文管所,〈陝西扶風強家一號西周墓〉,《文博》1987年第4期,西安,頁5-20。
周原博物館,〈1995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第4期,北京,頁4-25。
周原博物館,〈1996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第4期,北京,頁26-42。
周原博物館,〈周原遺址劉家墓地西周墓葬的清理〉,《文博》2007年第4期,西安,頁4-8、10。
岳洪彬、苗霞,〈試論商周筒形卣〉,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編,《三代考古》,頁308-321。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林 森,〈從張家坡墓地看西周社會基層地域組織〉,《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4年第7期,北京,頁66-69。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磁縣下七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北京,頁185-214、273-278。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磁縣下七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第2期,北京,頁185-214。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1958年春河南安陽市大司空村殷代墓葬發掘簡報〉,《考古通訊》第10期,1958,北京,頁51-62。
姚生民,〈陝西淳化縣出土的商周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6年第5期,西安,頁12-22。
段 渝,〈巴蜀青銅文化的演進〉,《文物》1996年第3期,北京,頁42-43。
洪 猛、韓金秋,〈西北地區出土半月形多孔銅鉞及其相關問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第7期,北京,頁19-31。
种建榮,〈周公廟遺址陵坡墓地及相關問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7期,北京,頁30-41。
种建榮,〈周原遺址姚家墓地結構分析〉,《華夏考古》2018年第5期,鄭州,頁83-
种建榮、張敏、雷興山,〈岐山孔頭溝商周時期聚落性質初探〉,《文博》2007年第5期,西安,頁38-43。
胡 適,〈說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1934臺北,頁233-284。
胡方平,〈中國封土墓的產生和流行〉,《考古》1994年第6期,北京,頁556-558。
胡謙盈,〈試論寺洼文化〉,收入文物編輯委員會編,《文物集刊(二)》,頁118-125。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胡謙盈,〈豐鎬地區諸水道的踏查──兼論周都豐鎬位置〉,《考古》1963年第4期,北京,頁188-197。
胡謙盈,〈關於「殷人墓」的商榷〉,《考古通訊》1956年第3期,北京,頁66-72。
夏 鼐,〈臨洮寺漥山發掘記〉,收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夏鼐著,《考古學論文集》,頁11-49。北京:科學出版社,1961。
孫 華,〈陝西扶風縣壹家堡遺址分析──兼論晚商時期關中地區諸考古學文化的關係〉,收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編,《考古學研究(二)》,頁101-130。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孫周勇,〈西周手工業者「百工」身份的考古學觀察──以周原遺址齊家制玦作坊墓葬資料為核心〉,《華夏考古》2010年第3期,鄭州,頁118-133、152。
孫周勇,〈西周石玦的生產形態:關於原料、技術與生產組織的探討──周原遺址齊家製玦作坊個案研究之二〉,《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3期,西安,頁49-63。
孫慶偉,〈晉侯墓地M63墓主再探〉,《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鄭州,頁60-67。
孫慶偉,〈鳳雛三號建築基址與周代的亳社〉,《中國國家博物館刊》2016年第3期,北京,頁39-49。
宮長為、孫力楠,〈論西周初年的商周關係〉,《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長春,頁40-44。
徐中舒,〈殷周之際史蹟之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本第2分,1936臺北,137-164。
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成都,頁65-76。
徐良高,〈文化理論視野下的考古學文化及其闡釋(上)〉,《南方文物》2019年第2期,南昌,頁1-12。
徐良高,〈考古發現所見西周政治中的親疏盛衰現象〉,收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館編,《兩周封國論衡──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86-29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徐良高,〈豐鎬手工業作坊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南昌,頁138-146。
徐炳昶、常惠,〈陝西調查古跡報告〉,《國立北平研究院院務匯報》第四卷第六期,1933,北平,頁1-17。
徐錫台,〈早周文化的特點及其淵源〉,《文物》1979年第10期,北京,頁50-59。
徐錫台,〈岐山賀家村周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1期,西安,頁7-12。
袁俊杰,〈伯唐父鼎銘通釋補證〉,《文物》2011年第6期,北京,頁38-43。
陝西考古所涇水隊,〈陝西邠縣下孟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60年第1期,北京,頁1-4。
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第8期,北京,頁56-68。
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劉家姜戎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北京,頁16-29。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發掘報告〉,《文物叢刊》第8期,頁77-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青銅器窖藏簡報〉,《文物》1979年第11期,北京,頁12-15。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0期,北京,頁27-34。
陝西周原考古隊、周原岐山文管所,〈岐山鳳雛村兩次發現周初甲骨文〉,《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3期,西安,頁10-22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西周鎬京附近部分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86年第1期(北京),頁1-31。
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安普渡村西周墓的發掘〉,《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北京,頁75-85。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陝西武功岸底先周遺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3期,西安,頁1-28。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陝西岐山孔頭溝遺址西周墓葬M10的發掘〉,《考古》2021年第9期,北京,頁24-42。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寶雞市渭濱區博物館,〈陝西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M4發掘簡報〉,《文物》2016年第1期,北京,頁4-52。
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陜西岐山賀家村西周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北京,頁31-38。
馬 賽,〈北呂墓地試析〉,《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1期,西安,頁52-59。
馬 賽,〈周原遺址西周時期人群構成情況研究──以墓葬材料為中心〉,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8卷,頁138-158。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馬 賽,〈從手工業作坊看周原遺址西周晚期的變化〉,《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3期,北京,頁18-27。
馬 賽,〈隨葬陶器形制所見西周時期關中社會的多樣性〉,《考古與文物》2019年第2期,西安,頁54-62。
馬得志、周永珍、張雲鵬,〈一九五三年安陽大司空村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9冊,1955,北京,頁25-90。
高次若、劉明科,〈寶雞茹家莊新發現銅器窖藏〉,《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4期,西安,頁11-16。
張 海,〈西周時期西土邊域的軍政態勢〉,收入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六輯,頁55-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張 儉、种建榮、陳鋼,〈論周原姚西居址鹿角鏃的製作工藝〉,《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第1期,北京,頁6-19。-
張天宇,〈石鼓山墓地族屬初探〉,收入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二輯)》,頁469-47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張天恩,〈中原地區西周青銅短劍簡論〉,《文物》2001年第4期,北京,頁77-83。
張天恩,〈丹江上游西周遺存與早期楚文化關係試析〉,收入氏著,《周秦文化研究論集》,頁166-175。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張天恩,〈少陵原西周墓地性質蠡測〉,《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6輯,頁1-5。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張天恩,〈甘肅禮縣秦文化調查的一些認識〉,《考古與文物》2004年第6期,西安,頁76-80。
張天恩,〈西周社會結構的考古學觀察〉,《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3期,西安,頁53-62。
張天恩,〈晉南已發現的西周國族初析〉,《考古與文物》,2010年第1期,北京,頁50-56。
張天恩,〈鳳雛三號建築的祭祀遺存淺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年第3期,北京,頁50-54。
張天恩,〈寶雞市紙坊頭遺址試掘簡報〉,《文物》1989年第5期,北京,頁47-55。
張明東,〈略論商周墓葬的毀兵葬俗〉,《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4期,北京,頁72-79。
張長壽,〈灃西的先周文化遺存〉,《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2期,西安,頁22-27、34。
張長壽、梁星彭,〈關中先周青銅文化的類型與周文化的淵源〉,《考古學報》1989年第1期,北京,頁1-23。
張政烺,〈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北京,頁414-415。
張翠蓮,〈扶風劉家墓地試析〉,《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3期,西安,頁57-65。
張懋鎔,〈寶雞石鼓山墓地文化因素分析〉,收入氏著,《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四輯,頁29-30。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張禮艷,〈灃西地區殷遺民的社會地位及其變遷〉,《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2期,西安,頁41-52。
曹 瑋,〈周原西周銅器的分期〉,收入氏著,《周原遺址與西周銅器研究》,頁9-38。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曹 瑋,〈試論西周時期的賵賻制度〉,收入氏著,《周原遺址與西周銅器研究》,頁165-175。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曹瑋主編,《漢中商代青銅器》(成都:巴蜀書社,2006)。
梁 雲,〈碾子坡商代遺存族屬探討〉,《中原文物》2015年第6期,鄭州,頁8-14、41。
梁 雲,〈隴山東側商周方國考略〉,《西部考古》第8輯,2015,西安,頁107-111
梁星彭,〈張家坡西周洞室墓淵源與族屬探討〉,《考古》1996年第5期,北京,頁68-76。
淳化縣文化館,〈陝西淳化縣出土的商周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6年第5期,西安,頁12-22。
章 寧,〈近出昔雞簋銘文考釋〉,《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17,石家莊,頁33-36。
許俊臣,〈甘肅慶陽地區出土的商周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3期,西安,頁8-11。
許俊臣、劉得禎,〈甘肅寧縣宇村出土西周青銅器〉,《考古》1985年第4期,北京,頁349-352。
郭寶鈞、林壽晉,〈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陽東郊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九冊,1955,北京,頁91-116
陳全方,〈周原出土陶文研究〉,《文物》1985年第3期,北京,頁63-75、96。
陳思源、傅文彬、劉嘉祺、唐麗雅、翟霖林、趙志軍、溫睿,〈陝西旬邑棗林河灘遺址炭化植物遺存研究〉,《南方文物》2019年第1期,南昌,頁103-112。
陳昭容,〈兩周夷夏族群融合中的婚姻關係──以姬姓芮國與媿姓倗氏婚嫁往來為例〉,收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館編,《兩周封國論衡──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8-10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陳昭容,〈兩周婚姻關係中的「媵」與「媵器」—青銅器銘文中的性別、身分與角色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2分,2006,臺北,頁193-278。
傅斯年,〈周東封與殷遺民〉,收入傅斯年撰、陳槃等校訂,《傅斯年全集》第三冊,頁158-167。臺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0。
彭裕商,〈周初的殷代遺民〉,《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成都,頁112-114。
曾 麗,〈周原遺址製陶工藝的初步考察〉,收入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北大學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學研究中心、邊疆考古與中國文化認同協同創新中心、西北大學唐仲英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實驗室編,《西部考古》第20輯,頁294-306。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
黃益飛,〈略論昔雞簋銘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8年第3期,北京,頁53-59。
黃盛璋,〈周都豐鎬與金文中的 京〉,《歷史研究》1956年第10期,北京,頁63-81。
黃銘崇,〈從考古發現看西周墓葬的「分器」現象與西周時代禮器制度的類型與階段〉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4分,2012,臺北,頁607-670。
黃銘崇,〈從考古發現看西周墓葬的「分器」現象與西周時代禮器制度的類型與階段〉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4本第1分,2013,臺北,頁1-82。
楊思植、杜甫亭,〈西安地區河流及水系的歷史變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3期,西安,頁91-97。
楊軍昌、孫秉君、王占奎、韓汝玢,〈陝西岐山王家嘴先周墓M19出土銅器的實驗研究〉,《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5期,西安,頁84-90。
楊善群,〈西周對待殷民的政策縷析〉,《人文雜誌》1984年第5期,西安,頁76-80。
葛 今,〈涇陽高家堡早周墓葬發掘記〉,《文物》1972年第7期,北京,頁5-7。
路國權,〈涇、洛、渭河上游西周文化邊界及相關問題初論──「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歷史與文化研究之一〉,《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3期,北京,頁48-56。
鄒 衡,〈再論先周文化〉,收入氏著,《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頁261-270。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鄒 衡,〈試論夏文化〉,收入氏著,《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頁128-129。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鄒 衡,〈論先周文化〉,收入氏著,《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頁273-327。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鄒厚本,〈寧鎮地區出土周代青銅容器的初步認識〉,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四次年會論文集》,頁133-134。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雍城考古隊、韓偉、吳鎮烽,〈鳳翔南指揮西村周墓的發掘〉,《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4期,西安,頁15-39。
雷興山,〈陝西省麟游縣園子坪遺址商代遺存分析〉,《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4期,西安,頁38-46。
雷興山,〈壹家堡一期文化性質辨析──關於混合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討論〉,《文物季刊》1999年第1期,太原,頁36-40。
雷興山,〈對關中地區商文化的幾點認識〉,《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2期,北京,頁28-34。
雷興山,〈蔡家河、園子坪等遺址的發掘與碾子坡類遺存分析〉,《考古學研究(四)》,頁210-237。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雷興山,〈論周原遺址西周時期手工業者的居與葬──兼談特殊器物在聚落結構研究中的作用〉,《華夏考古》2009年第4期,鄭州,頁95-101。
雷興山,〈論新識的一種周系鑄銅工具〉,《中原文物》2008年第6期,鄭州),頁73-78。
雷興山、王洋、种建榮,〈西周殷遺民族屬判斷標準簡論〉,收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考古學研究(十三):北京大學考古百年考古專業七十年論文集》,頁359-368。北京:科學出版社,2022。
雷興山、蔡寧,〈周原遺址黃堆墓地分析〉,收入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12卷,頁132-14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聞一多,〈姜嫄履大人跡考〉,收入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頁50-57。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裴默農,〈春秋外交人才的遴選〉,《歷史研究》1994年第4期,北京,頁19-33。
趙化成,〈甘肅東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學探索〉,收入俞偉超主編,《考古類型學的理論與實踐》,頁145-17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齊思和,〈西周地理考〉,收入氏著,《中國史探研》,頁27-49。北京:中華書局,1981。
劉 雨,〈伯唐父鼎銘的銘文與時代〉,《考古》1990年第8期,北京,頁741-742。
劉 桓,〈也談伯唐父鼎銘文的釋讀—兼談殷代祭祀的一個問題〉,《文博》1996年第6期,西安,頁27-29。
劉 釗,〈涇伯器正名〉,《文物研究》第5期,1989,合肥,頁219。
劉 緒,〈西周疆至的考古學考察──兼及周王朝的統治方略〉,收入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頁261-27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劉 靜,〈試析崇信于家灣周墓〉,《文物》2013年第7期,北京,頁51-58。
劉玉林,〈甘肅涇川發現早周銅鬲〉,《文物》1977年第9期,北京,頁92。
劉明科、劉莉,〈寶雞石鼓山西周墓第三號墓墓主之謎〉,《大眾考古》2015年第12期,南京,頁32-36。
劉軍社,〈再談石鼓山M3的主人及其族屬〉,收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文物旅遊局、上海博物館編,《周野鹿鳴:寶雞石鼓山西周貴族墓出土青銅器》,頁21-29。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
劉軍社,〈鄭家坡文化和劉家文化的分期及其性質〉,《考古學報》1994年第1期,北京,頁25-62。
劉得禎,〈甘肅靈臺兩座西周墓〉,《考古》1981年第6期,北京,頁557-558。
慶陽地區博物館,〈甘肅慶陽韓家灘廟嘴發現一座西周墓〉,《考古》1985年第9期,北京,頁853-854、809。
潘 宏,〈由《尚書》看周初統治政策和商周關係〉,《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吉林,頁75-77。
蔡佩玲,〈周召公與文王家族關係的文獻考察〉,《成大歷史學報》第60號,2021,臺南,頁1-29。
鄭若葵,〈商代的俯身葬〉,《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2期,西安,頁17-23。
盧連成,〈扶風劉家先周墓地剖析──論先周文化〉,《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2期,西安,頁37-48、56。
錢 穆,〈西周戎禍考〉上,《禹貢半月刊》第二卷第四期,1934北平,頁2-5。
錢 穆,〈西周戎禍考〉下,《禹貢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期,1935北平,頁27-32。
錢 穆,〈周初地理考〉,《燕京學報》第十期,1931北京,頁1955-2008。
錢耀鵬、李成、韓輝、馬明志,〈棗樹溝腦遺址F14及其相關問題分析〉,《考古與文物》2009年第2期,西安,頁27-35。
謝 肅,〈商文化墓葬二層台上放置動物腿骨現象與「奠竁」禮比較研究〉,《華夏考古》2009年第2期,鄭州,頁109-129。
韓 巍,〈冊命體制與世族政治──西周中晚期王朝政治解析〉,收入鄭培凱主編,《九州學林》2011年(春季),頁2-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韓建業,〈中國先秦洞室墓譜系初探〉,《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4期,北京,頁16-25。
韓建業,〈殷墟西區墓地分析〉,《考古》1997年第1期,北京,頁62-72。
羅火金、鄭衛、張長杰、靳向東,〈太行古道──清溝道調查報告〉,《洛陽考古》2013年第3期,洛陽,頁58-63。
羅汝鵬,〈鳳翔南指揮西村商周墓地再析〉,《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2期,西安,頁31-39。
羅西章、吳鎮烽、雒忠如,〈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 諸器〉,《文物》1976年第6期,北京,頁51-60。
羅紅俠,〈扶風黃堆老堡三座西周殘墓清理簡報〉,《考古與文物》1994年第3期,西安,頁16-27、15。
關 琳,〈陝西岐山縣京當鄉王家嘴子的原始社會遺址〉,《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10期,北京,頁89-90。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武功鄭家坡先周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984年第7期,北京,頁1-15、66。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寶雞市高家村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8年第4期,北京,頁1-6。
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陝西寶雞高家村劉家文化墓地發掘報告〉,收入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7卷,頁286-322。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陝西寶雞旭光西周墓葬發掘簡報〉,《文物》2021年第9期,北京,頁4-37。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陝西寶雞紙坊頭溪州早期墓葬清理簡報〉,《文物》2007年第8期,北京,頁28-47。
學位論文
王 敏,〈晉南商文化遺存研究〉。太原:山西大學考古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王艷朋,〈棗樹溝腦遺址先周時期陶器製作工藝觀察與研究〉。西安:西北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宋江寧,〈區域社會的形成與發展──商代關中的考古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周 贇,〈寺洼文化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06。
林 森,〈西周基層地域組織研究〉。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胡子堯,〈涇河流域西周墓葬研究〉。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胡子堯,〈涇河流域西周墓葬研究〉。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范學謙,〈西周殷遺民分布、影響極其同化問題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史學位論文,2013。
馬立志,〈西周金文所見西周西土北土邦國地理整理與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21。
馬 賽,〈聚落與社會──商周時期周原遺址的考古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張冰冰,〈出土西周鑾鈴研究〉。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張 燕,〈商周腰坑墓比較研究〉。太原:山西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
張禮艷,〈豐鎬地區西周墓葬研究〉。長春:吉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黃沛榮,〈周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76。
蔣 剛,〈太行山兩翼北方青銅文化的演進及其與夏商西周文化的互動〉。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謝堯亭,〈晉南地區西周墓葬研究〉。長春:吉林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韓 輝,〈淳化棗樹溝腦先周時期遺存分析〉。西安:西北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韓 巍,〈西周金文氏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7。
蘭 棟,〈陝西淳化棗樹溝腦遺址出土人和動物骨骼的同位素分析〉。西安:西北大學文物保護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網路文章
「十大考古終評專案─尋.城——陝西寶雞周原遺址」,網址:https://www.sohu.com/a/532822030_121107000。(讀取日期:2022年4月21日)。
易同民,〈鳳鳴高崗〉,2010年4月13日發表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網址:https://news.nwsuaf.edu.cn/ztxw/zjnlkd/3784.htm。
張天恩,〈論涇水中上游商代考古學文化及相互關係〉,見網路轉載,網址:https://thats.cc/posts/fdf3905284a508a2b5f9bfde99cc1c2c。
資料庫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網址:https://bronze.asdc.sinica.edu.tw/qry_bronze.php。
「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網址:https://bronzevessel.ascdc.sinica.edu.tw/m.html。
「小學堂」,網址: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