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評〈戰爭與臺灣的高等教育,1945~1990〉
書刊名:臺灣社會學
作者:黃庭康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4
頁次:頁169-175
主題關鍵詞:高等教育戰爭社會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石永貴(2013)。蔣經國與美顧問團激辯軍中政工制度。傳記文學,102(3),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ong, Ting-hong(2016)。College Admission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Cold War in Asia: The Case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in the 1950s。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56(2),331-357。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翠華(1978)。非宗教教育與收回教育權運動(一九二二-一九三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思信、郭淑蘭(2010)。教育與國權--1920年代中國收回教育權運動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ys, Daniel H.、Widmer, Ellen(2009)。China's Christian Colleges: Cross-Cultural Connections, 1900-1950。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黃庭康(2017)。批判教育社會學九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airbank, Wilma(2005)。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 1942-1949。Honolulu, Hawaii: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庭康(2016)。反思台灣威權時期僑生政策的形成:以50年代為例。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1. 書評:評S. J. Ball的《教育論辯》
2. 中國菁英高中、秀異與全球功績主義:評[Yi-Lin Chiang (姜以琳)著], «Study Go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2)
3.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for Teaching the Theoretical Language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Preservice Teacher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4. 重思學習障礙之定義與鑑定:一個特殊教育社會學的觀點
5. 教育行政作為效率控制或是公義解放?--R. Bates的批判理論對教育行政之啟示
6. 書評:從移動的時空看教育的脈絡:評2018年世界教育年鑑《不平均的教育時空:歷史社會學的概念、方法與實踐》
7. Effects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n Traceable Agriculture Product Reuse Intention of Elderly People: Integrating Trust and Attitude Us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8. 通識課程之研判思考能力的學習成效在校務研究之應用
9. 由教科書內容看臺灣教育社會學學科架構的發展
10. 高等教育社會學的研究與脈絡
11. 立法院外的春吶:太陽花運動靜坐者之人口及參與圖象
12. 宗教教育的價值哲學思考:宗教教育課程內涵的教化論述
13. 書評:《把知識帶回來:從社會建構主義到社會實在主義的教育社會學》
14. 臺灣高等教育各學門實施前段不分系課程的知識理念探討--全球化知識生產模式轉變之分析
15. 運用芝加哥模式之網路藝術教學:以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