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遍歷諸境、磨練身心--從屠隆《曇花記》看其宇宙觀
書刊名:國文學報. 高師大
作者:林智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ih-li
出版日期:2010
卷期:11
頁次:頁95-117
主題關鍵詞:屠隆曇花記宇宙觀空間觀傳奇Tu-LongTan Hua JiCosmic viewConcept of spaceDram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
  • 點閱點閱:53
期刊論文
1.宋光宇(19831200)。中國地獄罪報觀念的形成。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26,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幸雅(20050700)。除心不除境,真性自若--論屠隆《清言》中淡適的生命情境。文學新鑰,3,67-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群(2000)。屠隆的文學思想及其「性靈」論的學術淵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119-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秀麗(2001)。從《十殿閻王圖》看古代地獄觀念之構成。史博館學報,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群(2007)。屠隆三教思想及其在戲劇創作中的表現。學術交流,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儒賓(2002)。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67-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智莉(2006)。明代宗教戲曲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志文(1981)。屠隆文學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桂惠(2002)。《西遊記》續書的魔境--以《續西遊記》為主的探討。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苑如(2002)。欲望塵世/境內蓬萊--《拾遺記》的中國圖像。空間、地域與文化 : 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澤田瑞穗(1991)。修訂地獄變--中國の冥界說。京都:法藏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德符。顧曲雜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鄒迪光(1997)。鬱儀樓集。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青木正兒、王古魯、蔡毅(201001)。中國近世戲曲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詠明(1995)。佛教的大千世界。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屠隆(1995)。鴻苞。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屠隆(1965)。娑羅館清言。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屠隆(1977)。白榆集。臺北市:偉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Norberg-Schulz, Christian、施植明(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畿(1986)。王龍溪語錄。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Dupré, Louis、傅佩榮(1986)。人的宗教向度。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守仁、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1992)。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昉(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天成(1959)。曲品。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謝肇淛(1977)。五雜俎。偉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華(1999)。博物志。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屠隆。續娑羅館清言。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屠隆(1958)。曇花記。六十種曲。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馮夢禎(1997)。快雪堂日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集部。台南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汝登(1997)。王門宗旨。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吉岡義豐(1989)。中國民間の地獄十王信仰について。吉岡義豐著作集。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江玉祥(1995)。中國地獄「十殿」信仰的源起。古代西南絲裯之路研究。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小南一郎(2002)。遠遊--時間和空間的旅行。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惠如(1989)。中國古典戲曲中的「翻案補恨」思想。小說戲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