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粵語俗字對巴色會客家方言用字的影響
書刊名:粵語研究
作者:莊初昇
作者(外文):Zhuang, Chu-sheng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
頁次:頁60-75
主題關鍵詞:粵語俗字巴色會客家方言文獻客家方言用字Cantonese variant charactersBasle MissionHakka dialect literatureHakka dialect charact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1
期刊論文
1.鄧景濱(2007)。粵方言字的優化。粤語研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寒生(2003)。漢語方言字的性質、來源、類型和規範。語言文字應用,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章樹關(1997)。粵語方言字芻議。廣西民族學院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伯慧(2010)。形形色色的方言字。語文雜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莊初昇(2005)。粤北土話及其他漢語方言表“孵化”義的詞源。中國語文研究,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初昇(2010)。一百多年來新界客家方言名詞性詞語的演變。歷時演變與語言接觸中國東南方言,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莊初升(2010)。清末民初西洋人編寫的客家方言文獻。語言研究,30(1),94-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小婭(2000)。粵語方言用字一百多年來的演變。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建明(1994)。閩西客家話詞彙寶庫--林梁峰著《一年使用雜字文》。鄉音傳真情---首屆客家方言學術研討會。閩西客家學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奇、高然(2000)。廣東坊間特殊用字調查。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穎昕(2010)。巴色會客家方言文獻的用字研究--以《啓蒙淺學》( 1880 )爲中心〉(碩士論文)。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瑪突來維切•帕維爾(2002)。粤語特殊方言历字研究(碩士論文)。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蘭(1949/2005)。中國文字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振鶴(2008)。逸言殊語。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初昇、黃婷婷(2013)。19世紀香港新界的客家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翊(2007)。澳門語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雙慶、莊初昇(2003)。香港新界方言。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湧泉(2010)。漢語俗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去非、楊武泉(1999)。嶺外代答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