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空缺考:台灣當代藝術的政治與主體性
作者:簡子傑
作者(外文):Tzu-chieh Jian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龔卓軍
黃海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空缺主體性正常之眼感性現代性lacunasubjectivityeyes of normalizationsensibility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台灣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具有一種極為模糊的政治性,這是一種可以被感覺、卻鮮少被談論的政治性,我們將這種在感性與論述之間的落差理解為所謂的「空缺」,然而,這樣的空缺往往也導致既有藝評論述之於年輕藝術家不夠關心台灣社會、文化與歷史的負面批評,無疑地,這類批評預設著一套以台灣為主體性想像的歷史觀點,我們將這種觀點界定為「正常之眼」。另一方面,自90年代中以來,儘管1996年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將「主體性」論域帶向高峰,然而,隨著全球化藝術市場發展出一套極有效率的連結系統,國內的當代藝術也已完成自身的體制化工作,主體性一詞卻也隨之沈寂,這種沈寂也可被視為一種主體的空缺。
「空缺考」試圖澄清一個特定於台灣的多層次空缺,一開始,「空缺」是指一種認識論意義下作為對象的「沒有」,隨後逐漸轉變為一種特定於感知主體的關係形式:如果說認識論意義下的沒有是框架在一套偏重可見性的論述傾向,例如將台灣當代藝術看作西方藝術的低劣模仿,因而沒有內在的本質基礎,這種空缺卻恰好凸顯了某種不可見的感性在場。事實上,對於空缺的負面批評本身就實現了一種特定的感性內容,這種感性一方面透過西方現代性的凝視來形塑自身,卻也在與現代性的遭遇中不斷創造著彷彿宿命般的感性空缺——「空缺考」正是一份尋求那連結著我們之共同過往的精神構造的考察報告。
Some artworks of Taiwan's young artists somehow have a vague political quality, which is a feeling that can be sensed but is rarely discussed by artists themselves. This gap between sensibility and discourse would be understood by us as so-called "lacuna" and this "lacuna" often results in negative art criticism which accuses those young artists of not showing enough concern for society, culture and history in Taiwan. Undoubtedly, such criticism presupposes an imagine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aiwan subjectivity. We define this perspective as "eyes of norma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the mid 1990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1996 Taipei Biennial "The Quest for Identity" pushed those "subjectivity" issues to the peak of related discourses)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art market which develops a highly efficient link system, the domestic contemporary art has also completed its ow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the term "subjectiv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silent. This silence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a "lacuna" of subjectivity.
"Archaeology of Lacuna" aims to clarify a specific multi-level lacuna in Taiwan. At the beginning, "lacuna" refers to the epistemological "object-absence," which gradually transforms into a specific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ve subjects. If the epistemological absence means a discursive tendency which is framed by and emphasizes some kind of visibility, (For example, Taiwan's contemporary art is seen as poor imitation of Western art, and thus has no intrinsic quality) this lacuna precisely highlights some invisible presence of sensibility. In fact, the negative criticism itself achieves a specific content of sensibility. On the one hand, this kind of sensibility shapes itself through the gaze of Western modernity.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encounter with modernity, it continues to create a sensitive lacuna that seems to be fatalistic. "Archaeology of Lacuna" is a study which seeks the mental construct that links our common past.
Alpers, Svetlana. 'Interpret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or, The Viewing of Las Meninas', Representation. I, February 1983, pp. 31-42.
Anderson, Benedict.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台北:時報,2012。
Arendt, Hannah. 《極權主義的起源》,林驤華譯。台北:左岸文化,2009。
Arendt, Hannah. 《黑暗時代群像》,鄧伯宸譯。台北:立緒,2006。
Augé, Marc. Non-places: Introduction to an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 trans. John Howe. London & New York: Verso, 1995.
Bataille, George. 《情色論》。賴守正譯。台北:聯經,2012。
Baudelaire, Charles. Selected Writings on Art & Artists. trans. P.E. Charv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Baudrillard, Jean. 《美國》。吳昌杰譯。台北:遠流,1999。
Baudrillard, Jean. 《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Benjamin, Walter.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1998。
Berger, John 《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台北:城邦,2011。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4.
Bouchard, D. F.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7.
Bürger, Peter. 《主體的退隱:從蒙田到巴特間的主體性歷史》。陳良梅、夏清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Bürger, Peter. 《前衛藝術的理論》(Theorie der Avantgarde)。蔡佩君、李明松譯。台北:時報,1998。
Buchloh, Benjamin. “Conceptual Art 1962-1969: From the Aesthetic of Administration to the Critique of Institutions,” October 55, pp. 117-8.
Cull, Laura. "Introduction," Deleuze and Performance. ed. Laura Cull.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Danto, Arthur C. 《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慧雯譯。台北:麥田,2004。
Danto, Arthur C. 《美的濫用》。鄧伯宸譯。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
Deleuze, Gilles. Foucault. Seán Hand trans. Minneapoli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
Deleuze, Gilles.《德勒茲論傅柯》。楊凱麟譯。台北:麥田,2001。
Deleuze, Gilles. & F. Guattar. 《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姜宇輝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Deleuze, Gilles. & F. Guattar. What is Philosophy? Hugh Tomlinson & Graham Burchell tra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Deleuze, Gilles. & F. Guattar. 《何謂哲學?》。林長杰譯。台北:台灣商務,2004。
Deleuze, Gilles. 《尼采與哲學》,周穎、劉玉宇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de Duve, Thierry.〈當形式變成態度──及其他〉,何積惠譯。《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Zoya Kocur與梁碩恩編,王春辰、何積惠與李亮之等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Foucault, Michel. 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2002.
Foucault, Michel. 《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Foucault, Michel. 《古典時代瘋狂史》。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1998。
Foucault, Michel. 〈論何謂啟蒙〉。薛興國譯。《聯經思想集刊1》。台北市:聯經,1988,頁13-35。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Foucault, Michel. 《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莫偉民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Good, Paul. 〈負荷過多的身體:談李銘盛「我的身體─我的藝術」〉,吳瑪悧譯。《藝術家》202期,3月1992年。
Heathfield, Adrian.與謝德慶編著。《現在之外:謝德慶生命作品》,龔卓軍譯。台北: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藝術家庭,2012年。
Kristeva, Julia. 《恐怖的權力:論卑賤》。張新木譯。北京:新知.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Kristeva, Julia. 《黑太陽:抑鬱症與憂鬱》。林惠玲譯。台北:遠流,2008。
Leenhardt, Jacques. 〈身體與身份的曖昧關係〉。林志明譯。《現代美術》103期,8月2002年。
Laplanche, Jean. 《精神分析辭彙》,沈志中,王文基譯。台北:行人,2000。
Pamuk, Orhan. 《我的名字叫紅》,李佳姍譯。台北:麥田,2003。
Pamuk, Orhan. 《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回憶》,何佩樺譯。台北:馬可孛羅文化出版社,2010二版。
Panofsky, Erwin. 《造型藝術的意義》。李元春譯。台北:遠流,1996。
Patton, Paul. Deleuze and the Political.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Rancière, Jacques. 《影像的宿命》,黃建宏譯。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1。
Roy, Arundhati. 《微物之神》。吳美真譯。台北:天下遠見,2010。
Said, Edward W. 《文化與帝國主義》。蔡源林譯。台北:立緒文化,2001。
Schilling, Jügen. 《行動藝術》。吳瑪琍譯。台北:遠流,1993。
Szeemann Harald. 〈當態度變成形式〉。《藝術與社會》,2013年2月15日擷取。http://praxis.tw/archive/when-attitude-becomes-form----.php
Young, Robert. Unt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Boston: Rouledge, 1981.
Žižek, Slavoj. 《幻見的瘟疫》。朱立群譯。台北:桂冠,2004。
Žižek, Slavoj. 《伊拉克:借來的壺》。涂險峰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王柏偉。〈感知〉。《藝外》4月,2012年。
王墨林。〈現代性的傷痛記憶:從臺灣的角度〉。《藝術界leap》16期,2012.4.18擷取。http://leapleapleap.com/2012/04/现代性的伤痛记忆—从台湾的角度()/?lang=zh-hans
王墨林。《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縣:稻鄉出版社,1992年再版。
王墨林。〈前衛藝術的身體論〉。《雄獅美術》255期,5月1992年。
王嘉驥。〈台灣學院裡的當代藝術狀態〉。《藝術家》337期,6月2003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11二版。new window
井迎瑞。〈殖民客體與帝國記憶:從修復影片《南進台灣》談記憶的政治學〉。《片格轉動間之台灣顯影》。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2006。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江宜樺。〈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期,3月1998年。new window
李朝明。〈90年代台灣藝術市場的發展與分化:「本土化」與「國際化」的幾個可能〉。《雄獅美術》283期9月1995年。
李俊賢。〈建構台灣藝術的主體性〉。《藝術家》254期,7月1996年。
李俊賢。〈新時代、新社會的藝術光華(上):後解嚴時代的高雄美術〉。《藝術家》325期,6月2002年。
李宜修。《台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台北:台灣商務,2011。
周英雄、馮品佳(編)。《影像下的現代:電影與視覺文化》。台北:書林,2007。
林宏璋。〈頓挫藝術在台灣……或者,從政治藝術的缺席開始〉。《典藏今藝術》174期,3月2007年。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候:書寫於在地之上》。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
林志明。〈作品之缺席與逾越哲學〉。《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年會》,2007年3月擷取。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C8QFjAA&url=http%3A%2F%2Fwww.csat.org.tw%2Fcsa%2Fyear2002%2Fpapers%255CFoucault3_2.doc&ei=jR2kUpW1K86MkwX1_YBo&usg=AFQjCNGp9qZqvvMthxpdLqGjT8elHUklOw&sig2=l-pPPClZjC_RKS7eS7VacQ。
林志明。《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台北:田園城市,2013。
林惺嶽。〈評1991年台灣美術現象〉。《藝術家》200期1月1991年。
姚瑞中。《台灣行為藝術檔案(1978-2004)》。台北:遠流,2005。
柄谷行人。《倫理21》,林暉鈞譯。台北:心靈工坊,2011。
柄谷行人。《歷史與反復》,王成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倪再沁。〈論1990年代台灣美術避難所內匱乏的語言、荒謬的辯證〉。《雄獅美術》262期,12月1992年。
孫立銓。〈展覽能量的呈現與檢視─對北美館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的幾點看法〉。《炎黃藝術》80期9月1996年。
高千惠。〈拳頭與枕頭的藝術特區:回應九六年台北雙年展的屬性問題〉。《藝術家》257期,10月1996年。
高名潞。〈全球化、區域性與個人感受:「蛻變.突破.華人新藝術」策展自述〉。《藝術家》282期11月1998年。
高俊宏。《Bubble Love:高俊宏1995-2004藝術記錄》。板橋:高俊宏,2004。
高俊宏。〈抵抗產業與鄰人效應:以高雄豆皮及其文化抗爭連結為例〉。《今藝術》225期,6月2011年。
張君玫。《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台北:群學,2012。
張振宇。〈建構台灣文化藝術的主體性〉。《現代美術》64期,2月1996年。
梅丁衍。〈客隨主便:再議台灣美術之主體〉。《藝術家》252期,5月1996年。
梅丁衍。〈台灣現代美術「主體」迷思〉。《雄獅美術》261期,11月1991年。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台北:遠流,2013。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2002。
陳界仁。〈凌遲考—創作自述〉。《伊通公園》,2009年4月擷取。http://www.itpark.com.tw/artist/essays_data/10/842/73。
陳香君。《藝術檔案.社會閱讀》。台北:典藏,2004年。
陳香君。《跨國移動:當代藝術的想像、行動與連結》。台北:典藏,2011。
陳泰松。〈邊境詩學的政治性在台灣〉。《現代美術》132期,6月2007年。
陳愷璜。《週、海徑之工作筆記》手稿。未刊,1998。
陳愷璜。〈陳愷璜的觀念、生命與創作〉。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05年9月擷取。http://ge.tnua.edu.tw/artstory/p01-94-2.htm。
陳傳興。《憂鬱文件》。台北:雄獅,1992。
陳傳興。〈「現代」匱乏的圖說與意識修辭:一九八○年代台灣之「前」後現代美術狀況〉。《雄獅美術》259期,9月1992年。
陳傳興,〈狂舞吧,憂鬱!給共處一年多的學生們〉。《雄獅美術》199期9月1987年。
陳瑞文。〈台灣文化與本土文化所引出的片段思考〉。《雄獅美術》245期,7月1991年。
陳泰松。《穿越縫合:台灣當代藝術.自我與他者》。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9。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2006。new window
陳界仁。〈台灣藝術家訪問紀錄〉。《媒體藝術》,2012年5月擷取。http://mfa.techart.tnua.edu.tw/~gmyuan/mediaart/?p=123。
陳思坊。《解嚴後台灣小說瘋狂敘事研究:以舞鶴、陳雪為觀察中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佳汝。〈戒嚴下的身體禁錮和失語狀態:王墨林談謝德慶〉。《破》705期,2012年5月擷取。http://pots.tw/node/10604。
黃海鳴。〈台灣主體性雙年展只是場「無心的大拜拜」?〉。《藝術家》257期,10月1996年。
黃海鳴。〈九十年代的台灣新潮美術(1990-1996)〉。《傾向》12期(1999)。台北:傾向雜誌社。
黃凡。《躁鬱的國家》。台北:聯合文學,2003初版。
黃建宏。〈抗殖的起點:打開當代〉。《藝術家》456期,5月2013年。
黃建宏。〈微型感性(micro-sensible):概述新感性的社會性〉。《今藝術》177期,6月2007年。
黃建宏。〈動態類比與微分數位:台灣的影像創作變形記——獻給各位曾經或正在投注生命與激情在影像—思維上的台灣創作者〉,《世安文教基金會》,http://www.sancf.org.tw/SANCF/forum_detail.php?typeid=16&fid=41。
黃建宏。〈NG的精神虛構〉。私人信件,未刊,2013。
黃孫權。〈我想寫本什麼都沒有的書〉。《今藝術》226期,7月2011年。
葉玉靜(編)。《台灣美術中的台灣藝術:前90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1994,初版,頁63-64。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
悍圖社。《悍圖文件》。台北:大未來林舍畫廊,2012。
楊照。〈等待與整理:一九九五年台灣藝術市場〉。《炎黃藝術》74期,1月1996年。
葉玉靜(編)。《台灣美術中的台灣藝術:前九○年代「台灣美術」論戰選集》。台北:雄獅,1994。
路況。〈在脫節的時間中:台灣文化的主體性問題〉。《現代美術》64期,2月1996年。
路況。〈「主」「客」之道:台灣藝術的主體性問題〉。《藝術家》251期,4月1996年。
舞鶴。《餘生》。台北:麥田,2011年。
舞鶴。《悲傷》。台北:麥田,2001年。
劉人鵬、鄭聖勳、宋玉雯編。《憂鬱的文化政治》。台北:蜃樓,2010。
劉太乃。〈國際化乎?本土化呼?95年藝術市場總體檢〉。《典藏》40期1月1996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人文:2004,頁70-72。new window
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I:帝國—亞洲—主體性》。台北:麥田出版,2006。new window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台北:麥田人文:2004。new window
蔡士弘。《趴踢廢人區》。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9。
蔡宏明。〈記憶的補綴,斷裂的修復〉。《藝術家》254期7月1996年。
蔡昭儀。《巨視‧微觀‧多重鏡反:解嚴後台灣當代藝術的思辯與實踐》。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6。
蔣伯欣(林伯欣)。〈九○年代後期當代藝術策展的論述形構:兼論台灣美術主體位置的流變〉。《中外文學》29卷第七期,12月2000年。new window
鄭慧華。〈形塑幽微史觀:為失語的歷史找到話語:王墨林訪談〉。《藝術與社會:批判性政治藝術創作暨策展實踐研究》,2009年10月擷取。http://praxis.tw/archive/interview-with-wang.php
蕭瓊瑞。《島嶼測量》。台北,三民,2004。
謝東山。〈台灣藝術的本土化與主體性〉。《藝術家》254期,7月1996年。
謝東山(編)。《台灣當代藝術1980-2000》。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謝東山。〈建構自主的台灣美術〉。《現代美術》64期,2月1996年。
謝東山。〈從威尼斯雙年展談台灣藝術的未來〉,《雄獅美術》293期7月1993年。new window
謝東山。《殖民與獨立之間:世紀末的台灣美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
藝術家編輯部。〈行為藝術的訊息〉。《藝術家》202期,3月1992年。
蘇新田。〈早期師大美術系的四個畫會之二:今日畫會〉。《台灣畫》15期,2-3月1995年。
簡子傑。〈在每一個稱之為作品的段落:高俊宏新書《Bubble Love:高俊宏1995-2004藝術記錄》〉。《今藝術》146期,11月2004年。
龔卓軍。〈肉身共享:侯俊明的色情耗費與賤斥註記〉。《現代美術》144期,6月2009年。
龔卓軍。〈惡性場所與世界邊緣精神狀態〉。《今藝術》173期,3月2007年。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2006。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