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吳澄《道德真經註》「心性論」探微--以理學詮解《老子》的義理向度
書刊名:國文學報
作者:劉怡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Yi-chu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56
頁次:頁35-65
主題關鍵詞:元代吳澄道德真經註老學理學Yuan DynastyWu ChengAnnotation of Daode ZhenjingNeo-ConfucianismTao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98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福田殖、連清吉(19980600)。吳澄小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2)=30,25-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固盛(200108)。北宋儒家學派的《老子》詮釋與時代精神。西北大學學報,31(3),40-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淑貞(198304)。元儒吳草廬的生平。高雄師院學報,1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怡君(20050900)。吳澄《道德真經註》「道論」探析--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有鳳初鳴年刊,1,3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怡君(200906)。吳澄理學「心性論」義理內蘊探微--兼論元代朱學與陸學的和會。國立臺北大學人文集刊,8,63-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淑君(20050300)。宋代老子學的一個詮釋觀點--以《論語》、《孟子》解讀《老子》的面向。中國學術年刊,27(春),19-45+2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固盛(2000)。《老子》哲學思想解釋的三次突破。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7,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淑君(20010600)。蘇轍「老子解」義理內蘊探析--兼論「儒道交涉」的老學視域。中文學報,7,119-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澄(1986)。吳文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岐(1997)。孟子。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7)。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夢得(1965)。老子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道堅(1977)。玄經原旨發揮。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澄(1986)。道德真經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廷相(2002)。雅述。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宋濂(1979)。元史(210卷)。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慶藩(1982)。莊子集解。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紀昀(1983)。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鼓應(2000)。老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Gadamer, Hans-Georg、洪漢鼎(1999)。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牟宗三(1986)。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蘇轍(1965)。老子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Heidergger, Martin、陳嘉映、王慶節、熊偉(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弼、韓康伯、孔穎達(199708)。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陸九淵(1979)。象山全集。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1984)。宋明理學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熹、陳俊明(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復觀(199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少峰(2001)。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釗(1991)。道家思想史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1997)。中國老學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固盛(2001)。宋元老學研究。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江淑君(20100000)。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熹、鵝湖月刊社(1984)。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