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析1930年代上海情歌漫畫--以張光宇(1900~1965)《民間情歌》為例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吳宜鈴
作者(外文):Wu, Yi-li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4
頁次:頁321-350
主題關鍵詞:中國漫畫張光宇民間情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71
1913年,魯迅(1881-1936)於〈擬播布美術意見書〉提出:「當立國民文術研究會,以理各地歌謠、俚諺、傳說、童話等;詳其意誼,辨其特性,又發揮而光大之,並以輔翼教育」。此後,知識份子漸漸關注民間文學、歌謠及藝術,以推進新文化運動。1930年代,漫畫界響應文壇,促使以具「民族風格」特色的民間歌謠為題材的民間情歌漫畫相應而生,對比當時上海藝壇「歐美風雨」的氛圍,便顯得十分獨特,而張光宇(1900-1965)即是漫畫界民間情歌風潮的推波助瀾者。張光宇是中國二十世紀代表性的漫畫家之一,但其漫畫的重要性,在過去學術界一直未被重視。首先,筆者思考民間情歌與漫畫情歌的興起與發展背景。其次,以張光宇30年代的《民間情歌》為研究基礎,分析其文本與表現形式,進一步思考張光宇、陳洪綬(1598-1652)與珂弗羅皮斯(Miguel Covarrubias,1904-1957)作品之間的互動,探討張氏如何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最後,以《民間情歌》中的古典文學、戲曲藝術及民間藝術,說明張光宇「現代化民族風格」的形成,而《民間情歌》中現代思潮與社會風潮的呈現,亦反映20世紀初的中國現代化的過程。
期刊論文
1.林素幸(201112)。移動的美術館:20世紀初中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與商業美術。文化研究,13,163-2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宜鈴(201203)。試析張光宇(1900~1965)漫畫特色:以《西遊漫記》為例。議藝份子,18,2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楠楠(2009)。一條獨特的道路--張光宇20世紀20-30年代美術創作及觀念研究(碩士論文)。北京大學,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相廣泓(2003)。試論裝飾藝術與裝飾藝術大師張光宇(博士論文)。清華大學,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德馨(2010)。寓嘲諷於情慾--漫畫中的上海城市文化(1928-1937)(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稚亘(2003)。流動的疆界:以漫畫為例看民初上海高階與通俗美術的分類與界線問題(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海圖書館(2010)。老上海漫畫圖誌。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97)。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漫畫。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97)。中國美術全集18畫像石。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左漢中(2006)。中國民間美術造形。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春秧(1990)。陳洪綬作品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素幸、陳軍(2008)。豐子愷與開明書店。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亞沙、經莉、陳湛綺(2004)。民國漫畫集刊集粹。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薇、黃大剛(2012)。瞻望張光宇:回憶與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薇編(2011)。張光宇文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傳席(1992)。明末怪傑--陳洪綬的生涯及藝術。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光宇(1935)。民間情歌畫集。上海:獨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望(1982)。魯迅論美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Cox, Beverly J.、Covarrubias, Miguel、Anderson, Denna Jones(1985)。Miguel Covarrubias caricatures。City of 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new window
14.Mears, Peter、Heinzelman, Kurt、Harry Ransom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2004)。The Covarrubias circle: Nickolas Muray's collection of twentieth-century Mexican art。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new window
15.(19340120)。時代漫畫。上海時代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350925)。獨立漫畫。上海時代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360507)。上海漫畫。上海時代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國現代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1997)。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20)版畫。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邵洵美、陳子善(2006)。洵美文存。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鍾宗憲(2006)。民間文學與民間文化采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Andrews, Julia F.、Kuiyi, Shen(1998)。A Century in Crisis: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New York:Guggenheim Museum。  new window
22.李歐梵、毛尖(2006)。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葉文心、羅蘇文、徐鼎心、熊月之、鄭祖安、魏斐德、張濟順(2001)。上海百年風華。臺北:躍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Sullivan, Michael、MURPHY, Franklin D.(1996)。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Berkeley:Oakland,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6.滕守堯(1997)。藝術社會學描述。臺北:生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畢克官、黃遠林(2006)。中國漫畫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魯迅(198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