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姚際恆《詩經通論》的文學闡釋--情意論與影響論
書刊名:文學新鑰
作者:朱孟庭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 Meng-ting
出版日期:2006
卷期:4
頁次:頁97-117
主題關鍵詞:清代姚際恆詩經文學情意影響詩經通論Ching dynastyChih-heng YaoThe book of SongLiteratureFeeling expressionEffect a general statement of the book of S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9
  • 點閱點閱:48
期刊論文
1.李錫瀾(1984)。互文辨。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緒敏(200306)。評「清初最勇於疑古的」學者--姚際恆。煙台師範學院學報,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譚德興(2003)。什麼是《詩經》的「文學研究」--關於經學與文學關係之思考。貴州文史叢刊,20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毓慶(2001)。從朱熹到徐常吉--《詩經》文學研究軌跡探尋。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8(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沛霖(2004)。詩經學的傳統。中州學刊,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海晏(200411)。姚際恆《詩經通論》研究。燕山大學學報,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孟庭(20040500)。《詩經》興取義析論。東吳中文學報,10,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左川鳳(200304)。姚際恆與戴震《詩經》研究之比較(碩士論文)。安徽師範大學,安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明媛(2001)。姚際恆《詩經通論》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建慶(2002)。姚際恆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文鈴蘭(1994)。姚際恒《詩經通論》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良方(2004)。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溥(1983)。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樾(1978)。古書疑義舉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龍振(1970)。詩學指南。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振甫(1986)。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德輿(2002)。養一齋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魏怡(1988)。詩歌鑑賞入門。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子展(1997)。詩經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統、李善(199010)。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袁行霈(1998)。歷代名篇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袁行霈(198905)。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嚴粲(1983)。詩緝。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姚際恆、顧頡剛(1993)。詩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曹明綱(1998)。賦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毛詩正義。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論語注疏。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鍾嶸、廖棟梁(1999)。詩品。臺北:金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熹(1984)。詩集傳。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姚際恆(1994)。姚際恆著作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朱熹(1965)。詩序辨說。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梁啟超(1978)。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南嶽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梁啟超(1925)。要籍解題及讀法。北京:北京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周嘯天(1994)。詩經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孫欽善(1994)。中國古文獻學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糜文開、裴普賢(1991)。詩經欣賞與研究。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毓慶(2001)。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學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方玉潤(1986)。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向熹(1987)。詩經語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夏傳才(1994)。詩經研究史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慶輝(1994)。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戴維(2001)。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屈萬里(1980)。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余培林(1993)。詩經正詁。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黃永武(1999)。中國詩學.設計篇。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王禮卿(1995)。四家詩恉會歸。青蓮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黃永武(1999)。中國詩學--鑑賞篇。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劉勰、范文瀾(1960)。文心雕龍注。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慶彰、蔣秋華(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蘇軾、傅成、穆儔(2000)。蘇軾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林葉連(1993)。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