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晚明的異域知識構設 ——以《三才圖會》裔夷圖譜為討論中心
作者:劉亞惟
作者(外文):LIU, YAWEI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鹿憶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晚明王圻三才圖會人物卷裔夷圖譜山海經異域想像Late MingWangqiSancai TuhuiRenwu JuanIllustrations of YiyiShan Hai JingExotic Imag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自《山海經》時代起,遠方異族之想像,就成為古代神話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雖然今日看來,諸多傳說異人充滿著奇幻色彩,它們卻曾長期與域外地理及天下秩序的詮釋相關聯。至晚明時,《山海經》圖像及一組帶有傳奇色彩的異族圖譜的大量刻印,成為一種特殊的時代現象。它們從何而來、為何產生?當時社會又如何理解與定位這些「外夷」記載?
晚明士人王圻編纂的類書《三才圖會》,即收錄了大量的「裔夷」圖像。同時,作為一部綜合性類書,書中也收錄了包括天文、地理、鳥獸、珍寶等諸多門類內容,從而構建出一個較為完整的晚明士人的知識空間。
本文以《三才圖會.人物卷》中的「裔夷」圖譜為主要討論對象,探討這些頗具傳說色彩的異族記載之來源、流傳與意義。通過對大食國、小人國、女人國、長人國、狗國、崑崙層期國等傳說個案的梳理,可見異族傳說的產生年代久遠,且在域外交流中始終作為交換的熱門資訊。看似不合理的情節,可能是彼時文化中流行的異域傳說,它們以口傳、文字、圖像等形式,經文化交流而出現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同區域的異域記載體系。與民間故事的流傳不同的是,它們常出現在史書或是地理書中,紀錄者往往是官員、僧侶或有域外接觸之人,因此在域外資訊匱乏的時代裡,遠國異人之紀錄,可視為一種時代性的地理志與民族誌。
此外,異族傳說在文化交流中的傳播是長期、複雜、多元的。在相同或不同時期內,古阿拉伯、歐洲、蒙古等地均有類似的異族傳說流傳,異族圖像亦有各具特色又有所關聯的繪製傳統,它們共同反映了一個對異域抱有好奇、恐懼、鄙夷、嚮往等情緒交織的時代圖景。
在全球史視野下,成書於晚明的《三才圖會》所處時期,是從古典神話地理、中古傳說地理,至近代地理學萌芽的知識更替中的一個縮影。書中既有前代豐富的域外知識積累,也有更為「新鮮」的域外資訊,如收入〈地理卷〉的傳教士利瑪竇製作的早期世界地圖。西學地理的進入,曾對傳統天下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引起晚明士人對域外及世界地理樣貌的討論。
通過對傳說內容的縱向梳理,與不同文化異域記載的橫向比較,《三才圖會》中的遠國異人圖文,反映了一個新舊地理知識並存、中西異域想像碰撞的時代。
The imagination of faraway people has become part of the ancient mythological system since the pre-Qin period. Although they seem fantastic at present, these "cultural other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us-versus-them formula as well as the order of ancient world geography for a long tim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engravings about exotic others increased sharply, including the images of Shan Hai Jing《山海經》and a group of legendary people often called "Zhu Yi Men諸夷門". It became a special phenomenon of the period. Then came the question: how to understand these barbarian records?
As the first encyclopedia which compiled illustrations as its main content, Sancai Tuhui《三才圖會》(Collected illustrations of the three realms) provides readers with a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The compiler Wang Qi was an intellectual who lived in the Jiangnan region, therefore, the exotic narrative in this book may also reflect the worldview of th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he represented.
This article uses the ethnographic album called "Yiyi裔夷" in Sancai Tuhui as the main material. It aims to explore where the exotic narratives came from, how they circulated, and what role these legendary foreign races act as. By combing the fantasies about Tashi(Arab), Pygmies, Giants, the Woman Country, the Dog-man Country, Zangi, etc., legends of the exotic others have circulated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have always been popular in foreign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cultural contacts.
Seemingly incredible plots may derive from popular exotic tales in other cultures at the time. They appeared in different regions, which involved books, illustrations, hearsay, and so on. Through cultural exchanges, the legend of distant others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ethnographic record system of China. Different from folklore, they mainly appear in historical or geographical books, and the recorders were often royals, officials, elites, monks, or people who had contacted with foreigners. To some extent, the records of aliens can be regarded as part of “contemporary” geography and ethnography of the time.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legends of foreign races on cultural exchanges lasts for a long time and is complicated. Ancient Arabia, Western Europe, and other places have similar alien legend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re is also a tradition of alien illustrations worldwi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history, Sancai Tuhui may be a microcosm of the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classical mythical geography, legendary medieval geography to early modern geography. It contains accumulations of foreign knowledge both from previous generations, as well as the latest, such as the early world map brought by the missionary Matteo Ricci. The map also offers a glimp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geography which had aroused discussions about the traditional worldview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In summary, legendary barbarians in Sancai Tuhui indicate the last thriving period of exotic other images; it reflects an era of contradictions when traditional and early modern geography coexisted, as well as eastern and western worldviews conflicted.
一、傳統文獻
(一)古籍(外籍文獻列於後,依字母排序)
(漢)伏勝著,(清)陳壽祺編:《尚書大傳》(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四部叢刊初編》第44冊)。
(漢)劉安著,劉文典集解,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蔡邕著,(清)高時顯編:《蔡中郎集》(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四部備要》第67冊)。
(晉)張華著,祝鴻傑譯注:《博物志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晉)郭璞:《玄中記》(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
(晉)郭璞:《山海經圖讚》(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8冊)。
(晉)郭璞注:《山海經》(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影印南宋尤袤池陽郡齋刻本)。
(晉)陳壽:《三國志》(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
(東晉)沙門釋法顯著,章巽校注:《法顯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南朝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北魏)酈道元著,(清)王先謙校注:《水經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未收書輯刊》三輯第18冊)。
(梁)任昉:《述異記》(臺北:藝文出版社,1968年,《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
(唐)玄奘、辯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白居易原本,(宋)孔傳續傳:《白孔六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92冊)。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年)。
(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第1286冊,據浙江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釋道世著,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朱勝非編:《紺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四庫筆記小說叢書》)。
(宋)吳淑:《事類賦》(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75冊)。
(宋)志磐著,釋道法校注:《佛祖統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李昉等編,張國風校注:《太平廣記會校》(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
(宋)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第14冊(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陳元靚編:《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長澤規矩也編《和刻本類書集成》第一輯)。
(宋)陳元靚編:《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18冊,影印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至順椿莊書院刊本)。
(宋)陳元靚編:《新編纂圖增類群書類要事林廣記》(元至順年間西園精舍刊本),日本國立公文圖書館藏。
(宋)彭大雅著,徐霆疏證:《黑韃事略》(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
(宋)義楚:《釋氏六帖》(臺北:彌勒出版社,1982年)。
(宋)葉隆禮著,賈敬顏、林榮貴點校:《契丹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趙汝适著,馮承鈞校注:《諸蕃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宋)趙汝适著:《諸蕃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宋)趙汝适著,楊博文校釋:《諸蕃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劉斧:《青瑣高議》(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全宋筆記》第二編(二))。
(宋)劉斧:《青瑣高議》(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6冊影印清紅藥山房鈔本)。
(宋)劉斧:《青瑣高議前集》(清代抄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鄭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元)王惲:《玉堂嘉話》(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
(元)汪大淵著,蘇繼廎校釋:《島夷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元)周致中纂集,陸峻嶺校注:《異域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據荊山書林刊《夷門廣牘》本)。
(明)不著撰者:《新刊天下民家便用萬錦全書》(明萬曆年間刊本),現藏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明)不著撰者:《新刊天下民家便用萬錦全書》(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
(明)不著撰者:《鼎鍥龍頭一覽學海不求人》(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
(明)王圻、王思義編纂:《三才圖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王思義初刊本)。
(明)佚名:《新鍥燕臺校正天下通行文林聚寳萬卷星羅》(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76冊)。
(明)佚名:《五車拔錦》(東京:汲古書院,1999年,《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1冊,影印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書林閩建云齋刊本)。
(明)佚名:《三台萬用正宗》(東京:汲古書院,2000年,《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3冊,影印萬曆27年余象斗雙峯堂刊本)。
(明)佚名:《萬書淵海》(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6冊)。
(明)佚名:《五車萬寶全書》(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8冊)。
(明)佚名:《萬用正宗不求人》(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10冊)。
(明)佚名:《妙錦萬寶全書》(東京:汲古書院,2003年,《中國日用類書集成》第12冊)。
(明)佚名:《異域圖志》(明刊本),劍橋大學圖書館藏。
(明)吳學儼、李釜源等編:《地圖綜要》(南明弘光元年(1645)朗潤堂藏板),哈佛燕京圖書館藏。
(明)李賢:《大明一統志》(天順五年(1461)內府御制序刊本),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明)沖懷:《新刻鄴架新裁萬寶全書34卷》(明萬曆四十二年序刊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
(明)武緯子補訂:《新刊翰苑廣記補訂四民捷用學海群玉》(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影印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序潭陽熊氏種德堂刊本)。
(明)胡文煥:《新刻臝蟲錄》(萬曆21年(1593)文會堂刊本),首都圖書館藏。
(明)徐昌治輯:《聖朝破邪集》(日本安政乙卯(1855)翻刻本)。
(明)徐會瀛編:《新鍥燕臺校正天下通行文林聚寶萬卷星羅》(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影印明萬曆書林余獻可刊本)。
(明)馬歡著,萬明校注:《明鈔本〈瀛涯勝覽〉校注》(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
(明)馬歡著,馮承鈞校注:《瀛涯勝覽》(北京:華文出版社,2019年)。
(明)張夑著,謝方點校:《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章潢:《圖書編》(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刻本),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明)陳允中:《新刻群書摘要士民便用一事不求人》(萬曆中熊沖宇種德堂刊本),京都大學藏。
(明)陳組綬:《皇明職方地圖》(明崇禎九年(1636)原刊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游朴:《諸夷考》(明萬曆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明)費信著,馮承鈞校注:《星槎勝覽校注》(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
(明)黃省曾著,謝方校注:《西洋朝貢典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慎懋官輯:《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明萬曆時期刻本),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明)解縉等輯:《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劉子明輯:《新板全補天下便用文林妙錦萬寶全書》(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
(明)蔣應鎬繪圖:《有圖山海經》,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明)鄭尚玄:《新刻人瑞堂訂補全書備考》(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明代通俗日用類書集刊》)。
(明)鄭若曾:《籌海圖編》(瀋陽:遼瀋書社,1990年,《中國兵書集成》第15冊)。
(明)鞏珍著,向達校注:《西洋番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魏煥:《皇明九邊考》(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王有立主編《中華文史叢書》第十五冊)。
(明)羅洪先:《廣輿圖》(明萬曆七年(1579)海虞錢岱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明)顧起元著,張惠榮點校:《客座贅語》(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年)。
(清)王謨編印:《增訂漢魏叢書》(臺北:大化書局,1988年)。
(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吳任臣注,成或因繪圖:《山海經繪圖廣注》(咸豐五年(1855)四川順慶海清樓板),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藏。
(清)吳任臣著,欒保羣點校:《山海經廣注》(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
(清)李銘皖等修,馮桂芬等纂:《蘇州府志》第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5號影印清光緒九年刊本)。
(清)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6年,文清閣編《歷代山海經文獻集成》第8冊)。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張英等:《御定淵鑑類函》(臺北:新興書局,1967年)。
(清)張英:《御定淵鑑類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45年)。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34年)。
(清)陸次雲:《八紘譯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
(清)楊炳南:《海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45年)。
(清)楊賓:《柳邊紀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731冊)。
(清)錢海岳:《南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魏源著,陳華等點校:《海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
(日)寺島良安編:《和漢三才圖會》(大阪:秋田屋太右衛門,1824年),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比)南懷仁:《坤輿圖說》(清康熙年間刻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古希臘)希羅多德著,徐松岩譯注:《歷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古希臘)荷馬著,羅念生、王煥生譯:《伊利亞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古阿拉伯)伊本.胡爾達茲比赫著,宋峴譯注:《道里邦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古羅馬)普林尼著,李鐵匠譯:《自然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亞美尼亞)乞剌可思.剛扎克賽著,何高濟譯:《海屯行紀》(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英)約翰.曼德維爾著,郭澤民、葛桂錄譯:《曼德維爾遊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朝鮮)朴趾源:《熱河日記》(漢城: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燕巖集》卷十四,《韓國文集叢刊》第252冊)。
(朝鮮)李睟光:《芝峯類說》(京城:朝鮮古書刊行會,1915年,《朝鮮群書大系続々》第21輯)。
(朝鮮)崔溥:《錦南集》(漢城:民族文化推進會,1988年,《韓國文集叢刊》第16冊)。 
(朝鮮)許穆:《記言》別集卷十五《泛海錄》(漢城:民族文化推進會,1992年,《韓國文集叢刊》第99冊)。
(義)艾儒略著,謝方校釋:《職方外紀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義)利瑪竇、(比)金尼閣著,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義)柏朗嘉賓、(法)魯布魯克著,耿昇、何高濟譯:《柏朗嘉賓蒙古行紀.魯布魯克東行紀》(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義)顎多立克著,何高濟譯:《顎多立克東游錄》(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葡)安文思、(義)利類思、(荷)許理和著,(中)何高濟譯:《中國新史(外兩種)》(鄭州:大象出版社,2016年)。
Abd al-Ḥasan Al-Iṣfāhānī, et al., Kitāb al-Bulhān ('Book of Wonders') and other works (c.1330-c.1450) , 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藏.
Anonymous, Kostüme und Sittenbilder des 16. Jahrhunderts aus West- und Osteuropa, Orient, der Neuen Welt und Afrika (Augsburg?, c.1580), 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藏.
Armand de Quatrefages, The Pygmies, Trans. Frederick Starr (New York: MacMillan, 1895).
Ctesias, Ancient India as Described by Ktesias The Knidian, Trans. John Watson McCrindle (London: Trubner & Co., 1882).
Edward Tyson, Bertram C. A. Windle, A Philological Essay Concerning the Pygmies of the Ancients (London: D. Nutt., 1894).
Ferdowsi, Shahnameh-’i Firdawsi (Timurid: Shiraz, c.1430), 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藏.
Hans Staden, Warhaftige Historia und beschreibung eyner Landtschafft der Wilden Nacketen, Grimmigen Menschfresser-Leuthen in der Newenwelt America gelegen (Marpurg: Andreas Kolbe, 1557).
Hartman Schedel, Nuremberg Chronicle (German: Nuremberg, 1493), 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藏.
Ibrahim Müteferrika, Kâtip Çelebi, Tarikh al-hind al-gharbi al-musamma bi-hadith-i naw (Constantinople: Dār al-Ṭibāʻah al-Maʻmūrah, 1730),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圖書館(McGill University Library)藏.
Paul Du Chaillu, The Country of the Dwarfs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871).
Ross John, History of Corea, Ancient and Modern; with Description of Manners and Customs, Language and Geography (London: Elliot Stock, 1891).
Sebastian Munster, Cosmographia (Basel: Heinrich Petri, 1552).
William Smith, Dictionary of Greek and Roman Geography (London: Walton & Maberly, 1854).
Zakarīyā Ibn Muḥammad al-Qazwīnī, ‘Ajā’ib al-makhlūqāt wa-gharā’ib al-mawjūdāt (c.1300), 大英圖書館藏.
Zakarīyā Ibn Muḥammad al-Qazwīnī, Kitāb ‘Ajā’ib al-makhlūqāt wa-gharā’ib al-mawjūdāt (c.1280),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Zakariya Ibn Muhammad Qazwini, ʻAjāʼib al-makhlūqāt (1566), 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藏.
Zakarīyā ibn Muḥammad Qazwīnī, ʻAjāʼib al-makhlūqāt (1912),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圖書館藏.

(二)地圖與版畫
(清)王君甫:《天下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清康熙二年(1663)蘇州刊),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清)佚名:《乾隆天下輿地圖》(約清乾隆八年(1743年)後),大英博物館藏。
(清)呂安世輯:《三才一貫圖》(1722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清)呂君翰:《歷代分野輿圖古今人物事跡》(北京,1679年)。
(清)呂雲臺:《諸國進貢圖》(蘇州,康熙年間),瑞典收藏家馮德保(Christer von der Burg)私人收藏。
(日)佚名:《萬國人物之圖》(長崎:榮壽堂,江戶末期),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日)長久保赤水:《唐土歷代州郡沿革地圖》(1789年,安政丁巳(1857)重印版),早稻田大學藏。
(日)浪華子:《南部瞻洲萬國掌菓之圖》(京都:文台軒宇平藏版,1710年),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義)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1602年),日本京都大學圖書館藏。
Abraham Cresques, Atles català (Palma, 1375), 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Abraham Ortelius, Theatrum Orbis Terrarum (Antwerp: Gielis Coppens van Diest, 1570), 史丹佛大學大衛.拉姆齊地圖中心(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藏.
Girolamo Ruscelli, Geografia di Claudio Tolomeo Alessandrino (Venetia: Apresso gli heredi di Melchior Sessa, 1599), 史丹佛大學大衛.拉姆齊地圖中心(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藏.
Hendrik Hondius, Accuratissima Brasiliæ tabula (Amstelodami: Henricus Hondius excudit, 1630),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Bernard Paludanus, Arnold van Langren, South America and West Indies (Amsterdam, 1595), 史丹佛大學大衛.拉姆齊地圖中心(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藏.
M. Waldseemüller, J. Schöner, Carta marina navigatoria (France: Strasbourg?, 1516),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Pieter van der Aa, La Galerie Agreable Du Monde (France: Leiden, 1729), 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Sebastian Cabot, World map of A.D. 1544 (the Sebastian-Cabot map) (Ottawa: James Hope & Co., 1897), 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Norman B. Leventhal Map & Education Center)藏.
Sebastian Munster, Geographia Universalis (Basel: Henrichum Petrum, 1540), 史丹佛大學大衛.拉姆齊地圖中心(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藏.
Sebastian Munster, Novae Insulae XVII Nova Tabula (Basel: Henrichum Petrum, 1540), 史丹佛大學大衛.拉姆齊地圖中心(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藏.
Willem J. Blaeu, Nova Totius Terrarum Orbis Geographica ac Hydrographica Tabula (Amsterdam, 1630), 史丹佛大學大衛.拉姆齊地圖中心(David Rumsey Historical Map Collection)藏.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
王國維:《黑韃事略箋証》(北平:文殿閣書莊,193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史景遷:《利瑪竇的記憶宮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成一農:《中國古代輿地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何立民:《圖海——中日〈三才圖會〉的分析與探索》(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20年)。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系叢書,2001年)。
吳蕙芳:《明清以來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與傳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續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3月)。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佳榮、謝方、陸峻嶺:《古代南海地名彙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鹿憶鹿:《粟種與火種:臺灣原住民族的神話與傳說》(臺北:秀威經典,2017年)。
鹿憶鹿:《異域異人異獸——山海經在明代》(臺北:秀威經典,2021年)。
馮承鈞著,謝方導讀:《中國南洋交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時鑒、龔纓晏:《利瑪竇世界地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蕭兵、(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撞》(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鄒振環:《再見異獸:明清動物文化與中外文化交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劉捷:《馴服怪異:〈山海經〉接受史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年)。
(日)桑原騭藏著,馮攸譯:《中國阿剌伯海上交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中新書局,1977年)。
(加)卜正民著,孔妍婷等譯:《全圖: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地圖學互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年)。
(法)戈岱司編,耿昇譯:《希臘拉丁作家遠東古文獻輯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法)沙海昂注,馮承鈞譯:《馬可波羅行紀》(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法)費琅著,耿升、穆根來譯:《阿拉伯波斯突厥人東方文獻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芬)馬里奧.T.努爾米寧:《歐洲地圖裡的世界文明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19年)。
(美)切特.凡.杜澤著,馮奕達譯:《獻給國王的世界——十六世紀製圖師眼中的地理大發現》(臺北:麥田出版,2019年)。
(美)何予明:《家園與天下——明代書文化與尋常閱讀》(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英)裕爾著,(法)考迪埃修訂,張緒山譯:《東域紀程錄叢——古代中國見聞》(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荷)希勒格著,馮承鈞譯:《中國史乘中未詳諸國考證》(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Abolqasem Ferdowsi, Shahnameh: The Persian Book Of Kings, Trans. Dick Davi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2016).
Adrienne Mayor, The Amazons: lives and legends of warrior women across the ancient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Buzurg ibn Shahriyār, The Book of the Marvels of India, Trans. L. Marcel Devic & Peter Courtney Quennell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 Ltd., 1928).
Charles O. Paullin, Atlas of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United States, ed. by John K. Wright (Washington, D. C.: Pub. jointly by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and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New York, 1932).
Chet Van Duzer, Martin Waldseemuller's 'Carta Marina' of 1516: Study and Transcription of the Long Legends (Switzerland: Springer Nature, 2020). 
Eve M. Duffy, Alida C. Metcalf, The Return of Hans Staden: A Go-between in the Atlantic Worl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
Franz Boes et al., 31st Annual Report of the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16).
Friedrich Hirth,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 Chau Ju-kua: On the Chinese and Arab Trade in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nturies (St. Petersburg: Printing Office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1).
Hartmann Schedel, Walter W. Schmauch, Kosta Hadavas, Nurmberg Chronicle: being the Liber Chronicarum of Dr. Hartmann translated in English (Wiscons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igital Collections Center, 2010). 
James Mooney et al., 19th Annual Report of the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0).
Jean Delumeau, History of Paradise: The Garden of Eden in Myth and Tradition, Trans. Matthew O’Connell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2005).
John M. Cooper et al., Handbook of South American Indians(Volume 1: The Marginal Tribes), ed. Julian H. Steward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6).
John Mandeville, The 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 Trans. C. W. R. D. Moseley (London: Penguin classics, 2005). 
Julian H. Steward, Handbook of South American Indians(Volume 3)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8).
Scott D. Westrem, The Hereford Map: A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Legends with Commentary (Turnhout: Brepols Publishers, 2001).
Smallwood William Martin, Natural history and the American mi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1).
Stephen A. Barney, et al., The Etymologies of Isidore of Sevil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Strabo, The Geography of Strabo, Trans. Horace Leonard Jon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0).
W. Arens, The Man-Eating Myth: Anthropology & Anthropopha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William F. Hansen, Ariadne's Thread: A Guide to International Tales Found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9). 
Zhang Qiong, Making the New World Their Own: Chinese Encounters with Jesuit Science in the Age of Discovery (Leiden: Brill, 2015).

(二)期刊論文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頁1-85。
王正華:〈清代初中期作為產業的蘇州版畫與其商業面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2期(2016年6月),頁1-54。
王永傑:〈利瑪竇、艾儒略世界地圖所記幾則傳說考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8卷第3輯(2013年7月),頁124-141。
王永傑:〈《職方外紀》成書過程及版本考〉,《史林》第3期(2018年6月),頁100-110。
王青:〈大人國的史實與傳說〉,《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期(2010年12月),頁1-5。
石碩:〈女國是蘇毗嗎?——論女國與蘇毗之差異及女國即蘇毗說之緣起〉,《西藏研究》第3期(2009年6月),頁19-27。
石碩:〈《舊唐書.東女國傳》所記川西高原女國的史料篡亂及相關問題〉,《中國藏學》第3期(2009年8月),頁142-148。
安琪:〈近世日本的民族圖譜與朝貢想像——以《四十二國人物圖說》為中心〉,《民族藝術》2021年第4期(2021年7月),頁91-105。
朱介國:〈中國人稱日本為「扶桑」晚於唐朝〉,《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0期(2010年4月),頁113-132。
朱龍興:〈崑崙與黑坊:東亞圖文中的黑人形象〉,《故宮學術季刊》第38卷第3期(2021年4月),頁97-152。
何立民:〈王圻父子《三才圖會》的特點與價值〉,《史林》2014年第3期(2014年6月),頁54-59。
吳莉葦:〈明清傳教士對《山海經》的解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卷3期(2005年7月),頁117-126。
吳蕙芳:〈酒井忠夫,《中國日用類書史の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年12月),頁187-191。
呂小川:〈圖像證史——解讀《三才圖會》〉,《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12年1月),頁99-101。
初國卿:〈稱日本為「扶桑」始於唐代〉,《文學遺產》1999年第6期(1999年11月),頁93-94。
武尚清:〈《黑韃事略》及其疏證箋証〉,《史學史研究》1995年第2期(1995年5月),頁64-73。
邵小龍:〈禽獸之性與臝蟲之相——明代萬寶全書諸夷門中圖像與觀念的互動〉,《民族藝術》2017年第6期(2017年12月),頁106-114。
金國平:〈關於〈古今形勝之圖〉作者的新認識〉,《文化雜誌》第93期(2014年冬季刊),頁149-162。
俞昕雯:〈《三才圖會.地理類》圖譜源流考〉,《中國典籍與文化》第116期(2021年1月),頁41-52。
姜維公、姜維東:〈扶桑國:從神話到現實的演變〉,《社會科學戰線》2012年第9期(2012年9月),頁103-110。
孫永忠:〈《三才圖會》研究〉,《輔仁國文學報》第19期(2003年10月),頁89-124。
徐曉望:〈林希元、喻時及金沙書院《古今形勝之圖》的刊刻〉,《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2014年3月),頁75-80。
祝鴻傑:〈《博物志校證》補校〉,《文獻》1994年第1期(1994年1月),頁61-69。
馬昌儀:〈明刻山海經圖探析〉,《文藝研究》2001年第3期(2001年3月),頁114-128。
馬昌儀:〈明清《山海經》圖版本述略〉,《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2005年6月),頁81-91。
張日銘:〈人木〉,《東方雜誌》復刊第9卷第5期(1975年11月),頁46-48。
張亞莎:〈阿里日土曲嘎爾羌岩畫試析——附論岩畫與女國.蘇毗的相關問題〉,《中國藏學》1999年第2期(1999年5月),頁56-69。
張惠娟:〈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第15卷第3期(1986年8月),頁78-100。
張緒山:〈中國典籍所載女人國傳說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139輯(2020年9月),頁345-372。
許暉林:〈朝貢的想像:晚明日用類書「諸夷門」的異域論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69-192。
鹿憶鹿:〈明代日用類書〈諸夷門〉與山海經圖〉,《興大中文學報(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第27期(2012年12月),頁273-293。
鹿憶鹿:〈《臝蟲錄》在明代的流傳——兼論《異域志》相關問題〉,《國文學報》第58期(2015年12月),頁129-166。
鹿憶鹿:〈殊俗異物,窮遠見博──新刻《山海經圖》、《臝蟲錄》的明人異域想像〉,《淡江中文學報》第33期(2015年12月),頁113-146。
鹿憶鹿:〈晚明《山海經》圖像在日本的流傳——以《怪奇鳥獸圖卷》與《異國物語》為例〉,《中國學術年刊》第41期(2019年9月),頁1-34。
鹿憶鹿:〈《山海經箋疏》引唐代類書考〉,《東吳中文學報》第41期(2021年5月),頁67-102。
鹿憶鹿:〈《山海經》的再發現——曹善抄本的文獻價值考述〉,《故宮學術季刊》第39卷第1期(2021年9月),頁81-122。
童瑩:〈時空脈絡中的奇香——馬魯古丁香貿易的人類學研究〉,《世界民族》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頁25-34。
楊彥彬:〈「非洲內陸白人族」:十八世紀科學知識與古典文學〉,《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1期(2009年6月),頁109-140。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2002年7月),頁74-83。
廖大珂:〈《島夷志》非汪大淵撰《島夷志略》辨〉,《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4期(2001年11月),頁135-142。
廖大珂:〈「日落國」考證——兼論明代中國與羅馬教廷的交往〉,《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2005年7月),頁108-114。
廖楚強、朱芳:〈關於「扶桑」的解釋〉,《辭書研究》第4期(1981年11月),頁269-275。
趙現海:〈第一幅長城地圖《九邊圖說》殘卷:兼論《九邊圖論》的圖版改繪與版本源流〉,《史學史研究》第139期(2010年9月),頁84-95。
劉亞惟:〈利瑪竇世界地圖中的「食人國」、「長人國」研究〉,《淡江中文學報》第42期(2020年6月),頁287-314。
劉亞惟:〈域外傳說的真實與想像:大食國「人木」故事的跨文化流傳〉,《淡江中文學報》第45期(2021年12月),頁267-294。
劉亞惟:〈異族傳說的圖文流傳:「恆與鶴戰」的小人國故事〉,《中國學術年刊》第44期(2022年3月),頁89-116。
劉桓:〈甲骨、金文中所見的犬戎與玁狁〉,《殷都學刊》1994年第2期(1994年6月),頁1-4。
劉捷:〈明末通俗類書與西方早期中國志的書寫〉,《民俗研究》第115期(2014年5月),頁35-42。
劉捷:〈利瑪竇世界地圖中的「海外臝蟲」——兼論市民文化與晚明世界觀的塑造〉,《民俗研究》第131期(2017年1月),頁80-86。
歐陽楠:〈中西文化調適中的前近代知識系統——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三才一貫圖》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7卷第3輯(2012年7月),頁133-145。
賴毓芝:〈圖像、知識與帝國:清宮的食火雞圖繪〉,《故宮學術季刊》第29卷第2期(2011年11月),頁1-75。
賴毓芝:〈圖像帝國——乾隆朝《職貢圖》的製作與帝都呈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期(2012年3月),頁1-76。
賴毓芝:〈清宮對歐洲自然史圖像的再製——以乾隆朝《獸譜》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0期(2013年6月),頁1-75。
韓小忙:〈玁狁與戎考論〉,《漢學研究》第14卷第2期(1996年12月),頁91-102。
寶花:〈蒙古文《索勒哈爾奈故事》與波斯文亞歷山大傳說的比較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2010年1月),頁19-24。
顧頡剛:〈《山海經》中的崑崙區〉,《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1期(1982年1月),頁3-29。
龔纓晏:〈現存最早的利瑪竇世界地圖研究〉,《歷史地理》第38輯(2018年4月),頁1-12。
(美)弗朗西斯.伍德曼.柯立甫著,寶花譯:〈亞力山大傳說的早期蒙古文異文(一)〉,《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2017年12月),頁69-75。
(美)弗朗西斯.伍德曼.柯立甫著,寶花譯:〈亞力山大傳說的早期蒙古文異文(二)〉,《內蒙古藝術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2018年3月),頁81-87。
“The Akkas, a Pygmy Race from Central Africa,” Nature vol.37 (Feb. 1888), pp. 395-396.
“The Monthly Record,”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25, no.1 (Jan. 1905), pp. 89-99.
“The Monthly Record,”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81, no.4 (Apr. 1933), pp. 377-384.
Alex Scobie, “A Further Note on Pygmies and Cranes in North America,” Folklore vol.88, no.1 (1977), pp. 86-87.
Alex Scobie, “The Battle of the Pygmies and the Cranes in Chinese, Arab, and North American Indian Sources,” Folklore vol.86, no.2 (1975), pp. 122-132.
Anca Dan, “Mythic Geography, Barbarian Identities: The Pygmies in Thrace,” Ancient Civilizations from Scythia to Siberia vol.20, no.1 (May. 2014), pp. 39-66.
Asher Ovadiah, Sonia Mucznik, “Myth and Reality in the Battle Between the Pygmies and the Cranes in the Greek and Roman Worlds,” Gerión. Revista de Historia Antigua vol.35, no.1 (2017), pp. 151-166.
Ch’en Kenneth, “A Possible Source for Ricci's Notices on Regions near China,” T'oung Pao vol.34, no.1(Jan. 1938), pp. 179-190.
Douglas T. Peck, “Anatomy of an Historical Fantasy: The Ponce de León-Fountain of Youth Legend,” Revista de Historia de América no.123 (Jan.-Dec. 1998), pp. 63-87.
Elizabeth Constantinides, “Amazons and other female warriors,” The Classical Outlook vol.59, no.1 (Oct.-Nov. 1981), pp. 3-6.
Emine Fetvaci, “Enriched narratives and empowered imag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ottoman manuscripts,” Ars Orientalis vol.40 (Jan. 2011), pp. 243-266.
Frantz Grenet, “What was the Afrasiab Painting about?,” 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vol.78 (2006), pp. 43-58.
Godfrey Sykes, “The Mythical Straits of Ania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vol.47, no.3 (1915), pp. 161-172.
Jorge Flores, “Distant Wonders: The Strange and the Marvelous between Mughal India and Habsburg Iberia in the Early Seventeenth Centur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49, no.3 (Jun. 2007), pp. 553-581.
Juliann Vitullo, “Contained Conflict: Wild Men and Warrior Women in the Early Italian Epic,” Annalid'Italianistica vol.12 (1994), pp. 39-59.
Kirsten A. Seaver., “‘Pygmies’ of the Far North,”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19, no.1 (Mar. 2008), pp. 63-87. 
Leonardo Olschki, “Ponce De León's Fountain of Youth: History of a Geographical Myth,” 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21, no.3 (Aug. 1941), pp. 361-385.
Lorna Hardwick, “Ancient Amazons - Heroes, Outsiders or Women?,” Greece & Rome vol.37, no.1 (Apr. 1990), pp. 14-36.
M. Gaster, “Gulliver among the Lilliputians in the Twelfth Century, and the Tale of the Dog-Headed Men,” Folklore vol.26, no.2 (Jun. 1915), pp. 202-206.
Malcolm Letts, “Prester John: A Fourteenth-Century Manuscript at Cambridg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vol.29 (1947), pp. 19-26.
Martin Gusinde, “Pygmies and Pygmoids: Twides of Tropical Africa,”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vol.28, no.1 (Jan. 1955), pp. 3-61.
Paul Du Chaillu, “Equatorial Africa, with an Account of the Race of Pigm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and Statistical Society vol.2, no.2 (1870), pp. 99-112.
Roderich Ptak, “Gouguo, the ‘Land of Dogs,’on Ricci's World Map,” Monumenta Serica vol.66, no.1 (Jan. 2018), pp. 71-89.
Rudolf Wittkower, “Marvels of the East.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Monsters,” 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Institutes vol.5 (1942), pp. 159-197.
Solomon T.H. Hurwitz, “Pygmy-Legends in Jewish Literature,” The Jewish Quarterly Review vol.6, no.3 (Jan. 1916), pp. 339-358. 
Stuart McCook,  “‘It May Be Truth, but It Is Not Evidence’: Paul Du Chaillu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Evidence in the Field Sciences,” Osiris vol.11 (1996), pp. 177-197. 
Valeri I. Guliaev, “Amazons in the Scythia: New Finds at the Middle Don, Southern Russia,” World Archaeology vol.35, no.1 (Jun. 2003), pp. 112-125.
Warren R. Dawson, “Pygmies and Dwarfs in Ancient Egypt,” The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vol.24, no.2 (Dec. 1938), pp. 185-189.

(三)學位論文
田威:《晚明文本插圖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論文,2014年10月)。
俞陽:《〈三才圖會〉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徐上修:《《三才圖會.衣服卷》的纂輯及其綜合研究》(臺北: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7月)。
張平鳳:《明代異域全志考論》(南京:南京大學邊疆學專業博士論文,2019年5月)。
郭佩蓉:《〈山海經〉的空間想像與秩序構建》(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8月)。
陳碧玲:《陸國與海國:傳統類書中的域外世界》(基隆: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1月)。
程穎:《清代姑蘇版畫研究》(蘇州:蘇州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臧運鋒:《《三才圖會》域外知識文獻來源考——以〈地理卷〉和〈人物卷〉為考察中心》(浙江:浙江大學歷史地理學碩士論文,2014年5月)。
劉育信:《地理認識及其流變:以中國海洋文獻的大食概念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7月)。
劉育玲:《臺灣原住民族矮人傳說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博士論文,2015年1月)。
劉莎莎:《晚明民間日用類書諸夷門「遠國異獸」研究》(山西:山西師範大學民間文學碩士論文,2016年4月)。

(四)論文集論文
張緒山:〈希臘「女人國」傳說在歐亞大陸的流傳〉,鄭長玲、王珊主編:《2016「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福建:文化藝術出版社,2016年12月),頁64-78。
Alejandra Pero, “The Tehuelche of Patagonia as Chronicled by Travelers and Explor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Native Peoples of Pampa, Patagonia, and Tierra del Fuego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d. Claudia Briones and Jose Luis Lanata (London: Bergin & Garvey, 2002), pp. 103-119.
Katherine Parker, “A Mind at Work: Urbano Monte’s 60-Sheet Manuscript World Map,” paper presented to the Barry Lawrence Ruderman Conference on Cartography, (California: David Rumsey Map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Oct. 2017).

(五)電子資源
1.引自網頁
Clarck Drieshen, “The Trees of the Sun and the Moon,” the British Library (https://blogs.bl.uk/digitisedmanuscripts/2020/01/the-trees-of-the-sun-and-the-moon.html), published on 31 Jan. 2020(Accessed 30 Oct. 202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