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一九九O年代以後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之批判論述分析
作者:馬向青
作者(外文):MA, HSIANG-CHING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莊勝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國民中學升學制度入學制度教育改革自願就學方案多元入學方案聯考制度批判論述分析論述分析論述junior high schooladmission systemadmission systemeducation reformHigh Student Voluntary Entrance ProgramMultiple Entrance ProjectJoint Entrance Exam System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台灣一九九O年代以後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之批判論述分析
摘 要
本研究旨在透過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對台灣一九九O年代以後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的政策文本和改革論述、論述過程和其中所蘊含的知識/權力關係、形成背景和時代脈絡,有所理解、揭露和釐清,進而能對未來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可資反思和參考的依據。
本研究的CDA方法,係根據Foucault的論述理論與Fairclough以文本為導向的三層面分析模式─文本分析、過程分析、社會分析,建構而來,而分析的方式,則是採用了Fairclough所述及的描述、詮釋和解釋。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發現或研究結果有以下幾點:
1.自願就學方案和多元入學方案的改革思維和改革策略存在著不少爭議、盲
點、矛盾和斷裂處,致使改革政策付諸實施後,許多問題一一浮現,備受各
界質疑和批判,而面臨到失敗或要求修正的命運。
2.多元入學方案時期官方、教改組織(教改會)及師範體系教育學者,彼此間
的改革語言和改革論述,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出入的。渠等大抵上先是針對傳
統聯招制度或聯考制度展開批判,然後再提出調整高中職學生比例和倡導多
元入學制度的改革建議,最後則希冀達成以綜合高中為主流的高中職學區制
之理想。然這些改革論述能否化為具體的政策實踐,並獲得預期的改革目標
和理想,則仍有待時間檢視和考驗。
3.在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論述過程中,無論是自願就學方案時期教育學者與
非教育學者的相互敵視、「贊成派」與「反對派」的激烈交戰,或是多元入
學方案時期學生的報紙投書、國會議員的質詢、政黨的角力、地方政府與中
央政府的對抗、前朝部長對當朝部長的「異見」,以及師範體系教育學者與
十年教改「非當權派學者」對「教改人士」的嚴厲批判,基本上都是一種知
識/權力關係的展現,他們「各就各位」,站好「位置」,擷取對自己有利
的觀點,透過投書媒體、記者招待會、國會質詢、學術研討會、學術期刊等
管道,來凸顯其發聲位置的正當性與論述內容的權威性,從而獲取隨之而來
的利益、名聲或權位。
4.自願就學方案可說是當時教育部延長國教不成後,亟欲解決國中聯招考試制
度弊病,所推出的改革方案。而多元入學方案的形成,除了多少與解嚴以
後,整體政治和社會逐漸朝向自由民主發展的時代背景有關外,其實更與台
灣九O年代以後,以「鬆綁」、解除管制、權力下放、増權益能
(empowerment)、多元開放、彈性自主為核心價值的教育改革氛圍有密切
的關係。
5.台灣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之所以一直難以紓解激烈的升學競爭壓力,除與
升學機制本身的設計有關,亦可歸因於以下三要素:重視讀書與功名的文化
傳統、現代社會中的酬償制度─競逐「好」學校的企盼與壓力、難以突破的
結構性限制─各高中職辦學聲望和條件的差距。
6.台灣國民中學升學制度設計或改革上,似有存在教育機會均等VS.追求卓
越、大眾教育VS.菁英教育、學生主體VS.學校主體、紓緩升學壓力VS.學校
自主選才等光譜線上兩端的思維模式;而九O年代以後的國民中學升學制度
改革,隱然流轉著注重教育機會均等和公平競爭的「競爭式」流動之意識型
態,多少反映出朝追求平等主義、普同主義和個人主義方向移動的改革意
圖。然台灣國民中學升學制度無論如何進行改革,迄今仍呈現出濃厚的功績
主義取向色彩,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7.台灣社會迄今仍是將「形式公平」視為升學制度設計的核心價值,而追求
「實質公平」的嚐試和努力,卻又出現許多爭議、盲點、矛盾和斷裂處,而
被迫朝向「形式公平」回歸,從而使得「形式公平」與「實質公平」陷入了
難以兼得的改革困境。同時,在台灣升學文化的脈絡下,「紓緩學生升學壓
力」和「維持升學制度公平性」乃為改革政策能否成功的最大關鍵,若無法
通過這兩項的考驗和挑戰,許多的改革目標和理想,將難有實現的機會。
8.綜合本研究各層面的分析所得,未來改革應把握以下方向:
(1)改革應以民意作基礎
(2)未來改革應以多元入學方案為基礎做漸進式的微調
(3)基本學力測驗值得繼續推動和改善
(4)明星高中與社區高中應兼容並蓄
(5)延長國民教育仍有待商榷
(6)教育專業的建立刻不容緩
(7)教育政策科學化仍有待努力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in Post-1990 Taiwan
Abstract
Using the concept and the method of CDA,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olicy texts and the reform discourses, expose the discourse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wer within it, as well as clarify the background and the context of the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in Post-1990 Taiwan. After that, this study offered some advices or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reform.
The CDA method of this study was constructed out of Foucault’s discourse theory and Fairclough’s text-orient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odel, 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dimensions-text analysis,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social analysis. As for the actual analytic way , this study adopted Fairclough’s CDA way-descri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main findings or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re were many disputes, blind spots, contradictions,
and “breaks” actually existing in “Junior High Student
Voluntary Entrance Program” and “Multiple Entrance
Project”. Therefore, as soon as they both were put into
practice, lots of problems appeared. This not only
aroused a lot of scathing queries and criticisms, but
also led to their failure or constant revising.
2.During the period of “Multiple Entrance Project”, the
reform languages and discourses among officials,
education reform organizations, and normal education
scholars were mainly the same. First, they severely
criticized the traditional “Joint Entrance Exam System”.
Second, they proposed to afford students more opportunity
to enter senior high school. Third, they
advocated “Multiple Entrance System”. Last, they hoped to
attain the goal--high school district restriction
system , which wa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3.During the discourse process of the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in Post-1990 Taiwan,
the mutual hostility between educational scholars and non-
educational scholars, the heated debates between pros and
cons, the student’s article in the newspaper, the
Congressmen’s interpellations and motions, the
confrontations between the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executive authorities, the former minister’s disagreement
with the succeeding minister, or the normal education
scholars’ severe censures on the “Ten-Year Education
Reform”, was indeed a kind of 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and power. They positioned themselves, held the views
that were favorable to themselves, made use of different
media to spotlight the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of their
discourses, and then acquire accompanying benefits,
reputations, and power.
4.“Junior High Student Voluntary Entrance Program”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kind of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 which
derived from the failure to extend free or compulsory
Public Education and attempt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traditional “Joint Entrance Exam System” produced. As
for “Multiple Entrance Project”, its formation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not only the changes in soci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milieu after the post-martial era
of Taiwan, but also the atmosphere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in post-1990 Taiwan,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cepts or values--“deregulation of education”,
empowerment, multiple development, and flexible autonomy.
5.The reasons why all of the reform projects failed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the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admission mechanism itsel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emphasized study, scholarly
honor and official rank, the rewarding system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structural restrictions-the wide
prestige gaps between high schools.
6.There seemed to be four groups of two-ended ideologies--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vs. pursue of
excellence”, “public education vs. elite education”,
student-centered vs. school-centered”, and “relieving
students’ pressure of the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vs. “empowering schools’ autonomy of selecting students”,
existing in the design or reform of the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And the attempts at the
pursue of egalitarianism, universalism, and individualism
could also be found in the post-1990 reform discourses or
projects. However, no matter what the reforms were, the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dmission system is still
characterized by its meritocracy.
7.So far, “formal equality” is still the most important
value to the admission system in Taiwan. This makes it
difficult to look after both sides of “substantial
equality” and “formal equality”. Besides,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in Taiwan, “relieving
students’ pressure of the educational competition”
and ”keeping the admission system impartial are the two
keys to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policy.
8.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ven
principles were proposed for leading the future reform:
(1)The reform should consider public opinions.
(2)The future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Multiple Entrance
Project” and revise it gradually.
(3)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is
worth keeping going and improving.
(4)"Star high school” and “community high school" should be
compatible.
(5)“Twelve-Year Public Education Program” still needs
discussing.
(6)The educational profession should be urgently upgraded.
(7)The education policy-making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improved.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亞雯(1998)。〈改變考試入學的歷史─高中多元入學方案〉,《高中教
育》,第2期,頁22-27。
九十學年度南區五專聯合甄選委員會編印(2000)。《南區五專聯合甄選入學
宣導說明會資料》。
王家通(1995)。〈高中入學方式改革之構想〉,《教育研究資訊》,第3卷第new window
1期,頁1~5。
王家通(2000)。〈升學競爭如何解決─以台灣高中入學制度為例〉,載於《亞
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
冊》,頁102~1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王家通(2004)。〈十年教改爭議癥結之探討〉,《教育學刊》,第22期,頁new window
1~17。
王家通主編(1997)。《中等教育》。高雄:麗文文化。
王雅玄(2005)。〈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方法論的重建〉,《教new window
育研究集刊》,第51輯第2期,頁67~97。
王雅玄(2008)。〈CDA方法論的教科書應用:兼論其解構與重建角色〉,《教new window
育學刊》,第30期,頁61~100。
王雅蘭(2003)。《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學初探〉,《教育研究資訊》,第7卷第3new window
期,頁87~108。
王震武、林文瑛(1994a)。〈自學方案的意識型態分析〉,載於《教育的困境
與改革的困境》,頁169~207。台北:桂冠。
王震武、林文瑛(1994b)。〈教育改革的制度面─它的運作與反運作機制〉,new window
載於《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頁131~167。台北:桂冠。
王震武、林文瑛(1994c)。〈教育的正義〉,載於《教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
境》,頁13~37。台北:桂冠。
王震武、林文瑛(1994d)。〈升學主義、升學制度與升學症候群〉,載於《教new window
育的困境與改革的困境》,頁39~75。台北:桂冠。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台灣課程改革論述
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5卷第1期,頁39~76。
台北區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聯合招生委員會編印(1998)。《台北區公
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聯合招生研究報告》。
台灣省立員林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編印(1988)。《台灣省高雄市公立高級職業
學校七十六學年度新生入學考試聯合命題印卷工作研究報告》。
台灣省立高中聯招聯合命題委員會編印(1983)。台灣省七十一學年度省立高
中聯招聯合命題研究報告。
台灣省暨高雄市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卷委員會編印
(1998)。《台灣省暨高雄市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
卷研究報告》。
朱敬一、葉家興(1994)。〈台灣的「私人興學」現況檢討與政策建議〉,載new window
於《台灣的教育改革》,頁106~159。台北:前衛。
江文雄(1984)。〈高職入學考試的創新與突破〉,《師友月刊》,73年9月
號,頁13-15。
羊憶蓉(1994)。〈教育的權利育義務〉,載於《台灣的教育改革》,頁new window
31~77。台北:前衛。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何英奇(1999)。《唯智功績主義與正義之衝突:台灣升學主義改革的兩難困
境與挑戰》。國科會專案報告,計畫編號:NSC 87-2413-H-003-022。
何英奇(2004)。〈批判研究方法的架構及其在教育與心理上的應用〉,刊於
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229~259。台北:心理
出版社。
吳京(1999)。《吳京教改心》。台北:天下遠見。
吳明清(1993)。〈試析高中推薦甄選入學方案的理念與爭議〉,載於《高中
階段入學制度的改進》,頁88~97。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吳武典(1993)。〈資賦優異甄選方案〉,載於《高中階段入學制度的改
進》,頁71-81。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吳武典(2005)。〈台灣教育改革的經驗與分析:以九年一貫課程和多元入學
方案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13卷第1期,頁38~68。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第new window
23期,頁261~276。
吳清基(1995)。〈對「高中入學方式改革之構想」一文之討論(一)〉,《教new window
育研究資訊》,第3卷第1期,頁6~7。
吳清基(1998)。〈高中聯考廢除後的美麗憧憬〉,《高中教育》,第1期,頁
8-11。
吳裕益(2000)。〈多元評量與入學改革〉,《「高雄市教育學會第五屆第二
次會員大會」暨「新世紀教師的新形象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45~54。
呂俊甫(1994)。《教育與社會》。台北:遠流。
李奉儒(2000)。〈批判理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
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35~367。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李東實(2003)。《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淑菁(2006)。〈教育政策研究的傳統與批判─一個東方的性別觀點〉,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89~105,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沈珊珊(1995)。〈台灣的教育選拔制度與社會流動之探討〉,《新竹師院學
報》,第8期,頁95~113。
周珮儀(1999)。〈左右為難:新左派與新右派的教育政策社會學分析〉,刊
於《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會議手冊,頁527~548。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愚文(2000)。〈儒家文化與升學競爭〉,載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
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04~210。行政
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周愚文、黃烈修、高建民(2000)。〈中國大陸升學競爭研究〉,載於《亞洲
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
冊》,頁55~76。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林大森(2003)。《高等技職教育轉型的社會學分析:以「專科改制技術學new window
院」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林世華(2000)。〈跨世紀的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載於《亞洲儒家
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23~27。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林生傳(1992)。〈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方案對高級中學教育的效應〉,
載於《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頁169~185。台北:台灣書店。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出版
社。
林生傳(2004a)。〈台灣近期教育改革的透視與省思〉,《教育學刊》,第23new window
期,頁1~36。
林生傳(2004b)。〈入學制度改革的構想與迷思─台灣經驗〉,發表於2004年
5月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辦:第十屆台灣教育社會
學論壇─「變遷中的社會文化與入學制度改革」學術研討會。
林全義(2002)。《台灣地區高級中學入學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純雯(2003)。〈批判的教育政策分析─以高等教育整併政策為例〉,《教育new window
研究集刊》,第49輯第2期,頁117~139。
林清江(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台北:教育部。
林清江等(1997)。《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綜合評估委員會總結報告
(合訂本)》。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委託研究。
邱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一九五四~一九九七)》。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智焰(2002)。《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問題之調查研究----以高雄區
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胡正華(1998)。〈廢除高中聯招─多元入學之我見〉,《高中教育》,第2
期,頁28~32。
重建教育連線(2003)。〈重建教育宣言〉。台北:作者。
師大心測中心(2000)。http://www.rcpet.ntnu.edu.tw。
秦孟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
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7集,頁91~126。
翁福元(1999)。〈政治變遷、教育發展與國家:台灣主要教育政策改革之討
論1945─1999〉,刊於《第二屆台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會議手冊,頁
575~599。
馬向青(2001)。《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五南。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1)。《高雄市試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中等學校
方案七十九學年度試辦報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2)。《高雄市試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
八十學年度試辦成果報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3)。《高雄市試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
八十一學年度試辦成果報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4)。《高雄市試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
八十二學年度試辦成果報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6)。《高雄市試辦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
綜合報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1998)。高雄市試辦完全中學學生直升實施要點。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編印(1998)。高雄市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
高雄區公立高級中等學校九十學年度申請入學暨甄選入學委員會編印
(2000)。《高雄區公立高級中等學校九十學年度申請入學暨甄選入學簡
章彙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2003)。《教育發展的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台
北:心理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1997)。《開放與前瞻─新世紀中小學教
育改革建議書》。台北:漢文書店。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2000)。《對教育部推動教育改革意見調查研究》,委
由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研究。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文化。
張慧文採訪(1984)。〈聯合命題,任重道遠─訪林邦傑,郭生玉教授〉,《師
友月刊》,73年9月號,頁8~10。
張錫勳(1998)。〈從「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看國民教育的改革〉,《北
縣教育》,第25期,頁32~37。
教育部(1984)。特殊教育法。
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教育部(1988)。中小學資賦優異學生提早升學學力鑑定實施要點。
教育部(1990)。〈延長國民教育初期計畫─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高級中等學校
方案(草案)〉。
教育部(1993a)。〈「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初步規劃簡介〉。
教育部(1993b)。〈1993年6月26日部廳局首長會報決議〉。
教育部(1997)。高職免試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1998a)。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1998b)。高級中學申請入學實施要點。
教育部(1998c)。高級中學推薦甄選入學實施要點。
教育部(1998d)。高級中學實施基本學力測驗分發入學要點。
教育部(1998e)。高級職業學校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1998f)。五專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1998g)。完全中學辦理直升中四入學實施要點。
教育部(1999a)。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
教育部(1999b)。中等以上學校技(藝)能優良學生甄試及甄審保送入學辦法。
教育部(2000a)。八十九學年度國民中學數學及自然學科資賦優異學生輔導升
學實施計畫。
教育部(2000b)。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0c)。《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檢討專案報告》。
教育部(2001)。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2)。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3)。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4a)。高級中學法施行細則。
教育部(2004b)。專科學校法。
教育部(2004c)。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5)。專科學校法施行細則。
教育部(2006a)。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6b)。教育基本法。
教育部(2007)。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
教育部(2008a)。高級中學法。
教育部(2008b)。職業學校法。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0)。〈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實施要點〉。
教育部編印(1994)。《教育部八十一學年度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諮
詢研究委員會總結報告》。
教育部編印(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教育部編印(1999)。《一九九九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分區檢討會參考資
料》。
教育部編印(2001a)。《九十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手冊》。
教育部編印(2001b)。《高屏澎區九十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宣導暨種子
教師研習手冊》。
教育部編印(2002)。《二OO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大會結論暨建議
資料彙編》。
教育部編印(2007)。《中華民國教育統計》。
教育部編印(2008)。《97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手冊》。
梁恆正(1992)。《高中聯招制度之改進民意調查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委託)。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
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21~238。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許泰益(1998)。〈高中聯考廢除後─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規劃簡介〉,《北
縣教育》,第25期,頁19~23。
許泰益(2002)。〈對恢復高中聯考與否爭論的一些看法〉,《飛揚專刊》,
第16期。
許泰益(2003)。《我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8)。〈談聯考取消後〉,《高中教育》,第1期,頁4~7。
郭昭佑(1996)。〈後期中等教育的多元入學規劃──推薦甄選〉,《教育資料
文摘》,第37卷4期,頁99~106。
郭為藩(1988)。《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台北:五南。
郭為藩(1995)。《教育改革的省思》。台北:天下文化。new window
陳伯璋(2001a)。〈「自學方案」的迷思與反思〉,載於陳伯璋著《新世紀教
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頁297~300。高雄:麗文文化。
陳伯璋(2001b)。〈「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理念與設計評估〉,載
於陳伯璋著《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前瞻》,頁283~295。高雄:麗文
文化。
陳怡靖(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連性之研究》,國new window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英豪(1998)。〈多元入學,開創新局〉,《高中教育》,第2期,頁8~11。
陳國偉(2003)。《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丹(2002)。《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目標達成及其對國中學生選校的影響之
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憶淮(2004)。《教育改革對我國後期中等教育的影響—分流制度中教育機
會均等之探討》,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英華等(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
會,教改叢刊AB09。
黃月美(2004)。《Goodson課程史研究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new window
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立賢(1998)。〈高中多元入學方式因應策略之探討〉,《北縣教育》,第
25期,頁24-28。
黃光國(2003)。《教改錯在哪裡?─我的陽謀》。台北縣中和市:INK印刻。
黃武雄(1995a)。〈一個逃避結構性問題的教育改革方案─自願就學方案的全
面分析〉,載於《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頁
69~84。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5b)。〈笑罷童年─剖析升學主義與管理主義〉,載於《台灣教育
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頁167~198。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5c)。〈希望的火花來自民間〉,載於《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
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頁85~93。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5d)。〈巨大的蜘蛛網─台灣教育問題的一次對話〉,載於《台灣
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頁143~166。台北:遠流。
黃武雄(1995e)。〈台灣教育的現實分析與因應政策〉,載於《台灣教育的重
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頁199~228。台北:遠流。
黃武雄(2004)。〈教改怎麼辦?〉,載於《學校在窗外》,頁282~366。台
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黃炎祥(1984)。〈高中聯招的革新與展望〉,《師友月刊》,73年9月號,頁
10~13。
黃俊傑等(1996)。《分流教育的改革:理論、實務與對策》,行政院教育改
革審議委員會叢書。
黃政傑等(1993)。《推薦甄選國中畢業生入學高中及高職方案之規劃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台灣省立武陵高級中學。
黃新民(2003)。《再製與抗拒-我國高中職入學制度(1971-2002)之研
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民(2004)。〈不變的再製─以我國高中職入學制度之轉變為例〉,《台灣new window
教育社會學研究》,第4卷第1期,頁77~111。
楊思偉(2000)。〈亞洲儒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之比較分析〉,載於《亞洲儒
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頁211~238。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2002)。《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楊朝祥(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六面向總檢討〉,《國家政策論
壇》,第1卷第7期,頁147~152。
翟淑菁(2003)。《台北市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機會公平性探討—以家庭社
經地位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滿(2000)。《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2)。〈輔導的陷阱〉,載於作者《課程與教學》,頁82~95。台
北:文景。
歐用生(1996)。〈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
法》,頁229~254。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6)。〈台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new window
刊》,第14卷第2期,頁1~26。
蔣中正(1988)。〈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載於孫文《三民主義》(中國國
民黨黨史委員會版本),三民主義百萬冊印發委員會印發,台北:中央文
物供應社。
鄭進丁(1997)。〈國中在校成績併計統一考試成績作為高中職及五專入學依
據可行性之探討〉,《高市文教》,第60期,頁28~30。
蕭次融(1991)。《推薦入學方式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new window
蕭次融(1992)。《推薦甄選入學方式之研究報告(二)─推薦方法與甄選辦法之new window
研擬》。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謝文全(1991)。《中等教育》。台北:文景。
謝卓君(2005)。〈對師資培育政策中市場化論述的批判反省〉,《台灣教育new window
社會學研究》,第5卷第1期,頁119~157。
謝斐敦(2003)。《德國與臺灣教育分流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new window
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成熙(1999)。〈我國升學競爭的機制與變革:以近年來高中入學制度為new window
例〉,《教育研究資訊》,第7卷6期,頁61~84。
簡成熙、洪仁進(2000)。〈台灣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載於《亞
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
冊》,頁113~14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簡茂發(1985)。〈台灣省高中高職入學考試採登記分發方式可行性之調查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7輯,頁41~139。
蘇峰山(2003a)。〈教育市場化論述分析:教育鬆綁的雙重詮釋〉,載於齊
力、蘇峰山編《市場、國家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分析》,頁1~26。
蘇峰山(2003b)。〈想像中的亂象:讀黃光國教授「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
育」一文有感〉,《教育社會學通訊》,第48期,頁3~14。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第54期,頁
18~31。
蘇峰山(2005)。〈批判的論述分析導論〉,刊於南華大學第四屆質性研究方
法研習會《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181~194。
蘇清守等(1994)。《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
館編印。
蘇德祥(2002)。《高中多元入學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
研究所碩士論文。
立法院公報 第八十二卷 第三十九期 院會紀錄(pp.73-75)
立法院公報 第八十九卷 第三十五期 委員會紀錄(pp.218-220)
立法院公報 第九十一卷 第四十九期 委員會紀錄(pp.141-217)
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2000.05.31~2000.06.06,
2000.07.01,2000.10.09~2000.10.12,2001.04.10~2001.04.13
各版相關報導。


二、英文部分
Ball, S. J.(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Ball, S. J.(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
structural approach.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Chouliaraki, L. & Fairclough, N.(1999).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 Scotland;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 Wodak, R.(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van Dijk T. A.(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258-284. London: Sage.
Fairclough, N.(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1992a).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1992b). Discourse and Text: Linguistics and
Intertextual Analysis. Discourse & Society, 3(2):193-
217.
Fairclough, N.(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Fairclough, N.(200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method in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Gilbert Weiss
and Ruth Wodak(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pp.121-137.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Fairclough, N.(2003). Semiotic Aspect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Learning. In Rogers, R.(Ed.),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pp.225-235.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Foucault, M.(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73).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1984).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Rabinow, P.(Ed.) The Foucault reader,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Fowler, Roger and Gunther Kress(1979). Critical
linguistics. In Fowler, Roger, Bob Hodge, Gunther Kress
and Tony Trew(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pp.185-213.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ee, J. P.(1996). Social linguistics and literacies:
Ideology in discourses(2nd ed.).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ee, J. P.(1999).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Halliday, M. A. K.(1970).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Lyons, John(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pp.140-165. Harmon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Ltd.
Halliday, M. A. K.(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Kress, G.(1989). Linguistic Processes in Sociocultural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cke, T.(2004).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Ozga, J.(1999).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contested terrain.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Rogers, R.(2003a).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In Rogers, R(Ed.),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pp.1-15.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ogers, R.(2003b). Setting an Agenda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In Rogers, R(Ed.),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pp.237-253.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Taylor, S. et al.(1997).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S.(2004). Researching educational policy and change
in ‘new times’: us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Vol.19, No.4, July 2004,
pp.433-451.
van Dijk T. A.(Ed)(1997). Discourse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Intruduction. London: Sage.
Wodak, R. & Meyer. M.(Ed.)(2001).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Sage.
Woodside-Jiron, H.(2003). Language, Power,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Make Sense of Public Policy In Rogers, R.(Ed.),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pp.173-203.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