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岱四書遇研究
作者:簡瑞銓
作者(外文):jui-chuan chien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慶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張岱四書遇晚明經學四書學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Chang TaiLate Ming DynastyJing XueFour Book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張岱﹙159 7–1680年﹚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神宗萬曆二十五年(159 7)八月出生於浙江山陰縣。學問廣博,著述宏富,前半生,繁華縟麗,浪漫多姿;明亡後,砥志厲節,隱居不仕,默默以終。學界歷來對張岱的研究,大多著眼於其文學成就方面,而從本論文對其僅存的經學著作《四書遇》的探討,可知張岱亦是一位力主經世致用的經學家,其思想主要是服膺儒家思想,以陽明心學為實踐軸心,不只學說的繼承,更用自己的行為操守,來詮釋儒家的義理、陽明學說的精髓,並將之落實於自己的日常生活,貫穿於自己的生命歷程與著作的一位經學家。
他的經學成就包括兩方面:第一點是對陽明學說的繼承與發揚,由於陽明本身並沒有完整的《四書》著作,其對《大學》的闡釋,亦指示其要而已。而《四書遇》則將陽明心學宗旨貫徹到對《四書》經文的詮釋上,形成了心學特色的宗王學派的《四書》著作。且其中由於輯錄了眾多晚明陽明學者的《四書》見解,使《四書遇》更具有文獻方面的價值;第二點是張岱對《四書》的發明與見解,在《四書遇》中許多注解,不落俗套,頗多創見,體現了他「精思靜悟」的心得,包括經典的詮釋方式、義理的見解、心學功夫的落實方法等等。以上兩點原因,張岱的《四書遇》可說是宗王《四書》學的集成者。綜合而言,我們把張岱的《四書遇》放在中國整個《四書》學詮釋史的脈絡中來看,其顯現出的價值與文化意義主要有五點:
﹙一﹚在義理上,展現以陽明心學詮釋《四書》之成果與面貌
﹙二﹚在治學方法與態度上,特重實踐精神,表達出知識份子實現儒家傳統「內聖外王」的願望與途徑
﹙三﹚在學風上,反映當代《四書》學之新面貌
﹙四﹚在詮釋方式上,呈現活潑多采的經典詮釋方式與詮釋平民化之傾向
﹙五﹚在內容上,保留彙整晚明陽明後學的《四書》見解,並突顯個人特色
綜上所論《四書遇》在《四書》學史上自應有一定之地位。它體現了陽明學注經的面貌,匯聚了陽明學者詮釋《四書》的總成果,反映了當代的經學風氣,突顯了自己的著作風格。其所建構的無非是想建立以實踐道德精神為導向的《四書》學著作,響應當代通經致用的風氣,引領學風。
A Study on Zhang Dai’s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Abstract
Zhang Dai(1597-1680), style name Zhongzhi, or Shigong, pseudonym Tao’an or Die’An-Ju-Shi (Layman of Butterfly Nunnery), born in August Wanli 25th year (1597AD) of emperor Shen-Zong Ming Dynasty, in Shanying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Zhang Dai was a well-learned prolific essay writer. He lived the first half of his life in vivid extravagance and retreated from officialdom after Ming fell to Manchus into obscurity in an attempt to preserve his integrity. In contrast to his literature achievements covered by previous literatures, this essay focuses solely on the discussion of his solely survived classic work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to elucidate the long-neglected fact that Zhang Dai was also a practical Jing Xue scholar. Adopting Confucianism as core philosophy, Zhang had realized his belief in personal life with Yang Ming Doctrine served as a guideline. Aside from merely textual inheritance of classic teachings, he tried to interpret the philosophy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essence of Yang Ming Doctrine with his moral conducts. Zhang Dai was actually a Chinese classics (Jing Xue) scholar who put his knowledge into everyday practice, and weaved it into a tapestry of both personal life and works.
His lifetime achievements in Chinese classics (Jing Xue) studi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First, he inherited and exalted the Doctrine of Wang Yang-ming. With his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he completed what Wang Yang-ming had left out in his commentary writing of the Four Books and the Great Learning (Da Xue).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represents a typical Yang Ming styled treatise featured with a comprehensive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in the perspective of Yang Ming Doctrine. Presenting a wide collection of views on the Four Books from Yang Ming scholars in late Ming period, the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had a great value in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Second, Zhang Dai, in illuminating and commenting on the Four Books, had made notes in a uniquely innovative, thought-provoking, and unconventional way, including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Jing Xue),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cholarly theories etc. These two aspects may be reasonably sufficient enough to rank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as one of the critical Chinese classics. In summary,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review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hermeneutics of Four Books, represents the following five value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s:
A. Philosophical reasoning- It manifests a consummation and outlook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ang Ming Doctrine;
B. Methodology and approach- By particularly emphasizing on the spirit of realization, it expresses the traditional aspiration and approach Chinese intellectuals embraced in serving the world and relieving the populace from suffering;
C. Academic discipline- It reflects a brand new landscape of the then contemporary Four Books studies;
D. Approach to interpretation- It exhibits a vibrant and colorful way of interpreting Chinese classics (Jing Xue) and a tendency toward popularization;
E. Context structure- It retained both the commentaries of post-Yang Ming scholars in late Ming and the prominent personal touches.
To sum up,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should have grounded itself a certain standing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Four Books studies. For it had reflected the general mood of contemporary classic studies by revealing how Yang Mind Doctrine was trying to interpret Chinese classics (JIng Xue). It stands out as a unique writing style by integrating all segmental commentaries of the Four Books individually made by various Yang Ming scholars. What it strived to construct was actually nothing other than leading the tide in academic studies by responding to contemporarily practical approach and by realizing a morality-oriented Four Books writing.
Keywords: Zhang Dai (Chang Tai); Encounter of the Four Books; Late Ming Dynasty; Chinese Classics Study (Jing Xue); Four Books Xue
主要參考書目:

一、張岱原典與研究資料

﹙一﹚原典

〔明〕張岱:《明紀史闕》台北:學生書局,1969年
〔明〕張岱:《有明於越三不朽圖贊》台北:文海書局,1973年
〔明〕張岱:《史闕》﹙上、下﹚冊 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明〕張岱著•朱宏達校點:《四書遇》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 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張岱著•佘德餘點校:《快園道古》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明〕張岱:《石匱書後集》 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87年
〔明〕張岱著•夏咸淳校點:《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張岱:《石匱書》《續修四庫全書》﹙318•319•320﹚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張岱著•唐潮校點:《夜航船》 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明〕張岱著•夏咸淳、程維榮校注:《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二﹚專書

黃桂蘭:《張岱的生平及其文學》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
陳清輝:《張岱生平及其小品文研究》 高雄: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夏咸淳:《明末奇才–張岱論》 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9年
胡益民:《張岱評傳》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胡益民:《張岱研究》 安徽: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年
郭榮修:《張岱散文理論及作品研究》 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蔡麗玲:《從晚明世說體著作的流行論張岱的快園道古》 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麗明:《張岱散文美學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蔣靜文:《論張岱小品文學:從生命模塑到形式意義的完成》 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忠和:《從劉勰六觀論張岱小品文》 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徐世珍:《張岱夜航船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郭秉融:《張岱及其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佘德餘:《張岱家世》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三﹚單篇論文

邵 紅:〈遺民的心事—論陶庵夢憶一書的性質〉,《臺靜農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
朱宏達:〈張岱四書遇的發現及其價值〉,《杭州大學學報》第15卷第1期,1985
年3月
王安祈:〈張岱的戲劇生活〉,《歷史月刊》第13期,1989年2月
周志文:〈張岱與西湖夢尋〉,《淡江學報》第27期,1989年2月
何冠彪:〈張岱別名、字號與籍貫新考〉,《中國書目季刊》,1989年6月new window
張則桐:〈張岱夜航船與筆記小說〉,《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1989年
黃俊傑:〈張岱對古典儒學的解釋–以四書遇為中心〉,《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
黄 裳:〈張岱的史闕〉,《榆下雜說》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孫尚志:〈略述明末紹興明士張岱〉,《浙江月刊》,1992年12月
曹淑娟:〈痴人說夢,寧恆在夢—論張岱的尋夢情結〉,《鵝湖》1993年9月new window
佘德餘:〈張岱的實學思想〉,《紹興師專學報》第1期,1995年
胡益民:〈張岱藝術家論的特質與歷史意義〉,《安徽大學學報》第24卷第4期,2000年7月
簡瑞銓:《晚明四書學之新風貌—以四書遇為中心》,《博學與雅緻—明道管理學院通識教育研討會》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年3月
簡瑞銓:《陽明學說對四書遇的影響》,《明道通識論叢》第2期,2007年3月new window


二、專書部份

﹙一﹚經學:

〔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孟子註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宋〕朱熹:《四書集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宋〕朱熹:《四書或問》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明〕邱濬著•林冠群校點:《大學衍義補》﹙上•中•下﹚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4月
〔明〕蔡清:《四書蒙引》,《四庫全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鹿善繼:《四書說约》《續修四庫全書》163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李贄:《四書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明〕蕅益大師:《四書蕅益解補註》 台北:佛教出版社
〔明〕焦竑:《焦氏四書講錄》,《續修四庫全書》162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葛寅亮:《四書湖南講》《續修四庫全書》163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張汝英:《四書參》 日本內閣文庫明刊本 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海外佚存古籍
〔明〕楊起元:《四書眼評》 日本內閣文庫明刊本 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海外佚存古籍
〔明〕張雲鸞:《四書經正錄》 日本內閣文庫本 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海外佚存古籍
〔明〕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 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 台北:中華書局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 台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清〕馬宗霍:《中國經學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 台北:正中書局,1961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 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new window
吳康:《學庸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錢穆等著:《論孟研究論集》 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82年
錢穆:《論語要略》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黃俊傑:《孟子》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黃俊傑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黃俊傑:《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年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new window
王鵬凱:《歷代論語著述綜錄》 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林師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林師慶彰:《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林師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林師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林師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九輯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2001年
方慶雲:《李二曲四書反身錄之研究》 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賴美惠:《彖傳時義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列聖齊著:《中庸證釋》 台北:三德書局,1994年
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譚宇權:《中庸哲學研究》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周予同著•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國立編譯館:《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上、下﹚台北:華泰文化公司,2000年
南懷瑾:《論語別裁》﹙上、下﹚ 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南懷瑾:《孟子旁通》 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南懷瑾:《大學微言》﹙上、下﹚ 台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
簡瑞銓:《四書蕅益解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曾素貞:《顏元的四書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鍾雲鶯:《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大學中庸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勞思光:《大學中庸譯註新編》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吳哲毅:《孟子的仁政思想》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2000年
吳伯曜:《林兆恩四書正義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曉生:《郝敬及其四書學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年new window
陳昇輝:《晚明論語學之儒佛會通思想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陸建猷:《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 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莊凱雯:《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研究—由心性論到知人之學》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孟君:《李卓吾四書評與晚明新四書學》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儒賓:《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吳雁南等主編:《中國經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 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二﹚哲學: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 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傳習錄及大學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
〔明〕王陽明著•林安梧導讀:《傳習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明〕王夫之:《讀通鑑論》 台北:里仁出版社,1985年
〔明〕王夫之:《禮記章句》﹙上•下﹚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明〕王夫之:《張子正蒙注》 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 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
〔明〕顧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 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 台北:仲信出版社 ﹙缺版權頁﹚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new window
張其昀:《陽明學論文集》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
周志文:《泰州學派對晚明文學風氣的影響》 台北: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77年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印行 1981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 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82年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錢 穆:《陽明學述要》 台北:正中書局,1984年
錢 穆:《朱子新學案》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
錢 穆:《歷史與文化論叢》 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下﹚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 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
戴瑞坤:《陽明學漢學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鼓應:《明清實學思潮史》 山東:齊魯出版社,1989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new window
熊十力:《十力語要初續》 台北:明文書局,1990年
熊十力:《原儒》 台北:明文書局,1997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印行,1990年new window
趙吉惠:《中國儒學史》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陳來:《朱子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來:《宋明理學》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年
中央大學共同學科主編:《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1年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紀样:《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new window
龔鵬程:《晚明思潮》 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1994年new window
陸冠州:《何心隱思想及其與名教之衝突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李淑芬:《明儒論學宗旨述要》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
王秀珍:《論陳繼儒與晚明思潮的互動關係》 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明宜:《傳習錄中心字的意涵及其用法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7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 台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new window
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想史》 台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許馨元:《周海門及其聖學宗傳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1999年new window
左東嶙:《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 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new window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學智:《心學論集》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李生龍:《新譯傳習錄》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戴文和:《晚明經世學鉅著皇明經世文編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葉守桓:《李二曲思想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三﹚宗教:

《大方便佛報恩經》《大正藏》第4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正藏》第19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第17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正藏》第8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2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17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六祖壇經》《大正藏》第48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上﹚﹙中﹚﹙下﹚ 台北:廣文書局,1971年
〔明〕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統論》台北:台北養興堂翻印,1984年
〔明〕釋袾宏:《蓮池大師全集》 台北:中國佛教文化館,1989年
〔明〕釋德清校閱:《紫柏尊者全集》,《大藏新纂卍續藏經》第73卷
〔明〕錢謙益輯《紫柏尊者全集》,《大藏新纂卍續藏經》第73卷
〔明〕釋德清著《憨山老人夢遊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明〕釋智旭:《蕅益大師全集》 台北:佛教出版社,1989年
〔清〕彭紹升:《居士傳》 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出版社,1991年
郭 朋:《明清佛教》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法舫法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7年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陳運星:《儒道佛三教調和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 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
陳永革:《晚明佛教的復興與困境》 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聖嚴法師:《明末佛教研究》 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
唐大潮:《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潘桂明:《中國居士佛教史》﹙上•下﹚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四﹚歷史: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 台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
〔漢〕班固:《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晉〕范曄:《後漢書》 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張廷玉:《明史》 台北:藝文印書館,不著年月
〔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 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李亨特總裁•平恕等修:《紹興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1975年
〔清〕談遷:《國榷》 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清〕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 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本 1987年
〔清〕查繼佐:《罪惟錄》 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萬斯同:《明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7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台北:食貨出版社,1989年
李焯然:《明史散論》 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1年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形時期的知識份子》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
傅衣凌:《明史新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 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年

﹙五﹚文學: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唐〕李 翱:《李文公文集》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8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司馬光:《傳家集》 影印文淵閻《四庫全書》第1094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 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8冊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祁彪佳:《祁彪佳集》 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明〕黃宗羲:《南雷文定》 台北:世界書局,1964年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 台北:里仁書局 ,1987年
〔明〕焦 竑:《澹園集》 台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 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明〕袁宗道:《白蘇齋類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王龍谿:《王龍谿全集》 台北:廣文書局,2000年
〔明〕李 贄:《李贄文集》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全祖望著•朱鑄禹集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君毅:《唐君毅先生全集》卷19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 台北:華正書局,1994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林進財:《艾南英時文理論之研究》 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鄭頤壽:《辭章學導論》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
鄭頤壽:《辭章學新論》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
謝旻琪:《明代評點詞集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六﹚外文研究:

(日)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研究》,日本東京:創文社,1972年5月
(日)佐野公治:《四書學史の研究》日本東京:創文社,1988年2月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new window
﹙日﹚岡田武彦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日)松川健二編•林師慶彰等譯:《論語思想史》台北:萬卷樓 ,2006年


三、單篇論文

程元敏:〈大學改本述評〉,《孔孟學報》23期,1972年
傅武光:〈四書學考〉,《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8期,1974年6月
任繼愈:〈唐宋以後的三教合一思潮〉,《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1984年
張顯清:〈明代社會思想和學風的演變〉,《中國哲學研究》1986年2月
鄭志明:〈林兆恩與晚明王學〉,《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 台北:弘化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12月
劉貴傑:〈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與儒家學說之交涉〉,《中華佛學學報》第2期,1988年10月new window
林師慶彰:〈王陽明的經學思想〉,《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89年3月
何寄澎:〈論釋契嵩思想與儒學的關涉〉《幼獅雜誌》,20卷第3期,1989年5月
陳茂山:〈試論明代中後期的社會風氣〉,《史學集刊》第4期,1989年
金耀基:〈儒家倫理•社會學與政治秩序〉,《當代》第41期,1989年9月
沈善洪•錢明:〈論王陽明大學觀的演變〉,《學術月刊》1989年11月號,1989年11月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年12月衷爾鉅:〈論明代的理學和心學〉,《中州學刊》第1期,1990年new window
陳學文:〈明代中葉以來棄農棄儒從商風氣和重商思潮的出現〉,《九州學刊》第3卷第4期,1990年
黄瑞卿:〈明代中後期士人棄學經商之風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2期,1990年
劉述先:〈黃宗羲對孟子的理解〉,《鵝湖》25卷7期,1990年new window
盧微一:〈儒佛道三教的演變衝突與融匯〉,《社科信息》第5期,1991年
陳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河北學刊》第3期,1991年new window
王樹人:〈論語中仁的不同涵義辨析〉,《孔子研究》1期,1991年
王保珍:〈蘇軾的中庸論〉,《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1993年
盧微一:〈儒佛道三教的演變衝突與融匯〉,《社科信息》第5期,1995年
耿 寧:〈論王陽明良知概念的演變及其雙重涵義〉,《鵝湖學誌》15期,1995年荒木見悟著•李鳳全譯:〈郝敬氣學思想研究〉,《國學研究》第3卷,1995年
陳德和:〈黃宗羲理氣同體二分論析繹〉,《鵝湖》第22卷1期,1996年7月
唐大潮:〈論明清之際三教合一思想的社會潮流〉,《宗教學研究》第2期,1996年
楊國榮:〈心性之辨:從孟子到王陽明〉,《孔孟學報》72期,1996年
周積明:〈四庫全書總目的經學批評〉,《孔孟學報》71期,1996年new window
詹海雲:〈王陽明與論語〉,《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
黃俊傑:〈孟子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大歷史學報》19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周啟榮:〈從坊刻四書講章論明末考證學〉,《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1998年new window
黄慶聲:〈論李卓吾評點四書笑之諧擬性質〉,《中華學苑》1998年2月
何澤恆:〈大學格物別解〉,《漢學研究》第18卷2期,2000年10月new window
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譯:〈四書註譯書的歷史〉,《經學研究論叢》第9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月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 卷第2 期,2001 年12 月new window
陸建猷:〈宗陸學派的四書學思想〉,《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2002 年12 月
朱修春:〈論清初四書學中的經世思想〉,《清史研究》第1期,2005年2月
吳伯曜:〈陽明學說對焦氏四書講錄的影響〉,《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嘉 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5年
吳伯曜:〈陽明心學對晚明四書學的影響〉,《湖南大學學報》第20卷第2期 ,2006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