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概念隱喻理論(CMT)在小說的運用—以陳映真、宋澤萊、黃凡的政治小說為中心
作者:陳璦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Ai-ting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世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概念隱喻理論(CMT)陳映真宋澤萊黃凡政治小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簡稱CMT),由美國認知語言學家George Lakoff(喬治‧雷可夫)、Mark Johnson(馬克‧詹森)在1980年創立,後有Mark Turner(馬克‧騰納)Raymond W. Gibbs, Jr.、Eve Sweetser等學者加入研究,豐富了理論的內涵。在本文,「概念隱喻理論」僅指Lakoff-Johnson 1980年代對「隱喻」問題所做的探討。「概念隱喻理論文學分析法則」,則指Lakoff-Turner運用理論原理分析西洋詩歌之後得到的方法。本論文撰寫的目的在借助「概念隱喻理論」及其文學分析法則探索台灣當代政治小說的涵義,期待在此一理論的引領下能深入文本與作家的心智世界,並以此進一步測度這個曾在西洋詩歌實踐過理論的功能。
本文主要透過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md(Lakoff 1987)、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Johnson1987)認識隱喻認知的基本原理,從Metaphors We Live By(Lakoff &Johnson 1980、2003)掌握隱喻運作的原理,在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Lakoff&Turner1989)追蹤原理和文學方析法則之間的關係,也觀察理論創始人如何利用原理分析詩歌,特別留意其提出的「全局性隱喻閱讀」(a global metaphorical reading)原則,並考量詩歌、小說篇幅長短和文類的差異,適度調整此一原則,再將之運用在小說分析。
經由陳映真、宋澤萊、黃凡十八個短、中、長篇文本的檢驗,印證「概念隱喻理論」及其文學分析法則確能闡幽發微,並因此看見了作家思考和寫作的侷限。在測度的過程中,另驗證了「概念隱喻理論」及其法則的其他貢獻。其一為,建立相同概念隱喻不同語言表述差異比較的基礎,為文學美學、語言風格的比較研究另闢途徑。二為,進行異文本不同概念隱喻相同蘊涵的整合,透過一個時代作家的心靈之眼,亦可窺見那整個時代的風貌。三為發掘了一部分創作的方法。此外,在測度的過程中,也發現理論肇建者,在主張隱喻映射是來源域概念範疇「基模要素填空格」、「關係」、「特性」、「知識」向目標域的轉移時,似乎只考慮「聯想」關係中的意義類同,而忽略了具「對立」意義結構點的存在,以致對部分語義的盲目。
在以政治小說測度「概念隱喻理論」及其文學分析法則的功能時,本文並未依循理論原理建立批評方法,以致無法憑藉作品的隱喻思維直接評論作家的政治視野。Lakoff(2002)、Johnson(1993)、Winter(2003)已在政治、道德哲學、法律領域運用理論原理建立批評方法,若能參考三人的著作建立文學批評法則,則更能突顯「概念隱喻理論」也是一個完備的文學理論體系。
引用及參考資料
一、中文資料
丁 琬﹙1980﹚:〈文壇新銳—黃凡〉,《明道文藝》第54期。頁81-85。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
水秉和﹙1987﹚:〈政黨政治與民主困局〉,《當代》,第9期。頁16-28。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公司。new window
王 拓﹙1985﹚:《台北‧台北!》(上、下)。台北︰天元總經銷﹙著者發行﹚。
王家鳳、李光真﹙1991﹚:《當西方遇見東方―國際漢學與漢學家》(一)。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頁184-193。
王浩威﹙1996﹚:〈有點'粗糙'的年度文學傑作〉,《民生報》,第34版,12月12日。
王國安﹙2005﹚:〈沉落的紅星―試論陳映真小說集《鈴鐺花》中的英雄形象〉,《中國現代文學季刊》,第6期。頁51-76。
王 寅(2002a):〈認知語言學與兩代認知科學〉,《外語學刊》,第1期(總第108期)。頁9-14。
--------(2002b):〈認知語言學的哲學基礎:體驗哲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第34卷‧第2期。頁82-89。
王惠珍(2004):〈台灣文學在日本〉,收於《台灣文學年鑑》。http://www.chinese.pu.edu.tw/2004/Future/FutureShow.asp?Bno=11
王夢鷗(1982):《文學概論》。台北:藝文印書館。
王湘琦﹙1990﹚:《沒卵頭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王瑞華﹙2000﹚:〈男性世界的邊緣人―陳映真小說裡的女性形象〉,《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月。頁83-84。
王德威﹙1985a﹚:〈峰迴路轉的「山路」〉,《聯合文學》第7期,頁152。
--------﹙1985b﹚:〈考蒂莉亞公主傳奇―評「龍應台評小說」〉,《聯合文學》,第14期,頁40-50。
--------﹙1985c﹚:〈突顯了一則政治神話 黃凡的反對者〉,《聯合文學》,第4期,頁203-204。
--------﹙1993﹚:〈原鄉神話的追逐者―沈從文、宋澤萊、莫言、李永平〉,收於《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頁249-277。
--------﹙2001﹚:〈最後的馬克思―評陳映真「歸鄉」及其他〉,收於《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
王德威、駱以軍(2001):〈莊嚴的信念.荒涼的等待 駱以軍與王德威談陳映真的小說藝術與政治〉,《聯合報》,第37版。10月25-26日。
古蒼梧、古劍﹙2004﹚:〈左翼人生:文學與宗教―陳映真先生訪談錄〉,《文學世紀》,第4卷第4期。頁4-14。
古繼堂﹙1996﹚:《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史 明﹙1992﹚:《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社會發展四百年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平 路﹙1995﹚:《行道天涯:孫中山與宋慶齡的革命與愛情故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8﹚:《百齡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申 丹﹙2004﹚:《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1987﹚:《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白先勇﹙1979﹚:〈邊際人—賴索〉,《中國時報》,第8版。10月3日。
--------(1984):〈寫知識分子最成功的小說〉,收於《反對者》。台北:自立晚報社。頁4-6。
白麗芳(2002):《Lakoff概念隱喻理論評析》。南京師範大學英語語言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朱天心﹙1989﹚:《我記得…》。台北:三三書坊。
--------﹙2001﹚:〈「大和解」?回應之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17-125。
--------﹙2004﹚:《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
朱惠足﹙2002﹚:〈天皇制與沖繩老嫗的糞便―由「走在那條叫做和平通的街上」談沖繩的抵抗〉,《當代》,第174期。頁92-113。
朱曉進﹙2004﹚:《非文學的世紀:20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文化關係史論》。 江蘇: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朱雙一﹙1998﹚:〈廣角鏡對準臺灣都市叢林—黃凡論〉,收於黃凡著《黃凡小說精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319-326。
--------(2000):〈台灣社會運作形式的省思—黃凡作品論〉,收於施淑、高天生主編《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67-284。﹙原載1990《台灣研究集刊》二、三期﹚
--------﹙2002﹚:《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江碧珠﹙2006﹚:《「元雜劇」語言之隱喻性思維》。東海大學九十四學年度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江寶釵﹙2006﹚:〈錯愛―我對「理論重要嗎?」的一些看法〉,《文訊》,第243期。頁35-37。
行政院衛生署﹙2003﹚:〈SARS防疫廣告〉,《自由時報》,3月29日。
何 欣﹙1983﹚《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何信全(2002):〈儒家政治哲學的前景:從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爭脈絡的考察〉,收於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頁207-228。
吳恩溥﹙1989﹚:《聖經看靈恩運動 辨別真靈恩與假靈恩》。香港︰聖文社。
吳密察﹙1988﹚:〈過時的帽子該扔了―答陳映真〉,《自立晚報》,第14版。4月。
吳齊仁﹙1987﹚:〈權力與知識〉,《當代》,第9期。頁37-40。
吳壁雍﹙1988﹚:〈憂鬱的台灣社會〉,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96-213。﹙原載1987年4月1日《文星》106期﹚
呂正惠﹙1987a﹚:〈歷史的夢魘―試論陳映真的政治小說〉,《台北評論》,創刊號。頁110-119。
--------﹙1987b﹚:〈政治小說三論〉,《文星》,第103期,頁86-92。
--------﹙1993﹚:〈從山村小鎮到華盛頓大樓―陳映真的歷程及其矛盾〉,收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3 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頁335-356。﹙原載於1988年《小說與社會》﹚
--------﹙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2004):〈我們都是眼中人〉,收於黃凡著《大學之賊》。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5-9。
--------(2006):〈應用流行理論是一種「偷懶」的行為〉,《文訊》,第243期。頁38-39。
呂興昌主編﹙1999﹚:《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宋惠貞﹙2001﹚:《政治文宣的隱喻―西元二千年總統選舉的競選文宣》。中正大學八十九學年度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雅惠﹙2002﹚:《慣用語外―詩之隱喻》。台灣大學九十學年度外國語言學系碩士論文。
宋澤萊﹙1979a﹚:《骨城素描》。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b﹚:《變遷的牛眺灣》。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c﹚:《惡靈》。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0﹚:《黃巢殺人八百萬》。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6a﹚:《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6b﹚:〈文學‧誡命‧人權‧民德〉,收於《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7-67。
--------﹙1986c﹚:〈呼喚台灣黎明的喇叭手―試介新一代小說家林雙不並檢討台灣的老弱文學〉,收於《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13-139。
--------﹙1986d﹚:〈歷史的啟示―人類自救之路〉,收於《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85-236。
--------﹙1986e﹚:〈文學十日談〉,收於《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37-293。
--------﹙1987a﹚:〈抗暴个打貓市〉(「臺語」版),收於《弱小民族》。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73-263。﹙原載1987年6-7月《台灣新文化月刊》9-10期﹚
--------﹙1987b﹚:〈抗暴个打貓市〉(「北京語」版),收於《弱小民族》。 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65-336。
--------﹙1988a﹚:《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
--------﹙1988b﹚:〈台灣人自我意識的成長與完成〉,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7-43。
--------﹙1988c﹚:〈從「偽形」概念看電視的文化任務〉,收於《台灣人的自 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45-47。
--------﹙1988d﹚:〈中國論壇的復辟運動―兼論戴國煇、陳映真、王曉波、陳其南的貧乏〉,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49-91。
--------﹙1988e﹚:〈躍昇中的「台灣民族論」﹙答客問﹚〉,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93-110。﹙原載1987年1月民進報第46-48期﹚
--------﹙1988f﹚:〈「台灣民族」三講〉,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11-129。
--------﹙1988g﹚:〈一個作家對環境文化的省思﹙演講詞﹚〉,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 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49-159。﹙在政大政青社的演講詞﹚
--------﹙1988h﹚:〈台語文化時代的來臨―寫在「抗暴个打貓市」發表前〉,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85-189。
--------﹙1988i﹚:〈台語文字化的問題〉,收於《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91-201。
--------﹙1988j﹚:《等待燈籠花開時》。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2﹚:《宋澤萊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6a﹚:《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1996b﹚:《禪與文學體驗》。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1997):〈再揭台灣民族主義的大旗〉,《台灣新文學》秋季號,12月15日。頁6-9。
--------﹙1998a﹚:〈忍向屍山血海求教訓―試介鍾逸人、李喬的二二八長篇小說〉,《台灣新文學》第11期。頁230-270。
--------﹙1998b﹚:〈照明台灣的真實―兼論王世勛所言「一國文學若強,則國 勢必強」的道理〉,《台灣新文學》秋冬季號,12月15日。頁4-10。
--------﹙1999a﹚:〈何必悲觀―評廖咸浩的台語文學觀〉,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09-111。﹙原載1989年7月《新文化》第6期﹚
--------﹙1999b﹚:〈外省人族群運動的初步勝利〉,《台灣新文學》春夏季號,7月1日。頁4-7。
--------﹙2000a﹚:《打牛湳村系列》。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2000b﹚:《蓬萊誌異》。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2000c﹚:〈從「興票案」看中國人的貪污文化―兼致文學青年〉,《台灣新文學》春季號,3月15日。頁4-7。
--------﹙2001a﹚:《熱帶魔界》。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2001b﹚:〈「大和解」?回應之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11-116。
--------﹙2002a﹚:《廢墟台灣》。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2002b﹚:〈變成鹽柱的作家〉,收於《變成鹽柱的作家》。台北:草根出版公司。頁1-50。﹙原載1994年3-4月《自立晚報副刊》﹚
--------﹙2002c﹚:《福爾摩莎頌歌》。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2004a﹚:〈台語朗誦詩講義〉,收於《宋澤萊談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頁72-106。﹙2002年6月13日「賴和大專文學營」演講稿﹚
--------﹙2004b﹚:〈深談魔幻寫實主義小說〉,收於《宋澤萊談文學》。 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07-127。﹙2002年6月為「賴和大專文學營」而寫的演講稿﹚
--------﹙2004c﹚:〈理想的國度〉,《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12號。頁145-149。
束定芳﹙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3﹚:《中國語用學研究論文精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永熾﹙1988﹚:〈法西斯運動的型態與思想〉,《當代》第27期。頁6-15。
李宗榮﹙1991﹚:〈後現代與民主〉,《當代》,第67期。頁70-87。
李明輝﹙2003﹚:〈一個客家人的本土觀〉,《中國時報》,〈人間副刊〉,7月24日。
李欣倫﹙2003﹚:《戰後臺灣疾病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九十一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李金定、林志潔、賈啟信、鍾日欣﹙1997﹚:〈與宋澤萊談小說―廢墟台灣面面談 1-4〉,《台灣時報》30版,8月21、25-27。
李敏勇﹙1987﹚:〈落實本土是一件嚴肅的課題―對陳映真「習以為常的荒謬」的意見〉,《台灣文藝》,第108期。頁14-17。
--------﹙2004﹚:〈藏在我心裡的國家〉,《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12號。頁150-153。
李 喬﹙1995﹚:《埋冤1947埋冤》上、下。台北:海洋台灣出版社。
--------﹙1999﹚:〈寬廣的語言大道―對台灣與文的思考〉,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61-167。﹙原載1991年9月27日《自立晚報‧台灣筆會月報》第九期﹚
--------﹙2000﹚:《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李奭學﹙2004a﹚:〈魔幻武林―評張大春著《城邦暴力團》〉,收於《書話台灣1991-2003文學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頁135-138。﹙原載2000年10月12日《中國時報》﹚
--------﹙2004b﹚:〈遊園驚夢―評陳映真著《忠孝公園》〉,收於《書話台灣 1991-2003文學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頁139-142。﹙原載2001年7月號《聯合文學》第201期﹚
--------﹙2004c﹚:〈何索的離騷―評黃凡著《躁鬱的國家》〉,收於《書話台灣1991-2003文學印象》。台北︰九歌出版社。頁190-192。﹙原載2000年8月24日《中國時報》﹚
李 潼﹙1991﹚:《屏東姑丈》。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李 銳﹙2005﹚:〈用方塊字深刻地表達自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2月26日。
李 黎﹙1988﹚:〈「美麗新世界?」―讀陳映真的《萬商帝君》〉,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四 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69-178。﹙原載1983年6月《台灣與世界》2期﹚
李鴻瓊(2002):〈創傷、脫離與入世靈恩:宋澤萊的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中外文學》,第30卷‧第8期。頁217-250。new window
沈家煊﹙1993﹚:〈句法象似性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總第93期。頁2-8。
沈婉霖﹙2005﹚:《《素問》語言詮釋》。清華大學九十三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周世箴﹙2001﹚:〈隱喻認知與文學詮釋―以圓圓曲中的隱喻映射為例〉,東海大學〈美學與人文精神學術討論會〉論文。
--------﹙2003﹚:《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中:星辰出版社。
周慶塘﹙2002﹚:《八十年代政治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九十學年度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孟祥森﹙1977﹚:〈荒謬與人道―「異鄉人」中的一個癥結〉,收於孟祥森譯《異鄉人》。 台北:牧童出版社。頁153-177。
孟 樊﹙2006﹚:〈文學理論的教與學之難題〉,《文訊》,第243期。頁40-42。
季 季﹙1979﹚:〈冷水潑殘生—評黃凡的「賴索」〉,《書評書目》,第80期。頁73-86。
杭 之﹙1990a﹚:〈評陳映真「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台灣結的戰後史之分析」〉,收於《邁向後美麗島民間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頁197-208。
--------﹙1990b﹚:〈歷史、政治與倫理的糾葛―試評陳映真的政治小說 〉,《邁向後美麗島民間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頁207-226。
林央敏﹙1999a﹚:〈不可扭曲台語文學運動―駁正廖咸浩先生〉,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99-108。﹙原載1989年7月9-10日《民眾日報》副刊﹚
--------﹙1999b﹚:〈用民族的語言寫作真要得―駁陳若曦女士的中國本位觀〉,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06-211。﹙原載1996年6月30日-7月1日《民眾日報》副刊﹚
林育卉、高天生、宋澤萊﹙1997﹚:〈看小說談黑道―以宋澤萊的《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為引〉,《台灣日報》,23版,1月10-11日。
林宗源﹙1999﹚:〈建立有尊嚴台灣文學〉,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46-149。﹙原載1991年8月《蕃薯詩刊》第一集﹚
林幸謙﹙2004﹚:〈中國終須選擇自己的道路〉,《文學世紀》,第4卷4期。頁51-20。
林芳玫﹙1997﹚:〈《迷園》解析―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的弔詭 〉,收於《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 》。台北:里仁書局。頁271-296。new window
林 梵﹙1988﹚:〈越戰後遺症―試論陳映真的兩篇小說〉,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四 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頁77-86。﹙原載1980年7月,《書評書目》雜誌87期﹚
林瑞明﹙1999﹚:〈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頁321-337。new window
林瑞明、宋澤萊﹙2005﹚〈穿梭於魔幻與寫實之間—熱帶魔界的寫蝙蝠〉,《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卷第5期。頁119-132。
林碧慧﹙2002﹚:《大觀園隱喻世界―從方所認知角度探索小說的環境映射》。東海大學九十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 端﹙1980﹚:〈從宋澤萊的小說談起 下〉,《文藝月刊》,第132期。頁10-20。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林增文﹙2006﹚:《李清照詩詞中的譬喻運作:認知角度的探討》。東海大學九十四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慶文﹙2000﹚:《當代台灣小說的宗教性關懷》。東海大學八十九學年度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林毅夫﹙2004﹚:《台灣人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從二二八事件的受難經驗談起》。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錦賢﹙1999﹚:〈愛用筆寫出咱家己的尊嚴〉,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76-179。﹙原載1991年11月7日《自立晚報》副刊﹚
林鴻信(2006):〈尼采的"永恆回歸"終末觀之評述〉,收於王曉朝、楊熙楠主編《現代性與末世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頁370-388。
林燿德﹙1994﹚:〈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八0年代台灣政治小說」的內涵與相關課題〉,收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37-203。
林燿德、康來新、黃凡、廖仁義、苦苓﹙1988﹚〈筆在原地.意念先行―評陳映真的趙南棟〉,《自立晚報》,第6版。12月4日。
林麗如﹙2002﹚:〈以認真、嚴肅的態度思想與創作―專訪陳映真先生 〉,《文訊》,196期。頁79-82。
武治純﹙1988﹚:〈「華盛頓大樓」初探〉,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 文學的思考者 》。 台北:人間出版社。頁71-87。(原載1985年大陸版《台灣香港文學論文選》)
邱貴芬﹙1996﹚:〈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 〉,《中外文學》,25卷5期。頁6-29。new window
--------﹙2001﹚:〈大和解?回應之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29-138。
金恒杰﹙1991﹚:〈法國「新小說」的正與反〉,《當代》,第68期。頁20-33。
南方朔﹙1988﹚:〈救贖與救贖批判:論陳映真作品的內在世界 〉,《自立早報》,第14版,8月6日。
--------﹙2001﹚:〈踽踽的老靈魂―陳映真〉,《中國時報》,第39版。11月20日。
封祖盛 ﹙1988﹚:〈陳映真論〉,收於 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 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頁50-68。﹙原載1984年大陸版《台灣小說主要流派初探》﹚
施 淑﹙1990﹚:〈台灣的憂鬱―論陳映真早期小說及其藝術〉,《新地文學》,第1卷1期。頁193-205。
--------﹙2000﹚:〈反叛的受害者—黃凡集序〉,收錄於施淑、高天生編《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9-12。
柳鳴九﹙1990﹚:《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出版社。
洪英雪﹙2004﹚:〈宋澤萊訪問錄〉,收於《宋澤萊談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55-195。
洪惟仁﹙1999a﹚:〈一篇台語文學評論的盲點與囿限―評廖文〈台語文學的商榷〉〉,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90-98。﹙原載1989年7月6-7日《自立晚報》本土副刊﹚
--------﹙1999b﹚:〈台語寫作要不得嗎?〉,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12-218。﹙原載1996年7月10-11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胡民祥﹙1989﹚:〈「三度思維空間」的〈山路〉〉,《新文化》,第5期。頁88-95。
胡壯麟﹙2004﹚:《認知隱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長松﹙2001﹚:〈挑戰邪惡與困境的生命想像暴動―論宋澤萊魔幻寫實小說《熱帶魔界》〉,《台灣新聞報》,第19版,2月12日-27日。
--------﹙2004﹚:〈宋澤萊的無我、信靠與文學的寫實觀〉,收於《宋澤萊談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96-222。
胡 適﹙1953﹚:〈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收於《胡適文存》第一集。台北:遠東圖書公司。頁55-73。
范銘如(2005):〈歡迎歸隊,然後〉,《聯合報》,E4版,7月31日。
--------(2006):〈在知識體系的更迭中〉,《文訊》,第243期。頁43-45。
若林正丈﹙1987﹚:〈日據時代台灣籍民的中國結〉,《當代》,第9期。頁44-55。
韋 端﹙2002﹚:〈挑戰台灣經濟發展的極限〉,《台綜月刊》,7月1日。
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1997﹚:《當代社會語言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永明﹙2003﹚:〈台灣的民主路徑圖〉,《中國時報》,A15/時論廣場,6月25日。
晏山農等﹙2004﹚:〈人間陳映真―新世代創作者眼中的陳映真〉,《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12號。頁73-89。
殷惠敏﹙1987﹚:〈專制政體的民主化〉,《當代》,第9期。頁23-28。
祝畹瑾﹙1985﹚:《社會語言學譯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翁育惠﹙2006﹚:《簡媜散文的隱喻和語言形式―兼論作品分期和風格轉變》。清華大學九十四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郝譽翔﹙2001﹚:〈永遠的薛西弗斯―陳映真訪談錄〉,《聯合文學》,第201 期。頁27-31。
馬 森﹙1993﹚:〈「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收於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 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頁173-223。(原載1991年3月《聯合文學》第89期)
高天生﹙1980﹚:〈解剖刀與社會良心―再論宋澤萊的小說〉,收於宋澤萊《蓬萊誌異》。台北:遠景出版社。頁327-334。
--------﹙1981﹚:〈鷹鸇何事奮雲霄〉,《書評書目》,第93期。頁113-121。
--------﹙1994﹚:《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
--------﹙2000﹚:〈曖昧的戰鬥—試論黃凡的小說〉,收於施淑《台灣小說與小說家》。高天生主編《黃凡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頁285-296。﹙原載1982年4月17-18日《自立晚報》﹚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高信疆等編﹙1988﹚:《陳映真作品集 六-十五》。台北:人間雜誌出版社。
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尉天驄﹙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張大春﹙1989﹚:《大說謊家》。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1995﹚:《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9-2000﹚:《城邦暴力團》1-4。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2000﹚:《沒人寫信給上校》。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1﹚:《四喜憂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002a﹚:《公寓導遊》。台北:時報文化。
--------﹙2002b﹚:《最初》。台北:時報文化。
--------﹙2003﹚:《聆聽父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2004﹚:《小說稗類 》。台北: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公司。
張文祺﹙1996﹚:〈蝙蝠與撒旦―今日台灣政場現形記〉,《台灣書訊》。
張明貴﹙2003﹚:《最新政治學導論》。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美玉(2000):《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辯論中譬喻使用之研究》。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八十八學年度碩士論文。
張國禎﹙1988﹚〈這是什麼樣的一條「山路」〉,《自立晚報》,第14版,11月10-13日。
張國樑﹙1996﹚:《隱喻認知的背景理論》。輔仁大學八十四學年度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啟疆﹙1994﹚:〈擁護李登輝?打倒蔣經國?―晚近台灣小說的「政治主體旋轉性」〉,收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235-286。
張淑惠﹙2005﹚:《《詩經》動植物意象的隱喻認知詮釋》。東海大學九十三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惠娟﹙1993﹚:〈台灣後設小說試論〉,收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3 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頁201-230。
張 寧﹙1990﹚:〈知識分子的身分危機及其文學的表達〉,《當代》,第56期。頁96-107。
張慕皚﹙1999﹚:《近代靈恩運動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香港:建道神學院。
張毅弘﹙1990﹚:〈東亞與東歐權威主義體制的比較〉,《當代》,第56期。頁121-127。
曹逢甫﹙1993﹚:《應用語言學的探索》。台北:文鶴出版公司。new window
梁寧建﹙2003﹚:《當代認知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莊佳珣﹙2004﹚:《隱喻的意義探析》。輔仁大學九十二學年度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莊萬壽﹙2002﹚:《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許南村(陳映真)﹙2002﹚:《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
--------(1978):〈試論陳映真〉,收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頁164-175。﹙原為1975年9月26日出版《第一件差事》之序﹚
許登永﹙1988﹚:〈國民黨是不是法西斯?─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國國民黨本質探討〉,《當代》,第27期。頁33-39。
郭強生(2004):〈從超載到失重《大學之賊》中的政治隱喻〉,《文訊》,第230期。頁18-19。
陳一姍﹙2006﹚:〈台灣文化前景 林懷民不看好〉,《中國時報》,8月27日。http://news.yam.com/chinatimes/society/200608/20060827235615.html
陳文芬﹙2004﹚:〈宋澤萊在鹿港〉,《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捌號。頁146-160。
陳文珊﹙1997﹚:〈談宋澤萊晚近作品中的神秘經驗〉,《曠野》(跨世紀小百科 4)。頁111-121。
陳水扁﹙2004﹚:〈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演說〉。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9626&ctNode=2530
陳少廷﹙1983﹚:〈從文學獎談當前台灣文學問題〉,《台灣文藝》,第81期,頁6-11。
陳正芳﹙2001﹚:《臺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輔仁大學九十學年度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光興﹙1988﹚:〈飛越杜鵑窩―統獨與人民民主的新國際在地主義〉,《當代》,第64期。頁126-134。
--------﹙1991﹚:〈從統獨僵硬軸線中「逃逸」出來―五月人民民主抗爭省思〉,《當代》,第63期。頁78-91。
--------﹙2000﹚:〈「政治社會」與「人民民主」〉,收於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頁174-179。
--------﹙2001﹚:〈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 /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41-110。
陳希林(2004):〈小說家黃凡 用荒謬刻畫躁鬱的國家〉,《中國時報》,D8版。10月28日。
陳明柔﹙1999﹚:《典範的更替/消解與台灣八0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八十七學年度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芳明﹙1986﹚:〈傷痕書―致宋澤萊〉,《台灣文藝》,第99期。頁15-33。
陳建忠﹙1996﹚:《宋澤萊小說(1972-1987)研究》。清華大學八十五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1﹚:〈魔神仔的世界―讀宋澤萊《熱帶魔界》後的隨想〉。 http://www.4book.com.tw/Comment/CommentContent.hi?SSN=1023&ReadPage=4
--------﹙2003﹚:〈末日啟示錄︰論陳映真小說中的政治記憶〉,《中外文學》,第32卷,第4期。頁113-143。
陳映真(1985):〈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http://www.ren-jian.com/%2801%29RJBC/01/01-01-01.html。(原載《人間》創刊號)
--------﹙1988a﹚:〈台灣經濟發展的虛相與實相―訪劉進慶教授〉,收於高信
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七 石破天驚》。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77-192。(原載1987年9月《海峽》雜誌)
--------﹙1988b﹚:〈答友人問〉,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八 鳶山》。 台北:人間出版社。頁33-41。﹙原載1979年12月《中華雜誌》第197期。﹚
--------﹙1988c﹚:〈中國的希望繫於國民的道德勇氣―讀劉青「沮喪的回憶與瞻望」後的一些隨想〉,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八 鳶山》。台北:人間出版社。頁47-54。﹙原載1981年10月《中華雜誌》第219期。﹚
--------﹙1988d﹚:〈關於中國文藝自由問題的幾個隨想〉,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八 鳶山》。台北:人間出版社。頁55-67。﹙原載1982年5月《中華雜誌》第226期。﹚
--------﹙1988e﹚:〈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八 鳶山》。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16-125。﹙原載1983年8月《文季》1卷3期﹚
--------﹙1988f﹚:〈變貌中的台灣農村―試評《打牛湳村》〉,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九 鞭子和提燈》。台北:人間出版社。頁69-90。﹙原載1978年10月《夏潮》5卷4期﹚
--------﹙1988g﹚:〈法西斯主義的幻想〉,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一 中國結》。台北:人間出版社。頁81-92。﹙原載1980年3月《中華雜誌》200期﹚
--------﹙1988h﹚:〈一個罪孽深重的帝國〉,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三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 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5。﹙原載1984年11月《夏潮論壇》雜誌﹚
--------﹙1988i﹚:〈美國統治下的台灣―天下沒有白喝的美國奶〉,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三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頁7-21。﹙原載1984年6月《夏潮論壇》雜誌﹚
--------﹙1988j﹚:世界體系下的「台灣自決論」―冷戰體制下衍生的台灣黨外性格〉,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三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頁23-31。﹙原載1986年2月《夏潮論壇》雜誌﹚
--------﹙1988k﹚:〈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台灣結」的戰後史之分析〉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三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頁81-107。﹙原載1987年8月22-24日「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
--------﹙2001a﹚:《陳映真小說集1-6》。台北:洪範書店。
--------﹙2001b﹚:〈六月裡的玫瑰花〉,收於《上班族的一日》﹙《陳映真小說集3》﹚。台北:洪範書店。頁1-31。﹙原載1967年7月《文學季刊》第4期﹚
--------﹙2001c﹚:〈賀大哥〉,收於《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書店。頁77-128。﹙原載1978年3月《雄獅美術》第85期﹚
--------﹙2001d﹚〈夜行貨車―華盛頓大樓之一〉,收於《上班族的一日》。台北:洪範書店。頁129-185﹙原載1978年3月《台灣文學》第58期﹚
--------﹙2001e﹚:〈上班族的一日―華盛頓大樓之二〉,收於《上班族的一日》。 台北:洪範書店。頁187-223﹙原載1978年9月《雄獅美術》第91期﹚
--------﹙2001f﹚:〈雲―華盛頓大樓之三〉,收於《萬商帝君》﹙《陳映真小說集4》﹚。台北:洪範書店。頁1-123。﹙原載1980年8月《台灣文藝》第68期﹚
--------﹙2001g﹚:〈萬商帝君―華盛頓大樓之四〉,收於《萬商帝君》。 台北:洪範書店。頁125-252。﹙原載1982年12月《現代文學》後刊第19期﹚
--------﹙2001h﹚:〈鈴璫花〉,收於《鈴璫花》﹙《陳映真小說集5》﹚。 台北:洪範書店。頁1-49。﹙原載1983年4月《文季》第1期﹚
--------﹙2001i﹚:〈山路〉,收於《鈴璫花》。台北:洪範書店。頁51-91。﹙原載1983年8月《文季》第3期﹚
--------﹙2001j﹚:〈趙南棟〉,收於《鈴璫花》。台北:洪範書店。頁93-202。﹙原載1987年6月《人間雜誌》﹚
--------﹙2001k﹚:〈歸鄉〉,收於《忠孝公園》﹙《陳映真小說集6》﹚。台北:洪範書店。頁1-67。﹙原載1999年9月22日-10月8日《聯合報》副刊﹚
--------﹙2001l﹚:〈夜霧〉,收於《忠孝公園》。台北:洪範書店。頁69-124。﹙原載2000年11月25日-12月5日《聯合報》副刊﹚
--------﹙2001m﹚:〈忠孝公園〉,收於《忠孝公園》。台北:洪範書店。頁125-229。﹙原載2001年7月《聯合文學》第201期﹚
--------﹙2003﹚:〈警戒第二輪台灣『皇民文學』運動的圖謀―讀藤井省三《百年來的台灣文學》:批評的筆記(一),《告別革命文學》。 台北﹕人間雜誌社。頁143-61。
--------﹙2004a﹚:《父親》。 台北:洪範書店。
--------﹙2004b﹚:〈鞭子和提燈〉,收於《父親》。台北:洪範書店。頁5-14。﹙原載1976年12月《知識人的偏執》人間出版社﹚
--------﹙2004c﹚:〈後街〉,收於《父親》。台北:洪範書店。頁51-69。
--------﹙2005a﹚:〈避重就輕的遁辭―對於藤井省三〈駁陳映真︰以其對於拙著《台灣文學這一百年》的誹謗中傷為中心〉的駁論〉,《爪痕與文學》。台北﹕人間雜誌社。頁205-48。
--------﹙2005b﹚:〈評藤井省三的假日本鬼子民族共同體想像―讀藤井省三《百年來的台灣文學》批判的筆記(二)〉,《迎回尾崎秀樹》。台北﹕人間雜誌社。頁157-77。
陳映真主編﹙1987a﹚:《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35 拉丁美洲短篇小說秀選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等》。台北:光復書局。
--------﹙1987b﹚:《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37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台北:光復書局。
陳若曦﹙1999﹚:〈台語寫作要不得〉,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200-205。﹙原載1996年7月《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陳 原﹙2001﹚:《語言與社會生活:社會語言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器文﹙2006﹚:〈古典文學研究現代化、現代文學研究古典化〉,《文訊》,第243期。頁46-47。
陳璦婷﹙2004﹚:〈譬喻揭密—《馬蘭的故事》的土地與植物想像〉,《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上冊。頁439-470。
陳瀅州(2004):〈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黃凡的小說及其時代 〉,《台灣文學館通訊》,第6期。頁48-49。
傅大為﹙1990a﹚:《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對文化、學術、教育的基進反省》。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0b﹚:〈從廢墟世界來的挑戰與鄉愁―談《廢墟台灣》的一種讀法〉,收於《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對文化、學術、教育的基進反省》。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147-160。
彭小妍﹙1995﹚:〈女作家的情慾書寫與政治論述〉,《中外文學》,24卷5期。頁72-92。
--------﹙2000﹚:〈《迷園》與台灣民族論述―記憶、述說與歷史〉,收於《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台北:遠流出版社。頁183-194 。
彭瑞金﹙1988﹚:〈偏執的真相〉,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四 愛情的故事》。台北:人間出版社。頁66-76。﹙原載1979年11月《書評書目》79期﹚
--------﹙1997﹚:《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
--------﹙1999a﹚:〈本土文學與本土語文學〉,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38-142。﹙原載1991年4月28日《自立晚報‧台灣筆會月報》第四期﹚
--------﹙1999b﹚:〈請勿點燃語言的炸彈〉,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68-171。﹙原載1991年10月7日《自立晚報》本土副刊﹚
彭懷恩﹙1987﹚:〈四十年來曲折多變的台灣反對運動〉,《當代》,第9期。頁29-36。
--------﹙2003﹚:《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敦 誠﹙1991﹚:〈從「獨台會」事件論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與大眾媒體〉,《當代》,第63期。頁92-99。
曾萍萍﹙2003﹚:《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游淳傑﹙1987﹚〈名滿全球的波赫士〉,收於陳映真主編《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37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台北:光復書局。
游勝冠﹙1997﹚:《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游 喚﹙1993﹚:〈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述之變質〉,收於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 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頁225-273。(原載1992年2月《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5期)
須文蔚﹙2006﹚:〈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淺談文學理論、方法與方法論的整體掌握〉,《文訊》,第243期。頁48-49。
馮廣藝(2002):《漢語比喻研究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黃 凡﹙1983a﹚:〈夢斷亞美利加〉,收於《自由鬥士》。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35。
--------﹙1983b﹚:〈自由鬥士〉,收於《自由鬥士》。台北:前衛出版社。頁63-85。
--------﹙1983c﹚:《傷心城》。台北:自立晚報社。
--------﹙1983d﹚:《黃凡專欄》。台北:蘭亭書店。
--------﹙1984﹚:《反對者》。台北:自立晚報社。
--------﹙1986﹚:《我批判》。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8﹚:《都市生活》。台北:希代出版公司
--------﹙1989a﹚:《東區連環泡》。台北:希代出版公司。
--------﹙1989b﹚:〈聰明人〉,收於《你只能活兩次》。台北:希代出版公司。頁181-191。
--------﹙1990﹚:《財閥》。台北:希代出版公司。
--------﹙1992﹚:《黃凡集》。 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8a﹚:《黃凡小說精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8b﹚:〈賴索〉,收於《黃凡小說精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7-39。﹙1979年10月發表於《中國時報》﹚
--------﹙1998c﹚:〈大時代〉,收於《黃凡小說精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63-98。﹙1981年8月發表於《中國時報》﹚
--------﹙1998d﹚:〈示威〉,收於《黃凡小說精選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143-168。
--------﹙2003﹚:《躁鬱的國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4﹚:《大學之賊》。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5):《貓之猜想》。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
--------(2006):《寵物》。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黃天麟﹙2001﹚:〈中國利用邊緣化「以經促統」〉,《自由時報》,11月26日。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1992﹚:《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圖書公司。
黃春明﹙1999﹚:《放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
黃慶萱﹙1980﹚:《周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2002):《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錦樹﹙2003﹚:〈從戀屍癖大法官到救世主―論附魔者宋澤萊的自我救贖〉,收於《謊言或真理的技藝》。台北:麥田出版社。頁307-337。new window
--------﹙2004﹚:〈沒有家園〉,《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12號。頁158-162。
--------﹙2006﹚:〈理論的貧困〉,《文訊》,第243期。頁50-52。
黃繼持﹙2002﹚:《魯迅、陳映真、朱光潛》。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楊晨輝﹙2002﹚:《隱喻之哲學內涵》。中正大學九十學年度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 照﹙1998a﹚:〈台灣戰後五十年文學批評小史〉,收於《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11-49。
--------﹙1998b﹚:〈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收於《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頁179-197。
--------﹙1999﹚:〈純真理想的典型塑造―陳映真的《鈴鐺花》〉,《中國時報》,37版,7月7日。
楊碧川﹙1996﹚:《台灣現代史年表 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九四年九月》。 台北:一橋出版社。
楊 澤﹙1990﹚:《從四O年代到九O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葉石濤﹙1993﹚:〈論陳映真的三個短篇〉,收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3 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頁547-564。
--------﹙1996﹚:《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葉舒憲﹙2003﹚:《聖經比喻》。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葉 樺﹙1983﹚:〈黃凡眼中的世界〉,收於黃凡著《傷心城》。台北:自立晚報社。頁247-251。
詹宏志﹙1980﹚:〈晦黯的飄搖的希望―試析黃凡的「青州車站」〉,《書評書目》,第88期。頁869-895。
--------﹙1981﹚:〈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得獎作品〉,《書評書目》,第93期。頁23-32。
--------﹙1988a﹚:〈理想論者的思想與歷史觀―札記陳映真的文學評論〉,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 走出國境內的異國》。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9-25。
--------(1988b):〈文學的思考者〉,收於 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 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3。﹙原載1983年8月18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廖咸浩﹙1993﹚:〈「台語文學」的商榷―其理論的盲點與囿限〉,收於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2 文學現象》。台北:正中書局。頁159-172。﹙1989年6月7日,淡江大學「第三屆文學與美學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1994):〈論陳映真〉,收於楊澤編《從四0年代到九0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71。﹙1994年1月7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廖炳惠﹙1987﹚:〈下一輩生命理想的迷失?評陳映真的「趙南棟」〉,《聯合文學》,總第35期。頁216。
--------﹙1988﹚:〈評呂正惠著《小說與社會》―作品裡是否有個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4期。頁247-267。
廖朝陽﹙2001﹚:〈災難與希望:從「古都」與「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看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40。new window
裴元領﹙1994﹚:〈權力運作與敘事功能—試析台灣八0年代中期以後的小說現象〉,收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205-232。
趙 剛﹙1988﹚:〈五二0事件―歷史與結構上的必然 從社會學角度剖析〉《當代》,第27期。頁52-61。
--------﹙1992﹚:〈公眾‧國家與民主政治〉《當代》,第69期。頁46-53。
趙遐秋、呂正惠﹙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
齊邦媛﹙1998﹚:《霧漸漸散的時候 台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出版社。
劉正光﹙2001﹚:〈萊柯夫概念隱喻理論中的缺陷〉,《外語與外語教學》,總第141期。頁25-29。
劉光能策劃﹙1988﹚:〈法國「新小說」專輯〉,《聯合文學》,第45期。頁11-63。
劉昌元﹙1991﹚:《盧卡奇及其文哲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劉紀蕙﹙2000a﹚:〈台灣文化場域內「中國符號」與「台灣圖像」的展演與變異〉,收於《孤女‧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頁2-33。
--------﹙2000b﹚:〈故宮博物院VS.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詩中兩種文化認同建構之圖像模式〉,收於《孤女‧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頁296-339。
劉 康﹙1998﹚:《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
劉紹銘﹙1988﹚:〈陳映真的心路歷程〉,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 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頁34-40。﹙原載1984年7月《九十年代月刊》﹚
劉靜怡﹙1999﹚:《概念隱喻理論中的文學閱讀―以張愛玲上海時期小說為例》。東海大學八十七學年度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蔣建智﹙2001﹚:《兒童故事中的隱喻框架和概念整合:哲學與認知的關係》。中正大學八十九學年度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英俊﹙1987﹚:〈主題與呈現―試論黃凡《反對者》的兩難〉,《文星》,第103期。頁98-103。
蔡源煌﹙1987﹚:《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
--------﹙1988﹚:〈思想的貧困―訪陳映真〉,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六 思想的貧困》。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19-135。(原載1987年11月《台北評論》2期)
鄭吉珉﹙2005﹚:〈告別君父的城邦〉,《中國時報》,A15/時論廣場,7月20日。
鄭良偉﹙1999﹚:〈更廣闊的文學空間―台語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收於呂興昌主編《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12-125。﹙原載1989年7月14-16日《自立晚報》本土副刊﹚
鄭明娳﹙1994﹚:《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鄭昭明(2004):《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鄭炯明﹙2004﹚:〈你所不知道的陳映真―藤井省三《台灣文學這一百年》的一些感想〉,《文學台灣》,第52期。頁6-11。
鄭樹森﹙2003﹚:《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公司 。
鄭鴻生﹙2000﹚:〈「台灣話」‧省籍和霸權〉,《當代》,第150期。頁98-109。
--------﹙2001﹚:〈「大和解」?回應之四〉,《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37-146。
鄧孔昭﹙1989﹚:〈從二二八事件看民主與地方自治的要求〉,《當代》第34期。頁66-79。
鄧育仁﹙2005﹚:〈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第35卷第1期。頁94-140。new window
鄧育仁、孫式文﹙2001﹚:〈隱喻框架:台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新聞學研究》,第67期。頁87-112。new window
黎湘萍﹙1995﹚:《台灣的憂鬱》。北京:三聯書店。
--------﹙2006﹚:〈「理論」是否重要?〉,《文訊》,第243期。頁56-60。
盧玲穎﹙2004﹚:〈教育電台有關台語文學的訪問錄〉,收於《宋澤萊談文學》。 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36-154。
蕭阿勤(1999)〈1980年代以來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台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publish/3rd/hsiau_all.htm。(原載《台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1-51。)new window
蕭義玲﹙2006﹚:〈當「理論」作為「方法論」時―當前學位論文的重大問題〉,《文訊》,第243期。頁61-63。
賴澤涵﹙1989﹚:〈二二八事件與當代台灣的發展〉,《當代》,第34期。頁80-93。
龍應台﹙1985a﹚:〈側寫的藝術―評陳映真「山路」〉,收於《龍應台評小說》。 台北:爾雅出版社。頁63-65。﹙原載1984年11月《新書月刊》第14期﹚
--------﹙1985b﹚:〈很累人的一本小說―評黃凡「反對者」〉,收於《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頁83-94。﹙原載1984年12月《新書月刊》第15期﹚
--------﹙1986﹚:〈台灣的一九八四評「廢墟台灣」〉,《當代》,創刊號。頁148-150
戴安成﹙2006﹚:〈詮釋批評與當代文學理論〉,《文訊》,第243期。頁29-34。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2000﹚:《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
鍾 玲﹙2004﹚:〈從《將軍族》到《夜霧》―談陳映真小說藝術之深化〉,《明報月刊》,第39卷,第4期。頁72-75。
藍建春﹙1998﹚:《黃凡小說研究―社會變遷與文學史的視角》。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八十六學年度碩士論文。
藍美津﹙2005﹚:〈網路拼外交 媽媽救臺灣―一個平凡母親的憂慮〉。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3_leg/leg_main/press_con/press_con_02.jsp?ItemNO=01031000& ly1000_conference_id=21&stage=6&lgno=00217
藍博洲﹙2001﹚:《台灣好女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羅貴祥﹙2004﹚:〈忠孝男兒?―讀陳映真的《忠孝公園》〉,《文學世紀》,第4卷4期。頁21-24。
關永中﹙1989﹚:〈神秘主義及其四大型態〉,《當代》第36期。頁39-48。
蘇以文﹙2005﹚:《隱喻與認知》﹙國立臺灣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參考資料叢書 8﹚。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蘇其康﹙2006﹚:〈我們需要怎樣的理論?〉,《文訊》,第243期。頁64-65。
龔鵬程﹙1997﹚:《台灣文學在台灣》。台北:駱駝出版社。
二、外文中譯資料
Ackerman Peter(彼得.艾克曼)、Jack DuVall(傑克.度瓦)著,陳信宏譯﹙2003﹚:A Force More Powerful: A Century of Nonviolent Conflict.《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台北:究竟出版社。
Anderson Benedict﹙斑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2005﹚: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Aristotelês(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註(2001):Peri Poiêtikês.《詩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Bal Mieke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1995﹚:De Theorie de Vertellen en Verhalen: Inleiding in de Narratologie.《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ooth Wayne C.﹙布斯﹚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1989﹚:The Rhetoric of Fiction.《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Braester Yomi(柏右銘)著,黃女玲譯﹙2000﹚:Taiwanese Identity and the Crisis of Memory: Post-Chiang Mystery〈台灣認同與記憶的危機 蔣後的迷態敘述〉,收於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頁233-251。new window
Butor Michel﹙米歇爾‧畢宇鐸赫﹚,陳綺文譯﹙1991﹚:〈語言與文學〉,《當代》,第68期。頁34-48。
Butor Michel﹙米歇爾‧畢宇鐸赫﹚,陳麗卿譯﹙1991﹚:〈文學與政治〉,《當代》,第68期。頁52-65。
Camus Albert﹙阿爾伯特.卡謬﹚著,孟祥森譯﹙1977﹚:L’Étranger.《異鄉人》台北:牧童出版社。
Camus Alberts﹙阿爾伯特.卡謬﹚著,張漢良譯﹙1977﹚:Le Mythe de Sisyphe.《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志文出版社。
Chomsky Noam﹙杭士基﹚,江麗美譯﹙2003﹚:Media Control : 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媒體操控》。台北:麥田出版社。
Coetzee John Maxwell﹙柯慈﹚著,孟祥森譯﹙2000﹚:Disgrace.《屈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Coetzee John Maxwell﹙柯慈﹚著,程振家譯﹙2002﹚: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等待野蠻人》。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Life & Times of Michael K.《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Cohan Steven﹙史蒂文‧科恩﹚、Shires Linda M.(琳達‧夏爾斯)著,張方譯﹙1997﹚:Telling Stories :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講故事:對故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台北:駱駝出版社。
Dye Thomas R.﹙戴伊﹚著,柯勝文譯﹙2000﹚:Power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al Sciences.《權力與社會:社會科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Forster E. M.(佛洛斯特)著,李文彬譯﹙1991﹚:Aspects of the Novel.《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
Fowler Roger ﹙羅杰‧福勒﹚著,於寧、徐平、昌切譯﹙1991﹚:Linguistics and the Novel.《語言學與小說》。重慶:重慶出版社。
Fussell Paul(保羅.福塞爾)著,陳信宏譯 ﹙2004﹚:Why We Are What We Wear.《愛上制服―制服的文化與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Genette Gérard﹙熱拉爾‧熱奈特﹚著,王文融譯﹙1990﹚: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Giddens Anthony﹙安東尼.紀登斯﹚著,胡宗澤、趙力濤譯 ﹙2005﹚: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民族國家與暴力》。台北︰左岸文化出版公司。
Havel Vaclav〈瓦茨拉夫.哈維爾〉著,林宗憲等譯,貝嶺編﹙2003﹚:A Farewell to Politics.《政治,再見》。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Hawkes Terence﹙特倫斯.霍克斯﹚著,高丙中譯﹙1992﹚:Metaphor.《論隱喻》。北京:崑崙出版社。
Hudson R. A.﹙赫德森﹚著,盧德平譯﹙1989﹚:Sociolinguistics.《社會語言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Huxley Aldous﹙阿爾道夫.赫胥黎﹚著,孟祥森譯﹙1996﹚:Brave New World.《美麗新世界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Italo Calvino﹙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校譯﹙1996﹚:Six Memo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文學備忘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Jakobson Roman﹙雅克慎﹚著,周世箴譯﹙2002未刊稿﹚:“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雅克慎(1956)二軸理論原典導讀―語言二軸軸與失語症之二型〉。
Kundera Milan﹙米蘭‧昆德拉﹚著,翁德明譯﹙2005﹚:Le Rideau《簾幕》。 台北:皇冠出版社。
Lakoff George﹙喬治‧萊科夫﹚著,梁玉玲等譯﹙1994﹚: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md.《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秘 上、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Lakoff George﹙雷可夫﹚、Johnson Mark﹙詹森﹚著,周世箴譯﹙2005未刊稿﹚:Metaphors We Live By.Afterword.《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後記〉。
--------周世箴譯﹙2006﹚: 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Leenhardt Jacques﹙雅克.里納爾﹚著,楊令飛、吳延暉譯﹙1999﹚: Lecture Politiqe Du Roman La Jalousie D'Alain Robbe-Gillet.《小說的政治閱讀》。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
Lilla Mark﹙馬克‧里拉﹚著,閻紀宇譯﹙2003﹚: The Reckless Mind:Intellectuals in Politics.《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臺北:雅言文化出版公司。
Lucien Miller﹙米樂山﹚著, 蕭綿綿譯﹙1988﹚:〈枷鎖上的斷痕―陳映真的短篇小說〉,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 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頁110-134。﹙原載於1986年7月8日《台灣文藝》101期﹚
Orwell George﹙喬治‧歐威爾﹚著,邱素慧譯﹙1984﹚:Nineteen Eighty-Four.《一九八四》。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
Rawls John﹙羅爾斯﹚著,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2003﹚:A Theory of Justice.《正義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Rimon-Kenan Shlomith﹙施洛米絲‧雷蒙─凱南﹚著,賴干堅譯﹙1991﹚: Narrative Fiction:Contemporary Poetics.《敘事虛構作品:當代詩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Roy Denny ﹙丹尼.羅伊﹚著,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Taiwan : A Political History.《臺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Rushkoff Douglas ﹙洛西可夫﹚著, 蔡承志譯﹙2003﹚:Coercion: Why We Listen to What "They" Say.《誰在操縱我們? 現在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台北:貓頭鷹出版。
Said Edward W.﹙艾德華.薩依德﹚著,單德興譯﹙2000﹚: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Saussure Ferdinand de﹙費爾迪南‧德‧索緒爾﹚著,譯者不詳﹙1985﹚: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館出版社。
Shakespeare William﹙威廉.莎士比亞﹚著,梁實秋譯﹙1972﹚:The Sonnets.《十四行詩》。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Shakespeare William﹙威廉.莎士比亞﹚著,彭鏡禧譯﹙2001﹚:Hamlet.《哈姆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Tuan Yi-Fu﹙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2006﹚:Escapism.《逃避主義》。台北:立緒文化公司。
Verschueren Jef﹙耶夫‧維索爾倫﹚著,錢冠連、霍永壽譯﹙2003﹚: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語用學詮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Vos Rev.Johannes G.﹙魏司道﹚著,趙中輝譯﹙1993﹚:Studies in the Book Of Revelation.《啟示錄研究》。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
Wajnryb Ruth﹙露絲‧韋津利﹚著,嚴韻譯﹙2006﹚:Language Most Foul.《髒話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White Michael﹙麥克‧懷特﹚、David Epston﹙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2002﹚: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
Бахти́н 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巴赫金)著,白春仁、曉河等譯﹙1998﹚:《巴赫金全集》第四卷 《文本 對話與人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岡崎郁子著,鄭莊譯﹙1988﹚:〈台灣文學的現實〉,收於高信疆等編《陳映真作品集十五 文學的思考者》。台北:人間出版社。頁88-109。﹙原載1985年9月30日《橫濱商大論集》19卷1號﹚
芥川龍之介著,沈敏玲譯﹙1988﹚:《芥川龍之介傑作選集》。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公司。
藤井 省三著,張季琳譯﹙2004﹚:台湾文学この百年《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三、英文資料
Beaty, J., Booth, A., Hunter J. P., and Mays, K. J.(Eds.).(2001). The Norto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Shorter Eighth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Blasko, D.(1999, November). “Only the tip of the iceberg: Who understands what about metaphor?”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12), 1675-1683.
Clowers, M. L. & Letendre, L.(1973). Understanding American Politics Through Fi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Gibbs, R.W.(1994). The Poetics of Mind: 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Intentions in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lucksberg, S. & Keyser, B.(1993). “How metaphors work.” In A. Ortony (Eds.),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401-424).
Glucksberg, S. & McGlone, M. S.(1999, November). “When love is not a journey: What metaphors mea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12) ,1541-1558.
Grady, J. E, Oakley, T.& Coulson, S.(1997). “Blending and Metaphor.” In R.W.Gibbs, Jr. & G. Steen (Eds.)1999, 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lectic Papers from the 5th Int’l Linguistics Conf..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Howe, I.(1967). Politics and the Novel. A Fawcett premier book, T358. Greenwich, Conn., Fawcett Publications.
Hudson, R. A.(1980). Sociolinguis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 & Aaron, D.(1991). “Review of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by George Lakoff and Mark Turner.” Language, 67(2), 320-338.
Jakobson, R.(1987a).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Pomorska K.& Rudy S. (Eds.), Language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pp.62-93).
--------(1987b). “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 In Pomorska K. & Rudy, S.(Eds.), Language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pp.95-114).
Johnson, M.(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3). Moral Imagination: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Ethic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Keysar, B. & Bly, B.(1999, November). “Swimming against the current: Do idioms reflect conceptual structur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12), 1559-1578.
Keysar, B. Shen,Y. Glucksberg, S. & Horton, W.(2000, November). Conventional language: How metaphorical is it?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3(4), 576-593.
Kövecses, Z.(2002).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1987).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md.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 Ortony (Eds.),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02-251).
--------(2002). Moral Politics: 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004).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The Essential Guide for Progressives. Vermon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
Lakoff, G. & Johnson, M.(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1999). Philo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