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聚眾活動違序態樣與警察蒐證勤務規劃之研究
書刊名:犯罪學期刊
作者:黃淂棖
作者(外文):Huang, De Che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2:1
頁次:頁73-102
主題關鍵詞:聚眾活動違序態樣蒐證勤務Mass movementDisorder typesEvidence collecting ope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Jasper, James M.(1998)。The emotions of protest: Affective and reactive emotions in and around social movements。Sociological Forum,13(3),397-424。  new window
2.余進發(19960600)。臺灣地區群眾事件的探討與防處之道。復興崗學報,57,141-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柳建文(2009)。「行動」與「結構」的雙重視角:對中國轉型時期群體性事件的一個解釋框架。雲南社會科學,2009(6),53-56+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庭榕(20150600)。群眾活動處理機制與集會自由保障。中央警察大學學報,52,15-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香港警聲(2017)。西九龍總區成立公眾活動搜證隊。香港警聲,10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其賢(2015)。社群通訊世代群眾運動特性及警察機關防處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志錠(1998)。群眾心理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melser, Neil J.(1962)。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New York:The Free Press。  new window
3.林漢堂(2006)。聚眾活動防處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edekop, Vern Neufed、Pare, Shirley(2010)。Beyond Control: A Mutual Respect Approach to Protest Crowd-Police Relations。New York:Bloomsbury Academic。  new window
5.朱金池(2016)。聚眾活動處理的政策管理。獨立作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金池、洪文玲、蔡庭榕、劉嘉發(2016)。聚眾活動處理學。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洪復琴(1988)。臺灣地區群眾運動分析與防處。臺北市:大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榮春(1990)。非法聚眾活動防處要領。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央通訊社(20171022)。港警增編制 專責公眾活動犯罪調查情蒐,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710220085.aspx。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北市政府警察局(2013)。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強化執行聚眾勤務蒐證工作」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