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情感教育劇:《屈原》的形式與政治
書刊名:文學評論
作者:劉奎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2)
頁次:63-71
主題關鍵詞:屈原郭沫若情感教育劇中國作風情感動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屈原》是郭沫若《女神》之後最為重要的文學作品,也是抗戰時期左翼知識份子文化政治實踐的重要歷史遺產,它試驗了以情感為媒介的教育劇形式。戲劇的舞臺空間是具有倫理教育和歷史教育功能的訓諭與美育空間;對傳統戲劇表達程式與倫理教化功能的繼承,使該劇成為國統區實踐毛澤東所倡"中國作風"的代表作;"雷電頌"讓戲劇從行動進入抒情,通過對情感體驗、蓄積與抒發的演示具體地展示了情感操練的方法:該劇生成的是一種不同於布萊希特"史詩劇"的情感教育劇。情感教育劇的形式,與郭沫若的革命道路和歷史哲學密切相關,較之意識形態鬥爭,他更側重從社會關係出發的動員式革命,情感動員補充了集體意識的情感維度。
期刊論文
1.陽翰笙(1984)。戰鬥在霧重慶:回憶文化工作委員會的鬥爭。新文學史料,1984(1),3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沫若(1943)。歷史·史劇·現實。戲劇月報,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沫若(1923)。孤竹君之二子。創造季刊,1(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去病(1904)。論戲劇之有益。二十世紀大舞台,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光潛(1934)。剛性美與柔性美。文學季刊,193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凱(2006)。當還是不當「留聲機」?--後期創造社「意識鬥爭」的多重指向與革命路徑之再反思。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erry, Elizabeth J.、李寇南、何翔(2001)。重訪中國革命:以情感的模式。中國學術,8,97-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Wang, Pu(2012)。The Phenomenology of "Zeitgeist": Guo Moruo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博士論文)。New York University。  new window
圖書
1.朱自清(1947)。詩言志辨。上海: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以賽亞.伯林、亨利.哈代、呂梁、洪麗娟、孫易(2011)。浪漫主義的根源。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陽翰笙(1985)。陽翰笙日記選。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亞里斯多德、羅念生(2005)。詩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傑姆遜、陳永國(1998)。布萊希特與方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阿英(1960)。晚清文學叢鈔 : 小說戲曲研究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蘭·巴特、懷宇(2010)。羅蘭·巴特文集:文藝批評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布萊希特、丁揚忠(1990)。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Kushner, Tony(1996)。美國天使。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珊·朗格、劉大基(1988)。情感與形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艾曉明(2007)。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段從學(2012)。「文協」與抗戰時期文藝運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侯外廬(1985)。韌的追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郭沫若(19420208)。寫完《屈原》之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沫若(19420124)。屈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長之(19420525)。屈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沫若(19420205)。屈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伏園(19420207)。讀《屈原》劇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沫若(19400609)。「民族形式」商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北廠(19420418)。詩劇〈屈原〉--話劇底民族形式的新基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為(19420427)。詩的〈屈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沫若(19420206)。屈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遲(19420403)。徐遲先生來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蓀(19420405)。讀〈屈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19420418)。屈原和利爾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沫若(19510804)。由〈虎符〉說到悲劇精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沫若(19420309)。屈原思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穎(1977)。霧重慶的文藝鬥爭。懷念敬愛的周總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0)。中央關於發展文化運動的指示。南方局黨史資料。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斯年(1935)。論編製劇本。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本雅明、君余(2008)。什麼是史詩劇?。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山(1979)。痛失郭老。悼念郭老。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