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派系分合與晚清政治(1885-1898)─以「帝后黨爭」為中心的探討
作者:林文仁
作者(外文):WEN-JEN LI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林能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派系晚清慈禧太后光緒翁同龢李鴻章中日甲午戰爭戊戌維新factionlate Ch''ing periodEmpress DowagerEmperor Kuang-hsuWeng T''ung-hoLi Hung-chang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the Reform of 1898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論文提要
本文之主旨,在透過對1885-1898年間,晚清政治結構中,滿洲親貴集團與漢官僚體系,圍繞因德宗親政而漸浮現之「帝后黨爭」,所進行之派系整合與對抗之觀察與掌握,進一步呈現此期間各重大政治事件之清晰圖像,及其聯繫線索,以提供理解晚清政治史發展之另種路徑。
循諸有清一代,派系運作與政治發展之密切聯繫,其實應是一八六0年代後的產物。這並不代表此前之清代歷史,不存在滿漢官僚之間的派系爭執,但以英主如康、雍、乾在朝,統治者與輔佐階層涇渭分明,這便壓抑了派系運作發展的有限空間。易言之,專制君主極為突出之意志與角色,使官僚體制之決策影響相對壓縮。嘉道守文,君王之駕馭力或不及於前,但基本格局尚能維持。群臣之所思者,非在彼輩可干預決策幾何,而在不令人主作為之效應擴及官僚體系運作之常態。惟自太平軍興與對外關係愈見紛繁以降,中央與地方互動之此消彼長,參與決策之漢官僚漸易形以實,派系活動遂因專制君主決策主動權之外流而益見復起。下至同治帝(1862-1874)以沖齡即位,與兩宮太后逾越祖制垂簾聽政,面臨此一權力結構重組之轉變期,官僚體系之參與權愈張,而派系凝聚實力,干涉決策之勢愈盛,此乃有同治朝與光緒前期,諸種政治面貌之展現也。
同治與光緒前期(1884年之前)派系分合之樣貌,及其與諸內外事件之連結,已有一定之研究成果呈現,以明所以。由此中歸納,光緒十年(1884)甲申易樞前之權力面目,或可以「恭醇之爭」與「南北之爭」二線相名之。「恭醇之爭」乃滿洲親貴於「辛酉政變」權力重組後所生之競爭格局;而「南北之爭」則為太平軍之役後,於漢官僚體系─尤以中央決策之軍機為甚─成形之路線對抗。二者甚囂塵上,亦反映自一八六0年代後,專制君主權力操作方式之變化。派系不再盡仰於上而茍存,柄權者正須賴派系之分合互動而尋找其更大之有利空間。即此,則無論實居權力顛峰者為何,已不能不放下身段,以各種可能方式運用,甚且介入群臣派系矛盾內,創造最大之可能空間。如是,則居上者已不能超然懸持矣。光緒十年(1884)後之派系格局,於焉現其輪廓。
在企圖獨操大權之慈禧太后運作下,「恭醇之爭」與「南北之爭」兩線以其根本矛盾與利害相間而漸合流,「恭醇之爭」因勢利導漸成自辛酉(1861)以來,西后與恭王權力矛盾之表象,配合上「南北之爭」在恭、醇角力中之依附作用,終有光緒十年(1884)藉中法越南衝突,而衍生之朝局翻覆。到此,慈禧「倒恭用醇」路線終成事實,而漢官僚南北派系亦因此局而重挫,「恭醇之爭」與「南北之爭」,終因之而告一段落,以迎新局也。
中法越南衝突之造作,誠令此前之派系分合進入一階段性之盤整,然根本問題並未解決,唯於現實權力結構中,另尋發展空間耳。但以派系之格局,不純以舊脈絡為所依,而須視重組之構築為其本也,此所以本文以光緒十一年(1885)後之情勢為析論之客體,而終以光緒二十四年(1898)為階段劃分也。以此,本文將力求呈現此下之派系運作,於原視個別獨立之中外大事件間,所發揮之關鍵影響,並提供更大可能之觀察參考。
循前述線索,本文除第一及第六章分別為<緒論>、<結論>外,第二章〈中法戰爭後的朝局變動(1885-1894)〉,將於基本介紹自辛酉(1861)至甲申(1884)之派系運作概貌後,導入對光緒十一年(1885)起,在新政治環境下,派系格局變動之討論。透過本章之鋪陳,我們將呈現一個以「帝(德宗)后(慈禧)黨爭」為核心,並圍繞以各項新起舊續之派系互動的網絡。
大體而言,中法越南衝突的效應,最終引爆了清廷內部權力結構的巨大變動,「倒恭用醇」路線之成真,使過去二十餘年來,基本以滿─「恭醇之爭」與漢─「南北之爭」為主線之派系鬥爭,告一段落。醇王一系之出掌樞垣,其實也代表了長期隱身於醇王之後,令易於掌控之醇王對恭王進行「代理人戰爭」的慈禧太后之勝利。由於醇王意志、才具之難及乃兄奕訢,加以其可成局自始即慈禧支持之結果,醇系執政後,自不易再發生如辛酉政變後不數年間,慈禧與恭王之矛盾與衝突。相反地,以恭王既倒,原賴恭邸倚畀提掖而權勢日隆之實力派政治領袖,人心浮動之際,正須仗醇王之威望,加以安撫,進而行派系之收編,其中尤以李鴻章之淮系北洋最具代表性。此後,「海軍衙門」與北洋海軍之建立,更為醇、李合作之具體表徵。
然而,在另一方面,雖然慈禧藉甲申易樞之舉,取得權力角逐上之一大勝利,但隨著由慈禧當年說服慈安皇后支持指名,而入承大統的光緒皇帝日近成人,慈禧柄政地位之合法性勢將面臨挑戰。尤其,在中國充滿人治色彩的政治傳統籠罩下,一旦在朝野間泛起「歸政」是否必然等於「親政」的疑慮時,新的權力矛盾幾便不可避免。層峰權力矛盾,帶動圍繞此核心之派系間的合縱連橫,朝局遂又多事矣。
權力競逐端賴實力,在傳統中國政治格局中,實力之最具體面向,莫如人事掌握之能力。豐沛人脈廣踞關鍵要津﹔關鍵要津開創龐大資源﹔龐大資源厚實人脈經營,此誠如掌權者手中運轉不已之輪盤。就此點而論,久踞層峰之慈禧,自具極大之優勢,光緒欲求他日於鞏固權力格局時具更大之主動性,勢須壯大親附於己之官僚勢力。於此,時為帝師,且為南派魁首之翁同龢,便扮演形同執行者之角色,以其文衡宗師之地位,大舉掄拔少壯派官僚。此既為德宗培植一批忠君新銳,亦藉以厚實南派隊伍,使甲申易樞時,與李鴻藻所領北派同受躓頓之勢,一時刷新,甚且因德宗親政日近,而水漲船高。
相較於此,北派持續低迷,難堪相埒,這便使得漢官僚派系間之權力競逐主線,漸移向翁之南派,與長期控扼封疆要津利源之李鴻章淮系北洋二者間。李氏自同治初年開府以來,久膺重寄,與慈禧或恭、醇諸王,深具淵源,惟與德宗則缺乏互信之基礎,加以翁、李之抗衡愈見檯面化,與翁對德宗無人可及之影響力,李氏於權力天秤上,勢較傾向慈禧。南派與淮系北洋之權力爭鬥,一定程度助長帝后間久已存在之矛盾與緊張,似亦必然。由「帝─后」與「翁─李」滿漢兩條派系對抗,或隱或顯而現,遂帶動其餘派系資源漸投於帝后權力矛盾之下,而成日後「帝后黨爭」之基本陣勢。溯觀各派系間互動整合之脈絡,則光緒二十年(1894)至二十一年(1895)中日朝鮮戰後之發展,誠一關鍵時期。透過韓事期間,各派系間之分合升沉,以帝后對立為核心之權力格局愈見清晰。是以,本文第三章〈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的派系角力(1894-1895)〉,將詳述前此之派系矛盾,如何以此後之論和論戰為舞台,進行著慘烈詭譎不下於戰場廝殺之權鬥,以及淮系北洋控制權隨此役而喪失之結果。
甲午熸師,淮系海、陸主力幾皆瓦解,此誠為李氏被迫放手於久踞之北洋要津,釘下最後一根棺材釘也。其間,德宗與南派之近於逼戰,及慈禧與其近臣,乃至北派對李鴻章之迴護,益反映外患壓境之際,內煎不遏之實況。惟李合肥畢竟黯然而去矣,經李氏二十五年經營已成影響政局發展重鎮之北洋,及取代淮軍,而為國防倚重之核心武力再造,遂成此下派系競逐,以厚實力之重點。此二大事之主導權,最終皆歸於向被視為慈禧近臣之榮祿。卡住軍權,幾已等同后黨於派系相持中取得主動,後日事態之發展,益可證明其關鍵性。帝黨與南派在建軍與北洋控制權爭取上之陷於被動,亦反映南派隊伍中熟諳軍事與地方行政人才之缺乏,即翁同龢本人亦不例外。進取既難成辦,則轉求內固,更見要緊。自韓事後,德宗著意整飭原決策核心團隊,不少久居樞垣而向被目為后黨成員之重臣,被迫下崗,遂令軍機與總理衙門中,南派陣營得具一定之相對優勢;特別是翁對德宗無人可出其右之決策影響力,加以每日形同「獨對」之書房時間,南派於內、外事權應可有一番好景,撐起帝黨大局。但亦於此期間,中俄密約,與英相莎侯(Lord Salisbury)所稱之「中國租讓權爭奪戰」(the battle of concessions in China)連串爆發,帶出瓜分危機之先聲,亦令主其事之德宗與翁同龢承受極大壓力。惟究其所以,此中事態發展,仍籠罩派系鬥爭之陰影,尤以奉旨行走總署,而得操弄其龐大外交人脈資源之李鴻章,與翁同龢之交手,最見暗潮洶湧。凡此,皆成帝后兩黨及所附各派系盤整實力,積極為人事佈局,以俟權力衝撞高峰來臨之此段時期中,深具後續影響之事件。此中條理之爬梳,應為建立甲午與戊戌兩大派系格局轉折點間聯繫之要件。
此外,就帝后關係之主線論,隨兩方之附從派系於甲午後之新局中力圖卡位之動作加大,亦導致做為派系結構根本之帝后雙方,對立作為更為直接。前述德宗藉甲午之事,先後抑退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等親后黨重臣,固是一例;慈禧反罷德宗近臣,亦翁同龢門下之汪鳴鑾、長麟一事,更直見帝后抗衡已走向白熱化。既如是,則母子君臣之恩誼,已成亂風過耳,此下只餘權謀矣。在爭取施政主導權與人事控制權之目標前,走權謀鋼索,且愈走愈難回頭,指向戊戌政變之結局,豈非宿命?本文第四章〈派系結構的調整與對立(1895-1898)〉即以甲午後至戊戌前,各派系於韓事後對所發展出新權力影響因素之競逐,及由此而呈現之歷史面貌為重點,將原分屬軍事史―如軍制改革與新國防武力之整編、建立,或外交史―如中俄密約與租讓權爭奪戰之擴大等,納諸派系因素之線索下來觀察,庶幾由另一角度充實對此時期史事之理解外,亦能為派系鬥爭終由甲午走向戊戌,嘗試找出更緊密之有機聯繫。
自光緒二十二年(1896)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間,連串外交處境惡化之打擊,固令有識之士深悚於國勢危脆,淪胥在睫;基本控制外交決策系統之南派,更於因應事件之經歷中,深體派系勢力之掣肘,與自身缺乏全面執政實力之現實。此非但為翁同龢與南派之困境,更是無法擺脫慈禧與后黨牽制之德宗最大憂患。職是之故,無論就挽救瀕於危亡的朝廷,抑或突破現實之權力窘境,有效壓制敵對派系之鬥爭實力,都需要一場進一步強化德宗與南派執政合法性之政治興革。光緒二十四年(1896)的維新運動,就派系之爭的角度觀察,便是在此種形同帝黨與南派最後一搏的情況下,被寫入了歷史;而事態的發展,最終也的確令這場中國專制王朝史上,最具挑戰性與改造規模的體制變革大戲,成了晚清同、光兩朝派系鬥爭史上,另一個階段性的轉折點。
平心而論,翁同龢所領導,做為日趨鮮明之帝黨主要核心的南派,其成員結構,相較於成分多元,且政治根基相對深厚之后黨各派系而言,明顯集中於翰、詹、科、道之少壯派官僚。出於翁氏門下,幾為若輩共同特點。翁氏狀元清華,兩朝帝師,衡文獨具隻眼,士林目為魁首的條件,對一班特重門第,恃才傲物的金馬玉堂之輩而言,的確較其他出身各異,或學養不固之當朝大僚,更能爭取若輩之追隨。翁氏門下累累,且各具清望,便成帝黨之最大資本。問題是,大率自光緒十一年(1885)後,方通過科舉正途,進入官僚體系―尤其翰詹系統―的少壯菁英,欲求正色立朝,雄辯滔滔,同氣連聲者流,或稱比比,但缺乏豐富之行政歷練,與懵於權力鬥爭之詭詐,亦幾乎為彼等共有之罩門。敗事有餘或未必是也,成事不足則確是彼輩與帝黨行止之常態。尤為要者,德宗無論親政前後,其權力基礎始終不固之現實,亦令做為帝黨主軸之南派,幾乎無力發展與其他派系間之橫向整合聯繫,蓋帝后間持續之緊張關係,令各主要派系及內外臣工,不是基於長期淵源及實力評估,而倒向后黨,便是消極地遲疑觀望,迴避表態,此種情勢於帝黨及南派之局限,遠甚於后黨及其依附派系。表現在德宗所視為關鍵一舉之新政推動上,亦是如此,此為後話。惟以勢限於斯,德宗與翁之南派在策略上,仍只能縱向地繼續擴充派下陣容,此前有翁同龢支持「強學會」,引薦康有為之舉,後有德宗親拔「四京卿」,特開懋勤殿之事,皆稍習中國近代史者所不陌生也。然此二例證之間,有光緒二十四年(1898)閏三月及四月,武英殿大學士麟書與自甲午後領樞之恭親王奕訢分別開缺,而由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榮祿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晉升及內召入直,榮祿且奉署王氏之原缺等人事調度,常見忽略,實此已暗含后黨對帝黨藉新政以爭取擴權意圖之抵制佈局矣。相較於帝黨與南派只能由現有格局外補人手之無奈,后黨之調度與榮、王二人之派系背景,正反映本文前所強調帝后兩黨實力結構之差異性。尤其德宗以新政為國運與權力之一大賭注,帝黨之中,德宗與領導南派,長期為其結合對象之乃師翁同龢間,卻出現致命的裂痕,此殆已為帝黨與南派終不免一敗塗地,而新政難逃乍起驟落命運之決定點矣。日後政變,實只同最後輓歌耳。勝負之分,又豈在「本初健者莫輕言」耶?本文第五章〈帝黨瓦解與派系格局之翻覆(1898)〉即以前述線索,為自光緒十一年(1885)以降,派系之種種分合重整鬥爭,做一階段性結果之分析。
經此十數年之演變,光緒十年(1884)之前派系發展之根本成員―無論為滿洲親貴之「恭醇」,或中央決策核心漢官僚之「南北」,俱已成昨日黃花,北派自李鴻藻不此前比之再起與身後為后黨人馬吸收,固不在話下,南派以翁同龢之簾眷與地位所再啟之風雲,亦隨戊戌之巨變而黯然消褪,此後再有南北相爭之談,已是另一番后黨主流下之光景矣。惟不容忽視者,漢官僚派系之全面跌宕,直接造成滿洲親貴保守勢力之抬頭,此或於慈禧初復主導權時,創造較大之安全感,卻愈令政策思維走向狹隘與極端,侈言廢立與排外,甚且令曾參與派系整合,而較稱明敏之輩如榮祿等,亦覺萬牛莫挽。庚子(1900)之禍,於焉作矣。走向新世紀之滿洲政權,所面臨者乃由開放而收束,且難再共信之滿漢對立局面,保皇抑革命之聲浪,乃至立憲派之貌合神離,又豈一政策走向之辯耶?凡此,本文皆期以派系鬥爭之因果,稍獻一二,庶幾補強昔來只「改革―保守」云云之二元意識解釋路徑,是稱足矣。
徵引書目
甲、中文部分
壹、基本史料
一、官書、史料輯
1.《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台北,華聯出版社影印,民國53年7月。
2.大陸雜誌社編輯委員會,《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二輯》,台北,大陸雜誌社,民國56年7月。
3.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上海,上海書局,2000年6月。
4.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上海,上海書局,2000年6月。
5.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上海,上海書局,2000年6月。
6.中國史學會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洋務運動》,上海,上海書局,2000年6月。
7.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中國海關與中日戰爭》,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3月。
8.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排印本,1989年6月。
9.左舜生選輯,《中國近百年史資料初編》、《中國近百年史資料續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6年10月。
10.朱壽朋編、張靜廬等校點,《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12月。
11.張其昀等編,《清史》,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55年7月。
12.戚其章主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
13.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民國78年9月。
二、年譜、日記
1.王文韶著,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5月。
2.王闓運著,馬積高主編,《湘綺樓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7月。
3.朱尚文編著,《翁同龢先生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5月。
4.李慈銘著,《越縵堂日記》,台北,文光出版社影印,民國52年7月。
5.胡鈞編著,《張文襄公年譜》,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5年10月。
6.孫寶瑄著,《忘山廬日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5月。
7.翁同龢著、趙中孚編,《翁同龢日記排印本附索引》,台北,美國亞洲學會中文資料中心,1970年10月。
8康有為著,《康有為自編年譜》(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版,1992年9月。
9.張佩綸著,《澗于日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54年6月。
10.張謇著,《嗇翁自訂年譜》,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3年10月。
11.曾紀澤著,劉志惠點校輯註,《曾紀澤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8年8月。
12.葉昌熾著,《緣督廬日記》,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民國53年12月。
13.雷祿慶編,《李鴻章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10月。
14.趙烈文著,《能靜居日記》,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民國53年10月。
15.鄭孝胥著,勞祖德整理,《鄭孝胥日記》,北京,中華書局排印本,1993年10月。
16.顧廷龍著,《吳愙齋(大澂)先生年譜》,北平,哈佛燕京學社,民國24年4月。
三、私家筆記
1.小橫香室主人編,《清朝野史大觀》,台北,中華書局,民國75年4月。
2.王小航(照)著《方家園雜詠紀事》,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5年9月。
3.王伯恭著,《蜷廬隨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4.王照口述,王樹楠筆錄,《德宗遺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影印,民國62年8月。
5.朱沛蓮編著,《清代鼎甲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2年12月。
6.何剛德著,《春明夢錄.客座偶談》,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7.佚名著,《李鴻章事略(外八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
8.佚名著,《悔逸齋筆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
9.佚名著,《清末實錄(外十一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
10.吳慶坻著,《蕉廊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11.李伯元著,《南亭筆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new window
12.李孟符著,《春冰室野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13.沈祖憲等著,《容菴弟子記》,台北,文星書店影印,民國55年9月。
14.金梁著,《光宣小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3月。
15.金梁著,《近世人物志》,台北,國民出版社,民國44年7月。
16.姚錫光著,《東方兵事紀略》,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5年8月。
17.胡思敬著,《國聞備乘》,上海,上海書局,1997年1月。
18.孫靜安著,《栖霞閣野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19.徐一士著,《一士談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20.徐珂編,《清稗類鈔》,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8月。
21.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隨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22.徐徹、王樹卿主編,《史說慈禧》,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3月。
23.柴小梵著,《梵天廬叢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24.張謇著,《柳西草堂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8年3月。
25.梁章鉅、朱智著,《樞垣紀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0月。
26.許指嚴著,《十葉野聞》,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27.郭則澐編,《十朝詩乘》,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民國65年2月。
28.陳夔龍撰,《夢蕉亭雜記》,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29.陳灨一著,《睇向齋談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3月。
30.費行簡著,《近代名人小傳》,台北,文海出版影印,民國56年8月。
31.馮桂芬著,《校邠廬抗議》,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60年8月。
32.黃濬著,許晏駢、蘇同炳合編,《花隨人聖盦摭憶全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68年10月。
33.惲毓鼎等著,《清光緒帝外傳(外八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2月。
34.葛虛存著,《清代名人軼事》,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35.劉聲木撰,《萇楚齋隨筆 續筆 三筆 四筆 五筆》,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
36.劉體智著,《異辭錄》,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
37.蔡云萬著,《蟄存齋筆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3月。
38.謝興堯注釋,《榮慶日記》,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86年8月。
39.瞿兌之著,《同光間燕都掌故輯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
40.瞿兌之著,《故都聞見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四、文集
1.文廷式著,《文廷式集》,北京,中華書局排印本,1993年1月。
2.李鴻章著、吳汝綸編,《李文忠公全集》,海口,海南出版社影印,1997年9月。
3.翁同龢紀念館編,朱育禮點校,《翁同龢詩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4.翁同龢著,《瓶廬叢稿》,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6年8月。
5.張佩綸著,《澗于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57年12月。
貳、工具書
1.山根幸夫主編,田人隆等譯,《中國史研究入門(增訂本)》,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
2.王仲孚編,《甲午戰爭中文論著索引》,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3年6月。
3.池季雲編,《歷代名人室名別號辭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4.姚佐綬等編,《中國近代史文獻必備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3月。
5.郭廷以編,《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台北,作者自印,民國52年8月。
6.錢實甫編,《清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7月。
7.魏秀梅編,《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1年8月。
參、專著
1.丁文江編,《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世界書局,民國47年8月。
2.孔祥吉著,《戊戌維新運動新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3.孔祥吉著,《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
4.孔祥吉著,《晚清史探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1月。
5.孔祥吉編著,《救亡圖存的藍圖─康有為變法奏議輯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6月。
6.王信忠著,《中日甲午戰爭之外交背景》,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3年3月。
7.王爾敏著,《淮軍志》,台北,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民國56年6月。new window
8.包遵彭、李定一、吳相湘編,《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共十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7年7月。
9.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最後的王朝》,台北,時報出版公司,2001年6月。
10.石泉著,《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1月。
11.吳相湘著,《近代史事論叢》,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53年8月。
12.吳相湘著,《晚清宮廷實紀》,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7年8月重排版。
13.吳相湘著,《晚清宮廷與人物》,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8月。
14.李守孔著,《李鴻章傳》,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7年8月。
15.李宗侗、劉鳳翰編,《李鴻藻年譜》,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59年6月。
16.沈雲龍著,《近代史事與人物》,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國60年8月。
17.沈雲龍著,《徐世昌評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8年8月。
18.沈雲龍編,《袁世凱全傳》,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5年4月。
19.孟森著,《明清史論著集刊》,台北,南天書局,民國76年5月。
20.林子候著,《甲午戰爭前夕中日韓三國之動向》,嘉義,大人物書局,2001年11月。
21.林明德著,《袁世凱與朝鮮》,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9年8月。new window
22.金兆豐著,《清史大綱》,台北,學海出版社影印,民國69年8月。
23.胡繩武編,《戊戌維新運動史論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
24.苗長青著,《晚清官僚派別派系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
25.徐徹著,《慈禧大傳》,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3月。
26.馬士(Hosea Morse)著,張匯文等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9月。
27.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國史學會合編,《甲午戰爭與翁同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11月。
28.張孝若著,《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台北,學生書局,民國63年5月。
29.張朋園著,《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53年8月。new window
30.梁啟超著,《戊戌政變記》,台北,中華書局,民國48年8月。
31.許晏駢著,《同光大老》,台北,皇冠出版公司,民國72年12月。
32.許晏駢著,《翁同龢傳》,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33.許晏駢著,《清朝的皇帝》,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88年12月。
34.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南天書局,民國83年10月。
35.陸奧宗光著,龔德柏譯,《蹇蹇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9月。
36.湯志鈞著,《戊戌變法人物傳稿》(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4月。
37.湯志鈞著,《戊戌變法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8月。
38.費正清、劉廣京編,《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2月。
39.黃彰健著,《戊戌變法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9年8月。
40.黃彰健著,《康有為戊戌真奏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63年8月。
41.楊天石著,《海外訪史錄》,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1998年9月。
42.楊天石著,《尋求歷史的謎底》,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
43.董守義著,《恭親王奕訢大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44.劉鳳翰著,《武衛軍》,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67年6月。new window
45.劉鳳翰著,《袁世凱與戊戌政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3月。
46.劉鳳翰著,《新建陸軍》,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56年5月。
47.蔡辰蘇、張勇、王憲明著,《戊戌變法史述論稿》,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48.蔡東杰著,《李鴻章與清季中國外交》,台北,文津出版公司,2001年4月。new window
49.蕭一山著,《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10月。
50.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77年7月。new window
51.蕭公權著,楊肅獻譯,《翁同龢與戊戌維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72年7月。
52.濮蘭德、白克好司著,陳冷汰、陳詒先譯,張憲春整理,《慈禧外記》,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年12月。
53.謝俊美著,《翁同龢傳》,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2月。
54.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 Jr.)著,陳蘇鎮等中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
55.寶成關著,《奕訢慈禧政爭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0年6月。
56.蘇同炳(莊練)著,《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台北,四季出版公司,民國67年1月。
肆、學位論文
1.吳月美著,《王闓運觀世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5月。
2.李淑芬著,《慈禧之得權方式及其統治特質》,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
3.林文仁著,《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1861-1884)─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6年5月。
4.林志松著,《清廷處理越南問題之決策過程(1880-1885)》,台北,私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5.林能士著,《中日甲午戰爭與清末北洋控制權的轉移》,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論文,民國88年6月。
6.郝延平著,《同光新政中所謂「清議」》,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論文,民國47年7月。
7.賴盟騏著,《翁同龢與晚清政局》,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年6月。
8.蘇啟昌著,《張佩綸與晚清清流集團》,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12月。
伍、期刊專文
1.丁名楠撰,〈十九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清朝統治集團最高層內部鬥爭概述〉,北京《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一期。
2.史全生撰,〈論戊戌維新運動中的帝黨〉,《歷史檔案》,1984年第四期。
3.何若鈞撰,〈甲午戰爭時期的清議〉,《歷史教學》,1987年第四期。
4.吳相湘撰,〈戊戌政變時的袁世凱〉,《歷史月刊》,民國87年6月,總第125期。
5.呂實強撰,〈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檢討〉,《歷史月刊》,民國87年6月,總第125期。
6.李宗侗撰,〈李文忠使俄與中俄密約〉,民國57年7月。
7.汪榮祖撰,〈一百年前的六月─戊戌風雲今談〉,《歷史月刊》,民國87年6月,總第125期。
8.汪榮祖撰,〈戊戌密謀再議─答高、黃兩先生〉,《歷史月刊》,民國77年9月,總第8期。
9.汪榮祖撰,〈帝黨確有密謀─也論戊戌政變〉,《歷史月刊》,民國77年4月,總第3期。
10.林文仁撰,〈沉思於「諸神」的黃昏─以人物為核心的晚清政治史研究之困境與可能〉,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政大史粹》第二期,2000年6月。
11.林文仁撰,〈派系因素下的北洋與中央關係(1885-1894)〉,國史館《國史上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五屆討論會》會議論文,民國88年12月。
12.林文仁撰,〈從沈、榮之爭看影響晚清政局的兩個因素〉,長春《史學集刊》,1996年第四期。
13.林文仁撰,〈評《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民國91年3月,第33期。
14.林明德撰,〈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的比較〉,《歷史月刊》,民國87年6月,總第125期。
15.祁發威撰,〈帝黨與戊戌變法〉,《新建設》,1963年第九期。
16.祁龍威撰,〈從奕訢出入軍機看前後「清流」的悲劇〉,北京《光明日報》,1963年5月22日刊。
17.邱秀香撰,〈學者對袁世凱在戊戌變法角色的探討〉,《近代史學會通訊》第六期,民國86年10月。
18.金承藝撰,〈慈禧太后的家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期,民國62年5月。
19.金承藝撰,〈關於同治帝遺詔立載澍為帝一事的辯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一期,民國58年8月。
20.姚崧齡撰,〈記陳夔龍〉,台北,《傳記文學》,第二十九卷第一期,,民國65年8月。
21.查時傑撰,〈清光緒朝前期的幾個政治集團〉,《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一期,民國63年5月。
22.張玉芬撰,〈論晚清重臣榮祿〉,北京《中國近代史》,1990年第七期。
23.許晏駢(高陽)撰,〈所謂「帝黨確有密謀」的面面觀─答汪榮祖先生〉,《歷史月刊》,民國77年7月,總第6期。
24.許晏駢(高陽)撰,〈慈禧太后與伊藤博文─戊戌政變真相之揭發〉,《歷史月刊》,民國77年2月,創刊號。
25.陳金戈撰,〈康有為翁同龢關係考〉,《忻州師專學報》,1986一期。
26.陳捷先撰,〈戊戌變法前後的帝后黨爭〉,《歷史月刊》,民國87年6月,總第125期。
27.陳梅龍撰,〈十九世紀後半期洋務派與各派政治勢力的關係及其內部矛盾〉,嘉興《嘉興師專學報》,1984年第一期。
28.章開沅撰,〈翁張交誼與晚清政局〉,《近代史研究》,1981第一期。
29.傅宗懋撰,〈清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軍機處之關係〉,收於《清制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6年7月。
30.馮天瑜撰,〈張之洞的道路-從清流黨到洋務派〉,武漢《江漢論壇》,1983年第10期。
31.黃彰健撰,〈談戊戌政變─與高陽、汪榮祖二先生商榷〉,《歷史月刊》,民國77年8月,總第7期。
32.楊天石撰,〈康有為謀圍頤和園捕殺西太后確証〉,《光明日報》,1985年9月4日。
33.趙秉忠撰,〈論清末統治集團內部的派系鬥爭〉,北京《中國近代史》,1983年第十一期。
34.劉孔伏、潘良熾撰,〈光緒皇帝變法的動機〉,《歷史月刊》,民國84年10月,總第93期。
35.黎仁凱撰,〈略論張之洞從清流派向洋務派的轉化〉,北京《中國近代史》,1983年第七期。
36.蕭一山撰,〈戊戌政變的真相〉,《大陸雜誌》,二七卷七期,頁30-35,民國52年10月。
37.戴逸撰,〈第一個洋務集團(奕訢集團)的興衰〉,北京《光明日報》,1962年8月22日刊。
38.戴逸撰,〈慈禧、奕訢鬥法記〉,北京《光明日報》,1962年8月27日刊。
39.關捷撰,〈甲午戰爭前中日海軍力量的對比〉,《東北師大學報》,1982年第一期。
40.蘇同炳撰,〈許晏駢傳〉,國史館《國史擬傳》第十輯,民國90年12月。
乙、英文論著
1.Bastid, Marianne, “Ch’ing-i (清議) and the Self- Strengthening Movement”,《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7年6月。
2.Eastman, Lloyd E.,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2.XXIV, No.4 (August, 1965).
3.Eastman, Lloyd E., Throne and Mandarins: China‘s Search for a Policy during the Sino-French Controversy, 1880-1885, (Cambridge, Mass., 1967)
4.Hao, Yen-ping, “A Study of Ch’ing-Liu Tang : The “Disinterested” Scholar-Official Group (1875-1884)”, Paper on China, Vo1.16(December 1962).
5.Ho, Ping-ti, “Weng T''ung-ho and the ''One Hundred Days of Reform”,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11, no. 2 (Feb. 195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