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殖民文化及其歌謠書寫研究:以女性、平埔族為論述主軸
作者:楊克隆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莊萬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歌謠女性平埔族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1
在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 School)」、美國「新社會史學派(new social history)」尚未產生之前,對於底層群眾內心世界的探討及刻畫,一直是傳統舊志文獻較為缺乏的部分;舊志文獻所透露的弱勢者訊息,都是被有權力書寫歷史的文字書寫者所選材、定義,弱勢者是無聲的「客體」。例如:父權社會舊志文獻所歌頌、標舉的女性,多為貞節烈女,女性的價值全然由父權男性所詮釋,使此類文字淪為父權思維形塑女性的工具。官方或漢人社會對平埔族的描寫,或透過「奇風異俗」的描寫,以呈現「番人」的野蠻本質,或透過「樂為向化」的塑造,呈現今昔對比的「內地化」成效及官方教化「番人」的卓越治績,使此類文字淪為漢人種族主義形塑平埔族的工具。
相對於舊志文獻,歌謠更能精確傳達底層群眾喜怒哀樂、痛苦願望的血脈心聲,歌謠不僅是民間文學的瑰寶,更是建構臺灣庶民生活史的重要史料,當文字歷史困頓於庶民社會史料之極度缺乏,歌謠乃成為直接通往底層群眾心靈世界的重要鎖鑰。
本文所稱「殖民」有「帝國殖民」、「社會殖民(性別、族群、階級)」之別,臺灣社會長期的受殖背景,直接形塑其特殊多樣的文化內涵;本文因限於篇幅、時間,故僅擇取女性、平埔族之受殖現象為論述主軸,企圖建構、印證臺灣歌謠與殖民文化兩者之間的密切關係。貳、參章先探討臺灣漢人社會的父權體制、種族主義,如何透過經濟殖民、思想殖民的過程,完成對女性、平埔族的普遍支配,並得以遂行一連串經濟剝削、思想馴化的殖民行為。肆、伍章則分論女性歌謠、平埔族歌謠所呈現各類型之受殖文化內涵,並據以釐清台灣殖民文化之特色及演進過程。
本文透過對「歌謠文本」、「舊志文獻」兩者的仔細爬梳、比對歸納的研究過程,企圖達到兩者相互參證的研究價值。首先,針對歌謠文本、舊志文獻互通之處,透過「以謠證史」、「以史解謠」的過程,達到「謠、史互證」的研究價值;其次,針對歌謠文本、舊志文獻歧異之處,達到「以謠疑史」的研究價值;復次,針對僅有歌謠傳唱、舊志文獻卻缺乏記載之處,亦可達到「以謠補史」的研究價值。據之以破解父權制度對女性,以及漢人社會對平埔族的「污名化」,並藉以重現女性、平埔族受殖時期的真實心聲。
Before the arrival of the French Annales School and American New Social History School, the exploration and depiction of the bottom class’ inner world had been eluding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chives. The message conveyed i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chives regarding the masses at the lowest rung is one selected and defined by those in power to transcribe history reducing the marginalized to the voiceless object. For instance, women that were celebrated and extolled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s old literature were paragons of virtues and chastity; the values of a woman were being interpreted by patriarchs, and such writing was turned into patriarchal women-molding instruments. The officials or the Han society had the PingPu Tribe depicted along the lines of exotic and strange customs, so as to present a barbaric essence of the FanRen (Barbarians). Likewis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Converting to the Civilized, the achievements before and after taming and subjugating the tribes were being highlighted, along with accomplishments of the official education of the barbarians, were compared and deployed to transform such writing into an instrument for Han racialism to shape and construct the PingPu Tribe.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chives, ballads can better communicate the bottom class’ joy, anger, sorrow and happiness, as well as their heartfelt thorny painful yearnings. Ballads are not only the gem in folk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critical documents that account for the life history of Taiwan’s common folks. In the history of text narration where the common folks’ social historical documents are in extreme shortage, ballads have become a significant key that delves straight to the heart and soul of the bottom masses.
Colonization is categorized as imperialistic colonization and social colonization (of the gender, ethnic groups, and classes). Taiwan’s long-term historical status of being the colonized begets the huge diversity of cultural contents as they are today. Due to the confinement of time and word counts, only women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PingPu Tribe will be discussed here as the main argument subject with an intention to construct and testify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ese ballads and the culture of colonization.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will first explore how the patriarchal system and the racialism within Taiwan’s Han society established its thorough domination on women and the PingPu Tribe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colonization acts such as economic exploitation and doctrine subjugation.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will explore women’s ballads and the PingPu Tribe’s ballad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content in its various colonization manifestation, whereby to elucid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aiwan’s colonization culture.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exhaustive peruse, cross-comparison and induction between the ballad texts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achieve certain research value of mutual validation between the two. First of all, (the aim is to) focus on the common ground between the ballad text an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so as to arrive at the research value of ballad-history cross-validation by undergoing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ballads to verify history and applying history to interpret ballads. Secondly,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ballad texts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will be highlighted so as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value of applying ballads to dispute the history. Next, where there is only the handing-down of ballad singing but lacking in literature documentation, what is in absence will also be illuminat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value of applying ballads to complete the history. As such, the purpose is to deconstruct the stigmatization imposed on the women by the patriarchal system and on the Pingpu Tribe by the Han society, and subsequently to re-present the true voices of women and the PingPu Tribe during the colonization period.
(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一、書籍
(一)漢學古籍
1、經籍
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尚書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毛詩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易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何休解詁、徐彥疏、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春秋公羊傳》,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何晏等集解、邢昺疏、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論語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杜預集解、孔穎達等正義、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春秋左傳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趙岐注、孫奭疏、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孟子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禮記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禮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阮元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儀禮注疏》,臺北縣:藝文印書館,1989年。

2、史籍
司馬遷,《武英殿版二十五史:史記》,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托克托等,《武英殿版二十五史:宋史》,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吳福原修、姚鳴鸞重修,《淳安縣志》,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沈定均,《漳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沈約,《武英殿版二十五史:宋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范曄,《武英殿版二十五史:後漢書集解》,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張廷玉等,《武英殿版二十五史:明史》,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臺北市:洪氏出版社,1981年。
歐陽修、宋祁合撰,《武英殿版二十五史:新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未標出版年。
懷蔭布,《泉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3、其它
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71年。
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7年。
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呂坤,《呻吟語》,臺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杜文瀾,《古謠諺》,臺北市:新文豐出版,1986年。
俞正燮,《癸巳類稿》,臺北市:世界書局,1960年。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市:臺灣商務,1983年。
班固,《白虎通》,臺北市:臺灣商務,1965年。
張籍撰、李建崑校注,《張籍詩集校注》,臺北市:華泰文化,2001年。
曹植撰、楊家駱主編,《曹子建集評注二種》,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年。
梁章鉅,《歸田瑣記》,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2年。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4年。
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市:里仁書局,1980年。
陳第,《毛詩古音考》,臺北市:廣文書局,1966年。
陳夢雷編撰,《古今圖書集成》,臺北巿:鼎文書局,未標出版年。
陳摶編著、袁忠徹訂正,《神相全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董寧等編譯,《弟子規、朱柏盧治家格言、小兒語》,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
劉安撰、高誘註,《淮南子》,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68年。
劉勰撰、(清)黃叔琳等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68年。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6年。
韓非撰、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顏之推,《顏氏家訓》,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二)臺灣史地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山本三生編,《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臺灣篇》,日本東京:改造社,1930年。
不具撰者,《安平縣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不具撰者,《嘉義管內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不具撰者,《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中國海洋發展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巿: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七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十二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2年。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7年。
中國時報編輯部編,《臺灣戰後五十年:土地、人民、歲月》,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白棟樑,《平埔足跡: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臺中市:晨星出版,1997年。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new window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天下雜誌編,《發現臺灣:1620~1945》,臺北市:天下雜誌,1992年。
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市:捷幼,1999年。
木枝.籠爻(潘朝成),《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臺北市:原民文化,1999年。
王育德原著、黃國彥譯,《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市:前衛出版,1999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必麒麟原著、陳逸君譯,《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市:原民文化,1999年。
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沙》,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3年。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臺北市:遠流出版,1996年。
尹全海,《清代渡海巡臺制度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梁志輝、鍾幼蘭編,《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七輯: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折臺灣原住民史料》,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伊能嘉矩原著、楊南郡譯註,《臺灣踏查日記》,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6年。
伊能嘉矩原著、溫吉編譯,《臺灣番政志》,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雲林縣、南投縣》,臺北市: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6年。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1992年。new window
吳德功,《彰化節孝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沈有容,《閩海贈言》,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臺北市:中華書局,1965年。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new window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市:常民文化,2000年。new window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市:常民文化,1997年。new window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new window
李桓輯錄,《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縣:文海書局,1966年。
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漢譯,《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市:臺灣省文獻會,1970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周凱,《廈門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周璽,《彰化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國立台灣大學岸裡大社文書(三)》,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
林世珍、陳光華、鄭榮松主修,《臺中縣志》,臺中縣:臺中縣政府,1989年。
林百川,《樹杞林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林孟龍、王鑫,《臺灣的河流》,臺北縣:遠足出版社,2001年。
林焜熿,《金門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林豪,《澎湖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林獻堂,《臺灣霧峰林氏族譜》,臺北市:臺灣銀行,1971年。
邱文鸞等,《臺灣旅行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65年。
南投縣文獻會編,《南投文獻叢輯(第23輯)》,南投縣:南投縣文獻會,1977年。
南投縣文獻會編,《南投文獻叢輯(第25輯)》,南投縣:南投縣文獻會,1979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年。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80年。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洪麗完編著,《臺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年。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徐珂,《清稗類鈔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65年。
翁佳音,《異論臺灣史》,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1年。
馬偕原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7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乾隆御製,《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主編,《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年。
敕撰,《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梁志輝、鍾幼蘭,《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中)》,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
莊永明,《臺灣紀事:臺灣歷史上的今天》,臺北市:時報文化,1989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眾文圖書,1979年。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臺北市:南天書局,1993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70年。new window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陳國瑛等,《臺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陳壽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年。new window
楊景文,《由歷史、地理、社會背景看吳鳳》,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4年。
黃典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年。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楊英,《從征實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市:自立晚報,1988年。
楊碧川,《簡明臺灣史》,高雄市:第一出版社,1987年。
葉振輝,《臺灣開發史》,臺北市:臺原出版,1995年。
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2001年。new window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new window
廖漢臣,《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77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同冑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聚落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禮俗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政治志衛生篇》,南投縣:臺灣省文文獻會,1995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水利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史》,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1994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省通志.人民志人口篇》,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72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省通志.同冑志平埔族篇》,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72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同冑志平埔族篇》,臺北市:臺灣省文獻會,1965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194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平臺紀事本末》,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仁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世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耆獻類徵選編》,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碑傳選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7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197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省例》,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壬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丙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庚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通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經濟史六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遊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輿地彙鈔》,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北市:臺灣銀行,197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壯肅公奏議》,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市:臺灣銀行,196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澎湖臺灣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諸番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原編著、王洛林總監譯,《臺灣抗日運動史(4)》,臺北市:海峽學術,2000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1年。
劉枝萬,《南投縣志稿.沿革志開發篇》,南投縣:南投文獻會,1958年。
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年。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北市:臺灣銀行,1957年。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蔡振豐,《苑裏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衛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甲種2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1年。new window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鄭兼才,《六亭文選》,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鄭鵬雲,《新竹縣志初稿》,臺北市:臺灣銀行,1959年。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錢儀吉纂錄,《碑傳集》,臺北市:明文書局,1985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年。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2年。
戴炎輝,《中國法制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91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出版,1979年。new window
戴寶村,《臺灣島、臺灣省、臺灣國》,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戴寶村、王峙萍,《從臺灣諺語看臺灣歷史》,臺北市:玉山社,2004年。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撰、陳金田譯、臺灣省文獻會編,《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第二卷》,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3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簡炯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縣:屏東縣文化局,2001年。new window
聶作平,《1644:帝國的疼痛》,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三)歌謠文本
不具撰者,《人心不知足歌》,新竹市:竹林印書局,1990年。
不具撰者,《十月花胎歌》,新竹市:竹林印書局,1989年。
不具撰者,《花胎病子歌》,新竹市:竹林印書局,1989年。
不具撰者,《新刊臺灣陳辦歌》,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複印本,1990年。
平澤丁東,《臺灣の歌謠と名著物語》,臺北市:晃文館,1917年。
朱自清,《中國歌謠》,臺北市:世界書局,1958年。
江寶釵總編,《嘉義市閩南語歌謠集(一)》,嘉義市: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
吳瀛濤,《臺灣諺語》,臺北市:臺灣英文出版社,1975年。
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2006年。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臺北市:南天書局,1997年。
林松源主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1):田中區Ⅰ》,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林松源主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2):田中區Ⅱ》,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林松源主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13):溪湖埔鹽區》,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邱坤良等編,《宜蘭縣口傳文學(下冊)》,宜蘭縣:宜蘭縣政府,2002年。
胡萬川總編,《八德市閩南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胡萬川總編,《大甲鎮閩南語歌謠(一)》,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胡萬川總編,《大甲鎮閩南語歌謠(二)》,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胡萬川總編,《大安鄉閩南語歌謠》,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胡萬川總編,《大園鄉閩南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0年。
胡萬川總編,《大溪鎮閩南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胡萬川總編,《中壢市客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胡萬川總編,《中壢市閩南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胡萬川總編,《外埔鄉閩南語歌謠》,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胡萬川總編,《平鎮市客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胡萬川總編,《石岡鄉客語歌謠(二)》,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胡萬川總編,《石岡鄉閩南語歌謠(二)》,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胡萬川總編,《沙鹿鎮閩南語歌謠(三)》,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胡萬川總編,《宜蘭縣民間文學集(二)》,宜蘭縣: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胡萬川總編,《東勢鎮客語歌謠》,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胡萬川總編,《苗栗縣閩南語歌謠集》,苗栗縣: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胡萬川總編,《桃園市閩南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1999年。
胡萬川總編,《雲林縣閩南語歌謠集(一)》,雲林縣:雲林縣文化局,1999年。
胡萬川總編,《新屋鄉客語歌謠謎諺》,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3年。
胡萬川總編,《楊梅鎮客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胡萬川總編,《歌謠傳承: 臺灣閩客語民間歌謠選集》,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
胡萬川總編,《臺南縣閩南語歌謠集(一)》,臺南縣:臺南縣文化局,2001年。
胡萬川總編,《潭子鄉閩南語謠諺集》,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
胡萬川總編,《龍潭鄉客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0年。
胡萬川總編,《龜山鄉閩南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2年。
胡萬川總編,《蘆竹鄉閩南語歌謠(一)》,桃園縣: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胡萬川總編,《觀音鄉客語歌謠》,桃園縣:桃園縣文化局,2005年。
張福興,《水社化蕃ノ歌》,臺北市:臺灣教育會,1922年。
莊永明、孫德銘,《臺灣歌謠鄉土情》,臺北市:孫德銘自印,1994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1)臺灣兒歌(一)》,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2)臺灣兒歌(二)》,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3)臺灣民歌(一)》,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4)臺灣民歌(二)》,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5)臺灣情歌(一)》,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6)臺灣情歌(二)》,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7)臺灣情歌(三)》,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舒蘭,《中國地方歌謠集成(18)臺灣情歌(四)》,臺北市:渤海堂,1989年。
黃勁連編註,《周成過臺灣》,臺南縣:臺南縣文化局,2001年。
黃勁連編註,《鄭國姓開臺灣歌》,臺南縣:臺南縣文化局,2001年。
黃哲永編,《六腳鄉閩南語歌謠集》,嘉義縣:嘉義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黃哲永編,《東石鄉閩南語歌謠(一)》,嘉義縣:嘉義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黃哲永編,《東石鄉閩南語歌謠(二)》,嘉義縣:嘉義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黃得時,《臺灣歌謠之研究》,作者手稿,未出版,1967年。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市:臺原出版社,1989年。
廖漢臣,《臺灣兒歌註解》,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1981年。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歌謠篇(一)》,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歌謠篇(三)》,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歌謠篇(四)》,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劉經菴,《歌謠與婦女》(民國叢書60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稻田尹,《臺灣歌謠集》,臺北市:臺灣藝術社,1943年。
謝雲聲,《臺灣情歌集》(複印本),臺北市:東方文化,1988年。
簡上仁,《臺灣民謠》,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3年。
簡榮聰,《臺灣農村民謠與詩詠》,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1994年。
羅肇錦、胡萬川總編,《苗栗縣客語歌謠集》,苗栗縣: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四)歌謠、音樂論著
朱介凡,《中國兒歌》,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
行政院新聞局編,《中華民族歌謠選集》,臺北市:中國出版公司,1980年。
呂炳川,《呂炳川音樂論述集》,臺北市:時報文化,1979年。
呂炳川,《臺灣土著族音樂》,臺北市:百科文化,1982年。new window
杜文靖,《大家來唱臺灣歌》,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杜文靖,《說唱台灣歌謠》,臺中市:臺中市教育會,1994年。
林二、簡上仁,《臺灣民俗歌謠》,臺北市:眾文圖書,1978年。
莊永明,《臺灣歌謠追想曲》,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許常惠,《臺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陳郁秀編,《臺灣音樂閱覽》,臺北市:玉山社,1997年。
黃國隆、吳艾菁,《臺灣歌謠101》,臺北市:天同出版社,1985年。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臺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鄭恆隆,《臺灣民間歌謠》,臺北市:南海圖書,1989年。
鄭恆隆,《臺灣歌謠臉譜》,臺北市:玉山社,2002年。
鄭恆隆、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臺北市:玉山社,2002年。
薛宗明,《臺灣音樂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鍾敬文編,《歌謠論集(「民國叢書」第四編,第60冊)》,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簡上仁,《臺灣民謠》,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3年。
簡上仁,《臺灣音樂之旅》,臺北市:自立晚報,1988年。

(五)文化論著
Mary Wollstonecraft,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ed. by Carol H. Poston. London:W.W.Norton & Company, 1975。
Mary Wollstonecraft, The Wrongs of Woman:Or,Maria ,in Janet Todd & Marilyn Butler eds., The Works of Mary Wollstonecraft, Vol.I。
上野千鶴子原著、劉靜貞等譯,《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臺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編,《臺灣文化論集(三)》,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
巴特.摩爾-吉爾伯特(Bart Moore-Gilbert)原著、彭淮棟譯,《後殖民理論》,臺北市:聯經出版,2004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臺北市:常民文化,1996年。new window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臺北市:東大圖書,1989年。new window
片岡巖原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志》,臺北市:南天書局,1994年。
王正雄總編,《民間文學的采錄與整理》,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王秉欽,《文化翻譯學:文化翻譯理論與實踐》,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紹璽,《小妾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古野清人著、葉婉奇譯,《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市:原民文化,2000年。
瓦歷斯.尤(諾)幹,《想念族人》,臺中市:晨星出版社,1994年。
伊能嘉矩原著、臺灣省文獻會編譯,《臺灣文化志(中譯本)》,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
許寶強選編,《解殖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伊蓮.摩根(Elaine Morgan)原著、劉筠譯,《女人的起源》,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
艾英編,《文化批評關鍵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原著、陶鐵柱譯,《第二性》,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何聯奎、衞惠林合著,《臺灣風土誌》,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9年。
吳守禮,《近五十年來臺語研究之總成績》,臺北市:大立出版社,1983年。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市:眾文圖書,1994年。new window
李長傅,《中國殖民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李長貴編,《臺灣養女制度與養女問題之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70年。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市:自立晚報,1993年。
周華山,《性別越界在中國》,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2000年。
宜蘭縣史館編,《第一屆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宜蘭縣文化局,1994年。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一)~(七)》,臺北市:武陵出版,1990年。
林國平主編,《文化臺灣》,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new window
林濁水等編,《瓦解的帝國》,臺北市:前衛出版,1991年。
林衡道口述、徐明珠整理,《林衡道談俚諺》,臺北市:中央月刊社,1996年。
法務部編,《臺灣民事習慣調查報告》,臺北市:法務通訊雜誌社,1984年。
法農(Frantz Fanon)原著、陳瑞樺譯註,《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5年。
邱旭伶,《臺灣藝妲風華》,臺北市:玉山社,1999年。new window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市: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3年。new window
胡幼慧,《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new window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孫大川,《山海世界:臺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臺北市:聯合文學,2000年。
徐新建,《民歌與國學:中國早期歌謠運動的回顧與思考》,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徐福全,《福全臺諺語典》,臺北市:作者自印,1998年。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
高岱、鄭家馨,《殖民主義史:總論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1995年。
張祖基等著,《客家舊禮俗》,臺北市:眾文出版社,1986年。
張珣,《疾病與文化:臺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莊永明,《臺灣好言吉句:臺灣諺語淺釋(三)》,臺北市:時報文化,1988年。
莊永明,《臺灣金言玉語:臺灣諺語淺釋(一)》,臺北市:時報文化,1987年。
莊永明,《臺灣俗語真言:臺灣諺語淺釋(四)》,臺北市:時報文化,1989年。
莊永明,《臺灣雅言巧語.臺灣諺語淺釋(五)》,臺北市:時報文化,1990年。
莊永明,《臺灣警世良言:臺灣諺語淺釋(二)》,臺北市:時報文化,1987年。
莊萬壽,《臺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臺北市:玉山社,2003年。new window
許俊雅等編輯,《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5年。
許慧琦,《十八世紀英國新女性Mary Wollstonecraft其人其思》,臺中市:作者自印出版,2001年。
郭松義、定宜庄,《清代民間婚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千武譯述,《臺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臺北市:臺原出版社,1991年。
陳少廷,《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臺北市:聯經出版,1977年。
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卷1.人生哲理》,臺北市:前衛出版,1997年。
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卷2.七情六慾》,臺北市:前衛出版,1997年。
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卷3.言語行動》,臺北市:前衛出版,1998年。
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卷4.生活工作》,臺北市:前衛出版,1999年。
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卷5.婚姻家庭》,臺北市:前衛出版,2000年。
陳主顯,《臺灣俗諺語典.卷6.社會百態》,臺北市:前衛出版,2001年。
陳存仁,《被閹割的文明》,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其南,《文化結構與神話:文化的軌跡》,臺北市:允晨文化,1986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出版,2002年。new window
陶東風,《後殖民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2000年。
曾貴海,《戰後臺灣反殖民、後殖民詩學》,臺北市:前衛出版,2005年。new window
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市:時報文化,1993年。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市:眾文圖書,2000年。new window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市:麥田出版,1994年。new window
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編輯,《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市:帝國大學,1935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臺中市:臺灣省文獻會,1987年。
趙元信、何錫蓉,《中國歷代女性悲劇大觀》,臺北市:旺文社,1995年。
趙鳳喈原著、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附補篇)》,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3年。
潘朝陽,《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市:臺灣學生,2001年。new window
蔡文輝,《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臺北市:五南出版,2003年。new window
蔡森泰等編,《土地之歌》,臺北市:常民文化,1998年。
謝康,《賣淫制度與臺灣娼妓問題》,臺北市:大風出版社,1972年。
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年。new window
薩孟武,《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臺北市:東大圖書,1988年。
羅莎琳.邁爾斯(Rosalind Miles)原著、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臺北市:麥田出版,1998年。
饒志堅等編,《我國性別統計及婦女生活地位之國際比較研究》,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2003年。

(六)臺灣古典文學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臺北市:臺灣銀行,1964年。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72年。
孫元衡,《赤崁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市:臺灣銀行,1962年。
連橫,《雅言》,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連橫,《臺灣語典》,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年。
連橫,《劍花室詩集》,臺北市:臺灣銀行,1960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詩鈔》,臺北市:臺灣銀行,1970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雜詠合刻》,臺北市:臺灣銀行,1958年。

(七)典章律法
田濤、鄭秦點校,《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李東陽纂、申時行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市:文海出版社,未標出版年。
承啟、英傑等纂,《欽定戶部則例》,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9年。
法務部編,《民法親屬繼承編》,臺北市:行政院法務部,2008年。。
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議》,臺北市: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崑岡等修,《清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崑岡等修,《清會典事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八)其它
內政部編,《臺灣地區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內政部,1989年。
王延林編,《常用古文字字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王彥章,《清代獎賞制度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行政院勞委會編,《中華民國87年臺灣地區婦女勞動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勞委會,1998年。
伯倫漢(E. Bemheim)著、陳韜譯,《史學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商務,1975年。
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1989》,臺北市:麥田出版,1997年。
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揭開臺灣各族群身世之謎》,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10年。
林慶元,《黃叔璥傳》,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胡俊弘等編,《原住民健康問題之現況及未來展望論文集》,臺北市:臺北醫學院外傷防治中心,1996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臺北市:東華書局,1994年。new window
臧振華編輯,《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會議論文集之四)》,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
顧頡剛,《顧頡剛讀書筆記》,臺北市:聯經出版,1990年。
顧鎮編,《黃崑圃先生年譜》,臺北市:廣文書局,1971年。

二、期刊報章
Diamond, N.,〈Women and Industry in Taiwan〉,《Modern China》5卷3期,1979年7月。
不具撰者,〈南縣最古平埔歌五首〉,《南瀛文獻》1卷2期,1953年9月。
不具撰者,〈瑯嶠社待客歌〉,《蕃情研究會雜誌》3號,1900年2月。
不具撰者,〈農村訪問記:青年死於貧病,慘淡農村何從解救?〉,《臺灣新民報》375期,1931年8月1日。
不具撰者,〈臺灣俗歌〉,《民俗週刊》10期,1918年,未標月。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荷蘭統治下位於臺灣中西部的Quataong村落〉,《臺灣風物》43卷4期,1993年12月。new window
介逸,〈臺灣民謠二則〉,《臺灣風物》18卷4期,1968年8月。
勾斯坦(Kenneth S. Goldstein)原著、黎克難譯,〈如何實地收集民俗資料(六)〉,《民俗曲藝》21期,1982年11月。new window
王心揚,〈美國新社會史的興起及其走向〉,《新史學》6卷3期,1995年9月。new window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年11月。
王登山,〈南部臺灣的民謠、童謠與四句〉,《南瀛文獻》第5卷合刊,1959年3月。
王順隆,〈閩臺「歌仔冊」書目.曲目〉,《臺灣文獻》45卷3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王順隆,〈談臺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臺灣風物》43卷3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王溪清,〈府城古時候的男女婚姻俚諺〉,《臺南文化》新29期,1990年6月。
王溪清,〈府城早年的童歌〉,《臺南文化》新26期,1988年12月。
古圓,〈消夏歪詩話〉,《三六九小報》102期,1931年8月19日。
史彤,〈臺灣歌需要整理和改革〉,《聯合報》1954年5月7日。
平澤丁東,〈臺灣の民謠(一)〉,《臺灣時報》154號,1932年9月。
平澤丁東,〈臺灣の民謠(二)〉,《臺灣時報》155號,1932年10月。
本社同人,「歌謠特輯」,《臺灣風物》2卷7期,1952年10月。
永樂生,〈民謠三則〉,《南瀛文獻》3卷3、4期合併,1956年6月。
田中賢三,〈熟蕃人女子の家產承繼權と其の婚姻〉,《臺法月報》11卷12號,1917年12月。
伊能嘉矩,〈埔里社平原に於ける熟蕃〉,《蕃情研究會誌》2號,1899年4月。
伊能嘉矩,〈臺灣の平埔蕃中に行はるゝ祭祖の儀式〉,《東京人類學雜誌》17卷1期,1902年1月。
吉田忠男,〈臺灣童謠集〉,《臺灣教育》402號,1936年1月。
向陽,〈青春與憂愁的筆記:從閩南語歌謠的「悲情城市」中走出〉,《聯合文學》7卷10期,1991年8月。
宇井生,〈臺灣の子守歌及び童謠〉,《臺灣教育會雜誌》128~129號,1912年12月、1913年1月。
朱德蘭,〈日治時期臺灣花柳業問題(1895~1945)〉,《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27期,2003年6月。new window
佐藤文一,〈大社庄の蕃歌〉,《南方土俗》3卷1號,1934年4月。
佐藤文一,〈臺灣府誌に見ろ熟蕃の歌謠〉,《民族學研究》2卷2期,1936年4月。
吳春瑩,〈歲序、食譜、娛樂〉,《南瀛文獻》3卷1、2期合併,1955年12月。
吳榮順,〈平埔族音樂〉,《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期合刊,2000年3月。
呂訴上,〈臺灣流行歌的發祥地〉,《臺北文物》2卷4期,1954年1月。
宋文薰,〈新港社祭祖歌曲〉,《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期,1956年。new window
宋文薰、劉枝萬,〈埔里大肚城平埔族之頌祖祭〉,《公論報》「臺灣風土」第136期,1951年6月1日。
宋文薰、劉枝萬,〈猫霧拺社番曲〉,《臺灣省文獻專刊》3卷1期,1952年5月。
宋世源,〈談創作歌謠中的不妥用詞〉,《綜合月刊》143期,1980年10月。
李壬癸、林清財,〈巴則海族的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謠〉,《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三集,1990年。new window
李甲孚,〈古代、現代收養制度與臺灣收養養女問題的綜合研究〉,《法學叢刊》24卷2期,1979年6月。new window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卷9期,1955年5月。new window
李獻璋,〈民歌零拾〉,《南音》1卷9期、10期合刊,1932年7月25日。
李獻璋,〈清代福佬話歌謠〉,《臺灣文藝》79期,1982年12月。
李獻璋,〈無題〉,《南音》1卷7期,1932年5月25日。
李獻璋,〈無題〉,《南音》1卷8期,1932年6月13日。
周婉窈〈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臺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故宮文物月刊》21卷1期,2003年4月。new window
林文寶,〈試論臺灣童謠〉,《臺東師院學報》5期,1993年6月。new window
林美容,〈臺灣漢人家庭傳統的兒童社會化〉,《臺灣風物》40卷1期,1990年3月。new window
林清月,〈歌謠小史〉,《臺北文物》2卷2期,1953年8月。
林清玄,〈獨對青塚向黃昏:寂寞的貞節牌坊〉,《民俗曲藝》2期,1980年12月。
林清財,〈大庄「沿革」手寫文獻解說與摘譯〉,《臺灣風物》37卷4期,1987年12月。new window
林清財,〈吉貝耍「牽曲」的手抄本〉,《臺灣風物》37卷2期,1987年6月。new window
林淑慧,〈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人文關懷探析〉,《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卷3期,2000年3月。
邱貴芬,〈當代女性小說裡的孤女現象〉,《文學臺灣》創刊號,1991年12月。
金撰,〈陽明山民謠〉,《臺灣風物》4卷3期,1954年3月。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6卷2期,2000年10月。new window
柯塞(Lewis A Coser)原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期,1993年11月。
洪敏麟,〈纏腳與臺灣的天然足運動〉,《臺灣文獻》27卷3期,1976年9月。new window
秋生,〈民歌〉,《南音》1卷5期,1932年3月14日。
秋生,〈民歌〉,《南音》1卷6期、1932年4月2日。
秋生,〈童謠〉,《南音》1卷4期,1932年2月22日。
秋生,〈歌〉,《南音》1卷3期,1932年2月1日。
胡沙風樓,〈蕃曲〉,《法院月報》3卷3號,1909年3月。
胡紅波,〈「民歌」不是這樣〉,《中央日報》1975年12月21日。
胡紅波,〈稻田尹的《臺灣歌謠集》〉,《臺灣文學評論》1卷2期,2001年10月。new window
神州,〈相思歌〉,《臺灣文藝》2號,1902年5月。
神州,〈誦祖歌〉,《臺灣文藝》1號,1902年4月。
翁光煒,〈戰後初期的一首臺灣歌謠與社會現象〉,《臺灣風物》39卷3期,1989年9月。
翁佳音,〈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卷4期,1992年12月。new window
國分直一原著、周全德譯,〈四社平埔族的尪姨與作向〉,《南瀛文獻》3卷1、2期合刊,1955年12月。
張士陽原著、鄧孔昭譯,〈雍正九、十年臺灣中部的原住民叛亂〉,《臺湾研究集刊》1991年第2期,1991年6月。
張妙娟,〈《臺灣府城教會報》女學教育史料選譯〉,收錄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張李德和,〈嘉義童謠彙輯〉,《臺灣風物》15卷3期,1965年8月。
張奮前,〈客家民謠〉,《臺灣文獻》18卷4期,1967年12月。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文獻專刊》2卷1、2期合刊另冊,1951年6月。
曹甲乙,〈省人歲暮行事今昔〉,《臺灣風物》24卷3期,1974年9月。
淺井惠倫,〈熟蕃言語の調查〉,《南方土俗》4卷3號,1937年5月。
移川子之藏,〈頭社熟番の歌謠〉,《南方土俗》1卷2號,1931年7月。
莊永明,〈大漢天聲震霄漢:評介《中華民族歌謠選集臺省部份》〉,《書評書目》98期,1981年7月。
莊永明,〈台灣歌謠思想起:台語歌曲五十年(1932〜1982)〉,《台灣文藝》82期,1983年5月。
莊永明,〈百年來台灣歌謠傳略〉,《復興劇藝學刊》20期,1997年7月。
莊永明,〈寶島心曲思想起〉,《雄獅美術》99期,1979年5月。
莊雅仲,〈裨海紀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新史學》4卷3期,1993年9月。new window
許丙丁,〈臺南教坊記〉,《臺南文化》3卷4期,1954年4月。
許雪姬,〈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研究:試論其生平、交友及著述〉,《臺北文獻》直字44期,1978年6月。
連溫卿,〈再就臺灣文化的特質而言〉,《臺北文物》3卷3期,1954年12月。
郭明道,〈婦女生活習俗的轉變〉,《嘉義文獻》8期,1977年1月。
郭松義,〈清代人口問題與婚姻狀况的考察〉,《中國史研究》1987年第3期,1987年9月。
郭秋生,〈童謠〉,《南音》1卷2期,1932年1月15日。
陳君玉,〈日據時期臺語流行歌概畧〉,《臺北文物》4卷2期,1955年8月。
陳君玉,〈台灣歌謠的展望〉,《先發部隊》創刊號,1934年7月16日。
陳金田,〈冬生娘仔〉,《臺灣風物》31卷4期,1981年12月。new window
陳益源,〈明清時期的臺灣民間文學〉,《中正中文學報》3期,2000年9月。new window
陳瑞貴,〈臺灣的情歌〉,《臺灣文獻》29卷1期,1978年3月。new window
黃文博,〈不孝三頓燒:喪禮中勸世歌的倫理觀〉,《臺灣風物》41卷1期,1991年3月。new window
黃典權,〈榕園學記(二)〉,《臺灣風物》24卷3期,1974年9月。
黃武智,〈黃叔璥生卒年及其著作《臺海使槎錄》序文作者考證〉,《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藝術類》19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黃南海,〈漫談古都歌謠〉,《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3期,1991年8月。
黃得時,〈臺灣歌謠之形態〉,《文獻專刊》3卷1期,1952年5月。
黃得時,〈臺灣歌謠與家庭生活〉,《臺灣文獻》6卷1期,1955年3月。new window
黃得時,〈關於臺灣歌謠的搜集〉,《臺灣文化》6卷3、4期合刊,1950年12月。
黃傳心,〈雲林民謠〉,《雲林文獻》2卷2期,1953年3月。
愛菊輯,〈擇夫童謠〉,《臺灣風物》4卷1期,1954年1月。
楊光,〈拼選舉權,倫敦婦女上街頭:記兩位婦運女傑和她們的不朽講辭〉,《歷史月刊》196期,2004年5月。
楊克隆,〈十八世紀初葉的臺灣平埔族歌謠:以黃叔璥〈番俗六考〉著錄為例〉,《文史臺灣學報》創刊號,2009年11月。new window
楊雲萍,〈臺灣研究必讀書十部〉,《公論報》1949年7月18日。
廖漢臣,〈彰化縣之歌謠〉,《臺灣文獻》16卷3期,1960年9月。
臺北生,〈臺灣童謠〉,《語苑》25卷10期,1932年10月。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三)〉,《臺灣文獻》34卷3期,1983年9月。
與太郎,〈囝仔の歌〉,《臺灣土語叢誌》第5號,1900年9月。
甃石酒徒,〈臺灣蕃人之歌〉,《風俗畫報》242號,1901年12月。
劉靜貞,〈殺子與溺女:宋人生育問題的性別差異〉,《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6期,1994年9月。new window
歐陽荊,〈臺灣歌謠〉,《臺灣文獻》21卷2期,1970年6月。new window
稻田尹,〈臺灣歌謠攷說(一):監獄對面是學校の歌に就て〉,《臺大文學》7卷2期,1942年6月。
稻田尹,〈臺灣歌謠研究(一)〉,《臺大文學》6卷1期,1941年2月。
稻田尹,〈臺灣歌謠研究(二)〉,《臺大文學》6卷2期,1941年5月。
稻田尹,〈臺灣歌謠研究(三)〉,《臺大文學》6卷3期,1941年7月。
稻田尹,〈臺灣歌謠研究(四)〉,《臺大文學》6卷4期,1941年9月。
稻田尹,〈臺灣歌謠詮釋(一)〉,《臺灣文學》1卷1期,1941年5月。
稻田尹,〈臺灣歌謠詮釋(二)〉,《臺灣文學》1卷2期,1941年9月。
蔡承豪,〈流感與出草:臺中地區的泰雅族動亂〉,《臺灣文獻》56卷1期,2005
蔡振家,〈揮灑通俗近人心,臺灣亂彈有看頭:以打春桃、鬧西河為例談亂彈戲的未來〉,《表演藝術》114期,2002年6月。
鄭津梁,〈雲林沿革史略(三)〉,《雲林文獻》2卷2期,1953年3月。
鄭喜夫,〈清代道卡斯族姓名初探稿〉,《臺灣文獻》51卷4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鄭諒諒,〈關於清代臺灣奴婢制度的幾個問題〉,《臺灣風物》39卷1期,1989年3月。new window
醒民等,「歌謠零拾」專欄,《臺灣新民報》345號~365號,1931年1月1日~5月23日。
駱維道,〈平埔族阿立祖祭典及其詩歌之研究〉,《東海民族音樂學報》1期,1974年。
謝金撰,〈北投童謠集〉,《臺灣風物》8卷5期,1958年12月。
謝崇耀,〈臺海使槎錄三十三首平埔歌謠探析〉,《臺灣文學評論》1卷1期,2001年7月。new window
簡上仁,〈台灣民謠的三大主流〉,《文學界》6期,1983年4月。
簡炯仁,〈南臺灣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臺灣文獻》47卷3期,1996年9月。new window
簡炯仁,〈臺海使槎錄記載「武洛(一名大澤機,一名尖山仔)」之初探〉,《臺灣史蹟》38期,2001年6月。
顏美娟,〈記憶、拼湊與重構:談屏東加蚋埔的平埔歌謠〉,《屏東文獻》9期,2005年12月。
顏美娟,〈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平埔歌謠之調查與研究〉,《臺灣文藝》163、164期合刊,1998年8月。
羅香林,〈臺灣生番歌〉,《民俗週刊》68期,1929年7月。
懺紅等,「黛山樵唱」專欄,《三六九小報》4號~284號,1930年9月19日~1933年4月29日。
衞惠林,〈臺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考古人類學刊》25、26期合刊,1965年11月。new window

三、學位論文
王幼華,〈清代台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王慧蓮,〈臺灣民間歌謠婦女婚姻與角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吳文益,〈吳添友家族與南崁教會〉,臺灣神學院道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呂淑惠,〈臺語歌謠e句型研究(1932~1980)〉,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杜文靖,〈台灣歌謠歌詞呈顯的台灣意識〉,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官宥秀,〈臺灣閩南語移民歌謠研究〉,花蓮師範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乃乙,〈日治時期臺灣閩南語流行歌謠對傳統文學之承祧連結與轉化〉,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清財,〈西拉雅族祭儀音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洪宏元,〈台灣閩南語流行歌謠語文研究〉,新竹師範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柰君,〈流行歌曲與文化消費〉,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碩士論文,1991年。
曾學奎,〈臺灣客家「渡臺悲歌」研究〉,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佳蓉,〈從閩南歌謠探討台灣早期的婦女婚姻生活〉,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黃麗玲,〈女四書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克隆,〈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臧汀生,〈臺灣民間歌謠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臧汀生,〈臺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new window
蔡曼容,〈台灣地方音樂文獻資料之整理與研究(西元1683年〜1945年)〉,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蔡蕙如,〈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之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盧佑俞,〈臺灣閩南歌謠與民俗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謝仲修,〈清代臺灣屯丁制度的研究〉,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謝長生,〈台灣福佬與客家民歌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簡上仁,〈台灣福佬系民歌的淵源及發展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顏文雄,〈台灣民謠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63年。

四、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舊稱漢籍全文資料庫)」
網址:http://hanji.sinica.edu.tw/。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統計資訊網站」
網址: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776&CtUnit=79&BaseDSD=7&mp=1。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T0q_ov/search#result。
「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
網址:http://hanji.sinica.edu.tw/?tdb=kua-a-chheh。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