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不同競技水準女子拔河選手身體組成及拉力表現之探討
書刊名:運動教練科學
作者:林泉寶郭昇李婷婷陳嬿伊李德仁 引用關係李再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uan-boaKao, ShengLee, Ting-tingChen, Yan-yiLee, De-jenLi, Tzai-li
出版日期:2016
卷期:43
頁次:頁25-31
主題關鍵詞:個人最大拉力去脂體重肌肉重量Maximal puller forceLean body massMuscle mas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鄭德相(19961200)。人體靜態水平拉力之研究。技術學刊,11(4),521-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山本博男、中神尚人、庭野統弘、遠藤哲也(1996)。動態性最大拉力的特徵。綱引雜誌,23,4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重霖、許晊豪(2005)。室內八人制拔河後拉力與踝關節柔軟度之探討。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4年度,546-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嘉文(20011200)。推展各級學校八人制拔河運動成功因素分析。學校體育,11(7)=6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涂瑞洪(19970300)。拔河之源由及基本力學概念。臺灣省學校體育,7(2)=38,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和龍(20010600)。室內拔河運動肌力訓練的方法。大專體育,54,30-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可富、黃永旺、許惠明(2004)。拔河運動肌力訓練之探討。教育部93年度全國各級學校八人制拔河運動學術研討會。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江玉棻(2003)。拔河運動不同起動步之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得明、黃紹仁、卓世鏞、林威秀、陳帝佑、吳鴻文(2012)。運動生物力學理論與應用。臺中市: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佳麗(2009)。青少年生理發展,http://depart.femh.org.tw/family/teen/t_1.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志輝(2002)。教育部九十一年度全國各級學校A級拔河教練講習會手冊,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體適能指導:肥胖之定義,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5.ph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洪榮聰、謝文芳、郭世傑、相子元(2003)。跆拳道晉段擊破測驗與踢擊力量關係之研究:以四段組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