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
作者:黃美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ei-Hsi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吳清基
黃光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藝術教育社會藝術教育社會教育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公共政策終身教育art educationsocial art educationsocial educationcommunity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pubilc policylifelong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7
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釐清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背景與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內涵。
本研究首先以文獻分析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政策背景與政策內涵雛型;復以此雛型為基礎,個別訪談三十二位研究對象,包括學者、政府單位主管與老師;再針對個別訪談結果之意見衝突與過於分歧部分,邀集八位學者專家進行焦點團體座談,最後獲致結論如下:
一、社會文化取向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背景方面
(一)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基礎:其相關基礎理論有五種,包括社會重建的藝術教育、後現代的藝術教育、視覺文化的藝術教育、多元文化的藝術教育、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其基本立場強調藝術教育應與日常生活及社會文化脈絡環境結合。其教育目的在於促進藝術學習之民主平權與增進生活之藝術文化素養。其教育內容與方法為生活化、多元化、建構化、統整化、民主化與社區化。
(二)我國社會藝術教育現況問題:經研究結果發現共有十二個面向,四十九個問題,包括一般民眾藝術素養不足與藝術學習觀念偏差;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內涵缺乏與社會文化脈絡環境結合;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制定過程忽略民眾意見與適時修刪;社會藝術課程忽略多元通識與生活應用;社會藝術教育師資與行政人才培育之任用機制不健全;社會藝術學習管道機會未能普及;生活環境美感品質不佳;社會藝術教育行政組織不健全;社會藝術教育行政運作績效不佳;社會藝術教育相關法規研修訂速度緩慢;社會藝術教育經費編列太少且運用不當;社會藝術教育之相關研究發展太少。
(三)美、英、法、日與香港的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取向:經研究結果發現共有七項重要內容,包括立基文化與社會的發展導向,且著重藝術與社區生活結合;加強藝術普及推廣,鼓勵民眾學習參與;推展藝術文化經濟產業,加強產學合作培訓人才;獎助藝術創造活動,鼓勵多元與卓越發展;保存傳統藝術文化資產,並予活用與推廣;增進地方藝術文化特色之建立與認同,加強國際藝術文化交流;尋求多方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推展,擴大民間資源投入與推廣效益。
二、社會文化取向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內涵方面
(一)政策理念:共可分為八項,包括結合社會文化導向;融入生活美學導向;推廣普及全民導向;建立通識與紮根導向;促進多元與卓越導向;符合市場與產業導向;兼顧本土與國際導向;公私協力參與導向。
(二)政策願景:共有三項,包括培養高度藝術文化素養之全體國民;建立全民終身學習參與藝術之民主社會;高度發揮藝術教育之社會文化功能。
(三)政策目標:共有五個面向,十一政策目標。目標面向包括:建立適切的社會藝術學習觀念;培養審美、創造與應用的能力;開拓藝術學習的管道與內容;建立藝術教育結合社會文化的機制;建構良好的藝術學習環境五個面向。
(四)實施途徑與具體策略:經研究後共可列出十二項途徑與四十七項策略。途徑包括:倡導社會文化取向之藝術學習觀念、推展藝術學習的課程與學習活動、培育社會藝術教育專業師資與行政人才、開拓全面多元的藝術學習與應用管道、建立美感與創意的人文生活環境、強化與增設社會藝術教育行政組織、提高社會藝術教育經費比重並加強經費的合理運用、加速研修訂與落實社會藝術教育法規、提高社會藝術教育經費與加強經費運用之合理分配、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投入社會藝術教育推展、加強社會藝術教育研究、增進社會藝術教育國際交流、獎助社會藝術教育推展。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對政府機關制定社會藝術教育政策提出五項建議,包括:一、掌握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主要背景重點,以為政策制定之基礎。二、建立正確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理念,以為政策形成之依據。三、形塑適切的社會藝術教育政策願景,確立國家未來發展方向。四、妥善規劃社會藝術教育政策目標,樹立政策執行之明確標的。五、研擬周全配套之政策實施途徑與具體策略,加以徹底落實執行。六、兼採其他藝術教育取向之優點。
再者,本研究並對研究者後續研究社會藝術教育政策提出五項建議,包括:一、社會藝術教育研究可取採不同取向內涵之單一、比較或融合性的研究;二、可擴展更多有關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背景因素的研究;三、可延伸至社會藝術教育政策過程的各階段繼續研究;四、可深入分類探討社會藝術教育與社會文化及各領域結合的理論與實務;五、運用更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以進行更多元性的探究。
The Study of the Policy of Social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From Sociocultural Viewpoint
Abstract
The major goal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larify the background of Taiwan’s socio-culturally oriented social art education policy, such as its the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art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tendency of art education policies in the majo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t is also aimed to construct a real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art education policy for our nation, including the policy concept, perspectives, objectives, approaches and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In order to reach the above goal, the writer of this dissertation adopts literature reviewing to survey the policy-making background of our social art education and to build a preliminary policy conceptual draft. Furthermore, the writer uses the individual and focus interviewing method to examine the draft, thus reaching final requirements.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al contents of Taiwan social art education policy. In the first part, the final results include three major components. Firstly,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and theory of the social art education is clarified. The fin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ssential standpoint of the theory focuses on people’s daily life. Its educational goals are to help enhance people’s cultural and artistic levels. Besides, the educational contents and styles are required to lead to approachability, soci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integr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econdly, there needs to be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problems in this country. The problem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eleven aspects, which include the concepts and capabilities of civilians, government policy, educational curricula and teach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qualified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organizational system, regulations, expenditures, researches, among others. Thirdly, it is required to explore the policies of som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aiwan to learn from. This includes ten points, such as emphasizing art education promo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building partner relationships, adopt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approaches, promoting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mproving urban features, helping create the so-called originality industries, being integrated with the tourist industry, making the art environment workable, encouraging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art-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education of art.
In the second item governing social art education policy contents, the final results include five aspects. Firstly, the idea of the policy contains four major trends, which are social culture, livelihood art, diversification, and for all the people and lifelong. Secondly, the policy perspectives include three items, which are to develop sociocultural functions of art education, to promote art and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whole people, to create a social culture with people’s lifelong art learning in mind. Thirdly, the policy objectives include four major points: establishing suitable lifelong art learning concepts for the people, helping people to heighten their abilities to appreciate things beautiful such as performing and applied arts, reaching an art education state of increas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establishing an excellent environment and system of social art education. Fourthly, there are ten approaches and miscellaneous strategies which include the putting into action of art education curricula and teaching (with 5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with social art education backgrounds(with 6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increasing of art learning channels and opportunities(with 7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combination of art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spots (with 4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modification of related regulations (with3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art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system(with 4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strengthening of partner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integrate social art education resources(with 5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strengthening of social art education research(with 2 items of strategies), the rewarding of social art education(with 3 items of strateg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ssessing and counseling mechanisms(with 3 items of strategies).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also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 follow-up researches. There are 8 items of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such as catching the real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socio-culturally oriented viewpoints,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s of social art education theory, solving current social art education policy problems, discussing the issues related to foreign countries, building a long term social art education policy idea and perspective, planning social art education objectives carefully, catching practical policy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 and avoiding possible failures. Besides, there are three suggestions for follow-up researche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theory orientatio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ocial ar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methodolog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2001)。二00一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 & 第三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王秀雄 (1986)。 我國美術教育應有之內容與方向。國教輔導,15卷,7期。new window
王秀雄(1989),美育在文化上的功能與價值。台灣教育,458期,頁6。
王秀雄(1990)。美術與教育。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台北:巨流。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2000)。二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論文集。
台北市政府(2001)。北市政府文化白皮書-藝術教育篇。網址:http://163.29.37.148/culture/browseer/whitepaper.htm。6月19日。
伍振鷟、高強華(1999)。新教育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伍振鷟等(1988)。教育哲學。台北:五南圖書。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江靜玲譯、John Pick原著(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行政院(2002)。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行政院(2002)。婦女教育政策。
行政院(2003)。挑戰二00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執行報告。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十年大事紀(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十年大事紀(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文化部組織法草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整合規劃分析--工作參考手冊。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政策白皮書,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一九九九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新藍圖。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89年文化統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a)。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實錄。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b)。九十年施政重點。http://www.cca.gov.tw/important/index.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c)。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書面簡報。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文化建設法規彙編(一)、(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1999)。一九九九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二十一世紀藝術教育新藍圖論文集。
行政院文建設委員會(2002)。九十至九十一會計年度施政重點。(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主計處(1990)。台灣地區國民文化活動需求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1990)。國民文化活動需要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1995)。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2000)。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休閒與時間運用。
行政院主計處(2002)。八十六-九十一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網址:http:// www.dgbasey.gov.tw/dgbase0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2)。九十一年文建會施政計畫。網址: http://www.gov.tw/PUBLIC_OP/view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1991)。政策分析與行政計畫研討會論文集。
吳定(2000)。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清(2002)。教育的意義、目的與功能。載於楊國賜主編(2002)。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台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亦園(1983)。信仰與文化。台北:遠流。new window
李建興(1990)。中國社會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
李建興(1990)。社會教育新論。台北:三民。
沈六(1993)。多元文化型態與理論。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價育。台北:台灣書店。頁47-70。
居延安譯(1991), Arnold Hauser原著。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台北:五南。
林玉山(2001)。近五十年來我國中等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的改個與發展。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等主辦,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集。頁427-438。
林谷芳(1999)。未來台灣藝術教育設計上幾座標的有機對應。美育,106期。頁17-24。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楊智new window
林振春(1995)。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之分析。社會教育學刊,24期。頁105-122。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曼麗(2000)。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台北:雄獅美術。new window
林勝義(1993)。社會教育多元論。台北:五南。
邱天助(1986)。我國成人教育的現況與改進之道。社教雙月刊,14期。頁61-64。
洪秀容(1989)。屏東縣三地鄉居民社區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藤月、陳淑珍 (2001)。法國文化行政組織與政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洪藤月、陳麗秀(2001a)。美國文化行政組織與政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洪藤月、陳麗秀(2001b)。英國文化行政組織與政策。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洪藤月、賴鎮南(2001)。日本文化行政組織與政策內涵。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
香港藝術發展局研究部編著(1999)。香港文化藝術政策的釐定、推行與資源開拓。香港藝術發展局。頁1-7。
凌嵩郎(1987)。藝術概論。台北:國立中大學。
夏學理、凌公山、陳媛(2000)。文化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孫德中編(1991)。現代社會教育思潮。台北:五南。
徐秀菊(2001)。社區取向之學校藝術教育統整課程與教學。載於花蓮師院主辦:社區/文化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資料集。頁21-40。
徐宗林(1988)。重建主義的教育思潮。中國教育學會,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師大書院。
袁汝儀(1994)。由戰後台灣的五種視覺對台灣藝術教育趨勢探討視覺藝術教師自主性之重要性與培養。美育,期54。頁39-52。
袁汝儀(1996)。生活藝術教育雛論。通識教育,3卷4期。頁61-79。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譯,Paul Duncumm原著(2000)。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載於台北市立師院,2000視覺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41-151。
國立台東社教館(2003)。八十六至九十一年全國學生鄉土歌謠比賽辦理情形報告。
國立台南社教館(2003)。八十六至九十一年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理情形報告。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88)。中華民國藝術教育概覽。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4)。亞洲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1995)。中華民國藝術教育法規彙編。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1)。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2)。八十六至九十一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辦理情形報告。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3)。全國美展歷屆辦理情形報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1995)。一九九五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文化、社會、藝術教育論文集。台中。
國立空中大學(1999)。隔空施行社會藝術教育之評估性調查研究。台北。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2000)。社區/文化與藝術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花蓮。
國立教育資料館(198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
國立新竹社會教育館(2003)。 八十九至九十一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辦理情形報告。
國立彰化社會教育館(2003)八十八至九十一年全國學生舞蹈比賽辦理情形報告。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997)。一九九七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化認同論文集。彰化。
張世賢(1986)。公共政策析論。台北:五南。
張德勝(1986)。社會原理。台北:巨流。
張繼文(1995)。影像文化與視覺教育。載於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主辦的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文化、社會、藝術教育(下)。頁1043-1057。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十三篇社會教育。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6)。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記錄。
教育部(1990)。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
教育部(1992)。發展與改進藝術教育五年計畫。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台北。
教育部(1997-2002)。八十六-九十一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教育部單位決算。六冊。
教育部(1997-2002)。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八十六至九十一年工作成果工作成果報告。
教育部(1997-2002a)。教育部八十六至九十一年施政成果報告。六冊。
教育部(1997-2002b)。教育部八十六至九十一年施政計畫。六冊。
教育部(1997-2002c)。八十六-九十一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教育部單位預算書
教育部(1997-2002d)。實驗合唱團八十六至九十一年工作成果工作成果報告。
教育部(1997-2002e)。實驗國樂團八十六至九十一年工作成果工作成果報告。
教育部(1998-2002a),八十七至九十一年補助重要民族藝師推展傳藝活動成果報告(五冊)。
教育部(1998-2002b)。八十七至九十一年教育部補助社會藝術活動審查會議記錄。(五冊)
教育部(1998a)。社會教育法規選輯。
教育部(1998b)。教育部發展與改進藝術教育五年計畫實施成效評估報告。
教育部(1998c)。邁向學習社會。
教育部(1998d)。藝術教育法落實推動情形報告。
教育部(1999)。台灣地區各類短期補習班概況統計調查報告。
教育部(2000a)。教育改革行動方案。(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1)。教育統計。
教育部(2003)。終身教育法。http://www.edu.tw/law/index.htm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http: / /teach.ejc.edu.tw)new window
教育部。(2000b)。中華民國教育統計。
梁賢文(2000)。英國文化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芳榮(1990)。美國文化行政。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許有志(2001)。後現代藝術教育本質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
郭為藩、高強華(1989)。教育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與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師大學報,37期。new window
郭禎祥(1993)。世界主要國家社會美術欣賞之比較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new window
郭禎祥(1993)。當前我美術教育新趨勢。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郭禎祥(1994)。多元文化與藝術教育。師大學報。39期。545-582頁。new window
郭禎祥(1999)。描繪新世紀藝術教育藍圖。美育。110期,頁1-9。
郭禎祥(2001)。新世紀藝術教育的變動。載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等主辦,國際藝術教育學會-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資料集。頁427-438。
郭禎祥(2001)。藝術教育多媒體教學研究與設計。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
郭禎祥(2002)。多元文化與社區藝術教育。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2002)。社區/文化與藝術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51。new window
郭禎祥、陳肆明(1983):美術教育在學校課程的重要性──從哲學、歷史觀點探索美術教育的理論基礎。師大學報,32期。523-535。new window
郭禎祥、趙惠鈴(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圖書。頁325-366。
郭禎祥譯,Eisner, E. W.原著(1991)。視覺藝術的教育。台北:文景書局。
陳木子(1998)。台灣藝術教育發展史。台北:寰宇出版社。
陳亞萍(2001)。國民小學年一貫統整課程藝術與人文領域─以視覺藝術為核心之課程設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章、陳信木(1993)。社會藝術學。台北:巨流圖書。
陳春壅(2000)。民眾參與休閒藝文活動取向之研究─宜蘭縣。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迥彰(1996)。英國史。台北:大安出版社。
陳郁秀(2000)。國民教育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協同課程設計手冊。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陳朝平(2000)。台灣美術教育思想的演變與跨世紀的思維。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藝術學院,2000年台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2-211
陳朝平(2002)。藝術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台北:桂冠圖書。頁101-122。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雲根等(1998)。香港文化藝術政策研究報告。香港藝術發展局委託香港藝術政策研究所編撰。1998,頁1-12。
陳箐繡(2000)。走入社區環境的藝術教育課程:嘉義布袋的聯想。美育。116期。頁18-25。
陳箐繡(2001)。藝術教育課程統整與社會環境脈絡探索。載於花蓮師院主辦:社區/文化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8。
粘耿嘉(2003)。全球化文化衝擊下的法國文化產業策略。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
湯絢章譯(1979),Anderson, J. E.(1975)原著。公共政策制定。台北:幼獅。
黃壬來(2001)。台灣當前藝術教育改革的動向。載於花蓮師院主辦:社區/文化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128。
黃光男(1993)。藝術教育與社會發展。台灣教育。506期。頁39-49。
黃光男等(1998)。教育部發展與改進藝術教育五年計劃實施成效評估報告。台北:教育部。
黃美賢(2001)。社區藝術教育推動策略之規劃研究。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2001台灣社區文化教育研討會資料集。頁157-190。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富順(2002)。全球化與成人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全球化與成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頁1-28。
黃富順等(1994)。我國社會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黃葳葳(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書局。
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頁550。new window
楊國樞等編(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台北市 : 東華書局。new window
楊國賜(1993)。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李建興、王秋絨等(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楊國賜等(2002)。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台北市:學富文化。
楊深坑(1980)。美育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2期。頁357-373。
楊深坑(1983)。美育目的分析的重要層面。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55期。
楊深坑(1998)。美育與實踐的智慧。通識教育季刊。5卷1期,頁123-136。
詹火生(1988)。社會學概論。台北:匯華圖書。
詹棟樑(1993)。社會教育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詹棟樑(1995)。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師大書苑。
鄒明智(1990)。法國文化行政。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廖敦如(2003:82) 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135期。頁82。new window
蓋洛普徵信公司(1994)。台灣地區藝文活動的滿意度調查及台灣地區藝文動潛力消費評估。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網址:http://www4.cca.gov.tw/artsquery/10-1-1.asp。91年12月11日
趙一葦(1999)。當代教育哲學大綱。台北:正中書局。
趙惠鈴(2001)。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中的教學理論與實務。發表於宜蘭縣立東光中學主辦,台灣區九十年度國民中學才能班教學觀摩會手冊。
劉文潭(1988)。現代美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文潭(2000)。藝術。載於國立編譯。教育大辭書。台北。
劉雲德(1991)譯,Popenoe, David原著。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劉豐榮(1989)。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台北:水牛。new window
劉豐榮(2001)。後現代主義對當前藝術批評教學之啟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國際藝術教育學會(INSEA)亞洲地區學術研討究會資料集。頁177-176。
劉豐榮(2002a)。社會學與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桂冠圖書。頁193-203。
劉豐榮(2002b)。學院藝術教育之派典分析。大趨勢。 5期。頁10-13。
歐素汝譯(2000)。David W. Stewart & Shadasani著(1990)原著。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
蔡元培(1968)。蔡元培全集。台南:王家。
蔡元培(1970)。美育代宗教說。台北:東方書局。
蔡文輝(1989)。社會學。台北:三民。
鄭美華(2002)。我國文化行政組織機制調整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寶宗(1989)。學科取向藝術教育課程與其課程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謝東山(2000)。藝術概論。台北:偉華書局。
簡成熙譯(2001),Knight, G. R. 原著。教育哲學導論。台北:五南。
簡瑞宏(1990)。日本文化行政。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藍采風(2000)。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魏鏞等(1991)。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譚光鼎等(2001)。多元文化教育。台北:空中大學。
二、英文部分
Agency for Cultural Affairs,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3, from http://www.bunka.go.jp/
Anderson, J E.(1990)Public policy: making.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Banks, J. A.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Barrett, T. (1997).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An overview with art examples. In J. Hutchens & M. Suggs (Eds),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pp. 17-30).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Bates, J. K. (2000). Becoming an art teacher. CA: Wadsworth.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Boston, MA : Allyn & Bacon.
Bennett, O. (1995). Cultural policy and manage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ventry : Warwick University Press.
Blandy, D. & Congdon, K. C. (Eds.)(1991). Pluralistic approaches to art criticism. Bowling Green, Ohio: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Blandy, D. & Hoffman, E. (1993). Toward an art education of plac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1), 22-33.
Boyer, B. A. (1987). Cultural literacy in art: Developing conscious aesthetic choices in art education. In D. Blandy and K. G. Congdon (Eds.), Art in a democracy (pp. 91-105).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Brameld , T.(1956).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Pryden Press.
Bresson, R. (1987). Why art education is neither socially relevant nor culturally democratic: A contextual analysis. In D. Blandy and K. G. Congdon (Eds.), Art in a democracy (pp. 78-9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Brookfield, S. (1984).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British: Open University.
Case, R.(1999). Concept that development in the child and in the field. In Schelnick, Ellin Kofsky(Eds.)Conceptual development(pp.23-47)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halmers, F. G. (1996). Celebrating pluralism:Art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ngeles, CA: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Clark, R. (1996). Art education: Issues in postmodernist pedagogy.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Collins, G. (1995). Explanations owed my sister:A reconsideration of feminism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6(2), 69-83.
Conant, H. (Ed.) (1965). Seminar 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 Education in the visual arts. NYC: New York University.
Danto, A. (1981).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un, H. (2002).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s. In H. Daun (Ed.).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in the cont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policy. New York: Routledge Palmer.
Davenport, M. (2000). Culture and education: Polishing the lens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 (4), 361-375.
David Mogan, Focus Group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 1988. also see Robert K. Merton, Marjorie Fiske and Patricia L. Kendall, The Focus Interview-A Manual of Problems and Procedures, Free Press.
Delacruz, E. M.& Dunn, P. C.(1995)DBAE:The Next Generation, Art Education, 48(6), 46-53 .
Diblasio, M. K. (1985). Continuing the translation: Further elineation of the DBAE format. Study in Art Education, 26(4), 197-205.
Duncum, P. (1999). A case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everyday aesthetic experienc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0 (4), 295-311.
Duncum, P. (2000).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Paper presented at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6-11.
Dunn W. N. (1981), 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 ,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Dunn, W. N.(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Dye,T.R. (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aston D. (1953),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Knopf.
Efland, A. D. (1990). 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urrents in teaching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Eisner, E. W. (1972),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New York.
Eisner, E. W. (1994). Revision in art educ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88-191.
Eisner, E. W. (2001). Should we create new aims for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4(3), 6-10.
Feldman, E. B. (1996).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NJ: Prentice Hall.
Fletcher, C.(1980).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adult education in J. L. Thompson (Ed.) Adult education for a change. London:Hutchinson .
Freedman, K. (1994). About this issue: The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31-134.
Freed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in the U.S.: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4), 314-329.
Freedman, K. (2001). What kids know that teachers don''t : The power of visual technologies and art education. Proceedings of 2001 In SEA-Asia regional congress: Arts, humanity, technology, 63-64. Taiw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Friedrich, C.(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Grant, C.A. & Sleeter, C.E.(1989). Race, class, gender, exceptionality,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J. A. Banks & C. A. McGee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1st ed., pp. 49-66). Boston:Allyn & Bacon.
Grant, C.A., & Sleeter, C. E. (1996). After the school bell rings. Washington. D.C. : Palmer Press.
Greer, W.D. (1984). A discipline-based view of art education. Stu- dies in Art Education, 25(4), 212-218.
Hamblen, K. A.( 1993). Neo-DBAE in the 1990s. Arts and learning research , 10(1), 132-40.
Hausman J. J.(1980), Art and the School, 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
Hicks, L.E. (1994). Social re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49-156.
Hoffa, H.E. (1974). An analysis of recent research conferences in art educatio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Foundation.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3, from http://www.hkadc.org.hk/chi/about_hkadc/index.html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3, from http://www.hkadc.org.hk/chi/about_hkadc/1-1-1/index.html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3, from http://www.hkadc.org.hk/
Jenck, C. (1991). Postmodern vs. Late-Modern. In I. Hoesterey (Ed.), Zietgiest
Jones C. 0.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monterey, CA :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Associated Press.
Lanier, V. (1972). Objectives of teaching art. Art Education, 25(3), 15-19.
Mattil, E. L. (Ed.). (1966). A Seminar in art education for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May, V. T. (1994). The tie that binds: Reconstructing ourselves in institutional contex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35 -148 .
McFee, J. K. & Degee R. M.(1993). Art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A catalyst for teaching, Wads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
McFee, J. K. (1995). Change and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rt education. In R.W. Neperud (Ed.).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 (pp. 1-22).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Ministere de la jeuness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 et de la recherche,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3,from http://www.education.gouv.fr/
Mirzoeff, N. (1999). What is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 3-13). London: Routledg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2002). http://www.arts.gov/partner/Design.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3, from http://www.arts.gov/index.s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3,from http://www.arts.gov/partner/ ArtsLearning.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3,from http://www.arts.gov/partner/Rural.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3,fromhttp://www.arts.gov/partner/Design.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3,from http : //www.arts.gov/index.s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2002). http://www.neh.gov/whoweare/overview.html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Retrieved September 9 2003 from http://www.neh.gov/whoweare/overview.html
Neprud, R.( 1995). Content, contex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ieto (1996).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Parsons, M. (1998).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our paradigm of cognition in the ar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9(2). 103-116.
Parsons, M. J.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 W.(1995), Public policy: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licy analysis, Brookfield, Vt:Edward Elgar.
Patchen, H. J.(1999), Education in and through the arts for 21st Century, 199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rt Education,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Executive Yuan Office in Taichung:Council for Culture Affairs press.
Pearse, H. (1997). Doing otherwise: Art education praxis in a postparadigmatic world. In J. Hutchens & M. Suggs (Eds),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pp. 31-39).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Peter, S. 1996). Ethic and education. London: Geogre Allen & Unwin.
Rogoff, I. (1998). Studding visual culture in N. Morozo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pp.14-26).London:Routledge.
Schiller, Fr. (1967). On the education in a series of Letter introduction, comment & glossary of terms by E. M. Wilk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B. H. (1988). Contingencies of value :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for critical theor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R. A. (1995). Excellence II: The continuing quest in art education.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Stuhr, P. L. (1995). Social reconstructionist multicultural art curriculum design: Using the Powwow as an example. In R.W. Neperud (Ed.),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 (pp.l93-221).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Stuhr, P., Petrovich-Mwaniki, L. & Wasson, R. (1992). Guidelines for the multicultural art classroom. Art Education, 45(1), 16-24.
Stuhr, P.L. (1994). Multicultural art education and social reconstruc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71-178.
Taylor, H. (1970). The spirit of humanism. In S. Schwartz (Ed.),
Tomhave, R. (1992). Value bases underlying concept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selected literature in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4(1), 48-60.
Volkerling, M.(1996). Deconstructing the difference-engine: A theory of cultural policy,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 (2).
Walker, J.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18, 37-40.
Wasson, R., Stuhr, P., & Petrovich-Mwaniki, L. (1990). Teaching art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 six position statement. Studies in arts education, 31(4),234-246.
Wilson, B. (1992). Postmodern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content: Teaching teachers of art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N. C.Yakel (Ed.), The future: Challenge of change, (pp.99-114).
附錄一 個別訪談研究推薦函
(稱謂)道鑑:
久仰 (稱謂)學養深厚,熱心提攜後進,謹致由衷敬佩之忱。
本人指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黃美賢之畢業論文「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由於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專家訪談,素養 您對此一領域有深入之研究與獨到之見解,隨文附上訪談大綱及相關資料,敬請 惠予賜教為禱。
並 祝
健康如意
吳清基
附錄二 個別訪談大綱
壹、背景說明
因應社會文化環境的快速變遷與新興藝術教育理論思潮的湧至,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內涵的檢討與修正,是一個相當值得重視的課題。
回顧近代國際藝術教育理論的發展,概可分三大思潮:
其一為「學生取向的藝術教育」,興起於1930年代以後,著重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自我表現與創造力的啟發,反對成人過度的指導干涉。
其二為「學科取向的藝術教育」,盛行於1960年代以後,著重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系統性的課程與教師循序的指導,並傾向以菁英藝術為唯一規準。
其三為「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古今中外均有這類思想,自1990年代後,此理論受到學界再度熱烈討論,形成一股思潮,著重發揮藝術教育在社會文化上的價值功能,強調藝術教育應以生活為中心、與社會文化環境的結合及本於民主平等的基本立場。主張藝術教育內容應擴展至日常生活,並包括通俗藝術、大眾媒體藝術、少數民族的藝術,反對以菁英藝術為唯一審美規準。藝術的鑑賞與創作教學著重作品的意義建構,反對側重形式的探討。
前二者對我國藝術教育均有相當大的影響,但因忽略生活應用與社會文化等因素而受到質疑與批評。爾後,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論逐漸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與研究,也逐漸見之融入於主要國家的藝術教育政策中。以我國近年的教育改革為例,民國八十九年公佈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將原「藝術」科目改為「藝術與人文領域」,並增加資訊教育、環保教育、兩性教育、人權教育、家政教育與生涯發展教育六大議題,在教育目標與教學內容方法上有大幅度的修正,相當程度上受到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理論之影響。
然而,環觀正規學校之外的社會藝術教育,仍過於偏重技藝學習的創作取向,忽略欣賞教育、生活應用及與社會文化的結合,然在教育政策上由並未積極的研議或修正。因之,本研究係以「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為主題,期能以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為基礎,同時參酌美、英、法、日、港五國(地區)實務經驗,並掌握我國現況問題,並透過徵詢我國學者、政府行政人員及教師的意見,試圖歸納建構出社會文化取向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應有內涵。
本研究所稱之「社會藝術教育」,是指針對正規學校教育外的全體國民,所提供各種有關表現或鑑賞美感、創意與觀念之學習活動、措施與方案。
本研究的角度,別於以往「學生取向」與「學科取向」的觀點,而採「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以生活為核心,著重藝術教育與社會文化環境的結合互動,探討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應有的內涵,以作為未來施政之參考。
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三點:
一、釐清社會文化取向的社會藝術教育之理論內涵。
二、從社會文化取向觀點分析我國社會藝術教育現況問題。
三、提出社會文化取向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建議,以供政府決策之參考。
貳、問題
一、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在藝術教育理論方面的背景基礎,您認為應有那些?
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建構的「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理論內涵」,您認為應做何修正?
二、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在我國社會藝術教育現況的問題方面的背景基礎,您認為應有那些?
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建構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現況的問題」,您認為應做何修正?
三、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其背景基礎,在英、法、美、日、港五國(地區)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趨勢方面,您認為應該有那些?
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建構的「英、法、美、日、港五國(地區)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趨勢」,您認為應做何修正
四、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其內涵的政策理念方面,您認為應有那些?
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建構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理念」,您認為應如何修正?
五、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其內涵的政策願景方面,您認為應有那些?
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建構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願景」,您認為應如何修正?
六、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其內涵的政策目標方面,您認為應有那些?
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所建構的「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目標」,您認為應如何修正?
七、欲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建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其內涵的政策途徑與策略方面,您認為應有那些?
八、其他意見
*、備註
檢附以下資料供參考
一、社會文化取向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初稿)
二、 本研究架構
三、 本研究大綱
四、 研究者簡歷
***** 非常感謝 您撥冗惠賜高見 ******
附錄三 社會文化取向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初稿
政策背景
一、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
(一)理論內涵
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的相關理論有五種,其理論主張重點分別如下:
1.社會重建藝術教育
(1)目的在於重建社會秩序與促進文化民主平等。
(2)內容包括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與社區意識等。
(3)強調教材的統整性以及社區為施教場域。
2.後現代藝術教育:其理論主張有三:
(1)目的在於促進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2)將非菁英、非主流的藝術類型納入教育內容。
(3)著重作品意義建構與多元解讀。
(4)強調課程解構開放及與其他領域的連結統合。
3.視覺文化藝術教育:其理論主張重點有三
(1)目的在提升日常生活全面性的美學素養。
(2)內容擴大到所有生活環境事物與視覺影像。
(3)著重視覺語言解讀與思考批判能力的培養。
4.多元文化藝術教育:其理論主張重點有三
(1)目的在於認同自己文化,並尊重其他文化。
(2)內容包括各種族群的藝術與文化。
(3)主張以民族誌與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方式探究藝術。
5.社區本位藝術教育:其理論主張重點有三
(1)目的在促進學習者社區的參與、理解、認同與改善。
(2)內容為生活環境的社區資源。
(3)著重師生與社區成員共同參與。
(二)理論要義
1.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基本立場
(1)藝術教育不能儘限於藝術本質功能,應發揮其社會文化的功能。
(2)藝術教育不能僅有囿於藝術學科探究,應與日常生活及社會文化環境脈絡相結合。
2.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教育目的
(1)促進藝術學習之民主平權。
(2)增進生活文化藝術素養。
3.教育內容與方法
(1)生活化:主張以學習者生活經驗及環境為教育內容,擴展以往藝術學科中心的教育範圍。
(2)社會化:著重作品意義的建構,特別是相關社會文化因素與議題的探討,反對以往側重純粹藝術形式的教學。
(3)多元化:認為各種階層、族群、性別的文化藝術均應納入教育內容,特別強調通俗藝術、大眾電子媒體與少數族群藝術的重要性。反對以往只著重菁英藝術、主流藝術的趨勢。
(4)連結化:主張藝術課程解構開放,與其他領域相連結統合。
(5)民主化:強調民主平等精神,採對話討論方式,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同決定上課內容,並顧及學習者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
(6)社區化:注重社區活動的參與集社區資源的運用。
二、我國社會藝術教育現況問題
我社會藝術教育與政策的問題,主要有政策內涵與行政運作兩方面:
(一)政策內涵方面的問題
1.偏重藝術創作教育,忽略藝術鑑賞教育
2.偏重專業藝術教育,忽略通識藝術教育。
3.偏重純粹藝術的教育,忽略生活應用藝術教育。
4.未能與社會文化脈動連結,導致藝術產業供需失調。
5.偏重展演性的活動辦理,缺乏積極性的教育內涵設計
(二).行政運作與其他方面的問題
1.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制定或修訂延宕,阻礙藝術教育推展成效。
2.社會藝術教育執行未能盡依政策規劃內容落實,行政績效品質受影響。
3.社會藝術教育法規研訂速度緩慢,影響社會藝教育專才認證、任用與民間基金參與等運作。
4.社會藝術教育經費編列太少與分配運用不當,降低政策執行成效。
5.教育與文化機關對社會藝術教育業務的分工、合作與聯繫機制未健全,造成資源投入的重疊、遺漏或分散。
6.社會藝術教育活動的行銷宣傳推廣不足,未能促進多數民眾參與。
7.城鄉的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差距過大,社會藝術教育未能普及。
8.缺乏社教與文化機關任用與認證藝術教育專才之機制,影響藝社會術教育業務成效品質。
9.缺鼓勵民間投資參與社會藝術教育之措施。
10社會經濟不景氣的環境因素影響社會藝術教育的發展。
11.社會藝術教育的相關研究太少,影響社會藝術教育的發展。
三、英、法、美、日港五國(地區)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取向內涵
英、法、美、日、港的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取向內涵,可歸納為以下八項:
(一)立基生活、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導向
(二)普及民眾對藝術的學習及參與
(三)推展藝術文化經濟產業及其人才培訓
(四)支持多元與卓越之藝術創造活動
(五)保存與活用傳統藝術文化遺產
(六)增進本國與地方社區藝術文化之認同與發展
(七)促進國際藝術文化交流
(八)尋求多方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推展
貳、政策內涵
一、政策理念
社會文化取向的社會藝術教育理念有以下七點:
(一) 結合社會文化導向─社會藝術教育應社會文化環境脈絡相連結,發揮促進社會發展與文化提升之功能。
(二) 融入生活應用導向─社會藝術教育應融入日常生活,充實生活內涵與品質。
(三) 符合市場產業導向---培養藝術市場與產業需求人才,擴大藝術人才就業機會與提升國家競爭力與經濟力。
(四) 促進多元卓越導向─社會藝術教育應提供多元化之學習管道與內容,並促進其卓越性的發展。
(五) 推廣普及民主導向─加強推展全民終身學習藝術與參與藝術活動,落實民主平權精神。
(六) 公私協力參與導向─結合社會各界機構組織共同辦理藝術教育,擴大資源投入與提高推展成效。
(七) 兼顧本土國際導向─承傳與發揚本土傳統藝術,促進國際藝術交流。
二、政策願景
在上述的理念下,希望達成的社會藝術教育願景如下:
(一) 培養高度藝術文化素養的全體國民
(二) 建立全民終身學習藝術的民主社會
三、政策目標
(一 )建立社會藝術教育正確的觀念
1. 建立藝術學習應與社會文化環境結合的觀念
2. 建立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觀念
3. 建立藝術提昇經濟產能的觀念
4. 建立欣賞多元認同本土的藝術學習
5. 建立全民終身學習藝術的觀念
6. 建立各界共同參與推展藝術教育觀念
7. 建立認同本土與欣賞世界各族群文化藝術的觀念
(二)培養審美、創造與應用的能力
1. 培養審美與思辨的能力
2. 培養創造與探索的能力
3. 培養應用與實踐的能力
(三)3.開拓藝術多元學習與應用的管道與內容
1. 拓多種藝術學習的管道
2. 擴展多元藝術學習的內容
3.建立藝術產學合作機制
(四)建構美好的文化社會
1.建構社會文化導向的藝術教育體系
2.建立終身藝術學習的文化社會
四、政策途徑與具體策略
(一)開辦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課程與學習活動
1鼓勵開辦推展多元通識性之藝術文化欣賞課程與學習活動。
2.鼓勵開辦推展市場與產業藝術需求人才之課程與學習活動。
3.鼓勵開辦推展地方社區本土特色性之藝術文化課程與學習活動。.
4.鼓勵開辦推展生活應用藝術之課程與學習活動。
(二)加強培育社會文化取向的社會藝術教育師資與人才
1.鼓勵辦理社會文化取向之社會藝術教育的教師培
2.鼓勵辦理社會文化取向之社會藝術教育的行政人員研習。
(三)開拓多元學習與應用藝術的管道
1.鼓勵文教機構團體與社區組織開辦各項藝術學習活動。
2.建立產學合作機制。
3.加強辦理地方社區基層藝術教育活動。
4..鼓勵開闢藝術學習電子網站與媒體節目與充實教育內涵。
(四)建立美好的藝術生活環境
1推廣與維護古蹟歷史建物
2.推展環境空間設計教育
3.開闢藝術學習與展演的場所與空間
(五)修訂社會藝術教育法令規章
1.訂定鼓勵民間投資參與藝術教育辦法。
2.訂定藝術技能評審與授證辦法
3.訂定公立文教機構遴聘特殊藝術專才與技術人員辦法
4..修訂現行獎補助要點修加強獎補助社會文化取向之相關藝術教育推展活動。
5.各項藝術比賽實施要點之比賽項目朝多元化修正。
(六)強化與增設社會藝術教育行政組織
1.提高文教行政機關(構)之社會藝術教育項目預算編列。
2.加強中央與地方、文化與教育機關(構)推展藝術教育職權分工與協調合作。
3.成立地方社會藝術教育推動組織與資源中心
( 七)整合社會資源投入社會藝術教育推展
1.運用國家彩券一定比例回饋金於推展社會藝術教育。
2.結合光觀、文化、媒體等市場產業推展社會藝術教育。
3.鼓勵民間參與籌設社會藝術教育基金。
(八)加強社會藝術教育研究交流
1.鼓勵社會文化取向之社會藝術教育相關研討活動與研究出版。
2 鼓勵國際藝術教育交流
(九)獎助與推廣社會藝術教育
1.提高獎補助社會藝術教育推展之經費編列
2.表揚社會藝術教育有功之團體與個人
3.加強獎助藝術教育之研究與推廣事宜
4.規劃與落實獎補助之內容方向、審查與評鑑之機制
附錄四 焦點團體邀請函
(稱謂)好:
感謝(稱謂)長年來的關心與指點,美賢的論文訪談研究有了初步的結果,擬依原計畫進度進行下一階段的焦點團體訪談。
「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博士論文
焦點團體訪談計畫
1.座談目的:針對訪談對象回應之結果進一步研討
2.座談時間:92年9月15日(星期一)下午4:00-6:30
( 會後設宴敬備菲酌)
3.座談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二樓記者室(有停車位)
4.座談成員: (以下依筆劃姓氏排列)
*論文指導老師:吳清基老師.黃光男老師
*學者專家: 王秋絨教授. 林千鈴館長.柯正峰副司長.
夏學理教授.黃明月所長.郭禎祥教授.陳瓊花教授.
6.開會資料:如附
由於 老師為美賢研究主題之相關之專家,如蒙 惠允同意蒞臨與指教,不僅是美賢無上的光榮,更是將是本研究最為重要的參據。美賢深知老師極為忙碌,不情之請,誠因需要 您的指引,由衷的邀請與期待 撥冗蒞臨指導。謹致由衷謝忱,並期 老師賜復。並祝
教安
學生美賢敬上
附錄五 本研究焦點團體議程
壹.時間:92年9月15日(星期一) 下午4:00-6:30
貳.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二樓記者室(可洽警衛停車)
參.出席人員: (以下依筆畫姓氏排列)
論文指導老師: 吳清基教授
學者專家: 王秋絨教授、林千鈴老師、夏學理副教授、陳篤正館長、黃明月教授、郭禎祥教授、陳瓊花教授。
肆. 主持人致詞
伍.研究者背景說明
本焦點團體召開目的:針對先前本研究之深度訪談研究結果,透過本次各界專家之意見溝通與論辯,期能澄清論文理念、凝聚研究共識或尋求解決方法。
一、本研究定義與範圍
「社會藝術教育」與「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定義:本研究所稱之「社會藝術教育」,乃係指在正式學校以外,提供表現與鑑賞美感或觀念的學習活動,對象為全體國民。至於「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係指社會藝術教育相關之施政背景、理念、願景、目標、途徑、策略;具體而言,包括社會教育相關的法規、計畫、方案、措施、行動、活動等。
二、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實施之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實施範圍,在施教對象上,係指正規學制以外的全體國民;在內容項目上,則包括音樂、舞蹈、文學、繪畫、書法、雕塑、建築、電影、戲劇、生活工藝、電子媒體等廣義的範圍。在施教的類別上,包括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精緻藝術與通俗藝術、純粹藝術與應用藝術等;在施教方式上,包括正規、非正規與非正式各種方式,正規社會藝術教育如空中大學、補習學校等;非正規社會藝術教育,如社區大學、研習班、才藝班、研討會等;非正式如展覽、表演、電視、廣播、書報等。
(一)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範圍
本論文所討論之政策,著重在政策的內涵之研究,且是從社會文化取向的觀點來探討。又所探討的政策範圍,是以主管社會藝術教育業務的中央政府層級所制定的政策為主。
(二)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背景的探討範圍
有關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背景的探討範圍,時間上係以社會藝術教育最重要的法案「藝術教育法」頒布開始迄今,即從民國八十六至九十一年止 之情形;至於有關世界主要國家的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內涵與實施現況,則以美、英、日、法、港為探討對象。
三、議題結構
本座談討論議題,係依據本研究訪談我國28位專家(包括學者11人,行政主管15人,教師2人)所獲致之結果整理,分三大部分:
(一)議題一至四,係訪談結果較具爭議部分之澄清與確認,提請 討論。
(二)議題五至七,係針對訪談結果整理之進一步篩選確認,提請 討論。
(三)參考資料
附件一 :訪談問題大綱
附件二 :社會文化取向之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初稿)
附件三 :訪談結果彙整表
附件四 :本研究計畫摘要
陸、討論議題
◎議題一、有受訪者質疑本研究所提出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內涵之適切性,諸如:社會重建的藝術教育與後現代的藝術教育論點衝突;後現代有負面觀點不宜作政策基礎也不適合我國國情。您認為如何?
說明:
(一)本研究所提理論內涵
本研究所提出之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相關理論為:1.社會重建的藝術教育、2.後現代的藝術教育、3.視覺文化的藝術教育、4.多元文化的藝術教育、5.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詳如附件二);另訪談結果經整理如附件三。
(二)受訪者質疑意見
1.社會重建的藝術教育與後現代的藝術教育有衝突的論點,如社會重建所主張拯救文化危機的教育目的與整合式課程;後現代主義則是主張無目的論與萬花筒式的課程。
2.每個相關理論內容亦有交集關連之處,界線不清楚。
3.後現代主義對教育有其正面(如多元化、去中心化、去階級化)與負面(如無目的、去本質、忽略審美判斷)的觀點,不能全盤作為政策之基礎理論。
4.又我國偏遠地區,或許連現代主義都談不上,就施以後現代主義的政策,不符本土國情。
5.質疑「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一詞在文字上的妥適性。
(三)受訪者贊成意見
1.此五項的相關基礎理論很適切,均為當今國際藝術教育研究論壇的重要議題。
2.「後現代藝術教育」不等於「後現代主義」,後現代藝術教育係採後現代主義部分積極性的觀點。後現代為文化之潮流趨勢,無法抗拒。
(四)本研究提出之出發點
1.本研究所彙整之理論內涵,係檢視近十餘年來國際上重要藝術教育學者文獻之內容與趨勢,歸納而成。
2.每項基礎理論各有主張重點,其關係必然有相同處,亦有相異處。本研究係採融合各相關理論之建設性與特色性主張。
◎議題二、有受訪者質疑本研究所稱「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理論」的妥適性與價值性,諸如:此觀念不創新,歐洲早就存在;此名稱缺乏文獻根據。您認為如何?
說明:
(一)受訪者質疑意見
1.質疑「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一詞文字之妥適性與其文獻根據。
2.認為這種取向的藝術教育觀老早就有了,歐洲更很早就將藝術融入在文化生活中,因而質疑此理論所形成的時間點,也質疑本研究所提出來的價值性與此理論的獨創性。
(二)受訪者贊成意見
1.取向的名稱,只要邏輯解釋得周全,且有相關文獻支持,可以自行命名,也才具有本研究之創造性與價值。
2.「社會文化」一詞頗為適當周全。
3.以此理論為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基礎,頗為合適。
4.在藝術教育的理論研究中,社會文化因素過去比較被忽略。
(三)本研究提出之出發點
1.名詞研訂部分:
本主題之研訂,係有三依據:
(1)依據理論內涵:「社會重建的藝術」與「社區本位的藝術教育」均有「社會結構與關係」的概念,另「視覺文化的藝術教育」、「後現代藝術教育」、傾向文化概念,換言之,「社會」與「文化」在字義與實質上,均有涉及。
(2)依據「社會」與「文化」二詞關係:依文獻,「社會」與「文化」二詞為交纏不相離、互補而互相加強的概念。(Geertz, 1957:33-84;1986:17)
(3)彙整學者用詞之意見:本研究採「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係依文獻上相關說法,如「社會觀點」(美國Kerry Freedman,2000 );「社會中心」(劉豐榮, 2002 );「社會取向」(黃壬來,1995 );「文化社會入手」(袁汝儀,1984:43-47)。
2.此理論的重要性與時代性:
(1)本研究係以藝術教育理論為主軸,經查九0年代以後藝術教育研究的發展,聚焦於從社會文化的觀點來探討藝術教育,其理論內涵亦與九0年代前的主流思潮--學科本位取向與學生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內容有很大的差別,故本研究認為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有其時代性與獨特性,進而引以為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基礎。
(2)社會文化取向與藝術生活化的論點或現象,就藝術的發展史而言,或許並不能稱得上創見;但是,就藝術教育理論而言,成為藝術教育學界探討的焦點,並成為一股強大的思潮與系統性的理論形成,是近十餘年來的事。又此取向與成人教育學的特性頗為吻合,以之為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形成之基礎,有其重要性與價值性。
◎議題三: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是否應該存在?或是移納入文化政策?其性質應是『教育』或是『活動』?政府對於正規學校以外的社會藝術發展,應扮演什麼角色?
說明:
(一)受訪者反對意見
1.世界主要國家鮮少有「社會教育」的說法,更無「社會藝術教育」、「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說,而多將之融入在文化政策中,本研究題目與內文所稱「社會藝術教育」,難以讓多數讀者掌握主題意義。
2.就文化相對論而言,文化即生活方式的整體,文化只有特性,沒有對錯優劣,又藝術強調其自由創作性之特質,因之,政府對藝術文化不能用「教育」的觀念與「教化」色彩,以作之君、作之師的角色去主導或限制。
3.藝術文化僅能視為一種「活動」,不能「教育」,應納入文化政策,不宜納入教育政策。政府最重要的責任是保障創作自由與提供多元表現與學習的機會,「社會藝術教育政策」是一種過時的想法。.
4..我國目前的「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其內涵亦不明顯。
(二)受訪者贊成意見
1.我國目前有社會教育的行政組織機關、法規與政策執行社會藝術教育。
2.研究應依據國情,雖然名詞不同,但性質接近,只要解釋說明清楚就可
3.政府應有將民眾引領到某個境界的功能,包括普及與卓越兩大方向,而不能放任不管。
4.社會藝術教育政策為我國現階段已有的制度,但研究很少,值得鼓勵。
(三)本研究提出之出發點
本研究所研擬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係依據我國現有相關法規與專屬之政府執行組織。依八十六年總統府令公佈之「藝術教育法」有專章規範社會藝術教育,教育部之組織法中,規範社會藝術教育職掌,並於社會教育司下,編列第五科,專門負責社會藝術教育業務推動,並每年編列預算執行規劃之政策;又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或文化局亦有相關之職掌、執行組織與預算,爰此本研究探討本項政策,應具有其意義。
◎議題四、由於社會文化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亦有其限制,基於我國的國情,若實施社會文化取向的社會藝術教育政策,是否可行?應有哪些因地制宜的修正?可否或如何兼融早期的學生取向與學科取向的藝術教育理論優點?
說明:
(一)質疑意見
1.「美感」是藝術教育極重要的價值,且有其客觀性與通性,質疑社會文化取向在後現代主義與多元文化的基礎下,傾向不談美或沒有審美標準,強調尊重理解與欣賞各種藝術文化而避開美感的判斷評價,造成社會紊亂或降低美感品質。
2.菁英藝術為精緻性之文化,重要而不能忽略。
3.通俗文化易流於商業宰制的危機。
(二)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的限制
依文獻探討:極端化的社會文化取向藝術教育理論,可能有以下缺點:(參考Eisner,1994;黃壬來、陳朝平,1995;劉豐榮,2001)
1.藝術教育主體本質方面:
(1)過於強調藝術教育在社會文化的價值與功能,忽略促進創造思考與審美經驗二方面的價值與功能,也易淪為社會文化學科的附庸或工具性價值。
(2)關注某藝術品之外在社會脈絡或文化意義,忽略作品之本質,亦忽略創作者的超越社會文化之自主選擇、判斷、與心態的可能性。
2.師資能力與角色方面:
(1)藝術教育包含社會、文化、 與科技等層面之研究,一般藝術教育師資能力可能無法配合。
(2)教師角色產生混淆,社會重構、社會病態與人類需求是藝術教育者之責任的質疑。
3.藝術學習內容方面:
(1)強調多元文化,實施無法取捨輕重。
(2)學生在藝術創作過程之經驗與價值可能被分析意義所取代。
(3)藝術鑑賞之審美經驗也可能被社會意義之觀察與討論所沖淡。
(4)傳統藝術之精華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