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古詩.文化心靈.宇宙結構--以唐詩的律詩、絕句、古體三大範型為中心
書刊名:南國學術
作者:張法
作者(外文):Zhang, Fa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022:4
頁次:頁632-646
主題關鍵詞:中國古詩律詩絕句古體文化心靈宇宙深邃Ancient Chinese poetryLyushiJuejuGutiCultural soulCosmic dept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施子愉(1944)。唐代科舉制度與五言詩的關係。東方雜誌,40(8),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文忠(2008)。唐人青春之歌走向頂峰之路--〈春江花月夜〉1300年接受史考察。東方叢刊,2008(1),146-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葛曉音(1999)。論初盛唐絕句的發展--兼論絕句的起源和形成。文學評論,1999(1),7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鄺健行(1994)。吳體與齊梁體。唐代文學研究,5,588-6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庚(1957)。唐詩的格律。語文學習,195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小平(1985)。論五言八句式的形成。文學遺產,19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法(2013)。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學術月刊,201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杜曉勤(2016)。五言詩律化進程與唐詩體式研究的思考與探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飛躍(20150300)。中國古典詩歌平仄律的形成與嬗變。中國社會科學,2015(3),136-157+208-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戚悅(202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原貌探蠡。勵耘學刊,20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唐宸(2017)。《春江花月夜》成篇獻疑--兼論《樂府詩集》的截取綴合改编現象。樂府學,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志熙(2011)。論初盛唐時期古體詩體制的發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霍松林(2003)。簡論近體詩格律的正與變。文學遺產,20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龔祖培(2015)。漢語詩歌‘拗救’說辨偽。文史哲,20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諸雨辰、胡韌奮(2019)。清人‘拗救’說再審視--以《全唐詩》15290首律詩為樣本。中國詩歌研究,2019(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雷樹田(2001)。試探初唐詩人群體對唐詩格律形成的貢獻。中國傳統文化新世紀國際文化討論會,(會議日期: 2001-1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梁小玲(2012)。初唐七律格律研究(碩士論文)。廣西民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力(2000)。詩詞格律。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鍾陵(1988)。中國中古詩歌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程千帆、莫礪鋒(2000)。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尚永亮(2013)。唐人作詩是否拗救?這是一個問題,讀石觀海《詩詞格律新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程千帆(2000)。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誤解。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