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人改宗天主教的歷程研究(1965-2011)
作者:潘春旭
作者(外文):Francis Pan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指導教授:蔡怡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改宗皈依認同文化天主教傳統信仰ConversionIdentityCultureCatholicTraditional Belief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7
摘要
本論文以從本地傳統信仰改宗天主教的信徒為案例,討論本地改宗者如何陳述自己的改宗經驗,包括傳統信仰經驗形塑過程、接觸天主教、改宗天主教,以及新舊信仰之間的關係。本論文並探究改宗者在自己所具有多元社會角色之中,如何實踐天主教信徒的身分。研究發現:一、傳統信仰作為接枝新信仰的角色:傳統祭祀形塑個體早期信仰經驗,改宗時潛藏之信仰記憶作為進入天主教儀式與祈禱的聯結。傳統的神明信仰使改宗者意識人神共存世上,拿香祭拜使他們體悟神明的靈力和庇佑,但因傳統信仰較缺少教義的論述,使得天主教信仰之基督圖像得以填補。
二、改宗者有三種認同類型:第一個類型是植根傳統的認同:改宗者接觸天主教時,找尋新舊信仰相似的部分加以理解、轉化,並且在生活中實踐和應用。第二個類型是穿上新人的認同:改宗者受到天主教不同於傳統信仰部分的吸引,成為教徒後,自己與舊有的傳統作切割,只認同新的天主教。第三個類型是普世化的認同:改宗者以前二類認同作基礎,在不脫離本地既有文化、社會背景的條件下,進行宗教認同的整合,自我的價值觀與行為呈現一種多元與融合。
三、改宗的歷程是文化的整合,而非切割:過去的改宗研究預設,改宗者在接受新宗教時要揚棄舊信仰的一切。然而,對本地改宗者來說,改宗是取得一個新的教徒身分,並在既有的文化脈絡建構多元社會角色,包括教徒角色。故改宗不是個體與既有群體角色或文化脈絡的切割,也不是自我主體性發生激烈轉變,而是新舊信仰、社會文化與自我的持續發展歷程。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se relevant issues; e.g., how these coverts present their conversion? How do they shape their traditional belief? How do they encounter with Catholicism? How do they transform their old beliefs (traditional beliefs) into the new one (Catholicism)? How do these converts think about their multiple social roles and perform their beliefs?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in the study. First,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belief is like “graft” -- the traditional worship shapes individual early belief experience. In conversion, such early potential experiences in memory become the former experiences to new belief. Furthermore, the worship with incense helps believers experience the spiritual power of Divines. Also, the worship without discourse makes the vacancy of new Christ’s image be filled.
Second, the converts have three identity types. First type roots in the traditional identity. On encountering with Catholic, the converts understand, transform and practice their faith in life from the similar parts between the new belief and old one. Second type is the total identify to the new faith. These converts are attracted to the differences. After being devotees, they only identify the new Catholic, no more faith to the old one. Last type is the universal identity. The converts have an integrated identity with the former two types; i.e., construct their new faith by transforming the local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s. As a result, their values and behaviors are diversified and integrated.
Finally, the process of conversion is a cultural integration, not segmentation. In the presump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converts have to let go all old faith when they recognize the new faith. However, for local converts, conversion is to get a new identity of devotee and build a multiple social role under their culture context such as the role of believer. Hence, conversion is not a breaking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y or cultural context. Also it’s not an intense transformation of self-identity. In fact, it’s a continued developing process of new faith, old faith, social culture and self.
專書
丁仁傑,《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new window
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活力教會:天主教在臺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臺北:光啟出版社,2005。
中國主教團全體主教,《開國六十年天主教社會宣言》,臺北:中國主教團秘書處,1977。
中國主教團秘書處,《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1999。
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編印,《天主教在臺灣現況之研究》,臺北:中國主教團傳教委員會出版,1987。
天主教教務協進會編,《天主教教理》,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1996。
天主教教務協進會編,《臺灣天主教通訊錄》,臺北:道明書局出版,1968。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善牧的臺灣經驗》,臺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出版,1996。
毛振翔,《板橋聖若望天主堂建堂廿五週年紀念慶祝特刊》,臺北:聖若望天主堂,1985。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new window
古偉瀛,《近代臺灣天主教史的三階段研究:清末、日治及戰後國府統治初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5。
古偉瀛,《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江傳德編,《天主教在臺灣》,高雄:善導週刊社,1992。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社會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
余英時,《中國近代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new window
余德慧,《中國人的心之道》,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1。
吳紹志注譯,〈論語.雍也〉,《四書導讀》,臺南:祥一出版社。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new window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5。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2。new window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2。new window
李明仁,《嘉義的宗教信仰、聚落與神明》,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李峰銘,《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北:遠流出版社。
沙百里,《中國基督徒史》,臺北:光啟出版社,2005。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編,李懿貞等譯,《教會社會訓導彙編》,香港:教真理學會,2004。
林保寶,《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1。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出版社,2008。new window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臺灣社會》,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出版社,2006。new window
林富士,〈宗教與醫療〉,《中央研究院重要研究成果:人文及社會科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2004。new window
思高聖經學會,《聖經》,臺北:思高聖經學會出版,1968。
剛恆毅,《傳教呼聲》,臺北:天主教主徒會出版,1980。
張春申,《教會本位化之探討》,臺中:光啟出版社,1981。
張珣,《媽祖.信仰的追尋》,臺北:博揚文化出版社,2008。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new window
郭文般,《臺灣天主教的政教關係》,國科會研究計劃報告書,1999。
陳方中編,《于斌樞機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臺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87。new window
費聲遠,《回憶錄》,花蓮:華光書局,1980。
項退結,《黎明前的中國天主教》,臺中:光啟出版社,1963。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黃子寧,《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根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6。
黃克先,《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歷程》,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new window
楊國樞,《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new window
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臺灣地區主教團編印,《新世紀新福傳大會:牧函、決議案》,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2002。
臺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編譯,《臺灣天主教手冊》,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2007。
臺灣地區主教團秘書處編譯,《臺灣天主教手冊》,臺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2012。
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神學辭典》,臺北:光啟出版社,1998。
劉世閔編,《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臺北:心理出版社,2006。
劉徵祥,《天主教臺中教區耶穌聖心堂開教百年紀念專書》,彰化:田中耶穌聖心堂,1996。
德國主教團編,《天主教要理》,臺中:光啟出版社,1964。
潘春旭,〈利瑪竇〉《新北市鄉土百科》,臺北:遠流智慧藏出版社,2010。
潘春旭,〈主教團〉《臺灣大百科》,臺北:遠流文化出版社,2010。
潘國正編,《竹籬笆的長影:眷村爸爸、媽媽口述歷史》,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1997。
穆啟蒙編,《天主教史》卷2,臺北:光啟出版社,1989。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
瞿海源,《解嚴、宗教自由、與宗教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new window
瞿海源,《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new window
論文
王甫昌,〈光復後臺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臺北,1993),頁43-96。
王甫昌,〈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收入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new window
王政文,〈天路歷程:臺灣第一代基督徒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
王崧興,〈漢人的「家」觀念與群體〉,收入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編,《人類學論文選集》(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1986),頁293-303。
田英傑,〈剛恆毅對中國教會本位化及本地化的貢獻〉,《鼎》,148(香港,2008),頁10。
吳乃德,〈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收入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吳雯情,〈送喪禁忌〉,《臺灣大百科》,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
李文獻,〈嫁娶〉,《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
李美枝,〈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收入於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硏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5。new window
尚道明,〈眷村居民的國家認同〉,收入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
林本炫,〈臺灣民眾的宗教流動與地理流動〉,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新興宗教現象及其相關問題專題研究計畫」合辦,「宗教與社會變遷:第三期第五次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分析」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南港,2001/02/23-24。
林美容,〈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臺北,1990),頁93-106。
林松齡,〈都市化、夫婦婚姻與互動關係〉,收入蔡勇美、章英華主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1997。
武金正,〈宗教現象學:基礎性之探討〉,《哲學與文化月刊》,28:6(臺北,2001),頁481-504。new window
洪淑苓,〈七娘媽生〉,《臺灣大百科全書》,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
胡臺麗,〈芋仔與番薯〉,收入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范純武,〈保儀尊王〉,《臺灣大百科》,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
孫大川,〈原住民教會的未來〉,收入於孫大川等著,《活力教會:天主教在臺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光啟出版社,2005。
孫鴻業,〈外省人第二代的國家認同〉,收入於張茂桂主編,《國家與認同:一些外省人的觀點》,臺北:群學出版社,2010。
高明瑞,〈以非營利組織管理的觀點看耶穌會的社會服務〉,收入輔仁大學法學院編,《臺灣社會價值觀的追尋、回顧定位與前瞻:以人本價值觀為基礎的對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法管學院,2001。
張佑宗、趙珮如,〈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臺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臺灣民主季刊》,3:2(臺北,2006),頁1-38。new window
張春申,〈利瑪竇與教會本位化〉,《神學論集》,56(臺北,1983),頁339-351。
張春申,〈臺灣教會面對廿一世紀的福傳努力—— 臺灣福音本地化的情況與進展〉《神學論集》,126(臺北,2000),頁521-536。
張茂桂,〈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入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new window
張珣,〈改框或改信?—— 民俗宗教醫療的療效機制〉,《臺灣宗教研究》,8:2(新竹,2009),頁1-25。new window
張傳聖,〈1950-60 年代臺灣天主教聖職人員的日常生活經驗研究〉,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莊英章,〈客家族群的歷史性:閩客民間信仰模式的比較〉,收入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硏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5。
莊英章,〈族群互動、文化認同與歷史性: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歷史月刊》,201(臺北,2004),頁31-40。
莊華堂,〈大庄平埔族田野調查〉,《山海文化雙月刊》,5(臺北,1994),「我們都是平埔族」專號,頁33-41。
許文雄,〈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福佬客家械鬥〉,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南港,2000年6月29日至7月1日。new window
許木柱,〈弱勢族群問題〉,收入楊國樞、葉啓政主編,《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出版社,1991。
郭文般,〈臺灣的宗教與社會〉,收入王振寰主編,《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出版社,2009。
郭文般,〈臺灣歷史過程中的基督宗教:以天主教和長老會為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研討會」,臺北南港,1999年3月5-6日。
郭芳贄,〈杜華的福音〉,《杜華神父逝世二十週年感恩活動》,新竹:天主教新竹社會服務中心,2010。
陳志明,〈從費孝通先生的觀點看中國的人類學族群研究〉,收入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硏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5。
陳怡君,〈宗教經驗的召喚與祖先記憶的重塑:屏東萬金天主教徒的記憶、儀式與認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new window
陳東升,〈臺灣的都市與社區研究〉,收入王振寰主編,《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出版社,2009。
陳茂泰,〈臺灣原住民的族群標幟與政治參與〉,收入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new window
章英華,〈臺灣民眾的文化取向:兼論臺灣的族群關係〉,收入喬健等主編,《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硏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5。
傅仰止,〈都市中的個人〉,收入蔡勇美、章英華主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1997。
黃應貴等,〈尊重原住民的自稱〉,收入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
楊惠娥,〈天主教在臺灣中部之傳教:以羅厝教會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楊嘉欽,〈高雄前金天主教聚落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
萬胥亭,〈現代性作為一個事件〉,收入黃瑞祺主編,《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3。
詹素娟,〈平埔速寫〉,5(臺北,1994),「我們都是平埔族」專號,頁2-6。
潘永達,〈聖言在世界中〉,《神學論集》,168(臺北,2011),頁240-280。
潘春旭,〈天主教臺北都會區中年教友的福傳工作:以木柵復活堂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5。
潘春旭,〈從巫覡信仰探究臺灣天主教的神恩復興運動〉,發表於臺灣宗教學會主辦「第三屆宗教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臺北木柵,2005年7月1日。
潘春旭,〈都會區中年女性天主教友的認同研究〉,《臺灣宗教研究》,10:1(臺北,2011),頁49-80。new window
蔡文增,〈臺灣民間的生、死禁忌〉,收入董芳苑編著,《信仰與習俗》,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
蔡欣達,〈臺灣天主教社會服務發展之探討〉,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簡史朗,〈埔里平埔族的聚落形成〉,5(臺北,1994),「我們都是平埔族」專號,頁62-66。
謝高橋、張清富,〈城鄉連結:遷移人口的特性與適應〉,收入蔡勇美、章英華主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出版,1997。

英文論著
Berger, Peter, 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Doubleday &company, 1967.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1.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trans.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Oxon: Routledge, 1996.
Rambo, Lewis,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93.
Van Gennep Arnold, 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 by Monika B. Vizedo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Woodward, Kathry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1997.
譯著
Bauman, Zygmunt著,李培元譯,《全球化浪潮的政治定位》,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4。
Bauman, Zygmunt著,張君玫譯,《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臺北:群學出版社,2001。
Berger, Peter著,蕭羡一譯,《神聖的帷幕》,臺北:商周出版社,2003。
Erikson, Erik著,康綠島譯,《青年路德》,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
Fernandez, Pablo O. P.著,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道明會士的百年耕耘》,臺北:光啟出版社,1991。
Friedman, Jonathan著,郭建如譯,《文化認同與全球性過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Geertz, Clifford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江蘇:譯林出版社,1999。
Giddens, Anthony著,趙旭東等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北京:三聯書店,1998。
Halbwachs, Maurice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James, William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1。
Jenkins, Richard著,王志弘等譯,《社會認同》,臺北:巨流出版社,2006。
Kleinman, Arthur著,陳新綠譯,《談病說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7。
Layder, Derek著,簡宗邦譯,《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2。
Rudolf, Otto著,周邦憲譯,《論神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Swanson, J. Allen著,盧樹珠譯,《臺灣教會面面觀:1980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臺灣教會增長促進會,1980。
Walsh Msgr, Vincent M.著,徐進夫譯,《認識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臺北:天主教文物服務中心,1982。
Wolf, Arthur. P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臺北,1997),頁233-292。new window
Woodward, Kathryn著,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6。
華爾希(Msgr Vincent M Walsh)著,徐進夫、田毓英譯,《認識天主教神恩復興運動》2版,臺北:台北教區神恩復興服務小組出版,1996。
樂培霓(Penny Lernoux)著,劉嘉玲譯,《心火熊熊:瑪利諾修女們的故事》,臺北:光啟出版社,2003。
鍾鳴旦(Standaert, Nicolas)著,陳寬薇譯,《本地化:談福音與文化》,臺北:光啟出版社,1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