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五代小說「寶珠」故事之研究
書刊名:嶺東學報
作者:簡佩琦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31
頁次:頁229-255
主題關鍵詞:筆記小說胡商胡人識寶寶珠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5
  • 點閱點閱:74
本文檢索唐五代筆記小說中有關「寶珠」的故事,按時代耙梳寶珠故事最先出現的型態、發展後的承繼與轉變。藉由「寶珠」故事的發展脈絡,分析故事背後胡漢關係意識型態的發展與轉變:唐代時,胡漢雙方呈現「雙贏」局勢的故事型態;隨史實的發展,至宋代則呈兩敗俱傷的故事型態。此外,宋代《太平廣記》收錄時,對此兩種型態的故事是有所趨避的。
期刊論文
1.李世才、錢正杰(1993)。珠寶文化初探。民間文學論壇,199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紅(2001)。論唐代的胡僧現象及其在小說中的體現。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德寬(1995)。「識寶回回」傳說探討。西北第二民族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 (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北川(1995)。回鶻文《金光明經》第十四品《如意寶珠品》研究。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程國賦(2001)。論唐五代小說中的胡商現象。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昌慶志(2001)。論胡商形象出現於唐人小說的商業原因。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劍(2001)。胡商、胡馬、胡香--唐文學中的外來文明和唐人精神品格。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崗龍(2001)。蒙古族識寶傳說研究。民俗研究,20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雲鶴、呂方達(2005)。《太平廣記》中的唐代胡商文化。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6),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立(2002)。20世紀小說母題硏究述略。求索,20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青(2003)。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見下的胡人形象。西域研究,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江帆(2001)。「芝麻開門」的綿綿迴響--論中國的「識寶」故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程薔(1984)。西域胡人識寶傳說在唐以後的發展演變。民間文藝集刊,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嚴夢春(2005)。「回回識寶」傳說探微。民族學研究,20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程薔(1993)。識寶傳說與文化衝突--識寶傳說文化涵義的再探索。民間文學論壇,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蔡靜波、楊東宇(2006)。試論唐五代筆記小說中的胡商形象。西域研究,20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永增(2004)。莫高窟第158窟的納骨器與粟特人的喪葬習俗。敦煌研究,20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顧希佳(2001)。世代尋寶夢--「石門開」型故事解析。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雷聞。割耳剺面與剌心剖腹--從敦煌158窟北壁涅槃變王子舉哀圖說起。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程薔(1993)。識寶傳說與文化衝突。民間文學研究,19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程薔(1986)。中國識寶傳說研究。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薔(2003)。驪龍之珠的誘惑:民間敘事寶物主題探索。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康韻梅(20050000)。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建偉(2002)。回回歸事類記。寧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愛德華.謝弗、吳玉貴(2005)。唐代的外來文明。陝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青(2006)。〈能夠照明的寶珠〉、〈唐人小說中的胡人識寶故事〉、〈抒情(煮海)型故事及其發展〉。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薔(2002)。識寶傳說與文化衝突--識寶傳說文化涵義的再探索。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傳說故事卷)。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世瑜(2006)。識寶傳說:一個關於本土與異域的華北民間歷史隱喻。大歷史與小歷史--區域社會的理念、方法舆實踐。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國良(1990)。唐代胡人識寶藏寶傳說。文學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