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虛構的想像與創造 : 以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福克納作品的影響為中心
作者:明田川聰士
書刊名:臺灣研究新視界 : 青年學者觀點;梅家玲 (編)
頁次:149-180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臺北:麥田
主題關鍵詞:李喬寒夜三部曲福克納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李喬(1984)。從文學作品看臺灣人的形象。臺灣文藝,91,57-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喬、三木直大、周婉窈、黃華昌、阮文雅(20070100)。縱談《寒夜》的歷史與文學。文學臺灣,61,232-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喬(1968)。入選感言。臺灣文藝,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喬(19860500)。文學與歷史的兩難。臺灣文藝,100,1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喬(2006)。「歷史素材小説」寫作經驗談。文訊,2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醒夫(1974)。偉大的同情與大地的郷愁。書評書目,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壹闡提(1973)。我喜愛的書。書評書目,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偉竣(1982)。走出「寒夜」的作家。暖流,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喬(19850500)。小說人「應讀書」書單。新書月刊,20,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惠珍(1995)。美國小說在臺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九(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松輝(1991)。李喬《寒夜三部曲》研究歷史語言(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喬(2001)。寒夜三部曲1:寒夜。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喬(2010)。我的心靈簡史--文化台獨筆記。臺北:望春風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素蘭(2008)。給大地寫家書--李喬。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喬(2001)。寒夜三部曲2:荒村。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喬(2005)。重逢--夢裡的人。臺北:印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サラ.M.エヴァンズ、小檜山ルイ、竹俣初美、矢ロ祐人、宇野知佐子(2005)。アメリカの女性の歴史。東京:明石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上杉忍(1998)。公民權運動への道。東京:明石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大橋健三郎(1993)。フォークナー。東京:中央公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日本ウイリアム-フォークナー協會編(2008)。フォークナー事典。東京:松柏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平石貴樹(2010)。アメリカ文学史。東京:松柏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田中久男(1997)。ウイリアム’フォークナーの世界。東京:南雲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西川正身(1966)。フォークナー。東京:研究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義麟(2003)。ニ.二八事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喬(2001)。寒夜三部曲3:孤燈。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岡本勝(1996)。禁酒法。東京:講談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國立臺灣文學館(2007)。想像的壯遊。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森岡裕一(2005)。飲酒/禁酒の物語學。吹田〔大阪〕:大阪大學出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福克納(2000)。聲音與憤怒。臺北:書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福克納(2004)。聖殿。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福克納(2004)。八月之光。上海:上海譯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鍾肇政、錢鴻鈞(2002)。鍾肇政全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威廉.福克納、何欣(1959)。佛克納短篇小説選。臺北:重光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威廉.福克納、何欣(1970)。熊。臺北:晨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彭瑞金(1997)。臺灣文學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喬(1996)。小說入門。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若林正丈(2001)。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壹闡提(19720818)。威廉福克納的秋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壹闡提(19720819)。威廉福克納的秋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壹闡提(19720917)。威廉福克納的聲音與憤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喬(1992)。我的文學行程與文化思考。臺灣文學造型--李喬文學評論。高雄:派色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