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近代平等觀念的形成(1895‐1915)—以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為中心
作者:邱偉雲
作者(外文):Chiu, Wei Yu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啟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平等觀念史康有為嚴復章太炎中國近代EqualityHistory of ideasKang You-weiYan FuZhang Tai-yanModern Chin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8
張灝先生曾指出中國近代思想具有一個轉型期。在這轉型期中,傳統概念資源在新時代命題下受到挑戰,使得中國知識分子必須在一個萬國之新世界秩序下,重新擘畫中國的位置,因此在中國要回應內在取向危機與外在列強的挑戰下,便啟動了思想轉型的旅程,上述這段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過程,即稱之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平等」觀念作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戮力追求的新價值,自然也經歷了這段思想轉型的過程;在轉型過程中隨著張灝先生所指出中國近代思想之普遍主義/特殊主義雙層建構現象,「平等」論述也呈現出普遍性平等與特殊性平等觀的雙重展演。本文即是欲從轉型時代的角度出發,觀察「平等」觀念從傳統發展至現代的過程中,如何在普遍性上成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於理想上的永恆追求;又如何在特殊性上滿足不同行動者於現實層面的生命–政治目的。追尋中國近代平等觀念在轉型時代中的發展,以及平等觀念如何回應中國近代三大兩歧命題:傳統/現代、理想/現實、政界/家界的矛盾與拉扯,即為本文之主要研究目的與論述核心所在。
本文在研究範圍上,主要以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等三人「平等」論述為主,而旁及中國近代其他知識分子的平等觀,以及與平等觀念發展相伴共生的其他相關近代論述。而在研究方法上,則採用綜合的觀念史研究法,一方面觀察宏觀面向的中國近代平等觀念史發展及其類型結構,一方面觀察微觀部分的論者個體「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與「以言取效」(Perlocutionary Act)的平等論述內在動機;而上述兼顧宏觀與微觀的綜合觀念史研究法,則必須透過數位人文技術(Digital Humanities)的協助才能達到研究方法循環,故本文研究即由綜合的觀念史研究法與數位人文研究法合作完成。而在研究結果上,本文分析了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等三人平等觀後,提出中國近代平等觀念的形成發展,依序有啟蒙平等、救亡平等、革命平等的歷時性發展特徵;以及三人皆各自代表了國學近代化下的儒家平等、道家平等、佛家平等觀之觀念類型。並在描繪出三人平等觀的特殊性後,更進一步地勾勒出三人平等觀的普遍性意義,即僅追求政界平等而不論家界秩序,呈現出一種有別於五四時期激進式三綱平等訴求的漸進式平等觀念形態,本文認為漸進式平等即是晚清平等觀念最為特殊之展演。
在本文研究貢獻上,則是對以往學者大都認為西方觀念一入中國,就立即挑戰了三綱,而呈現出三綱同時瓦解的主張進行商榷。本文認為以往學者忽略了晚清時期有一批知識分子,他們戮力於緩解家界倫常的平等革命而不贊成家界平等,這一行動群體的存在是前輩學者較為忽略的部份。因此本文透過康有為、嚴復、章太炎等三人,勾勒出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中僅追求政界革命而反對家界革命一派的主張,並動態刻劃這個群體與主張三綱平等的無政府主義者之對詰過程,豐富清末民初歷史研究的厚度,即為本文之研究貢獻。
而在康有為以儒學本土資源完成啟蒙平等觀的建構、嚴復從道學出發建構救亡平等觀,以及章太炎從佛學會通革命平等觀的行動過程中,也標示了一個晚清階段國學再造的特殊意義,即: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在意圖透過會通傳統本土資源與西方觀念,以追求啟蒙、救亡、革命目的下,也順勢促成了中國傳統國學的近代化發展。而中國近代平等觀念中所呈現出的國學近代化色彩僅為一個面向,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乃是透過對於整個傳統國學觀念系統內涵的轉置,來強化國學與西方文明之間的對話能力,並完成國學從傳統邁入現代的再造歷程。故將來可從「國學近代化」的角度出發,觀察各種本土觀念如何透過與西學會通,完成中國近代思想觀念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過程,藉此更整全地掌握中國近代思想轉型之樣態,此即本文具有借鑑性之理論意義與推廣前景所在。
參考書目
一、康有為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史料
1. 康有為:《康子內外篇》(1886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一集,頁95-112。
2. 康有為:《實理公法全書》(約1888年前),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一集,頁145-160。
3. 康有為:《長興學記》(1891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一集,頁339-352。
4.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1892-1898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三集,頁1-260。
5. 康有為:《孟子微》(1901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五集,頁409-505。
6. 康有為:〈《新民叢報》本序〉(1901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五集,頁412-413。
7. 康有為:〈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1902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六集,頁312-333。
8. 康有為:《大同書》(1902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七集,頁1-188。
9. 康有為:《法蘭西遊記·法國大革命記》(1905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八集,頁182-205。
10. 康有為:〈物質救國論〉(1905年),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八集,頁61-101。
11. 康有為:〈羅馬四論〉(1905-04-19),《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三年第二十號〈原第六十八號〉,頁31-44。
12. 康有為:〈海外亞美歐非澳五洲二百埠中華憲政會僑民公上請願書〉(1908年7月),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八集,頁410-421。
13. 康有為:〈中華救國論〉(1912-6),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九集,頁309-329。
14. 康有為:〈孔教會序〉(1912-10-7),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九集,頁343-346。
15. 康有為:〈擬中華民國憲法草案〉(1913-3),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38-86。
16. 康有為:〈中國以何方救危論〉(1913-3),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30-37。
17. 康有為:〈孤憤語一〉(1913-4),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102-103。
18. 康有為:〈以孔教為國教配天議〉(1913-4),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91-95。
19. 康有為:〈國會嘆〉(1913-6),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123-124。
20. 康有為:〈問吾四萬萬國民得民權平等自由乎〉(1913-7),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144-147。
21. 康有為:〈亂後罪言〉(1913-11),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集,頁154-157。
22. 康長素:〈亡媵何旃理女士狀〉(1916-7-20),《大中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影印本,第二卷第七期,頁1689-1692。
23. 康有為:〈共和平議〉(1917-12),收入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十一集,頁2-67。
(二)近人研究
1. (日)竹內弘行著:《後期康有為論:亡命.辛亥.復辟.五四》(京都 : 同朋舍,1987)
2. 王先明:〈「參採中西創新知」-康有為與戊戌「新學」的文化特徵〉,《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06年12月,頁 59 -67。
3. 朱維錚:〈重評《新學偽經考》〉,《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214-230。
4. 朱維錚:〈康有為在十九世紀〉,《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165-213。
5. 朱維錚:〈從《實理公法全書》到《大同書》〉,《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231-258。
6. 何信全:《晚清公洋學派的政治思想》,臺北市:經世書局,1984年。
7. 何曉明:〈破解「歷史的怪圈」—康有為、嚴復、辜鴻銘合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1期,2006年1月,頁 1 -7。
8. 吳康:〈論康有為「智學之復興」〉,《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04年5月,頁91 -96。
9. 李三寶:〈康子內外篇初步分析—康南海現存最早作品〉,《清華學報》第11卷第1、2期,1975年12月,頁213-247。new window
10. 李春馥:〈戊戌前後康有為議會思想的轉變及其過程-以《第五書》和《第六書》之後從上下院到上議院的轉變過程為主〉,《清史研究》2007卷4期,2007年11月,頁 37 -50。
11. 李強華:〈中國近代價值觀的嬗變—以康有為「平等」觀念為視角的考察〉,《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47-49。
12. 李澤厚:《康有為譚嗣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13. 汪榮祖:〈康有為章炳麟合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5期,1986年6月,頁115-170。new window
14. 汪榮祖:《康章合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15.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6. 唐文明:《敷教在寬:康有為孔教思想申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17. 徐良,王慶餘:〈公羊三世說之流變〉,《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21-24。
18. 馬永康:〈康有為與「公理」〉,《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9卷第3期,2009年5月,頁146-153。
19. 馬永康:〈從「三統」、「三世」到「三世三重」—論康有為的思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2卷第3期,2010年5月, 頁18 -25。
20. 高嘉謙:〈帝國意識與康有為的南洋漢詩〉,《政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10年6月,頁195 -223。new window
21. 張汝倫:〈康有為與進化論〉,《學人》第15輯,2000年4月,頁258-284。
22. 張麗清:〈人權的道德化及其根源、影響—析康有為《實理公法全書》〉,《人文雜志》2008年第1期,頁68-72。
23. 許穎:〈論佛學對康有為、章太炎和太虛平等思想的影響〉,《中州學刊》第5期,2007年9月,頁139-141。
24. 彭春凌:〈康梁在孔教能否成為國民義思想上的分合〉,《近代史研究》2011年5期。
25. 曾亦:〈儒學與宗教—論康有為對宗教的闡釋及其對諸教的判分〉,《史林》2009年第6期。
26. 曾亦:《共和與君主—康有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7. 劉少杰:〈康有為的實證精神及其制度社會學—依據康有為《實理公法全書》和《大同書》的討論〉,《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5期,頁81-87。
28. 蔡樂蘇:〈康有為早期思想中的人道觀念片議〉,《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1期,1997年,頁31-38。
29.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近代中國與新世界:康有為變法與大同思想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30. 魏義霞:〈平等是一種權利還是一種狀態?—論康有為、譚嗣同平等思想的差異〉,《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3-22。
31. 魏義霞:〈平等與自然科學—以康有為、譚嗣同的思想為中心〉,《哲學研究》2010年第7期,頁55-60。
32. 魏義霞:〈康有為、譚嗣同平等思想的相同性及其本質〉,《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7期,頁63-69。
33. 羅久蓉:〈康有為的歷史觀及其對時局與傳統的看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4期,1985年6月,頁163-190。new window
二、嚴復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史料
1. 王栻主編:《嚴復集》(詩文卷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
2. 王栻主編:《嚴復集》(詩文卷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
3. 王栻主編:《嚴復集》(書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冊。
4. 嚴復:〈論世變之亟〉(1895),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1-5。
5. 嚴復:〈原強〉(1895),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5-15。
6. 嚴復:〈天演論自序〉(1896),收入王栻主编:《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5冊,頁1319-1321。
7. 嚴復:〈論滬上創興女學堂事〉(1898),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頁468-471。
8. 嚴復:〈戊戌八月感事〉(1899),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頁414。
9. 嚴復:〈主客平議〉(1902- 6-26-28),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115-121。
10. 嚴復:《政治講義》(1905),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著譯日記附錄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5冊。
11. 嚴復:〈述黑格爾唯心論〉(1906),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210-218。
12. 嚴復:〈論南昌教案〉(1906),《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187-190。
13. 嚴復:〈大學預科《同學錄》序〉(1912),《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頁291-292。
14. 嚴復:〈原貧〉(1912),《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頁292-295。
15. 嚴幾道:〈民約平議〉(1914-02-15),《庸言》,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二卷第一二號合刊。
16. 嚴復:〈太保陳公七十壽序〉(1917),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頁349-351。
17. 嚴復:〈原強修訂稿〉,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15-32。
18. 嚴復:〈辟韓〉,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頁32-36。
19. 嚴復:〈與張元濟書(二十封)〉,收入王栻主编:《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冊,頁524-525。
20. 嚴復:〈與熊純如書(一○九封)〉,收入王栻主编:《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冊。
21. 嚴復:〈與熊純如書(一○九封)〉,收入王栻主编:《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3冊。
22. 嚴復:〈疇人〉,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2冊,頁400。
23. 嚴復:《《老子》評語》,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按語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冊。
24. 嚴復:《《法意》按語》,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按語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冊。
25. 嚴復:《嚴幾道晚年思想》,臺北:崇文書店,1974年。
26. 嚴復著,孫應祥、皮后鋒編:《《嚴復集》補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研究專著
1. (美)本傑明·史華茲著,葉鳳美等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王中江:〈嚴復的科學、進化視域與自然化的「天人觀」〉,《文史哲》2011第1期,頁124-135。
3. 丘為君:〈轉型期中國的自由主義:從嚴復到胡適〉,《思與言》第47卷第2期,2009年6月,頁37-78。new window
4. 何立芳:〈文化回歸、文化翻譯與「達旨術」—從嚴復《老子評點》談起〉,《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8年1月, 頁73 -75。
5. 吳展良:〈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頁103-176。new window
6. 吳展良:〈嚴復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論傳統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的繼承與轉化〉,《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頁239-276。new window
7. 呂坤良、曹立新:〈嚴復對中西學的「格義」〉,《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61-64。
8. 李澤厚:〈論嚴復〉,《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頁249-285。new window
9. 林啟彥:〈嚴復與章士釗─有關盧梭《民約論》的一次思想論爭〉,《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339-367。new window
10. 馬勇:《嚴復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11. 高大威:〈嚴復的思辨進路及其意義之分析〉,《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年6月,頁193 -227。new window
12. 許蘇民:〈「西國哲學不出《老子》十二字」發微 —論嚴復之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學術研究》2008年第1期,頁5-15。
13. 郭正昭:〈從演化論探析嚴復型危機感的義理結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8年第7期,頁527-555。new window
14. 黃克武:〈走向翻譯之路:北洋水師學堂時期的嚴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9期,2005年9月,頁1-40。new window
15. 黃克武:〈嚴復的終極追尋:自由主義與文化交融〉,《二十一世紀》總第67期,2001年10月,頁71-76。new window
16. 黃克武:〈嚴復晚年思想的一個側面:道家思想與自由主義之會通〉,《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 年9月,頁19-44。new window
17. 黃克武:〈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1期,2011年1月,頁83-89。new window
18.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new window
19. 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new window
20. 蔡樂蘇:〈嚴復拒盧梭意在諷康、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頁21-39。
21. 簡光明:〈嚴復以西學詮釋老莊思想之探討〉,《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34期,2010年3月,頁 91-112。new window
22. 羅耀九主編:《嚴復年譜新編》,廈門:鷺江出版社,2004年。
(三)翻譯著作
1. (法)孟德斯鳩著,嚴復譯:《孟德斯鳩法意》,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2. (英)亞當·斯密著,嚴復譯:《原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上冊。
3. (英)甄克思著,嚴復譯:《社會通詮》,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三、章太炎著述與研究成果
(一)史料
1.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4.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5.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6. 章太炎:〈正學報緣起〉(1898),收入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北京:新華,1977年,頁58-63。
7. 章太炎:〈翼教叢編書後〉(1899-10),收入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頁96-98。
8. 章炳麟:〈平等難第十九〉,《訄書(初刻本)》,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36-38。
9. 章太炎:〈族制第二十〉,《訄書(初刻本)》(1900),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38-42。
10. 章太炎:〈駁康有為論革命書〉(1903),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173-186。
11. 章太炎:〈東京留學生歡迎會演說辭〉(1906-07-15),收入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頁269-280。
12. 章太炎:〈四惑論〉(1906-9),《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443-457。
13. 章太炎:〈俱分進化論〉(1906-9),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386-394。
14. 章太炎:〈無神論〉(1906-10),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395-403。
15. 章太炎:〈建立宗教論〉(1906-11),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403-419。
16. 章太炎:〈人無我論〉(1907-1),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419-429。
17. 章太炎:〈《社會通詮》商兌〉(1907-03-06),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322-337。
18. 章太炎:〈中華民國解〉(1907-07-05),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252-262。
19. 章太炎:〈五無論〉(1907-9),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429-443。
20. 章太炎:〈國家論〉(1907-10),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457-465。
21. 章太炎:〈排滿平議〉(1908-06-10),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262-270。
22. 章太炎:〈規新世紀(哲學及語言文字二事)〉(1908-10-10),《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二十四號,頁3787-3811。
23. 章太炎:〈致留日滿洲學生書〉(1911-10-10),收入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下冊)》,北京:新華,1977年,頁519-520。
24. 章太炎:〈統一黨獨立宣言書〉(1912),收入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下冊)》,北京:新華,1977年,頁594-595。
25. 章太炎:〈菌說〉,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頁2-15。
26. 章太炎:〈論佛法與宗教、哲學以及現實之關係〉,《中國哲學》第六輯,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頁308-310。
27. 章太炎:《齊物論釋定本》,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8. 章炳麟撰:《太炎先生自定年譜》,臺北縣永和鎮 : 文海,1971年。
(二)研究專著
1. (日)島田虔次:《中囯革命の先駆者たち》,東京:筑摩書房,1965年。
2. (日)高田淳:《辛亥革命與章炳麟的齊物哲學》,東京:研文出版,1984年。
3.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18。new window
4.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85年。
5. 王樾:〈章太炎的〈四惑論〉及其對近代文化的反思〉,《淡江史學》第23期,2011年9月,頁123 -139。new window
6. 朱維錚:〈《民報》主編章太炎〉,《音調未定的傳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291-305。
7. 李昱:〈借學術以論政治-章太炎《訄書》(重訂本)諸子學六篇解讀〉,《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10年3月,頁107 -113。
8. 李哲賢:〈論章太炎及其終極關切─保存國粹〉,《漢學論壇》第 1期,2002年6月,頁39 -48。
9. 李朝津:〈章太炎的民族主義-中國近代自由民族主義典範形成初探-〉,《臺灣社會研究》第21期,1996年1月,頁171 -216。new window
10. 李德超編輯:《章太炎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里仁,1999年。
11. 汪暉:〈章太炎:個體、自性及其對「公」的世界觀的批判(1906-1910年間的思想)〉,《汪暉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43-117。
12. 汪榮祖:〈章太炎對現代性的迎拒與文化多元思想的表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頁145 -180。new window
13. 姜義華:《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新華,1985年。
14. 唐文權,羅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1986年。
15. 海老谷尚典:〈章炳麟における種族革命と無政府主義〉,《哲學》(広島哲学会)第34輯,1982年,頁102-119。
16. 冨田昇:〈社会主義講習会と亜州和親会──明治末期における日中知識人の交流──〉,《集刊東洋学》第64期,1990年11月,頁79-96。
17. 張昭軍:《儒學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學思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8.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19. 單世聯:〈進步論與多元論:章太炎的文化思想〉,《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2期,2011年4月,頁5 -14。
20. 喻大華:〈晚清國粹潮流中的章太炎與劉師培—交誼‧學術‧思想〉,《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6年3月,頁114 -119。
21. 湯志均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下冊)》,北京:新華,1977年。
22. 湯志鈞:《章太炎傳》,臺北市:臺灣商務,1996年。
23. 湯志鈞著:《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臺北市:臺灣商務,1991年。
24. 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新華,1979年。
25. 黃梓勇:〈章太炎早年的《春秋左傳》學與清代《公羊》學的關係—以《春秋左傳讀》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2009年9月,頁161-188。new window
26. 楊天宏:〈政黨建置與民初政制走向—從「革命軍起,革命黨消」口號的提出論起〉,《近代史研究》2007卷2期,2007年3月,頁18 -39。
27. 熊月之:《章太炎傳:一代革命文豪》,臺北市:克寧出版:流通書報總經銷,1995年。
28. 趙鼎,韓意:〈劉師培與章太炎交惡考〉,《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卷1期,2009年2月,頁32 -34。
29. 趙濤:〈章太炎居日期間對日譯西學的吸收及其思想變化〉,《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9卷第2期,2006年6月,頁5 -12。
30. 蔡志棟:〈無生主義:章太炎的真如心烏托邦〉,《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3期,2010年5月,頁 12 -17。
31. 蘇美文:《章太炎《齊物論釋》之研究》,臺北縣永和市 : 花木蘭文化,2007年。
四、中西平等觀念研究成果
(一)專書
1. (法)皮埃爾·勒魯著,王允道譯:《論平等》,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2. (法)盧梭著,李常山譯:《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3. (美)卡利尼克斯著,徐朝友譯:《平等》,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美)達爾著,謝岳譯:《論政治平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 (美)德沃金著,馮克利譯:《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論與實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6. (美)摩狄曼. J. 阿德勒著,陳珠泉等譯:《六大觀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義》,河北:團結出版社,1989年。
7. (美)邁克爾·沃爾澤,褚松燕譯:《正義諸領域:為多元主義與平等一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年。
8. 唐中毛:《月印萬川:佛教平等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9. 唐啓華:《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 1912-192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10. 高瑞泉:《平等觀念史論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 馮亞東:《平等、自由與中西文明:兼談自然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12. 魏義霞:《平等與啟蒙:從明清之際到五四運動》,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二)單篇文章
1. 向世陵:〈仁愛差等與仁通平等—從孔子到譚嗣同〉,收入田伏隆等主編:《譚嗣同與戊戌維新—紀念譚嗣同殉難一百週年論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頁15-23。
2. 秦暉:〈從sama到equality:漢語「平等」一詞的所指演變〉,《傳統十論:本土社會的制度、文化與其變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76-404。
3. 高瑞泉:〈《觀察》:自由主義視域中的平等觀念〉,收入李金銓主編:《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臺北:政大出版社,2009年,頁231-249。new window
4. 高瑞泉:〈五四時期知識人の「平等」観念を論ず ――『新青年』派を中心として――〉,收入高瑞泉・山口久和 共編:《中国における都市型知識人の諸相―近世・近代知識階層の観念と生活空間―》2005年2月発行,頁9-42。
(三)期刊論文
1. 毛漢光:〈平等概念與平等實際:中國人權史平等權研究之一〉,《佛光人文社會學刊》第3期,2002 年12 月,頁137-179。
2. 王建龍:〈論自由、民主與平等理念的張力及其在近代中國的被誤讀〉,《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頁116-120。
3. 王春鳳:〈中西平等思想發展比較分析〉,《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頁29-33。
4. 王桂豔:〈正義、公正、公平辨析〉,《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頁134-140。
5. 王海鷗:〈近代來華傳教士的男女平等思想及其影響〉,《蘭州學刊》2006年第3期,頁57-59。
6. 王開璽:〈鴉片戰爭與中外「平等」往來的交涉〉,《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年第5期,頁5-12。
7. 王鳳翔,朱興美:〈論太平天國男女平等問題〉,《青海師專學報》2008年第5期,頁52-54。
8. 石川洋:〈平等と嫉妬心──劉師培のアナキズム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中國哲學研究》第21號,2005年11月,頁1-27。
9. 吉冬梅:〈中國近代男女教育平等思想的理論來源和社會條件探析〉,《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21-23,29。
10. 何芳:〈墨子「民本」平等思想的現代審思〉,《棗莊學院學報》第26卷第期,2009年2月,頁127-131。
11. 何寧:〈近代戊戌啟蒙時期自由、平等思想述評〉,《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頁55-61。
12. 呂豔紅:〈公正與公平、平等差異辨析〉,《嶺南學刊》2009年第1期,頁29-32。
13. 李云泉:〈平等與不平等之間—中西外交禮儀之爭與中國外交近代化的艱難起步〉,《暨南史學》2009年,頁436-453。
14. 李文俊:〈試析梁啟超的人格平等思想〉,《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第9期,頁99-101。
15. 李志軍:〈試論明清之際基督教平等觀念在中國的影響〉,《唐都學刊》第12卷第2期,1996年,頁73-78。
16. 李海紅,邢戰國:〈太平天國平等思想述要〉,《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20-22。
17. 李巖:〈論佛教影響下譚嗣同的平等思想〉,《揚州職業大學學報》第13卷第3期,2009年9月,頁5-8。
18. 杜正勝:〈「編戶齊民」的出現及其歷史意義-編戶齊民的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本3分,1983年9月, 頁77 -111。new window
19. 杜明才:〈唐甄平等思想評析〉,《前沿》2002年第11期,頁162-165。
20. 肖美林:〈論洪秀全的平等思想〉,《邵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3期,頁26-28。
21. 林景蘇:〈譚嗣同兩性平等觀之研究〉,《文藻學報》第16期,2002年5月,頁263-280。
22. 金德均:〈儒家的人權思想—以唐甄的男女平等論為中心〉,《東岳論叢》2000年第6期,頁107-109。
23. 姚遠光,唐文樂:〈近代刑法觀念的裂變:從身份等級到公民平等〉,《理論界》2008年2期,頁86-87。
24. 洪德仁:〈佛教的平等觀〉,《貝葉》第7期,頁44-46。
25. 夏金華:〈論佛教平等觀的獨特性及其表現與影響〉,《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頁32-35。
26. 夏海英:〈試論民初平政院的設立與章士釗的司法平等思想〉,《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1期,頁33-35。
27. 夏曉虹:〈從男女平等到女權意識—晚清的婦女思潮〉,《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97-104。
28. 孫姣:〈譚嗣同男女平等思想探析〉,《重慶與世界》第27卷第11期,2010年,頁56-58。
29. 高志文,魏義霞:〈平等與自由—譚嗣同、嚴復民主啟蒙思想比較〉,《學術界》總165期,2012年2月,頁193-203。
30. 高瑞泉:〈「平等」在現代嬗變中的佛教詮釋〉,《現代性與中國文化傳統》第3期,2011年5月,頁1-8。
31. 高瑞泉:〈平等:和諧社會的必要價值〉,《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5年第3期,頁31-37。
32. 高瑞泉:〈自西徂東:平等觀念史的西來脈絡〉,《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9卷第6期,2009年,頁127-136。
33. 高瑞泉:〈價值普遍主義的沖動及其限度:以「平等」為例〉,《河北學刊》2010年第4期,頁28-32。
34. 高瑞泉:〈論平等觀念的儒家思想資源〉,《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頁120-127,190-191。
35. 高瑞泉:〈論現代嬗變中的「平等」觀念〉,《學術月刊》2005年第7期,頁16-23,37。
36. 常建軍:〈佛教與墨家平等思想的比較〉,《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第27卷第6期,2010年6月,頁101-102,104。
37. 張曉林:〈基督教平等觀念與中國近現代啓蒙〉,《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3期,2009年5月,頁28-31。
38. 張曉芬:〈公與私的詮衡—論俞正燮人權平等思想〉,《人文與社會學報》第2卷第3期,2008年12月,頁151-181。new window
39. 許至,張曉東:〈從「依附坐食」到「自由平等」—嚴復女性解放倫理思想初探〉,《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第4期,頁16-20。
40. 陳文聯:〈近代中國男女平等思想的歷史考察〉,《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頁94-100。
41. 陳同:〈從民法的制訂看清末民國時期男女平等地位的法律建構〉,《史林》2010年第5期,頁108-120,190。
42. 陳熙遠:〈從激進論述到流行話語—近代「平等」論述在綱常傳統中的移植、衝突與轉化〉,發表於「近代東亞的知識生產與轉換」國際研討會,日本:東京大學,2006年7月21日。
43. 陳寶良:〈論晚明的平等觀念〉,《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第2期,頁74-79
44. 陸品妃:〈「不平等」的平等〉,《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9期,2006年12月,頁85-112。new window
45. 楊貞德:〈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臺大歷史學報》第44期,2009年12月,頁93-152。new window
46. 賈可卿:〈「公平」辯證〉,《雲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頁23-26。
47. 廖勝,王曉南:〈太平天國婚戀自由之民俗辨析—兼論太平天國婚自由不能作為太平天國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的依據〉,《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08年3月,頁75-80。
48. 趙文洪:〈中世紀西歐的平等觀念〉,《世界歷史》2004年第1期,頁40-48。
49. 趙文洪:〈公地制度中的平等精神〉,《史學集刊》2010年第4期,頁3-15。
50. 趙文洪:〈淺析中世紀西歐不平等與奴役的觀念〉,《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4期,頁60-67。
51. 劉曉靖:〈公平、公正、正義、平等辨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1期,2009年1月,頁14-17。
52. 滕新才:〈明朝中後期男女平等觀念的萌動〉,《婦女研究論叢》1995年第3期,頁35-37。
53. 鄭慧:〈中西平等思想的歷史演進與差異〉,《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7卷第5期,2004年9月,頁618-628。
54. 錢永祥:〈道德平等與待遇平等:試探平等概念的二元結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期,2003年9月,頁195-229。new window
55. 薛治國, 劉立豐:〈自然人性與人人平等—《實理公法全書》評述〉,《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第2期,頁18-20;62。
56. 豐向日:〈傳入與吸收:西方教育平等觀念在中國〉,《教育學報》2008年1期,頁19-24。
57. 魏義霞:〈近代思想家的平等誤區〉,《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4期,頁40-43。
58. 魏義霞:〈莊子與譚嗣同的平等思想—論譚嗣同及近代哲學中的莊學淵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頁97-102。
59. 羅露平,葉新源:〈試談《商君書·墾令》中的平等思想〉,《牡丹江大學學報》第18卷第10期,2009年10月,頁35-37。
(四)學位論文
1. 王亞芳:〈「眾生平等觀」—以《八十華嚴》為主之探究〉,新北市: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 王國存:〈清末民初中國婦女的平等思想和義務意識〉,蘇州:蘇州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4年。
3. 石新艷:〈譚嗣同平等思想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論文,2005年。
4. 李玉竹:〈《墨子》書中平等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5. 林華昌:〈墨家平等法律觀研究〉,上海: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史碩士論文,2003年。
6. 高資晴:〈清末民初男女平等教育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7. 張光馥:〈從《鏡花緣》析論李汝珍之性別平等意識〉,新竹市: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8. 楊紅輝:〈論五四時期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長沙:湖南農業大學高等教育學碩士論文,2005年。
9. 蕭貞貞:〈上座部佛教的兩性論述──從原始佛典的解讀到當代「平等」議題〉,新北市: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10. 豐向日:〈「教育平等」觀念在中國(1840-2007)〉,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史博士論文,2008年。
11. 釋心美:〈《法華經》中「平等思想」之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6年。
12. 黨斌:〈中古時期佛教平等觀念的傳播〉,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年。
五、近代史原典與研究成果
(一)史料
1. (英)羅柏村著,(英)傅蘭雅、(清)汪振聲譯:〈論自主國相待為平等〉,《公法總論》,上海 :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年。
2. 〈中俄天津和約十二條[咸豐八年五月]〉(1858),收入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光緒十四年刊本),卷170。
3. 〈中國滅亡論〉(1901),《國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二期。
4. 〈新世紀之革命〉,《新世紀》第1期(1907),收入張枬,王忍之同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北京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印行,1963年,下冊。
5. 〈群俗時評〉(1903-2-11),《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25號。
6. 〈道光丁酉年六月. 侄外奉叔書〉,收入愛漢者等編:《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7. 〈說國民〉(1901-06-10),《國民報彙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2期。
8. 〈論今日變法必自調和兩宮始〉,《知新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94冊。
9. 三水徐勤撰:〈中國盛衰關於地球全局 地球大勢公論一之一〉(1897),《知新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4冊。
10. 三水徐勤撰:〈論俄國不能混一亞東 地球大勢公論一之二〉(1897-04-07),《知新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10冊。
11. 中國之新民:〈論俄羅斯虛無黨〉(1904),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十五,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12. 中國史學會主編:《太平天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冊。
13. 公奴隸力山(案:秦力山):〈說奴隸〉,《清議報》,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80冊。
14. 公衣:〈國民之進步歟〉(1903-05-27),《江蘇》,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2期。
15. 日本古城貞吉譯:〈大隈伯論變更國政〉,《時務報》,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影印本,第31冊。
16. 王先謙:〈王祭酒與吳生學競書〉(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17. 王浧:〈時局對於青年之教訓〉(1916-09-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卷第1期。
18. 王韜:〈西人漸忌華商〉(1883),《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卷4。
19. 北洋大臣:〈(一○六三)北洋大臣來電一〉(1894),《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14。
20. 北洋大臣:〈(一二○七)北洋大臣來電七〉(1894),《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15。
21. 只眼:〈孔教研究〉(1919-05-04),《每周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0期。
22. 朱芰裳,顧一得:〈新約法二首(致甲寅雜誌記者)〉(1914-07-10),《甲寅》,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5年影印本,第1卷第3號。
23. 何亞心:〈平政院(至致甲寅雜誌記者)〉(1914-07-10),《甲寅》,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1卷第3號。
24. 何震:〈《天義報》啟〉,收入高軍等編:《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5. 佚名:〈江蘇人之道德問題〉(1904-03-17),《江蘇》,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9、10期。
26. 佛蘇:〈論責任心與名譽心之利害〉(1906),《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4年第6號〈原第78號〉。
27. 君宇:〈女權運動者應當知道的〉(1922-11-02),《嚮導週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8期。
28. 吳貫因:〈改良家族制度論〉(1915-03-20),《大中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第1卷第3期。
29. 吳貫因:〈政治人物〉(1913),《庸言》,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1卷第12號。
30. 吳景超:〈平等談〉(1919-05-01),《新潮》,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影印本,第1卷第5號。
31. 吳曾蘭:〈女權平議〉(1917-06-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3卷第4期。
32. 吳虞:〈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1917-02-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卷第6期。
33. 吳虞:〈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1917-06-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3卷第4期。
34. 吳縣沈逝水來稿:〈不纏足會廣議〉(1898-01-03),《時務報》,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影印本,第50冊。
35. 吳縣孫福保撰:〈均財[在下之變法類]〉(1897-12-04),《實學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本,第11冊。
36. 宋育仁:〈泰西各國采風記〉,《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杭州:杭州古籍書店,1985年影印本,第十一帙。
37. 李石曾:〈三綱革命〉,收入高軍等編:《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 李石曾:〈祖宗革命〉,收入高軍等編:《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9. 李鈞鼐:〈學校通論(續)〉(1897-12-14),《湘學報》,臺北:華文書局,1966年影印本,第25冊。
40. 李鴻章:〈直督李鴻章奏朝鮮委員來津請示斟酌答覆摺〉(1881年),收入北平外交史料編纂處:《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25。
41. 汪叔賢:〈論平政院〉(1914-04-05),《庸言》,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2卷第4號。
42. 亞朔:〈平等主義〉(1907年1月25日),《漢幟》,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1期。
43. 周佛海:〈自由和强制:平等和獨裁〉(1922-07-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9卷第6期。
44. 屈维它:〈自民治主義至社會主義〉(1923-12-20),《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0卷第2期。
45. 東蓀:〈行政與政治〉(1915-06-10),《甲寅》,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1卷第6號。
46. 枝頭抱香者:〈新民叢報之怪狀〉(1906),《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6號。
47. 武陵戴丹誠:〈論今日交涉之難〉(1897),收入江標編校:《沅湘通藝錄》,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卷4。
48. 邵陽士民:〈邵陽士民驅逐亂民樊錐告白〉(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49. 施存統:〈馬克思底共產主義〉(1921-08-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9卷第4期。
50. 春水:〈國家倫理論〉(1904),《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3年第5號〈原第53號〉。
51. 秋桐:〈行政法〉(1914-07-10),《甲寅》,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影印本,第1卷第3號。
52. 唐才常:〈公法學會敘〉(1898),《唐才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卷1。
53. 唐才常:〈論中日通商條約〉(1897),《唐才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卷1。
54. 夏曾佑:〈侯官嚴氏評點〈老子〉夏曾佑序〉,收入《嚴復集》(按語卷),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冊。
55. 家庭立憲者:〈家庭革命說〉,《江蘇》,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7期。
56. 師復:〈廢除家族主義〉,《劉師復文集》,臺北:帕米爾書店,1980年。
57. 耆英,程矞採,文豐:〈兩廣總督耆英廣東巡撫程矞採粵海關監督文豐奏酌定法國貿易條約摺〉(1844-11-23),收入故宮博物院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本,卷之73。
58. 高一涵:〈省憲法中的民權問題〉(1921-09-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9卷第5期。
59. 崇綺:〈(一六四)附件二 崇綺等奏請刪除與朝鮮通商章程之平行字樣片〉(1882年),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4。
60. 張爾田,梁士賢:〈孔教五首(致甲寅雜誌記者)〉(1914-07-10),《甲寅》,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5年影印本,第1卷第3號。
61. 梁啓超:〈中國立國大方針〉(1912),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二十八,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62. 梁啓超:〈中國道德之大原〉(1912),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二十八,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63. 梁啓超:〈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1905),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十九,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64. 梁啓超:〈國民淺訓〉,收入林志鈞編:《飲冰室專集》之三十二,昆明:中華書局,1941年。
65. 梁啓超:〈開明專制論〉(1905),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十七,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66. 梁啓超:〈德育鑒〉(1905),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專集》之二十六,昆明:中華書局,1941年。
67. 梁啓超:〈論支那宗教改革〉(1899),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三,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68. 梁啓超:〈論支那宗教改革〉(1899),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三,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69. 梁啓超:〈讀孟子界說〉(1898),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三,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70. 梁啓超:《新民說》(1902),《飲冰室專集》之四,昆明:中華書局,1941年。
71. 梁啓超:《變法通議(續前)》,收入氏著,吳松等點校:《飲冰室文集點校》,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冊。
72. 梁啟超:〈自由書〉(1899),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專集》之二,昆明:中華書局,1941年。
73. 梁啟超:〈傷心之言〉(1915),收入氏著:林志鈞編:《飲冰室文集》之三十三,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
74.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1902),收入林志鈞編:《飲冰室專集》之八十九,昆明:中華書局,1941年。
75. 梁華蘭:〈女子教育〉(1917-03-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3卷第1期。
76. 涵廬:〈武者小路理想的新村〉(1919-08-24),《每周評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36期。
77. 陳天華,鄒容著,郅志選注:《猛回頭:陳天華 鄒容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78. 陳獨秀:〈一九一六年〉(1916-1-15),《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卷第5期。
79. 陳獨秀:〈人生真義〉,《陳獨秀文章選編》(上),上海:三聯書店,1984年。
80. 陳獨秀:〈吾人最後之覺悟〉(1916-02-15),《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卷第6期。
81. 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1915-12-15),《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卷第4期。
82. 陳獨秀:〈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1915-09-15),《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1卷第1期。
83. 陳獨秀:〈袁世凱復活〉(1916-12-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卷第4期。
84. 陳獨秀:〈答I. T. M(社會道德)〉,《陳獨秀文章選編》(上),上海:三聯書店,1984年。
85. 陳獨秀:〈答易宗夔〈論《新青年》之主張〉,《陳獨秀文章選編》(上),上海:三聯書店,1984年。
86. 陳獨秀:〈實行民治的基礎〉(1919-12-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7卷第1期。
87. 陳獨秀:〈憲法與孔教〉(1916-11-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卷第3期。
88. 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在北京神州學會講演〉(1917-05-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3卷第3期。
89. 陳錢愛琛:〈女子問題:二、賢母氏與中國前途之關係〉(1917-02-01),《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2卷第6期。
90. 陶庸:〈孔教與耶教〉(1914-07-10),《甲寅》,臺北:東方文化書局,1975年影印本,第1卷第3號。
91. 麥肯齊作,李提摩太,蔡爾康譯:《泰西新史攬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92. 湘鄉曾廣銓譯:〈英俄兩國關係〉譯泰晤士報[西十月八號],《時務報》,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影印本,第47冊。
93. 華林:〈社會與婦女解放問題〉(1918-08-15),《新青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第5卷第2期。
94. 順德麥孟華撰:〈尊俠篇〉(1897),《時務報》,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影印本,第三十二冊。
95. 黃興:〈復孫中山書〉,收入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編:《黃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96. 敬庵:〈雜感〉(1899-12-13),《清議報》,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32冊。
97. 葉德輝:〈葉吏部正界篇〉(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98. 葉德輝:〈葉吏部長興學記駁義〉(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99. 葉德輝:〈葉吏部與俞恪士觀察書〉(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100. 葉德輝:〈與劉先端黃郁文兩生書〉,收入蘇輿輯:《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卷6。
101. 運甓:〈哀貧民〉(1907),《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17號。
102. 頌嘉:〈自由解〉(1905),《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3年第16號〈原第64號〉。
103. 夢蝶生:〈無政府黨與革命黨之說明〉(1906),《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7號。
104. 漢民:〈民報之六大主義〉(1906),《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3號。
105. 漢民:〈排外與國際法(續第七號)〉(1906-10-08)《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8號。
106. 蒙裔之多分子:〈蒙古與漢族結合共伸討滿復仇大義之宣言書(1908-04-25),《民報》,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編纂委員會,1969年影印本,第二十號。
107. 賓鳳陽等:〈賓鳳陽等上王益吾院長書〉(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108. 劉師培:〈無政府主義之平等觀〉,收入葛懋春、蔣俊、李興芝編:《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109. 蔡元培:〈工學互助團的大希望〉(1920-01),《少年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第1卷第7期。
110. 龍湛霖:〈實學報敘〉(1897-10-06),《實學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本,第5冊。
111. 總署:〈總署與英使歐格納因日事第三次問答進呈節略〉(1894),收入北平外交史料編纂處:《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94。
112. 總署:〈總署覆英使中外體制不能無異照會〉(1875),收入北平外交史料編纂處:《清季外交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2。
113. 轅孫:〈露西亞虛無黨〉(1903-06-25),《江蘇》,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4期。
114. 魏源:〈國朝撫西藏記下〉(1842),收入于寶軒輯:《皇朝蓄艾文編》,光緒29年上海官書局刊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影印本,卷51。
115. 魏源:〈暹羅東南屬國今為英吉利新嘉坡沿革三〉(1852),《海國圖志》,長沙:嶽麓書社,1998年,卷9。
116. 譚嗣同:〈與唐紱丞書〉,收入氏著,蔡尚思、方行編:《譚嗣同全集》(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117. 譚嗣同著,湯志鈞、湯仁澤校注:《仁學》,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98。
118. 譚鳴謙:〈現代民治主義的精神〉(1920-04-01),《新潮》,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影印本,第2卷第3號。
119. 競盦:〈政體進化論〉(1903-06-25),《江蘇》,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纂委員會,1968年影印本,第三期。
120. 蘇輿:〈《翼教叢編》序〉(1898),收入葉德輝編:《翼教叢編》,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1年。
121. 龔景瀚:〈堅壁清野議〉(1798),收入賀長齡、魏源輯:《皇朝經世文編》,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影印本,卷89「兵政二十剿匪」。
122. 觀雲:〈平等說與中國舊倫理之衝突〉(1905-12-11),《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3年第22號〈原第70號〉。
123. 觀雲:〈辨論與受用(續第64號)〉,《新民叢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第3年第17號〈原第65號〉。
(二)專書
1. (日)小野和子:《五四時期家族論の背景》,京都市:同朋舍,1992年。
2. (日)伊東貴之:《思想としての中國近世》,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年。
3. (日)河田悌一:《中國近代思想和現代—思考知識的狀況》,東京:研文出版社,1987年。
4. (日)近藤邦康著,丁曉強等譯:《救亡與傳統—五四思想形成之內在邏輯》,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5. (日)溝口雄三,林右崇譯:《作為「方法」的中國》,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9年。
6. (日)實藤惠秀,譚汝謙等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三聯書店,1983年。
7. (日)增田涉著,由其民、周啟乾譯:《西學東漸與中日文化交流》,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
8. (美)史書美著,何恬譯:《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9. (美)列文森著,鄭大華等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10. (美)林毓生著,穆善培等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桂陽市: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增訂版。
11. (美)柯文,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2. (美)孫隆基:《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3. (美)張灝,高力克譯:《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 (美)費正清等編,劉敬坤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年(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15. 方行、湯志鈞整理:《王韜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6.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近代基督教新教傳教士在華社會文化和教育活動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 王先明:《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 王先明:《近代新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嬗變與重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19. 丘為君:《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2004]。new window
20. 何曉明:《返本與開新—近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new window
21.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22. 吳丕:《進化論與中國激進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23. 吳雁南等編:《清末社會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24.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25. 李怡:《近代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26. 杜鋼建:《中國近百年人權思想》,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27. 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上卷)》,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28. 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29. 周言:《士林的沒落:革命時代的知識人》,臺北:秀威資訊,2011年。
30.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new window
31. 金觀濤,劉青峰:《毛澤東思想和儒學》,臺北市:風雲時代,2006年。
32.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和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
33.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34.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增訂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2年。
35.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36. 高軍等編:《無政府主義在中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7.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38.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史第一卷 1800-1949》,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
39. 陳平原、夏曉虹主編:《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年。
40. 陳永森:《告別臣民的嘗試: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識與公民行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41. 陳玉申:《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
42.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3. 喻大華:《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4.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45. 楊大春:《基督教研究—晚清政府基督教政策初探》,北京:金城出版社,2004年。
46. 楊貞德:《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new window
47. 楊國強:《百年嬗蛻:近代中國的士與社會》,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48. 劉星:《一種歷史實踐︰近現代中西法概念理論比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49.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臺北:稻香,1991年。new window
50.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1998年。
51.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末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52.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 蘇中立等主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1840-1949(第二卷:1912-19191)》,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三)單篇文章
1. 王汎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後的幾種日本因素〉,《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頁181-194。new window
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頁133-159。new window
3. 王汎森:〈反西化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的傳統主義—劉師培與「社會主義講習會」〉,《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頁221-239。new window
4. 王汎森:〈思潮與社會條件〉,收入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頁103-143。
5. 王汎森:〈從傳統到反傳統—兩個思想脈絡的分析〉,《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頁111-132。new window
6. 王汎森:〈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與「政治」〉,收入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237-257。
7.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頁195-220。new window
8. 王爾敏:〈商戰觀念與重商思想〉,《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198-322。new window
9. 王爾敏:〈清季知識分子的中體西用論〉,《晚清政治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頁51-71。
10. 朱維錚:〈劉師培的腳印〉,《音調未定的傳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頁306-317。
11. 余英時:〈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收入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197-205。
12. 余英時:〈中國現代價值觀念的變遷〉,《現代儒學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new window
13. 余英時:〈群己之間—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兩個循環〉,收入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206-208。
14. 李澤厚:〈漫說西體中用〉,《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年,頁311-341。
15.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收入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302-334。new window
16. 林啟彥:〈盧騷民約論對近代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步向民主: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民主思想》,香港:中華書局,1989年,頁32-94。
17. 金觀濤,劉青峰:〈百年來中國民族主義的類型及演變〉,《毛澤東思想和儒學》,臺北市:風雲時代,2006年,頁79-94。
18. 金觀濤、劉青峰:〈「天理」、「公理」和「真理」—中國文化合理性論證以及正當性標準的思想史研究〉,《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27-67。new window
19. 金觀濤、劉青峰:〈導論:為甚麼從思想史轉向觀念史?〉,《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24。
20. 金觀濤、劉青峰著:〈試論儒學式公共空間—中國社會現代轉型的思想史研究〉,《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69-96。new window
21. 孫江︰〈連續性與斷裂︰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中的黃帝敘述〉,收於王笛主編︰《新社會史(3)︰時間、空間、書寫》,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210-244。
22. 孫隆基:〈兩個革命的對話:1789&;1911〉,《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23-67。new window
23. 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歷史學家的經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22。
24. 許紀霖:〈大我的消解:現代中國個人主義思潮的變遷〉,收入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209-236。
25. 許紀霖:〈五四︰一場世界主義情懷的公民運動〉,收於許紀霖主編 :《啟蒙的遺產與反思》,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256-284。
26. 許紀霖:〈近代中西文化衝突的歷史鳥瞰〉,《智者的尊嚴—知識分子與近代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頁145-157。
27. 許紀霖:〈現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頁175-194。
28. 舒衡哲:〈五四兩代知識分子〉,收入許紀霖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頁232-284。
29. 黃興濤:〈尚「通」: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史的視野》,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5-14。
30. 葛兆光:〈論晚清佛學復興〉,收入陳平原等主編:《學人》第10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頁96-101。
31. 齊思和:〈魏源與晚清學風〉,收入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 清代篇》,臺北市:水牛,1988年,第五冊,頁241-291。
32. 劉小楓:〈無政府主義與現代中國社會思想的嬗變〉,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年,頁489-506。
33. 羅志田:〈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收入許紀霖編:《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頁127-161。
34. 羅志田:〈理想與現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聯互動〉,收於許紀霖,宋宏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頁335-366。new window
(四)期刊論文
1. (日)石川禎浩:〈20世紀初年中國留日學生「黃帝」之再造—排滿、肖像、西方起源論〉,《清史研究》第4期,2005年11月,頁51-62。
2. 丁亞杰:〈《翼教叢編》的經典觀〉,《湖南大學學報》第18卷第4期,2004年7月,頁31-40。
3.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文中心的討論〉,《新史學》第19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46。new window
4. 王家儉:〈由漢宋調和到中體西用—試論晚清儒家思想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1984年6月,頁179-196。new window
5. 丘為君:〈「歐戰」與中國的現代性〉,《思與言》第46卷第1期,2008年4月,頁75-124。new window
6. 李國祁:〈譚嗣同的兩性認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5期,1997年8月,頁3-16。new window
7. 汪榮祖:〈記憶與歷史:葉赫那拉氏個案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4期,2009年6月,頁1-39。new window
8.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第28期,1997年12月,頁1-77;new window
9. 林景蘇:〈譚嗣同兩性平等觀之研究〉,《文藻學報》第16期,2002年5月,頁263-280。
10.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個人觀念的起源、演變及其形態初探〉,《二十一世紀》總第84期,2004年8月,頁52-67。new window
11. 金觀濤:〈革命觀念在中國的起源和演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3期,2005年6月,頁1-51。new window
12. 姜廣輝,李有梁:〈蘇輿:晚清平實說理的公羊學家-以《春秋繁露義證》的詮釋風格為例〉,《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3期,2010年5月,頁32-37。
13. 孫江:〈拉伯克里「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布與文本之比較〉,《歷史研究》2010年第1期,頁116-137。
14. 張昭軍:〈晚清時期儒學的格局與譜系〉,《史學集刊》2007年第1期,頁21-28。
15. 張曉芬:〈欲成大事,不能味於歷史大勢—試論蘇輿《翼教叢編》文論中所反映的經世思想〉,《應華學報》第8期,2010年12月,頁55-83。new window
16.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52期,1999年4月,頁29-39。new window
17.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1895-1911)─近代科學思潮社會衝擊研究之一〉,《近代史研究集刊》第3期,1972年12月,頁557-625。
18. 郭國燦:〈近代尚力思潮述論〉,《二十一世紀》總第11期,1992年6月,頁24-33。new window
19. 郭雙林、龍國存:〈「國民」與「奴隸」對清末社會變遷過程中一組中堅概念的歷史考察〉,《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頁123-134。
20. 黃金麟:〈歷史的儀式戲劇—「歐戰」在中國〉,《新史學》第7卷第3期(1996年),頁91-131。new window
21. 葛兆光:〈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戊戌前後知識人中的佛學興趣及其思想意義〉,《二十一世紀》總第45 期,1998年2月,頁39-46。new window
22. 潘光哲:〈近現代中國「改造國民論」的討論〉,《開放時代》2003年6期,頁30-37。
23. 潘光哲:〈美國傳教士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國的發展(1861-1896)〉,《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1月,頁179-230。new window
24.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第16卷第3期,2005年9月,頁137-170。new window
25. 潘光哲:〈晚清中國的民主想像〉,《二十一世紀》總第67期,2001年10月,頁66-70。new window
26. 盧毅:〈世紀回眸—中國近現代文化保守主義的嬗變與傳承〉,《東南學術》2000年第2期,頁88-96。
27. 魏義霞:〈譚嗣同梁啟超「無我」說探異〉,《學習與探索》2011年第5期,頁44-47。
28. 羅志田:〈「天朝」怎樣開始「崩潰」—鴉片戰爭的現代詮釋〉,《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頁9-24。
29. 羅志田:〈天下與世界:清末士人關於人類社會認知的轉變—側重梁啟超的觀念〉,《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頁191-204。
30. 羅志田:〈清季保存國粹的朝野努力及其觀念異同〉,《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頁28-100。
六、觀念史與社科理論專著
(一)專書
1. (匈)阿爾帕德·紹科爾采著,凌鵬等譯,李康校:《反思性歷史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 (美)洛夫喬伊著,吳相譯:《觀念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美)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4. (美)諾夫喬伊著,張傳有、高秉江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5. (美)懷納(P. P. Wiener)編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編譯部主編,李亦園總審訂,古偉瀛等審訂:《觀念史大辭典‧政治與法律卷》,臺北市:編者,1987年。
6. (英)威廉斯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7. (德)馬克思·舍勒,羅悌論、林克、曹衛東譯:《價值的顛覆》,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8. 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 尼采著,周紅譯:《論道德的譜系》,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10. 李向平:《信仰但不認同︰當代中國信仰的社會學詮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二)單篇文章
1. (美)洛夫喬伊(Arthur O. Lovejoy)著,吳相譯:〈盧梭《論人類不平等》被臆度的尚古主義〉,收入氏著:《觀念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英)J. G. A. 波考克撰,任軍鋒譯:〈語言及其含義—政治思想研究的轉向〉,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 (英)昆廷·斯金納撰,任軍鋒譯:〈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 (英)昆廷·斯金納撰,任軍鋒譯:〈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英)昆廷·斯金納撰,任軍鋒譯:〈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 (英)斯蒂芬·柯林尼、J. G. A.波考克、昆廷·斯金納等撰,任軍鋒譯:〈什麼是思想史〉,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 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載入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8. 方維規:〈歷史語義學與概念史—關於定義和方法以及相關問題的若干思考〉,收入馮天瑜編:《語義的文化變遷》,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9. 林毓生:〈民主自由與中國的創造轉化〉,《思想與人物》,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
10. 金觀濤、劉青峰:〈導論:為甚麼從思想史轉向觀念史?〉,《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 阿蘭·布魯姆,韓潮譯:〈文本的研習〉,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 彭剛:〈歷史地理解思想:對斯金納有關思想史研究的理論反思的考察〉,收入丁耕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 湯志傑:〈本土觀念史研究芻議:從歷史語意與社會結構摸索、建構本土理論的提議〉,收入鄒川雄、蘇峰山主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慶祝葉啟政教授榮退論文集》,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9年。
(三)期刊論文
1. 孔新峰:〈「語境」中的「語境主義」:昆廷斯金納政治思想史研究發微〉,《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1期,頁32-55。
2. 方維規:〈歷史沈澱於特定概念〉,《二十一世紀》總 111期,2009年2月,頁124-131。
3. 林端:〈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卡迪審判」或「第三領域」─韋伯與黃宗智的比較〉,《中西法律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頁425-453。
4. 林端:〈社會學家視野中的法與社會〉,《江蘇警官學院學報》第21卷第1期,2006年1月,頁96-99。
5. 林端:〈儒家倫理的「脈絡化的普遍主義」〉,《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9年8月,頁5-8。
6. 林端:〈儒家學說的「角色理論」〉,《清華法治論衡》第七輯,2006年,頁125-148。
7. 金觀濤、劉青峰:〈歷史研究的客觀性─論觀念史圖像中的真實〉,《新史學》第18卷第1期,2007年3月,頁87-119。new window
8. 陳少明:〈穿越理解的雙重屏障─論史華慈的思想史觀〉,《開放時代》2001年第5期,頁25-33。
9. 楊貞德:〈歷史、論述與「語言」分析─波卡克之政治思想研究方法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4期,1997年,頁151-179。new window
10. 龔雋:〈作為思想史的禪學寫作─以漢語語境禪學研究為中心的方法論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7月,頁79-112。new window
七、其他
(一)專書
1. (法)茱莉亞·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趙靚譯:《中國婦女》,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年。
2. (美)歐大年着,劉心勇等譯:《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德)鮑吾剛著,嚴蓓雯等譯:《中國人的幸福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5. Carl L. Becker著,何兆武譯:《十八世紀哲學家的天城》,北京:三聯書店,2001。
6.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7. 干春松:《制度儒學》,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 : 世紀出版集團發行,2006年。
8. 王泰升:《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9. 王紹璽著:《小妾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
10. 李怡:《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臺北:秀威資訊,2005年。
11. 杜芳琴:《發現婦女的歷史─中國婦女史論集》,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12.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13.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14.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收入李維武編:《徐復觀文集》,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湖北省:新華經銷,2002年,第三卷。
15.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04年。new window
16. 徐復觀:《儒家思想與人文世界》,收入李維武編:《徐復觀文集》,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湖北省:新華經銷,2002年,第二卷。
17. 陳其南:《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市:允晨文化,1998年。new window
18.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19. 陳鼓應注譯:《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20. 黃光國:《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臺北:心理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21.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new window
22. 楊學為總主編:《中國考試通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4年。
23. 譚偉倫主編:《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二)單篇文章
1. (日)楠山春樹著:〈河上公注の特殊相〉,《老子伝說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9年。
2. 李豐楙:〈葛洪《抱朴子》內篇的「氣」、「無」學說─中國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的基礎〉,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
3. 洪修平:〈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載《中華佛學學報》1999年第12期,頁303-315。
4. 袁進:〈儒家與歷史進步主義〉,收入《中國文化的傳承與開拓:香港中文大學四十週年校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5. 張崑將:〈安藤昌義的儒教批評及其對《四書》的評論〉,《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6. 黃錦鋐:〈六十年來的莊子學〉,《莊子及其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1. 王先明:〈現代化與傳統中學的結構性變動〉,《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頁51-52。
2. 王明珂:〈女人、不潔與村寨認同:岷江上游的毒藥貓故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70本第3分,1999年9月,頁699-738。new window
3. 田慧霞:〈從人權視角解讀莊子思想〉,《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4期,2009年7月,頁115-118。
4. 安井伸介:〈一元的倫理秩序─中國無政府主義倫理觀的一個面向〉,《政治科學論叢》第41期,2009年9月,頁119-122。new window
5. 林啟屏:〈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關鍵事件及其意義─以「秦火焚書」為討論的核心〉,《清華學報》新36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09-133。new window
6. 林啟屏:〈古代文獻中的「德」及其分化─以先秦儒學為討論中心〉,《清華學報》第35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03-129。new window
7. 林啟屏:〈建構與真實:從「語言」的角度論先秦儒家的人觀〉,《國學學刊》第4期,2010年12月,頁99-110。
8. 邱偉雲:〈關鍵詞叢與文本意義挖掘的嘗試:以《清季外交史料》為例〉,收入項潔等主編:《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頁159-188。new window
9. 高瑞泉:〈論《莊子》「物無貴賤」說之雙重意涵〉,《社會科學》2010年第10期,頁96-106。
10. 黃光國:〈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教育與社會研究》第2期,2001年6月,頁1-34。new window
11.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史中的「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現象及其研究方法論問題〉,《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頁55-78。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1. 安井伸介:〈中國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基礎〉,臺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2.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3. 陳弘學:〈先秦諸子法思想探析-當代視域的解讀與重構,以儒墨道法四家為主要考察對象〉,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4. 詹今慧:〈周秦漢出土法律文獻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new window
5. 鄭柏彰:〈嚴復與章太炎之道家思想研究〉,嘉義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6. 韓承樺:〈語言、翻譯與思想-嚴譯《羣學肄言》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五)古籍
1. (五代)劉昫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1年。
2.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0年。
3.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0年。
八、外文論著
1. Alex Callinicos. Equality. Cambridge, U.K. : Polity Press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2. Alfred Schutz 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fe-World. Trans., R. M. Zaner and H. T. Engelhardt, Jr.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3. Arthur O. Lovejoy. “ The Supposed Primitivism of Rousseau's "Discourse on Inequality".” Modern Philology 21:2(Nov. 1923):165-186.
4. Arthur O. Lovejoy.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Idea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1 (Jan. 1940):3-23.
5. Arthur O. 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6.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 Preliminary Reflections.” in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 Ed., John K. Fairbank.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15-30.
7. Benjamin I. Schwartz.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8. Benjamin Schwartz.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9. Francis Campbell Hood. The Divine politics of Thomas Hobb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10. J. G. A. Pocock. “Languag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 G. A. Pocock, Politics, Language, and Times: Essay o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3-41.
11. 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12. Ko-wu Huang. 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3. Michael Gasster.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14.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c1983.
15. Mortimer J. Adler. Six great ideas: truth, goodness, beauty, liberty, equality, justice: ideas we judge by, ideas we act 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 London : Collier Macmillan, 1984, c1981.
16. Quentin Skinner. “Interpret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ech acts.” in Quentin Sknner, Visions of Politics, vol. I, Regarding Meth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7. 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8. Reinhart Koselleck. “Begriffsgeschichte and social history.” Economy and Society 11: 4 (1982):409-427.
19. Reinhart Koselleck. “Linguistic Change and the History of Events.”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61:4 (Dec. 1989):649-666.
20. Reinhart Koselleck. “Social History and Conceptual His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2:3 (Spring 1989):308-325.
21. Reinhart Koselleck.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Timing History: Spacing Concepts. Trans., Todd Samuel Presner and othe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2. Robert A. Dahl. On political equality.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2006.
23. Turner Bryan. Equality. Chichester: Ellis Horwood ; London ; New York: Tavistock Publcations, 1986.
24. Viren Murthy.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Zhang Taiyan: The Resistance of Consciousness. Leiden; Boston: Brill, 2011.
25. Wittgenstein.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 G.E.M. Anscombe, P.M.S. Hacker and Joachim Schulte.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 Malden, Mass. : Wiley-Blackwell, 200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