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太平廣記》唐人定命類故事研究
作者:傅含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an-Chang Fu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顏美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太平廣記唐人唐代定命定數宿命Tai Ping Guang ChiTangrenTang DynastyDestineFateForeordin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2
本論文主要以《太平廣記》為研究文本,探討其中有關唐人定命類故事之思想溯源、內容反映、敘事手法和時代意義。其取材範圍就「時代」而言,是以唐人書寫的小說為主,兼採唐末五代士人所書寫關於唐人的小說;就「性質」而言,則兼採《廣記》裡的傳奇體與筆記體小說。對「定命類故事」之選擇,主要依據:一、故事情節為唐人唐事;二、故事情節的發展,有確切「定命」之書寫,三、或故事雖無明確言及「定命」,但整體情節有流露「前定」或「命中注定」之氛圍等,皆屬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希望透過材料宏博的《廣記》,來對唐人的定命思想作一通盤性的了解,並爬梳唐人定命類故事的整體特色,藉此呈現古代定命觀的發展軌跡,以及古人在面對命運無常時的多元態度。全文共分六章,第壹章緒論,第陸章結論,中間主論四章,各章節論述如下。
第壹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梳理前人文獻資料,並簡介相關研究成果、界定研究範圍和陳述研究方法,以此呈顯章節架構與研究步驟。
第貳章「唐人定命觀念溯源」,主要在追溯唐前和唐五代「命」觀念之演變過程,如何由「命」衍至「天命」、「宿命」和「定命」等相關概念的成因,並針對時代、社會、文化、宗教等背景層面,來探討唐人定命觀念的形成。《廣記》之存在,不僅是對前代定命故事的歸類彙編,也是體現古老天命思想之重要載體。
第參章「唐人定命類故事的內容分析」,依《廣記》所呈現之唐人定命作品,試圖歸納出「帝位國運」、「生死禍福」、「功名祿位」、「姻緣婚配」和「佛道教義」等定命類別,其核心思想雖都涉及「定命」,但在描述上卻各異其趣。因此分析此五類之內容意涵和故事特色,將有助於體現故事內容的廣度與深度。
第肆章「唐人定命類故事的敘事特色」,主要是以敘事學之相關概念,來分析唐人定命作品的敘事形式與手法,得出敘事學中的「敘述者功能」、「敘事時序」和「故事要素」皆是建構定命作品的關鍵元素:「敘述者功能」用以彰顯定命思想,「敘事時序」用以鋪陳定命事件,「故事要素」用以強化定命效果。藉由探究這些形式上的運作,始能釐清定命類故事習用的敘事型態。
第伍章「唐人定命類故事的時代意義」,是將前幾章作一個綜合性的論述,並從「思想內涵」、「作家心理」和「作品影響」三方面來審視定命類故事在唐代的意義與價值,及其在歷代定命作品中之所屬定位。「思想內涵」部分,可統括為儒釋道三教對命運的見解,同時亦可作為唐人將唐前多元命觀漸次融入定命故事的證明。「作家心理」部分,因多數小說家屬文人之故,所以此節專談文人階層編著定命故事的動機和目的。「作品影響」部分,指相較於唐前而言,唐人所書定命內容實已在內容、形式、描摹手法、使用素材等方面達致一個較為成熟的階段,不僅奠定了定命類故事之寫作模式,亦具備了「承先啟後」的關鍵性作用,影響後世的定命類型小說至為深遠。
第陸章「結論」,藉由以上各章節的研究心得,作一統合性的結論,並嘗試將筆者於文中所曾旁涉的疑問予以解答。
總括唐人定命類故事之藝術成就,既有承繼前人模式的一面,亦有發展自我特色的一面。透過「定命」此一主題,唐人不僅寫出命運與意志之間的抗衡,亦呈顯出前朝積累而成的諸多命觀,其中所注入的人性、哲學、文化和宗教思維,適足以體現定命類故事獨特的價值意涵。
This paper mainly "Tai Ping Guang Chi" as the study text, of which the Tangren destiny story of thoughts, contents reflect, narrative and era significance. Based on "time", by Tangren writing novels, and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scholars writing about the Tang novels; Based on "nature", then the legend and note novels. On the "destiny story" selection, main basis:1.a story for Tang, Tang things;2.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with the exact "destiny" writing;3.or if not explicitly mentioned "destiny", but the overall plot is revealed "fate" or "decreed by fate" atmosphere, all belong to the research area of this paper. Hope that through the material "Tai Ping Guang Chi", to Tangren destiny thought makes a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ang Dynasty, and I appointed story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thereby rendering the ancient destiny view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s well as the ancients in the face of destiny when multiple attitude.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four chapter, the intermediate host, each chapter as follows.
Chapter Ⅰ, explains the research motives and purposes, combing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introduces the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search range and states the research method, this was a significant chapter framework and research steps.
Chapter Ⅱ, mainly in the back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fate" concept to evolve into a process, from "fate". "The mandate of heaven", to "fate" and "destiny" and other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causes,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s, social, cultural, religious and other background layer surface, to explore the Tangren destiny concept formation. "Tai Ping Guang Chi" exists, not only on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destiny story classified compilation, but also reflect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ancient ideology of destiny.
Chapter Ⅲ, according to "Tai Ping Guang Chi", try to sum up the "country","life","job","marriage" and "religion" destiny category, its core idea is to "destiny", but in the description is different. So the analysis of the five kinds of meaning and the content of stories featuring, will help to reflect the story of breadth and depth of content.
Chapter Ⅳ, mainly in the narrative of related concepts, to the analysis of Tangren destiny narrative forms and methods, drawn in narratology "function","the narrator narrative sequence" and "story elements" are the key elements of constructing the destiny works:"narrator" to highlight the function of the destiny ideas, "the narrative time order" to shop Chen destiny event, "the story element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 of destiny. By exploring the form of operation, only then can clarify the destiny class conventional narrative style story.
Chapter Ⅴ, will be the first few chapters give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and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ought","the writer's psychology" and "work" three aspects to look at the destiny tales in Tang Dynasty 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the past, appointed works the subordinate position. "Connotation", can be included as Confucianism, Taoism for the fate of the opin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Tang the previous multivariate life view gradually into the destiny story proof. "The writer's psychology" part, because most of the novel families of literati, so this section specifically on the literati class, is appointed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story. "Work", as than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ang Book destiny content has in the content, form, tracing technique, using material, to a more mature stage, not only laid the destiny story writing mode, also have "transitional" a key role, effects of later appointed type novel is far-reaching.
Chapter Ⅵ, by the above chapters research experience, be united of the conclusion, and try to be the author in this paper have referred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In Tangren destiny story of artistic achievement, both predecessors pattern side, but also develop self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destiny" this one theme, people not only write between fate and will compete, also shown towards the accumulation of many life view, which is injected into the human nature, philosophic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thinking, to reflect the destiny story unique value and meaning.
一、古籍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6,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周〕列禦寇撰,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周〕李耳撰,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戰國〕荀況撰,〔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戰國〕莊周撰,〔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戰國〕墨翟撰,吳毓江校注,孫啟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戰國〕韓非撰,〔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收入楊家駱主編:《韓非子集解等九種》,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秦〕呂不韋撰,王利器注疏:《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1,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2,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漢〕王符撰,〔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徐幹:《中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桓譚撰,〔清〕孫馮翼輯:《桓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班固:《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漢〕荀悅:《申鑒》,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96年。
〔漢〕揚雄撰,〔清〕汪榮寶義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賈誼撰,〔清〕盧文弨校:《新書》,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8,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漢〕劉安撰,劉文典集解,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5,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3,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三國〕曹操撰,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曹操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蜀漢〕諸葛亮撰,〔清〕張澍輯:《諸葛亮集》,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1,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冊8,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魏〕阮籍:《阮嗣宗集》,臺北:華正書局,1979年。
〔魏〕曹丕撰,魏宏燦校注:《曹丕集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
〔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魏〕嵇康:《嵇中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晉〕王嘉:《王子年拾遺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晉〕陶潛撰,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
〔北齊〕劉晝撰,傅亞庶校釋:《劉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唐〕元稹:《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司空圖撰,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唐〕百名家:《唐人小說》,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三十八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85年,冊2。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李商隱撰,〔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冊1078。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唐〕唐臨:《冥報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十五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85年。
〔唐〕張守節撰:《史記正義》,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冊247。
〔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唐〕劉禹錫:《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鍾輅:《前定錄》,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42。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王欽若等撰:《冊府元龜》,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冊902。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司馬光撰:《傳家集》,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冊375。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收入〔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冊893。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元〕辛元房撰,傅璇琮校箋:《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清〕紀昀等編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紀昀撰:《閱微草堂筆記》,收入孫致中等校點:《紀曉嵐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熊伯龍:《無何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嚴可均輯:《全後漢文》,收入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秦漢文明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朱伯崑等著:《周易通釋》,北京:崑崙出版社,2004年。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二、專著
(一)小說研究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三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牛景麗:《《太平廣記》的傳播與影響》,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汝濤:《唐代小說與唐代政治》,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王秀梅、王泓冰編:《《太平廣記》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四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臺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8年。
宋倫美:《唐人小說《玄怪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季平、王洪軍主編:《太平廣記社會史料集萃》,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
李漢濱:《《太平廣記》的夢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叙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周次吉編:《《太平廣記》人名書名索引》,臺北:藝文出版社,1973年。
林以亮等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一輯)》,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俞汝捷:《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俞鋼:《唐代文言小說與科舉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苟波:《仙境.仙人.仙夢-中國古代小說中的道教理想主義》,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翁成龍:《《太平廣記》中:唐人宿命觀的研究》,南投:三七堂出版社,1999年。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崔際銀:《詩與唐人小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張國風:《《太平廣記》版本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盛莉:《《太平廣記》仙類小說類目及其編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許建崑:《情感、想像與詮釋-古典小說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
程國賦:《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黃東陽:《唐五代記異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new window
黃勇:《道教筆記小說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建寧:《筆記小說俗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萬晴川:《中國古代小說與方術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葉慶炳:《古典小說論評:晚鳴軒文學論文集之二》,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齊裕焜、王子寬著:《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世劍:《小說概說》,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談鳳梁:《古小說論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鄭宣景:《神仙的時空:《太平廣記》神仙故事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
鄧嗣禹編:《《太平廣記》篇目及引書引得》,北京: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1934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收入《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盧錦堂:《太平廣記引書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霍明琨:《唐人的神仙世界-《太平廣記》唐五代神仙小說的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2》,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關四平:《唐代小說文化意蘊探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嚴杰:《唐五代筆記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二)小說理論、文學理論
〔法〕熱拉爾.熱奈特(Gerard Genette)著,王文融譯:《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英〕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
〔奧〕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著,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夢的解析》,臺北:知書房,2000年。
〔瑞士〕皮亞傑著,倪連生、王琳譯:《結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王文革:《文學夢的審美分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吳士余:《中國古典小說的文學敘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李潔非:《小說學引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祖國頌:《敘事的詩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碧月:《小說欣賞入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new window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雲春:《歷史敘事傳統語境下的中國古典小說審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劉滌凡:《長生不死與愛情的抉擇-從東方「人與異類戀」故事系列到西方電影「變人」的原型分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劉燕萍:《古典小說論稿-神話、心理、怪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龍鋼華:《小說新論-以微篇小說為重點》,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韓雲波:《唐代小說觀念與小說興起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羅寧:《漢唐小說觀念論稿》,成都:巴蜀書舍,2009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三)其他相關著作
《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編委會編:《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7年。
〔日〕小野澤精一等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日〕日原利國:《漢代思想の硏究》,東京:研文出版社,1986年。
〔日〕木村泰賢撰,巴壺天、李世傑合譯:《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臺北:協志工業振興會,1991年。
丁鼎,楊洪權著:《神秘的預言-中國古代讖言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劉兆祐主編:《發皇華語.涵詠文學──中國文學暨華語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點校:《雜阿含經》,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卞孝萱、卞敏著:《劉禹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尤雅姿:《魏晉士人之思想與文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牛志平、姚兆女著:《唐代婚喪》,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溢嘉:《命運的奧義》,臺北:野鵝出版社,1999年。
王壽南:《隋唐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付興林:《白居易散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田耕宇:《中唐至北宋文學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石峻等編:《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向淑雲:《唐代婚姻法與婚姻實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年。
余英時著,何俊編,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余嘉錫:《余嘉錫文史論集》,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吳雪美編輯:《文獻與資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2001年。
呂肖奐:《中國古代民謠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呂武志:《唐末五代散文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李文獻:《徐幹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四龍:《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李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申:《隋唐三教哲學》,成都:巴蜀書舍,2007年。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李定廣:《唐末五代亂世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李彬:《唐代文明與新聞傳播》,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燕捷:《唐人年壽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汪涌豪、俞灝敏著:《中國游仙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卓松盛:《中國夢文化》,湖南:三環出版社,1991年。
周先慎:《中國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季季編:《說夢》,臺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侯迺慧:《唐詩主題與心靈療養》,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new window
柯卓英:《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孫昌武:《柳宗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徐連達:《唐朝文化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祝平一:《漢代的相人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new window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火慶:《從自我的紓解到人間的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new window
張清華:《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榮明:《方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曹道衡、沈玉成編著:《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畢寶魁編著:《隋唐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2年。
莊蕙綺:《中唐詩歌的美學意涵》,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ew window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new window
郭杰:《古代思想與詩的世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陳美利:《陶淵明探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陶敏:《唐代文學與文獻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傅衣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ew window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冊1。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冊2。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増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new window
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new window
程千帆:《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賀昌群、劉大杰、袁行霈等著:《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黃永年主編:《古代文獻研究集林(第一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黃致遠:《唐末五代諷刺詩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年。
黃開國、唐赤蓉著:《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書舍,2004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
葛兆光:《想像力的世界-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現代出版社,1990年。
詹石窗主編:《夢與道-中華傳統夢文化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賈二強:《唐宋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賈二強:《神界鬼域-唐代民間信仰透視》,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廖芮茵:《唐代服食養生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劉文英:《星占與夢占》,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劉海峰:《唐代教育與選舉制度綜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劉琴麗:《唐代舉子科考生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劉楚華主編:《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
劉寧:《《史記》敘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劉燕儷:《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new window
鄧紅:《董仲舒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魯迅、容肇祖、湯用彤等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閻守誠:《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謝貴安:《中國讖謠文化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
瞿明安、鄭萍著:《溝通人神-中國祭祀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龔鵬程:《唐代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龔鵬程:《漢代思潮》,嘉義:南華大學,1999年。
三、期刊
丁常雲:〈道教的神仙觀〉,《中國道教》(1988年),第1期,頁46-47。
丁煌:〈唐高祖太宗對符瑞的運用及其對道教的態度〉,《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975年7月),第2期,頁277-296。new window
于志鵬:〈論唐傳奇史傳式文體特徵〉,《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5期,頁37-41。
孔令梅:〈道教承負說淺析〉,《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12月),第11卷第4期,頁15-18。
方介:〈從唐人小說看唐代士子的人生態度(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90年1月),第262期,頁22-25。
王月清:〈中國佛教善惡報應論初探〉,《正觀》(1998年3月),第4期,頁101、103-120。new window
王緯甄:〈唐人小說中的婚姻命定觀〉,《問學集》(1993年5月),第3期,頁76-92。new window
成松柳,彭瓊英:〈唐代娛樂文化與唐傳奇演變〉,《船山學刊》(2011年),第1期,頁144-147。
朱志平:〈唐代的姻緣天定說〉,《歷史月刊》(1989年5月),第16期,頁128-132。
何清清:〈佛教因果觀與六朝至初唐志怪小說〉,《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4月),第5卷第2期,頁116-120。
吳承學:〈論謠讖與詩讖〉,《文學評論》(1996年),第2期,頁103-112。
吳東:〈從創作動機看文學的層次性特徵〉,《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5月),第16卷第2期,頁17-19。
吳紹釚:〈文言夢小說的發展軌跡〉,《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頁55-62。
吳碧貞:〈唐代文人的小說觀──以唐代小說序言為考察範圍〉,《中文研究學報》(1997年6月),第1期,頁31-46。
呂鵬志:〈試論道教的命運觀〉,《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5期,頁86-89。
呂麗梅:〈論佛教因果觀對唐傳奇藝術的影響〉,《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第8期,頁205-206。
宋良宏:〈唐代小說中的士子宴集研究〉,《邢台學院學報》(2011年3月),第26卷第1期,頁145-147。
李生龍:〈「天人感應」與古代文學〉,《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7月),第30卷第4期,頁112-116。
杜玉儉:〈試論唐代文學中天人感應觀念的表現〉,《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2月),第6期,頁53-60。
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的材料來源〉,《唐代文學研究》(2002年),頁32-43。
岳立松:〈〈古鏡記〉的天命歷史觀〉,《文化學刊》(2009年5月),第3期,頁152-154。
林淑貞:〈唐傳奇中的時間結構與思維〉,《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7月),第42期,頁67-90。new window
邵穎濤:〈論唐小說集的成書特徵〉,《北方論叢》(2011年),第3期,頁19-22。
金周映:〈從《夷堅志》看「命」的不可變與可變〉,《有鳳初鳴年刊》(2005年9月),第1期,頁1-30。new window
胡興華:〈論唐人小說中的科名前定思想〉,《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4月),第2卷第2期,頁31-34。
范恩君:〈道教的理想人格與神和仙〉,《中國道教》(1996年),第4期,頁30-33。
苑汝杰:〈唐五代小說中的藩鎮官祿命定思想與求神問卜之風〉,《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8月),第4期,頁96-101。
夏廣興:〈試論六朝隋唐的應驗類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月),第33卷第3期,頁80-86。
孫永如:〈唐代文士的史學意識與小說的歷史化〉,《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50-56。
孫遜:〈釋道「轉世」「謫世」觀念與中國古代小說結構〉,《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頁69-77。
徐永斌:〈「二拍」與《太平廣記》淵源關係考〉,《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7年12月),第10期,頁79-102。new window
翁成龍:〈《太平廣記》中三種宿命類型探微〉,《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2007年2月),第2卷第1期,頁69-94。new window
翁成龍:〈唐代宿命傳奇反映之社會現象〉,《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2000年6月),第1期,頁39-60。new window
翁成龍:〈唐傳奇的宿命觀初探〉,《臺中商專學報(文史社會篇)》(1994年6月),第26期,頁399-433。
翁成龍:〈宿命論的類型-以太平廣記為例〉,《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6月),第3期,頁49-73。new window
馬幼垣:〈中國講史小說的主題與內容〉,《中外文學》(1979年10月),第8卷第5期,頁106-129。new window
康韻梅:〈唐人小說中「智慧老人」之探析〉,《中外文學》(1994年9月),第23卷第4期,頁136-170。new window
張介明:〈「天人感應」:中國古代的風險文化〉,《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頁235-239。
張同利:〈論唐代「定命小說」之興起〉,《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3月),第27卷第1期,頁56-59。
莊蕙綺:〈唐代小說跨文類敘事模式初探-以述夢作品為中心〉,《玄奘人文學報》(2008年7月),第8期,頁249-278。new window
許芳滋:〈《太平廣記》中離魂故事之身體論述〉,《東方人文學誌》(2008年3月),第7卷第1期,頁119-130。new window
陳正賢:〈說「詩讖」〉,《閱讀與寫作》(2008年),第2期,頁33-35。
陳玉榮,肖智才:〈古代天命小說敘事母題研究〉,《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5月),第27卷第3期,頁104-107。
陳明鎬:〈中國古典詩歌創作上之詩讖觀〉,《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99年5月),第6期,頁15-32。new window
陳秋燕:〈試析張湛《列子注》之生命觀〉,《問學》(2009年6月),第13期,頁1-24。new window
陳清茹:〈唐傳奇的創作動機初探〉,《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2月),第19卷第1期,頁29-33。
陳焜:〈試論《太平經》中之承負說〉,《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4期,頁19-23。
陳寧:〈命運可預知而不可改變之觀念的產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6年6月),第6卷第2期,頁147-160。new window
陳榮慶:〈從命運天定到修正命運-從《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看先秦儒家對時運觀的一種解讀〉,《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3月),第24卷第1期,頁58-62。
陳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1997年3月),第18期,頁17-30+431-432。new window
景凱旋:〈唐代文人游談與小說〉,《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3期,頁4-11。
程毅中:〈《太平廣記》的幾種版本〉,《社會科學戰線》(1988年),第3期,頁237-240。
黃東陽:〈由命定故事檢視唐代命定觀的建構原理〉,《新世紀宗教研究》(2006年3月),第4卷第3期,頁148-166。new window
黃東陽:〈唐人小說所反映之魂魄義〉,《新世紀宗教研究》(2007年6月),第5卷第4期,頁1-30。new window
黃金榔:〈試論孔子天命思想〉,《嘉南學報(人文類)》(2003年12月),第29期,頁367-375。new window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臺大中文學報》(1994年7月),第3期,頁7-28。new window
董作賓:〈中國古代文化的認識〉,《大陸雜誌》(1951年12月),第3卷第12期,頁19-36。
蒲彥光:〈究天人之際-試論唐傳奇之婚姻定命觀〉,《中國文化月刊》(1997年4月),第205期,頁90-105。
趙世成,魯西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教天道命運觀淺說〉,《隴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2月),第16卷第4期,頁52-54。
劉天振:〈唐傳奇敘事視角藝術及其敘事文體的獨立〉,《北方論叢》(2001年),第2期,頁90-94。
蔣逸征:〈超能與無能-從《太平廣記》中的胡僧形象看唐代的宗教文化風土〉,《圖書館雜誌》(2004年),第2期,頁75-78。
鄭志明:〈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觀念初探〉,《鵝湖》(1984年9月),第111期,頁2-14。new window
魯茜:〈論唐五代婚戀小說中的宿命思想〉,《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1月),第27卷第6期,頁64-65。
錢光勝:〈佛教地獄觀念與唐代的入冥小說〉,《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6年7月),第26卷第4期,頁104-106。
薛貽康:〈略論唐朝宰相的設選〉,《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3期,頁25-32。
四、博碩士論文
(一)臺灣地區
小野純子:《唐代老虎小說結構形態研究-以替身改命、虎媒定命、人虎婚姻小說三類為主的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new window
王小琳:《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王琦玄:《《玄怪錄》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王義良:《唐人小說中之佛道思想》,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何政輝:《明代神魔小說敘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吳孟羲:《《太平廣記》報應類故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秋碩:《《太平廣記》愛情主題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淑蕙:《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命運觀研究-以命運與角色之互動及其教化功能為考察點》,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金仁喆:《聊齋志異之宿命論與果報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金周映:《《太平廣記》與《夷堅志》比較研究-以定命觀為主-》,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姚彥淇:《重返神聖之域-先秦兩漢時期命論思想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洪怡雯:《《太平廣記》唐人復生故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洪慈勵:《《太平廣記》所反映之唐代門第觀念及士風》,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胡正之:《中唐士人文化反省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翁菁妤:《《水滸傳》天命思想的運用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佳琪:《唐代小說之敘事時間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麗姿:《「命定姻緣觀」傳奇小說的研究-以神定、夢定、虎定為主》,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翠琴:《太平廣記所反映之唐人仕宦觀念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郭於菁:《從「至虛肆情」到「即物順通」—東晉士人應世觀的轉折》,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玲碧:《唐人小說中的定命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祈安:《宋代社會的命份觀念》,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淑敏:《《太平廣記》中神異故事之時間觀》,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陳韻靜:《唐人小說示現之生命困境及其對治方法》,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曾漢塘:《王充命定觀之淵源與內涵探微》,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詹麗莉:《唐傳奇女性宿命觀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趙淑敏:《明代科舉命運觀之研究:以筆記小說為線索》,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劉煥雲:《孔孟荀命義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劉醇鑫:《唐代後期儒學的新發展》,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new window
潘星吟:《宋代「詩讖」說研究》,臺北: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蔡鳳書:《結縭之親,命固前定—唐代姻緣命定說的形成與發展》,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賴素玫:《唐代夢故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謝淑慎:《唐代士人的價值觀-以唐人小說為研究範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二)大陸地區
才崢:《唐五代定數類小說研究》,瀋陽:遼寧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張同利:《唐代定命類小說研究》,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曹剛華:《《太平廣記》與唐五代民間信仰觀念》,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陳璐:《唐五代民間命運觀初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曾禮軍:《《太平廣記》研究-以宗教文化為視角》,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黎紅霞:《《太平廣記》生命觀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