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帝制中國前後「甘露」物質文化想像之研究
作者:宋天瀚
作者(外文):Tien-Han Su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盧建榮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甘露醴泉物質文化藝文類聚九成宮醴泉銘王充胡適徐復觀天人感應物質性非物質性sweet dewLi-Springmaterial culturematerialityimmaterialityinteractions between heaven and mankindWang ChungHu ShihXu Fu-GuanYi Wen Lei JuThe Inscription of Jiou-Cheng Pal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1
在現今的社會中,「甘露」這個字詞不僅出現在宗教活動、儒、佛、道經典,也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有時候甚至只是一種隨意拼貼。在許多特殊的場合之中,仍然可以見到這個語詞的使用,正因為這個語詞經常出現,太過於普遍、也太過於生活化,使得一般人不會追根究底的追問-到底甚麼是「甘露」?然而,在不同的語境之下,「甘露」指涉的意義不盡相同,代表著不同的宇宙觀與知識建構,使得「甘露」具有一詞多義的複雜性意義,這個語詞究竟是屬於宇宙之間的自然現象,還是儒學或宗教文本傳達教義的工具?成為文化傳統中似是而非、難以區辨真假且令人費解的語詞(doxa)。這個問題牽涉到知識建構、思維模式,以及知識的傳佈的方式,也就是祥瑞話語如何鑲嵌在人們的腦海中,成為中國人感應世界的思維方式,為人們認知與使用;並且,這個語詞及其背後所代表的知識建構,是否有所轉變,成為本篇論文撰寫的主要問題意識,誠然如顧頡剛在〈秦漢間統一的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的想像〉中提出古人如何描述「世界的想像」,那麼我的研究將以物質出發,將焦點放在中世紀,討論帝制中國前後如何將物質想像安置入知識系譜中,以及這個物質想像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對人的意識產生制約與溝通的作用,具體呈現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甘露」此一物質想像的文化心態。
The phrase, "Sweet Dew", appears not only in religious activities and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but also in our daily life. Indeed, it could be a mosaic phrase at will. In many special occasions, we see the phrase in use. Because it is too common, widespread, and familiar in our daily life that ordinary people would not question what the phrase means. In fact, “Sweet Dew” refers to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linguistic context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cosm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constructs. “Sweet Dew” is polysemous. Does it refer to the natural phenomena in the universe or a tool to convey Confucian and religious Doctrines? It has become a doxa in our culture, which becomes so puzzling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ruth and falsehood. The issue involves the spread of constructing knowledge, modes of think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It is how auspicious words are embedded in people's minds that shape how the Chinese think in the World—the way they reason and use.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issue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phrase. I follow what Gu Jie Gang did in his “The Unification betwee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and Imagination of the World by Peop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ere he proposed how the ancient people described their world. I focus my study on the material aspect and the Middle Ages, and analyze how the material imagination was placed in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prior and after the demise of Imperial China, which conditions and shapes how the Chinese communicate. My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Chinese cultural mentality of the “Sweet Dew” as a material imagination that is manifested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參考書目
史料
1.(西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會注,《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印行,民國七十五年。
2.(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3.(西漢)東方朔,《神異經》,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民國八十一年,第1版。
4.(西漢)揚 雄著,《法言》,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初版。
5.(東漢)班 固著,顏師古注,《漢書》,台北:弘業書局出版,民國七十三年。
6.(東漢)王 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初版。
7.(東漢)王 充著、張宗祥校注,《論衡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8.(東漢)何 休,《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卷二十八,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八十一年。
9.(東漢)許 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增修一版二刷。
10.(魏)張 揖著(清)王念孫疏證,《廣雅疏證》,國學名著珍本彙刊,台北:鼎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11.(晉)陳 壽,《三國志》,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精裝二版。
12.(晉)王 嘉,《王子年拾遺記》,漢魏叢書,第三十二冊,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
13.(梁)蕭 統,《文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台二版。
14.(梁)劉 勰著、周振甫註釋,《文心雕龍註釋》,台北:里仁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
15.(梁)孫柔之,《瑞應圖記》收入於葉德輝輯,《觀古堂所著書》,(據清光緒壬寅二十八年長沙葉氏刊本影印)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16.(梁)會皎,《高僧傳》,台北:廣文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17.(隋)王通,《文中子中說》,景印浙江書局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8.(隋)劉劭、王象等編撰(清)孫馮翼輯,《皇覽》,《問經堂叢書》,收入於百部叢書集成之三八,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民國五十七年,初版。
19.(唐)徐堅,《初學記》,收入逾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第三十卷,台北:鼎文書局印行,民國六十五年再版。
20.(唐)魏徵等撰,《隋書》,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精裝二版。
21.(唐)長孫無忌等:《隋書籍經籍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7月。
22.(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宋刻本,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新一版。
23.(唐)歐陽詢,《書法》收入於《筆記小說大觀》,第三十八編,第二冊,臺北市 : 新興書局,民74。
24.(唐)吳 競,《貞觀政要》,四部備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四年,台一版。
25.(唐)魏 徵,《九成宮醴泉銘》,中國石刻大觀,京都:同朋舍,1992。
26.(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印行,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27.(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3月重印。
28.(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8月第1版。
29.(唐)杜 佑,《通典》,共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初版。
30.(唐)韋 絢,《劉賓客嘉話錄》,陽山顧氏文房,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
31.(唐)蘇 鶚,《杜陽雜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初版。
32.(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2。
33.(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四部叢刊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三月初版。
34.(五代)王仁裕 撰:《開元天寶遺事》,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
35.(後晉)劉 昫,《舊唐書》,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精裝二版。
36.(宋)歐陽修,《新五代史》,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精裝二版。
37.(宋)歐陽修等編,《新唐書》,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精裝二版。
38.(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台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七十年八月,臺三版。
39.(宋)王溥,《唐會要》,叢書集成新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0年10月第三刷。
40.(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共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5年7月湖北第九次印刷。
41.(宋)李昉,《太平御覽》,台北:大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42.(宋)王 讜,《唐語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八年。
43.(宋)王陶:《談淵》,叢書集成新編,第8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4。
44.(宋)王鞏《甲申雜記》,叢書集成新編,第11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4。
45.(宋)王應麟,《玉海》,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
46.(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里仁書局印行,民國八十三年。
47.(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共二冊,台南:世一文化事業,2001年6月,初版二刷。
48.(清)王謨輯,《漢魏遺書鈔》,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六十年。
49.(清)《全唐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
50.(清)董 誥輯,《全唐文》,共二十冊,台北:大通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51.(清)永瑢、紀昀等著,《四庫全書總目題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
52.(清)戴震,《毛鄭詩考證》,百部叢書集成,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臺一版。
53.(清)馬端臨,《文獻通考》,共三冊,台北:新興書局,民國五十二年新一版。
54.(清)陳立,《白虎通義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
55.(清)阮元等《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民國八十二年。
56.(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
57.(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共三十八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五十四年十一月台一版。
58.(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共三十八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12月初版。
59.何清谷校釋,《三輔黄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六月1版。
6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隋仁壽宮•唐九成宮-考古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1版。
61.《辭源》,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八年六月正續編合訂本,第一版。
62.黄永武主編,《敦煌寶藏》,第一百二十三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72。
63.中國道教協會,《道教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月二刷。
64.朱學曾 陳孝奎:《台灣甘蔗病蟲害》,台南:台灣糖業試驗所,民44。
65.《台糖自育甘蔗品種圖說》,中華民國蔗糖技術學會,民89。
66.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大藏經刊行會出版),民國七十二年。
67.郭昭麟:《常見藥用植物圖鑑》,台北市:衛生署中醫藥會,民97年5月,第二版。
68.(日)宇野哲人編,《新漢和字典》,東京:三省堂,昭和十年九月十日第五版。
69.(日)諸橋轍次主編,《新漢和辭典》,東京:大修館書店,昭和四十六年。
70.(日)全子 昌太郎《甘蔗農學》,東京都:糖業研究會,大正一年。
71.(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著:《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十二月一刷。






一般論著
一、專書
1.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共二冊,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6月。
2. 王三慶,《敦煌類書》,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
3.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
4.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6月初版。new window
5.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12月初版。new window
6.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7. 王偉光總主編、張海鵬主編,《中國歷史學30年(1978-200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初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8.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7月初版。
9. 向達:《唐代書刊考》收入於《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叢書,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 牟宗三著《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2年第一版。
11.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9,再版七刷。
12.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第一冊,台北:正中書局發行,1968年,第一版。new window
13. 牟宗三著《心體與性體》第二冊,台北:正中書局發行,1993年,第一版。new window
14. 吳少珉 趙金昭 主編:《二十世紀疑古思潮》,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15.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 76 年。
16.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初版。
17. 余英時:《未盡的才情》,台北:聯經公司,2007年3月初版。
18. 余英時:《人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6月初版。
19. 李零主編:《中國方術概觀》,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
20. 李 浩:《唐代園林別業考錄》,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2刷。
21.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10月初版。
22.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9月初版。new window
23. 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24.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25. 季羨林:《糖史》,季羨林文集,第九卷,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26.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初版第二刷。new window
27. 徐自強、吳夢麟著:《古代石刻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8月。
28. 杜維明:《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九年九月初版。
29. 林滿紅:《晚近史學與兩岸思維》,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30. 林文華:《戴震經學之研究》上,台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new window
31. 林麗雪:《王充》,台北:大東圖書公司印行,民80年。
32. 侯外廬等著:《中國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第二刷。
33.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印行,民80年。new window
34. 胡 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八月。
35. 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8年3月,第一版。
36.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共三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八年,第四刷。
37.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初二版。new window
38.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二年,第九次印刷。
39. 馬 浮:《復性書院講錄》,台北:夏學社印行,民國七十年三月初版。
40. 唐君毅全集編委會:《唐君毅先生全集》,共三十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全集校訂版,民國八十年。
41. 孫曉忠:《方法與個案》,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42.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民72年初版。new window
43.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new window
44. 許冠三:《劉知幾的實錄史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年初版。
45.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9月。
46.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台北:萬卷樓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初版。
47.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共五卷,臺北:里仁書局印行,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十五日。
48. 陳玨主編:《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49. 張海鵬主編:《中國歷史學30年(1978-100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50. 張滌華:《類書流別》,台北:大立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四月出版。
51. 張 灝:《危機中的中國知識份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52. 張 灝:《時代的探索》,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初版。
53. 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54.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
55. 路新生:《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一刷。
56. 楊家駱,《鼎文版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85年4月再版。
57. 曹世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58. 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59.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60. 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1月。
61. 傅棣樸:《春秋三傳比義》,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
62. 黄肇基:《漢代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5月1刷。
63. 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11月。new window
64. 湯錫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國史研究室編印,民國六十二年四月台北景印一版。
6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共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4月。
66. 楊大春:《語言、身體、他者》,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11月,北京一刷。
67. 熊十力:《明心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9,第二刷。
68. 熊秉真 編:《睹物思人》,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初版。
69.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七年一月。new window
70.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九年二月。new window
71.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7年5月。
72. 劉俐娜:《由傳統走向現代-論中國史學的轉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4月。
73. 劉克敵:《陳寅恪-和他同時代的人》,台北:時英出版社,2007年5月。
74. 劉謹銘:《王充哲學的再發現》,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75. 鄧 紅:《日本的王充《論衡》研究論著目錄編年提要》,台北:知書房,2005年12月,第一版一刷。
76.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6年。
77. 錢 穆:《國史大綱》,共二冊,台北:台灣商務書館,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修訂十六版。
78. 錢 穆:《中國學術通義》,台北:學生書局出版,民國八十二年二月。
79.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八十四年一月,709頁。
80. 陳其泰主編:《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1月第1版。
81.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先生文集》,臺北:里仁書局印行,1982年。new window
82. 盧建榮:《台灣新文化史-文化與權力》,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11月。
83. 盧建榮:《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3月1日初版一刷。
84. 盧建榮:《飛燕驚龍記-大唐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763-873》,台北:時英出版社,2007年6月。
85. 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6月初版一刷。
86. 盧建榮:《聚歛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型的出現與文化政治》,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12月初版一刷。
87. 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8月一刷。
88.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
89.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90.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共三冊,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3年10月二刷。
91.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第2刷。
92. 顧頡剛:《浪口村隨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刷。
9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編:《中國社會科學家自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初版。

二、翻譯專書
1.(日)金森修著、武青艷、包國光譯:《科學與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2.(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3.(日)中村 元等著:《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印行,民國七十三年五一日。
4.(日)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作為「方法」的中國》,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民國八十八年三月。
5.(英)Burke,Peter、劉永華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198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6.(英)Tim Dent、國立編譯館主譯、龔永慧譯:《物質文化》,台北:書林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
7.(美)Jenkins Keith、賈士衡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二版。
8.(美)Peter K. Bol(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9.(美)林•亨特(Lynn Hunt)著、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4月。
10.(美)Gregory Blue ed.、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印行,2004年4月。
11.(美)Roland Barthers、陳志敏譯,《符號的想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
12.(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13.(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施忠連等譯:《期望中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5月。
14.(英)彼得•柏格(Peter Burke)著、賈士衡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初版。
15.(美)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 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年。
16. (美)費正清等編:《東亞文:傳統與變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初版。
17. (美)科文(Paul A.Cohen)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板橋:稻鄉出版社,民80年8月。
18. (美)Roger P. Humbert著呂理燊等譯:《甘蔗栽培學》,台灣糖業公司出版,民62年。
19. (法)傅柯(Michel Foucalt)、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20.(德)馬克思(Karl , Marx):《資本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21.(德)胡賽爾(Husserl, Edmund)著、張廷國譯,《笛卡爾式的沈思》,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年。
三、英文專書
1.Anderson,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New York:Verso Publication,2003.
2.Burke,Peter,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3.Bol, Peter,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Bhabha,K Homi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 Classis, 2004.
5.Bhabha,K Homi.ed ,Nation and Narration, New York:Routledge,2003.
6.Bergson,Henri , trans by Nancy Margaret Paul & W.Scott Palmer, Matter and Memory ,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 2004.
7.Bachelard,Gaston, Water and Dreams: An Essay on the Imagination of Matter, Dallas Inst Humanities & Culture,1994.
8.Bachelard,Gaston, trans by Alan C. Ross,The Psychoalysis of Fire, Boston:Beacon Press,1964.
9.Bachelard,Gaston, trans by Mary McAllester Jones,The Formation of The Scientific Mind ,Manchester:Clinamen Press,2002.
10.Baudrillard,Jean,The Consumer Sciety, trans by George Ritzer,Nott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1998.
11.Berger, Peter,The Sacred Canopy, New York:Anchor Books,1990.
12.Brook,Timothy,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13.Certeau,Michel de, trans by Steven Rendall,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
14.Craig Clunas, Superfluous Things, First Published in 1991,Paperback edi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15.Deleuze,Gilles trans by Hugh Tomlinson & Barbara Habberjam , Bergsonism , New York:Zone Books , First Paperback Edition , 2006 .
16.Deleuze,Gilles trans by Paul Patton,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
17.Foucalt,Michel,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Trans by A.Msheridan Smith,Brith,Tavistock Publications,1972.
18.Hobsbawm,Eric &Ranger,Terence ed,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leventh printing 2003.
19.Bruno Latour,Reassembling the Social 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0.Miller,Daniel. Ed,Material cultures:why some things matter,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21.Miller,Daniel. ed , Materiality,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5.
22.Kieschnick,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lture,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23.Nietzsche,Friedrich, Edit by Daniel Breazeale ,Untimely Meditation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welfth printing ,2008.
24.Schlagel,Richard H, From Myth to Modern Mind A study of the Origins and Growth of Scientific Thought ,Vol.1.Theogony through Ptolemy,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Inc,2001.
25.Lubar,Steven&W.David Kingery ed., 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93.
四、徵引論文
1. 朱振宏:〈論貞觀十三年(639)「九成宮事件」及其影響〉,《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3期,2010年6月,頁54。new window
2. 沈國威:〈《辭源》與現代漢語新詞〉,《或問》,第12號,2006,頁35-58。
3. 李敖:〈中國女人割股考〉,《千秋評論》56期,1986年5月15日,頁43-74。
4. 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專刊》,台北:明史研究小組,第一、十期,1978-1992。
5 .陳榮灼,〈東亞哲學的論證與安立模式〉,收入於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頁49-67。
6. 巫仁恕:〈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217-252。new window
7. 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初探〉,收入於《新史學》,第6卷1期, 1995年3月,頁49-92。new window
8. 邱澎生:〈消費使人愉悅-略談明清史學界的物質文化研究〉,《思想》17卷4期,2006年12月),頁129-147。new window
9. 邱澎生:〈 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1-14。new window
10. 胡 適,〈王充的論衡〉,收入於黃暉:《論衡校釋》,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七年一月初版,頁1316。
11. 林正珍,〈台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一九五○~二○○○〉,《漢學研究通訊》,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20: 4(總80期),民國90年11月,頁14-15。new window
12. Craig Clunas(柯律格):〈物質文化-在東西二元論之外〉,《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195-215。new window
13. 馬小鶴:〈唐代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墓誌考〉,收入於榮新江,李孝聰主編:《中外關係史:新史料與新問題》,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頁99-127。
14.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收入於,《中華文史論叢》,第1輯(總第81期),2006年3月,頁125-171。
15. 徐復觀:〈心的文化〉,收入於《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九月,第九次印刷,頁242-249。
16. 許倬雲,〈論雅斯培樞軸時代的背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 (1984)。new window
17.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12月,頁195-215。new window
18. 烏義仁,〈中唐理想法律實踐的文化萬花筒〉,《社會/文化史集刊》4(2010年7月)。
19. 徐 堅:〈追尋夏文化: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國家主義考古學〉,收入於《漢學研究》,第十八卷第一期,台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89年6月,頁291-307。
20. 陳明治〈崇儉論述與明堂停建〉,《社會╱文化史集刊》,創刊號,頁206-211。
21. 陳玨:〈「超越文本:物質文化研究的新視野國際論壇暨研習營」研究計畫介紹〉,《漢學研究通訊》,第29卷,第2期(總號114期) ,2010年5月,頁23-27。
22. 陳寅恪,〈外族盛衰之連環性及外患與內政之關係〉,收入於《陳寅恪先生文集》,卷三,臺北:里仁書局印行,民國七十一年九月十五日,頁128-159。
23. 葉毅均:〈從思想史到文化史的嘗試-包弼德《斯文》一書及相關討論評述〉,收入於《新史學》第十四卷二期,2003年6月,頁215-238。new window
24. 褚文哲《唐宋文史作家對唐中宗公共形象的塑造》,台北: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2010。
25. 裘錫圭:《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收入於《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2),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2頁。
26. 蔣祖棣:〈西周年代研究之疑問—對夏商周斷代工程方法論的批評〉,收入於《漢學研究通訊》,21 :4 (總 84 期)民國 91 年 11 月,1-3頁。new window
27. 盧建榮:〈景物寄情:唐宋庭園的文化與政治〉,收入於:熊秉真 編:《睹物思人》,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頁17-47。
28. 盧建榮,〈十七世紀中國皇家體制下的司法抗爭文化〉,《台師大歷史學報》30期,2002年6月,頁22-23new window
29. 盧建榮:〈一個被誇大了的變遷解釋模式:從邱添生一生致力引介日本唐宋變革論述談起〉,收入於氏著《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社會 / 文化史集刊,第4期,2010年07月01日。
30. 盧建榮,〈搶救邊緣:象牙塔外與黑風寨內〉,收入於氏編《社會/文化史集刊》,第一集,台北:時英出版社,頁09-50。
31. 盧建榮,〈史學思潮與當代台灣史學轉向〉,《社會/文化史集刊》,第二集,台北:時英出版社,頁11-49。
32. 盧建榮,〈新文化史的學術性格及其在台灣的發展〉《新史學》第4期,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頁138-159。
33. 盧建榮,〈戰後台灣民間出版機制與歷史知識製作和型塑,1950-2006〉,《社會/文化史集刊》,第十集,頁235-296。
34. 羅香林:〈景教徒阿羅憾等為武則天皇后營造頌德天樞考〉,《清華學報》新一卷,第三期,民國四十七年九月,頁13-23。new window

五、網路資料
1. 《林業試驗所日治時期林業文獻資料庫》:http://literature.tfri.gov.tw/atlas/list51.jsp。
2.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
3. 《佛光大辭典》,(網路版)。 http://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