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陸世儀的儒學---以社會實踐為中心
作者:王慧燕
作者(外文):Hui-Yen Wang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鍾彩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陸世儀敬天同善會鄉約功過格經世明清之際Lu Shiyirevere Tianbenevolent societies community compact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tate-society servingMing-Quing Trans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4
陸世儀(1611-1672),字道威,自號剛齋,又號桴亭,江蘇太倉人。陸世儀身處明清易代之際,雖未曾入仕,卻積極投入社會事務與活動的參與。然歷來研究陸世儀,多將其放在理學的脈絡來考察,視他為清初的朱子學者。而本論旨在以「社會實踐」為討論視角,藉以分析陸世儀在經世方面的內涵和表現。本文在討論上,(1)首先,針對陸世儀的修身活動做分析,指出陸世儀在成德實踐中,有意識地進行了修身憑藉的轉換,而其中的關鍵正在思索「功過格」的實踐是否能帶來真正的道德轉化。在成德憑藉轉換的過程中,踐德的形式,也開始由「個人」式的踐德走向「團體」的方式;由之,並可藉以勾劃陸世儀的「友倫」面貌。本文還以陸世儀的修身日記《志學錄》為文本,除分析該日記的書錄原則外,也以幾種簿計日記作對照,藉以勾劃儒者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上的不同面貌與發展。觀陸世儀的修身活動,發現他在踐履日記修身的基礎上,曾向大眾推廣修身日記,呈現以道德教化重建鄉村社會秩序的意圖。此外,陸世儀在修身活動中,越出理學「持敬」的傳統,提出了「敬天」工夫。本文循著「敬天」的闡說,既擇取當時幾種論天思想做參照,為陸世儀的敬天說定位,並指出「敬天」說可以放在理學「天即理」命題的反省,也可從「心即理」命題的脈絡上來進行思考。(3)其次,以《治鄉三約》為文本,分析陸世儀的鄉治思想、治鄉規劃,指出其鄉治理念與特點;並提出從「經濟」脈絡來思考陸世儀對鄉治的規劃。理論之作的《治鄉三約》,若付諸施行,其困難度如何?本論也給予了一定的關注。(4)再者,陸世儀在社會活動的表現上,有著一定的「施善」面向,本論藉著他「同善會」的參與,分析太倉同善會的組織,並由陸世儀的個人認知,指出他對同善會的定位,是與其鄉治思想息息相關的;也嘗試從「社會策略」的角度,思考賑濟活動中的施受雙方。而《志學錄》中所保留的同善會資料,有其特殊性,本論也提供了史料衡定的思索。此外,陸世儀在地方上,還有除蝗技巧的提供和施米湯的善行,也一併於本章中呈現。(5)最後,在陸世儀經世活動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於結論中指出陸世儀「道德經世」與「技術經世」的儒者形象;並從陸世儀個人的客觀社會條件,為他的社會活動做一個基本的定位。
參考文獻分四類:古典文獻、近人著作、學位論文、學術期刊;以姓氏筆劃數為序,而同一位作者之作品,則以出版時間由近及遠為序。

一、古典文獻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98三刷。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畿:《王龍溪全集》(據道光二年刻本影印)(臺北:華文書局),1970。
王祖畬等纂修:《宣統太倉州鎮洋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6一版。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10第一版,2001.11第一版第六刷。
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3初版,1999.6初版四刷。
朱熹:《朱熹集》(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10初版。
朱熹:《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臺一版。
全祖望:《鮚埼亭集校注》(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
李塨:《顏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李塨:《恕谷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新一版。
吳山嘉:《復社姓氏傳略》(北京,中國書店),1990。
汪堃等纂、金吳瀾等修:《崑新兩縣續修合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余治:《得一錄》,收錄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篇》(第92輯)(臺北:文海出版社),2003。
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武陵出版社),1990。
周孔教:《荒政議》(據叢書集成初編所選墨海金壺),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965》(北京:中華書局),1991。
林希元:《荒政叢言》(據叢書集成初編所選墨海金壺),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965》(北京:中華書局),1991。
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史部傳記類20》(北京:書目文獻社),1993。
紀昀:《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袁黃:《了凡雜著》,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子部叢書類80》,1988。
袁黃:《了凡四訓》,《大藏經補編》第28冊(臺北:華宇出版),1986。
高攀龍:《高子日記約鈔》,《高子遺書未刻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8第一版,頁524-529。
高攀龍:《高子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92(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孫靜庵:《明遺民錄》(臺北:明文書局),1985。
唐甄:《潛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唐鑑:《清學案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臺二版。
徐世昌等編纂:《清儒學案》(北京:中國書店),1990。
陸世儀:《四書講義輯存》(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0,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337-344。
陸世儀:*《論學酬答》(4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5,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117-172。
陸世儀:《論學酬答》(4卷),《叢書集成續編》子部,冊77(上海:上海書店),頁575-620。
陸世儀:《志學錄》(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5,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173-224。
陸世儀:《性善圖說》(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5,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225-232。
陸世儀:《虛齋格致傳補註》(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5,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233-240。
陸世儀:*《淮雲問答輯存》(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5,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241-250。
陸世儀:《桴亭先生詩集》(10卷),《叢書集成三編》冊42,文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371-524。
陸世儀:《桴亭先生文集》(6卷)補遺(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53,文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57-558。
陸世儀:《甲申臆議》(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9(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17-432。
陸世儀:《蘇松浮糧考》(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9(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33-440。
陸世儀:《婁江條議》(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9(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41-445。
陸世儀:《制科議》(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19.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109-114。
陸世儀:《治鄉三約》(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1.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559-569。
陸世儀:《常平權法》(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1.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57-460。
陸世儀:《支更說》(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1.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61-467。
陸世儀:《避地三策》(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1.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469-473。
陸世儀:《桑梓五防》(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1.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549-557。
陸世儀:《八陣發明》(無分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1.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733-789。
陸世儀:《家祭禮(係節錄本)》(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25.社會科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頁771-779。
陸世儀:《思辨錄輯要》35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72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所藏乾隆鈔本),1983。
陸世儀:《陸桴亭先生遺書(22種)》(又名《陸子遺書》),清光緒25年唐受祺北京刊本(臺灣大學圖書館、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藏)。
陸世儀:《復社紀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史部第438冊,2002。
陸世儀:《桴亭先生集外附》(附姚椿〈陸桴亭先傳〉一卷,〈先儒陸子從祀文廟〉一卷),《清代詩文集彙編》冊3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陸世儀、虞光祚、顧士璉:《婁江志》(2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24),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年序刻(吳中開江書本)。
陳瑚、陸允正《桴亭先生行狀行實》(1卷),《叢書集成三編》冊85(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頁371-385。
陳瑚:《淮雲問答》(1卷),《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子部,冊77,663-677。
陳瑚:《淮雲問答續編》(1卷),《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子部,冊77,頁678-690。
陳瑚:《聖學入門書》(3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冊19(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9初版一刷,頁893-907。
陳瑚:《確庵文藁》,《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集部第184冊,2000。
陳溥:《安道公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第71冊,1999。
陳龍正:《救荒策會》(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五年潔梁堂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冊275。
陳龍正:《幾亭外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1133》。
陳龍正:《幾亭全書》(據康熙孔巳孟夏佘一元刊本),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12-13》(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確:《乾初先生遺集》(據上海圖書館藏清餐霞軒抄本影印),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1395》
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凌錫祺編輯,王祖畬、唐受祺參閱:《尊道先生年譜》(1卷),《清初名儒年譜》冊四(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頁1-110。
張采:〈婁東同善會引〉,《知畏堂文存》卷十,《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冊81(四庫禁燬書叢刊編輯委員會,北京:北京出版社),頁666c-667a。
張履祥:《張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7初版,2004.2二版。
黃淳耀:《甲申日記》,《明清史料彙編》第八集,第四冊(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里仁出版社),1987。
馮辰、劉調贊:《李塨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8.9第一版。
屠龍:《荒政考》(據叢書集成初編所選墨海金壺),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965》(北京:中華書局),1991。
葉廷琯:《吹網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6。
錢儀吉:《碑傳集》(臺北:明文書局),1985。
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劉宗周:《人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1臺一版。
劉宗周:《證人社約》,《叢書集成初編》冊733(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劉蓉:《思辨錄疑義》(清光緒三年思賢講舍刻本),《四庫未收書輯刊》4輯,冊21,1877。
薛瑄:《薛瑄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一版。
顏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6初版。
顏元:《四存編》(臺北:世界書局),1974三版。
顏茂猷:《迪吉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子部第150冊,1995-1997。
謝文洊:《謝程山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209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
羅欽順:《困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一版。
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羅汝芳:《癸酉日記》,收錄於《羅汝芳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一版。
顧士璉:《太倉州新劉河志》(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初版。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初版。
顧炎武:《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
顧炎武:《日知錄》(臺南:唯一書業中心),1975。

《教民榜文》,《皇明制書》卷九,《續修四庫全書》第788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先儒陸子從祀文廟〉(一卷),《清代詩文集彙編》冊3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78-286。

二、近人著作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等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2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2002.8。
王茂、蔣國保等著:《清代哲學》,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湖南:岳麓書社),2003。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崇進:《明代中晚期的社會變遷與鄉約制度》(臺北:文史哲),2002。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2第一版,2005.6第二次印刷。
夫馬進:《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牛銘實:《中國歷代鄉約》(北京:新華書店),2005。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197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臺初版。new window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2004。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new window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1984。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2初版。new window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new window
吳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8第一版。
杜維運、黃俊傑:《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印行),1979。new window
杜正勝:《編戶與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1990。new window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1997。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1初版,2004.1初版二刷。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new window
林國標:《清初朱子學研究---對一種經世理論的解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9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new window
南炳文、湯綱:《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韋伯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初版。new window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臺北:環球書局),1970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台北:時報出版有限公司),1982。new window
徐洪興、楊月清、殷小勇編:《中國理學(一)》,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6初版,頁237-238。
徐茂明:《江南士紳與江南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徐海松:《清初士人與西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一版。
酒井忠夫著、劉岳兵等譯:《中國善書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孫尚揚《基督教與明末儒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一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89初版。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9十一版。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初版。new window
常建華:《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一版。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臺北:環球出版),1983。
陳祖武:《清初學術思辨錄》(河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06初版。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一版。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12第一版。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初版。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的義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2006.10.30初版。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2003.1.15初版,2005.8.20修訂。new window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1999.5.15初版,2006.7.5初版三刷。new window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new window
游子安:《善書與中國宗教---游子安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2012。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游子安:《勸化與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1999。
馮賢亮:《明清江南地區的環境變動與社會控制》(上海:上海出版社),2002。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的財政與稅收》(北京:新華書店),2001。
董建輝:《明清鄉約:理論演進與實踐發展》(廈門:廈門大學),2008。
葛榮晉、王俊才:《陸世儀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一版。
葛榮晉:《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一版。
溝口雄三著、林佑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轉變》(臺北:國立編輯譯館),1994。
詹海雲:《陳乾初大學辨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6。
楊菁:《清初理學思想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8.1.28初版。
葉世昌:《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四).經濟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95。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初版。
熊十力:《明心篇》(臺北:學生書局),197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初版、2009增訂版。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臺北:臺灣商務),1987。
劉述先:《當代儒學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修處),1995初版。
劉昭明:《中國歷史上氣的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1992。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3初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5初版,1996.7臺二版二刷。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1983。
謝國禎:《晚明史籍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初版。
關文發、顏廣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日.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
日.酒井忠夫:《增補中國善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
日.濱島敦俊:《總管信仰---近世江南農村社會と民間信仰》(東京:研文出版),2001。
日.濱島敦俊:《明代江南農村社會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82。
日.岸本美緖:《明清交替と江南社會:17世紀中國の秩序問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
美.Joanna Handlin Smith:The Art of Doing Good: Charity in Late Ming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美.On-cho Ng:Cheng-Zhu 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QING:Li Guangdi(1642-1718)and Qing learning(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
美.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美.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北京:中華書局),2000。

三、學位論文

方思翰:《修身與化民:論明末清初功過格的儒學內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8。
洪淑芬:《陸世儀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莊進宗:《陸世儀對道學工夫的體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陳建明:《從《人譜》看劉蕺山之存理遏欲》(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秋安:《明末江南地區的災荒與救濟活動》(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7。
張繼瑩:《飛蝗蔽天---清代的蝗災、捕蝗及其論述(1662-17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4。
黃森茂:《晚明陳龍正鄉村賑濟思想與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蔣武雄:《明代災荒與救濟政策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new window
蕭世勇:《袁黃的經世理念及其實踐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1993碩士論文。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繆全吉:《明代胥吏》(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1967博士論文。new window

四、學術期刊、論文集

山井湧、盧瑞容譯:〈明末清初的經世致用之學〉,《史學評論》第十三期,1986.7。
王汎森:〈清初的下層經世思想〉,《大陸雜誌》第九十八卷,第一期,1999.1。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8.9),頁557-587。new window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二分,1998.6,頁245-294。new window
王汎森:〈清初的講經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3(1997.9),頁503-588。new window
王汎森:〈讀書札記---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陸雜誌》94:4,1997.4。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4.6,頁333-373。new window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1974.3),頁679-712。new window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第七卷第二期。new window
王崇峻:〈明代中晚期江右王門學者的鄉村運動---以江西吉安府為中心〉,《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八卷第一期,1999.6。
王衛平:〈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民間慈善事業〉,《社會學研究》1998第1期,頁84-97。
古清美:〈清初經世之學與東林學派的關係〉,《孔孟月刊》,第24卷第3期。new window
朱鴻林:〈二十世紀的明清鄉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第二卷,第一期,2004.4,頁175-196。new window
朱湘鈺:〈從宋明到清初理學家「性善論」義涵的概念演變---以高攀龍為例〉,《中極學刊》第三輯(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3.12,頁37-51。new window
呂妙芬:〈從儒釋耶三教會遇的背景閱讀謝文洊〉,《新史學》二十三卷一期,2012.3,頁105-158。new window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廷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12),頁165-209。new window
呂妙芬:〈聖學教化的弔詭:對晚明陽明講學的一些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1998.12),頁29-64。new window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一分,2005.3,頁1-79。new window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相〉,《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頁3-52。new window
余英邦:〈情、義論述:晚近人文社會科學的若干觀察〉,《漢學研究通訊》20:2(總78期),2001.5,頁9-26。
周志文:〈清初有關封建、郡縣的爭議---以黃、顧、王為例〉,《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一期,1992.3。
林麗月:〈陸楫崇奢思想再探---兼論近年明清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新史學》,第五卷第一期,1994.3。new window
林聰舜:〈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從明清之際的顧黃王等人談起〉,《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七期,1987.7。new window
高海波:〈試述劉宗周《人譜》的寫作背景及過程〉,《儒教文化研究》2010.2,頁77-102。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90),頁137-159。new window
徐泓:〈明代後期華北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風氣的變遷〉,《第二次中國近代經濟史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07-176。
梁其姿:〈清代惜字會〉,《新史學》6:2(1994),頁83-115。new window
梁其姿:〈清代慈善機構與官僚層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89:66(1989),頁85-103。
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食貨月刊》,第15卷第8,1986.1。
常建華:〈鄉約的推行與明朝對基層社會的治理〉,《明清論叢》第四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頁11-36。
張踐:〈實學研究的新進展---讀陸世儀評傳〉,《孔子研究》,1997年第2期(總46期),頁121-123,1997.6。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收錄於《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4。
張佳:〈彰善癉惡,樹之風聲---明代前期基層教化系統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中華文史論叢》2010.4,總第100期,頁243-401。
張繼瑩:〈平糴、給米與施粥---明季荒政的個案分析〉,《明史研究通訊》,2003:6,頁27-46。
曹國慶:〈明代鄉約推行的特點〉,《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第15期。
曹國慶:〈王守仁的心學思想與他的鄉約模式〉,《社會科學戰線》, 1994.6。
曹國慶:〈王守仁與南贛鄉約〉,《明史研究》第三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頁67-74。
陳家其:〈明清時期氣候變化對太湖流域農業經濟的影響〉,《中國農史》,1991:3(1991),頁30-36。
馮玉榮:〈變亂時期地方秩序的重整---桐鄉張履祥的理學實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9.3),頁82-86。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20:2(總78期),2001.5,頁44-53。new window
葛榮晉:〈程朱的「格致說」與明清的實測之學〉,《孔子研究》,1998年第3期(總51期),頁84-88,1998.9。
廖俊裕:〈蕺山學作為儒學宗教性修持次第的展開〉,《世界宗教學刊》,2009.6,頁51-116。new window
裴德生、朱鴻林:〈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成為天主教徒試釋〉,《明史研究論叢》第五輯,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頁477-497。
劉勇:〈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本,第三分,2009.9,頁403-450。new window
劉振維:〈從「性善」到「性本善」---一個儒學核心概念轉化之探討〉,《東華人文學報》第七期,2005.7,頁85-122。new window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90-208。
鄧克銘:〈羅欽順「理氣為一物」說之理論效果〉,《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頁33-57,2001.12。new window
簡毅銘:〈純粹的道德與世俗的功利---以《了凡四訓》、《人譜》為例〉,《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006.6,頁159-187。new window
韓思藝:〈「罪」與「過」論述的會通---以《七克》與《人譜》為例〉,《哲學與文化》,2010.11,頁87-105。new window
鍾彩鈞:〈李光地哲學思想〉,《清代學術研究通訊》第五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01.10,頁27-42。
鍾雲鶯:〈儒家思想被宗教詮釋之形成的探討〉,《孔孟學報》,1001.9,頁149-172。new window

Joanna F. Handlin Smith,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6, No. 2 (May, 1987), pp. 309-33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