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屏東平原的地域發展歷程(1683年~1945年)
作者:黃瓊慧
作者(外文):Huang, Chiung-Hui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地理學系
指導教授:吳連賞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屏東平原六堆客家族群地域社會Pingtung PlainLiuduiHakkaEthnic GroupRegional Socie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4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系博士班
論文名稱:屏東平原的地域發展歷程(1683年~1945年)
指導教授:吳連賞
研究生:黃瓊慧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16萬6千餘字,分六章,以1千字摘要說明
摘要
本研究以屏東平原為範圍,透過歷史過程,探究人群在地域上長期而多變的互動關係。藉由文獻史料的蒐集分析與解讀,重建歷史社會文化面貌,進一步建構清代至日治時代屏東平原的地域發展歷程。首先,梳理屏東平原的地理環境,以了解其基本生態特色,進而釐清屏東平原族群的分布,接著探究不同族群的聚落形態與維生方式,進而討論在國家政策的主導下,對環境和聚落的影響,最後分析特定漢人族群如何透過社會網路,建構共同認知的信仰空間。
屏東平原位於臺灣西南部,東倚中央山脈,夏季多驟雨,沖積扇面的河道,具有搖擺不定的特性,在地形、水文、土壤與氣候交織作用下,常造成水患,危及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深深影響本地居民的生活。日治昭和2年(1927)起政府陸續修築堤防,漸有改善,亦造成聚落景觀的變化。
屏東平原境內族群複雜,有原住民族群、明清時陸續移入的福建、廣東籍漢人後裔,以及戰後遷入的大陳、滇緬等移民,在區域發展的歷程中,具有族群多元的特殊性。其中「六堆」客家族群呈現高度集中性,梳理「七營」轉變成「六堆」的過程,發現其表象上臨時性的動員組織,在客家族群延續正統與傳統的價值觀影響之下,藉由客民族群性格特徵,內化後落實到地表空間,建構出六堆地域。例如原先參與戰役的先鋒營、前敵堆、先鋒堆應皆是單純領軍作戰的前鋒部隊,其後考量到延續奉召出兵的正統名稱,於是便由朱一貴事件後客民聚集漸增的萬巒一帶繼承了先鋒堆的名稱。
日治政府在統治臺灣初期為求穩定,部分政策採用清代舊制,以延續國家權力在臺灣邊區的空間布局和運作,並利用既有的個人勢力與團體組織,掌握人性,恩威并施,進行各項偵防、調查與管理,甚至考量對臺灣內部各項民情狀況尚在進行瞭解之中,將同一族群內所有部落皆劃歸同一行政區管轄。足見族群的分布會影響行政區的劃定。
屏東平原從地形、氣候和土壤等自然條件來看,適合植稻種蔗,其農業土地利用類型呈現空間集中的現象,水田優占區主要位於扇端湧泉帶或水圳發達地區,大多亦是客家族群主要的分布地點,其土地贍養力亦相對較高。福老族群沿沖積平原分布,特重蔗作,次之;平埔族群所處環境較為惡劣,又缺乏完備的灌溉圳道,其土地贍養力最低。
民間信仰是地域社會內部建立和維繫人群關係的重要媒介之一,經由組織神明會、祭拜神靈、興建廟宇等建立社會關係,交織成社會網絡,逐漸形構出人際社會網絡和共同認知體系的信仰地域,並在其活動的地理舞臺,塑造出多樣的地表景觀與地域特色。
Progr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ingtung Plain, 1683-194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and changeable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Pingtung Plain. By the collection, analyses and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researcher attempted to rebuild the historical social-cultural features and further to construc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Pingtung Plain from Qing Dynasty to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irst of all,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Pingtung Plain was examined to provide the basic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further elucid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Pingtung Plain. Next, the types of settlements and their survival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ere studied, followed by the influences to environment and settlements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state policies. Finally, the approaches to build up mutually recognized belief spaces through social networks by certain Han settlements were explored.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aiwan, Pingtung Plain borders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on the east. Sudden rainfall in summer and the river courses with alluvial fans led to constant changes. The interweaving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hydrology, soil and climate often resulted in floods, endangering the lives and properties of inhabitants and causing severe impact on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In 1927, government began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continually, and such conditions improved gradually. Overall, the outlooks of settlements were changed accordingly.
Pingtung Plain accommodates a variety of ethnic communities, including indigenous groups, Han descendants immigrating from Fujian and Guangdong Provinc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mmigrants from Dachen Island, Yunnan Province and Burma after World War II. Thus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ethnic diversity. Among those ethnic communities, Hakka communities highly centralized at Liudui.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hiyin to Liudui, it was found that the superficial, provisional mobilization structured Liudui Region after the Hakka value of extending orthodoxy and trad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kka ethnicity had been internalized to the terrestrial space. For instance, Hsienfongying (Vanguard Camp), Chiendidui (Front Line Team) and Hsienfongdui (Vanguard Team) should have merely referred to the vanguard fighting soldiers at war. Later, the growing Hakka settlements around Wanluan area after the Zhu Yigui Incident inherited the title of Hsienfongdui (Vanguard Team)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continuing the legitimacy of imperial summ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colonization, Japanese government partially retained policies regulated by Qing Dynasty in order to stabilize and extend the deployment and operation of state power in Taiwan border regions. It also utilized existent individual power and organized groups to scrutinize, investigate and manage people with stick-and-carrot strategy. The government, considering the understanding to Taiwanese culture and customs still in progress, even allocated all of the settlements of the same ethnicity to on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It is evident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communities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to the allocation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From the aspects of topography, climate and soil, Pingtung Plain can cultivate sugarcane and paddy. Th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farmland in Pingtung Plain presented a spatial centralization phenomenon. Fertile paddy fields were located mainly along the spring belt and partially in low swampy land or regions with developed canal systems. Those areas comprised major distribution areas of Hakka communities with relatively higher supportable capacity. Hoklo groups spread along the alluvial plain and focused on sugarcane cultivation. Pingpu groups were located in regions where were less cultivable with under-developed canal system and lower supportable capacity.
Folk belief was an important media for establishing regional society and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Social relations were constructed through deity worship associations, worshipping gods and spirits, building temples, and the united worship activities among villages to establish complicated social network and gradually configure belief locality. Cultural locality was further structured with interpersonal social network and mutually recognized boundaries. Diverse geographic landscape and regional features were thus created in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liv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史料
丁紹儀
1873 《東瀛識略》,文叢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不著撰人
1958 《平臺紀事本末》,文叢第1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必昌
1752 《重修臺灣縣志》,文叢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世慶
1991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瑛曾
1764 《重修鳳山縣志》,文叢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石再添、張瑞津、鄧國雄、黃朝恩
1994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九雲編纂,邱炳華抄錄
1885 〈臺南東粵義民誌〉,1905年手抄本。
邱維藩彙編,邱炳華抄錄
〈六堆忠義文獻〉,手抄本。
高拱乾
1694 《臺灣府志》,文叢第63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張本政主編
1993 《《清實錄》臺灣史資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張勤編纂
2001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水利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文達、陳欽文、陳慧編纂
1719 《鳳山縣志》,文叢第124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陳文達、林中桂、李欽文、張士箱編纂
1720 《臺灣縣志》,文叢第10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黃典權纂輯
1966 《南部碑文集成》,文叢第2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
1722 《臺海使槎錄》,文叢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黃袞、廖芳
1792 《邀功紀略》,收於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歷史源流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年。
楊貴三、沈淑敏
2010 《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蔣元樞纂輯
1778 《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3年。
蔣毓英
1685 《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藍鼎元
1721 《東征集》,文叢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所,1958年。
1724 《平臺紀略》,文叢第1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瞿海源
1992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第二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安平縣雜記》,文叢第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臺案彙錄甲集》,文叢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1 《欽定平定臺灣紀略》,文叢第10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清世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6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 《清高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8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6 《清會典臺灣事例》,文叢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6 《臺案彙錄壬集》,文叢第2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72 《雍正硃批奏摺選輯》,文叢第3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3 《福建通志臺灣府》,文叢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慣習研究會,吳文星、鄭瑞明編譯
1990 《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五卷,上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編,翁佳音、陳怡宏譯
1909 《平埔族調查書》。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
鄭喜夫
1993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職官志,文職表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盧德嘉
1894 《鳳山縣采訪冊》,文叢第73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二)論文與專書
Johnston, R. J.著,葉冰譯
1991 《地理學與地理學家(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編纂
1938 《中國分省新圖》。上海:申報館。
王世慶
1994 《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世界公司。
中村孝志原著,吳密察、許賢瑤譯
1994 〈荷蘭時代的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7-234。
中村孝志原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譯
2002 《荷蘭時代臺灣研究史》,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
仇德哉
1983 《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司徒尚紀
1993 《廣東文化地理》。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江樹生譯註
2000 《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劉寧顏、程大學等譯
1928 《臺灣文化志》,下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何培夫主編
1995 《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屏東縣‧臺東縣篇》。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宋九雲編纂,邱炳華抄錄
1885 〈臺南東粵義民誌〉,1905年手抄本。
李文良
2011 《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2 〈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19(2):1-29。
邱福盛、邱松茂、邱松良
1992 《十五世來臺祖邱永鎬公派下族譜》。屏東:祭祀公業邱鳳揚公管理人邱松良派下員等自印。
林正慧
2008 《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2013 〈臺灣客家的形塑歷程-清代至戰後的追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2013 〈華南客家形塑歷程之探究〉,《全球客家研究》,1:57-122。
林美容
1993 《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2008 《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揚文化世界有限公司。
林朝棨
1957 《臺灣地形》。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育臻
2003 〈臺灣糖業「米糖相剋」問題的空間差異〉。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吳進喜
2000 〈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屈大均
1700 《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2010年重印。
房學嘉
1996 《客家源流探源》。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008 《粵東客家生態與民俗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施添福
1987 《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叢書第15號。
1990 〈地理學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16:115-137。
1991 〈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46-50。
1995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6 《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01 〈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1-39。
2001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錄於詹素娟、潘英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2 《關山鎮志》,下冊。臺東:臺東縣關山鎮公所。
2004 〈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5-146。
2005 〈區域地理與地域社會:以研究概念的實踐為中心〉,彰化縣政府主辦,「2005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濁水溪流域自然與人文研究」,2005年10月15-16日。
2007 〈國家、里保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的官治和鄉治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族群、歷史和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
2009 〈國家與地域社會:從中國歷史上的鄉里制度談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第二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暨施添福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2009年11月12-13日。
2013 〈從「客家」到客家:臺灣的客人稱謂和客人認同〉,《臺灣學通訊》,74:22-24。
施振民
1973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施雅軒
2007 《區域、空間、社會脈絡:一個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0 〈是組織?還是區域?一個六堆聚落體系建構的反思〉,收於莊英章、簡美玲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上)》,頁231-265。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 《戰爭、空間、六堆客家-另一個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泓
2007 《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康培德
2005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栗原純
2009 〈臺灣總督府檔案與臺灣史研究〉,《成大歷史學報》,37:1-20。
張子文、郭啟傳、林偉洲
2003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
張珣
2009 《媽祖‧信仰的追尋》。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素玢
1998 〈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 〈菸業:日治移民村的農業經營〉,《里港鄉誌》。頁482-491。屏東:屏東縣里港鄉公所。
張瑞津、石再添、楊淑君、林譽方、陳翰霖、董德輝
1995 〈高屏溪谷與潮州斷崖沖積扇的地形學研究〉,《地理學研究報告》,24:39-86。
郭維雄
2006 〈黃袞《邀功紀略》所載清代臺灣南路六堆義軍參與平動林爽文事件始末探究〉,收於賴澤韓、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39-81。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許佩賢譯
1995 《攻臺戰略: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淑娟
2012 〈右堆〉,第二篇,陳國川主持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舊聚落發展」調查研究案結案報告。
許嘉明
1973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陳正祥
1959 《臺灣地誌》,上冊。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版。
1960 《臺灣地誌》中冊。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版。
陳其南
1991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金田譯
1990 《臺灣私法》,第一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秋坤
2004 〈清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1700-1900〉,《歷史人類學刊》,2(2):1-26。
2009 〈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16(1):1-28。
陳哲三
2011 〈臺灣清代契約文書中的銀幣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2:101-137。
陳美鈴
1999 〈嘉義平原的聚落發展-1945年以前〉。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陳盛韶
1833 《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陳紹馨
1979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國川
1991 〈我國國中地理教材的主題和地理概念分類〉,《地理研究報告》,17:1-37。
2002 《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憲明
1981 〈地理用語釋義(一):區域概念用語〉,《地理系友會刊》,4:27-28。
黃瓊慧
1998 〈屏東北部地區行政區的形成與演變—兼論長興地區的聚落發展、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臺灣文獻》49(4): 207-266。
2003 《里港鄉志》,第4篇,地理志,頁136-208。屏東:屏東縣里港鄉公所。
2010 〈清代臺灣南路客家文獻紀略──六堆之《臺南東粵義民誌》與《六堆忠義文獻》〉,《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7: 41-47。
黃瓊慧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
2001 《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瓊慧、吳連賞
2008 〈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域及其發展〉,《環境與世界》,18:23-42。
楊欽堯、巫炯寬
2008 〈館藏總督府檔案有關六堆清查成果介紹─以後堆內埔為例〉。《臺灣文獻》59(3):363-394。
楊萬全
1993 《水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1997 〈高屏溪流域與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7:81-104。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
1934 《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鄭全玄
2001 〈瑪家鄉〉,《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頁773-78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妮玲
1983 《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劉鳳翰
1997 《日軍在臺灣-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
臺灣省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土壤學系
1971 《屏東縣土壤調查報告》。臺中:臺灣省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土壤學系。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著
2009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篇,中譯本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戴炎輝
1979 《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二刷。
韓家寶(Pol Heyns)著,鄭維中譯
2002 《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鍾壬壽
1973 《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
譚其驤主編
1987 《中國歷史地圖集》,清時期。上海:地圖出版社。
羅香林
1933 《客家研究導論》。興寧:希山書藏;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臺版。
鷲巢敦哉編纂,蔡伯壎譯註
2008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上卷,中譯本Ⅰ。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08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上卷,中譯本Ⅱ。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鷲巢敦哉編纂,張北、王琥生、鐵鷹、王偉、周穎新、李書成、高洪、黃宸鐘譯
2000 《臺灣抗日運動史(一)》。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鷲巢敦哉編纂,張北、王琥生、鐵鷹、王偉、周穎新、李書成、高洪、黃宸鐘譯
2000 《臺灣抗日運動史(三)》。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三)網站和報紙
中央氣象局
〈1897年以來根據定義侵襲臺灣及其近海颱風含分類資料及災害統計表〉,下載日期:2013年8月8日,網址: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fnweb/completetable-c.htm。
陳國川
2014 〈傳統區域地理的改造與新區域地理的誕生〉,下載日期:2014年7月21日,網址:http://ocw.lib.ntnu.edu.tw/mod/resource/view.php?inpopup=true&;id=174。
楊欽堯
2009 〈鍾麟江與內埔天后宮之興築〉,下載日期:2013年10月23日,網址: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36&;AID=434。
新亞研究所
《清史稿》,卷215,列傳2,諸王1(香港:新亞研究所),典籍資料庫,下載日期:2014年4月13日,網址:http://www.newasia.org.hk//resources/25/qingshigao/index.phtml?section_num=215。

貳、日文部分
(一)史料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895 〈明治二十八年十月中鳳山出張所臨時報告(臺南民政支部)〉,27冊10號,第16卷。
1895 〈諭示原稿(元鳳山縣)〉,9621冊1號,第1卷。
1896 〈明治二十八年十二月中鳳山出張所行政事務報告(臺南民政支部)〉,27冊14號,第16卷。
1896 〈鳳山支廳所轄內下淡水溪地方原野取調書〉, 9689冊34號,第28卷。
1896 〈下淡水溪地方原野取調書〉,9678冊16號,第15卷。
1897 〈邱阿六取調書〉,123冊9號,第3卷。
1897 〈鳳山縣管內治政一班(元臺南縣)〉,9785冊8卷,第126卷。
1897 〈北林囑托外一名六堆地方民情視察復命ノ件(元臺南縣)〉,9774冊10號,第115卷。
1897 〈弁務署名稱位置〉,123冊9號,第3卷。
1897 〈縣廳及弁務署位置及管轄區域〉,123冊2號,第3卷。
1897 〈明治三十年五月中鳳山支廳行政事務及管內概況〉,162冊25號,17卷。
1897〈辨務署設置及其位地區域ニ關スル件(元臺南縣)〉,9773冊2號,
1897 〈本島居住喀家族ノ戶口及住居地取調表〉,11094冊10卷,第11卷。
1897 〈六堆部□□(元臺南縣)〉,9770冊48號,第111卷。
1899 〈府令第五九號社寺教務所說教所建立廢合手續ニ關スル件〉,354冊2號,第7卷。
1901 〈阿猴廳支廳設置認可〉, 599冊10號,第1卷。
1901 〈阿緱廳令第一號〔阿里港、萬丹、內埔、潮洲、東港、枋藔〕支廳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阿緱廳令第二號阿緱廳命令公布ノ件〕〉,664冊20號,4卷。
1902 〈臺灣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各縣廳、二冊ノ二)〉,782冊1號,第28卷。
1903 〈臺南市盧乃聰申訴狀〉,4418冊2號,第226卷。
1903 〈阿猴廳公共埤圳規約訂正報告ノ件〉,4783冊2號,第6卷。
1912 〈吳此外數名五福大帝所屬財產其外財產處分許可〉,1936冊5號,
1914 〈神明會所屬財產處分許可〉,5771冊16號,第30卷。
臺灣總督府府報
〈臺灣總督府管內街、庄、社ニ長ヲ置ノ件〉, 96(1897年6月12日)
〈街庄社長設置規程〉, 109(1897年6月27日)。
〈辨務署管轄區域中警察管區〉, 316(1898年6月29日),頁81。
〈辨務署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 315(1898年6月28日),頁71-72。
〈街庄社長ノ職務〉, 1162(1902年5月30日),頁61。
〈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制中改正ノ件〉, 1727(1904年4月1日),頁31。
〈府令第14號〉, 2071(1920年3月21日),頁70。
〈告示第10號〉, 580(1929年1月31日)。
〈府令第52號〉, 1666(1932年11月10日),頁27。
〈告示第4號〉, 864(1945年1月8日),頁9。
阿緱廳報
〈告示第86號〉, 102(1903年12月17日),頁245。
〈明治37年阿猴廳告示第12號〉, 112(1904年2月18日),頁125。
〈明治37年阿猴廳廳令第8號〉, 123(1904年4月13日),頁270。
(二)論文與專書
內埔庄役場編
1933 《內埔庄勢一覽》。高雄:南報商事社。
村上玉吉編
1934 《南部臺灣誌》。臺南:臺南州共榮會;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臺版。
伊能嘉矩編撰,吉田東伍主編
1909 《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
丸井圭治郎
1919 《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總督府。
屏東郡役所
1937 《屏東郡要覽》。高雄:屏東郡役所;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
富田芳郎
1933 〈臺灣に於ける農村聚落の形態に就いて(一)〉,《臺灣地學記事》,4(2):11-14。
1934 〈臺灣の景観に就いて〉,《臺湾地学記事》,1:1-6。
1934 〈臺灣の聚落の研究〉,《臺灣時報》,1:18-25。
1935 〈北部臺灣に於ける自衛的農村聚落の一例(下)〉,《地理學》,3(5):893-898。
1935 〈臺灣本島人の姓氏の分布と居住型〉,《臺灣地學記事》6(4/5):25-38。
1943 〈臺灣聚落の研究〉,《臺灣文化論叢》,第一輯,頁149-221。臺北:清水書局。
奧村金太郎、蔡國琳編
1899 《臺南縣誌》,第四編,沿革之二。臺南:臺南縣廳;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臺版。
松崎仁三郎
1935 《嗚呼忠義亭》。潮州:撰者。
鷹取田一郎
1916 《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遠藤課巳
1921 《人文薈萃》。臺北:遠藤寫真館。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1917 《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大正四年》。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
臺灣總督府
1935 《國勢調查結果表:昭和十年》。臺北:臺灣總督府。
1936 〈林邊溪治水計畫圖〉。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土木部編
1907 《明治四十年度公共埤圳歲入出決算》。臺北:臺灣總督府工事部。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1927 〈下淡水溪治水計畫圖〉。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1938 《下淡水溪治水事業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1940 《臺灣河川法關係法規類集》。臺北:臺灣總督府內務局,1940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1913 《明治四十四年度臺灣埤圳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1916 《自大正元年度至大正三年度臺灣埤圳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28 《臺灣在籍漢民鄉貫別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
1942 《臺灣總督府國土局主管土木事業概要(昭和17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
1943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 昭和16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 《田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 《畑收穫及小租調查書》,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1907 《明治三十八年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地方之部)》。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1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報告 臺灣私法》,第一卷下。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10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二卷上。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11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一卷下。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參、英文部分
Hart, J. F.
1982 ”The highest form of the geographer’s art”,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2:1, p.1-29.
Hoekveld, G. A.
1990 Regional Geography Must Adjust to New Realities, pp.22-29, in Johnston, R. J., Hauer, J. and Hoekveld, G. A., eds., Regional geography: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p.11-31, London: Routledge Chapman and Hall Inc.
Johnston, R. J. &; Gregory, Derek &; Smith, D. M.
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3rd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