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經典的形構:涵義、標準與文化戰爭
書刊名:文史臺灣學報
作者:趙慶河
作者(外文):Chao, Ching-ho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3
頁次:頁151-171
主題關鍵詞:經典經典形構經典教育文化戰爭NarrativeNarrative historyAnalytical hist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張鍠焜(20180600)。Allan Bloom的大學理念及博雅教育思想。通識教育學刊,21,1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苑舉正(20111200)。經典之現代意義與應用。T&D飛訊,20,47-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亞珉(2004)。布魯姆的「誤讀」理論再闡釋。晉陽學刊,2004(1),93-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浩斌(2015)。特里.伊格爾頓的哈羅德.布魯姆文學經典觀批評。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7(4),268-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侯其強(2006)。文學經典的生成及其閱讀意義。二十一世紀,98,149-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寧康(2005)。評當代美國文學批評中的唯美主義傾向--哈羅德·布魯姆的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5(3),142-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江寧康(2007)。文學經典的傳承與論爭--評哈羅德・布魯姆的《西方正典》與美國新審美批評。文藝研究,2007(5),130-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永(2009)。站在不同播台上的對手--哈羅徳・布魯姆與憎恨學派。江漢論壇,2009(5),12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崔國清(2018)。哈羅德·布魯姆「誤讀理論」中的轉義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8(11),161-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龍(2015)。尼采或馬克思:經典建構的兩種向度--論布魯姆與杰洛瑞的經典之爭。北方文學(中旬刊),2015(3),9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郝嵐(2010)。文學經典的當代境遇--從哈羅德・布魯姆的《西方正典》說起。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283-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屈冬(2018)。價值雙重指向與關係性存在特質--論哈羅德·布魯姆的陌生性審美。南昌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照(2009)。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臺北:麥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單德興(2001)。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臺北:書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閻景娟(2010)。文學經典論爭在美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loom, Harold、余君偉、傅士珍、李永平、郭強生、蘇榕(2002)。盡得其妙--如何讀西方正典。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Eagleton, Terry、黃煜文(2014)。如何閱讀文學。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坤錦(1995)。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Eagleton, Terry、吳新發(1993)。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哈羅德.布魯姆、徐文博(2006)。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海登.懷特、陳新(2004)。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詹文雄(1981)。希臘政治思想史。臺北:聯鳴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史提夫.羅傑.費雪、李中文(2013)。閱讀的歷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文德爾班、詹文杰(2014)。古代哲學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彼得·布魯克、王志弘、李根芳(2004)。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哈洛.卜倫、高志仁(2017)。西方正典--歷代經典學派。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Kimball, Roger(1991)。Tenured radicals: how politics has corrupted our higher educ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  new window
16.Groak, Jan(2001)。Canon vs. culture: 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debate。New York:Garland。  new window
17.黃俊傑(1999)。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