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周冊命金文研究
作者:林美娟
作者(外文):Lin,Mei-Jua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素清
蔡榮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金文冊命重命制度世官制度賜物Bronze inscriptionsinvestiturere-award systeminheriting peeragethe awar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1
筆者以「西周冊命金文」為主要的研究範疇,結合豐富的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探究西周冊命金文中「賜物」的形制、用途、出現場合;以及「官制」中的世官、重命等制度。
西周時期是禮樂制度發達且身分等級鮮明的時代,因此,展現在周王對受命者命官、命職的冊命場合中,賜物的種類多固定且有一定的意涵。藉由冊命賜物的逐一探討,並製作表格以清眉目,可以清晰地展現冊命賜物的形制、用途、出現場合,以及時代不同所產生的變化。由此突顯冊命賜物所呈現的意涵,如賜予鬯酒,可使受命者將此榮耀告祭宗廟祖考;賜予旂,作為受命者身分的表徵、行事的依據。冊命賜物中最重要、等級最鮮明的莫過於「命服」,幾乎只出現在冊命場合中,一方面可作為冊命金文的簡要依據,另一方面可作為官職的表徵。命服是冊命、官職的具體展現,可說是一體的兩面,故冊命制度、官制等等議題的探討離不開命服。
西周冊命金文正是周王對受命者舉行冊命儀式的實錄,因此,展現在冊命金文中多將儀式過程巨細靡遺的紀錄下來。藉由冊命所記載的內容,如時間、地點、右者、受命者、命辭……等項目的比較,可以突顯早期至中、晚期,冊命金文記載的模式有所不同,早期記載的格式多簡省;中、晚期記載的格式多詳盡,愈到晚期,愈是如此。不僅格式如此,內文中對各項物品的文字描述亦如是,一方面呈現出至中、晚期,各項制度發展的漸趨成熟,另一方面呈現文字運用的漸趨精確。
更進一步深入地分析冊命金文中的命辭,即周王對受命者命官、命職的部份,可以發現多有一定的屬性,筆者將其分為五大類。第一類多屬於周王對受命者初次冊命。第二類多記載受命者繼承祖考之職、僚友、命服,展現西周時期官職的冊命多世襲,形成世官制度。第三類多記載時王重申先王或時王的舊命,對受命者舉行再次冊命,然官職並未提升,主要目的在彰顯周王的恩威。第四類多記載時王對受命者舉行再次冊命,並提升官職、或職司。三、四類,展現西周時期官職的冊命多是再次冊命,形成重命制度。第六類多將命官、命職的部份省略,僅記載命服。
藉由冊命命辭的分類,及表格的製作,可以清晰地展現世官制度與重命制度,常交互作用,影響周王對受命者的冊命。受命者或提升官職後繼承祖考之職,或繼承祖考之職後繼續升職,皆說明西周時期貴族擁有優先參與政治的權利,以及仕途有擢升的可能性。最後,官職的等級展現在周王賜予命服的等級上,由此可知這一系列的議題研究,緊密相關,相互彰顯,缺一不可。
The author devoted to the research on the Investiture Bronze Inscriptions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Comparing references with the abundant finding of antiqu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not only the forms, purposes, and occasions of the awards from emperors but also the inheriting peerage and re-award systems.
As the systems of Li Yue were well developed and the society classes were actively clarified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he awards by emperors in different investiture occasions had distinct meanings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By investigating each award and constructing tables for clarification, this study distinctly shows the changes of awards in different forms, purposes, occasions, and Age. All of these point out the importance of the awards by emperors, such as the Chang wine, Zan instrument. The winners of these awards can share their glory with their ancestors by worship. The Ci Jhih award is to represent the contributions and status of such award winners. The most important award which carries the major status representations is the Investiture Uniform. Almost all of these kinds of awards are only found in investiture occasions. Correspondingly, these awards can be not only the brief accordance of the Investiture Bronze Inscription but also the representation of peerage. Since the Investiture Uniform is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investiture and peerage, the Investiture Uniform and peerage are identical.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s on investiture and peerage systems always accompany with Investiture Uniform.
The Investiture Bronze Inscriptions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ere the records of the investiture occasions. Therefore, the Investiture Bronze Inscriptions provide sufficient details of the investiture occasions. Comparing the details recorded in investiture such as the time, place, right person, award winner, award description, Zuo Ci description, and Cheng Yang description, we can find different record systems in the Investiture Bronze Inscriptions during early , middle, and last periods. The formats of records are brief in early period but become more detailed during middle and last periods, especially during last period. This phenomenon is not only appeared in formats but also in the record details. That displays the maturity of the investiture systems and the fine word controls in middle and last periods.
After further investigating the award descriptions in the Investiture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inscription of the peerage awards to winners by emperors, this study defines som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ward descrip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itial awarding to winners by emperors of the Western Chou Dynasty. The second part records the award winners who inherit the peerages from their ancestors, companions, and the Investiture Uniform. This phenomenon displays that the peerages are hereditary. The third part is to restate the original investiture given by the emperors or prior emperors, and to re-award the winners. The positions of these re-award peerages are not upward in these occasions. The aims of these kinds of occasions are to show off the greatness of empires. The forth part is to restate the original investiture of new award occasions. The posi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ward winners are upward in this part. The third and forth parts display that most of the investitures are re-awards, and these form the re-investiture system. The fifth part always omits the official position descriptions and only states the Investiture Uniforms.
According to the clarification of award descriptions and the summarizing tables, this study clearly displays that the investiture and re-investiture systems are often interactive and affect the award decisions of emperors. The award winners may promote to higher positions and then inherit to their descendants, or inherit the peerages from their ancestors and then keep on promoting to higher positions. All of these show that the peerages in the Western Chou Dynasty have the priority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and get higher possibility for promotion. To sum up, the official position accompanies with the class of the Investiture Uniform. Therefore, the studies considering about these two topics are highly correlated, and thus both of these two topics can not be ignored.
一、專著
(一)傳統古籍及相關注疏(依成書時代排列)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周.管仲撰,王冬珍等校注:《新編管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2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3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
漢.揚雄撰,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漢.劉安等撰,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漢.劉熙撰,清.畢沅疏證、王先謙補,祝敏徹、孫玉文點校《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漢.韓嬰:《韓詩外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五》(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
唐.玄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據《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阮元重刊宋本,1993年9月)。
唐.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8月)。
清.王先謙集解,久保愛增注、豬飼彥博補遺:《增補荀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1972年9月)。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5月)。
清.王闓運補注:《尚書大傳補註》(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臺北:世界書局,1957年)。
清.吳大澂:《說文古籀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清.林昌彝:《三禮通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11月)。
清.孫詒讓:《古籀拾遺、古籀餘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第1版2008年11月第3次印刷)。
(二)現代著作(依撰者姓名筆畫多寡排列)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石鼓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12月)。
上海博物館編:《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7月)。
上海博物館編:《草原瑰寶--內蒙古文物考古精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6月)。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
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考古學論叢》(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年1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輝縣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3月)。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灃西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3月)。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7月)。
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研究叢刊》第三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7月)。
王世民:《商周銅器與考古學史論集》(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月)。
王國維:《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5月)。
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王寧等著:《《說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王德培:《西周封建考實》(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7月)。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第十二冊(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四川聯合大學歷史系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8年10月)。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金文的世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8月)。
白川靜著,袁林譯:《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5月)。
任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8月)。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定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考古學研究》編委會編:《考古學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10月)。
西北大學秦漢史研究室主編:《陳直先生紀念文集》(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何樹環:《西周錫命銘文新研》(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9月)。new window
何懷宏:《世襲社會及其解體: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4月)。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new window
吳其昌:《金文世族譜》,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專刊之十二(1991年12月)
呂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3月)。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
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李學勤:《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學勤:《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new window
李學勤主編:《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4月)。
杜勇、沈長雲:《金文斷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杜迺松:《吉金文字與青銅文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10月)。
沈長雲:《上古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沈從文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8年5月)。
汪中文:《兩周官制論稿》(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3年10月)。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4年)。
李孝定、周法高、張日昇編著:《金文詁林附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7年4月)。
周書:《中國早期國家結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周秦文化研究編委會編:《周秦文化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周鳳五、林素清主編:《古文字學論文集》(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99年8月)。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10月)。new window
周聰俊:《祼禮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
周寶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季旭昇:《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3月)。
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2月)。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年5月)。new window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new window
林慶彰編:《詩經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月)。
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
胡厚宣等編著:《出土文獻研究》第3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故宮博物院主編;唐蘭著:《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香港中文大學:《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3年10月)。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發行:《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的古文字學與經典詮釋》(2003年10月)。
孫永都、孟昭星:《中國歷代職官知識手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年4月)。
孫稚雛編:《金文著錄簡目》(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0月)。
孫慶偉:《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
孫機、張正濤:《中國古代文化史》(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臺北:康橋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5月)。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四版(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8月)。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桑行之第編:《說玉》(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
郝鐵川:《周代國家政權研究》(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4月)。
陝西周原考古隊、尹盛平主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6月)。
陝西省文物局、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編:《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3月)。
馬承源主編:《中國青銅器》(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高明:《高明論著選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2月)。
張天恩:《周秦文化研究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9月)。
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張光裕、張雙慶等編輯:《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10月)。
張光裕、滕壬生、黃錫全編:《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1月)。
張亞初編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7月)。
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張懋鎔:《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二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張懋鎔、張仲立:《青銅器論文索引(1983-2001)》(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曹瑋:《周原遺址與西周銅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
許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與文化》(哈爾賓: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許虹、范大鵬主編:《最新中國考古大發現──中國最近20年32次考古新發現》(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9月)。
郭沫若著;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郭寶鈞著,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濬縣辛村》(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年10月)。
陳介祺:《簠齋金文考》(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恩林、舒大剛、康學偉主編:《金景芳學案》(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12月)。
陳溫菊:《詩經器物考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8月)。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12月)。
陳漢平:《金文編訂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9月)。
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4月)。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月)。
黃留珠、魏全瑞主編:《周秦漢唐文化研究》第二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
黃盛璋:《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山東:齊魯書社,1982年6月)。
黃然偉:《殷周史料論集》(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溫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12月)。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楊泓:《中國古代兵器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12月)。
楊泓:《中國古代兵器論叢》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4月)。
楊泓、于炳文、李力:《中國古代兵器》(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年10月)。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4月)。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定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8月)。
趙叢蒼、郭妍利:《兩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0月)。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4月)。
齊思和:《齊思和史學概論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
劉雨、盧岩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9月)。
劉雨、嚴志斌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2月)。
劉彬徽:《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7月)。
劉節:《古史考存》(香港:太平書局,1963年7月)。
劉慶柱、段志洪、洪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 : 總目錄、作者索引、篇名索引》(香港:明石文化,2006年7月)。
劉興鈞:《《周禮》名物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5月)。
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紀念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暨中國古文文字學學術研討會合編:《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蔡運章:《甲骨文與古史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錢玄:《三禮通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錢宗範:《中國文化探源周代宗法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錢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8月)。
鍾柏生等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藝文,2006年4月。
譚維四:《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3月)。
嚴志斌、洪梅編著:《殷墟青銅器:青銅時代的中國文明》(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二、論文
(一)學位論文(依撰者姓名筆畫多寡排列)
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new window
何樹環:《西周土地所有權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5月)。
吳紅松:《西周金文賞賜物品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凌宇:《金文所見西周賜物制度及用幣制度初探》(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20日)。
陳高志:《西周金文所見軍禮探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new window
鄭憲仁:《西周銅器銘文所載賞賜物之研究──器物與身分的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6月)。new window
(二)期刊論文及論文集論文(依撰者姓名筆畫多寡排列)
于省吾、陳世輝:〈釋庶〉,《考古》1959年第10期。
于豪亮:〈陝西扶風縣強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
山東省昌濰地區文物管理組:〈胶縣西菴遺址調查試掘簡報〉,《文物》1977年第4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87年夏安陽郭家莊東南殷墓的發掘〉,《考古》1988年第10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大司空村東南的一座殷墓〉,《考古》1988年第10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安陽郭家莊西南的殷代車馬坑〉,《考古》1988年第10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長安張家坡西周井叔墓發掘簡報〉,《考古》1986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陝西長安張家坡M170號井叔墓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第6期。
尹稚寧:〈由簋銘文窺探西周冊命禮儀的變化〉,《中原文物》2007年第6期。
王人聰:〈西周金文「」一詞補釋〉,《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2期。
王占奎:〈西周列王紀年擬測〉,《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
王昉:〈西周分封制度下的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關係〉,《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王祥:〈說虎臣與庸〉,《考古》1960年第5期。
王貽梁:〈「師氏」、「虎臣」考〉,《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3期。
王暉:〈從豦簋銘看西周井田形式及宗法關係下的分封制〉,《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6期。
王暉:〈岐山考古新發現與西周史研究新認識〉,《文博》2004年第5期。
王暉:〈作冊旂器銘與西周分封賜土禮儀考〉,《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1期。
王輝:〈盤銘文箋釋〉,《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
王儒林、崔慶明:〈南陽市西關出土一批春秋青銅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王翰章、陳良和、李保林:〈虎簋蓋銘簡釋〉,《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3期。
王龍正、姜濤、袁俊杰:〈新發現的柞伯簋及其銘文考釋〉,《文物》1998年第9期。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馬──曲村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第六次發掘〉,《文物》2001年第8期。
史言:〈扶風莊白大隊出土的一批西周銅器〉,《文物》1972年第6期。
本刊編輯部:〈吳虎鼎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組:〈靈台白草坡西周墓〉,《文物》1972年第12期。
白川靜:〈再論蔑曆〉,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1本第2分。new window
白於藍:〈「玄衣純」新解〉,《中國文字》新廿六期。
白榮金:〈長安張家坡M170號西周墓出土一組半月形銅件的組合復原〉,《考古》1990年第6期。
石興邦:〈從周公廟西周墓葬的發現和發掘所想到的〉,《文博》2004年第5期。
任偉:〈西周早期金文中的召公家族與燕君世系〉,《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
安陽市文物工作隊:〈安陽梅園莊殷代車馬坑發掘簡報〉,《華夏考古》1997年第2期。
成東:〈先秦時期的盾〉,《考古》1989年第1期。
朱思紅、宋遠茹:〈伏兔、當兔與古代車的減震〉,《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3期。
朱鳳瀚:〈士山盤銘文初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1期。
朱鳳瀚:〈公盨銘文初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朱鳳瀚:〈師酉鼎與師酉簋〉,《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1期。
江林昌:〈由新出公盨、逨氏銅器論夏商周世系及虞代問題〉,《中華文史論叢》第七十七輯。
江林昌:〈眉縣新出青銅器與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學及相關問題〉,《文史哲》2003年第5期。
《考古與文物》編輯部:〈寶雞眉縣楊家村窖藏單氏家族青銅器群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
何琳儀:〈逨盤古辭探微〉,《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
何樹環:讀〈〈逨盤〉銘文瑣記〉,《文與哲》第三期。
何樹環:〈西周貴族土地的取得與轉讓──兼談西周「王土」的概念與實質〉,《新史學》15卷1期。new window
何樹環:〈公盨銘文新詮〉,《文與哲》第五期。new window
何樹環:〈〈四十二年逨鼎〉「書」「冊」釋義──附「冊命銘文」名實辨正〉,《政大中文學報》第六期。
吳匡:〈說帶〉,《大陸雜誌》第63卷第4期。
吳匡、蔡哲茂合撰:〈釋「 」〉,《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第3期。
吳振武:〈焂戒鼎補釋〉,《史學集刊》1998年第1期。
吳愛琴:〈談中國古代服飾中的佩掛制度〉,《華夏考古》2005年第4期。
吳鎮烽:〈金文研究札記〉,《人文雜誌》1981年第2期。
吳鎮烽:〈史密簋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1989年第3期。
吳鎮烽、雒忠如:〈陝西省扶風縣強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5年第8期。
呂建昌:〈先秦玉兵器的考古學觀察〉,《軍事歷史研究》2006年第3期。
岐山縣文化館-龐懷清,陝西省文管會-鎮烽、忠如、志儒:〈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西周銅器窖穴發掘簡報〉,《文物》1976年第5期。
李久昌:〈虢國墓地車馬坑出土的車及其相關問題〉,《中原文物》第2005年第4期。
李永偉:〈西周土地制度略論〉,《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
李仲操:〈談晉侯蘇鐘所記地望及其年代〉,《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3期。
李伯謙:〈叔夨方鼎銘文考釋〉,《文物》2001年第8期。
李家浩:〈應國稱簋銘文考釋〉,《文物》1999年第9期。
李朝遠:〈西周金文所見土地交換關係的再探討〉,《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四十周年特輯》第六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
1992年10月。
李零:〈論公盨發現的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李零:〈讀楊家村出土的虞逑諸器〉,《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
李學勤:〈論史墻盤及其意義〉,《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
李學勤:〈論仲爯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李學勤:〈史惠鼎與史學淵源〉,《文博》1985年第6期。
李學勤、艾蘭:〈針刻紋三角援戈及相關問題〉,《文物》1991年第1期。
李學勤:〈吳虎鼎考釋──夏商周斷代工程考古學筆記〉,《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
李學勤:〈柞伯簋銘考釋〉,《文物》1998年第11期。
李學勤:〈膳夫山鼎年世的確定〉,《文物》1999年第6期。
李學勤:〈西周青銅器研究的堅實基礎──讀《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文物》2000年第5期。
李學勤:〈師詢簋與《祭公》〉,《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
李學勤:〈簋銘文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1期。
李學勤:〈論公盨及其重要意義〉,《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李學勤:〈四十三年佐鼎與牧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2期。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器銘曆日的難題〉,《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5期。
李學勤:〈眉縣楊家村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2003年第6期。
李學勤:〈周公廟遺址性質推想〉,《文博》2004年第5期。
李學勤:〈作冊般銅 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1期。
李學勤:〈試論新發現的 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2005年第9期。
步蕾英:〈淺談《詩經》中的西周土地制度〉,《萊陽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1期。
沈融:〈一組外流中國青銅兵器評述〉,《中原文物》1995年第2期。
辛怡華:〈「」──周王朝的良馬繁殖基地──眉縣東李村尊(駒尊)組器再研究〉,《文博》2003年第2期。
呼林貴、薛東星:〈耀縣丁家溝出土西周窖藏青銅器〉,《考古與文物》1986年第4期。
周法高:《金文零釋》,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三十四。
周原博物館:〈1995年扶風黃堆老堡子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2005年第4期。
周曉陸:〈《徠盤》讀箋〉,《先秦、秦漢史》2004年第1期。
尚民杰:〈中國古代的崇馬之風〉,《文博》1995年第1期。
屈萬里:〈釋黹屯〉,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7本上冊。new window
岳連建:〈周公廟西周大墓性質管見〉,《文博》2004年第5期。
邵維國:〈周代家臣制述論〉,《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林澐:〈說干、盾〉,《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
邱德修:〈《金文編.附錄》「倲」字考──兼論「東」與「重」的關係〉,花蓮師院編:《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北京大學學報》(社)1978年第1期。
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中),《北京大學學報》(社)1978年第2期。
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下),《北京大學學報》(社)1979年第1期。
姜彩凡:〈試論古圭〉,《文博》2003年第1期。
洛陽博物館:〈洛陽龐家溝五座西周墓的清理〉,《文物》1972年第10期。
胡新生:〈異姓史官與周代文化〉,《歷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唐蘭:〈尊銘文解釋〉,《文物》1976年第1期。
唐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年第5期。
唐蘭:〈略論西周微史家族窖藏銅器群的重要意義──陝西扶風新出墻盤銘文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
夏含夷:〈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兩件虞逨鼎的年代〉,《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5期。
孫亞冰:〈眉縣楊家村卌二、卌三年逨鼎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孫凌安:〈西周官制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7年第5期。
孫稚雛:〈保卣銘文匯釋〉,《古文字研究》第五輯。
孫稚雛:〈長甶盉銘文匯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
孫機:〈始皇陵二號銅車馬對車制研究的新啟示〉,《文物》1983年第7期。
孫機:〈略論始皇陵一號銅車〉,《文物》1991年第1期。
宮長為:〈西周官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史學月刊》1995年第5期。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第3期。
徐中舒:〈西周墻盤銘文箋釋〉,《考古學報》1978年第2期。
徐中舒:〈西周史論述〉,《四川大學學報》1979年第3期。
琉璃河考古工作隊:〈北京附近發現的西周奴隸殉葬墓〉,《考古》1974年第5期。
琉璃河考古隊:〈北京琉璃河1193號大墓發掘簡報〉,《考古》1990年第1期。
秦俑考古隊:〈秦始皇陵二號銅車馬初探〉,《文物》1983年第7期。
秦俑考古隊:〈秦始皇陵二號銅車馬清理簡報〉,《文物》1983年第7期。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1978年第3期。
陝西省秦俑考古隊:〈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清理簡報〉,《文物》1991年第1期。
馬承源:〈何尊銘文初釋〉,《文物》1976年第1期。
馬承源:〈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週年特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7月)。
馬承源:〈西周金文中有關貯字辭語的若干解釋〉,《上海博物館集刊》第五期。
馬承源:〈新獲西周青銅器研究二則〉,《上海博物館集刊》6(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
馬承源等:〈陝西眉縣出土窖藏青銅器筆談〉,《文物》2003年第6期。
馬國權:〈兩周銅器銘文數詞量詞初探〉,《古文字研究》第一輯。
馬衡:〈戈戟之研究〉,《燕京學報》第五期。
高明:〈中原地區東周時代青銅禮器研究〉(上),《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
高明:〈中原地區東周時代青銅禮器研究〉(下),《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4期。
崔慶明:〈南陽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國青銅器〉,《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張天恩:〈從逨盤銘文談西周單氏家族的譜系及相關銅器〉,《文物》2003年第7期。
張天恩:〈周公廟遺址發掘涉及的主要問題〉,《文博》2004年第5期。
張仲立:〈秦陵二號銅車車輿紋飾仿衣蔽屬性初探〉,《文博》1895年第1期。
張光裕:〈新見保員簋銘試釋〉,《考古》1991年第7期。
張光裕:〈新見曶簋銘文對金文研究的意義〉,《文物》2000年第6期。
張亞初:〈甲骨金文零釋〉,《古文字研究》第六輯。
張長壽:〈達盨蓋銘──1983-86灃西發掘資料之三〉,《燕京學報》新二期。
張長壽、張孝光:〈說伏兔與畫〉,《考古》1980年第4期。
張政烺:〈王臣簋釋文〉,《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
張政烺:〈何尊銘文解釋補遺〉,《文物》1976年第1期。
張政烺:〈周厲王胡簋釋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
張政烺:〈釋〉,《古文字研究》第六輯。
張培瑜:〈逨鼎的王世與西周晚期曆法月相紀日〉,《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3期。
張培瑜:〈逨鼎的月相紀日和西周年代〉,《文物》2003年第6期。
張經:〈西周時期周天子擁有土地法權的意義〉,《史學月刊》2007年第2期。
張懋鎔:〈史密簋與西周鄉遂制度──附論「周禮在齊」〉,《文物》1991年第1期。
張懋鎔:〈關於周公廟墓地性質的另類思考〉,《文博》2004年第5期。
張懋鎔:〈西周青銅器斷代兩系說當議〉,《考古學報》2005年第1期。
張懋鎔:〈幽王銅器新探〉,《文博》2005年第1期。
戚桂宴:〈釋貯〉,《考古》1980年第4期。
戚桂宴:〈厲王銅器斷代問題〉,《文物》1981年第11期。
連劭名:〈汝丁尊銘文補釋〉,《文物》1986年第7期。
連劭名:〈西周《善夫山鼎》銘文中的「憲」〉,《考古與文物》2002年先秦考古增刊。
連劭名:〈《公盨》銘文考述〉,《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
郭妍利:〈商代青銅兵器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殷都學刊》2004年第1期。
郭沫若:〈器銘考釋〉,《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
陳小松:〈釋呂巿〉,《考古學報》1957年第3期。
陳邦懷:〈克鎛簡介〉,《文物》1972年第6期。
陳佩芬:〈繁卣、鼎及梁其鐘銘文詮釋〉,《上海博物館集刊──建館三十週年特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7月)。
陳佩芬:〈新獲兩周青銅器〉,《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八期。
陳昭容:〈說「玄衣滰屯」〉,《中國文字》新廿四期。
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第6期。
陳絜、李晶:〈季鼎、揚簋與西周法制、官制研究中的相關問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陳夢家:〈西周文中的殷人身分〉,《歷史研究》1954年第6期。
陳穎:〈長安縣新旺村出土的兩件青銅器〉,《文博》1985年第3期。
彭裕商:〈董家村裘衛四器年代新探〉,《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
斯維至:《兩周金文所見職官考》,《中國文化研究彙刊》第7卷。
揚之水:〈《詩》中之酒〉,《文化廣角》。
揚之水:〈《詩.小雅.都人士》名物新詮〉,《文學遺產》1997年第2期。
揚之水:〈說《秦風.小戎》──《詩經》名物新證之一〉,《中國文化》第十三期。
揚之水:〈說《小雅.車攻》〉,《中國文化》第十四期。
揚之水:〈說《大雅.韓奕》──《詩經》名物新證之三〉,《中國文化》第十四期。
揚之水:〈說《大雅.公劉》──《詩經》名物新證之四〉,《中國文化》第十四期。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之五──《小雅.斯干》〉,《中國文化》第十五、十六期。
揚之水:〈詩經名物新證之六──《小雅.賓之初筵》〉,《中國文化》第十五、十六期。
馮卓慧、胡留元:〈西周金文中的司寇及其官司機構」〉,《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2期。
馮時:〈柞伯簋銘文剩義〉,《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
黃月:〈西周金文諸侯稱「王」現象辨析〉,《史學集刊》2000年第4期。
黃武強:〈西周春秋社會形態新探〉,《廣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
黃盛璋:〈西周銅器中服飾賞賜與職官及冊命制度關係〉,《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7年第1期。
黃盛璋:〈眉縣楊家村逨家窖藏銅器解要〉,《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第3期。
黃愛梅:〈西周中晚期君臣體系的變化及其對王權的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3期。
黃錫全:〈士山盤銘文別議〉,《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2期。
楊英杰:(先秦旗幟考釋),《文物》1986年第2期。
楊泓:〈中國古代的甲冑〉(上篇),《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
楊泓:〈戰車與車戰二論〉,《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3期(總第89期)。
楊泓:〈中國古代甲冑續論〉,《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001年第6期(總第98期)。
楊家村聯合考古隊:〈陝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6期。
楊振之:〈《大盂鼎銘》「授民」身份問題──兼論商周時代的社會制度〉,《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
楊善群:〈西周銘文中的「師」與「師氏」〉,《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2期。
楊寶成:〈商代馬車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華夏考古》2002年第4期。
葛志毅:〈《周官》與西周制度〉,《學習與探索》2002年第6期。
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
裘錫圭:〈說「玄衣朱」──兼釋甲骨文虣字〉,《文物》1976年第12期。
裘錫圭:〈史墻盤銘解釋〉,《文物》1978年第3期。
裘錫圭:〈公盨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6期。
裘錫圭:〈應侯視工簋補釋〉,《文物》2002年第7期。
裘錫圭:〈讀逨器銘文札記三則〉,《文物》2003年第6期。
臧振:〈也談「武王葬畢」〉,《文博》2004年第5期。
劉一曼、曹定雲:〈殷墟花東H3卜辭中的馬──兼論商代馬匹的使用〉,《殷都學刊》2004年第1期。
劉士莪:〈從西周王陵和大貴族墓談起〉,《文博》2004年第5期。
劉士莪:〈牆盤、逨盤之對比研究--兼談西周微氏、單公家族窖藏銅器群的歷史意義〉,《文博》2004年第5期。
劉自讀、路毓賢:〈周至簋器蓋銘文考釋〉,《考古與文物》1991年第6期。
劉宗漢:〈金文貯字研究中的三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
劉昌安:〈《詩經》所記周代車制述考〉,《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禮」〉,《燕京學報》1997年新3期。
劉雨:〈西周的監察制度〉,《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
劉軍社:〈穆王在位年數〉,《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
劉源:〈逨盤銘文考釋〉,《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劉興:〈申簋蓋銘考釋〉,《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2期。
劉懷君:〈眉縣出土一批西周窖藏青銅樂器〉,《文博》1987年第2期。
劉懷君:〈眉縣楊家村西周窖藏青銅器的初步認識〉,《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四十二年、四十三年逨鼎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
劉懷君、辛怡華、劉棟:〈逨盤銘文試釋〉,《文物》2003年第6期。
潘建明:〈豆閉簋「俞邦君馬弓矢」解〉,《上海博物館集刊》第三期。
蔡運章:〈銅干首考〉,《考古》1987年第8期。
穆曉軍:〈陝西長安縣出土西周吳虎鼎〉,《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3期。
聯合考古隊:〈陜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考古與文物》2003年第3期。
臨潼縣文化館:〈陝西臨潼發現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第8期。
韓維志:〈先秦文學所展現的君臣車服之賜〉,《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
聶新民:〈人鬲辨正〉,《文博》1985年第4期。
魏思玲:〈《詩經》與周代服飾文化〉,《史學月刊》2001年第5期。
羅西章:〈西周王盂考──兼論京地望〉,《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1期。
羅西章:〈宰獸簋銘略考〉,《文物》1998年第8期。
羅伯健:〈說巿黃〉,《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1期。
寶雞市博物館-—李仲操:〈史墻盤銘文試釋〉,《文物》1978年第3期。
饒宗頤等:〈曲沃北趙晉侯墓地M114出土叔夨方鼎及相關問題研究筆談〉,《文物》2002年第5期。
邨笛:〈卜辭考釋數則〉,《古文字研究》第六輯。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