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參與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獲獎結構之分析
書刊名:休閒與社會研究
作者:張嘉修
作者(外文):Chang, Chia-hsiu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7
頁次:頁23-38
主題關鍵詞:臺北世大運獲獎結構UniversiadeConstruction of medal win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鄭志富、張川鈴(20091200)。大型運動賽會場館規劃佈建之研究--以世大運申辦為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9,17-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新光、陳明義(1993)。對奧運戰略重點項目投入結構的分析與對策建議。體育科學,15(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希林、袁守龍、孫平、唐家珍(2007)。我國競技運動運動項目結構特徵及奧運設項效益研究。體育科學,27(5),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海軍、王冬生(2008)。從北京奧運會所獲獎牌析我國競技運動發展。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4),85-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體育署(2013)。2017臺北世大運--往臺灣全民的驕傲前進。國民體育季刊,44(3)=18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惠明、黃永旺(20050900)。中國大陸在釜山亞運會重點項目獲獎效益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131-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建新(2007)。對2008年後我國競技運動項目布局的探討。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7(6),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雅正、劉耀益(2014)。探析2017年第29屆世界大學運動會奪金策略。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8(2),2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田麥久(2001)。2001-2020年我國競技運動水平發展目標定位及實施策略。戰略抉擇--2001年全國體育發展戰略研討會。北京市: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96-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董新光、陳明義(1993)。對奧運戰洛重點項目投入結構的分析與對策建議。奧運戰略思考--奧林匹克運動與中國體育研討會,195-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莫鈞逵(2015)。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申辦成功之關鍵因素(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麥久、劉建和、延峰、胡亦海、徐本力、董國珍(2000)。運動訓練學。北京市: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永旺、陳金盈、李秀華、鍾孟儒、彭瑞瑩(2006)。未來我國奪金項目策略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麥久(1998)。項群訓練理論。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2017)。參賽大事年表,http://web2.ctusf.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30&Itemid=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