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泰雅族家園生計實踐在當代社會的義涵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官大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an, Da-wei
出版日期:2015
卷期:98
頁次:頁305-318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族生物多樣性土地知識發展主義人地關係Indigenous peopleBiodiversityLand knowledgeDevelopmentalismHuman-land rel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20
回到經濟作為「家園維護」的本質,本文嘗試:1、指出台灣的發展歷程中,延續殖民敘事、邊緣化原住民族土地經驗的影響;2、以泰雅族傳統農耕為例,重新理解原住民土地知識與家園生計的意義;3、說明這些知識對當代台灣社會的啟發。本文強調:對於原住民家園生計的思辯,不是鄉愁式的懷想,而是在過去與現在的延續中,看到未來的可能。
Revealing the essence of economy as “the maintenance of home”, this paper:1) point out the influence of colonial narrative that marginalizes the indigenous experiences of land; 2) take the Tayal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s an example, and explore the ecological meaning of Tayal livelihood practices; 3) Address the inspiration it bring to contemporary Taiwan society. In conclusion, this paper emphasizes such a reflection in not out of nostalgia. Instead of that, the reflection is a seeking of future possibility from the articulation of present and past.
期刊論文
1.官大偉(20130900)。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70,69-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愛靜、陳亭伊(2009)。原住民保留地農業利用發展之新契機:以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秀巒村為例。看守臺灣,11(4),1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官大偉、林益仁(20081200)。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69,109-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顏愛靜、羅恩加、陳亭伊(2010)。石門水庫集水區流域治理機制之探析--以保留地復育團運作為例。兩岸民間社會與公共參與研討會,(會議日期: 2010/06/11-1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大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官大偉、阿棟優帕司、芭翁都宓、羅恩加(2012)。原住民生態知識在當代農業的實踐:從gaga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談起。第十六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暨『師大•大師』沙學浚教授紀念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12年6月2-3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益仁(2013)。泰雅族的遷徙與生態觀。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沙龍泰雅系列講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黑帶巴彥(2013)。泰雅族的遷徙與生態觀:演講稿。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沙龍泰雅系列講座。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恩加(2010)。原住民部落發展的課題:以石磊部落發展有機農業為例。2010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國立嘉義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10年10月21-2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恩加(2008)。原住民發展有機農業遭遇的若干問題: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2008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臺灣農業推廣學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08/11/14)。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恩加(2010)。會跳舞的蔬菜:泰雅族石磊部落自然農業發展歷程之研究。一年過後:原住民族災後重建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原住民族發展研究中心(主辦) (會議日期: 2010年1月12-13日)。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顏愛靜、羅恩加、陳胤安(2009)。誘因排擠與原住民部落農業之發展:以臺灣新竹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第7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9年9月16日)。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09)。原住民地區永續農業發展之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第1屆發展研究年會,(會議日期: 2009年11月29日)。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Kuan, D. W.(2009)。A river runs through it: Story of resource management, place identity and 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Marqwang(博士論文)。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  new window
2.馬鉅強(2005)。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Escobar, A.(1992)。Planning。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 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London:Zed Books。  new window
2.Singer, H.(1992)。Lessons of Post-War Development Experience, 1945-1988。Development polic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