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
作者:莊宜文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李瑞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張愛玲張派小說張派作家世情小說海派白先勇朱天文蘇偉貞袁瓊瓊施叔青鍾曉陽李碧華王安憶蘇童葉兆言須蘭嚴歌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5) 專書(6)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4
「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自己。」炎櫻此言,似乎預言了張愛玲的文學身世。她從古典文學、海派小說中攝取養分,讓老靈魂蛻變成新生命,進而哺育了無數後代作家。
本文共分九章,引言說明研究動機、檢討兩岸張學研究趨勢,與張派現象現有研究成果。
第一章「中國文學史上的張愛玲」:張愛玲與世情小說傳統淵源深遠,繼承家庭小說、《紅樓夢》、才子佳人小說、狎邪小說一脈;且為海派小說集大成者,吸納鴛鴦蝴蝶派、張恨水小說、新感覺派,並與京派小說有所交涉;張愛玲成為五四文學傳統另一支分流,與魯迅並峙輝映。
第二章「張愛玲現象的形成」:從作品、作者、讀者與環境多方面解讀張愛玲迷魅;其次分析其典範地位的塑就,由評論者的奠基與傳媒的運作雙管齊下討論;再探討張派作家的締結,從城市背景、時代經驗、文學傳統、寫作觀點、世代年齡、戲劇經驗等各個層面切入,並探索張派作家對影響說的態度,以及作家間彼此連結的情形。
乘著張愛玲影響的旋風,第一站來到暴風半徑最長的台灣,第三、四章「台灣留情」,順著台灣文學史脈絡,探勘與張愛玲含情脈脈的糾葛:張愛玲因五○年代反共文學進入台灣文學,六○年代唯一的一次台灣行,令《現代文學》成員驚鴻一瞥,七○年代《三三集刊》是胡張文學姻緣的開花結果,八○年代兩大報小說獎煽動了張派群體性的興起。台灣張派作家為數眾多,合奏起音律和諧的交響樂,始祖白先勇奏出華麗序曲,張派三大女聲:朱天文、蘇偉貞、袁瓊瓊傳唱不輟,其他作家的眾聲合唱,則包含不同派別的合音、研究者的張腔,與新世代的餘韻繚繞。
接下來進入香港,從整體環境、與張愛玲的關係、張派作家的書寫、以及張學研究趨向來看,香港都是台灣與上海的中介點。第五章「香港傳奇」,先回顧張愛玲三度到港的因緣際遇,在「張看香港」與「香港看張」間參差對照,簡述香港對張派作家群的意義,再依序探討施叔青、鍾曉陽、李碧華、黃碧雲等張派作家如何接續香江新傳奇。
最後一站回到張愛玲的生身之地,也是近年風起雲湧的上海。第六章「上海續集」進行「隔岸喊話」,張愛玲是遲歸的華麗緣,本章先分析大陸因意識型態的介入,而影響其流傳與評價的過程,現今呈現的傾向與態度,張愛玲熱及對後繼作家的影響。得天時地利的大陸作家,既襲得了相近的文化淵源,又因政局變遷而演繹,海派新傳人王安憶、廣義海派作家蘇童與葉兆言、新生代的須蘭、以及客居美國的嚴歌苓,合寫了繽紛續集。
各地環境的不同,造成三地張派作家群的差異性,個別作家亦因本身特質發展出不同風格,然而張派小說仍有共同特質,第七章「情愛紅塵,怨女心經」鎖定婚戀觀點與女性意識,也是張派作家最關注、表現最鮮明的部份。張派小說最常出現婚戀題材,其於悲觀陰暗處折射出人性的自私陰暗面,兩性刻畫呈現陰陽對調與女強男弱的傾向,女性意識亦潛藏不可小覷的顛覆力量。
第八章「時空封鎖,燼餘遺事」挖掘張派小說淡漠的時代感,與隱性的政治傾向。當時間與空間交織,歷史與都市演出雙重奏,我們看到三地張派作家,表現歷史感的時機與方式各有分別;其都市書寫特性,則是在張愛玲與新感覺派間遊走的狐步舞。本章最後一節分析張派作家對中國文化進行的反思。
第九章「戲夢人生,更衣私語」進入人生觀與表現手法的探尋。張派作家延續了張愛玲觀察人生的特殊角度,並與寫作手法相結合。張派小說瀰漫相當濃厚的戲劇性,其成因要從古典文學淵源、現代社會環境,與作家本身經驗加以探索,小說的戲劇性蔓延於主題意識、角色心理、環境營造、對話敘述等各方面。不少張派小說還帶著濃厚的戀衣情結,透露著張派的總體精神。最後探討張派小說的風格筆法,其修辭特色、意象經營,與隱隱危機。
結語總結研究成果,標誌張愛玲的時空座標、評價張愛玲影響的正負面、歸納張派文學現象的形成與發展,進而試圖勾勒張派小說在文學史的位階。
主要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包含論文引述資料,與重要相關評論,分為專書、單篇論文兩類。專書類分為作家作品、張愛玲研究、文學史與文學評論、學位論文;單篇論文分為張愛玲研究評述、張派作家評論報導、其他。
一、專書
(一) 作家作品
三毛。(1990)1991。《滾滾紅塵》。臺北:皇冠。
王安憶。1996a。《海上繁華夢》(王安憶自選集之一)。上海:作家。
─。1996b。《小城之戀》(王安憶自選集之二)。上海:作家。
─。1996c。《香港的情與愛》(王安憶自選集之三)。上海:作家。
─。1996d。《漂泊的語言》(王安憶自選集之四)。上海:作家。
─。1996e。《米尼》(王安憶自選集之五)。上海:作家。
─。1996f。《長恨歌》(王安憶自選集之六)。上海:作家。
─。1996g。《紀實與虛構》。臺北:麥田。
─。1998a。《獨語》。長沙:湖南文藝。
─。1998b。《處女蛋》。臺北:麥田。
─。1999。《人世的沈浮》。上海:文匯。
─。2001。《妹頭》。臺北:麥田。
白先勇。(1967)1970。《謫仙記》。臺北:文星。
─。1978。《驀然回首》。臺北:爾雅。
─。(1968)1981。《遊園驚夢》。臺北:遠景。
─。(1976)1984。《寂寞的十七歲》。臺北:允晨。
─。(1984)1987。《明星咖啡館》。臺北:皇冠。
─。1985a。《金大班的最後一夜》。臺北:遠景。
─。1985b。《玉卿嫂》。臺北:遠景。
─。(1973)1989。《孽子》。臺北:風雲時代。
─。1999。《驀然回首》(白先勇散文集)。上海:文匯。
─。(1983)2000。《臺北人》。臺北:爾雅。
朱天文。(1977) 1988。《喬太守新記》。臺北:皇冠。
─。(1979) 1994。《淡江記》。臺北:遠流。
─。1981。《傳說》。臺北:三三。
─。(1989) 1994。《最想念的季節》。臺北:遠流。
─。(1989) 1994。《炎夏之都》。臺北:遠流。
─。1994。《荒人手記》。臺北:時報。
─。(1983) 1996。《小畢的故事》。臺北:遠流。
─。(1990) 1996。《世紀末的華麗》。臺北:遠流。
─。1996。《花憶前身》。臺北:麥田。
朱天心。(1980)1992。《昨日當我年輕時》。臺北:遠流。
─。(1977)1997。《擊壤歌》。臺北:遠流。
─。(1989)1994。《時移事往》。臺北:遠流。
─。(1992)1998。《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麥田。
─。(1997)1999。《古都》。臺北:麥田。
─。《漫遊者》。臺北:聯合文學。
朱西甯。1981。《微言篇》。臺北:三三書坊。
李碧華。1989a。《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臺北:皇冠。
─。1989b。《秦俑》。臺北:皇冠。
─。1989c。《糾纏》。臺北:皇冠。
─。1989d。《胭脂扣》。臺北:皇冠。
─。1989e。《青蛇》。臺北:皇冠。
─。1992。《霸王別姬》。臺北:皇冠。
─。1990。《川島芳子》。臺北:皇冠。
─。1992。《誘僧》。臺北:皇冠。
李歐梵。1998。《范柳原懺情錄》。臺北:麥田。
林俊穎。1990。《大暑》。臺北:三三。
─。1994。《是誰在唱歌》。臺北:麥田。
─。1997。《日出在遠方》。臺北:遠流。
─。1997。《焚燒創世紀》。臺北:遠流。
林裕翼。1992。〈逼視人生〉。亞弦主編《小說潮¾¾聯合報第十三屆小說獎作品集》。臺北:聯經。
─。1992。〈我愛張愛玲〉。《我愛張愛玲》。臺北:聯合文學。
─。1996。《今生已惘然》。臺北:皇冠。
周芬伶。1996。《熱夜》。臺北:遠流。
─。2001。〈玫瑰紅玫瑰白〉。《聯合報‧聯合副刊》第三七版。2001.10.16。
胡蘭成。1990。《今生今世(上、下)》。臺北:遠景。
─。1991。《閑愁萬種》。臺北:遠流。
施叔青。1976a。《琉璃瓦》。臺北:時報。
─。1976b。《常滿姨的一日》。臺北:景象。
─。1976c。《西方人看中國戲劇》。臺北:聯經。
─。1984。《愫細怨》。臺北:洪範。
─。1985。《完美的丈夫》。臺北:洪範。
─。1986。《情探》。臺北:洪範。
─。1993a。《維多利亞俱樂部》。臺北:聯合文學。
─。1993b。《施叔青集》。臺北:前衛。
─。1993c。《她名叫蝴蝶》。臺北:洪範。
─。1995a。〈兩情〉。《聯合文學》總號一三二期。1995.10。
─。1995b。《遍山洋紫荊》。臺北:洪範。
─。1997。《寂寞雲園》。臺北:洪範。
─。1999。《微醺彩妝》。臺北:麥田。
袁瓊瓊。1981a。《自己的天空》。臺北:洪範。
─。(1981b)1984。《紅塵心事》。臺北:爾雅。
─。1983a。《隨意》。臺北:洪範。
─。1983b。《兩個人的事》。臺北:洪範。
─。1985。《滄桑》。臺北:洪範。
─。1985。《春水船》。臺北:洪範。
─。1986。《青春的天空》。臺北:李白。
─。1988a。《袁瓊瓊極短篇》。臺北:爾雅。
─。1988b。《今生緣》。臺北:聯合文學。
─。1989a。《蘋果會微笑》。臺北:洪範。
─。1989b。《情愛風塵》。臺北:洪範。
─。1997。《萬人情婦》。臺北:探索文化。
─。1998。《恐怖時代》。臺北:時報。
曹雪芹著。其庸等校注。1984。《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
張系國。1990。《男人的手帕》。臺北:洪範。
─。1980。〈傾城之戀〉。《星雲組曲》。臺北:洪範。
張愛玲。1991a。《秧歌》。臺北:皇冠。
─。1991b。《赤地之戀》。臺北:皇冠。
─。1991c。《流言》。臺北:皇冠。
─。1991d。《怨女》。臺北:皇冠。
─。1991e。《第一爐香──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臺北:皇冠。
─。1991f。《赤地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二》。臺北:皇冠。
─。1991g。《半生緣》。臺北:皇冠。
─。1991h。《張看》。臺北:皇冠。
─。1991i。《紅樓夢魘》。臺北:皇冠。
─。1991j。《惘然記》。臺北:皇冠。
─。1991k。《續集》。臺北:皇冠。
─。1991l。《餘韻》。臺北:皇冠。
─。1991m。《張愛玲文集》。合肥:安徽文藝。
─。1992。《張愛玲散文全編》。浙江:浙江文藝。
─。1994。《對照記》。臺北:皇冠。
─。1996a。《海上花開》(韓子雲原著《海上花列傳》一)。上海:古籍。
─。1996b。《海上花落》(韓子雲原著《海上花列傳》二)。上海:古籍。
黃碧雲。1887。《揚眉女子》。香港:博益。
─。1991。《其後》。香港:天地圖書。
─。1994a。《溫柔與暴烈》。香港:天地圖書。
─。1994b。《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臺北:麥田。
─。1997。《七種靜默》。香港:天地圖書。
─。1999。《烈女圖》。香港:天地圖書。
─。2000b。《十二女色》。臺北:麥田。
傅蒞文。2001。〈老去的容顏〉。《聯合報‧聯合副刊》。2001.6.5。
須蘭。(1996)1997。《思凡》。上海:作家。
─。1996。《宋朝故事》。香港:天地。
─。1996。《櫻桃紅》。香港:天地。
─。1999。〈好色〉。瀋陽:《萬象》。1999.5.1。
葉兆言。1992。《夜泊秦淮》。臺北:遠流。
─。1995。《豔歌》。臺北:遠流。
─。1996。《花影》。臺北:麥田。
─。2001。《一九三七年的愛情》。臺北:麥田。
劉叔慧。1996。《夜間飛行》。臺北:聯合文學。
─。1998。《病情書》。臺北:遠流。
─。1999。《微妙的肉身》。臺北:麥田。
蔣曉雲。1977。《隨緣》。臺北:皇冠。
─。1980。《姻緣路》。臺北:聯經。
薛良媛。1998。〈賣衣者言〉。《小小螺絲釘的心聲──第一屆「勞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鍾曉陽。(1981)1992。《停車暫借問》。臺北:遠流。
─。(1983)1991。《流年》。臺北:洪範。
─。(1983)1994。《細說》。臺北:遠流。
─。1986。《愛妻》。臺北:洪範。
─。(1986)1992。《哀歌》。臺北:遠流。
─。1992。《燃燒之後》。臺北:麥田。
─。1996。《遺恨傳奇》。臺北:麥田。
蕭麗紅。1981。《千江有水千江月》。臺北:聯經。
─。(1977)1992。《桂花巷》。臺北:聯經。
嚴歌苓。1993。《少女小漁》。臺北:爾雅。
─。1995。《草鞋權貴》。臺北:三民。
─。1996。《扶桑》。臺北:聯經。
─。1998。《人寰》。臺北:時報。
─。1999a。《波西米亞樓》。臺北:三民。
─。1999b。《白蛇》。臺北:九歌。
蘇青。2000。《蘇青經典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蘇童。1990。《妻妾成群》。臺北:遠流。
─。1992。《紅粉》。武漢:長江文藝。
─。1999。《蘇童作品集》。太原:北岳文藝。
蘇偉貞。1981。《紅顏已老》。臺北:聯經。
─。1983a。《陪他一段》。臺北:洪範。
─。1983b。《人間有夢》。臺北:現代關係。
─。1983c。《世間女子》。臺北:聯合報社。
─。1984a。《有緣千里》。臺北:洪範。
─。1984b。《歲月的聲音》。臺北:洪範。
─。1985。《舊愛》。臺北:洪範。
─。1986。《陌路》。臺北:聯經。
─。1987。《離家出走》。臺北:洪範。
─。1989a。《流離》。臺北:洪範。
─。1989b。《來不及長大》。臺北:洪範。
─。1990a。《我們之間》。臺北:洪範。
─。1990b。《離開同方》。臺北:聯經。
─。1991。《過站不停》。臺北:洪範。
─。1992。《熱的絕滅》。臺北:洪範。
─。(1994)1998。《沈默之島》。臺北:時報。
─。1995。《夢書》。臺北:聯合文學。
─。1996。《封閉的島嶼》。臺北:麥田。
─。1999。《單人旅行》。臺北:聯合文學。
(二)張愛玲研究
于青。1994。《張愛玲傳:從李鴻章曾外孫女到現代曹雪芹》。臺北:世界書局。
─。1995。《尋找張愛玲》。北京:中國友誼。
于青、金宏達編。1994。《張愛玲研究資料》。福建:海峽文藝。
水晶。1983。《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new window
─。1996。《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臺北:大地。
王拓。1976。《張愛玲與宋江》。臺北:藍燈文化。
司馬新。1996。《張愛玲與賴雅》。臺北:大地。
宋明煒。1996。《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臺北:業強。
余彬。1993。《張愛玲傳》。湖南:海男。
周芬伶。1999。《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臺北:元尊文化。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臺北:麥田。
林式同等著。1996。《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
林幸謙。2000a。《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new window
─。2000b。《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
孟悅、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
邵迎健。1998。《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張愛玲的文學》。北京:三聯。
胡辛。1995。《最後的貴族:張愛玲》。臺北:國際村。
唐文標編。1983。《張愛玲卷》。臺北:遠景。
─。1984。《張愛玲資料大全集》。臺北:時報。
─。1983。《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
張子靜。1996。《我的姊姊張愛玲》。臺北:時報。
張健編。1984。《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學生。
─。1996。《張愛玲新論》。臺北:書泉。
陳子善編。1995a。《作別張愛玲》。上海:文匯。
─。1995b。《私語張愛玲》。杭州:浙江文藝。
陳炳良。1985。《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臺北:遠景。
陳麗芬。2000。《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new window
馮祖貽。1999。《百年家族──張愛玲》。石家莊:河北教育。
楊澤。1999。《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
萬燕。1996。《海上花開又花落──讀解張愛玲》。南昌:百花洲文藝。
劉川鄂。2000。《張愛玲傳》。北京:十月文藝。
蔡鳳儀編。1995。《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
鄭樹森編。1990。《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
盧正珩。1994。《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臺北:麥田。
靜思編。1994。《張愛玲與蘇青》。安徽:安徽文藝。
(三)文學史與文學評論
子宛玉編。1988。《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谷風。
王文英。1999。《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1998。《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
王岳川。1999。《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
─。1998。《接受反應理論》。濟南:山東教育。
王潤華編譯。1983。《比較文學理論》。臺北:國家。
王德威。1989。《眾聲喧嘩──三○年代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
─。1995。《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王寧編。1989。《精神分析》。成都:四川文藝。
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臺北:久大桂冠。1991。
古繼堂。1996。《台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
司馬長風。1978。《中國新文學史》。作者自印。
江邊。1992。《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流派》。青島:青島。
朱棟霖主編。1996。《文學新思維》。南京:江蘇教育。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
李仕芬。1996。《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
吳亮。1999。《老上海:已逝的時光》。南京:江蘇美術。
吳福輝。1995。《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
吳歡章主編。1996。《海派小說精品(修訂版)》。上海:復旦大學。
李瑞騰編。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臺北:九歌。
李歐梵。1998。《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
─。1998。《新感覺派小說選》。臺北:允晨。
─。2000。《上海摩登》。香港:牛津大學。
李潔非。1999。《城市像框》。山西:山西教育。
沈謙。1995。《修辭學》。臺北:空中大學。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
─。1992。《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
邵玉銘、張寶琴、亞弦主編。1989。《四十年來中國文學》。臺北:聯合文學。
佛洛伊德著。林克明譯。1970。《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臺北:志文。
─。葉頌壽譯。1990。《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臺北:志文。
克莉絲.維登著。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文論》。臺北:桂冠。
祈述裕。1998。《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文學藝術》。北京:北京大學。
阿城。1997。《閒話閒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北京:作家。
邱貴芬。1997。《仲介‧台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
孟樊、林燿德編。1990。《世紀末的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臺北:時報。
周介人、陳保平主編。1996。《幾度風雨海上花》。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周英雄、劉紀蕙編。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筆記》。臺北:麥田。new window
金元浦。1998。《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袁良駿。1999。《香港小說史(第一卷)》。深圳:海天。
哈羅德.布魯姆。1990。《影響的焦慮》。臺北:久大。
─。1992。《比較文學影響圖示──誤讀圖示》。臺北:駱駝。
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
施建偉。1986。《中國現代文學流派論》。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1991《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
夏志清。1970。《愛情、社會、小說》。臺北:純文學。
馬逢洋。1996。《上海:記憶與想像》。上海:文匯。
格蕾‧格林、考比里亞‧庫恩等著。陳引馳譯。1995。《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駱駝。
徐坤。1999。《雙調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寫作》。太原:山西教育。
張小虹。1995。《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new window
─。1996。《欲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聯合文學。
張京媛主編。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1993。《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
─等譯。1994。《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
張雙英、黃景進編譯。阿特金斯、莫洛主編。1991。《當代文學理論》。臺北:合森。
張贛生。1991。《民國通俗小說論稿》。重慶:重慶。
梅家玲主編。2000。《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
許道明。1999。《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
郭宏安、章國鋒、王逢振。1997。《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陳平原。1990。《中國小說敘事結構的轉變》。臺北:東大。
─。1998。《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
─。1999。《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
陳芳明。1996。《危樓夜讀》。臺北:聯合文學。
陳炳良。1991。《香港文學探賞》。香港:三聯書店。
陳青生。1995。《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
陳保平主編。1996。《幾度風雨海上花》。上海:上海三聯。
陳國球編。2000。《文學香港與李碧華》。臺北:麥田。
陳節。1998。《中國人情小說通史》。南京:江蘇。
陳燕谷譯。伊麗莎白‧佛洛恩德著。《讀者反應理論批評》。臺北:駱駝。1994
陳惠琴。1999。《傳奇的世界──中國古代小說創作模式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陳揚。1998。《精神分析文論》。濟南:山東教育。
陳憲年。1997。《創作個性論》。合肥:安徽教育。
陳潔詩譯。托里莫以著。《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駱駝。1995。
淡江大學中文系編。1999。《中國女性書寫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學生。
提格亨著。戴望殊譯。1995。《比較文學論》。臺北:商務。
楊東平。1994。《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
楊洪承。1998。《文學社群文化形態論》。合肥:安徽文藝。
楊照。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
─。1998。《夢與灰燼》。臺北:聯合文學。
楊義。1993。《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
楊澤編。1994。《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
董之林譯。羅勃C.赫魯伯。1994。《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詹明信著。陳清僑等譯。1997。《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北京:三聯。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臺北:爾雅。
廖炳惠。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new window
裴毅然。2000。《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人性史論》。上海:上海書店。
趙朕。1992。《台灣與大陸小說比較論》。福州:海峽文藝。
齊邦媛。1990。《千年之淚》。臺北:爾雅。
齊裕焜、歐陽健主編。《中國人情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
齊裕焜。1990。《中國古代小說演變史》。臺北:敦煌文藝。
劉介民。1990。《比較文學方法論》。臺北:時報。
劉再復。1999。《性格組合論》。合肥:安徽教育。
劉紀蕙、周英雄編。2000。《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
劉揚體。1997。《流變中的流派──「鴛鴦蝴蝶派」新論》。北京:中國文聯。
蔡源煌。1989。《海峽兩岸文學風貌》。臺北:雅典。
鄭明娳編。1993。《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
鄭樹森。1981。《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臺北:時報。new window
魯迅。《中國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
錢虹。1990。《香港女作家婚戀小說選》。北京:中國友誼。
錢嵎、吳立昌編。1992。《施蟄存、穆時英、劉吶鷗小說欣賞》。南寧:廣西教育。
戴望舒譯。提格亨著。1995。《比較文學論》。臺北:商務。
韓幼賢譯。1973。《變態心理學》。臺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魏紹昌。1992。《我看鴛鴦蝴蝶派小說》。臺北:商務。
羅莎琳‧邁爾斯(Rosalind Miles)著、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1998。臺北:麥田。
嚴家炎編選。1985。《新感覺派小說選》。北京:人民文學。
嚴家炎。1989。《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
欒梅健。1992。《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臺北:業強。
(四)學位論文
吳婉茹。1993。《八○年代台灣女作家小說中女性意識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李玉馨。1995。《當代台灣女性小說七家論》。臺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林繡亭。1990。《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昭瑜。1998。《張愛玲作品評論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士惠。2001。《上海流戀與憂傷書寫──王安憶小說研究(1976~1995)》。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文娟。1999。《嚴歌苓小說主題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冬梅。1993。《張愛玲小說的女性世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金群。1998。《施叔青小說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莉。1998。《《怨女》中人物對自我認識的追尋》。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宜。1999。《張愛玲小說的女性意識》。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宜文。1998。《《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彭筠蓁。1999。《對照記──張愛玲的傳統與現代》。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千芳。1995。《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女性處境》。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毓詩。《張愛玲本文中的人物心理與殖民文化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如芳。1999。《嚴歌苓的移民女性書寫》。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美珍。1996。《現代才女的舊魂新面貌──論蘇偉貞的小說》。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美。1997。《台灣女作家婚戀題材小說研究一九八○──一九九○》。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碩士論文。
劉叔慧。1995。《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美學實踐》。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靜怡。1998。《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娟。1991。《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華。1998。《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琇君。1997。《張愛玲小說中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文瑜。1998。《施叔青小說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偉貞。1999。《張愛玲的香港時期小說(1952─1955)》。香港:香港大學碩士論文。
二、單篇論文
(一)張愛玲評述
王安憶。〈世俗的張愛玲〉。「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5。
王宏志。〈張愛玲與中國大陸的現代文學史書寫〉。「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4。
王劍叢。〈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創作述評〉。廣州《中山大學學報》。1988。
王德威。〈張愛玲再生緣〉。「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4。
王衛平、馬琳。〈張愛玲研究五十年述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1。
朱天文。〈花憶前身──回憶張愛玲和胡蘭成〉。「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舉辦。2000.10.25。
朱西甯。〈愛玲之愛〉。《明報月刊》。1995.10。
─。〈點撥和造就〉。《聯合文學》一三二期。1995.10。
江迅報導。〈新世紀再現張愛玲傳奇〉。《亞洲週刊》第十四卷第四十四期。2000.11。
呂文翠、徐秀慧、胡蘊玉整理。〈永不消失的華麗¾¾告別張愛玲座談會〉。《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三九版。1995.9.30。
李瑞騰。〈她,彰顯了人類存在的悲劇〉。《中央日報》第三版。1995.9.10。
─。〈張愛玲震盪〉。《民生報》第十四版。1995.9.10。
施萍。〈直面人生的悲哀──《傾城之戀》與《香港的情與愛》比較〉。《南通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十三卷第三期。1997.9。
袁瓊瓊。〈張愛玲又死了一次〉。《聯合報‧讀書人》。1996.9.2。
─。〈張愛玲記〉。《聯合文學》第一三二期。1995.10。
秦都雍。〈談張愛玲與《紅樓夢》的悲劇意識〉。《平原大學學報》第十七卷第三期。
梁秉鈞。〈張愛玲與香港〉。「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5。
梁雲。〈論魯迅與張愛玲的文化關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2。
莊宜文。〈世紀末的哀音〉。《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5.9.11。
─。〈迴旋的舞步──從「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談起〉。《自由副刊》。2000.12。
陳芳明。〈張愛玲與「對照記」〉。《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10.2。
陳輝龍。〈筆記張愛玲〉。《聯合文學》。1995.10。
舒非。〈張愛玲與陳若曦〉。《中報月刊》。1985.5。
須蘭。〈姑姑、炎櫻和蘇青──談張愛玲筆下的世俗人情〉。「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5。
黃碧雲。〈過譽〉。香港《明報周刊》第1578期。1999.4.10。
溫儒敏。〈近二十年來張愛玲在大陸的「接受史」〉。「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4。
路筠。〈世情與言情──張愛玲與中國傳統小說緣結〉。《社會科學研究》。2000.2。
蔣芸。〈為張愛玲叫屈〉。「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研討會」。2000.10.25。
蘇童。〈張愛玲讓我想起了林黛玉〉。「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5。
(二)張派作家評論報導
丁琬。〈也是驚喜──訪蔣曉雲一席談〉。《明道文藝》四十五期。1979.12。
于青。〈嚴歌苓情懷〉。《文學自由談》總號六十期。1998.1。
王如青。〈自覺的嬗變與自我的超越──評王安憶小說的孤獨主題〉。《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2。
王德威。〈從〈狂人日記〉到《荒人手記》──論朱天文,兼及胡蘭成與張愛玲〉。收於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1996。new window
─。〈海派作家,又見傳人──論王安憶〉。收於王安憶《紀實與虛構》。臺北:麥田。1996。
─。〈腐朽的期待──鍾曉陽小說的死亡美學〉。收於鍾曉陽《遺恨傳奇》。臺北:麥田。1996。
─。〈以愛欲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試讀蘇偉貞的小說〉。收於蘇偉貞《封閉的島嶼──得獎小說選》。臺北:麥田。1996。
─。〈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收於朱天心《古都》。臺北:麥田。1997。
─。〈豔歌行──葉兆言的新派人情小說〉。收於葉兆言《花煞》。臺北:麥田。1999。
─。〈異象與異化,異性與異史──論施叔青的小說〉。收於施叔青《微醺彩妝》。臺北:麥田。1999。
─。〈暴烈的溫柔──黃碧雲的小說〉。收於黃碧雲《十二女色》。臺北:麥田。2000。
─。〈也是燼餘錄──讀林俊穎的《焚燒創世紀》與《日出在遠方》〉。收於林俊穎《焚燒創世紀》。臺北:遠流。1997。
月斧。〈挑戰與超越──《長恨歌》討論會札記〉。《鍾山文學》總第一○○期。1996.1。
石曉楓。〈論王安憶《長恨歌》的海派傳承〉。《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十一期。1998.9。
朱西甯。〈恨歸何處──評王安憶《長恨歌》〉。《聯合文學》第十二卷第九期。
朱雙一。〈世俗風情畫和女性真我的展現〉。《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七期。總號一六三。
李元貞。〈貌多實一的身體書寫──從《沈默之島》談女人身體的處境〉。《聯合文學》第十一卷第四期。總號一二四期。1995。
沈怡專訪。〈嚴歌苓深耕移民文學〉。《聯合報》。1996.6.3。
袁瓊瓊。〈暴食者的閱讀焦慮〉。《聯合報‧讀書人》第三十版。2001.5.28。
邱妙津。〈中國傳統裡的烏托邦──兼論《荒人手記》中的「情色」與「色情」烏托邦〉。《聯合文學》總號一二一期。1994。
林則良。〈紅顏已老,不老紅塵──一種燼的語言孤獨的被定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6.5.29。
林素芬採訪整理。〈常勝將軍的勁敵──作家袁瓊瓊專訪〉。《幼獅文藝》第八十四卷第二期。總號五一八。1997.2。
林燿德。〈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文訊》總號一二三。1996.1。
姜捷。〈水墨般的女孩(鍾曉陽)〉。《婦女雜誌》總號二一八期。1986.11。
徐淑卿。〈嚴歌苓──說不盡歷劫的故事〉。《中國時報‧開卷》第四十一版。1998.4.30。
袁筱一。〈長恨哪堪歌──讀王安憶《長恨歌》〉。《出版廣角》。1997.3。
莊宜文。〈劉叔慧:走在華麗的文字鋼索上〉。《文訊》。1997.6。
─。〈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國文天地》。1998.1~2。
─。〈張派與戀衣情結〉。《中華日報》。1998.4.14~15。
─。〈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十四期。1998.6。
─。〈嚴歌苓:為傷痕加冕〉。《1998台灣文學年鑑》。1999.6。
─。〈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台灣文學學報》第一期。2000.6。
陳克華。〈當然是半生緣‧當然是林裕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6.5.24。
陳信元。〈九0年代大陸女性寫作初探──以王安憶、林白、陳染作品作為觀察場域〉。「兩岸文學發展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辦。2000.9.16~17。
陳炳良。〈水仙子人物再探:蘇偉貞、鍾玲等人作品析論〉。《中外文學》第十八卷第五期。1989。new window
陳思和。〈沒有戰爭沒有歷史只有愛的激情〉。《聯合報‧讀書人》。2001.6.11。
陳樂融。〈陪他一段紅顏已老──論蘇偉貞小說的愛情觀照〉。《中外文學》第十二卷第四期。1983。new window
張惠娟。〈鍾曉陽作品淺論〉。《中外文學》第十七卷第四期。new window
黃錦樹。〈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收於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1996。new window
─。〈從大觀園到咖啡館──閱讀/書寫朱天心〉。收於朱天心《古都》。臺北:麥田。1997。
楊美紅。〈鬼域哭歌──從〈山鬼〉看黃碧雲的創作風格〉。《中央日報》第二十版。2001.1.19。
楊照。〈敗德與死亡的種種傳奇──小論蘇童〉。《聯合文學》第八卷第十二期。總號九六。1992.10。
楊錦郁記錄整理。〈選擇寫作選擇孤獨〉。《聯合報‧聯合副刊》。1995.9.10。
葉玉靜。〈錦繡天衣──女性文學紀念碑的編織工程:淺論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女性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十一期。1998.4。new window
廖炳惠。〈回歸與從良之間〉。《聯合文學》第十二卷第三期。
褚士瑩。〈朱天文在臺北:過簡單生活的十種方法〉。《幼獅文藝》。1998.3。
齊紅、林舟。〈王安憶訪談〉。《作家》10期。1995。
賴素鈴。〈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民生報》讀書週刊。第四九八期。
駱以軍。〈顏色的爆炸〉。《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6.5.28。
鍾雲記錄整理。〈在孤獨的月夜裡歌唱──時報百萬小說獎「荒人手記」、「沈默之島」新書發表會座談記要〉。《中國時報》。1994.11.19。
簡瑛瑛。〈女性、主義、創作:李昂訪問錄〉。《中外文學》。1989.3。
─。〈女性心靈的圖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中外文學》第二七卷第十一期。1999.4。
─。〈性/女性/新女性:袁瓊瓊訪談錄〉。《中外文學》第十八卷第十期。總號二一四。1990.3。new window
顏純鉤。〈四位香港女作家與張愛玲〉。「張愛玲與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嶺南大學中文系主辦。2000.10.25。
〈女作家座談系列──袁瓊瓊座談會〉。《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創刊號。淡江大學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2000.3.15。
(三)其他
王志弘。〈城市的身世〉。《聯合文學》第十卷第五期。1994.3。
吳瑪 。〈女性創作與陰性氣質〉。《中國時報》。2000.9.19。
妙如記錄整理。〈淡筆寫濃情──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類決審會議記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三九版。1994.10.5。
周振鶴。〈文化中心與文化邊緣〉。「首屆上海香港都市文化比較研討會」。
杰姆遜。〈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星》第109號。1987.7。
姜玉鳳記錄報導。〈作家心目中的作家〉。《民生報》。1987.8.5。
徐淑卿。〈上海、臺北、香港──「三城文學」初交會時互放光亮〉。《中國時報‧開卷》。2001.2.18。
張文翊記錄。〈面面俱到的小說藝術──記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小說評審〉。《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三九版。1994.10.3。
莊宜文。〈是陷溺還是超越──從《鶯鶯傳》看中國女性的愛情困境〉。《國文天地》第十四卷第五期。總號一六一。1998.9。new window
許子東。〈假如沒有五四〉。《明報月刊》。1999年第五期。
黃宗慧。〈大敘事或小敘事?──重探李歐塔之後現代觀〉。《中外文學》。1995.7。new window
楊小濱。〈從上海到上海〉。《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6.5.25。
劉光能。〈文學公器與文學詮釋:法國近百年之變動與互動舉要〉。《中外文學》總號二六六期。1994.7。new window
劉再復、劉劍梅。〈論女子散文〉。《聯合報‧聯合副刊》。第七版。2001.1.27。
黎湘萍。〈戰後「雙城記」──試論光復初期上海與臺北的文化政治〉。兩岸文學發展研討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舉辦。2000.9.16~17。
羅崗〈「鴛鴦蝴蝶派」文學與上海市民意識型態的形成〉。「首屆上海香港都市文化比較研討會」。2000。
「上海專號」。《聯合文學》。第十七卷第十二期。總號二○四。2001.1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