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生物力學觀點探討人體著地之運動傷害
書刊名:國北教大體育
作者:楊明智江金裕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132-136
主題關鍵詞:關節角位移50ms被動衝量最大負荷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53
背景:綜覽國內外學者對著地動作的研究焦點集中於下肢與介質面的撞擊和撞擊後所產生加諸於下肢組織的負荷之間之力學關聯,並期望找出其避免運動傷害之緩衝機轉。研究目的:以生物力學觀點探討人體著地之運動傷害原因及其緩衝機轉。方法:國內外有關在著地動作相關文獻分析歸納整理。結語:(一)著地動作造成的下肢運動傷害最常發生在膝關節與踝關節;(二)著地運動傷害生物力學參數: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與其時間,50ms被動衝量,最大負荷率;(三)著地動作緩衝機轉:延長下肢緩衝時間,增大膝、髖關節角位移,增強髖膝踝伸肌肌群力量。藉由本文的整理期能提供往後有關著地動作之課題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期刊論文
1.Winter, D. A.(1992)。Lower extremity injury: Biomechan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jury to the lower extremity。Sports Medicine,14(3),149-156。  new window
2.McNitt-Gray, J. L.(1991)。Kinematics and im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drop landings from three heigh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Biomechanics,7,201-224。  new window
3.Nigg, B. M.(1985)。Biomechanics, load analysis and sport injurie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Sports Medicine,2(5),367-379。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太彥(2003)。國小學童不同軟硬表面著地下肢勁度調節之機轉及其影響(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孟勳(2007)。不同高度單腳著地後迅速推蹬動作對阿基里斯腱受力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宏達(2000)。由地面反作用力評估鞋底避震能力:材料測試標準之訂定(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太彥(1999)。國小學童不同高度赤腳著地之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