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台灣的民變械鬥與分類意識的演變一以林爽文事件為中心所作的探討
作者:吳正龍
作者(外文):Wu, Cheng-Lu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系
指導教授:尹章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林爽文民變分類械鬥村庄漢人遷移族群關係Lin Shuangwenpopular revoltintra-ethnic battlevillage and communitymigration of Han Chineseethnic rela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9
林爽文事件是清代臺灣最大抗官民變事件,也引發嚴重分類械鬥,對於為何會產生附從、反抗兩大對立勢力,學界長期以來缺乏相關研究。筆者欲從開發史角度探討林爽文事件起因,及涉案兩大陣營村庄內部祖籍結構、方言使用,族群對抗組合方式,及可能因為族群對立而造成族群遷移和整合問題。
經研究發現林案前臺灣已形成閩粵、漳泉間嚴重對立,官兵追捕天地會黨引發林爽文起事抗清,但因社會存在已久的仇恨,造成族群分類對立現象。本研究統計307個附和林爽文家族,其中以漳州籍最多佔82.41%;其次為泉州籍佔9.45%,其中同安籍佔7.49%;第三為廣東籍佔4.56%;第四為汀州籍佔3.58%。本研究亦對81個附林村庄進行歸類,發現漳州庄佔有絕對優勢,漳籍與他籍混居村庄亦有相當比率。泉州庄中多屬為同安籍。汀庄和粵庄所佔比率很多。從祖籍統計分析,附從林爽文者以漳州籍佔絕對多數,泉籍約佔一成,汀州和粵籍相當少數。
本研究亦統計119個反抗林爽文村庄家族,其中以泉州籍最多,佔68.07%,其中同安籍佔9.24%。其次為潮州籍佔23.53%,第三為嘉應州籍佔10.08%,第四為漳州籍佔7.56%,第五為永春州籍佔0.84%。本研究對35個反林村庄進行分類,發現泉州庄數量最多,粵庄居次,漳州庄、泉優附粵庄、泉優附漳庄、泉籍優勢庄約佔一成。泉籍優勢庄、泉優附漳庄、永春優勢庄所佔比率很低。從統計也發現泉州籍(含永春州)是林爽文主要反對勢力,粵籍是林爽文次要對手,至於與林爽文同為漳州籍者所佔比率不高。
本研究也從語群角度,統計附從和反抗林爽文村庄內部家族數量,探討當時族群對抗組合關係。經統計發現附和林爽文以漳州福佬最多佔61.56%;其次為漳州客家佔20.85%;第三為泉州同安福佬佔7.49%,第四為永定客家佔3.58%。其中漳州福佬和漳州客家共佔82.41%,為附和林爽文最大勢力。反抗林爽文勢力,以泉州福佬最多佔58.82%;其次為嘉應客家與潮州客家,各佔10.08%,第四為泉州同安福佬佔9.24%;第五為漳州福佬人佔7.56%。其它潮州福佬、永春州福佬只佔極少數。泉州同安福佬附從、反抗林爽文,約呈現二比一。潮州福佬依附泉粵籍比例大於依附漳籍。亦即林爽文事件臺灣中部分類械鬥,大致呈現漳州福佬、漳州客家和泉州同安福佬,結合對抗泉州福佬、粵籍客家和泉州同安福佬的分類組合型式。此外發縣汀籍附漳而不附粵客型態,不同於朱一貴事件下淡水地區汀籍附粵客對抗漳泉福老,及林案時桃竹苗地區汀附粵客結合方式,此除顯示出時間性不同外,也具有區域性特色。
林爽文事件造成族群重大位移,日後持續分類械鬥與對立,亦造成漢人不斷遷移,加上原鄉來臺入居村庄的選擇,加深區域內同籍聚集現象。因此,清末臺灣中部族群分布型態,是經過多次民變、械鬥、漢人遷徙,以及原鄉來臺同籍聚集後的整合結果。
In terms of scale and impact, the Lin Shuangwen Incident is regarded as the largest popular revolt in Taiwan under Qing rule which caused subsequent serious intra-ethnic battles as well. The thesis tried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causes that involved the conflicts, including genealogical structures of the villagers, the regional dialects used, the lines of friend/foe differentiation drawn in the mobilization and the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The study analyzed 307 families that supported Lin Shuangwen's military actions and found that 82.41% of them were of Zhangzhou origin, 9.45% were of Quanzhou origin and among them 7.49% were from Tong’an county, 4.56% were of Guangdong origin and 3.58% were of Dingzhou origin. Therefore most of the 81 villages that supported Lin Shuangwen were those of Zhangzhou origin or mixed habitation of people of Zhangzhou origin and others. Among them, 10% of the villages are of Quanzhou origin and most of these Quanzhou origin villages are from Tong’an county.
The study also analyzed 119 families that were against Lin Shuangwen. Among them, 68.07% were of Tong’an origin, 23.53% were of Chaozhou origin, 10.08% were from Jiayingzhou, 7.56% were of Zhangzhou origin and 0.84% were from Yungtsunzhou. Among 35 villages that were against Lin, 18 villages (51.41%) were of Quangzhou origin and 8 villages (22.86%) were of Guangdong origin. Numbers of villages that were constituted with people of Zhangzhou origin,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and Guangdong origin as minority,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and Guangdong origin as minority,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and Zhangzhou origin as minority,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and Yungtsunzhou as majority, were 4 (11.43%) respectively. The percentages of the villages of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and Guangdong origin as minority,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Qua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and Zhangzhou origin as minority and Yungtsunzhou origin as majority were relatively low. The force against Lin were constituted with people of Quanzhou origin as the major rival and of Guangdong origin as the secondary one. People of Zhangzhou origin were few among those who were against Lin.
From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he study also analyzed the lines of friend/foe differentiation drawn in the mobilization. Among people supporting Lin, 61.56% spoke Zhangzhou Holo, 20.85% spoke Zhangzhou Hakka, 7.49% spoke Quanzhou Tong’an Holo and 3.58% spoke Yongding Hakka. The major force supporting Lin against Qing rule was constituted with people speaking Zhangzhou Holo and Hakka (82.41%). Among people against Lin, 58.82% spoke Quanzhou Holo, 10.08% spoke Jiaying Hakka, 10.08% spoke Chaozhou Hakka, 9.24% spoke Quangzhou Tong’an Holo and 7.56% spoke Zhangzhou Holo. Therefore, we can suggest that the inter-communal conflicts in central Taiwan could be described as people speaking Zhangzhou Holo, Zhangzhou Hakka and Quangzhou Tong’an Holo against those speaking Quanzhou Holo, Guangdong Hakka and Quangzhou Tong’an Holo. During the Lin rebellion, that people of Dingzhou origin joined the actions taken by people of Zhangzhou origin, rather than those taken by people of Guangdong Hakka origin, could be depicted as one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entral Taiwan.
One of the impacts that this incident caused was ethnic migration. The subsequent intra-ethnic battles and rivalry also kept the migration going. The gather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same origin within the area was intensified in the process.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central Taiwan at the end of Qing rule was the resultant of repeated popular revolts, intra-ethnic battles, migration of Han Chinese, and gathering and integration of new immigrants of the same origin in the Mainland.
一、基本史料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丁宗洛編,《陳清端公年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上海師大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室、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編,《福建上海小刀會檔案史料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天地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1988。
尹士俍纂修,李祖基點校,《臺灣志略》,北京:九州,2003。
王世慶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臺北:環球書社,1977。
王必昌纂輯,《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王連茂、葉恩典整理,《泉州、台灣張士箱家族文件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王瑛曾編纂,《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王禮主修,陳文達編纂,《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北京市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清代臺灣檔案史料全編》,北京:學苑,1999。
未著編者,《乾隆間福康安奉命往剿臺灣林爽文莊大田等之亂上諭彙鈔殘本》,收入陳支平主編,《臺灣文獻匯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第6輯,第1冊,頁57-177。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江日昇撰,吳德鐸校譯,《臺灣外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1999。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余文儀主編,黃美娥點校,《續修臺灣府志》,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5冊,
余慧賢、張家榮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臺中地區古文書選輯》,臺北縣: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9。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吳子光著,王國璠編,《吳子光全書》,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中心,1979。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1995-2010
吳德功,《彰化節孝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0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4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new window
李丕煜主修,陳文達編纂,《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杜昌丁修,《永春州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1757年修印;臺北:永春文獻社,1962重刊。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碩勳,《潮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周鍾瑄主修,陳夢林編纂,《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編,《岸裡大社文書》,臺北市:臺大,1998。
林玉茹、劉序楓,《鹿港郊商許志湖家與大陸的貿易文書(一八九五~一八九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6。
林美容,《草屯鎮鄉土社會史資料》,板橋:臺灣風物雜誌社,1990。
林獻堂等修,《臺灣霧峰林氏族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9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姚瑩,《東溟奏稿》,臺灣文獻叢刊第4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1995。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廷寄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2005。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編,《臺灣堡圖集》,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
洪麗完主編,《外埔鄉藏古文書專輯》,臺中:外埔鄉公所,2001。
洪麗完撰稿,《臺中縣立文化中心藏臺灣古文書專輯》,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范咸、六十七,《重修臺灣府志》,收入《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85。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夏琳,《閩海紀要》,臺灣文獻叢刊第1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夏獻綸,《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new window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臺灣文獻叢刊第9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高拱乾,《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朝臺灣輿圖〉,臺北:南天書局出版,2006。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文獻科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故宮博物院,1982-8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康熙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197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嘉慶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藏,1993-1995。
國立臺灣博物館,〈康熙臺灣輿圖〉,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複製,2004。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臺北:聯經,1993。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崑岡編,《欽定大清會典》,臺北:新文豐,1976。
張本政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張炎憲、曾品滄主編,《楊雲萍藏臺灣古文書》,臺北縣:國史館,2003。
張炎憲編,《臺灣古文書集》,臺北市:南天,1988。
梅村野史,《鹿樵紀聞》,臺灣文獻叢刊第1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1978。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秋坤,《臺灣古書契(1717~1906)》,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
陳衍,《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12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盛韶,《問俗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陳第,〈東番記〉,收入沈有容,《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第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24-27。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陳澤主編,《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陳龍貴、鄭永昌、洪健榮撰述,《臺中東勢詹家清水黃家古文書集》,臺北市:故宮博物院,2008。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1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章甫,《半崧集簡編》,臺灣文獻叢刊第20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彭慰主編,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認識臺灣古書契》,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出版,2007。
程紹剛譯著,《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200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黃宗羲,《賜姓始末》,臺灣文獻叢刊第2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黃耀東編,《明清臺灣碑碣選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楊廷理,〈東瀛紀事〉,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海濱大事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頁45-72。
楊英,《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楊惠仙編,《神岡:筱雲呂玉慶堂典藏古文書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福康安,《廷寄》,臺灣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翟灝,《臺陽筆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淸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校,《草屯地區古文書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平臺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第1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海濱大事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仁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文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世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灣文獻叢刊第24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初海疆圖說》,臺灣文獻叢刊155第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宣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聖祖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德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9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穆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嘉義管內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戊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9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庚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辛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壬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中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15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地輿全圖》,臺灣文獻叢刊第18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人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商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9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債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7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閩海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
趙翼,〈平定臺灣述略〉,收入諸家,《海濱大事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劉如仲、苗學孟編,《臺灣林爽文起義資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劉澤民編,《大肚社古文書》,南投:省文獻會,2000。
劉澤民編著,《大甲東西社古文書》,南投:臺灣文獻館,2003。
蔣毓英,《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5。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0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鄧傳安,《蠡測彙鈔》,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蕭一山編,《近代祕密社會史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
謝金鑾、鄭兼才合纂,《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簡史朗,《[水沙連]埔社古文書選輯》,臺北縣:國史館,2002。
簡史朗,《水沙連眉社古文書研究專輯》,南投市:南投縣政府,2005。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覺羅滿保,〈題義民效力議效疏〉,收入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343-349。

二、中文專書
丁光玲,《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北:文史哲,1994。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2000。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歷史與社會經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2000。
尹章義,《新莊發展史》,臺北:新莊市公所,1980。
尹章義,《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臺北:新莊市公所,1981。
尹章義,《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1702-198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初版單位為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1983。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報系出版社,1986。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
尹章義、陳宗仁,《臺灣發展史》(電子書),臺北:交通部觀光局,2000。
孔永松、李小平,《客家宗族社會》,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new window
王世慶,《臺灣史料論文集》,臺北:稻鄉,2004。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new window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new window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new window
王東,《客家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王慶裕等編,《后埔仔及社寮庄古文書欣賞》,南投:財團法人社寮文教基金會,2008。
古國順等,《臺灣客語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7。new window
司徒尚紀,《廣東文化地理》,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
司徒尚紀,《嶺南歷史人文地理—廣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較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白棟樑,《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台中市:晨星發行,1997。
朱琳編著,《洪門志》,石家庄:河北人民,1990。
江運貴,《客家與臺灣》,臺北:常民文化,1996。
池永歆,《清代東勢角縱谷區的地方史:以《岸裡大社文書》為主軸的論述》,嘉義市:紅豆,2010。
吳中杰,《台灣客家語言與移民源流關係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2009。new window
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new window
吳光清,《清洪秘錄—民族精神敘清洪》,臺北:著者發行,2001。
吳兆清、赫治清,《中國幫會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吳金夫,《三山國王文化透視》,廣州: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
吳金夫,《潮客文化探索》, 香港:天馬圖書公司,1999。
吳密察等撰,《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遠流出版,2004。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new window
吳學明主編,《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8。
吳錦樟,《田中央莊萬興宮三百年沿革志》,彰化:萬興宮管理委員會,1982。
宋增璋,《臺灣撫墾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常民文化,1997。new window
李文良,《淸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李如龍,《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李如龍、莊初升、嚴修鴻,《福建雙方言研究》,香港:漢學出版社,1995。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臺北:教育部社會教育司,1978。
貝聞喜、楊方笙,《三山國王叢談》,北京:國際文化,1999。
卓克華,《寺廟與臺灣開發史》,臺北:揚智2006。
周育民、邵雍,《中國幫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周憲文,《清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
房學嘉,《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出版社,1995。new window
房學嘉等,《客家文化導論》,梅州:嘉應大學,2001。
林正珍,《臺中市樂成宮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臺中市 :臺中樂成宮,2007。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08。new window
林玉茹、李毓中,《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灣史》,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林再復,《閩南人》,臺北市:作者發行,1989。
林炯仁,《林爽文別傳》,臺中:荷風,1991。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new window
林美容,《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彎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1993。
林朝成,《移民社會與儒家倫理:以分類械鬥為中心的研究》,臺南市:鄉城文教基金會,2002。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境與象,1979。new window
林嘉書,《南靖與臺灣》,香港:華星出版社,1993。
林嘉書,《生命的風水—臺灣人的漳州祖祠》,臺北:海峽學術,2002。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2001。
施少峰,《臺中地區古史雜詠》,臺中市:臺中市政府,1996。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new window
施添福總編,《臺灣地名辭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2007。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new window
洪英聖編,《畫說康熙臺灣輿圖》,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
洪英聖編,《畫說乾隆臺灣輿圖》,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
洪惟仁,《臺灣方言之旅》,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
洪敏麟、屈慧麗,《犁頭店歷史的回顧》,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4。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new window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2009。
洪麗完編著,《臺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2。
胡珠生,《清代洪門史》,瀋陽:遼寧出版社,1996。
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2007。
秦寶琦,《清前期天地會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晚報社,1994。
翁佳音、薛化元、劉燕麗、沈宗憲,《臺灣通史類著作解題與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1992。
馬重奇,《閩臺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張光宇,《閩客方言史稿》,臺北:南天,1996。new window
張炎憲主編,《臺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室,1989。
張素玢,《北斗發展史》,彰化:北斗鎮公所,1999。
張素玢,《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臺北:臺灣學生,2004。
張勝彥,《南投開拓史》,南投:南投縣政府,1984。
張菼,《清代臺灣民變史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new window
張瑞和,《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彰化:彰化縣永靖鄉公所,1995。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79。new window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2000。new window
梁志輝、鍾幼蘭,《平埔族史篇(中)—中臺灣平埔族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莊吉發,《清代天地會源流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1。new window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
莊吉發,《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9。new window
莊英章,《林圯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7。new window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4。new window
莊英章,《田野與書齊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4。
莊英章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姓氏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new window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硏院近代史硏究所,1990。new window
許雪姬、賴志彰合編,《彰化民居》,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許雪姬計劃主持,賴志彰撰稿,《臺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田野調查總報告書》,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2。
許雪姬計劃主持,賴志彰撰稿,《臺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許雪姬計劃主持,賴志彰撰稿,《臺中縣街市發展,豐原、大甲、大里、內埔》,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7。
許嘉勇著,《鹿港許厝埔十二庄》,彰化縣:彰化縣文化局,2007。
許錫專編,《草屯鎮碑誌專輯》,南投:南投縣草屯鎮公所,2005。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
陳中民、莊英章、黃樹民編,《臺灣的族群關係:社會、歷史與文化的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增訂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陳支平,《客家源流新探》,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陳支平,《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陳支平、周雪香主編,《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2005。
陳正祥,《臺灣之人口》,臺灣研究叢刊 9 種,臺銀經濟金融研究室,1951。new window
陳亦榮,《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
陳在正,《清代臺灣史研究》,臺北:漢鑫,1986。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7。new window
陳宗仁,《彰化開發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陳宗仁,《基隆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臺灣早期史研究,1400- 1700》,臺北:聯經,2005。
陳炎正主編,《臺中鄉土物語 西大墩史》,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2004。
陳炎正等,《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6。
陳炎正編,《葫蘆墩圳開發史》,臺中: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2000。
陳炎正編著,《神岡鄉史》,臺中:臺中縣詩學硏究會出版,1981。
陳炎正編著,《神岡鄉土志》,臺中:臺中縣詩學硏究會出版,1982。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陳秋坤、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
陳哲三,《竹山鹿谷發達史》,臺中:啟華出版社,1972。
陳國川,《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臺北:師大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叢書,2002。
陳國典編著,《社頭鄉志》,臺北市:編者自行出版,2011。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new window
陳紹馨、傅端德,《臺灣人口之姓氏分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1968。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new window
陳碧笙,《台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
陸寶千,《論晚清兩廣的天地會政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new window
曾喜城,《臺灣客家文化研究》,臺北:國立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new window
曾慶國,《彰化縣三山國王廟》,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程士毅,《彰化的自然環境與原住民》,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程大學,《臺灣開發史》,臺北:眾文圖書有限公司,1991。
雲林縣發展史編纂委員會,《雲林縣發展史》,斗六:雲林縣政府編印,1997。
黃士旂編,《臺灣族群研究目錄(1945-1999)》,臺北:捷幼,2000。
黃秀政,《臺灣史志論叢》,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9。new window
黃秀政,《臺中縣海線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new window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臺北:自立晚報,198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臺北:自立晚報,1992。
黃富三,《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
黃慶聲,《臺中市南屯字姓戲組織之聚落文化資產調查與活化再現成果報告書》,臺中市:臺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2009。
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new window
黃豐隆,《情義年代》,臺中市:祭祀公業黃鵬爵管理委員會,2004。
楊彥杰,《荷據時代臺灣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1983。
楊緒賢,《臺灣姓氏堂號考》,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溫振華,《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臺北:日知堂,1992。
溫振華,《大茅埔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
溫振華、戴寶村,《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
葉大沛,《鹿港發展史》,彰化:左羊發行,1997。
廖丑,《臺灣與西螺七崁開拓史》,雲林:佳隆印刷廠,1994。
廖丑,《西螺七嵌開拓史》,臺北:前衛出版,1998。
廖丑編著,《西螺七崁與臺灣開拓史》,雲林:佳隆印刷廠,1998。
廖正宏,《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1985。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書局,1990。
廖德華總編,《烏日文史匯編(一)》,臺中:臺中縣烏日文史協會,2002。
廖德華等編,《烏日文史匯編(二)》,臺中:烏日鄉文史協會,2003。
彰化縣文化局主編,《彰化縣客家族群分佈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
赫治清,《天地會起源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專刊9,1983。new window
劉妮玲,《臺灣的社會動亂─林爽文事件》,臺北:久大文化股份,1989。
劉枝萬,《臺中彰化史話》,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出版時間不詳。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統計附錄》,南港:中央硏究院經濟硏究所,1992。new window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佈研究》,臺北:自立晚報,1992。new window
潘英,《臺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佈》,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
蔡仁振編,《臺灣臺中州彰化郡福興庄(福興鄉)原始典誌》(增訂本),彰化:編者,2009。
鄧開頌等編,《饒平客家姓氏淵源》,廣東:廣東饒平客屬海外聯誼會,1997。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2。
賴志彰,《大甲溪流域聚落與民居》,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
賴順盛、曾藍田編,《臺中市發展史 慶祝建府百週年紀念》,臺中:臺中市政府,1989。
賴盟旗,《八卦山的故事》,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
賴福順,《乾隆重要戰爭之軍需研究》,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
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2004。
戴玄之,《中國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臺北:臺灣商務,1990。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1992。new window
謝英從,《臺南吳郡山家族發展史—以彰化平原的開發為中心》,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new window
謝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謝重光,《畬族與客家福佬關係史略》,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謝重光,《閩台客家社會與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臺北:自立晚報社出版部,1993。new window
謝瑞隆編,《北斗鄉土誌》,彰化:北斗鎮公所,2009。
簡炯仁,《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重印,1933。new window
羅香林,《客家研究史料匯編》,臺北:南天書局重印,1965。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臺北:世界客屬總會印,1973。
羅肇錦,《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丁光玲,〈清代臺灣義民之興起及其在平亂中扮演角色〉,《復興崗學報》,46期,1991年12月,頁261-283。new window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荷蘭統治下位於臺灣中西部的Quataong村落〉,《臺灣風物》,43卷4期,1993年12月,頁206-238。new window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卷1期,1997年3月,頁197-234。new window
尹子玉,〈「發現」客家作家--論巫永福及其作品《巫翁、巫水公派下族譜》〉,收入周錦宏總編輯,《第四屆臺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苗栗市:苗縣文化局,2005,頁331-344。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29-172。原文刊於《臺北文獻》,直字53/54期,1981年4月,頁1-190。new window
尹章義,〈新莊巡檢之設置及其職權與功能—清代分守巡檢之一個案研究〉,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279-347。原文刊於《食貨月刊》(復刊),11卷8/9期,1981年11/12月,頁5-24/1-16。new window
尹章義,〈新莊縣丞未曾移駐艋舺考〉,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381-396。原文刊於《臺北文獻》,直字57/58期,1982年3月,頁221-240。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與功能〉,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173-278。原文刊於《臺北文獻》,直字59/60期,1982年8月,頁97-251。new window
尹章義,〈臺北府築城考〉,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397-419。原文刊於《臺北文獻》,直字66期,1983年12月,頁1-21。new window
尹章義,〈族譜群效用(Genralogy group utility)與族譜之史料價值-以臺灣發展史之研究為例〉,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頁469-476。原文收入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編,《第一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錄》,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頁178-184。new window
尹章義〈四十年來的臺灣史研究—彰耀先人屐痕、建立本土史學〉,收入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1993,頁179-200。原刊於「自立晚報慶祝臺灣光復四十年專輯論文之(1)」,1985年10月25-26連載。
尹章義,〈臺灣地名個案研究之一—臺北〉,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421-440。原文刊於《臺北文獻》,直字72期,1985年6月,頁113-128。new window
尹章義,〈老字據與臺灣開發史研究〉,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441-467。原文發表於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主辦「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座談會」宣讀論文,1985年9月14日。new window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349-380。原文刊於《臺北文獻》,74期,1985年12月,頁1-27。new window
尹章義,〈清修臺灣方志與近卅年所修臺灣方志之比較研究〉,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477-526。原刊於《漢學研究》,6期,1985年12月,頁233-269。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福建←→京師—「科與社群」對於臺灣開發及臺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527-583。原文收入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1986年8月,頁153-191。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開發的階段論和類型論〉,收入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1-28。原文刊於《漢聲》,19期,1988年12月,頁84-95。又刊於《輔仁歷史學報》,1期,1989年7月,頁79-99。new window
尹章義,〈臺北盆地的開發〉,《漢聲雜誌》,20期,1989年3月,頁100-111。
尹章義,〈高雄發展史—臺灣開發史第三章〉,《漢聲雜誌》,21期,1989年6月,頁16-127。
尹章義,〈臺南發展史—臺灣開發史第四章〉,《漢聲雜誌》,22期,1989年8月,頁104-115。
尹章義,〈嘉義發展史—臺灣開發史第五章〉,《漢聲雜誌》,23期,1989年12月,頁118-127。
尹章義,〈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相關的幾個問題〉,收入吳劍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四)》,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3,頁259-282。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文獻》,48卷2期,1997年6月,頁1-13。new window
尹章義,〈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之比較研究—以臺北地區與高屏地區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 期,1999年6月,頁7-10。
尹章義,〈「明亡清與史事對照表」暨明亡清與史事試析〉,《臺灣文獻》,52 卷 4 期,2001年12月,頁 255-287。
尹章義,〈延平王國的性質及其在國史上的地位—兼答廈門大學鄧孔昭教授〉,《輔仁歷史學報》,13期,2002年6月,頁33-53。new window
尹章義,〈與清修《明史》外國列傳《雞籠》篇相關的幾個問題的初步探索〉,《東吳歷史學報》,10期,2003年12月,頁151-177。new window
尹章義,〈天地會在林爽文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臺北土城大墓公的起源為中心所作的探索〉,《臺北文獻》,174期,2010年12月,頁209-238。
尹章義,〈從天地會「賊首」到「義首」到開蘭「墾首」--吳沙的出身以及「聚眾奪地、違例開邊」的藉口〉,《臺北文獻》,181期,2012年9月,頁95-157。
仇德哉,〈清代的雲林縣〉,《雲林文獻》,31期,1987年6月,頁196-317。
孔立,〈清代臺灣社會發展的模式問題—評「土著化」和「內地化」的爭論〉,收入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頁371-408。
方豪,〈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史蹟勘考》,4期,1976年4月,頁1-13。
毛一波,〈天地會與臺灣關係的研究〉,《雲林文獻》,1卷2期,1953年3月,頁71-79。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歷史〉,《臺灣文獻》,23卷3期,1972年9月,頁1-38。new window
王世慶,〈臺灣地區族譜之調查研究〉,《臺灣人文》,1期,1977年10月,頁20-32。
王世慶,〈臺灣地區族譜編纂史及其在史料上的地位〉,收入中華民國宗親譜系學會編,《中華民國宗親譜系學會年刊》,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1,頁45-61。
王世慶,〈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社會關係〉,《臺灣文獻》,36期2卷,1985年6月,頁107-150。new window
王世慶,〈貓霧捒藍興庄拓墾史料二則〉,《史聯雜誌》,23期,1993年11月,頁16-22。
王志宇,〈臺灣的地頭土地公-以竹山地區土地公廟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期,2000年8月,頁125-157。new window
王志宇,〈竹山地區的公廟--以玄天上帝與慚愧祖師信仰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期,2002年5月,頁183-210。new window
王志宇,〈臺灣的無祀孤魂信仰新論--以竹山地區祠廟為中心的探討〉,《逢甲人文社會學報》,6期,2003年5月,頁183-210。new window
王志宇,〈從田中央到田中庄--彰化平原「田中央」的形成與發展〉,《逢甲人文社會學報》,9期,2004年12月,頁91-110。new window
王志宇,〈清代臺灣彰南地區的媽祖信仰--以東螺街及悅興街的發展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5期,2007年12月,頁143-163。new window
王志宇,〈彰南地區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1683-1945)〉,《彰化文獻》,10期,2007年12月,頁7-24。
王志宇,〈戰後臺灣方志「宗教篇」的編纂及其問題-以中、彰、投鄉鎮志為例〉,《白沙歷史地理學報》,5期,2008年4月,頁 279-301。new window
王志宇,〈臺灣寺廟碑碣與村莊社會(1683-1945)〉,《通識研究集刊》,15期,2009年6月,頁1-24。new window
王志宇,〈方志論述中的災祥觀--以林豪及其相關著述為例〉,《臺灣文獻》,61卷1期,2010年3月,頁5-28。new window
王甫昌,〈臺灣族群關係研究〉,收入王振寰主編,《臺灣社會》,臺北:巨流,2002,頁233-274。
王崧興,〈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5年2月,頁1-10。
王崧興,〈八堡圳與臺灣中部的開發〉,《臺灣文獻》,第26/27卷4/1期,1976年3月,頁42-49。new window
王崧興,〈論地緣與血緣:濁水大肚兩溪流域漢人之墾殖與聚落〉,收入李亦園、喬健合編,《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食貨,1981,頁21-31。
王崧興,〈訪漳浦縣藍廷珍、藍鼎元家鄉:湖溪、赤嶺畬族鄉〉,《臺灣風物》38卷1期,1988年3月,頁89-94。
王崧興,〈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反思〉,《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學刊》,47期,1991年12月,頁1-11。new window
王雅萍,〈他們的歷史寫在名字裏--透過姓名制度的變遷對臺灣原住民史的觀察〉,《臺灣風物》,44卷1期,1994年3月,頁63-80。new window
王詩琅,〈明鄭開闢臺灣〉,《臺灣風物》,26卷2期,1976年6月,頁20-24。new window
史春娘、周富閩,〈雲林縣的疆域沿革及土地開發過程〉,《臺灣風物》,31卷1期,1981年3月,頁17-34。new window
田金昌,〈清初民變與治臺政策關係—以林爽文事件為例〉,《史匯》,10期,2006年9月,頁180-200。new window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社群社址與社域範圍之探討〉《臺灣風物》,51卷3期,2001年9月,頁113-140。new window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地域內的平埔社群關係〉,《臺灣文獻》,53卷3期,2002年3月,頁125-155。new window
石田浩,〈戰後日本有關臺灣研究之介紹〉,收入臺灣歷史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1-30。
石再添,〈大肚溪流域的地形學計量研究〉,《臺灣文獻》,26卷2期,1975年6月,頁23-82new window
石再添等,〈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臺灣文獻》,28卷2期,1977年6月,頁75-94。new window
石萬壽,〈林爽文役前臺灣府城的城防--臺南都市化研究之1 -上-〉,《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6期,1979年7月,頁251-274。new window
石萬壽,〈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37卷4期,1986年12月,頁69-90。new window
石萬壽,〈明鄭時期臺灣漢人的墾殖〉,收入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臺南市政府編《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硏討會論文集》,臺南:編者,1990,頁171-186。
石萬壽,〈明鄭時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國立臺灣大學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編者,1992,頁1153-1175。new window
何孟侯,〈清代林爽文事件中的臺灣原住民〉,《故宮學術季刊》,26卷4期,2009年夏季,頁111-145。new window
吳中杰,〈堆外粵人-六堆周圍地區清代廣東移民屬性初探〉,發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之「六堆歷史文化與前瞻學術研討會」,2007年9月20-21日於屏東科技大學玉崗圖書館四樓國際會議廳舉行。
吳中杰,〈臺灣漳州客家分佈與文化特色〉,《臺灣源流》,21/22期,2001年3/6月,頁116-123/125-133。
吳中杰,〈臺灣漳州客家與客語〉,收入謝棟元主編,《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頁475-488。
吳中杰,〈雲嘉南福佬客的語言與文化〉,《國文學報》(高師大),7期,2007年12月,頁77-96。new window
吳正龍,〈彰化福佬客之研究--員林鎮挖仔與菜公堂聚落的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7期,2005年4月,頁23-57。
吳正龍,〈彰化客家研究的回顧〉,收入彰化縣文化局主編,《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頁35-42。
吳正龍,〈臺南縣白河鎮(附後壁鄉)的福佬客〉,收入邱彥貴主持,《96年度福佬客田野調查》,台北:行政院客委會,2008,頁221-240。【案號:9663304】。
吳正龍,〈員林福佬客祖籍與客家意識的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10期,2009年9月,頁106-144。
吳正龍、陳淑君,〈員林地區饒平張姓分佈與語言〉,發表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主辦之「台灣的語言方言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97年度高雄場)」,2009年2月19日,假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大樓706會議室舉行。
吳旭彬,〈中國秘密會社初探--以天地會的起源為中心〉,《中興史學》,第5期,1999年1月,頁67-76。
吳芳,〈廣東潮陽閩南方言的語音分區〉,《臺灣語文研究》,第6卷第2期,2011年9月,頁97-110。new window
吳玲青,〈臺灣米價變動與「臺運」變遷之關聯(1783-1850)〉,《臺灣史研究》,17卷1期,2010年3月,頁71-124。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2卷2期,1995年12月,頁5-52。new window
吳學明,〈閩粵關係與新竹地區的土地開墾〉,《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期,1999年6月,頁15-19。
吳學明,〈新近桃竹苗地區古文書的收集及其史料價值〉,發表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臺灣古文書學會校、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主辦之「第七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5月11日於逢甲大學第六國際會議廳舉行,頁1-16。
呂雲騰,〈笨港史話(明鄭以前部分)〉,《雲林文獻》,41,1997年12月,頁181-206。
呂雲騰,〈史志記載的北港--從五代的北港到魍港、笨港、北港〉,《雲林文獻》,43,1999年6月,頁46-107。
宋天瀚,〈「祭祀圈」理論的再思考—一個歷史學觀點的考察以清水巖為例〉,《中州學報》,24期,2006年12月,頁23-46。
宋增璋,〈清代臺灣撫墾措施之成效及其影響〉,《臺灣文獻》,30卷1期,1979年3月,頁142∼156。new window
李力庸,〈清代斗六地區的開發〉,《萬能商學學報》,2期,1997年7月,頁27+29-48。
李天鳴,〈林爽文事件中的諸羅戰役〉,《故宮學術季刊》,19卷1期,2001年秋季,頁151-194+301-302。new window
李文良,〈清代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31期,2003年6月,頁141-168。new window
李文良,〈近十年來中國的清代臺灣史研究〉,《臺灣史料研究》,21期,2003年9月,頁156-169。new window
李文良,〈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11卷2期,2004年12月,頁 223-242。new window
李文良,〈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移民開發和社會動亂 (1680~1740)〉,《歷史人類學學刊》,5卷2期,2007年10月,頁1-38。new window
李加耀、黃中興,〈清代臺灣社會的尚武思想〉,《國北教大體育》,1期,2006年12月,頁83-90。new window
李汝和,〈清代駐臺班兵防戍考〉,《臺灣文獻》,21卷3期,1970年3月,頁1-31。new window
李坤錦,〈雲林地區的客家人〉,《客家》,90期,1997年12月,頁22-26
李明仁,〈雲嘉地方研究概述〉,《臺灣史學雜誌》,14期,2013年6月,頁25-46。new window
李若文,〈清代臺灣社會史研究與嘉義地區〉,《嘉義文獻》,27期,1997年12月,頁3-12。
李泰翰,〈清乾隆年間臺灣戰圖製作經緯〉,《故宮學術季刊》,25卷2期, 2007年12月,頁139-178。new window
李祖基,〈清代巡臺御史制度研究〉,收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臺灣研究室編,《海峽兩岸首次臺灣史學術交流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頁166-179。
李國祁,〈清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卷12期,1975年12月,頁4-16。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卷3期,1978年7月,頁131-159。
李淑如,〈雲林縣二崙鄉詔安客的歷史與傳說〉,《雲林文獻》,49,2007年12月,頁1-19。
李朝凱、吳升元、吳憶文,〈戰後以來臺灣古文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錄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臺灣古文書學會校編,《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逢甲大學出版社,2007,頁277-378。
李棟明,〈臺灣早期的人口成長與漢人移民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3/14期,1970年12月,頁134-161。
李棟明,〈臺灣人口姓氏分布之研究〉,《臺灣文獻》,27卷2期,1976年6月,頁131-161。new window
李棟明,〈臺灣居民籍貫別姓氏研究〉,《臺灣文獻》,27卷4期,1976年12月,頁64-77。new window
李順民,〈由清代臺灣會黨與械鬥、民變之互動看臺灣社會之轉型〉,《私立慈濟護專學報》,4期,1995年7月,頁83-114。
李筱峰〈近三十年來臺灣地區大學歷史研究所中有關臺灣史研究成果之分析〉,《臺灣風物》,34卷2期,1984年6月,頁84-97。new window
李豐楙,〈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社會—一種社會變遷中信仰習俗的起伏與消失〉,收入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頁217-242。
李豐楙,〈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一個宗教、民俗史的考察〉,收入宋光宇編,《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圖書,1994,頁121-157。
李豐楙,〈鹿港施姓道壇與泉籍聚落〉,《臺灣文獻》,52卷2期,2001年6月,頁11-28。new window
卓克華,〈彰化市三級古蹟懷忠祠之調查研究〉,《臺灣文獻》,第52卷第2期,2001年6月,頁325-340。new window
周育民,〈從林爽文起義看臺灣乾隆年間的村落形態〉,《中國研究》,3卷5期,1997年8月,頁42-50。
周翔鶴,〈清代早期臺灣中部北部平地的鄉村經濟和業戶經濟-清代臺灣墾照與番社給墾字研究〉,收入臺灣史研究會主編,《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研究會,1990,第2集,頁43-80。
孟祥翰,〈藍張興庄與清代臺中盆地的拓墾〉,《興大歷史學報》,17期,2006年6月,頁395-430。new window
季雲飛,〈清乾隆年間臺灣林爽文事件性質辨析〉,《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卷4期,2007年7月,頁99-102。
於梨華,〈林爽文革命研究〉,《文獻專刊》,第 4 卷第 3/4 期,1953年12月,頁27-36。
林文龍,〈草屯李元光簡化成史蹟調查〉,《臺灣風物》,35卷1期,1985年3月,頁77-90。new window
林文龍,〈草屯李氏族譜及其古文書〉,《臺灣風物》,35卷2期,1985年6月,頁109-128。new window
林文龍,〈草屯李氏族譜及其古文書初探〉,《南投文獻》,33輯,1987年6月,頁188-215。new window
林文龍,〈沙連興學的田中廩生陳貞元〉,《彰化文獻》,11期,2008年8月,頁7-24。
林加豐,〈圖史互證:院藏〈清軍圍捕林爽文圖〉與福康安剿捕林爽文之役〉,《故宮學術季刊》,第26卷3期,2009年春季,頁105-132。new window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期,2005年9月, 頁1-60。new window
林正慧,〈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10期,2006年12月, 頁1-61。new window
林玉茹,〈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臺灣文獻》,50卷4期,1999年12月,頁235-289。new window
林玉茹,〈閩粵關係與街莊組織的變遷—以清代臺灣吞霄街為中心的討論〉,收入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2001,頁81-99。new window
林玉茹,〈1945年以來臺灣學者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論(1945∼2000)〉,《漢學研究通訊》,28卷4期,2009年11月,頁2-33。new window
林玉茹,〈2007年臺灣經濟史的回顧與展望〉,《漢學研究通訊》,28卷4期,2009年11月,頁19-31。new window
林玉茹、畏冬,〈林爽文事件前的臺灣邊區圖像:以乾隆49 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9卷3期,2012年9月,頁 47-94。new window
林再復,〈「福佬客」之研究〉,《聯合學報》,第8期,1991年11月,頁337-346。
林再復,〈臺灣移民開發過程中的族群衝突、對立與融合(上)(下)〉,《臺灣源流》,2/3期,1996年3/6月,頁44-66/79-97。
林再復、井泓瑩、謝蕙風、何素花、張民光,〈臺灣閩客文化異同之研究〉,《聯大學報》,1期,1995年6月, 頁144-214。
林秀幸,〈清代東勢地區的社群互動和社會型態〉,臺北: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04。
林良如,〈林爽文事件之起因與其亂事擴大的因素探討〉,《臺灣人文》(師大),8 期,2003年12月,頁117-152。
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期,1980年6月,頁41-104。new window
林美容,〈從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張炎憲編,《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8。new window
林美容,〈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1990年6月,頁93-106。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收入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頁121-212。原文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期,1987年12月,頁53-114。new window
林偉盛,〈乾隆四十七年漳泉分類械鬥的個案分析〉,收入中國民族學會、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工作室合辦,《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頁173-194。new window
林偉盛,〈分類械鬥蔓延全臺的分析〉,《臺灣風物》,38卷3期,1988年3月,頁27-51。new window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的研究介紹〉,《臺北文獻》,直字98期,1991年12月,頁221-235。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入於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市:玉山社出版,1996,頁263-288。
林偉盛,〈清代淡水廳的分類械鬥〉,《臺灣風物》,52卷2期,2002年6月, 頁17-56。new window
林偉盛,〈南投的地方研究與臺灣史〉,《臺灣史學雜誌》,14期,2013年6月,頁3-24。new window
林朝成、盧其薇,〈清代臺灣「分類械鬥」思想探源:以朱熹「氣類」觀念為核心的考察〉,《東華漢學》,5期,2007年6月,頁133-171。new window
林黃河,〈月眉厝滄桑與六腳頭作為〉,收入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七十四年會友年會編,《臺灣史蹟源流研究論文選輯》(南投:臺灣史蹟源流研究,1985),頁79-121。
林黃河,〈月眉厝龍德廟志略〉,《南投文獻》,34期,1988年6月,頁72-158。
林黃河,〈北投埔恆隆堂紀略〉,《南投文獻》,36輯,1990年6月,頁284-311。
林衡道,〈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14卷1期,1963年3月,頁153-158。
林衡道,〈員林張姓克寧公派下的系譜〉,《臺灣風物》,13卷3期,1963年6月,頁7-16。new window
林衡道,〈臺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姓氏〉,《中華民國宗親譜系學會年刊》,69期,1981年1月,頁31-44。
邱奕松,〈林爽文事件〉,《嘉義市文獻》,2期,1984年9月,頁82-98。
邱彥貴,〈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布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3期,1993年10月,頁107+109-146。
邱彥貴,〈試掘舊嘉義縣(1723-1875)下平原客蹤〉,《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10月,頁91-97。
邱彥貴,〈試論福佬客:臺灣經驗的歸納〉,收入周錦宏總編,《2003亞太客家文化節—客家.族群.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文化局,2003,頁132-146。
邱彥貴,〈新街三山國王與五十三庄:管窺北港溪流域中游的一個福佬客信仰組織〉,《臺灣宗教研究》,3卷2期,2005年4月,頁1-56。new window
邱彥貴,〈福佬客屬性與界定〉,收入彰化縣文化局主編,《彰化縣客家族群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頁15-34。
邱春美,〈六堆作品《邀功紀略》有關林爽文事件之詩文探討〉,《大仁學報》,27期,2005年9月,頁141-163。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反思」--以近十年來國內各校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為中心(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二)〉,《歷史學報》,22期,1994年6月,頁413-446。new window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期,2000年6月,頁148-189。
施志汶,〈近十年歷史研究所臺灣史碩士論文之考察(1993∼2002年)〉,《臺灣史料研究》,21期,2003年9月,頁54-87。new window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5年2月,頁191-208。
施添福,〈地理學研究在臺灣地區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0期,1984年3月,頁17-48。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中)〉,《臺灣風物》,39卷2期/40卷1期,1989年6月/1990年3月,頁1-41/37-65。new window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剳記(一):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39卷2期,1989年6月,頁95-98。new window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剳記(二):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臺灣風物》,39卷3期,1989年9月,頁73-82。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卷4期,1989年12月,頁33-69。new window
施添福,〈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6期,1990年3月,頁115-137。new window
施添福,〈歷史地理學與臺灣史的研究〉,《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4期,1990年3月,頁3-9。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 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1990年6月,頁67-91。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卷4期1990年12月,頁1-68。new window
施添福,〈紅線與藍線: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期,1991年6月,頁46-50。
施添福,〈臺灣聚落研究及其史料分析—以日治時期的地形圖為例〉,張炎憲、陳美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頁131-184。
施添福,〈蘭陽平原傳統基層社會空間的形成及其演變〉,收入於李素月編,《「宜蘭研究」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7,頁332-381。
施添福,〈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10月,頁12-16。
施添福,〈臺灣傳統聚落的血緣構成:以研究方法為中心〉,《宜蘭文獻》,47期,2000年9月,頁3-28。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1)--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卷4期, 2004年12月,頁143-209。new window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及其區域化:以苗栗內山的雞隆溪流域為例〉,《臺灣文獻》,56卷3期,2005年9月,頁181-242。new window
施添福主講,許智富整理,〈宜蘭的聚落發展及實查〉,《宜蘭文獻雜誌》,22期,1996年7月,頁38-57。
施雅軒,〈早期苗栗邊區的人口移動〉,《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地理研究報告》,15期,2002年5月,頁159-180。
柯志明,〈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臺灣史研究》,6卷2期,1999年12月,頁1-76。new window
柳立言,〈族譜與社會科學研究〉,《漢學研究》,6卷2期,1988年12月,頁237-273。new window
洪英聖,〈康熙乾隆〈臺灣輿圖〉的聚落發展〉,《弘光人文社會學報》,13期,2010年11月,頁1-26。new window
洪惟仁,〈台灣西北海岸的語言分佈與閩客互動〉,《臺灣語文研究》,第6卷第2期,2011年9月,頁29-64。new window
洪敏麟,〈草屯茄荖洪姓移殖史〉,《臺灣風物》,15卷1期,1965年4月,頁3-22。new window
洪敏麟,〈從東大墩街到臺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臺灣文獻》,26卷2期,,1975年6月,頁116-139。new window
洪燦楠,〈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臺灣文獻》,29卷2/3期,1978年6/10月,頁13-47。new window
洪麗完,〈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硏究中心硏究組編,《臺灣史研究論文集》,臺北: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8,頁133-186。又轉載於《臺灣文獻》,41卷2期,1990年6月,頁63-94。new window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1683-1874)〉,《臺灣文獻》,43卷3期,1992年9月,頁165-259。new window
洪麗完,〈岸裡大社土官潘氏家族興替之考察—以鐘藏岸裡文書為中心〉,收入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頁188-217。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3卷1期,1996年6月,頁31-96。new window
洪麗完,〈沙轆社社名變遷與社域族群轉換:兼論沙鹿鎮名之源起〉,《中縣文獻》,6期,1998年1月,頁73-99。
洪麗完,〈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討〉,《臺灣史研究》,4卷1期,1999年4月,頁49-96。new window
洪麗完,〈契約文書與性別研究:以《臺灣社會生活文書專輯》為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7期,1999年8月,頁169-192。new window
洪麗完,〈從契約文書看中部臺灣平埔村社生活領域之變遷:以大突社為例〉,《彰化文獻》,2期,2001年3月,頁5-48。
洪麗完,〈大肚、濁水兩溪流域之平埔社群關係〉,收入陳慶芳總編,《2003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共同學科歷史,2003,頁19-61。
洪麗完,〈落葉生根:廣東大埔赤山張家在臺灣中部地區之發展(1700-1900)〉,臺中縣政府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臺中:臺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2004年11月27-28日。
洪麗完,〈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卷1期,2005年6月,頁1-41。new window
洪麗完,〈大肚山西麓平埔原住民生活領域變動與人口流失現象:兼論漢人優勢社會之形成(1700-1900)〉,《中縣文獻》,11期,2007年9月,頁1-51。
洪麗完,〈國家制度與熟番社會關係(1790-1895):以清代臺灣番屯組織為例〉,收入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頁3-69。
洪麗完、楊朝傑,〈從東螺社古文書看族群與區域研究〉,收入私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主編,《第五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私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2011,頁17-97。
洪麗完,〈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卷4期,2013年12月,頁 1-50。new window
胡臺麗,〈南屯的字姓戲--字姓組織存續變遷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期,1979年秋季,頁55-78。new window
胡臺麗,〈臺中南屯的字姓戲與字姓組織〉,《民俗曲藝》,6期,1981年4月,頁32-51。new window

范燕秋,〈近十年國內「臺灣史」通論著作研究回顧〉,《臺灣史料研究》,21期,2003年9月,頁88-114。new window
計文德,〈清代拓墾大肚臺地以西埔園之土地取得問題初探〉,收入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頁86-186。
韋煙灶、張智欽,〈臺灣漢人之堂號—兼論閩南人與客家人堂號之差異〉,《宜蘭技術學報:人文及社會專輯》,9期,2002年12月,頁17-33。
唐立,〈試論清代臺灣生番之歸化與漢族拓墾:以乾隆至道光年間為中心〉,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年3月,第六輯,頁407-428。new window
徐正光,〈臺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收入徐正光等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4,頁381-399。
徐正光,〈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10月,頁30-33。
留國珠,〈林爽文的抗清運動〉,《臺北文獻》,直字38期,1976年12月,頁283-298。
翁仕杰,〈清代臺灣漢人民變的理念型分析〉,《臺灣風物》,40卷1期,1990年3月,頁1-24。new window
翁同文,〈天地會隱語「木立斗世」新義〉,《史學彙刊》,第7期,1976年7月,頁167-189。new window
翁同文,〈日月潭珠仔山原由林爽文黨徒命名說〉,《國立編譯館館刊》,9卷2期,1980年12月,頁1-22。
翁同文,〈今存天地會「創會緣起」抄本的源流系統〉,《東吳文史學報》,第5期,1986年8月,頁163-182。new window
翁佳音,〈清代臺灣漢人社會史研究的若干問題〉,收入國立臺灣大學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89,頁1499-1510。
翁佳音,〈清嘉慶朝前的臺灣土地糾紛〉,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9,頁1041-1066。new window
翁佳音,〈被遺忘的臺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卷4期,1992年12月,頁145-188。new window
翁佳音,〈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收入於湯熙勇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第七集,頁59-92。new window
翁佳音,〈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51卷3期,2000年9月,頁263-281。new window
高美雅等人,〈從清代臺灣械鬥看臺灣開墾社會之結構〉,《史繹》,17期,1981年5月, 頁59-77。
高麗珍,〈雲林縣古坑鄉的血緣聚落〉,《臺灣風物》,31卷3月,1981年9月,頁51-75。館藏45(4)-54(4),1995-2004。new window
康培德,〈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臺大文史哲學報》,59期,2003年11月,頁97-115。new window
張世賢,〈清代臺灣道鎮關係(康熙二十二年至同治十三年)〉,《臺灣風物》26卷3期,1976年9月,頁80-94。new window
張世賢,〈清代治臺政策的發展〉,收入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頁221-238。new window
張永楨,〈「水沙連」釋義新探—以古文書和文獻互相印證〉,收錄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臺灣古文書學會校編,《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逢甲大學出版社,2007,頁59-93。
張永楨,〈清代濁水溪中游漢「番」勢力的消長與漢人社會的建立〉,《臺灣文獻》,62卷2期,2011年6月,頁31-63。new window
張妙娟,〈清代臺灣吏治問題的個案研究--柴大紀案〉,《高雄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8期,1998年12月,頁729-746。
張志相,〈臺灣烏溪流域「七將軍廟」源流考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4期,2007年6月,頁173-204。new window
張明雄,〈康熙年間清廷治臺政策及其檢討〉,《臺北文獻》,直字74期,1985年12月,頁41-85。
張明雄,〈明清之際臺灣移墾社會的原型〉,《臺灣文獻》40卷4期,1989年12月,頁25-40。new window
張金源,〈石岡地方沿革史〉,《臺北文獻直字》,59/60期,1982年6月,頁313-331。
張屏生,〈彰化永靖和屏東滿州福佬客閩南話中的客家話殘餘〉,收入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2008年11月,頁269-284。
張炳楠,〈鹿港開港史〉,《臺灣文獻》,19卷1期,1968年3月,頁1-44。
張家綸,〈李姓入墾草屯之初期貢獻(1735-1895)--兼論草屯地名起源說〉,《臺灣人文》,8號,2003年12月,頁153-172。
張家綸,〈地方菁英的個案研究--以草屯李春盛為例〉,《臺灣風物》,58卷3期,2008年9月,頁57-89。new window
張素玢,〈平埔社群空間地圖的重構與解釋--以東螺社與眉裡社為中心〉,《臺灣文獻》,57卷2月,2006年6月,頁45-87。new window
張珣,〈百年來臺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收入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籌備處, 1997,頁215-255。
張珣,〈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8期,2002年6月,頁78-111。new window
張崇根,〈日據時期的臺灣民族學調查與研究〉,《台灣研究集刊》,122期,2012年4期,頁69-74。
張淑芬,〈清代安溪移民臺灣之研究〉,《高雄文獻》,5/6期,1980年12月,頁217-246。
張勝彥,〈清代臺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報》,4期,1981年2月,頁49-76。new window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之建制與調整〉,《史聯雜誌》,22期,1993年6月,頁27-57。new window
張勝彥,〈臺灣二次大戰後臺灣史研究之趨勢〉,《人文集刊》,5期,2007年7月,頁117-139。new window
張隆志,〈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臺灣史研究》,16卷4期,2009年12月,頁 161-184。new window
張雄潮,〈清代臺灣民變迭起迅滅的因素〉,《臺灣文獻》,15卷4期,1964年12月,頁17-39。
張菼,〈同籍械鬥的吳阿來事件〉,《臺灣文獻》,20卷4期,1969年12月, 頁118-136。new window
張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卷1期,1970年3月,頁19-44。new window
張菼,〈清代臺灣分類械鬥頻繁之主因〉,《臺灣風物》,24卷4期,1974年12月, 頁75-85。new window
張菼,〈臺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上)(下)〉,《臺灣文獻》,26卷2/3期,1975年6/9月,頁83-102/4-13。new window
張菼,〈宜蘭兩次械鬥事件之剖析--論噶瑪蘭粵莊殘閩與挑夫械鬥兩案〉,《臺灣文獻》,27卷2期,1976年6月, 頁54-71。new window
張菼,〈天地會和添弟會〉,《臺灣風物》,第33卷第3期,1983年9月,頁11-20。new window
張瑞和,〈員林地區五大家族初探--以興賢吟社管理人為研究對象〉,《彰化文獻》,7期,2006年8月,頁133-158。
張瑞津,〈濁水溪沖積扇河道變遷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7期,1983年10月,頁85-100。
張慶宗,〈臺中縣大甲鎮民祖籍調查報告〉,《臺灣源流》,46/47期,2009年4月,頁79-90。
曹永和〈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臺灣銀行季刊》,6卷1期,1953年9月,頁192-207。new window
曹永和,〈荷據時期臺灣開發史略〉,《臺灣文獻》,26/27卷4/1期,1976年3月,頁213-223。new window
曹永和,〈臺灣荷據時代研究的回顧和展望〉,《臺灣風物》,28卷1期,1978年3月,頁左18-39。new window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卷1期,1985年5月,頁3-17。new window
曹如秀,〈初探清代閩粵械鬥及其空間分布演變--以道光朝李通事件為例〉,《竹塹文獻雜誌》,27期,2003年8月, 頁48-59。
梁曉興、王喆,〈宗族遷徙的個案分析--以張姓族譜為例〉,《僑光學報》,31期,2008年10月,頁139-153。new window
莊吉發,〈清初天地會與林爽文之役〉,《大陸雜誌》,41卷12期,1970年12月,頁11-32。new window
莊吉發,〈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臺灣〉,《大陸雜誌》,60卷1期,1980年1月,頁25-33。
莊吉發,〈清世宗禁止偷渡臺灣的原因〉,《食貨月刊》,13期7/8期,1983年11月,頁293-301。
莊吉發,〈清代臺灣秘密會黨的探討〉,《臺灣風物》,36卷1期,1986年3月,頁19-38。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社會經濟變遷與祕密會黨的發展:臺灣、廣西、雲貴地區的比較研究〉,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86,頁335-388。new window
莊吉發,〈清初人口流動與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禁止偷渡臺灣政策的檢討〉,《淡江史學》1期,1989年6月,頁67-98。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秘密會黨的發展與社會控制〉,《人文及社會學集刊》,5卷1期,1992年11月,頁1-29。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前期(一六四四至一七九五)閩粵地區的異姓結拜與秘密會黨的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2期,1994年6月,頁119-169。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閩粵地區的人口流動與臺灣的社會衝突〉,收入周宗賢主編,《臺灣史國際學術研究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5,頁1-31。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及賑災措施〉,《臺灣文獻》,51卷1期,2000年3月,頁23-44。new window
莊吉發,〈清代臺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臺灣史蹟》,36期,2000年6月,頁2-31。
莊吉發,〈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收入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客委會,2002,頁263-284。
莊吉發,〈鄉土情.義民心--清代臺灣義民的社會地位與作用〉,《故宮學術季刊》,19卷1期,2001年秋季,頁263-293。new window
莊初升、嚴修鴻,〈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3期,頁81-87+94。
莊金德,〈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臺始末(上)(下)〉,《臺灣文獻》,第15卷3/4期,1964年9/12月,頁1-20/40-62。
莊金德,〈藍鼎元的治臺讜論〉,《臺灣文獻》,17卷2期,1966年6月,頁1-27。
莊金德,〈清廷對臺灣實施禁海政策的經緯〉,收入中國文化學院臺灣研究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頁95-120。
莊英章,〈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1973年秋,頁113-138。
莊英章,〈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卷6期,1978年6月,頁49-58。
莊英章,〈臺灣鄉村社會研究的回顧〉,《思與言》,19卷2期,1981年7月,120-134。new window
莊英章,〈臺灣宗族制度的形成及其特性〉,收入李亦園、楊國樞、文崇一等編,《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臺北:桂冠圖書,1984,頁93-124。
莊英章,〈漢人社會研究的若干省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1996年4月,頁27-35。
莊英章,〈客家研究的人類學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10月,頁22-29。
莊英章、李翹宏,〈房頭神與宗族分支:以惠東與鹿港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期,1999年6月,頁203-232。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形態的演變〉,收入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1-43。new window
許文雄,〈清朝臺灣福佬客家衝突〉,「第二屆臺灣歷史與文化研討會」宣讀論文,臺中: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999年2月8-10日。
許文雄,〈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民變和社會結構〉,收入古鴻廷、黃書林、顏清苓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臺北:稻鄉,2000,第四集,頁67-171。
許文雄,〈林爽文起事和臺灣歷史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9卷1期,2001年秋, 頁95-150+300。new window
許木柱,〈臺灣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20期,1993年12月,頁143-150。new window
許世融,〈語言學與族群史的對話—以臺灣西北海岸為例〉,《臺灣語文研究》,第6卷第2期,2011年9月,頁65-95。new window
許雪姬,〈由鎮道勢力的消長看清代臺灣文武官員的關係〉,《高雄文獻》,11期,1982年6月,頁121-167。
許雪姬,〈清代臺灣總兵的特質〉,《歷史學報》(政大),1期,1983年3月,頁171-197。new window
許雪姬,〈清代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制度史為例〉,《思與言》,23卷1期,1985年5月,頁25-36。new window
許雪姬,〈近年來大陸對臺灣史的研究—介紹與評估〉,《臺灣風物》,36卷1/2期,1986年3月/6月,頁1-17/23-43。new window
許雪姬,〈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收入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頁211-240。
許雪姬,〈清代的臺灣檔案與史料〉,《近代中國》,139期,2000年10月,頁83-91。
許雪姬,〈由乾隆肅貪看柴大紀案〉,《故宮學術季刊》,19卷1期,2001年秋季,頁195-226。new window
許雪姬,〈誤讀乾隆、誤解清制—王芬的官家記載與民間傳說〉,《故宮學術季刊》,21卷1期,2003年秋季,頁181-214+218。new window
許雪姬,〈林爽文事件中的第二號頭目王芬之生平及史料〉,《中縣文獻》,10期,2004年6月,頁93-96。
許雪姬,〈《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年12月,頁149-177。new window
許雪姬,〈2007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6卷2期,2009年6月,頁161-204。new window
許雪姬,〈臺灣史研究三部曲:由鮮學經顯學到險學〉,《思想》,16期,2010年10月,頁71-100。new window
許毓良,〈清代臺灣民變中的港口攻防--以林爽文事件為例〉,《臺南文化》,48期,2000年3月,頁1-8。
許毓良,〈臺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乾隆朝林爽文事件臨陳人數的討論〉,《兩岸發展史研究》,創刊號,2006年8月,頁21-65。new window
許毓良,〈戰後臺灣史研究的開啟:以1945-1949年臺灣各類型雜誌刊載的內容為例(上)(下)〉,《輔仁歷史學報》,21/23期,2008年7月/2009年6月,頁191-251/頁267-336。new window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人口估量〉,《興大歷史學報》,20期,2008年8月,頁75-108。new window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期,1996年7月, 頁1-81。new window
許達然,〈清朝臺灣民變探討〉,收入臺灣歷史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41-211。
許達然,〈清朝臺灣社會動亂〉,收入古鴻廷、黃書林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臺北:稻鄉,2000,第一集,頁27-80。
許達然,〈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民變和社會結構〉,《臺灣文獻》,51卷2期,2000年6月,頁57-133。new window
許達然,〈臺灣結拜兄弟(1600-1900)〉,收入古鴻廷、王崇名、黃書林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臺北:稻鄉,2005,第八集,頁49-124。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期,1975年2月,頁165-188。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卷6期,1978年6月,頁59-68。
連文希,〈客家入墾臺灣地區考略〉,《臺灣文獻》,第22卷第3期,1971年9月,頁1-25。
郭伶芬,〈清代彰化平原福客關係與社會變遷之研究--以福佬客的形成為線索〉,《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4卷第2期,2002年7月,頁1-55。
郭伶芬,〈清代臺灣大肚保聯庄組織形成之研究〉,《臺灣人文生態研究》,6卷1期,2004年1月,頁1-34。
郭伶芬,〈從三山國王到玄天上帝:彰化福佬客信仰之觀察〉,《彰化文獻》,10期,2007年12期,頁25-46。
郭志超,〈閩客民族宗教的比較研究〉,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1996,頁271-301。
郭佩宜,〈歷史人類學回顧與展望的區域觀點:「歷史人類學工作坊」會議摘錄〉,《亞太研究論壇》,26期,2004年12月,頁284-305。new window
郭維雄,〈黃袞『邀功紀略』所載清代臺灣南路六堆義民參與平定林爽文事件始末探究〉,收入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2006,頁39-81。
陳一仁,〈鹿港地區平埔族馬芝遴社社域及人口變遷〉,《彰化文獻》,1期,2000年8月,頁149-180。
陳孔立,〈清代前期福建平民偷渡臺灣〉,《臺灣研究集刊》,74期,2001年4期,頁17-22。
陳文達,〈彰化縣建置〉,《臺灣文獻》,35期3期,1984年9月,頁51-137。new window
陳世榮,〈近年來國內學者對「械鬥」問題之研究-兼論清代桃園地區械鬥與區域發展之關係〉,《史匯》,3期,1999年4月,頁1-34。new window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49期,1980年春季,頁115-147。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收入中國海洋史論文集編委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頁335-366。new window
陳炎正,〈東勢開發史略〉,《臺灣風物》,33卷3期,1983年9月,頁94-99。new window
陳炎正,〈牛罵頭(清水鎮)開發史〉,《東海大學歷史學報》,9期,1988年7月,頁135-144。
陳炎正,〈臺中地方早期移民社會與譜牒及宗祠建構〉,《臺灣源流》,26期,2004年3月,頁24-32。
陳炎正,〈漳州人開發臺中地方的歷史意象〉,《臺灣源流》,43期,2008年6月,頁46-66。
陳金田,〈林爽文事變在新竹地區的史蹟〉,《臺灣風物》,32卷1期,1982年3月,頁73-83。new window
陳信雄,〈試論漢族來到臺澎之年代、歷程與因素〉,《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22輯,2001,頁1-55。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1996年4月,頁61-114。
陳秋坤,〈臺灣土地的開發(1700-1756)〉,收入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臺北:眾文圖書,1980,頁163-192。
陳秋坤,〈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力(1690-176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頁1023-1038。new window
陳哲三,〈「水沙連」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臺灣文獻》,49卷2期,1998年6月,頁35-69。new window
陳哲三,〈古文書在臺灣史研究的重要性--以「竹腳寮」、「阿拔泉」之地望的研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期,2000年11月,頁135-151。new window
陳哲三,〈草屯地區清代的拓墾與漢番互動〉,收入古鴻廷、黃書林編,《臺灣歷史與文化(二)》,臺北:稻鄉,2000,頁11-60。
陳哲三,〈清代草屯地區開發史---以地名出現庄街形成為中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1年11月,頁119-141。new window
陳哲三,〈林圮埔(竹山)在清代臺灣開發史上的地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期,2002年5月,頁151-182。new window
陳哲三,〈清代南投縣人物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期,2005年12月,頁161-183。new window
陳哲三,〈清代草屯的找洗契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期,2006年6月,頁217-237。new window
陳哲三,〈清代臺灣烏溪流域的移墾與水圳修築〉,《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3期,2006年12月,頁205-223。new window
陳哲三,〈清代南投縣境的水圳開鑿官府與民間所扮演的角色〉,《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5期,2007年12月,頁105-141。new window
陳哲三,〈清代臺灣地方行政中「保」與「堡」考辨〉,《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7期,2008年12月,頁45-92。new window
陳哲三,〈水沙連之役及其相關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8期,2009年6月,頁83-118。new window
陳哲三,〈18世紀中葉中臺灣的漢番關係—以彰化縣內凹莊、柳樹湳汛番殺兵民事件為例〉,《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9期,2009年12月,頁143-173。new window
陳健鏘,〈南投縣居民祖籍之研究〉,《南投文獻叢輯》,26期,1980年6月,頁17-41。
陳國川,〈清代雲林地區農業墾殖的環境問題〉,《臺灣文獻》,52卷1期,2001年3月,頁495-538。new window
陳國棟,〈林爽文、莊大田之役清廷籌措軍費的辦法--清代一個非常時期財政措施的個例〉,《臺灣風物》,31卷1期,1981年3月,頁5-16。new window
陳國棟,〈臺灣林爽文、莊大田之役軍費的奏銷〉,《臺灣風物》,31卷2期,1981年6月,頁55-65。new window
陳捷先,〈從清代檔案看雍正治臺〉,《故宮學術季刊》,19卷1期,2001年秋季,頁1-19+295-296。new window
陳紹馨,〈姓氏、族譜、宗親會〉,《臺灣文獻》,9卷3期,1958年9月,頁15-32。new window
陳棋炎,〈臺中縣大村鄉調查報告〉,《臺灣文化》,第6期第1卷,1950年1月,頁43-53。
陳華醇,〈「屯制」在臺灣的施行及其在清代理番政策上的績效〉,《史學會刊(師大)》,15期,1976年2月,頁26-32。
陳運棟,〈義民乎?不義民乎?──重探林爽事件與「義民」之舉〉,收入臺灣客家公共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91,頁102-116。
陳運棟,〈五十年來的臺灣客家研究〉,《臺灣文獻》,49卷2期,1998年6月,頁171-189。new window
陳運棟,〈客家研究的歷史課題〉,《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10月,頁7-11。
陳運棟,〈臺灣客家研究的考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 : 客家與當代世界》,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頁3-21。new window
陳嘉音,〈試論鄭成功與天地會的關係及其影響--從起源於開漳發祥地的天地會到洪門與辛亥革命的匯合〉,42期,1996年12月,頁111-121。
陳漢光,〈臺灣移民史略〉,《臺灣風物》,21卷1期,1971年2月,頁25-42。new window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卷1期,1972年3月,頁85-104。new window
陳翠蓮,〈2008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7卷2期,2010年6月,頁171-211。new window
陳慧兒,〈林爽文事變中之義民〉,《臺南文化》,4卷1期,1954年9月,頁3-19。
陳緯華,〈人類學漢人親屬研究:回顧與批評〉,《漢學研究通訊》,23卷1期,2004年2月,頁1-12。new window
陳麗華,〈從忠義亭到忠義祠—臺灣六堆客家地域社會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6卷1/2期,2008年10月,頁147-171。new window
彭賢林,〈林爽文事件後的清廷治臺措施〉,《臺灣文獻》,27卷3期,1976年9月,頁183-199。new window
曾少聰,〈客家話與閩南話的接觸:以平和縣九峰客話為例〉,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1994,頁285-311。
湯熙勇,〈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臺與發展〉,《史聯雜誌》,第9期,1986年12月,頁100-106。
湯熙勇,〈彰化永靖邱氏宗族的遷臺與大宗祠的建立〉,收入於儲一貴主編,《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7,頁67-78。new window
湯熙勇,〈論清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直),114期,1995年12月,頁25-53。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臺灣中部開發的問題〉,《臺灣風物》,44卷3期,1994年9月,頁13-49。new window
馮明珠,〈文獻足徵—故宮檔案與臺灣史研究述介〉,收錄莊吉發總編,《故宮臺灣史料概述》,臺北:國立故宫博物院,1995頁239-250。
黃玉齋,〈洪門天地會發源於臺灣〉,《臺灣文獻》,第21卷第4期,1970年12月,頁17-45。new window
黃玉齋,〈洪門天地會向海外的發展〉,《臺灣文獻》,第22卷第2期,1971年2月,頁49-78。new window
黃玉齋,〈洪門天地會的組織自臺灣擴至全國〉,《臺灣文獻》,第22卷第1期,1971年3月,頁62-102。new window
黃玉齋,〈天地會與臺灣〉,《臺灣文獻》,32卷1期,1981年3月,頁81-92。
黃秀政,〈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臺灣文獻》,27卷4期,1976年12月, 頁78-86。new window
黃秀政,〈論藍鼎元的積極治臺主張〉,收入氏著,《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頁1-28。原刊於《臺灣文獻》,28卷2期,1977年6月,頁109-120。new window
黃秀政,〈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事件〉,收入黃秀政著,《臺灣史研究》,《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頁29-80。原文刊於《文史學報》,9期,1979年6月, 頁117-153。new window
黃秀政,〈清代治臺政策的再檢討:以渡臺禁令為例〉,收入黃秀政著,《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頁145-173。new window
黃秀政,〈清代鹿港的移墾與社會發展〉,《文史學報》,28期,1998年6月,頁67-116。new window
黃秀政,〈林氏宗族與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以臺中林氏宗廟相關衍派為中心〉,《興大歷史學報》,12期,2001年10月,頁99-131。new window
黃典權,〈清林爽文之變中的義民首證〉,《臺灣風物》,16卷3期,1966年6月,頁27-30。new window
黃卓權,〈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敘事的探討〉,《臺灣文獻》,59卷3期,2008年9月,頁89-127。new window
黃卓權,〈義民廟早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歷史文本與敘事的探討〉,《臺灣文獻》,59卷3期,2008年9月,頁89-127。new window
黃素真,〈清代番屯政策與鹿谷鄉清水溝溪下游的區域性〉,《地理研究》,44期,2006年5月,頁59-87。new window
黃偉智,〈清代臺灣的綠營佈署〉,收入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臺灣近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2000,頁33-81。
黃富三,〈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月刊》,4卷3期,1974年6月,頁77-88。
黃富三,〈清代臺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收入黃富三、曹永和主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1980,頁193-220。new window
黃富三,〈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23卷第1期,1985年5月,頁18-24。new window
黃富三、翁佳音,〈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頁138-140。new window
黃富三,〈帝國邊陲與家族社會流動:霧峰林家的發展模式〉,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文化差異興社會科學通則:紀念張光直先生學術研討會」,地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年3月1-2日。
黃樹民,〈從早期大甲地區的開拓看臺灣漢人社會組織的發展〉,李亦園等編《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食貨,1985,頁33-55。new window
黃樹民,〈傳統主義、反傳統主義與臺灣人類學的發展〉,載於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臺北:中研究民族所,1999,頁197-209。new window
黃應貴,〈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55期,1983年3月,頁105-146。new window
黃繁光,〈彰化二水地區的人地發展關係--生存於山水之間的歷史智慧〉,《淡江史學》,14期,2003年12月,頁11-44。new window
楊士朋,〈「天地會起源」研究史的回顧與檢討〉,《暨南史學》,第1期,1998年6月,頁27-42。new window
楊玉姿,〈清代牛罵頭地區的開發〉,《高雄文獻》,24/25期,1986年1月,頁53-102。
楊玉姿,〈清代同發號家族在清水的開發(一七六0至一八九0)〉,《高雄師院學報》,14期,1986年3月,頁71-89。
楊坤仁、葉憲峻,〈草屯洪姓敦樸派家族的發展與燉倫堂之特色〉,《社會科教育研究》,14期,2009年12月,頁171-193。
楊彥杰,〈從福建族譜看清代臺灣移民的若干問題〉,收入臺灣史研究會主編,《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史研究會,1990,第二集,頁475-490。
楊彥杰,〈大陸客家田野研究十年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6卷,2003年12月,頁106-113。
楊彥杰,〈臺灣北部的汀州移民與定光古佛信仰—以淡水鄞山寺為中心〉,收入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2004,頁277-304。
楊泰懋,〈天地會在臺灣的抗清運動〉,《中國工商學報》第14期,1993年6月,頁95-101。
楊朝傑,〈從清二八水頂店仔楊氏家族歷史犁地方發展〉,《彰化文獻》,15期,2010年12月,頁94-131。
楊緒賢,〈臺灣中部地區家譜之調查研究〉,《臺灣風物》,31卷2期,1981年6月,頁92-100。new window
楊護源,〈清代方志有關臺中地區的史事其及問題--以周璽《彰化縣志》為中心〉,《興大人文學報》,34(下)期,2004年6月,頁817-846。new window
楊護源,〈清代臺中大甲溪南地區的聚落拓殖〉,《興大歷史學報》,17期,2006年6月, 頁457-508。new window
楊護源,〈清代后里臺地東部、臺中盆地北部地區的聚落拓殖與族群互動〉,《中縣文獻》,11期,2007年9月,頁135-193。
楊護源,〈清代臺灣客家移民番界外的聚落拓殖與族群關係--以臺中盆地北側丘陵山地為例〉,《白沙歷史地理學報》,5期,2008年4月,頁1-55。new window
溫振華,〈清代一個臺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1卷1期,1980年12月,頁91-107。
溫振華,〈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師大歷史學報》,11期,1983年6月,頁43-95。
溫振華,〈漢人社會的建立〉,收入洪慶峰主編,《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頁115-164。
溫振華,〈清代東勢角仙師廟的建立及其發展〉,收入王正雄總編輯,《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頁44-61。
溫振華,〈清代土牛界外的土地開墾〉,收入宋光宇編,《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頁225-269。
溫振華,〈清朝朴仔籬社遷移史〉,蒙藏委員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合編,《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蒙藏委員會,1996,頁265-275。
溫振華,〈清代臺灣土地開發研究回顧〉,收入臺灣歷史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31-40。
溫振華,〈清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分析〉,《臺灣文獻》,51卷2期,2000年6月,頁27-37。new window
溫振華,〈客家鄉新社之歷史與產業變遷〉,《臺灣風物》,55卷4期,2005年12月,頁11-36。new window
溫振華,〈中彰地區地方學研究〉,《臺灣史學雜誌》,13期,2012年12月,頁24-32。new window
葉育倫,〈水沙連的族群墾殖過程--以清代埔里為例〉,《史轍》,5期,2009年7月,頁127-144。new window
葉春榮,〈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臺北:中研究民族所,1999,頁91-141。new window
詹素娟,〈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卷4期,1995年12月,頁127-163。new window
詹素娟,〈族群、土地與變遷〉,收入臺灣歷史學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233-250。
詹素娟,〈邊緣與中介—「熟番」族群角色初探〉,收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頁205-216。
廖丑,〈清領臺初期由閩南地區移民來臺開拓西螺一帶的廖姓先人及其後裔狀況調查〉,《雲林文獻》,42期,1998年6月,頁15-82。
廖本全,〈「地方命名」、「生活世界」與清代「西螺」的地方構成〉,《臺灣史料研究》,20期,2003年3月,頁68-83。
廖本全、李承嘉,〈清代臺灣漢文化區域的構成--歷史向度下西螺地方性的詮釋〉,《人文集刊》,1期,2003年4月,頁19-51。
廖風德,〈清代臺灣社會的暴力衝突--以噶瑪蘭地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期,1983年3月,頁199-222。new window
廖漢臣,〈荷人占據下之彰化地方〉,《彰化文獻》,1卷1期,1954年6月,頁48-60。
趙文榮,〈清代臺南地區漢人社會的動亂與分析〉,《臺南文化》,51期,2001年9月, 頁23-46。
劉平,〈拜把結會、分類械鬥與林爽文起義〉,《史聯雜誌》,35期,1999年11月, 頁93-118。
劉妮玲,〈游民與清代臺灣民變〉(上)(下),《臺灣文獻》,32卷1/2期,1982年3月/6月,頁1-22/15-44。new window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臺灣風物》,32卷3期,1982年9月,頁3-21。new window
劉妮玲,〈秘密結會與清代臺灣民變〉,《臺灣風物》,33卷4期,1983年12月,頁25-42。new window
劉素芬,〈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臺灣史研究》,2卷2期,1995年12月,頁53-85。new window
劉煥雲,〈客家「嘗會」之文化意涵與宗族意識研究─ 以台中東勢劉開七宗祠嘗會為例〉,發表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辦,「台灣中部客家文化研討會」,2008年12月13日於台中教育大學台英樓F201。
劉福鑄,〈福康安征臺與媽祖信仰傳播〉,28卷5期,2008年10月,頁15-20。
劉翠溶,〈漢人拓墾與聚落之形成:臺灣環境變遷之起始〉,收入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頁295-347。new window
劉還月,〈文獻資料和田野資料的距離—以彰化地區客家族群的拓墾為例〉,收入東吳大學歷史系編,《史學與文獻》,臺北:臺灣學生,1998,頁197-237。
樊信源,〈清代臺灣民間械鬥歷史之研究〉,《臺灣文獻》,25卷4期,1974年12月, 頁90-111。new window
潘是輝,〈清代嘉義地區村際組織之研究〉,《臺灣史蹟》,39期,2001年12月,頁69-108。
潘英海,〈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期,1994年春季,頁89-123。
蔡志展,〈清初半線墾首施世榜事蹟探微〉,《社會科教育研究》,2期,1997期12月,頁73-117。
蔡采秀,〈臺中地區的客家聚落與產業開發〉,收於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7,頁57-94。
蔡采秀,〈臺中地區的拓墾組織與產業開發〉,《中縣文獻》,6期,1998年1月,頁35-72。
蔡采秀,〈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臺灣史研究》,11卷1期,2004年6月,頁1-41。new window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期,1983年1月,頁25-32。
蔡淵洯,〈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歷史學報》,11期,1983年6月,頁97-111。new window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期,1983年6月,頁34-64。
蔡淵洯,〈光復後臺灣地區有關清代社會史研究的檢討〉,《思與言》,23卷1期,1985年5月,頁71-92。new window
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歷史學報》,13期,1985年6月,頁275-302。new window
蔡淵洯,〈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4期,1986年6月,頁141-160。new window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收入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45∼67。new window
鄭津梁,〈雲林沿革史畧(一)(二)(三)(四)〉,《雲林文獻》,1期2卷/1期2卷/2期2卷/3期,1952年11月/1953年3月/1953年6月/1953年9月,頁36-44/11-31/67-81/11-16。
鄭喜夫,〈清代臺灣「番屯」考(上)(下)〉,《臺灣文獻》,27卷2/3期,1976年6/9月,頁111-130/59-89。new window
鄧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收入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頁345-370。
鄧相揚,〈水沙連地區的拓墾與邵族的處境〉,收於陳秋坤 、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頁67-116。
鄧曉華,〈閩客若干文化特徵的比較研究〉,收入於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1995,頁265-284。
黎淑慧,〈客家人與福佬族群的互動--從福佬客談起〉,《白沙人文社會學報》,2期,2003年10月,頁237-254。
賴小芬,〈從臺灣移墾社會的特性--談林爽文事件的本質〉,《史學》,20期,1994年6月,頁55-91。
賴玉玲,〈義民廟的建立與信仰的傳佈〉,《臺灣宗教研究通訊》,4期,2002年10月,頁55-86。

賴志彰,〈福佬客的帶狀聚落:彰化八卦山山腳路民居的調查報告〉,《城市與設計學報》,第4期,1998年3月,頁91-132。new window
賴盟騏,〈四十年來彰化地方研究的回顧--以博碩士論文為中心(1959-2004)〉,《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34期,1995年5月,頁1-24。new window
戴寶村,〈梧棲港開發史研究:清代至日據時期〉,《東海大學歷史學報》,9期,1988年7月,頁105-133。
薛雲峰,〈「客平埔」漢化三部曲—選姓、造譜與烝嘗〉,《臺灣原住民研究學報》,2卷4期,2012年冬季,頁137-161。new window
謝百閔,〈南投境內百年前「庄」之探測〉,《南投文獻叢輯》,42期,1998年8月,頁49-56。
謝英從,〈從「謝平安」祭祀活動看永靖地區的村落〉,《臺灣文獻》,47卷4期,1996年12月,頁69-99+101+103-115。new window
謝英從,〈漢人入墾與村庄的建立〉,收入黃秀政等著,《臺灣歷史文化研習》,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1997,頁189-208。
謝瑞隆,〈東螺街的形成與消逝〉,《彰化文獻》,6期,2005年3月,頁201-211。
謝劍,〈為有源頭活水來—客家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收入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客委會,2002,頁1-9。
謝馨儀,〈林爽文之役後天地會性質的轉變〉,《史苑》,57期,1996年12月,頁101-116。
鍾幼蘭,〈臺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收錄於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頁109-144。
鍾幼蘭,〈平埔研究中的「族群分類」問題︰再議Hoanya(洪雅族)之適宜性〉,收入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7,頁137-166。
鍾華操,〈同治初年的戴潮春之役〉,《臺灣文獻》,25卷2期,1964年6月,頁52-71。new window
簡炯仁,〈清據初期清廷治臺政策的確立及臺灣民變的社會性格--朱一貴事件初探〉,《臺灣史料研究》,2期,1993年8月,頁8-19。new window
簡炯仁,〈清治初期清廷治臺政策的確立及臺灣民變的社會性格--朱一貴事件之初探〉,《高雄文獻》,13期,1993年11月,頁59-76。new window
簡炯仁,〈談清治初期南臺灣移墾社會的族群關係〉,《道統之美》,3期,2005年11月,頁132-142。
魏金絨,〈大城鄉的開發與沿革之探討〉,《儒林學報》,7期,1991年6月,頁10-16。
羅香林,〈中國族譜之學術地位〉,《東方雜誌》,復刊第4卷第5期,1970年11月,頁16-22。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節初探〉,《臺灣文獻》,第49卷第4期,1998年12月,頁173-185。new window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節再探〉,《臺灣文獻》,第54卷第1期,2003年3月,頁105-132。new window
羅肇錦,〈客話研究的前景〉,《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年10月,頁17-21。

四、學位論文
王姝媛,〈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9。
王雲洲,〈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王慧芬,〈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石文誠,〈地域與社群:以清代拍瀑拉族(Papora)為例〉,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石弘毅,〈清代康熙年間治臺策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江瑞昌,〈臺灣客家族群民間信仰之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義民廟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江樹生,〈清領以前臺灣之中國移民〉,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
池永歆,〈空間、地方與鄉土:大茅埔地方的構成及其聚落的空間性〉,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new window
何孟興,〈清初巡臺御史制度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余雅惠,〈武東堡生活網絡形成之探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9。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華僑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埔里: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吳忠緯,〈北斗:一個臺灣市鎮的興衰變遷史〉,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青霞,〈臺灣三大民變書寫研究---以古典詩文為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吳嘉貿,〈寺廟、家族與東勢地區的客家社會(1683—1920)〉,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所碩士論文,2009。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 一八三四-一八九五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new window
呂嵩雁,〈臺灣饒平方言〉,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李佳穎,〈西螺地區「張廖」宗族特色與在地歷史發展〉,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05。。
李佩錕,〈臺中縣大甲地區聚落形成與發展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李宜憲,〈清乾隆朝的臺灣民變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雪溱,〈西螺七欠發展之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論文,2007。
李嫦薇,〈從多元文化看臺灣詔安客的族群認同—以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為例〉,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麗卿,〈清代麥寮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83-189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碩士論文,2006。
卓宏祺,〈清代臺灣理番政策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邊政所碩士論文,1988。
卓淑娟,〈清代臺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卓淑儒,〈彰化縣和美鎮聚落發展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林佳灵,〈烏日石螺潭林火藍家族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6。
林欣怡,〈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南投平林溪流域為例〉,臺南:師範學院鄉研所,2000。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林聖芬,〈清代臺灣之團練制度〉,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林聖蓉,〈從番界政策看臺中東勢的拓墾與族群互動(1761-1901)〉,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鉦昇,〈臺中地區林姓族人的發展(1701-1945)—以林簪家族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邱正略,〈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邱柏翰,《清代臺灣番屯制度之研究:以臺中東勢為中心(1784-182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姜明雄,〈巧聖仙師廟與清代東勢地方社會(1761~1895)〉,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論文,2010。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臺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洪英聖,〈草屯「龍泉圳」的開發〉,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
洪郁青,〈清代彰化平原之漢人土地拓墾與聚落發展〉,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班論文,2005。
洪健榮,〈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洪麗完,〈清代臺中開發之研究(一六八三∼一八七四)〉,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洪麗完,〈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臺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范玉玲,〈義民信仰在頭份地方社會脈絡下的轉變〉,新竹: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09。
唐聖美,〈清代閩粵與臺灣地區械鬥之比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
夏黎明,〈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new window
徐岳文,〈臺中縣新社地區聚落與祭祀圈關係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4。
高怡萍,〈徘徊於聚族與離散之間—粵東客家的族群論述與歷史記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康家誠,〈豐原地區無祀孤魂崇拜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張正田,〈從族群關係看清代臺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臺北: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new window
張正樺,〈清乾隆朝驛傳制度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張永楨,〈清代濁水溪中游的開發〉,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張佳文,〈石岡市街的開發與變遷〉,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張奉珠,〈詔安客家廟祭祖研究—以雲林縣崇遠堂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new window
張炎憲,〈清代治臺政策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張家榮,〈清代北投社社史研究—以社址、社域變遷為中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張家綸,〈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張勝彥,〈臺灣建省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new window
張菁華,〈懲貪風而申國憲—乾隆朝懲治侵貪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臺北: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0。
張瑞和,〈員林興賢吟社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2006。
張環顯,〈清代「埔里」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曹曦,〈臺灣藍姓畲民研究初探〉,新北市: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1。
莊淑菁,〈清代溪湖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許泰悠,〈臺灣的「閩客」關係─歷史、政治與人口區位之面向探討〉,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海防〉,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new window
許瑞浩,〈清初限制渡臺政策下的閩南人民移民活動〉,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new window
許瑛玳,〈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郭文涓,〈家廟祭祖研究—以臺中市張廖家廟為例〉,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3。
郭慈欣,〈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中禹,〈從清乾隆朝岸裡社訟案看番漢糾紛的型態(1758~1792)〉,臺北: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
陳立武,〈從「罪人」到「義神」-臺灣民間對抗清領袖的崇祀〉,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08。
陳至德,〈清代雲林地區漢人社會的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
陳秀琪,〈臺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秀琪,〈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陳其南,〈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陳宗仁,〈東亞海域多元勢力競爭下雞籠、淡水地位的轉變(1400-17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論文,2002。new window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區的開發〉,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陳珮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陳純瑩,〈明鄭對臺灣的經營(1661--1683)〉,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陳惠芯,〈臺中縣東勢鎮聚落發展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5。
陳嵩明,〈清代臺灣界外武力拓墾:噶瑪蘭、水沙連、與竹塹東南山區之比較研究〉,臺北: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0。
陳雍模,〈清代彰化永靖地區的社會發展〉,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8。
陳緯華,〈靈力經濟與社會再生產:清代彰化平原民間信仰與地方社會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new window
陳靜寬,〈清代鹿港的開發與社會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嬿羽,〈苗栗公館泥坡子陳立富家族在臺的拓墾與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2011。
陳嬿庄,〈臺灣永靖腔的調查與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粘子瑛,〈彰化福興地區粘氏宗族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曾敏怡,〈草屯地區清代漢人社會的建立與發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曾淑卿,〈清代大肚趙家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曾新容,〈清代臺灣隆恩租的形成、管理及用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曾耀毅,〈彰化伸港地區的區域社會及空間發展變遷(1683-1945)〉,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游振明,〈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臺北: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程士毅,〈北路理番分府的成立與岸裡社的衰微(1766-1783)〉,新竹:清華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94。
舒坤停,〈清代清水地區發展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2006。
黃盈璋,〈奉天承運VS.順天行道---林爽文事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11。
黃敦敬,〈大村鄉聚落發展及其生活方式變遷之研究〉,臺中:臺中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2004。
黃智偉,〈統治之道一清代臺灣的縱貫線〉,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黃慶聲,〈家廟祭祀行為與建築空間關係初探—以臺中市家廟為例〉,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楊名暖,〈彰化、雲林地區客家人的語言轉換〉,臺北:輔仁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1989。
楊幸雪,〈漢人血緣聚落的分化與整合:以彰化縣溪湖鎮湖仔內地區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楊書濠,〈清代臺灣財政制度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
楊勝,〈鹿港的角頭與角頭廟〉,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楊勝傑,〈清乾隆25至53年(1760~1788)間番界外之開墾〉,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楊朝傑,〈西螺溪下游地區宗教活動與人群關係-以西螺街媽祖信仰為中心〉,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楊護源,〈清代臺中地區的聚落拓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董至善,〈清朝社會控制之研究-以秘密社會判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廖鋒燕,〈彰南平原溪州地區聚落的發展-以廖姓族群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趙永富,〈「大肚」地方性的構成:文化歷史地理的詮釋〉,臺北:臺灣師大地硏所碩士論文,1998。
劉俊龍,〈水圳建設與彰化平原的開發〉,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樊信源,〈淸代臺灣民間械鬥歷史之硏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73。
蔡均凱,〈溪湖地區的空間與歷史變遷〉,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蔡秀娟,〈清代閩粵臺偷渡人口問題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佳妏,〈清代梧棲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7。
蔡明雲,〈由祭祀圈看北斗地區漢人聚落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鄭雅琳,〈臺灣中部廿四庄媽祖會之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賴閔聰,〈員林的福佬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4。
戴文鋒,〈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仲修,〈清代臺灣屯丁制度的研究〉,臺北: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
謝宏武,〈清代臺灣義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謝美娥,〈清中期臺灣糧價變動及其因素試析(1738-185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
謝英從,〈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銅圳,〈和美鎮埤仔頭生活空間之研究:以謝氏聚落生活史論述地方歷程〉,嘉義: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班論文,2008。
謝銘育,〈清代臺灣中部的市街與商業網絡〉,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簡茂宏,〈荷鄭時期及清初魍港與笨港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魏靜娟,〈家族史的建構與研究─以賴氏心田五美派為例〉,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羅士傑,〈清代臺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羅榮明,〈林爽文事件與臺灣社會變遷〉,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9。
蘇黃錫,〈大肚中堡生活共同體形成之探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
顧雅文,〈八堡圳與彰化平原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之互動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五、現代地方志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和美鎮志》,彰化:和美鎮公所,2002。
中華綜合發展硏究院應用史學硏究所總編,《伸港鄉志》,彰化:彰化縣伸港鄉公所,2003。
尹志宗,《水里鄉志》,南投:南投縣水里鄉公所,2007。
仇德哉主修,《雲林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1983。
王仲孚總編,《沙鹿鎮志》,臺中:臺中縣沙鹿鎮公所,1994。
王仲孚總編,《梧棲鎮志》,臺中:梧棲鎮公所,2005。
王良行總編,《芳苑鄉志》,彰化:芳苑鄉公所,1997。
王峙萍總編,《石岡鄉志》,臺中:石岡鄉公所,2009。
王振勳等編,《苑裡鎮志》,苑裡:苑裡鎮公所,2002。
王捷經纂修,《彰化縣志稿》,彰化:彰化縣政府民政局,1958-1976。
平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平和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1994。
石慶得總編,《續修東勢鎮志》,臺中縣:臺中縣東勢鎮公所,2010。
后里鄉志編輯委員會編,《后里鄉志》,臺中:后里鄉公所,1990。
吳漢彬、吳安國主修,《彰化縣志》,彰化:彰化縣政府民政局禮俗文物課,1978-1994。
沈明仁總編,《仁愛鄉志》,南投:投縣仁愛鄉公所,2008。
私立長榮大學編纂,《新修霧峰鄉志》,臺中縣:霧峰鄉公所,2009。
周宗賢總編,《二水鄉志》,彰化:二水鄉公所,2002。
周國屏等主撰,《彰化市志》,彰化:彰化市公所,1997。
周國屏等編撰,《南投市志》,南投:南投市公所,2002。
周國屏等編纂,《名間鄉志》,南投縣名間鄉:南投縣名間鄉公所,2004。
南投縣魚池鄉公所編纂,《魚池鄉誌》,南投:魚池鄉公所,2001。
南投縣鹿谷鄉志編纂委員會等編,《鹿谷鄉志》,南投:投縣鹿谷鄉公所,2009。
南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南靖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洪英聖總編,《續修草屯鎮誌:民國74-93年》,南投:南投縣草屯鎮公所,2005。
洪敏麟總編,《大肚鄉志》,臺中:大肚鄉志編纂委員會,1993。
洪敏麟總編,《草屯鎮志》,南投:草屯鎮志編纂委員會,1986。
洪麗完總編,《二林鎮志》,彰化:二林鎮公所,2000。
員林鎮志編輯委員會編,《員林鎮志》,彰化:員林鎮公所,1990。
張哲郎總編,《北斗鎮志》,彰化:北斗鎮公所,1997。
張勝彥總編,《外埔鄉誌》,臺中縣:外埔鄉公所,2004。
張勝彥總纂,曾振名撰述,《臺中縣志.住民志人口篇、氏族篇》,臺中:臺中縣政府,1989。
曹甲乙纂修,《彰化縣志.文化志》,彰化,彰化縣文獻委員會,1976。
許石井、仇德哉,《北港鎮志》,雲林:北港鎮公所,1989。
陳炎正主編,《豐原市志》,臺中:豐原市公所,1986。
陳炎正主編,《清水鎮志》,臺中:清水鎮公所,1988。
陳炎正主編,《大安鄉志》,臺中:大安鄉公所,1989。
陳炎正主編,《石岡鄉志》,臺中:石岡鄉公所,1989。
陳炎正主編,《后里鄉志》,臺中:后里鄉公所,1989。
陳炎正主編,《潭子鄉志》,臺中:潭子鄉公所,1993。
陳炎正主編,《霧峰鄉志》,臺中:霧峰鄉公所,1993。
陳炎正主編,《大里市志》,臺中:大里市公所,1994。
陳炎正主編,《大雅鄉志》,臺中:臺中縣大雅鄉公所,1995。
陳炎正主編,《東勢鎮志》,臺中:東勢鎮公所,1995。
陳炎正主編,《龍井鄉志》,臺中:臺中縣龍井鄉公所,1996。
陳茂祥總編,《神岡鄉志》,臺中:中縣神岡鄉公所,2009。
陳哲三總編,《集集鎮志》,南投:南投縣集集鎮公所出版,1998。
陳哲三總編,《竹山鎮志(增修版)》,南投:竹山鎮公所,2002。
陳哲三總編,《竹山鎮志補述及勘誤表》,南投:竹山鎮公所,2002。
陳運棟總編,《重修苗栗縣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5-2007。
陳瑤塘主編,《清水鎮志(增編本)》,臺中縣:清水鎮公所,1998。
傅奕銘編,《斗六市志》,雲林:斗六市公所,2006。
曾慶國主編,《埔心鄉志》,彰化:埔心鄉公所,1993。
程大學總主編,蘇志鴻纂修,《西螺鎮志》,雲林:雲林縣西螺鎮公所,2000。
雲霄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雲霄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黃秀政總主持,《鹿港鎮志》,彰化:鹿港鎮公所,2000。
黃秀政總主持,《臺中市志》,臺中市:臺中市政府,2008。
黃秀政總主持,施添福主持,《鹿港鎮志》,〈地理篇〉,彰化:鹿港鎮公所,2000。
黃秀政總主持,莊英章主持,《鹿港鎮志》,〈氏族篇〉彰化:鹿港鎮公所,2000。
黃開基主修,《和美鎮志》,彰化:和美鎮志編纂委員會,1990。
黃開基纂修,《彰化縣志.人民志氏族篇》,彰化:彰化縣政府,1991。
黃夢熊編著,《雲林縣東勢鄉地方誌》,雲林:雲林縣東勢鄉公所,1994。
黃耀能、陳哲三總纂,《南投縣志》,南投縣:南投縣府文化局,1997-2010。
廖美珠等撰,《烏日鄉志》,臺中:臺中縣烏日鄉公所,2003。
廖隆仁總編,《新社鄉誌》,臺中:新社鄉誌編輯委員會,1998。
廖瑞銘總編,《太平市志》,臺中:太平市公所,2006。
廖瑞銘總編,《大甲鎮志》,臺中:大甲鎮公所,2007。
廖漢臣、王建竹編纂,《臺中市志.人民志氏族篇》,臺中:臺中市政府,1983。
廖漢臣纂修,《臺灣省通志稿.人民志氏族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60。
彰化市公所編,《彰化市誌》,彰化:彰化市公所,1984。
彰化縣溪湖鎮公所編,《溪湖鎮誌》,彰化縣:彰化縣溪湖鎮公所,1986。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福建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疆域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誌》,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
臺灣省文獻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劉抃纂修,《饒平縣志》,臺北:臺北饒平同鄉,1987。
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8。
劉枝萬,《臺灣埔里鄉土志稿》,臺中縣:劉枝萬,1951。
劉枝萬、石璋如等纂,《南投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廣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廣東省志.方言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潘英海等撰,《國姓鄉志》,南投:南投縣國姓鄉公所,2012。
蔡相煇總編,《芬園鄉志》,彰化:彰化縣芬園鄉公所,1998。
賴熾昌主修,《彰化縣志稿》,彰化:彰化縣文獻委員會,1961。
謝英從等撰,《花壇鄉志》,彰化:彰化縣花壇鄉公所,2006。

六、族譜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典藏,〈劉中立家譜及文獻資料〉,編號T0535D0440-0001-001~059。
尹章義編,《臺灣鑑湖張氏族譜》,臺北: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1985。
木根、聰文、丘宜編輯《植槐堂王氏族譜》,臺中縣沙鹿鎮:泉州安溪縣嶢陽鄉派開臺王氏族裔,2009。
王丕窓藏,〈王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9_16,1983。
王孟嘗抄,〈王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24_24,1982。
王孟嘗抄,王中陞重訂,《菁埔王氏族譜》,秀水:手抄本,1990。
王建國作,〈王氏祖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67_30,1980。
王秋發藏,〈王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1_14,1983。
王清貴藏,〈王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1_03,1983。
王楊雲藏,〈苗栗彭城劉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359_07,1890。
古阿清編,〈古氏宗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69_17,1983。
古德風補,〈渡臺祖欽就公派下古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1_10,1952。
未著編者,〈江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8_33,1983。
未著編者,〈林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8_22,1983。
未著編者,〈陳氏遷台開基祖鼎威公派下系統圖通訊錄〉,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39_31。
未著編者,〈滎陽鄭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14_06,1926。
未著編者,〈蔡氏世系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01_05,1983。
未著編者,〈龍溪來臺楊大良公支派說明〉,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04_08,1982。
田萬先編,〈田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9_22,1983。
白文宗編,〈白氏大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378-15,1971。
白清遜編,〈草屯白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4_14,1971。
石氏族譜編輯委員會編,《石氏族譜》,臺南:三和印刷廠,1971。
石堅敬編,〈陳氏周安公派下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14_24,1984。
全國林姓宗廟編輯委員會編,《林氏大宗譜》,臺北市:財團法人全國林姓宗廟印,1984。
朱見成編,〈朱氏系統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2_05,1983。
朱春良藏,〈承慶堂朱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33_05,1958。
江克彬主編,《江氏大族譜》,臺中:臺中文化出版社,1975。
江廷遠發行,《李氏族譜》,臺中:新遠東,1976。
江俊昭編撰,《江姓大宗譜》,員林:自印本,1995。
江清火編,〈江氏祖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01_39,1981。
何氏族譜編纂委員會,《臺灣何氏族譜》,臺中:何氏族譜編纂委員會,1986。
何兆欽,《韓何藍氏族譜》,基隆:成光,1964。
何兆欽增訂,〈增訂版韓何藍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53_04,1965。
何金賜主編,《臺灣游氏族譜》,臺中: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1988。
何茂發編,〈廬江堂埔里何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4_02,1977。
吳己士編,〈吳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3000_02,1985。
吳明圳藏,〈吳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50_18,1984。
吳金璋撰編,《臺灣吳氏族譜》,彰化:彰化縣吳姓宗親會,1993。
吳俊欽作,〈吳氏宗支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4_38,1979。
吳國棟藏,〈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42_20,1983。
吳國興藏,〈吳氏族譜〉,彰化:自編本,未註時間。
吳毓琛藏,〈廉房派下名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9_08,1984。
吳毓琛藏,〈忠房派下名簿第二冊〉,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9_09,1984。
吳毓琛藏,〈孝廉節房派下名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9_10,1984。
吳瑤第藏,〈吳氏系譜〉,大城:手抄本,未註時間。
吳銅、吳光明編著,《吳氏大族譜》,臺中:新聲文化出版社,1975。
吳錦森編,〈延陵望冑吳氏宗親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62_15,1982。
吳獻龍主編,《金浦吳氏族譜福建則茂公派》,南投:自印本,2007。
呂四正編,〈呂晚記公十世子孫表〉,溪州:自印本,1997。
呂玉堂藏,〈呂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0_15,1983。
呂壹先生藏,《呂家族譜》,社頭:手抄本,未註出版日期。
呂煉石編,〈三角村筱雲山莊呂氏家譜簡要〉,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20_02,1965。
呂煒卿抄錄,〈呂氏家譜〉,南靖書洋:手抄本,1924。
巫永福編,《巫翁、巫水公派下族譜》,臺北:巫永福,1992。
巫有德,〈巫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9_12,1983。
巫坡編,《大華巫姓世系表》,埔心:自印本,1976。
李宗銘作,〈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4_37,1979。
李庚全藏,〈李氏手抄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29_06,1982。
李派澤編,〈李家族譜書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359_09,1961。
李秋茂主編,《李氏大族譜》,臺中市:臺光,1967。
李崇耀作,〈祖譜(漳浦移臺李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67_29,1980。
李傳旺藏,〈我家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7_04,1983。
李萬仁藏,〈隴西堂上歷代出生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87_06,1983。
李燈鋒編,〈寵西堂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0_03,1983。
沈根海藏,〈沈姓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61_07,1977。
沈樹篁編,《梅塘堂沈氏族譜》,員林:自印本,1988。
沈龍師藏,〈永言堂世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1_11,1983。
沈駿魁編,〈沈氏歷代族譜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70_28,1982。
周維墦、周來福藏,〈陸豐渡臺良朴戊坤公派下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88_16,1983。
林元洪作,〈舉公派下林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5_19,1979。
林天隆藏,〈林氏族譜手抄〉,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96_15,1983。
林天機手抄,〈林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88_02,1983。
林氏族譜編輯部編,《林氏族譜》,草屯:北投埔林氏祖厝,1972。
林水田藏,〈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60_09,1984。
林汀洲主編,《西河林氏大族譜》,彰化:興文,1969。
林石陣編修,林同海撰,〈平和林灶公渡臺誌暨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60_05,1984。
林有義藏,〈林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65_04,1983。
林坤元編,〈林陽春堂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80_02,1972。
林季雍藏,〈三崑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11_15,1984。
林金山主編,《林氏大宗譜》,臺中市: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出版發行,1985。
林金山總編,《林姓大宗譜》,臺中市: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會,1990。
林後師藏,〈西邊始祖族譜(林)〉,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3010_11,1985。
林春發集編,〈林祖宗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8_04,1957。
林茂松編,〈月眉厝林氏瑞慶公派下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8_06,1974。
林茂榮抄,〈盧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18_16,1982。
林庭藏,〈林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10_32,1984。
林恩顯編修,《員林張永和公家譜》,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林振順,〈草屯李元榮公南枝祖派下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4_05,1924。
林振聲編,〈西螺林廣合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3010_15,1985。
林泰江主編,〈西河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71_04,1974。
林添壽編,〈林氏族譜(重修)〉,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1_20,1983。
林淑五編,〈赤嶺派下北庄林成德公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17_14,1977。
林雲金編,〈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45_11,1937。
林義正序,〈我家家譜(林氏)〉,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83_19,1983。
林爾勸編,〈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91_06,1985。
林瑤琪編,《西河青龍族譜》,臺中:林開榮祭祀公業,1992。
林慶仁、林榮威撰,《林氏宗譜》,和美:自印本,2013。
林慶仁藏,〈林氏手抄譜〉,和美:手抄本,未註時間。
林慶福作,〈臺中縣烏日鄉喀哩村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4_32,1979。
林獻堂等修,《臺灣霧峰林氏族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9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板仔銅壺林氏族譜編纂委員會編,《平和板仔銅壺林氏族譜》,臺中:燕京印刷廠,1983。
社團法人南投縣白姓宗親會編,《南投縣白氏宗譜》,南投:自印本,2012。
邱秀強編,《河南堂丘氏源流誌略》,臺北:河南堂文獻社,1973。
邱延俊藏,〈邱氏族譜水池公筆蹟影印本〉,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09-10,1983。
邱忠明藏,〈邱氏族譜(河南堂上歷代高曾祖考妣之神位)〉,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7_07,1983。
邱換騰藏,〈邱廷美記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7_18,1983。
邱增賀編製〈彰化縣永靖鄉關帝廳(水尾角)邱姓族譜〉,永靖:編印本,未註時間。
施振可編,〈施氏家族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33_12,1984。
施教然編,〈臨濮堂錢江施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52_14,1984。
施暫渡、施學吉,《臨濮施氏族譜》,臺中:瑞成:1968。
柳棟樑主編,《柳氏族譜》,彰化:柳氏宗譜編輯,1975。
洪宗玉編,〈洪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6_01,1983。
洪桂己總編,《六桂堂族譜彙編》,高雄:高雄市六桂堂宗祠,1989。
洪敏惠編,〈過埤登山洪家族譜原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72_05,1980。
洪敏麟總編,《重修洪氏族譜》,草屯:重修洪氏族譜編輯委員會,1994。
洪朝坤編,〈洪氏大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59_05,1976。
洪增福編,《柏埔洪氏家譜》,臺北:洪增福,1993。
洪調滿編,〈洪氏族譜(毛蟹公派下)〉,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20_09,1983。
洪錦川抄,〈窗東譜曁仁璲公派洪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4_01,1961。
胡文光編,〈胡氏族譜(有通公派下)〉,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13_35,1978。
胡清雄編修,《埔心鄉油車店胡氏族譜》,彰化:油車店胡氏家族,2001。
孫金樹藏,〈孫氏系譜〉,大肚:打字本,未註時間。
徐悅堂主編,《徐氏大宗譜》,臺北:徐氏大宗譜編印館,1984。
財團法人明正嘗編印,〈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縣大雅鄉九甲.旗杆內、十二甲.文通公、十三房.五港泉張姓世譜〉,大雅:編印本,1992。
涂氏族譜編纂委員會,〈涂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382_01,1966。
涂澄清,《涂氏族譜》,中壢:立文印刷,1984。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沛國朱姓鴻儀公派下族譜》,豐原:編印本,出版時間不詳。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纂,《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三種.族譜類》,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
張大同編,〈竹山張氏世系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87_04,1977。
張天德藏,〈張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7_19,1983。
張木生抄,張東榮補抄,〈高碑大甫縣坑腳霸(張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3_03,1974。
張木賢藏,《張氏族譜》,社頭:手抄本,未註時間。
張永樹撰,《臺灣石岡鄉金星面上杭二坪(今屬金星村)張氏族譜》,豐原:石岡鄉金星面上坑二坪雲興張公後世族譜編輯委員會,1993。
張安平,《清河堂張姓族譜》,臺中:清河堂張俊先公派下親族會,1958。
張有根藏,〈張氏系統圖〉,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95_04,1983。
張佳耀編,〈張氏族譜〉,猶他州家譜微縮編號:GS1390352,1983。
張其正藏,〈始祖唐山來臺灣史蹟〉,臺中:毛筆本,未註時間。
張其正藏,〈張氏文通公派下系統圖〉,臺中市:自印本,未註時間。
張明生藏,〈張氏祖先忌辰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40_18,1983。
張明生藏,〈張氏歷代祖上一覽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40_20,1983。
張明秀編,〈清和張氏十二甲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90_10,1975。
張東閣編,〈清河堂張姓十三房歷代系統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84_15,1983。
張金淵編,〈長源堂張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25_06,1939。
張俊宏編,《張琯溪宗族譜》,南投市:祭祀公業張琯溪公,2002 。
張南山作,〈張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3_23,1980。
張哲豪藏,〈張克寧公略歷〉,員林:手抄本,未註時間。
張振光藏,〈張氏族譜〉,東勢:手抄本,未註時間。
張振光藏,〈張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0_12,1983。
張泰勝,〈張氏譜載〉,東勢:手抄本,未註時間。
張惟信編,〈張氏祖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2_28,1983。
張敏等編,〈張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71_05,1972。
張清添編,〈天山張氏家譜1〉,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84_01,1975。
張清添編,〈張清添自傳〉,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32_08,1983。
張清權藏,《張氏族譜》,員林:手抄本,未註時間。
張淑瑾作,〈張氏家譜饒平遷臺灣平鎮張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7_41,1979。
張紹論校對,〈清河堂10世先祖謙和傳代子孫表及14世江圳祖傳代族系〉,美國猶他家譜編號:GS1390320,1983。
張博德編,〈張文暢派下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43_01,1982。
張敦承編,《臺灣張氏族譜考》,臺中:欣林出版社,1992。
張朝樹主編,《張氏大宗譜》,臺中:瑞成印刷,1976。
張朝樹主編,〈張氏大宗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58_03,1978。
張朝樹主編,《張氏大宗譜》,嘉義:嘉義縣張廖簡姓宗親會,1980。
張媽夏作,〈張姓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5_10,1972。
張廖有南編,〈清武族譜(四哲房)〉,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33_08,1922。
張漢玉藏,〈張家族譜小溪鐵產公諱小一郎派下〉,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6_11,1984。
張聰憲編,〈張姓世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01_08,1928。
張燿焜,〈遺光集(全浦來臺張媽厚公系圖)〉,m00512422_11,1936。
張寶賢、張耀焜編,〈遺光集大雅十二甲家張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11_10,1936。
祭祀公業張攀光編,〈張氏家族族譜(攀光)〉,臺中市:自印本,1997。
祭祀公業陳五常管理會,〈陳五常世系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24_24,1984。
莊吳玉圖藏,〈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41_06,1968。
莊吳玉圖編,《陳氏族譜》,桃園:陳氏族譜編輯委員會,1977。
莊吳圖主編,〈增修版魏氏大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17_10,1976。
莊吳玉圖藏,〈陸豐來臺祖楊業展派下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9_12,1980。
莊序平主編,《朱莊嚴氏大族譜》,臺中:臺光文化,1972。
莊序平編撰,《東豐張氏族譜》,臺中:中華民族譜系研究中心發行,1988。
莊銘福、莊銘粿、莊永安編,〈雁塔莊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34_03,1966。
莊銘薰編,〈鹿港德勝堂莊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1_02,1956。
許化周主編,《許氏大族譜》,臺中:臺光文化出版社,1969。
許文穆補修,〈慶福堂(許氏族譜)〉,美國猶他家譜編號:GS1214376,1929。
許文鎮抄輯,許志楧補,〈石龜玉湖始祖愛公許姓族譜譜圖〉,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4_10,1980。
許良琴編,〈許姓帝德公派下七房第七柱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3080_07,1985。
許良琴編,〈許良琴家譜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14_105,1981。
許孟珠作,〈賴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3_33,1980。
許明鎮編,《彰化大城五間寮許氏族譜》,臺中:自編本,2004。
許是諒、許鎮基、許連發編,〈許棍公派下世系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4_03,1977。
許彬編,〈許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15_06,1983。
許煌輝續修,許石樵補修,〈許纘順堂族譜〉,美國猶他家譜編號:GS1210041,1987。
許錫專編,《草屯鎮溪洲許氏家譜》,南投:自印本,1986。
許鴻禧主編,《臺灣許姓宗親會成立五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市:臺灣許姓宗親會,1977。
郭修業編,〈郭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52_02,1982。
郭錦江等編,〈日湖等派郭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59_07,1972。
陳支平,《福建族譜》,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陳支平主編,《閩臺族譜彙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陳文欽製,〈開臺先祖陳天宗祠族譜暨會員名冊〉,王田:自印本,2011。
陳日石編,〈陳氏南朝源流派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0_51,1983。
陳水連原編,陳文忠補抄,〈陳佑公派下穎川堂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02_11,1961。
陳水源,《纂修臺灣陳氏道明公後裔族譜》,臺北:草根出版,2009。
陳石盾編,〈陳石盾家族世系表〉,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4_07,1983。
陳再萬編,〈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4_13,1983。
陳吉村作,〈祖譜(饒平陳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67_02,1980。
陳如註編,〈南投縣陳姓宗親會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79_04,1967。
陳旭日藏,〈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8_03,1983。
陳百聰作,〈陳氏族譜漳南派〉,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66_30,1980。
陳行希藏,《陳氏族譜》,豐原:手抄本,未註時間。
陳沛德整理,〈陳萬水公(陳鴻鑾公)林秀媽裔孫家譜〉,田中:自印本,2011。
陳宗慶記事,〈(陳氏族譜)漳南派〉,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85_09,1983。
陳炎正藏,〈山後陳榮利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17_15,1971。
陳亭卿編,〈銀同碧湖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02_10,1977。
陳俊成藏,〈陳氏系譜〉,田中:手抄本,未註頁碼。
陳奎熹編,《福後堂陳氏家族》,永靖:自印本,1981。
陳振明編,〈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62_04,1969。
陳唯奮印贈,〈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85_20,1983。
陳望雄藏,〈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73_28,1984。
陳清奇編,〈山后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0_11,1980。
陳紹馨編,〈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31_18,1984。
陳富全藏,〈陳氏周安公派下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11_13,1984。
陳朝琴編,〈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4_06,1983。
陳棟,《陳氏家譜》,溪湖:手抄本,1988。
陳琴和、陳玉樹編,〈陳氏赤湖分派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84_01,1976。
陳雲騰藏,〈穎川家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8_28,1983。
陳慎利、陳和珍、陳和國編,〈西穎陳林氏宗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55_30,1968。
陳瑞芳藏,〈渡台始祖士灶公派下世塹「矮古」公屬世系表〉,名間:打字本,未註出版日期。
陳瑞熊藏,〈陳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9_19,1983。
陳漢堂編,〈陳府鑾州家譜根源簡誌〉,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42_24,1983。
陳禎聖藏,〈陳氏系統表〉,名間:手抄本,未註時間。
陳慶芳總編,陳季梁編著,《穎川堂鑾井錦壽公派下大族譜》,二林:穎川堂鑾井錦壽祖祠管理委員會,1999。
陳澤立藏,〈陳連吉號歷史記〉,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54_04,1984。
陳錦全編,〈陳氏族譜手抄〉,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94_03,1983。
陳聰仁編,《二水鄉名間鄉陳氏赤湖派下族譜》,二水:編者,1986。
粘都、粘克夫、粘日偷編,《粘氏源流渡臺開基族譜》,彰化:臺灣粘姓宗親會,1985。
傅地發藏,〈傅氏譜序〉,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02_16,1983。
曾水照、林金山主編,《曾氏族譜》,臺中市: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2001。
曾玉音,〈太平寨曾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1_06,1807。
曾泰彥藏,〈曾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65_10,1983。
曾添進藏,〈曾氏族譜〉,伸港:手抄本,未註時間。
曾清賢記事,〈曾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23_26,1982。
游進發藏,〈游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65_11,1983。
游禮欉編,〈游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12_06,1965。
程修文編,〈程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3079_24,1984。
馮阿水代編,〈豫章堂羅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4_15,1980。
黃文村編,〈黃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2_30,1983。
黃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黃氏大族譜》,彰化:輿文出版社,1973。
黃玉階編,〈黃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78_50,1981。
黃見生藏,〈黃氏祖先生卒〉,埤頭:手抄本,未註時間。
黃海泉撰,〈黃家世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90_13,1953。
黃基亮藏,〈黃氏手抄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15_07,1983。
黃啟東藏,〈黃氏登公衍派歷代諸位神主〉,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0_04,1983。
黃盛裕藏,〈黃氏家譜〉,溪州:手抄本,未註時間。
黃盟祺藏,〈開臺祖先黃家和家族族譜〉,伸港:手抄本,1981。
黃演卿藏,〈江夏堂歷史〉,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87_04,1983。
黃演卿藏,〈黃五常派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5_04,1983。
黃德和編,〈徑口黃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7_03,1955。
黃德章編,《江夏黃氏重修宗譜》,臺中:盆景界雜誌社,1989。
黃慶編,〈黃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45_22,1983。
楊木煌藏,〈廣東饒平縣楊仁公派下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04_06,1982。
楊水生藏,〈楊氏家譜〉,大肚:手抄本,1926。
楊水源作,〈楊氏家譜事蹟略誌〉,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48_33,1979。
楊如盛藏,〈楊氏手抄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01_03,1983。
楊林田藏,〈同安來臺楊炳耀公支派說明〉,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04_04,1982。
楊金鍊藏,〈楊氏手抄家譜〉,猶他州家譜微縮編號:GS1392073,1983。
楊秋桂編,〈大肚虎尾楊氏族乘〉,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08_05,1957。
楊重光藏,〈楊家族譜鰲頭同興號〉,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02_15,1983。
楊重光藏,〈楊家臺灣開基始祖族譜〉,猶他州家譜微縮編號:GS1391683,1983。
楊卿喜藏,〈開漳始祖世系圖族譜〉,烏日:手抄本,未註時間。
楊馬德主編,《楊氏大宗譜》,臺中:臺光出版社,1972。
楊惠活藏,〈關西堂19世來臺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13_34,1975。
楊惠燕藏,〈關西堂十九世來台開基祖德賡公派下楊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9_10,1975。
楊敦慎主編,《弘農楊氏平和譜》,平和:平和縣楊氏淵源研究會編印出版,1999。
楊萬春編,〈楊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18_22,1981。
楊賜德編,〈四知堂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79_09,1982。
楊燦耀藏,《渡臺始祖國暢字樸齊楊氏族譜》,彰化:自印本,1976。
楊馨蘭編,〈四知堂家譜(楊氏)〉,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60_27,1979。
溫生立編,〈溫德貴親族圖〉,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75_15,1969。
葉清泉藏,〈內厝葉姓歷代宗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61_04,1984。
詹玉柱、詹仁道主編,《詹氏族譜》,彰化:彰化縣詹氏宗親會發行,1993。
詹春光、廖德福主編,苗栗縣卓蘭鎮詹氏宗親會、詹氏族譜編輯委員會編,《詹氏族譜》,臺中:創譯出版社,1972。
詹賜局作,〈詹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602_27,1981。
詹錫鈴,〈河間詹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359_08,1858。
廖丑編,《雲林縣廖氏大族譜》,雲林: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1992。
廖以福,〈烈美公派下廖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03_01,1966。
廖有南編,〈官坡張廖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0_04,1937。
廖有義編,〈廖(甑)公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9_11,1983。
廖承寶序,〈清武廖拾合祭祀公業十週年紀念廖拾合公派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95_09,1979。
廖春風編,《張廖家譜》,溪州:自印本,2003。
廖祿安編,〈熒陽堂鄭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69_08,1978。
廖廣熙藏,《彰化縣東螺張廖姓祖譜》,溪州:自印本,2010。
廖德福主編,《廖氏大族譜》,西螺:雲林縣元子公張廖姓宗親會,1979。
廖慶章主編,石氏族譜編輯委員會編,《石氏族譜》,臺南:三和印刷廠,1971。
廖鴻銘藏,《廖氏族譜》,溪州:毛筆本,未註時間。
廖繼金編,〈張廖姓宗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33_02,1955。
彰化縣史館藏,〈鰲西林氏族譜〉,鹿港:毛筆本,未註時間。
管奕金藏,〈管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9_20,1983。
臺中市簡會益宗親會編,〈臺中市簡會益宗親會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02_03,1972。
臺灣姓氏協會藏,《黃氏奧香派族譜》,臺中市:手抄本,1989。
臺灣省丘(邱)氏宗親會編,《丘邱氏宗親會特刊》,彰化:自編本,1995。
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會藏,《張長源公渡臺派下族譜昌隆文選公渡臺派下族譜》,雲林:手抄本,未註時間。
臺灣省姓氏研究學會藏,《大甲王氏祖譜》,臺中:排印本,未註時間。
臺灣紀氏宗親,《閩臺高陽紀氏宗譜》,臺中:自編本,1994。
趙文以藏,〈趙庇派下系統〉,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4_16,1983。
趙慶源編,〈趙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5_32,1983。
劉守金等編,《彭城堂劉氏大宗譜》,臺中: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輔導出版,1986。
劉守金等編,《彭城堂劉氏大宗譜》,桃園:百族姓譜社,1987。
劉振興編,〈劉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1_04,1984。
劉國良藏,〈劉氏族譜〉,彰化市:手抄本,未註時間。
劉溪湶藏,〈劉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0_09,1983。
劉雍、劉火成編,〈劉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58_02,1983。
劉雍編,〈來臺祖元龍公傳下族譜記〉,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69_22,1983。
劉慶輝藏,〈劉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8_03,1984。
蔣敏全藏,〈延陵堂吳府家系祖譜〉,花壇:手抄本,未註時間。
蔣敏全藏,〈蔣氏系譜〉,花壇:手抄本,未註時間。
蔡有福編,〈蔡家族系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61_06,1982。
蔡東嶽編,〈靑陽蔡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84_12,1977。
蔡奕銘藏,〈蔡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76_19,1924。
蔡惠邦藏,〈蔡氏族譜(流傳子孫)〉,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9_28,1984。
蔡惠邦藏,〈蔡氏族譜(流傳子孫)〉,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50_01,1984。
蔡景木編,〈梁公派下世系〉,麥寮:自印本,未註時間。
蔡德琪主編,《柯蔡氏大宗譜》,臺中市:臺光文化出版社,1971。
蔡錫龍藏,〈大益成立家水性書濟陽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7_15,1983。
蔡錫龍藏,〈蔡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7_17,1982。
蔡錦堂藏,〈清水蔡益順蔡源順兩家世譜並先世祖之事蹟功德略志〉,猶他州家譜編號GS1392135,1983。
鄭□筠編,〈德興祖派下族譜鄭氏〉,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04_05,1955。
鄭清輝編,〈鄭氏族譜〉,猶他州家譜編號GS1390368,1983。
鄭景盛藏,〈鄭氏手抄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46_03,1982。
鄭棟松編,〈鄭氏族譜〉,田中:打字本,1974。
盧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編,《盧氏大族譜》,臺中:創譯出版社,1972。
蕭氏族譜修譜委員會編著,《蕭氏族譜》,臺北:蕭氏族譜修譜委員會,1977。
蕭世雄藏,〈蕭家族譜序(手抄)〉,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94_09,1965。
蕭咏詩編,〈書山蕭氏族譜深坵深坵衍派書山蕭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26_13,1978。
賴長榮編,〈心田賴氏族譜(王美派)〉,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24_06,1931。
賴振昌藏,〈樂湖社賴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534_04,1933。
賴國民、賴濟汾編,《賴氏大族譜》,臺中:賴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1968。
賴國民、賴濟汾編,《賴羅傅聯宗大族譜》,臺中市:松陽族訊月刊社,1970。
賴朝宗藏,〈賴姓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92_02,1983。
賴順亨、賴坤德編,〈山蓮賴氏宗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04_02,1926。
謝文啼編,〈清溪謝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784_08,1983。
謝氏大族譜編輯委員會,《謝氏大族譜》,臺中:華盈印刷廠,1993。
謝金山編,《松柏坑謝純直、雀公派系族譜》,名間:自編本,1994。
謝添旺編,〈謝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33_03,1984。
謝樹文記事,〈謝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33_02,1980。
謝樹文總編,《謝德良公嘗派下族譜》,南投:謝德良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簡炎興藏,〈簡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6_10,1984。
簡榮壽編,〈簡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433_01,1964。
簡慶強藏,〈簡垂裕堂祭祀公業派下員族譜〉,芬園:自印本,未註時間。
藍太元編,〈藍氏家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946_14,1984。
魏毓沂,《漳州府南靖縣梅林魏進興派下十三世「魏謙友」(公元1704-1805)來臺祖紀要》,臺中:自印本,2005。
魏毓沂,《漳州府南靖縣梅林魏進興派下十三世「魏謙友」(公元1704-1805)來臺祖紀要》,臺中:自印本,2005。
羅松來藏,〈羅氏系譜〉,員林:手抄本,未註時間。
蘇仁義編,〈蘇氏手抄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21_08,1983。
蘇文頂編,〈蘇氏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14_14,1983。
蘇清炎編,〈蘇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845_09,1983。
饒欽沐藏,〈來松饒家族譜〉,猶他家譜國圖登錄號:m00512354_06,1963。

七、外文著作(含中譯)
小川尚義等,《日臺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學務課,1907。
山根勇哉,《台湾民族性百談》,臺北:南天:1995重刊。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臺灣史》,東京:寶文館,1927。
中村孝志,〈オランダ時代臺灣史・研究の回顧と展望〉,收入國立臺灣大學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編者,1992,頁1141-1152。
中村哲,〈分類械鬪和復仇〉,收入林川夫編,《民俗臺灣》,臺北:武陵,1997,第6輯,頁73-80。
北斗郡役所編,《北斗郡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重刊。
石田浩,〈臺湾の村廟について〉,《臺湾漢人村落の社会経済構造》,日本大阪:關西大學, 1985,頁7-38。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會社出版,1910。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市:刀江書院,1928。中譯本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村上直次郎原譯,郭輝中譯,王詩琅、王世慶校訂,《巴達維亞城日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村上直次郎日文譯注,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杉目妙光,《臺中州鄉土地誌》,臺北:成文,1985。
岡田謙,〈臺灣北部村落に於ける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卷1號,1938年1月,頁1-2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本島發達ニ關スル沿革調查ノ件〉,冊號781,1901,頁108-198,207-217,225-232,246。
張素玢編注,陳弼毅翻譯,《北斗鄉土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張耀焜,〈岸裡大社と臺中平野の開拓〉,臺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卒業論文,1939。中譯本張耀焜,〈岸裡大社與臺中平野之開發〉,收入苗栗縣、臺中縣、彰化縣文獻印,《臺灣省苗中彰三縣文獻》,臺北:成文,1983,頁5-28。
莊文曲,《閩南人と客家人の文化比較から見た台灣社会—清朝の閩客「分類械闘」から》,千葉縣柏市光:麗澤大學大學院言語教育研究課比較文明文化專攻,2006。
富田芳郎,〈臺灣聚落の研究〉,收入金關丈夫等著,《臺灣文化論叢》,臺北市:南天,1995重刊,頁149-221。中譯本富田芳郎著,許粵華譯,〈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卷3期,1955年6月,頁85-109。new window
黃啟木,〈分類械鬥與艋舺〉,收入林川夫編,《民俗臺灣》(臺北:武陵,1997),第6輯,頁73-80。該文另刊於《臺北文物》,2卷1期(1953年4月),頁55-58。
臺中縣調查,陳錦榮譯,〈臺中縣下移民調查書〉,收入劉寧顏主編,《臺灣慣習記事》,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1984,第1卷下第12號,頁225-232。【原刊於1901年12月】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臺北市: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
臺灣總督府,〈戶口調查的種種〉,收入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臺灣慣習記事》,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1991,第5卷第9期,頁120-125。
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臺北市: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7刊行;臺北:捷幼,1992重刊。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臺灣堡圖》,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4;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重刊。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南天,1998。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臺灣私法》,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重刊。
關口隆正著,陳壬癸譯,〈臺中地區移民史〉,《臺灣慣習記事》,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1981,第1卷上第6號,頁175-183。(原1901年6月發行)。new window
關口隆正著,王世慶譯,〈臺中地區移民史(續前)〉,《臺灣慣習記事》,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1981,第1卷下第7號,頁1-8。(原1901年7月發行)。new window
關口隆正著,王世慶譯,〈臺中地區移民史(續完)〉,《臺灣慣習記事》,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編,1981,第1卷下第8號,頁45-45。(原1901年8月發行)。new window
瀬川昌久,《族譜—華南漢族の宗族.風水.移住—》,東京:社響社,1996。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83. 中譯本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
Andrade, Tonio著,白采穎譯,〈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沙平原之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一六二三∼一六三六)〉,《臺灣文獻》,50卷4期,1999年12月,頁133-148。new window
Barth, Fredrik.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London: Allen & Unwin, 1969.
Campbell, Rev. William.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992. 中譯本Campbell, William(甘為霖)英譯,李雄揮譯,《荷據下的福爾摩莎》,臺北:前衛,2003。
Chiu, Hsin-hui. The colonial 'civilizing process' in Dutch Formosa, 1624-1662. Leiden; Boston: Brill, 2008.
Hsu, Wen-hsiung. “Communal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during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Tunghai Journal, 29 (June 1988), pp. 149-168.
Isaacs, Harold Robert.(艾薩克斯)著,鄧伯宸譯,《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臺北:立緒文化,2004。
Knapp, Ronald G. ed.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臺北:南天書局,1995。
Lamley, Harry J. (藍厚理) “Subethnic Rivalry in the Ch'ing Period.” In 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 eds. 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 pp. 282-318.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1981.
Leong, Sow-Theng. Migr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Li, Yih-yuan.(李亦園) “The Studies of Anthropology in Taiwan: A Personal View,"收入徐正光、林美容主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1-24。
Meskill, Johanna Menzel.(麥斯基爾)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臺灣拓荒之家,1729-1895》,臺北:文鏡文化事業,1986。
Ownby, David Alan. “The Ethnic Feud in Qing Taiwan: What is this Violence Business, anyway?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1782 Zhang-Quan Xiedou.” Late imperial China, 11:1 (June 1990), pp. 75-98.
Ownby, David Alan. Communal Violence in eighteenth century Southeast China: The background to Lin Shuangwen Uprising of 1787. Ph. D. dissertation. Massachusetts: Harard University, 1989.
Rawski, Evelyn S.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sian Studies, 12 (April 1996), pp. 829-850.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八、田野調查
2000年8月17-23日,福建省廈門市、泉州市、南安縣、惠安縣、晉江縣部分福佬村庄考察紀錄。
2004年8月10-15日,廣東省揭西縣、梅州市、梅縣、潮州市部份閩客村庄考察紀錄。
2004年8月16-18日、2005年8月1-4日,廣東省饒平縣部份閩客村庄考察紀錄。
2005年7月29-30日,廣東省汕頭市部分福佬地區考察紀錄。
2005年8月5-12日,福建省詔安縣、平和縣、南靖縣、永定縣、龍海市、雲霄縣部份閩客村庄考察紀錄。
未著作者,「皇清顯考如璋呂公」碑記(乾隆年間),2005年8月9日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鄉赤州村考察紀錄。
未著作者,「增盛堂四恩堂存德堂」碑文(1866),2002年8月20日、2008年7月31日彰化縣員林鎮振興里增盛堂考察紀錄。
張木賢報導,2009年2月5日彰化縣社頭鄉廣興村考察紀錄。
沈鴻達提供,「楊氏尋親信件」,2009年3月12日雲林縣二崙鄉楊賢村考察紀錄。
忠義廟管理委員會,「沿革史」(1987),2009年3月21日彰化縣埔心鄉義民村忠義廟考察紀錄。
簡慶強報導,2009年4月25日彰化縣芬園茄荖村考察紀錄。
洪秀雄題,「法主公傳略暨快官建廟沿革記」(1992),2009年5月31日彰化縣彰化市快官里考察紀錄。
邱增賀報導,2010年7月6日彰化縣永靖鄉永北村考察紀錄。
黃金池等撰,「黃鵬爵公祠堂重建記」(1994),2010年8月12日臺中市南屯區三厝里考察紀錄。
2010年8月13日臺中市大肚區營埔里考察紀錄。
寶興宮(王公廟)管理委員會編,「寶興宮沿革」,2010年8月13日臺中市烏日區烏日里寶興宮考察紀錄。
陳曜震撰,「陳三綱先祖墓園整修誌」,2010年8月14日臺中市龍井區龍東里考察紀錄
直庵撰,「翁仔社新建義士祠記」(1983),2010年8月16日臺中市豐原區義士祠考察紀錄。
吳世鎧報導,2010年8月18日雲林縣麥寮鄉拱範宮考察紀錄。
林榮陞等撰「泰安宮沿革誌」(1989),2010年8月18日雲林縣崙背鄉豐榮村考察紀錄。
2010年8月23日南投縣南投市鳳山里藍造直墓園考察紀錄。
蔣敏全報導, 2013年7月3日、2010年12月09日彰化縣花壇鄉文德村考察紀錄。
黃金柱等撰,「彰化市田中里田中央莊萬興宮沿革」,2011年1月26日彰化縣彰化市田中里考察紀錄。
程氏家廟興建委員會,「廟志」(1992),2011年7月1日雲林縣西螺鎮正興里程氏家廟考察紀錄。
大崙清興宮建宮籌備委員會編,「褔興鄉大崙村清興宮沿革」(2009),2011年7月6日彰化縣褔興鄉大崙村考察紀錄。
賴英乾撰,「祭祀公業賴樹德管理委員會成立沿革暨本源堂三合院興建紀念碑誌」,2011年8月18日臺中市北屯區平陽里賴氏本源堂家廟考察紀錄。
孫金樹報導,2012年7月17日臺中市大肚區王田里考察紀錄。
楊水生報導,2012年7月17日臺中市大肚區王田里考察紀錄。
楊卿喜報導,2012年7月20日臺中市烏日區三和里考察紀錄。
未著作者,「公廳系譜」,2012年7月22日彰化縣二水鄉二水村考察紀錄。
未著作者,「許氏族親系統圖」,2012年7月22日彰化縣二水鄉裕民村受玄宮考察紀錄。
桃山廟管理委員會,「桃山廟沿革史」(1988),2012年7月22日彰化縣二水鄉合和村桃山廟考察紀錄。
陳昆茂、陳允馬報導,2012年7月22日彰化縣二水鄉合和村考察紀錄。
鄭水報導,2012年7月22日彰化縣田中鎮東源里考察紀錄。
2012年7月25日彰化縣伸港鄉曾家村考察紀錄。
2012年7月29日臺中市東勢區考察紀錄。
丘念臺撰,「吳公石門暨德配丘夫人家廟碑記」(1964),2012年7月29日臺中市東勢區中嵙里考察紀錄。
張振光報導,2012年7月29日臺中市東勢區泰昌里考察紀錄。
王中陞報導,2012年8月1日彰化縣秀水鄉鶴鳴村考察紀錄。
柯姓耆老報導,2012年8月1日彰化縣伸港鄉七嘉村考察紀錄。
吳瑤第報導,2012年8月5日彰化縣大城鄉東城村考察紀錄。
2012年8月14日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考察紀錄。
2012年8月14日臺中市西屯區廣福里考察紀錄。
2012年8月17日臺中市南屯鎮平里考察紀錄。
李英鵬報導,2012年8月22日彰化縣彰化市寶廍里考察紀錄。
許金龍(1934生)報導,2012年8月22日彰化縣彰化市寶廍里考察紀錄。
石天河報導,2012年8月23日彰化縣彰化市南磘里考察紀錄。
吳國興報導,2012年8月23日彰化縣彰化市牛埔里考察紀錄。
劉國良報導,2012年8月26日彰化縣彰化市成功里考察紀錄。
張財隆、張日清報導,2012年8月27日彰化縣彰化市卦山里考察紀錄。
張平祥報導,2013年1月19日彰化市國姓里考察紀錄。
楊榮春(1932生)報導,2013年1月19日彰化縣彰化市三村里考察紀錄。
2013年1月20日彰化縣和美鎮中寮里考察紀錄。
許耀霜報導,2013年1月21日彰化縣埤頭鄉埤頭村考察紀錄。
黃見生報導,2013年1月21日彰化縣埤頭鄉埤頭村考察紀錄。
黃盛裕(1937生)報導,2013年1月22日彰化縣溪州鄉坑厝村考察紀錄。
廖廣熙(1957年生)報導,2013年1月22日彰化縣溪州鄉三圳村考察紀錄。
蔡明清報導,2013年1月23日雲林縣崙背鄉豐榮村電話訪問紀錄。
蔡景木(1950生)報導,2013年1月24日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考察紀錄。
呂忠和(1944生)報導,2013年1月25日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考察紀錄。
林棟樑(1918生)報導,2013年1月26日雲林縣莿桐鄉義和村考察紀錄。
曾正義(1941生)報導,2013年1月26日雲林縣莿桐鄉興桐村考察紀錄。
2013年2月2日南投縣名間鄉三崙村考察紀錄。
陳姓耆老報導,2013年2月2日南投縣名間鄉弓鞋村粗坑考察紀錄。
林上花(1934生)報導,2013年2月5日臺中市霧峰區五福里考察紀錄。
粵東眾信立,「萬善同歸墳墓」碑記(1810),2013年2月5日臺中市霧峰區南北柳里百姓公廟考察紀錄。
周茂坤報導,2013年5月25日彰化縣田尾鄉打廉村考察紀錄。
周進章報導,2013年8月2日臺中市豐原區豐田里考察紀錄。
陳瑞芳報導,2013年10月16日南投縣名間鄉三崙村考察紀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