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多重邊緣裡的宰制與賦權:臺灣的性別、運動與國族
作者:姜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ing Chiang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東治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女性主義運動社會學認同女性運動員國族主義feminismsociology of sportidentityfemale athletesnation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9
當今運動場域交織出了一個有關性別、國族、認同、霸權和意識型態的故事,權力運作刻畫著宰制與抵抗。然而,現代運動、國族主義乃至於女性主義,均是西方現代性的產物,承載了西方的歷史質性(historicity)。非西方、性別觀點的「運動與國族主義」討論長期處於學術場域的邊緣位置,突顯出此觀點的批判性、政治性與研究價值。因此,本文即企圖建立一個在地/臺灣觀點的運動與國族主義的性別討論。透過歷史社會學的觀點,多元研究方法的運用,重構一個貫穿日本殖民、國民黨威權統治、臺灣國族主義興起至今的女性運動史。研究發現臺灣菁英女性運動員在臺灣運動/體育及國族主義的發展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她們「撐起了半邊天」,對於理解臺灣運動/體育與國族主義的繼受而言至關緊要,基於臺灣特殊的歷史處境,她們開創出有別於西方的解放與賦權可能,但在這個過程中,她們仍和多重邊緣的困境對抗、奮鬥,有時仍難免妥協。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cultural discourses, a significant amou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With this in mind,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both nationalism and sport we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a western value system and have been dominated by men. Many early feminists viewed sport as an inherently inappropriate site for their energies because of its institutionalised sexism. Both non-western and female perspectives have been relatively marginal and often trivialized in debates on sport and nationalism. Thus, this research built contextualized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s of gender discourses on sport and nationalism in Taiwan. Modern Taiwan,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o nowadays, with its multi-colonized history and belated modernity, has a very different ‘national’ story from most western societies. The way that sport is articulated with Taiwanese nationalism is also unique. Nationalism is the undertone of the imagination and practice of sport in Taiwan.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how Taiwanese female athletes have been represented in the history of sport and Taiwanese nationalism and on what symbolic roles they have been assigned. The interviews with many important female athletes expressed their life experiences. It is found that when sports women succeed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especially while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failed, they became the national hero and ‘the glory of Taiwan’. In sum,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Taiwanese sport nationalism creates empowerment opportunities for female athletes. The history of Taiwan sport nationalism will be incomplete without the story of female athletes. However,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men still take the dominant roles in Taiwan’s sport field. Gendered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uch as the beauty myth and compulsory heterosexuality, still dominate Taiwanese female athletes’ media representation and further influence their practice and self-identity.
參考文獻
一二高女登新高山。 (1923年7月11日) 。臺灣日日新報,4版。
丁學偉 (1998年3月14日) 。紀政告夫婿外遇公堂對質。中國時報。取自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olympic2000/effort/proud/about8.htm
刁筱華 (譯) (1998) 。女人的世界史。臺北市:麥田。 (Miles, R., 1988)
二十年來的臺灣婦女編輯委員會 (1965) 。二十年來的臺灣婦女。臺北市: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
力力男子、碧濤女子籃球隊 (1960) 。本隊訪港日記之一頁。載於力力男子、碧濤女子籃球隊 (主編) ,力力男子、碧濤女子籃球隊十、十一週年聯合紀念刊 (頁76) 。臺北市:力力男子、碧濤女子籃球隊。
大連紀事:警察官學水泳。 (1916年8月7日) 。臺灣日日新報,4版。
「女舉人」的苦衷,誰在乎。 (2008年8月14日) 。聯合報,C1版。
上月為建仔打氣 今天自己爭氣。 (2008年6月9日)。聯合報,A1版。
女子體育家來臺。 (1917年5月11日) 。臺灣日日新報,6版。
女生修學旅行。 (1918年11月4日) 。臺灣日日新報,4版。
女生徒四十名,擬登新高山。 (1923年7月10日) 。臺灣日日新報。
女子三級跳遠,林月雲接近日本記錄。 (1931年11月2日) 。臺灣日日新報,7版。
王雲上 (1992年9月16日) 。跆拳金牌選手,保送商學系。聯合報,6版。
王志弘、許妍飛 (譯) (2006)。社會認同。臺北:巨流。 (Jenkins, R., 1996)
王仁德 (1907) 。女子體育論。臺灣教育會雜誌,66,2。
王雅各 (2004) 。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 (主編) ,質性研究 (頁1-155) 。臺北:心理。
王雅各 (1999) 。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王甫昌 (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new window
王宗蓉 (2012年2月28日) 。鮮話題/老牌女籃國手見聞錄。聯合報,D4版。
王樹衡、吳若寧 (2004年9月10日) 。紅地毯上另一種星光。聯合報,D8版。
王樹衡 (2004年8月28日) 。棒球拿給跆拳簽。聯合晚報,2版。
王樹衡 (2004年9月22日) 。陳詩欣朱木炎:不涉政治。聯合晚報,2版。
王樹衡 (2008年8月9日) 。陳葦菱 臺灣謝謝妳。聯合晚報,A3版。
太挺林書豪 網友砲轟愛爾達球評。 (2012年3月7日) 。自由時報。取自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special/linsanity/news.php?type=l&;no=612158
中央社 (1968年12月9日) 。亞洲男女鐵人楊傳廣和紀政,於九日上午正式宣誓加入中國國民黨。取自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5920906
中央社 (1968年12月26日) 。紀政瑞爾宣佈婚訊。取自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5901267
中央社 (1968年12月26日) 。紀政親筆函。取自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dtd_result_frame.jsp?dtdid=11&;index_field=all&;keyword=%E7%B4%80%E6%94%BF%E8%A6%AA%E7%AD%86%E5%87%BD
包勇敏、宮泰順 (1988年9月19日) 。給她重量得來金牌 小夭妹,我想擁抱妳。聯合報,5版。
叱吒風雲的純德女子籃球隊。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女人網站。取自http://women.nmth.gov.tw/zh-tw/Content/Content.aspx?para=141&;page=0&;Class=41
安碧芸、駱碧蓮 (2009) 。棒球不能承受之重:2008北京奧運棒球賽國族意識報導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取自http://ccs.nccu.edu.tw/UPLOAD_FILES/HISTORY_PAPER_FILES/1110_1.pdfnew window
艾珈如 (2009) 。2008年北京奧運女性運動圖像與視覺論述分析:以蘋果日報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江政寬 (譯) (2000) 。後現代歷史學:從卡耳和艾爾頓到羅狄與懷特。臺北市:麥田。 (Jenkins, K., 1995)
江明倉 (2009) 。奧林匹克與後殖民:中華臺北會籍演變之歷史社會學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 。體壇精英口述歷史叢書-飛躍羚羊紀政。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共進會及體育。 (1916年4月17日) 。臺灣日日新報,6版。
有幸身為中華兒女 紀政婚後不變國籍。(1970年12月18日) 。聯合報,3版。
同樂晚會?奧運村選美陳怡安金牌。 (1988年10月3日) 。聯合報,6版。
宋素風 (譯) (2010) 。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Butler, J., 1999)
李一中 (2002年4月20日) 。林德福讚林義傑臺灣之光。聯合報,31版。
李妮蓉 (2010) 。焦點v.s.「嬌」點-建構媒體形塑的性別與運動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李尚遠 (譯) (2002) 。帝國。臺北市:商周。 (Hardt, M. &; Negri, A, 2000)
李瓊月 (2008) 。拓荒者與呂秀蓮:拓荒者出版社。載於國家文化總會 (主編) ,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 (頁158-171) 。臺北市:國家文化總會、女書文化出。new window
李家沂 (譯) (1997) 。分析性的爭辯:瞭解文化相對的自主性。載於吳潛誠 (主編) ,文化與社會。臺北:立緒。
汪民安 (編) (2010) 。福柯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汪暉 (2010) 。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汪宏倫 (2010) 。臺灣的「後現代狀況。載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 (主編) ,帝國邊緣:臺灣現代性的考察 (頁509-548) 。臺北市:群學。
吳志杰 (譯) (2006) 。現代性的多重建構。載於周憲 (主編) ,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 (頁42-53)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Hall, S., 1993)
吳叡人 (2001) 。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載於林家龍、鄭永年 (主編) ,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 (頁43-110)。臺北:新自然主義。
吳叡人 (2006) 。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思想,3,93-103。
吳文星 (1986) 。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載於瞿海源、章英華 (主編) ,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上冊) (頁179-208)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吳由美 (2006) 。臺灣國家認同的發展與反思。載於施正鋒 (主編) ,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 (頁83-116)。臺北: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吳育光 (2004年8月27日) 。臺灣情結。聯合晚報,3版。
呂秀蓮 (1976) 。新女性主義。臺北:敦理。new window
呂秀蓮 (1977) 。新女性何去何從。臺北:拓荒者。
村上信彥 (1982) 。大正女性史 (上冊) 。東京:理論社。
何求 (1988年9月23日)。金牌也黯然。聯合報,10版。
辛啟松 (2008年8月11日) 。陳葦綾想當老師 行政院允全力幫忙。蘋果日報,D05版。
周憲 (2006) 。序言。載於周憲 (主編),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 (頁i-xxvii)。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周正 (1970年11月30日) 。六屆亞運期間臺視的新聞節目。電視週刊,425,22-2。
周守訓 (1996年8月2日) 。銀牌背後,聯合晚報。
林宇玲 (2007) 。偏遠地區學童的電玩實踐與性別建構-以臺北縣烏來地區某國小年級學童為例。新聞學研究,90,43-99。new window
林正芳 (譯) (1999)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Tsurumi, P., 1977)
林心如 (譯) (2009) 。塞杜文選 (一 )—他種時間/城市/民族。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Ward, G., 2000)
林南谷 (2004年8月26日) 。台視播奧運 中華隊變臺灣隊。聯合報,A11版。
林享明、陳宏銘、辛啟松 (2008年8月20日) 。盧映錡光榮遊街 陳葦綾榮譽市民。蘋果日報,D07版。
林享明 (2008年8月14日) 。盧映錡教職有譜,奶奶開心道謝。蘋果日報,D04版。
邵冰如 (2004年9月8日) 。男足千萬 女足只有零。聯合晚報,13版。
邵一銘 (2007) 。戰後臺灣女子籃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2006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邱金松 (1985)。臺灣省推展社區全民運動之探討。體育學報,7,1。new window
佩瑄 (1972年1月17日) 。體育天地:亞東女籃周遊列國。電視週刊,484,20。
社論:亞東女籃的成功範例。 (1972年3月30日) 。聯合報,2版。
社論:亞東女籃隊征歐的收穫與意義。 (1973年10月18日) 。聯合報,2版。
社論:陳靜得獎,祝賀與省思。 (1996年8月1日) 。聯合報,2版。
社論:愛臺灣的方式。 (2008年6月10日) 。聯合報,A2版。
社論:向含光發熱的國民英雄致敬。 (2011年10月15日) 。聯合報,A2版。
社論:奧運金牌不是夢。 (2004年8月27日) 。聯合晚報,2版。
社論:臺灣警醒!棒球輸大陸與陳水扁洗錢。 (2008年8月19日) 。聯合報,A2版。
社論:體育的英雄與狗雄。 (2011年6月18日) 。聯合晚報,A2版。
社論:從省運談到當前的體育活動。 (1973年10月19日) 。聯合報,2版。
社論:體育的英雄與狗雄。 (2011年6月18日) 。聯合晚報,A2版。
社論:臺灣之光魅力無限。 (2011年10月24日) 。聯合晚報,A2版。
社論:向含光發熱的國民英雄致敬。 (2011年10月15日) 。聯合報,A2版。
社論:奧運選手找頭路。 (2008年8月11日) 。聯合晚報,A2版。
社論:是夢想還是夢魘-北京奧運的表象與真相。 (2008年8月9日) 。自由時報,A2版。
金人 (1988年9月19日) 。金人隨筆:陳怡安的金牌一抒中華鬱悶。民生報,2版。
金「童」金「英」金「安」。 (1992年8月7日) 。聯合報,5版。
孟繁荔 (2004年8月28日) 。奧運雙金,不論是「我國」、「臺灣」或是「中華」。聯合報,A15版。
洪鎌德 (2004)。當代主義。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洪鎌德 (2009) 。當代社會科學導論。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胡幼慧 (1996) 。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 (主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以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7-44)。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 (1996) 。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 (主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以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頁141-158)。臺北市:巨流。
施正鋒 (2000) 。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施正鋒 (2005) 。臺灣國家認同。臺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施正鋒 (2012)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民主制度:常識治國的邪惡。臺中市:新新臺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施克敏 (1966年12月14日) 。紀政哭了。聯合報,7版。
姜穎 (2008) 。青少女手機使用意涵:規訓的逸逃與自我認同的型塑-以某天主教女校生手機使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世新大學,臺北市。
姜王景 (1988年10月21日) 。「星星」相惜。民生報,10版。
苗延威 (2007) 。從視覺科技看清末纏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5,1-45。new window
紀政東京度蜜月只羨鴛鴦不羨仙。(1970年12月29日) 。聯合報,3版。
紀政、林榮泰、連錦堅 (2006) 。萬步寶島行。臺北市:希望基金會
范正祥 (2004年9月7日) 。扁:2008年奧運奪7金。自由時報,5版。
侯千娟 (2008年8月13日) 。女力士太中性,上廁所都要人陪。自由時報,A3版。
姚瑞宸 (2008年8月27日) 。中華兵敗 要學蘇麗文。蘋果日報,D02版。
倪仲俊 (2009) 。國技的重量-一九六0年代末期少棒熱相關報紙新聞論述中的國族主義話語初探。通識研究集刊,15,199-216。new window
徐元民 (2009) 。臺灣當代樹立體育專業形象的知識份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期末報告。new window
孫治本 (2011) 。族群關係的演變。載於章英華等 (主編) ,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上冊) (頁310-339) 。臺北市:政治大學、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高女登大屯山。 (1918年2月24日) 。臺灣日日新報,6版。
高女體育。 (1923年10月13日) 。臺灣日日新報,8版。
高正源 (1988年9月23日) 。海峽兩岸外,何灼強身短情長,灼強「仰」慕溜溜的陳姑娘。民生報,3版。
島都瑣文。 (1931年6月6日。) 。臺灣新民報,第367號。
亞東女籃載譽歸國。行政院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取自
http://km.moc.gov.tw/myphoto/show.asp?categoryid=126
唐在揚 (2004年8月30日) 。金牌西施。聯合晚報,3版。
郭劼 (譯) (2009) 。消解性別。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Butler, J., 2004)
郭希芬 (1967) 。中國體育史。臺北市:商務。
國史館教育志編纂委員會 (1990) 。中華民國史教育志 (初稿) 。臺北縣:國史館。
國語學校秋季運動會。(1903年12月2日)。臺灣日日新報,3版。
許義雄 (1991) 。從建國八十年談—我國學校體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臺灣省學校體育雙月刊,1(1),2-5。
許明禮 (2004年12月30日) 。陳:純屬誤會,近日發表聲明。自由時報,22版。
許明禮、姚介修 (2004年9月3日) 。英雄凱旋機場塞爆 迎接臺灣之光。自由時報,17版。
陳逸淳 (譯) (2012) 。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臺北:麥田。 (Bourdieu, P., 1987)
陳芳明 (2011) 。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市,麥田。
陳子軒 (2007) 。國族 (的) 運動—棒球與臺灣認同。文化研究月報,68。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68/journal_park681.htm。
陳子軒 (2008) 。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新聞學研究,96,213-259。
陳子軒 (2013) 。邁向批判運動社會學/身體文化研究。體育學報,45(4),267-278。new window
陳柔縉 (2005) 。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陳光興 (2006) 。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市:行人。new window
陳映真 (1997) 。臺灣的美國化改造。載於丹陽 (著),回歸的巡禮—給文琪的十五封信。臺北市:人間。.
陳怡安奪得中華奧運史上第一面金牌。 (1988年9月19日) 。民生報,1版。
陳怡安 金牌美女:選手村選美,再度露鋒芒。 (1988年10月3日) 。民生報,2版。
陳怡安刻意裝扮,張菲驀然看到洋娃娃。 (1988年10月22日) 。民生報,10版。
陳東旭 (2008年8月7日) 。京奧火炬 融化兩岸。聯合晚報,A3版。
陳敏鳳 (2004年9月7日) 。扁:盼臺灣隊下屆奪七金。聯合報,A2版)。
陳揚盛 (2008年8月12日) 。聘陳葦綾任講師 臺灣體大點頭。蘋果日報,D03版。
陳葦綾改裝飄出女人味。 (2008年8月27日) 。蘋果日報,C06版。
陳國偉 (2008年8月26日) 。蘇麗文 臺灣驕傲。蘋果日報,D02版。
陳國偉 (2008年8月22日) 。蘇麗文戰到倒下「你是我們的金牌」。蘋果日報,D01版。
曹衛東 (譯) (2006) 。現代的時代意識及其自我確證的要求。載於周憲 (主編),文化現代性精粹讀本 (頁3-21)。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Habermas, J. 1985)
梁啟超 (1978) 。新民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盛竹如 (1995) 。螢光幕前-盛竹如回憶錄。臺北縣:新新聞。
盛竹如 (1967年8月28日) 。德國人熱愛足球。電視週刊,255,18。
盛竹如 (1968年8月5日) 。亞洲杯女籃賽與電視實況轉播。電視週刊,304,4。
盛竹如 (1967年3月20日) 。曼谷亞運採訪紀實。電視週刊,232,5-9。
盛竹如 (1971年1月4日) 。亞運採訪歸來。電視週刊,430,8-9。
紹政 (1964年10月12日) 。世運滄桑錄 (上) 。電視週刊,105,43-50。
紹政 (1964年10月19日) 。世運滄桑錄 (下) 。電視週刊,106,43-50。
黃俊傑 (2009)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黃煌雄 (2006)。兩個太陽的臺灣:非武裝抗日史論。臺北:時報。new window
黃冠華 (2011) 。國族、快感與資本:國際運動景觀的邏輯。新聞學研究,107,291-323。new window
黃東治 (2008) 。運動與國族主義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東治 (2006) 。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載於施正鋒 (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 (頁579-615) 。臺北:臺灣國際研究學會。
黃金麟 (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985-1937。臺北市:聯經。
黃金麟 (2010) 。公民權與公民身體。載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 (主編) ,帝國邊緣 (頁251-281)。臺北市:群學。
黃金麟 (2011) 。國家的技藝與身體治理。載於章英華等 (主編) ,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下冊) (頁503-527)。臺北市:政治大學、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黃巧君 (2010) 。臺灣女子體育組織發展之研究 (1982~2007) 。臺東大學體育學報,13,59-82。new window
黃麗華 (2004年8月27日) 。臺灣驕傲。聯合晚報,3版。
黃維助 (2004年12月30日) 。陳詩欣赴中任教?體委會不准。自由時報,22版。
黃顯祐 (2008年8月17日) 。棒球輸的 女壘討回來。聯合報,AA4版。
黃國樑 (2008年8月26日) 。馬誇蘇麗文:臺灣精神。聯合晚報,AA1版。
湯志傑 (2009a) 。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臺灣的現況。思與言,47(1),1-126。new window
湯志傑 (2009b) 。本土觀念史研究芻議:從歷史語意與社會結構摸索、建構本土理論的提議。載於鄒川雄、蘇峰山 (主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曾瑞成 (2000) 。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 (1949-1997)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曾淑卿 (譯) (2007) 。日本女人在臺灣:日治臺灣生活史 (大正篇1912-1925) 。臺北:時報。 (竹中信子,2001)
曾韋禎 (2008年8月10日) 。民運人士:較1936年柏林奧運 京奧更邪惡。自由時報,A4版。
曾懿晴、蔡政諺、陳東旭 (2008年8月16日) 。八一五國難日。聯合報,A6版。
游鑑明 (1987) 。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ew window
游鑑明 (2000) 。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1-75。new window
游鑑明 (2011) 。走出自我:民國百年婦女四部曲。載於章英華等 (主編) ,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 (上冊) (頁275-307) 。臺北市:政治大學、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鈴木梅太郎 (1903) 。公學校體操教授的概要。臺灣教育會雜誌,11,32。
湖海琅涵 南部通信:修學旅行。 (1909年12月14日) 。臺灣日日新報,4版。
傅大為 (1991) 。歷史建構、邊陲策略與「中國化」:對臺灣「行為及社會科學中國化」提法的思想研究。島嶼邊緣,1(1),103-127。
傅達仁 (1972年2月28日) 。隨亞東隊赴美採訪追記:橄欖加咖啡。電視週刊,490,40-41。
傅達仁 (1972年3月6日) 。隨亞東隊赴美採訪追記之二:橄欖加咖啡。電視週刊,491,40-41。
傅達仁 (1972年3月20日) 。隨亞東隊赴美採訪追記之三:橄欖加咖啡。電視週刊,493,38-29。
黑白集:請回來結婚。 (1970年12月14日) 。聯合報,6版。
黑白集:成敗論英雄。 (1973年12月14日) 。聯合報,3版。
黑白集:兩面金牌。 (1988年9月20日) 。聯合報,2版。
黑白集:以臺灣之名。 (2002年6月20日) 。聯合報,2版。
黑白集:死都不想放手。 (2008年8月11日) 。聯合報,A2版。
彭豫立 (1996年8月2日) 。前進奧運:讓選手專業化。聯合報,11版。
崔家寧、藍宗標 (2005年9月14日) 。選臺灣小姐?陳詩欣:誇張。聯合晚報,7版。
棒球栽跟頭 我再無自豪優勢。 (2008年8月17日) 。聯合報,AA2版。
張力可 (2000) 。全球化/在地化的辯證——九○年代臺灣棒球場域的認同動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8,245-286。new window
張妙瑛等著 (2009) 。臺灣體育史。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董進霞 (2007) 。她們撐起了大半邊天—當代中國女子競技體育透視。北京:九州。
楊翠 (2008) 。婦女解放意識的種子-彰化婦女共勵會。載於范情等 (主編) ,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 (頁74-83) 。
臺北市:國家文化總會、女書文化。
葉益青 (2008) 。衝破禁忌舞動生命之地:蔡瑞月舞蹈社。載於范情等 (主編) ,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 (頁146-157) 。臺北市:國家文化總會、女書文化。new window
葉士宏 (2012年8月11日) 。曾櫟騁奪牌 全台「銅歡」。自由時報,A01版。
楊瑞松 (2005) 。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1-44。new window
運動會解。 (1898年12月13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運動的效果。 (1911年8月23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運動的德育。 (1911年8月23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運動的智育。 (1911年8月23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電視週刊社 (1962年12月3日) 。體育節目新動態。電視週刊,8,30。
電視週刊社 (1962年12月31日) 。早、慶兩大學棒球賽,電視機前觀眾爆滿。電視週刊,12,6。
電視週刊社 (1963年5月13日) 。黃金時代:天鵝溜冰隊表演溜冰特技。電視週刊,31,14。
電視週刊社 (1963年5月20日) 。雪兒薇亞女主角陳惠津。電視週刊,32,44。
電視週刊社 (1963年7月8日) 。技巧運動。電視週刊,39,42。
電視週刊社 (1964年2月24日) 。臺視節目一年:臺灣電視公司一年來節目概況 (下) 。電視週刊,72,51-53。
電視週刊社 (1965年10月18日) 。今日體育:機車運動。電視週刊,158,29。
電視週刊社 (1965年11月22日) 。今日體育:女子足球運動。電視週刊,163,47。
電視週刊社 (1967年6月12日) 。黃金時代:北一女中體育活動。電視週刊,244,33。
電視週刊社 (1964年11月2日) 。歡迎鐵人楊傳廣。電視週刊,108,32。
電視週刊社 (1963年10月21日) 。體育時間:訪問純德女子籃球隊。電視週刊,54,33。
電視週刊社 (1965年3月22日) 。訪問中華女子籃球代表隊。電視週刊,128,29-30。
電視週刊社 (1968年8月19日) 。從亞洲杯女子籃球賽,談我國今後籃運的發展。電視週刊,306,4-10。
電視週刊社 (1970年12月14日) 。本期封面人物:外國記者筆下的紀政。電視週刊,427,6。
電視週刊社 (1972年4月17日) 。臺視外記。電視週刊,497,30。
電視週刊社 (1972年3月27日) 。熱烈歡迎亞東女籃凱旋榮歸。電視週刊,494,8-9。
電視週刊社 (1970年12月21日) 。亞運報導之二:中華代表隊與紀政精神。電視週刊,428,8。
電視週刊社 (1963年3月4日) 。讀者投書。電視週刊,21,48。
聖火不來「大家是輸家」。 (2007年9月22日) 。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070922/3840006/
賈亦珍 (1966年8月2日) 。僑胞憤怒:下次把國旗穿上身。聯合報,5版。
賈亦珍 (1996年8月1日) 。陳靜:不要把我當外人。聯合報,9版。
詹偉雄 (2011年12月21日) 。說說「光」。聯合報,A17版。
詹健全 (2008年8月18日) 。為棒球報仇 中華女壘打垮中國。蘋果日報,D03版。
雷光涵 (2004年8月27日) 。陳詩欣出腳,臺灣重砲。聯合晚報,3版。
葉啓政 (2001) 。社會學和本土化。臺北市:巨流。
熊凱弟 (譯) (2009)。日本女人在臺灣:日治臺灣生活史 昭和篇(上) 1926-1945。臺北市:時報。 (竹中信子,2001)
臺中短信:公學生遠足。 (1918年5月15日) 。臺灣日日新報,6版。
臺中高女學生往登新高山。 (1923年7月13日)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之光或臺灣沾光。 (2012年2月21日) 。聯合報,A2版。
彰化高女登新高山。 (1923年7月15日) 。臺灣日日新報。
鄧志祥 (2009) 。「中國」、「中華」,還是「臺灣」?-以北京奧運棒球中台之戰為例談兩岸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取自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137&;P_YEAR=2009
蔡禎雄 (1995) 。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蔡禎雄 (1998) 。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蔡慶立、陳奕仲 (2003年3月15日)。「飛躍的羚羊」紀政60歲生日談兩段婚姻不禁潸然落淚。今日新聞網。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3/03/15/733-1425844.htm
蔡彰盛 (2011年2月14日) 。感念養育恩 紀政長女返台學國台語。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4/today-life4.htm
蔡瑞月 (1954年10月12日) 。軍中需要怎樣的舞蹈呢,聯合報,6版。
蔡淑鈴、瞿海源 (1989) 。主客觀職業量表之初步建構。載於伊慶春、朱瑞玲 (主編),臺灣社會現象的分析 (頁477-516)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鄭鴻生 (2012) 。尋找大範男孩。臺北市:印刻。
鄭美里 (2008) 。陋巷曙光-婦女新知博愛路辦公室舊址。載於范情等 (主編) ,女人屐痕:臺灣女性文化地標 (頁172-183) 。臺北市:國家文化總會、女書文化。new window
黎玉璽 (1976) 。總統蔣公體育訓詞。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
稻江女校運動會。 (1916年11月16日) 。臺灣日日新報,6版。
稻江競渡。 (1905年7月2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論議:全台齊興尚武會議。 (1900年1月28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論家庭教育之必要 (四) 。 (1910年1月30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潘建國 (1996年8月1日) 。顧及父母,不批評大陸。聯合報,5版。
魯永明、曾增勳、蔡宗明 (2008年8月10日) 。師生眼中,葦綾是「超人」。聯合報,A1版。
盧郁加 (2012年2月16日) 。我們對「臺灣之光」的飢渴。蘋果日報,A19版。
龍柏安 (2008年8月18日) 。女壘修理中國 復仇。自由時報,S01版。
劉暉 (譯) (2002) 。男性統治。深圳:海天。 (Bourdieu, P., 1998)
劉俊卿、王信良 (1999)。時光隧道:臺灣籃運60年。臺北市:民生報。
劉昌德 (2008) 。帝國搖旗,國族吶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0,33-77。new window
劉芝音 (2007) 。近代臺灣體育運動與女性1895-2006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劉進枰 (1994)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籍演變之歷史考察1949-1981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忠杰 (2005年4月29日)。女子體育運動協會明成立。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property/20050429/1745679/
鍾俊敏 (2006) 。臺灣棒球、民族認同、和日本殖民主義1895-1945。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 (4) ,1-10。
鍾俊敏 (2007) 。奧林匹克活動與臺灣國族主義-運動與政治關係之再思考。大專體育學刊,9 (4) ,17-27。new window
戴國煇、葉芸芸 (1992) 。愛憎2,28。臺北市:遠流。
講習中之體育。 (1915年7月13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謝文、林兆億 (1996) 。 乒乓球選手世界冠軍陳靜「叛變」臺灣始末。新新聞,491。
聯合報系服務台 跆拳雙嬌贈彩照。 (1988年10月26日) 。聯合報,7版。
雜報:美人落水。 (1905年7月2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雜報:臺南新年競自轉車。 (1909年1月7日) 。臺灣日日新 報,5版。
雜報:艋校運動會況。 (1910年11月8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雜報:番人運動。 (1910年10月20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雜報:運動會況。 (1909年11月9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闘龍船及迷信。 (1906年7月7日) 。臺灣日日新報,5版。
擴及全身的效果。 (1911年8月23日) 。臺灣日日新報,3版。
蕭阿勤 (2005) 。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臺灣一九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臺灣社會學,9,1-58。new window
蘇碩斌 (2011) 。休閒、運動與觀光。載於章英華等 (主編) ,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 (下冊) (頁621-653) 。臺北市:政治大學、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蘇嘉祥 (1996年8月1日) 。以寬闊胸襟看陳靜得牌。民生報,2版。
蘇永耀 (2008年8月8日) 。京奧 鞏固中國獨裁政權。自由時報,A2版。
蘇麗文,臺灣真女人負傷奮戰 感動兩岸。 (2008年8月23日) 。蘋果日報,D01版。
嚴澤勝 (譯) (2010) 。什麼是批判。載於汪民安 (主編) ,福柯讀本 (頁135-149)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鶴駕臨圓山運動場。 (1923年4月26日) 。臺灣日日新報,6版。
1974年第一屆臺灣女子少年棒球賽。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女人網站。取自
http://women.nmth.gov.tw/zh-tw/Content/Content.aspx?para=142&;page=0&;Class=41
Allen, S. (1998). Identity: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race’, ethnicity and nationality. In N. Charles &; H. Hintjens (Ed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pp. 46-64). London, UK: Routledge.
Anthias, F. &; Yuval-Davis, N. (1989). Woman-Nation-State.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volume 4 (pp. 1457-1488). London, UK: Routledge.
Bairner, A. (2001). Sport,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Albany, NY: SUNY.
Bairner, A. (2008). Sport,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relevance, impact, consequences.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 49: 43-53.
Bairner, A. (2012). For a sociology of sport.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9, 102-117.
Baliber, E. (1994). Masses, classes, ideas: studies on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before and after Marx. New York, NY: Routledge.
Benton, S. (1998). Founding fathers and earth mothers: women’s place at the ‘birth’ of nations. In N. Charles &; H. Hintjens (Ed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pp. 27-45). London, UK: Routledge.
Billig, M. (1995). Flagging the homeland daily.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volume 4 (pp, 1430-1469). London, UK: Routledge.

Blom, I. (2000). Gender and n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n I. Blom, K. Hagemann &; C. Hall (Eds.), Gendered nations: nationalism and gender order in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pp. 3-26). Oxford, UK: Berg.
Breitenbach, E. (1997). Curiously rare? Scottish women of interest o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fema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Scottish Affairs, 18, 82-94.
Brown, C. (2008). Sport, modernity and national building: the Indonesian national games of 1951 and 1953. Bijdragen tot de Taal- Land – en Volkenkunde, 164(4), 431-449.
Bryson, L. (1987). Spor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masculine hegemony. In E. Dunning &; D. Malcolm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1 (pp. 305-323). London, UK: Routledge.
Bryson, V. (1998). Citizen warriors, workers and mothers: Women and democracy in Israel. In N. Charles &; H. Hintjens (Ed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pp. 127-145). London, UK: Routledge.
Calhoun, C. (1993).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Volume 1 (pp. 388-429). London, UK: Routledge.
Caroll, J. (1986). Sport: virtue and grac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 91-98.
Charles, N. &; Hintjens, H. (1998). Gender, ethnic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womens ‘places’. In N. Charles &; H. Hintjens H (Eds.), Gender, ethnicity and political ideologies (pp. 1-26). London, UK: Routledge.
Chen, T. H. (2010). The Olympic torch relay as a venue of political struggles- the case of Taiwan and China. East Asian Sport Thoughts, 1, 105-120.
Connor, S. (2009, Jan). Sporting Modernism. Speech presented at the Centre for Modernis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
Cronin, M. &; Myall, D. (1998). Sport and ethnicity; some introductory remarks. In M. Cronin &; D. Myall (Eds.), Sporting nationalism; identity, ethnicity, immigration and assimilation (pp. 1-13). London, UK: Frank Cass.
Delanty, G. (1999). Social theory in a changing world: conception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DiIorio, J. A. (1989). Feminism, gender, and the ethnographic study of sport. Arena Review, 13, 543-555.
Dunning, E. (1972). Some conceptual dilemmas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In E. Dunning &; D. Malcolm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1 (pp. 100-117). London, UK: Routledge.
Dumazedier, J. (1966). Toward a civilization of leisure. New York, NY: Free Press.
Enloe, C. (1989). Bananas, beaches and bases: making feminist sens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UK: Pandora Press.
Eriksen, T. H. (1993).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London, UK: Pluto Press.
Gorn, E. J. &; Oriard, M. (1995). Taking sports seriously. In S. A. Riess (Ed.),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sport history (pp. 3-5).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Guttmann, A. (1978). From ritual to record: 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ll, M. A. (1985). Knowledge and gender: epistemological questions in the social analysis of sport.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2, 25-42.
Hargreaves, J. (1984). Taking men on at their games. In E. Dunning &; Malcolm, D.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3 (pp. 147-156). London, UK: Routledge.
Hargreaves, J. (1986). Sport, power and culture.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Hargreaves, J. (1990). Gender on the sports agenda. In E. Dunning &; Malcolm, D.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1 (pp. 324-346). London, UK: Routledge.
Hill, J. (1996). British sports history: a post-modern future. Journal of Sport History, 23(1), 12.
Hobermam, J. M. (1984). Sport and political ideology. Austin, TX: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Hobsbawm, E. (1983). Mass-producing traditions: Europe, 1870-1914. In E. Hobsbawm &; T.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 263-309).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m, E. (2003). The age of empire: 1875-1914. London, UK: Time WarnerBooks.
Hobsbawm, E. (2004).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ng, F. (Ed.) (2007). Sport, nationalism and orientalism: the Asian gam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Hong, F. (1995). Socio-historical framework – women and sport in China, WSPAJ, 1(3), 16.
Horkheimer, M. (1963). New patterns in social relations. Proceedings (p. 23-29). Paris, France: 196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uizinga, J. (1938).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Hwang, D. J. &; Chiu W. C. (2010). Sport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aiwan: some preliminary thoughts. East Asian Sport Thoughts. 1, 39-72.
Irigaray, L. (1985). This sex which is not the on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Johns, M. (2004). Putting the history into sport: on sport history and sport studies in the UK. Journal of Sport History, 13(2), 145-160.
Kaplan, C., Alarcon, N. &; Moallem, M. (Eds.) (2003). Between woman and na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Kaplan, J. (1979). Women and sports. New York, NY: Viking Press.
Kidd, B. (1990). The men’s cultural centre: spots and the dynamic of women’s oppression/ men’s repression. In M. Messner &; D. Sabo (Eds.), Sport, men, and the gender order: critical feminist perspectives (pp. 31-44). Champaign, ILL: Human Kinetics.
Kohn, H. (1946).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In J. Hutchinson &; A.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1 (pp. 64-68). London, UK: Routledge.
Lee, J. W. (2012). Commodifying colonial histories: Korea versus Japan and the re/productions of colonial violence in the World Baseball Class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36(3), 231-244.
Lenskyj, H. (1987). Female sexuality and women’s sport. Women’s Studies Int Forum, 10(4), 381-386.
Lenskyj, H. (1994). Sexuality and femininity in sport contexts: issues and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18, 356-376.
Loy, J. &; Kenyon, G. (1969). The sociology of sport: an emerging field. In E. Dunning &; Malcolm, D.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1 (pp. 89-96). London, UK: Routledge.
Mangan, J. A. (198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Victorian femininity: emancipation, education and exercise. In J. A. Mangan (Ed.), A Sport-Loving Society (pp. 145-152). London, UK: Routledge.
Mangan, J. A. (2006). Introduction: complicated matters. In J. A. Mangan (Ed.), A Sport-Loving Society (pp. 1-10). London, UK: Routledge.
Mangan, J. A. (2012). ‘Manufactured’ masculinity: making imperial manliness, morality and militarism. New York, NY: Routledge.
Maguire, J. &; Donnelly, P. (2000). Sociology of sport in Vade Mecum: directory of sport science. Berlin, German: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Maguire, J., Jarvie, G., Mansfield, L. &; Bradley, J. (2002). Sports World: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UK: Baker &; Taylor Books.
McCrone, K. E. (1987). Play up! play up! and play the game! Sport at the Victorian girls’ public schools. In J. A. Mangan &; R. J. Park (Eds.), From Fair sex to Feminism (pp. 97-129). London: Routledge.
McDonagh, E. &; Pappano, L. (2008). Playing with the boys: why separate is not equal in sport.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Dowell, L. (1999). Gender, identity and sp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 Oxford, UK: Polity.
Messner, M. A. (1988). Sports and male domination: the female athletes as contested ideological terrai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5, 197-211.
Messner, M. A. (1990). Men studying masculinity: some
epistemological issues in sport sociology. In E. Dunning &; D. Malcolm (Eds.), Sport: 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volume 3 (pp. 200-221). London, UK: Routledge.
Messner, M. A. (1992). Power at play: Sport and the problem of masculinity. Boston, MA: Beacon Press.
Messner, M. A. &; Sabo, D. (Eds.) (1990). Sport, men and the gender order: critical feminist perspective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ooks.
Morris, A. D. (2011). Colonial project, national game: a history of baseball in Taiwa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osse, G. L. (1985). Nationalism and sexuality: respectability and abnormal sexuality in modern Europe. New York, NY: Howard Fertig.
Nagel, J. (1998). Masculinity and nationalism: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he making of nations. Ethinic and Racial studies, 21(2), 242-269.
O’Donnell, H. (1994). Mapping the mythical: a geopolitics of national sporting stereotypes. Discourse and society, 5, 345-380.
Osborne, C. A. &; Skillen, F. (2011). Introduction the state of play: women in British sports history. In C. A. Osborne &; F. Skillen (Ed.), Women in sports history (pp. 1-3). Abingdon, OX: Routledge.
Park, R. J. (1987). Sport, gender and society in a transatlantic Victorian perspective. In J. A. Mangan &; R. J. Park (Eds.), From Fair sex to Feminism (pp. 58-96). London, UK: Routledge.
Perkin, H. (1992). Epilogue: teaching the nations how to play sport; sport and society in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In J. A. Mangan (Ed.), The cultural bond; sport, empire, society (pp. 211-219). London, UK: Frank Cass.
Pronger, B. (1990). The arena of masculinity - sports, homosexu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Reid, I. A. (2004). ‘What about the flowers of Scotland? ’ women and sport in Scottish society. Scottish Affairs, 40, 61-82.
Sheard, K. G. &; Dunning E. G. (1973). The rugby football club as a type of “male preserve”: some sociological note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8, 5-21.
Smith, B. &; Caddick, N. (2012).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port: a concise overview for guiding social scientific sport research.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Science, 1(1), 59-73.
Sparkes, C. &; Campbell, M. (1987). The inscribed reader of the British quality pres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 455-472.
Stacey, J. &; Thorne, B. (1985). The missing feminist revolution in sociology. Social Problems, 32, 301-316.
Tervo, M. (2001). Nationalism, sports and gender in Finnish sports journalism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8(4), 357-373.
Twin, S. L. (1979). Out of the Bleachers. New York, NY: Feminist Press.
De Wachter, F. (2001). Sport as mirror on modernity.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32(1), 90-98.
Wagg, S., Brick, C., Wheaton, B. &; Caudwell, J. (2009). Key concepts in sports studies. London, UK: Sage.
Walby, B. S. (1990). Theorizing Patriarchy. Oxford, UK: Blackwell.
Walby, B. S. (1992) Woman and nation. In: J. Hutchinson &; D. A. Smith (Eds.), Nationalism, Volume 4 (pp. 1506-1526). London, UK: Routledge.
Walter, B. (1995). Irishness, gender and pl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13, 35-50.
Wilkinson, R. (1963). The gentleman ideal and the maintenance of a political elit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XXXVII, 21.
Woolf, V. (1981). A room of one’s own.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and C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