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雙姝怨懟--從婚姻看吳月娘與潘金蓮的心理與行為
書刊名:靜宜人文學報
作者:郭美玲
作者(外文):Kuo, Mei-li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20
頁次:頁207-238
主題關鍵詞:金瓶梅妻妾吳月娘潘金蓮Classical novelDomestic romanceJin ping meiFamily feu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李西戎(1957)。金瓶梅的社會意義及其藝術成就。山西師院學報,19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任訪秋(1962)。略論《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藝術成就。開封師範學院學報,196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星(1980)。《金瓶梅》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評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8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荀況(1983)。荀子。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熙(1965)。釋名。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德(1983)。大戴禮記。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安、高誘(1993)。淮南子。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璞(1983)。山海經。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曄(1968)。後漢書。台北: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長孫無忌(1983)。唐律疏義。台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孔穎達(1985)。周易正義。台北: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孔穎達(1985)。禮記注疏。台北: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賈公彥(1985)。儀禮注疏。台北: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鍇、朱翱反切(1983)。說文繫傳。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竹坡(1981)。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台北:廣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姚思仁(1993)。大明律則。北京: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蘭陵笑笑生、齊煙、汝梅(1990)。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台北:曉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慶藩(1990)。莊子集釋。台北:世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Dicaprio, Nicholas S.、莊耀嘉(1986)。健康的性格。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曾文星、徐靜(1987)。最新精神醫學。台北:水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杜芳琴(1988)。女性觀念的衍變。河南鄭州:河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Fromm, Erieh、孟祥森(1990)。愛的藝術。台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胡發貴(1992)。痛苦的文明--中國古代貞節觀念探祕。北京:中國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龍輝(1993)。花底拾遺:女性生活藝術經典。北京:中國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鵬(1994)。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邱勝威、王仁銘(1995)。笑笑生話金瓶。台北: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師古(1996)。金瓶梅研究。台北:宋氏照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de Beauvoir, Simone、陶鐵柱(1999)。第二性。台北:貓頭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班固(1983)。白虎通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正文、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劉南椅、李璨如、Schultz, Duane、Schultz, Sydney Ellen、丁興祥(1997)。人格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