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自然主義小說理論研究--張梗理論與中國大陸、法國自然主義之比較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賴松輝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ai, Shong-hue
出版日期:2006
卷期:6:1
頁次:頁107-129
主題關鍵詞:小說自然主義臺灣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期刊論文
1.陳炘(19200716)。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1(1),4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我軍(19241121)。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台灣民報,2(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石濤(19770500)。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捷(1935)。有關台灣文學的備忘錄。台灣文藝,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我軍(1926)。文藝上的諸主義。台灣民報,8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詩琅(1934)。柴霍甫與其作品。先發部隊,66-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振瀛(1981)。日本近代文學中的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北京大學學報,1981(6),7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島村抱月、曉風(1921)。文藝上的自然主義。小說月報,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孟慶樞(1991)。日本自然主義文藝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中國比較文學,1991(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雁冰(1922)。自然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小說月報,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小野村林藏(1922)。現代文藝的趨勢。台灣青年,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攀龍、葉笛(1922)。近代文學的主要潮流。台灣,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我軍(1925)。文藝上的諸主義。台灣民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甘文芳、彭萱(19210915)。現實社會與文學。臺灣青年,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甘文芳、彭萱(2001)。現實社會與文學。文學台灣,37,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梗(1924)。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台灣民報,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孝乾(1925)。中國新文學的概觀。台灣民報,3(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30)。文學上兩大派別•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台灣新民報,3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KS生(1932)。文藝上穌穢的描寫。南音,1(8),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得時(1934)。「科學上的真」與「藝術上的真」。先發部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得時(1935)。「科學上的真」與「藝術上的真」。台灣文藝,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葉榮鐘(19290721)。戲曲成立的諸條件--評江肖梅氏的《病魔》。台灣民報,270,版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秋生(1934)。卷頭語台灣新文學的出路。先發部隊,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逵(1935)。台灣文壇的近況。文學評論,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克夫(1935)。北部同好者座談記錄。台灣文藝,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我軍(1925)。詩體的解放。台灣民報,3(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郭秋生(1934)。解消發生期的觀念行動的本格化。先發部隊,1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梗(1924)。討論舊小說的改革。台灣民報,2(17),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啟誠(1981)。日本自然主義文學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rockett Oscar G.、胡耀恆(1974)。世界戲劇藝術的欣賞--世界戲劇史。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鋼(2000)。歷史匯流中的抉擇--中國現代文藝思想家與西方文學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南衡(1979)。文獻資料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乃信(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創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雯(1992)。文學中的自然主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廚川白村、陳曉南(1975)。西洋近代文藝思潮。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若愚、杜國清(1981)。中國文學理論。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逵(19350729)。新文學管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石濤(1978)。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urst, Lilian R.、Skrine, Peter N.、李永平(1973)。自然主義論。西洋文學術語叢刊。台北:黎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捷(1994)。有關台灣文學的備忘錄。台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慧勤(1994)。自然主義與「私小說」--從「客觀寫實」到「主觀告白」。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孟慶樞(2003)。日本自然主義文藝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中日比較文學研究資料匯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獨秀(1977)。文學革命論。中國新文藝大系•論戰一集。台北:大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雁冰(1997)。自然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攀龍、葉笛(2000)。近代文學的主要潮流。人生隨筆。台北:博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我軍(1978)。文藝上的諸主義。張我軍評論集。板橋:台北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瑞明(1996)。台灣新文學運動理論時期之檢討(1920-1923)。台灣文學的考察。台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考雷內•韋勒克、張金言(1999)。文學史上的演變概念。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得時(2001)。「科學上的真」與「藝術上的真」。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逵(2001)。台灣文壇的近況。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逵(2001)。藝術是大眾的。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逵(2001)。新文學管見。楊逵全集•第十卷•詩文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rant, Damian、蔡娜娜(1973)。寫實主義。西洋文學術語叢刊。台北:黎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克夫(1998)。北部同好者座談記錄。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適(1977)。論短篇小說。中國文藝大系•論戰一集。台北:大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楚卿。論文學上小說的位置。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我軍(1978)。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張我軍評論集。板橋:台北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