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沈光文寓臺詩風格的轉變
書刊名:問學
作者:王玉輝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1
頁次:頁131-150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遺民文學明鄭時期沈光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23
沈光文抗清失敗,遇風意外寓臺近四十年,成為臺灣漢人(語)文學的奠基者。沈氏在臺歷經荷蘭、明鄭和清朝時期,留下許多詩文作品,開啟本土鄉愁文學、遺民文學和民俗文學之先河。然而,前人論述大多著眼於沈氏詩文作品對臺灣文學的啟發與貢獻,而未能從中探析詩人作品風格的轉變。本文嘗試從詩人所經歷的時代遭遇,以探討其中詩風轉變的軌跡。
期刊論文
1.黃得時、葉石濤(194312)。台灣文學史。台灣文學,4(1),9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盛成(196306)。沈光文自著詩文中之自述。台灣文獻,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盛成(196312)。沈光文公年表及明鄭清時代有關史實。台灣文獻,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振念(19940400)。中國詩中之懷鄉主題。中山人文學報,2,73-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煜真(1998)。沈光文及其文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玉輝(2004)。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侯中一、沈友梅(1977)。沈光文斯菴先生專集。臺北:寧波同鄉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永武(1980)。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昭瑛(199602)。臺灣詩選註。台北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連橫(1979)。台灣通史.藝文志。台北市:眾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先謙(1987)。詩三家集疏。北京: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漢光(1971)。臺灣詩錄。臺北: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楊勇(1993)。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瀧川龜太郎(1991)。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尹章義(1986)。台灣近代史論。台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龔顯宗(1998)。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龔顯宗(1998)。臺灣文學研究。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施懿琳(2000)。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彭瑞金(2005)。臺灣文學50家。台北市: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立(1994)。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