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神聖與虛構:兩岸當代小說中「國家神話」與「新歷史敘事」之辯證
作者:陳孟君
作者(外文):Meng-Chun Chen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梅家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神聖虛構國家神話新歷史敘事版圖土地創傷精神家園the Sacredthe FictionalNational Myths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Territorial LandsTraumaSpiritual Homela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0
儘管一九四九年以降兩岸當代文學各自發展,且各有特色,但共同的現象是:一九四九年兩岸的國家神話,是一九四九年迄今兩岸當代小說隨著不同的時代語境,不斷對話的議題。一九四九年兩岸的國家神話分別是:共產黨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六年推動的社會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國民黨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八七年號召的反共復國。革命歷史小說與反共歷史小說,不約而同地由國家英雄的身體姿態與中原土地的空間意蘊來展示國家神話。當權威體系鬆動後,兩岸當代小說以新歷史敘事挖掘被國家神話壓抑的小歷史與&;#29234;何如此時,也以身體與空間為視角。簡言之,本文考察一九四九年迄廿一世紀兩岸當代小說建構或批判國家神話的共同課題──身體想像與空間銘刻,之於同時異地、同時異代、同地異時的殊異。
先就身體想像而論。兩岸當代小說中的新歷史敘事,由小人物在權力結構中受創的原委與症狀切入,是反思國家神話及其代言者「陽剛英雄/大寫父親」的契機。因此,本文分析小人物引領出的家族故事如何批判與補白宏大歷史時,以身體暴力和話語暴力來重新思考大小寫的父子關係。循此勾勒出一條兩岸新歷史敘事中,從英雄形象到受創人物的轉化歷程,從中可歸納出鋪陳新歷史敘事的主題,除了家族故事之外,隨著文學史的發展,家族故事還派生出虛構美學與重溯起源。要而言之,敘事主題的發展過程,是由「說什麼故事」演變成「如何說故事」,攸關新歷史敘事對神聖與虛構的多層翻轉。
再者,執政者向版圖領土上的人民詮釋國家在歷史長流中的承繼、破舊立新的理念、集體記憶、終極承諾等,是有效統一版圖及其權力結構的關鍵。因此,兩岸新歷史敘事從版圖土地演繹出不同的空間想像,是本文安排章節的次第,分別是:從革命農村、鄉土、家園到後鄉土,從中原版圖的捍守、位移到疆界突圍。本文循此捻出一條從革命歷史敘事或反共歷史敘事到各時期新歷史敘事的發展狀況,包括版圖領土及其宏大歷史編碼小人物的策略,以及,兩岸新歷史敘事如何對版圖領土及其宏大歷史再生產與賦予新意,本文名之為母土生殖的隱喻。由於,家園母土召喚在大寫父權規訓下的受創子輩,省思歷史、應對現在、想像未來,這並非二元對立地解構父權,畢竟,父權不斷地介入與影響母土。因此,母土生殖隱喻的土地關懷與歷史想像,仍以上述父權干預下的受創人物所引領的三項敘事主題,予以開展。這在八○年代至廿一世紀兩岸新歷史敘事發展史中呈現:由家族鄉土派生出對歷史起源與歷史範疇的思考,再延伸成探究虛構美學、重溯起源的重要性。承此,兩岸當代小說的史觀分別是:從唯一的革命性到多元地強化中國性;由移民、殖民纏繞而成混雜、開放、重層的臺灣性。
由此可知,本文以父權規訓與母土生殖的隱喻,說明身體與空間此二議題的表裡關係,而敘事主題黏著在二者之中。亦即,切入國家神話的經線是創傷症狀,緯線則是版圖土地,小說人物以三項敘事主題為基底來縫綴經緯線,從而交織出新歷史敘事的創傷結構。綜上可知,雖然兩岸當代小說中的新歷史敘事各有千秋,但仍有可對話的共同主題與發展脈絡。
Literary circl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after 1949. There is, however, a phenomenon shared by both sides: various national myths have been a common ground on which cross-Strait contemporary fictions engage in continual dialogue. Such national myth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socialist proletariat revolution between 1949 and 1976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anti-communist movements from 1949 to 1987 for the KMT.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fictions and anti-communist fictions both utilize the body imagination of national heroes and the spatial concept of the land of Zhong Yuan, or central plain, as the stage for national myths. With the loosening of the authoritarian rules, contemporary fictions on both sides adopt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to explore the micro-histories previously suppressed by national myths. In the process, these fictions also adopt the perspectives of body and space. In a nutshell, this thesis will explore common issues for contemporary fictions across the Strait in their construction or d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yths from 1949 to the 21st century; these issues include body imagination and space inscription. This thesis will explore their differences across different space, time, and generations.
First, the body imagination.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cross-strait contemporary fictions begin with commoners’ traumas in the power structure and their symptoms. This is the key to reflect on the national myth and its representatives: “masculine hero/ Father with capital F.” Therefore, when investigating how commoners’ family stories criticize and complement the macro-history, this thesis adopts the perspectives of body and language violences to rethink father-son relationship in all levels and to trace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hero to traumatic figure. In this process, we see that, while family stories are the subject for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fictional aesthetics and a return to origin are all derived from such family stories. To sum up, narratives develop from “what stories to tell” to “how to tell stories.” This shows how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twist the concepts of the sacred and the fictional.
Furthermore, the key for the ruling class to maintain the unity of territory and power structure is to be able to interpret to its people of the territory the heritage, the innovative ideals,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the ultimate promises of its nation. Therefore, on both sides,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develop different spatial imaginations in terms of the territory and the land. This serves as the base for the arrangement of chapters for this thesis, namely: from revolutionary village, homeland, family land to post-homeland; from central plain’s protection and shifting, to the border-crossing. With this, this thesis analyzes a periodical development of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for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for anti-communist historical narratives. This thesis also discusses how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on both sides re-produce and re-invent the territory and its macro-history. The thesis will call this process a metaphor of motherland reproduction. Interpellation of homeland/motherland as Patriarchal subjection is addressed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to reflect the history, to face the present, and to imagine the future. This is not a deconstruction of patriarchal power; patriarchal power is continually engaging and influencing the motherland. Therefore, the metaphor of motherland reproduction and its care of land and imagination of history still develop from the three narrative topics for the traumatic figures under the patriarchal influence. As seen in the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from 1980s to 21st century, concept of family and homeland expands to deep thoughts on historical origins and historical categories, which further evolve into investigations of fictional aesthet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Therefore, historical views of contemporary fic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moving from the singularity of revolution to the diversified Chinese-ness; constructing the sense of Taiwan-ness via the entanglement of immigration and colonial culture.
Therefore, this thesis utilizes patriarchal subjugation and metaphor of motherland reproduction to explain the tightly-knit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ace, to both of which the narrative subjects are closely linked. That is to say, national myths are structured by traumatic symptoms and territory, land, and commoners. Even though contemporary fictions on both sides develop distinctive new historical narratives, there are still common topics and contexts of evolution.
一、當代文學家的作品
丁玲,《丁玲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重印。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0。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王小波,《尋找無雙》,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8。
王小波,《黃金時代》,廣東:花城出版社,1997。
王安憶,《故事和講故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上海的故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王安憶,《烏托邦詩篇》,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
司馬中原,《煙雲》,臺北:皇冠出版社,1977,1990年11版。
司馬中原,《狂風沙》,臺北:皇冠出版社,1986年14版。
司馬中原,《狼煙》,臺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86。
司馬中原,《荒原》,臺北:皇冠出版社,1986。
曲波,《林海雪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重印。
朱天心,《二十二歲之前》,臺北:聯合文學,2001。
朱天心,《荒人手記》,臺北:時報文化,2004年2版。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弟兄們》,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朱西甯,《日月長新花長生》,臺北:桂冠,1978。
吳明益,《睡眠的航線》,臺北:二魚文化,2009年初版2刷。
吳繼文,《天河撩亂》,臺北:時報文化,1998。
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帶貞操帶的魔鬼系列》,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李昂,《迷園》,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2000。
李渝,《夏日踟躕》,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
李渝,《應答的鄉岸:小說二集》,臺北:洪範,1999。
李銳,《人間:重述白蛇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李銳,《舊址》,臺北:洪範,1993。
沈從文,《沈從文全集》,太原市:北岳文藝,2009。
周立波,《暴風驟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5。
姜戎,《狼圖騰》,臺北:風雲時代,2005。
施叔青,《三世人》,臺北:時報,2010。
施叔青,《風前塵埃》,臺北:時報文化,2008。
施明正,《施明正集》,臺北:前衛,1993。
柳青,《柳青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徐小斌,《羽蛇》,臺北:聯經,2003。
徐小斌,《徐小斌文集》,北京:華藝出版社,1998。
徐小斌,《徐小斌散文》,北京:華夏,1999。
徐小斌,《繆斯的困惑》,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張大春,《城邦暴力團》,臺北:時報,2009。
張大春,《聆聽父親》,臺北:時報文化,2003。
張系國,《香蕉船》,臺北:洪範,1976。
張系國,《張系國集》,臺北:前衛,1993。
張系國,《橡皮靈魂》,臺北:洪範,1987。
張系國,《讓未來等一等吧》,臺北:洪範,1984。
張賢亮,《張賢亮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
梁斌,《紅旗譜》,黑龍江: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
莫言,《生死疲勞》,臺北:麥田,2006。
莫言,《紅高粱家族》,臺北:洪範,1998。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臺北:麥田,2002。
陳玉慧,《海神家族》,臺北:印刻,2004。
陳忠實,《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陳燁,《泥河》,臺北:自立晚報,1989。
殘雪,《玫瑰水晶球:殘雪散文》,廈門:鷺江出版社,2010。
殘雪,《從未描述過的夢境》,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殘雪,《殘雪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5。
殘雪,《傳說中的寶藏》,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
殘雪,《邊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黃凡,《賴索》,臺北:時報文化,1980。
葉石濤,〈自序〉,《紅鞋子》,臺北:自立晚報,1989。
葉石濤,《葉石濤全集3》,高雄市:高雄市文化局,2006。
賈平凹,《秦腔》,臺北:麥田,2006。
閻連科,《年月日》,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閻連科:《受活》,臺北:麥田,2007。
駱以軍,《月球姓氏》,臺北:聯合文學,2000。
駱以軍,《遠方》,臺北:印刻,2003。
鍾肇政,《濁流三部曲(三)流雲》,臺北:遠景,2005。
羅廣斌、楊益言著,劉心武主編,《紅岩》,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

二、文學與文化研究
[清]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金聖歎評點才子全集》第三卷,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
[聯邦德國]顧彬(Wolfgang Kubin)著,馬樹德譯,《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丁帆等著,《中國鄉土小說的世紀轉型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丁東、孫&;#29641;編,《世紀之交的衝撞──王蒙現象爭鳴錄》,北京:光明日報出版,1996。
中國文藝協會,《文協十年》,臺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毛澤東,《毛澤東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new window
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王彪,《新歷史小說選》,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3。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出版社,2004。
王斑,《歷史的崇高形象&;#8213;&;#8213;二十世紀中國的美學與政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
王寧主編,《文學理論前沿:第2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王輕鴻,《漢語境中的原型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王德威,《小說中國》,臺北:麥田,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8年2版。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new window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2009。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年代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1988。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9年2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2004。
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2002。
艾曉明、李銀河編,《浪漫騎士:記憶王小波》,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刑國強編,《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臺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7。
何明修,《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臺北:群學,2006。new window
佚名原編,李豐楙導讀,《山海經》,臺北:金楓出版,1987。
吳密察,《日本觀察──一個臺灣的視野》,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
吳密察等著,《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播種者,2008。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記,《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報系,1992。
吳義勤,《中國當代新潮小說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
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臺北:雄獅圖書,2001。
李政亮,《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1/3流行文化的+1/3國族想像的+1/3日常生活的》,新北市:夏日出版,2011。
李揚,《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典再解讀》,濟南:山東教育,2003。
李勤岸、陳龍廷主編,《臺灣文學的大河:歷史、土地與新文化──第六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2009。
杜潤生,《杜潤生自述: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紀的終結與90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8。
周蕾著,孫紹宜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 誌與中國當代電影》,臺北:遠流,2001。new window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文化,1990。
孟繁華,《中國當代文學通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
房偉,《文化悖論與文學創新──世紀末文化轉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杜武志,《日治時期的殖民教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
林慶元、楊齊福,《「大東亞共榮圈」源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林燿德,《海事》,臺北:號角,1987。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new window
金介甫,《鳳凰之子:沈從文傳》,北京:中國友誼,2000。
金元浦,陶東風:《闡釋中國的焦慮:轉型時代的文化解讀》,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
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思想編委會著,《中國:革命到崛起》,臺北:聯經,2011。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封德屏主編,《臺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臺北:文訊,1996。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new window
唐小兵,《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景,1980。
張清華,《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歷史敘事:海德堡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
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曹文軒,《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曹萬生,《中國當代文藝價值觀流變史》,臺北:秀威,2011。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臺北:麥田,2004。
梅遜編,《作家群像》,臺北:大江,1968。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許紀霖,《當代中國的啟蒙與反啟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許素蘭編,《認識李喬》,苗栗:苗栗縣文化中心,1993。
郭劍敏,《中國當代紅色敘事的生成機制研究:基於1949-1966年革命歷史小說的文本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2002。new window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臺北:聯合文學,2001。
陳思和《寫在子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2010。
陳順馨、戴錦華,《婦女、民族與女性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陳萬益主編,《大河之歌: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
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陳曉明主編:《現代性與中國當代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
陶東風、和磊,《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1978-200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陶東風主編,《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1。new window
郭紀舟,《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40年》,臺北:自立晚報,1987。
彭瑞金,〈傳燈者:鍾肇政〉,《瞄準臺灣作家》,高雄:派色文化,1992。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臺北:前衛,1995。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91。
彭瑞金,《鍾肇政文學評傳》,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
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代臺灣解殖文學》,臺北:群學,2012。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臺北:貓頭鷹,2003。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2000。new window
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1996。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2003。new window
新生活叢書社編,《新生活運動須知》,南京:該社,1935。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臺北:時報文化,1994。
楊小濱,《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
楊厚均,《革命歷史圖景與民族國家想像》,武漢:湖北教育,2005。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合文學,1995。
閰浩崗,《「紅色經典」的文學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出版社,1981。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葉維廉主編,《中國現代作家論》,臺北:聯經,1976。
葉榮鐘等,《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學海書局,1979。
雷達主編,李清霞編選,《陳忠實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北:九歌,1999初版3印。
劉心皇編著,《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臺北:天視,1979-1981。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2004。new window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北京:華夏,2004。
鄭鴻森,《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帶臺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北:聯經,2001。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3刷。
樊善標、危令敦、黃念欣主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2008。
戴錦華,《涉渡之舟──新時期中國女性寫作與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鍾肇政,《台灣文學十講》,臺北:前衛,2000。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三)插天山之歌》,臺北:遠景,2005。
韓袁紅編,《王小波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2010。
曠新年,《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第二部下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羅平漢,《當代歷史問題札記二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蕭新煌,《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臺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時報文化基金會,1990。new window

三、中西方神話學研究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臺北:立緒,2006年2版3刷。
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2000。
[英]弗雷澤(Frazer,J.G.)著,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劉魁立審校,《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美]德克斯特(Dexter, M. R. )主編,葉舒憲等譯:《活著的女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美]鄧迪斯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論文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
[德]埃裏希‧諾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德]恩斯特‧卡西爾著,范進等譯,《國家的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1985年初版7刷。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7初版2刷。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楊素娥譯,胡國楨校:《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2001。
米爾希.埃利亞德著, 宋立道、魯奇譯,《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風尚》,北京:光明日報,1990。
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金澤譯,《西方神話學論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胡志毅,《神話與儀式:戲劇的原型闡釋》,上海:學林,2001。
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張珣,《海洋民俗與信仰:媽祖與王爺》,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
習傳進,《走向人類學詩學: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非裔美國文學批評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
陶陽、牟鐘秀,《中國創世神話》,臺北:東華,1990。
麥克斯.繆勒著,金澤譯,《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1997。
彭兆榮,《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酒神及其祭祀儀式的發生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愛德華.泰勒(Edward B.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葉舒憲編選,《神話&;#8213;&;#8213;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鐘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2006。

四、西方理論的相關研究
Bhabha, Homi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Caruth Cathy. Unclaimed Experience: 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Culbertson Robert. Embodied Memory, Transcendence, and Telling: Recounting Trauma, Re-Establishing the Self. New Literary History, 1995
Caroline Garland等著,許玉光、黃慧涵、王臨風等譯,《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臺北:五南,2007。
Foucault, Michel,尚衡譯《性意識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Mike G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2003。
[加]哈琴著,李楊、李鋒譯,《後現代主義詩學:歷史‧理論‧小說》,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法]加斯東‧巴什拉著,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長沙:岳簏書社,2005。
[法]蒂費納.薩默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法]羅蘭.巴特著,許薔薇、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1997。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汪逢振,《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美]約翰.奧尼爾著,張旭春譯,《身體形態──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
[美]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04。
[美]喬.奧.赫茲勒,《烏托邦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美]邁斯納(Maurice Meisner)著,張寧、陳銘康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主義與烏托邦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美]漢娜‧阿倫特,陳周旺譯,《論革命》,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
[英]阿諾德.P.欣契利夫(Arnold P.Hinchliffe)著,樊高月譯,閻嘉校,《荒誕派》,成都:北方文藝,1998。
[英]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2004。
[德]雅克‧德里達著,何一譯,《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藝文殊版社,1992。
[德]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上海譯文,2004。
中野實,《革命》,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
丹尼爾‧貝爾,《意識形態的終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王志弘編譯,《空間與社會理論譯文選》,臺北,自印,1995。
包亞明編,《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包亞明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黎鳴、李書崇譯,《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北京:商務,2009。
卡爾‧馬克思,《哲學的貧困──答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臺北:谷風,1988。
尼采著,張念東、凌素心譯,《權力意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尼采著,趙登榮譯,《悲劇的誕生》,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瓦爾特.本雅明(W. Benjamin)著,李茂增、蘇仲樂譯,《本雅明文選:寫作與救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
瓦爾特.本雅明、蘇珊.桑塔格等著,吳瓊、杜予編,《上帝的眼睛──攝影的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瓦爾特&;#65381;本雅明著,陳永國譯,《德國悲劇的起源》,北京:文化藝術,2001。
石堅、王欣,《似是故人來:新歷史主義視角下的20世紀英美文學》,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朱立元,《現代西方美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艾倫.麥克法蘭(Alan Macfarlane)、格里.馬丁(Gerry Martin),黃世毅譯,《玻璃如何改變世界》,臺北:商周出版社,2006。
佛洛伊德,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吳冶平,《空間理論與文學的再現》,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
李森,《荒誕而迷人的遊戲 : 20世紀西方文學大師.經典作品重讀》,上海:學林,2004。
汪民安編,《生產》第2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汪安民、陳永國編,《尼采的幽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帕特里莎‧沃厄(Patricia Waugh),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臺北縣:駱駝,1995。
阿裡夫.德里克著,王寧等譯,《後革命氛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夏鑄九、王志宏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2002增訂4刷。new window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張京媛主編:《新&;#27508;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1992。
普列漢諾夫,《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北京:三聯書店,1962。
湯馬斯.摩爾著,宋美華譯,《烏托邦》,臺北:聯經,2003。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5。
詹明信,張旭東編,陳清橋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1997。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2003。
榮格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1994。
衛嶺,《奧尼爾的創傷記憶與悲劇創作》,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9。
蘇珊‧桑格塔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2000。

五、其他文獻
中央委員會編,《總裁言論選集 續編》,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
中央委員會編,《總裁言論選集(二)黨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2。
中共中央文&;#29486;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32534;&;#36753;&;#32452;,《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2版)
東觀編輯部編選,《毛澤東語錄》,臺北:東觀國際文化,2005。
蔣中正,《先總統 蔣公言論選集──反共復國的理論與實踐》,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
蔣中正,《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蔣中正,《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六、學位論文
井野川伸一,《日本天皇制與台灣「皇民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日本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5)》,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沈曉雯《當代台灣小說的神話學解讀》,國立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怡君,《戰後台灣海洋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洪英雪的博士論文《文學、歷史、政治與性別──二二八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袁&;#29800;璇,《身體的清潔與戒嚴:從1946~1947年台灣防疫案例以及語言模式談起》,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郭玉雯,《聊齋誌異中他界故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陳雀倩:《八十年代大陸文學主體性的建構與尋根意識的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2006。new window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年代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黃柏維,《從《行道天涯》到《何日君再來》──平路小說的新歷史書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1。
鄧賢瑛《現代中國神話學研究(1918~1937)》,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像研究&;#8213;&;#8213;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7。new window

七、期刊論文
Ernest Renan,李紀舍譯〈何謂國家?〉,《中外文學》(1995年24卷6期),頁4-18。new window
卜偉華,〈文革中的外交極左問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6年6月號),頁36-45。new window
丁曉卿,〈論《黃金時代》「性」權力隱喻〉,《撫州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頁34-36+102。
王一川,〈傳統性與現代性的危機──「尋根文學」中的中國神話形象闡釋〉,《文學評論》(1995年4期),頁97-108。
王智明,〈亞美研究在台灣〉,《中外文學》(33卷,2004年6月),頁11-40。
王輕鴻,〈論新時期小說中的神話意象演化〉,《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4卷第5期,1999年9月),頁23-28。
王德威:〈叫父親,太沉重?父權論述與現代中國小說戲劇〉,《聯合文學》(1996年8月),頁43-52。
石恢,〈「新歷史小說」與「新歷史主義小說」辨〉,《文學研究(南京社會科學)》(2000年2期),頁47-50。
何順果、陳繼靜,〈神話、傳說與歷史〉,《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4期),頁42-51。
吳旻旻,〈海/岸觀點:論台灣海洋散文的發展性與特質〉,《海洋文化學刊》(2005年12月),頁117-145。new window
李希凡,〈革命英雄典型的巡禮〉,《文學評論》(1961年第1期),頁30-44。
李陀:〈丁玲不簡單──革命時期知識分子在話語生產中的複雜角色〉,《北京文學》(1998年7 期),頁37-38。
李陀:〈汪曾祺與現代漢語寫作──兼談毛文體〉,《花城》(1998年5期),頁126-142。
李渝:〈光陰憂鬱&;#8213;&;#8213;趙無極作。一九六0至一九七二〉,《藝術家》(2003年7月),頁332-339。
李筱峰,〈不敢回頭向波濤──台灣海洋文明史〉,《新觀念》(1997年7月105期),頁86-71。
林芳玫,〈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份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2007年10月),頁259-288。new window
徐小斌,〈寫作:前世記憶與失樂園〉,《青年文學》(2005年11期),頁6。
莊萬壽,〈台灣海洋文化之初探〉,《中國學術年刊》(1997年3月18期),頁303-316+442-443
許紀霖、陳思和、蔡翔、郜元寶,〈人文精神尋思錄之三&;#8213;&;#8213;道統學統與正統〉,《讀書》(1994年5期),頁45-55。
陳建華,〈百年醒獅之夢的歷史揶揄:「群眾」話語與中國現代小說〉,《今天》(1993年冬季號),頁98-120。
陳曉明,〈「後革命」闡釋:理論與實踐〉,《美苑》(2005年第5期),頁2-4。
陳曉明,〈悲壯激懷:中國當代文學60年〉,《文藝爭鳴》(2009年7月),頁28-57。
陳曉明,〈絕對的女性歷史──評徐小斌的《羽蛇》〉,《南方文壇》,頁35-41。
陳惠齡,〈「鄉土」語境的衍異與增生──九○年代以降台灣鄉土小說的書寫新貌〉,《中外文學》(39卷1期,2010年3月),頁85-128new window
陶東風,〈後革命時代的革命文化〉,《當代文壇》,(2008年卷1期),頁7-13。
陶東風,〈革命的除魅:後革命時期的革命書寫〉,《渤海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頁5-19。new window
楊劍隆、王童,〈論後革命時代革命歷史題材長篇小說的創作類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頁192-196。
葉舒憲,〈現代性與原始性&;#8213;&;#8213;符號建構現實與文化再生產〉,《民族藝術》(2001年4期),頁37-39
賈雯鶴,〈太陽循環神話及其相關問題〉,《思想戰線》(2004年1期30卷),頁43-48。
趙白生:〈民族寓言的內在邏輯〉,《外國文學評論》(1997年2期),頁23-30。
劉懷玉,〈西方學界關於列斐伏爾思想研究現狀綜述〉,《哲學動態》(2003年5期),頁21-24。
梁鴻:〈閻連科長篇小說的敘事模式與美學策略──兼談鄉土文學的「現實主義之爭」〉〉,《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5期),頁92-99。
謝世宗,〈經濟殖民、大眾消費與進口現代性:台灣殖民經濟小說及其性別次文本〉,《中外文學》(39卷3期,2010年9月),頁11-43。new window
戴錦華,〈自我纏繞的迷幻花園──閱讀徐小斌〉,《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1期),頁46-56。
羅隆邁,〈談談台灣的文學〉,《抖擻》(香港:創刊號,1974年1月),頁48-56。

八、網路資料
http://www.lingshidao.com/shilun/xinshi/12.htm(2007/8/18) 張閎,〈介入的詩歌──20世紀90年代的漢語詩歌寫作諸問題〉,《詩論庫》。
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6-03-15/1701198010.shtml(2013/01/01)〈莫言談《生死疲勞》聊天實錄〉。
http://www.kmt.org.tw/hc.aspx?id=17&;aid=1988&;cid=41中國國民黨官網
http://www.gov.cn/test/2006-02/28/content_213151.htm(2013/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