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排灣族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之研究
作者:郭東雄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吳連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排灣族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永續發展世界遺產Paiwan tribeFlagstone House Settlementcultural spa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world herit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2
摘 要
本文從臺灣排灣族(paiwan)石板屋聚落存在的歷史空間脈絡下,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多維空間關係所形塑的排灣族文化空間。從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形塑歷程和內涵、與異族交流的文化空間變遷、邁向後現代化文化地理轉向的趨勢,透過經濟生態化、地方感的建立、權力空間的賦予、文化景觀塑造、建制文化地圖等面向,研究目的包括:深厚描述排灣族地理知識內涵,探討排灣族石板屋部落權力空間的變化脈絡,進而詮釋文化空間景觀意義和各世代文化認同和地方感的差異;同時思考族群永續發展的文化經濟發展模式,最後希望能結合數位典藏落實文化資產保存與教育責任。
原住民族因未發展文字系統,文化傳遞依賴口述歷史,而且排灣族生活空間因遷村導致離開原部落,所以面臨部落耆老凋零、傳統生活空間的變遷等限制,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論,浸淫在排灣族母體文化場域,透過文獻分析、參與觀察、深入訪談等研究法,梳理排灣族石板屋文化空間內涵,再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建置文化地圖,成為傳遞地理資訊的媒介,為更多的决策支持服務,在全球在地化風潮中展現排灣族邁向後現代文化地理學的機會,希望在臺灣多元族群豐富文化內涵基礎下,為世界人類文化留下珍貴的資產。
本研究有下列五項結果:
1. 透過排灣族語詮釋文化空間地理知識主體性,豐富臺灣本土文化的多元普世價值。
2. 其次突顯排灣族傳統部落差序格局形塑特殊的權力空間,成為建構排灣族社會核心。
3. 「djavadjavai」(友好)的精神的提取,用「有機」的概念推展魅力社區營造歷程。
4. 並提供作為發展石板屋聚落文化發展永續生態旅遊的基礎。
5. 排灣族文化傳播和地理環境互動,塑造排灣族獨特的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魅力,作為全球在地化創造的機會,又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加持,推動生活、生態、生產為基礎的優質石板屋聚落文化空間內涵。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千千岩助太郎
(1960)《台灣高砂族的住家》台北:南天書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1)《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四冊)》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村孝志
(2001)《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台北:稻香出版社。
王人英
(1967)《台灣高山族人口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 鑫
(2002)《關懷鄉土大地-生態維護與資源的永續發展》。台北:幼獅文化。
天下編輯
(1992)《發現台灣》。台北:天下雜誌發行。
石 磊
(1971)〈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第二十一》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石正人主編
(2002)《原住民部落生態旅遊發展願景研討會專刊》台北:台灣大學。
池永歆
(2002)《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台北:台北師範大學地理系博士論文。
西村幸夫 著、王惠君譯
(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台北:遠流出版社。
邱齊滿 譯
(2010)《區域環境之景觀保存與活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5)《原住民部落永續發展計劃重點示範部落成果專輯》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伊能嘉矩 著、楊南郡譯
(1996)《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亦園
(1956)〈來義鄉排灣族中基模人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一期》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 卉
(1958)〈屏東縣來義村巫術資料〉《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期》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永展
(2012)《永續國土•區域治理•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台北:詹氏書局。
汪明輝
(2002)《鄒族之民族發展--一個臺灣原住民族主體性建構的社會、空間與歷史》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0)〈原住民族知識數位化與典藏之方法論問題《臺灣原住民族知識與文化數位典藏研討會論文集》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何聯奎、衛惠林
(1956)《台灣風土志(上篇)》台北:中華書局。
邱馨慧
(2001)《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銘昌
(1999)《原住民部落總體營造之規劃-屏東縣泰武鄉萬安村》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宋文薰
(1979)〈史前時期的臺灣〉《臺灣史論叢第一輯》,1-28頁,台北:眾文。
吳燕和
(1965)〈排灣族東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期》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連賞
(1999)〈三民聚落商街空間發展與鄉土環境問題調查研究〉《環境與世界 第三期》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吳欣頤、林宴州、黃文卿
(2005)〈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社區居民對發展生態旅遊之認知與需求〉《戶外遊憩研究》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林俊義與林良恭
(1983)〈台灣哺乳類的動物地理初探〉《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台北:省立博物館26:53-61。
林俊強
(2005)《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綱偉
(1986)《蘭嶼雅美族的環境適應與變遷》台北: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曜松
(1999)〈生物多樣性之省思〉《邁向二十一世紀國家公園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生物多樣性保育訓練論文集》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編印,12-22。
林益仁
(2001)〈部落地圖的社會意涵〉《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采韻
(2009)〈台灣爭取世遺增列5處潛力點〉。台北:中國時報。
拓撲產業研究所
(2010)《經典。點金:數位典藏產業化策略與展望》台北:拓撲科技。
卓世鏞、溫麗香
(2005)〈屏東縣魯凱族豐年祭中盪鞦韆活動之運動文化學意義〉,《吳鳳學報第13期》嘉義:吳鳳技術學院。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屏東縣政府
(2012)《重修屏東縣志-原住民篇》屏東:屏東縣政府。
胡台麗
(2011)《排灣文化的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紀駿傑
(2001)《原住民土地與環境殖民》花蓮:東華大學。
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
(2006)《逃避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2008)《2008 數位學習白皮書》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宮本延人
(1935)〈臺灣パィクン族に行はれよmaljeveq(五年祭)にて〉《民族學研究年報》(第二輯)台北: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頁393~419。
孫大川
(1991)《九九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2005)〈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戲專學刊》(11期)台北:臺灣戲專, 253~268。
洪泉湖
(2011)《社區、文化與產業》桃園:元智大學。
徐君臨
(2008)《族群、認同與地方~以臺灣原住民青少年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業榮
(2000)《屏東縣前清南路古道研究計畫〈第一期浸水營(三條崙)越嶺道之研究〉》屏東:屏東縣政府。
高金豪
(2004)《起源敘事、婚禮政治與階序實踐:一個排灣族村落的例子》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鑄九、王志宏編譯
(1999)《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出版。
夏鑄九
(2009)《理論建築:朝空間實踐的理論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叢刊》台北:唐山出版社。
馬洪路
(1993)《行路難》台北:中華書局。
畢恆達
(2004)《空間就是性別》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陳正祥
(1993)《台灣地名辭典》台北:南天書局出版。
陳奇祿
(1993)〈台灣土著的年齡組織會所制度〉《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玉峰
(1995)《台灣植被誌第一卷:總論及植被帶概論》台北:玉山社出版。
陳靜生
(1994)《環境地學》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毅峰
(2009)〈原住民傳統知識體系及生態空間保護區策略〉《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六期)台北: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
陳文尚
(2007)《台灣傳統大厝宅的民間宗教圖像-地理學知識學(geosophy)例證研究之三》台北:台灣地理學會。
陳枝烈
(2009)〈排灣族Piuma部落dralaqus品格教育內涵之探討〉《2009年原住民族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
陳火旺
(2005)〈細數台灣旅遊怪現象(上、下)〉台北:中國時報。
郭岱宜
(1999)《生態旅遊—21世紀旅遊新主張》台北:揚智出版。
郭城孟
(2002)〈我國發展生態旅遊的回顧與展望〉《原住民部落生態旅遊發展願景研討會專刊》台北:台灣大學。
黃煌雄、黃勤鎮
(2004)《原住民地方文化產業總體檢》台北:遠流出版。
黃漢民
(2003)《福建土樓》中國:三聯書店。
黃應貴
(1995)《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3)〈台灣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叔璥
(1723)〈番俗六考南路鳳山傀儡番二〉《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北:台灣文獻。
許功明,柯惠譯
(1998)《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香出版社。
康培德
(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台灣文獻會。
約翰.伯格著,陳志梧譯
(1991)《看的方法(Ways of Seeing)》台北:明文書局。
張耀錡
(1955)〈排灣族之生命禮俗〉《臺灣文獻》(第六卷、第四期)台北:台灣文獻。
童春發
(2001)《臺灣原住民族史~排灣族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2010)〈台灣原住民族知識與文化數位典藏〉《臺灣原住民族知識與文化數位典藏研討會論文集》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10)《排灣族擬人化的命名土地制度:三個遺址地名的田野調查與文化詮釋》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費孝通
(1994)《鄉土重建與城鄉發展》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7)《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馮 雷
(2008)《理解空間:現代空間觀念的批判與重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傅 君
(2001)《台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鈴木質 著,吳瑞琴 編校
(1992)《台灣原住民風俗志》台北:台原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
(2003)《魯凱族:多情的巴嫩姑娘》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
(2003)《排灣族:頭目的鞦韆婚禮》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
楊文燦,葉冠瑩
(2001)〈原住民對其保留地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楊南郡
(1996)《台灣百年前的足跡》台北:玉山社出版。
葉啟政
(1995)《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葉神保
(2002)《排灣族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意雯 譯
(2010)《區域環境的多元參與及學習》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鄭先祐
(1994)《人類生態與社會文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編)新竹:幼獅文化事業出版。
(2002)〈生態旅遊的基本主張與核心價值〉《應用倫理研究通訊》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衛惠林
(1960)〈排灣族的宗族與階級制度〉《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九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58)〈台灣土著社會的部落組織與權威制度〉《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蔣 斌
(1980)《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兼論人類學田野方法的特性》台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 斌、李靜怡
(1995)〈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收錄於《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主恩
(199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地理分布及其土地利用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光慧
(1998)《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0-1984)》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大武山原始叢林裡的尋夢者:排灣原住民的開拓史觀〉《原住民教育季刊(第22期)》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蔡宜真
(2011)《高雄市都市原住民青少年族群與地方認同》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潘立夫
(1995)《排灣族採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會
(1997)〈卷八同冑志歷代治理篇〉《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1920-192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3)《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炯錫
(2000)〈讓原住民產業從大自然出發〉《大自然季刊(第67期)》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劉正輝
(2009)《世界遺產雜誌〈第四期〉》台北:中華世界文化遺產協會。
劉千嘉
(2009)《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
賴進貴
(2008)〈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的下一哩路─挑戰與機會〉《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台北: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鍾興華
(2001)《從Vetsik看排灣族社會文化之變遷-以Chivetskadan部落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
(1994)《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山胞觀光》台北:吳氏總經銷。
(1996)《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藤井志津枝
(2001)《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譚昌國
(2004)〈祖靈屋與頭目家階層地位:以東排灣土坂村Patjalinuk家為例〉收錄於《物與物質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二、 中譯部份
Ales Erjavec著,胡菊蘭、張雲鵬譯
(2003)《Toward The Image;圖像時代》中國:吉林人民出版社。
Barthes, Ronald 著,王志弘譯
(1999),〈符號學與都市〉《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
(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台北:立緒文化。
David Throsby著,張維綸等譯
(2005)《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
(2007)《感官之旅》台北:時報文化。
Edward W. Soja著,王志宏等譯
(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機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圖書。
Geoffiey Parker著;劉從德譯
(1998)《地緣政治學:過去、現在和未來》中國:新華出版社。
Holmes Rolston, Ⅲ著,王瑞香譯
(1996)《環境倫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Ian L. McHarg著,郭瓊瑩等譯
(2001)《道法自然》台北:田園城市出版。
Jard Diamond著,王道還、廖月娟譯
(1998)《槍砲、病菌與鋼鐵》台北:時報出版。
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金源譯
(2002)《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台北:經典雜誌。
Lucien levy-bruhl著,丁由譯
(2001)《原始思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麗玲等譯
(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文化出版。
Mike Crang著,王志宏等譯
(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文化出版社。
Paul a. bell 等著,聶筱秋等譯
(2003)《環境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Paul Claval著,鄭勝華等譯
(2005)《地理學思想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R.J.Johnston,DerekGregory,DavidM.Smith編;柴彥威等譯
(2004)《人文地理學辭典》中國:商務印書館。
Robert Sokolowski,李維倫譯
(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
Urry, J.著,葉浩譯
(2007)《觀光客的凝視(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台北。
Yi-Fu Tuan著,潘桂成譯
(1997)《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
三、 外文部份
Andreasen A. R.(1995)Marketing Social Change-Changing Behavior to Promotion Heal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Jossey-Bass Publishers
Auliciems.(1991)Future environments, Man and environment p276-308。
Bloch, E.(1988).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 : selected essay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laval and Singaravélou.(1995), Ethnogeographies, Paris, Harmattan.
David Harvey.(1990)Between Space and Time: Reflection on the Geographical David Throsby.(2001)Economices and Culture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Imagination, Annal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ers, 80(3), pp.418-434
Derek Gregory…[et al.].(2009)’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5th ed. Blackwell Publisher. Pp676.
Henri Lefebvre.(1979)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Freiberg, J. W,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 pp.285-295.
Edington, John M.(1986)Ecology, recreation and tourism. Published by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ooks, bell. (1990)marginality as a site of resistance, out there: margin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s, p.341-344
Jared M. Diamond.(2000) Nature 403, pp.709 -710 in "News and Views"
J.H. Holmes and R.P. Simson.(1991)Man and the environment : Regional perspectives. Longman Cheshire Pty Limited
Lefebvre, 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lackwell
Lévi- Strauss Claude.(1983)The Way of the Masks. Sylvia Modelski, trans. London:Jonathan Cape.
Laituri, Melinda. (2002) Ensuring access to GIS for marginal societies, in inCraigW.J., Harris, T.M. and Weiner, D. e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Geographic nformation Systems, 270-282.
Montgomery, J.(2009), ”World cities becoming creative centres.”Citycape Creative Cities: Review of Contemporary Urben Issue, 37:2-3
Paul Rabinow.(1982)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Interview of Michel Foucault, Skyline, March, pp. 16-20.
Relph E.(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Pion, London.
Sauer, C. O.(1925)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Reprinted in Leighly, J., ed.
Smith, n.(1995)’remarking scale: competitionand cooperationin prenational andpostnationaleurope’,in h. eskeline and f. snaickars(eds)competitive european peripheries. berlin: springer. pp.59-74.
Spangenberg, J. H.(2004), “Reconciling sustainability and hrowth: criteria, indicators, policies,” Sustaineble Development, 12: 74-86.
Tilley, C.(1994)A Phenomenology of Landscape: Places, Paths and Monuments. Oxford: Berg.
Tuan Yi-Fu.(1974b)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Tuan Yi-Fu.(1977 )Space and place, 161~178.
Tuan Yi-Fu.(1977)Review on Early Hydraulic Civilization in Egypt, By Kari W. Butzer, Geographical Review vol. 67(3),pp369-371
Wagner P L.(1972)Environment and peoples(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New York: Irvington.
Werlen, B.(1993) Society Action and Space: An Alternative Human Ge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四、 網路文獻
e人籟雜誌http://www.erenlai.com/pacific/(2012.7. 25檢閱)
it邦部落客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9812(2012.8.16檢閱)
MAZ雜誌櫃http://mag.nownews.com/(2012.11.29檢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twh.hach.gov.tw/Taiwan.action(2012.11.29查閱)。
中華世界遺產協會http://www.what.org.tw/(2010.01.18檢閱)。
中華電信網站http://202.39.225.136/indexc.asp(2012.7. 25檢閱)。
中央氣象局資訊網http://www.cwb.gov.tw/(2010.10.01查閱)
西班牙Prado美術博物館http://www.museodelprado.es/en(2012.7. 25檢閱)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網http://portal.tacp.gov.tw/#(2012.7. 25檢閱)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http://dore.tacp.gov.tw/tacp/pingpu/index.html(2012.7. 25檢閱)
台灣原住民族網路學院http://e-learning.apc.gov.tw/(2012.7. 25檢閱)
台灣原住民族資源資訊網http://www.tipp.org.tw/formosan/index.jspx(2012.7. 25檢閱)
屏東縣文化處http://civ.pthg.gov.tw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http://ihc.apc.gov.tw/(2012.7. 25檢閱)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2/9704(2012.11.29檢閱)。
國際生態旅遊網http://www.ecotourism.org(2012.7. 25檢閱)。
雅虎奇摩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ajyyou/article(2012.7. 25檢閱)。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KmlHistoryTimeline.png(2012.7.25檢閱)
博客園http://news.cnblogs.com/n/70658/(2012.8.16檢閱)
臺灣原住民族知識社群http://blog.tacp.gov.tw/(2012.7. 25檢閱)
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http://www.tiprc.org.tw/common/index.php(2012.7. 25檢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