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箱女在劫:宿命與地理的黑洞--零雨詩的歷史寓言、空間考古
書刊名:臺灣詩學學刊
作者:黃文鉅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0
頁次:頁217-267
主題關鍵詞:零雨記憶空間歷史寓言鐵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4
  • 點閱點閱:223
Other
1.李歐梵(1996)。來自鐵屋子的聲音,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梁(1997)。想像的對話--零雨詩歌經驗模式分析,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小濱(1999)。冬日之旅--讀零雨詩集《木冬詠歌集》,臺北:唐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楊宗翰(19990900)。零雨的啟示--關於臺灣現代詩中性別議題的思考。創世紀詩雜誌,120,111-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零雨、曾淑美、桃集(19950300)。談女性詩人的創作。現代詩,23,55-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零雨(1992)。黃荷生的弟弟和我。現代詩,18,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蒙(19901200)。從第一本詩集談起--鄭愁予與曾淑美、羅任玲、鴻鴻、零雨談片。現代詩,16,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零雨(199307)。從復刊第九期說起。現代詩,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怡翠(2002)。詩與身體的政治版圖--台灣現代詩女詩人情欲書寫與權力分析(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零雨(2006)。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零雨詩集(2000-2004)。臺北:聯豐書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零雨(1999)。木冬詠歌集。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rang, Mike、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5)。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鍾玲(1989)。現代中國繆思--台灣女詩人作品析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ontag, Susan、陳耀成(200410)。旁觀他人之痛苦。臺北:唐山: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小濱(1999)。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慧如(20040000)。身體詩論:1970-1999‧臺灣。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奚密(1998)。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癸雲(20020000)。朦朧、清明與流動:論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德威(2004)。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McDowell, Linda、徐苔玲、王志弘(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零雨(1996)。特技家族。臺北: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零雨(1990)。城的連作。現代詩季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零雨(1992)。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元貞(20000000)。女性詩學:臺灣現代女詩人集體研究(1951-1999)。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chelard, Gaston、龔卓軍、王靜慧(2003)。空間詩學。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芬齡(19970600)。文字的走索者--讀零雨詩集《特技家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焦桐(19960900)。飛往夢境的班機--小評零雨詩集《特技家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小濱(1999)。表演與虛無:讀零雨詩集《特技家族》,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愁予(19930200)。發光的黑暗--讀零雨《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