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楞伽經》的主體哲學──以唯識與如來藏思想的交涉為核心
作者:曾繁玲
作者(外文):TSEN, FAN-LIN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郭朝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楞伽經》唯識阿賴耶識如來藏輪迴主體解脫主體Laṅkāvatāra-sūtraYogācāraĀlayavijñānaTathāgatagarbhaSubject of SamsaraSubject of Nirvāṇ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本論文係以「論《楞伽經》的主體哲學----以唯識與如來藏思想的交涉為核心」為主要論述。
原始佛教繼承印度傳統思想中的業報輪迴觀,但認為五蘊身心無實體、非我,卻又主張芸芸眾生可以藉由佛法的種種修行,轉迷開悟,離苦得樂,脫離生死與解脫涅槃。然在原始佛教「緣起無我」的理論下,是誰由煩惱輪迴苦海到解脫涅槃之彼岸?因此,原始佛教為解決在「無我說」的關係上,建構有情生命生死無盡與解脫成佛主體的問題,於《阿含》聖典中探討阿賴耶,心性極清淨等。爾後,部派佛教亦對彼等議題,以系統化方式,回應討論深究,依一心相續立細意識說與依五蘊身立補特伽羅說,以解決有情生命如何無止盡的生死輪迴。
印度大乘佛教將部派佛教的教義──細意識說與種子薰習說,以理論化方式承襲發揚。印度唯識學初期重要經論《瑜伽師地論》、《解深密經》、《攝大乘論》與《唯識三十論頌》等深層說阿賴耶識,有承載業種受生,認知與變現一切法的意義,以此安立含識眾生於三界六道四生之「輪迴主體」的問題。印度初中期如來藏系主流經典《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與《大般涅槃經》等深層說如來藏思想,斷煩惱顯清淨法身,用空不空如來藏智離生死證涅槃,以此安立有情眾生超脫三有六趣四生之「解脫主體」的問題。兩者論述的要義旨在闡明,芸芸眾生如何擺脫業感輪迴果報,厭離無明煩惱苦,樂求解脫證得涅槃。
索覽兩大所依思想的論點後發現,它們共同的特質是有染有淨,故而轉雜染依他起為清淨依他起,即圓成實,各自所詮釋的界性二義相通,更有對空、不空的表述等,成為印度中期大乘佛教《楞伽經》以如來藏系為基底融攝唯識學,用哲學化的方式,將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兩大所依思想,結合成為一個新的心識理論基礎,即「如來藏識藏」,以貫通三世因果,三界六道四生輪迴中,業報受生與覺悟成佛,既非實體亦非二元論的單一實踐主體。而藏識在《楞伽經》中側重說明的是,造成眾生生死輪迴的現象,以如來藏解釋心識清淨的本源與一闡提可能成佛的主張;如來藏在《楞伽經》中偏重闡釋的是,引發有情厭苦樂得解脫的動力,肯定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滿足大眾對信仰和實踐的需求,以藏識描述如何被客塵煩惱所污與輪迴世界的生因。本文在《楞伽經》的向度觀察下,找出藏識與如來藏「若異若不異」合而為一的理論根據,並充分發揮兩大思想各自的優點,並試圖補充說明各自的缺點。再論述《楞伽經》解脫實踐的功夫理論是,依四種禪觀次第頓漸修持得悟,終證「如來禪」之聖智果德之圓滿境地。最後,賡總結本經整合唯識與如來藏思想的成果,以確立本經在佛教史主體哲學的地位。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Subjectivity in the Laṅkāvatārasūtra (《楞伽經》)---- an Interaction between Yogācāra (唯識) and Tathāgatagarbha (如來藏).
Primitive Buddhism inherited karma and samsara view in Indian traditional thought, but thought that five-skandha (五蘊) body and mind had incorporeity and nirātman (非我), advocated all living beings can transfer from delusion to enlightenment, part from bitterness to happiness, break away from life and death, free from the nirvana plate by all sorts of practicing of Buddha dharma. However, under theory of 「paticcasamuppada anātman」 (「緣起無我」) in primitive Buddhism, who can escape from a suffering sea of worried life and death then into the coast of the liberation and nirvana? Hence, primitive Buddhism solved the relationship of「the concept of anātman」 (「無我說」), built and constructed the question of subject among living beings’ endless life and death as well becoming a Buddha from liberation, discussed ālaya (阿賴耶), citta-prakrti (心性) is extremely pure and clear, etc. in Āgama (《阿含》) holy sutra. Later, to deeply discuss and respond to those topics in systematized way, Theravada Buddhism seriously went into theory of śūksma-mano-vijñāna (細意識) in accordance with one after another wholeheartedly and pudgala (補特伽羅) in accordance with five-skandha body in order to solve all living beings how to leave off the endless samsara.
Mahayana Buddhism in India adopted and developed the doctrines of the Theravada Buddhism──the theory of śūksma-mano-vijñāna and pudgala by way of theorizing. Yogācāra ideology at initial stage important sutra and abhidharmac (論) in India lik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 (《瑜伽師地論》), Sandhinirmocana-sūtra (《解深密經》), Mahāyānasaṃgraha-śāstra (《攝大乘論》) and Triṃśikā-vijñapti-mātratā-siddhi (《唯識三十論頌》) deeply said ālayavijñāna (阿賴耶識) that bears karma-seed grown, cognize, realize all meanings in dharma, so as to set up all living beings’ question of 「subject of samsara」 (「輪迴主體」) in triple realms, six samsara and four forms of birth. Tathāgata-garbha ideology major sutra in primitive and middle stage of India such as Arya-tathāgata-garbha-nama-mahayana-sūtra (《大方等如來藏經》), Anūnatvāpūrnatva-nirdeśa-parivarta-sūtra (《不增不減經》), Śrīmālā-siṃha-nāda-sūtra (《勝鬘經》) and Mahā-parinirvāna-sūtra (《大般涅槃經》) deeply said tathāgata-garbha thought that disconnect the trouble then show the clean dharma-body (法身), stay away from life and death as well prove the liberation by using shunya amoghavajra tathāgata-garbha-prajñā (空不空如來藏智) so as to set up all living creatures‘ question of 「subject of nirvāṇa」 (「解脫主體」) in our forms of birth, three beings and six samsara. The keynote of two comments is to expound all living beings how to break away from the karma samsara retribution and leave foolishness, harassment and suffering, be happy to liberate then awaken nirvana.
After looking at the theory of two greatly depended-on (所依) thoughts finds that their common specialities have pollution and cleanness, so polluted parataṇtra-svabhāva (依他起性) can transfer from clean parataṇtra-svabhāva i.e. pariniṣpanna-svabhāva (圓成實性), each describes two meanings -- dhatu (界) and prakrti (性) which can be communicated, also have the statement of shunya (空) amoghavajra (不空), then all became Lavkāvatāra-sūtra regarded Tathāgatagarbha ideology as bases mergers Yogācāra ideology in medium stage of Indian mahāyāna Buddhism, used philosophy way to regard ālayavijñāna and tathāgata-garbha two greatly depended-on thoughts as the theory basic of one consciousness i.e. regarding 「tathāgatagarbhālayavijñāna」 (如來藏識藏) as a non-substance (非實體) and non-dualim (非二元論) but a single subject of practice (實踐主體) in order to well versed in subject of karma grown and awareness becoming Buddha in three generation consequence and cause, three realms six paths four forms of birth samsara. Ālayavijñāna (藏識) in Laṅkāvatāra-sūtra particularly emphasized that cause the phenomenon of samsara of all living creatures’ life and death, but explain the origin of cleanness and icchantika(一闡提) may become Buddha by tathāgatagarbh;tathāgatagarbh in Laṅkāvatāra-sūtra particularly explained that initiate the sentient beings to detest bitter and happy then obtain the power of liberation and recognize all living beings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coming Buddha, meet the masses to the demand for belief and practicing, but describe how to pollute by guest dust worry and the cause of rebirth for the samsara world by ālayavijñāna. This essay i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angle of Laṅkāvatāra-sūtra is observed, find out that it combined ālayavijñāna and tathāgata-garbha by if different if no different (「若異若不異」) theory foundation, and fully exerted one's own advantages of two great thoughts in order to have got up and remarked additionally one's own disadvantages. Describe again Laṅkāvatāra-sūtra had the theories of liberation practice is that enlighte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four kinds of meditation immediate practicing or gradual practicing, finally awaken the satisfactory realm of holy wisdom and Buddha-fruit virtue of 「tathāgata zen」 (「如來禪」). Last, this essay sums up Laṅkāvatāra-sūtra integrated the purpose and intention of ālayavijñāna and tathāgata-garbha, in order to establish historical position of subjectivty philosophy in Buddhism.
參考書目
一、佛教經論

(一)梵文譯本

談錫永,《入楞伽經梵本新譯》,台北:全佛文化,2005年。
黃寶生譯注,《梵漢對勘入楞伽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

(二)漢譯佛典

《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第1號。
《中阿含經》,《大正藏》冊1,第26號。
《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第99號。
《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第100號。
《央掘魔羅經》,《大正藏》冊2,第120號。
《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第125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冊3,第159號。
《佛本行集經》,《大正藏》冊3,第190號。
《大莊嚴論經》,《大正藏》冊4,第201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5,第220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第235號。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第262號。
《大法鼓經》,《大正藏》冊9,第270號。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冊9,第277號。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第278號。
《大寶積經》,《大正藏》冊11,第310號。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第374, 375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冊12,第365號。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第475號。
《說無垢稱經》,《大正藏》冊14,第476號。
《諸法無行經》,《大正藏》冊15,第650號。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冊16,第353號。
《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冊16,第666號。
《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藏》冊16,第668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冊16,第670號。
《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第671號。
《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第672號。
《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第676號。
《大乘密嚴經》,《大正藏》冊16,第681號。
《本事經》,《大正藏》冊16,第765號。

(三)漢譯論典

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第1509號。
提婆設摩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大正藏》冊26,第1539號。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7,第1545號。
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等合譯,《舍利弗阿毘曇論》,《大正藏》冊28,第1548號。
世親著,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第1558號。
眾賢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冊29,第1562號。
龍樹造,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第1564號。
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二門論》,《大正藏》冊30,第1568號。
聖天造,護法釋,玄奘詔譯,《大乘廣百論釋論》,《大正藏》冊30,第1571號。
彌勒講述,無著記,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第1579號。
陳真諦譯,《決定藏論》《大正藏》冊30,第1579號。
世親造,唐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大正藏》冊31,第1586號。
天親造,北魏菩提流支譯,《唯識論》,《大正藏》冊31,第1588號。
天親造,陳真諦譯,《大乘唯識論》,《大正藏》冊31,第1589號。
世親造,唐玄奘譯,《唯識二十論頌》,《大正藏》冊31,第1590號。
陳真諦譯,《轉識論》,《大正藏》冊31,第1587號。
無著造,陳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第1593號。
世親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大正藏》冊31,第1595號。
世親造,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第1597號。
世親造,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第1600號。
無著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冊31,第1602號。
無著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冊31,第1604號。
安慧雜糅,唐玄奘譯,《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大正藏》冊31,第1606號。
世親著,唐玄奘譯,《大乘成業論》,《大正藏》冊31,第1609號。
世親著,陳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冊31,第1610號。
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冊31,第1611號。
龍樹造,陳真諦譯《十八空論》,《大正藏》冊31,第1616號。
訶梨跋摩著,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冊32,第1646號。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南梁婆羅譯,《解脫道論》,《大正藏》冊32,第1648號。
龍樹造,姚秦筏提摩多譯,《釋摩訶衍論》,《大正藏》冊32,第1688號。
唐普光撰,《俱舍論記》,《大正藏》冊41,第1821號。
唐慧沼撰,《能顯中邊慧日論》,《大正藏》冊45,第1863號。
世友撰,唐代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冊49,第2031號。

二、古德注疏

唐玄奘譯,明宗泐、如玘同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註解》,《大正藏》冊33,第1714號。
隋智顗述,灌頂記,《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第1716號。
唐法藏著,《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35,第1733號。
隋慧遠述,賢寶記,《大般涅槃經義記》,《大正藏》冊37,第1764號。
宋知禮撰述,《金光明經文句記》,《大正藏》冊39,第1785號。
明宗泐、如玘同註,《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大正藏》冊39,第1789號。
唐法藏撰,《入楞伽心玄義》,《大正藏》冊39,第1790號。
唐法藏撰,《大乘起信論義記》,《大正藏》冊44,第1846號。
東晉慧遠問,鳩摩羅什答,《大乘義章》,《大正藏》冊44,第1851號。
唐窺基著,《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冊45,第1861號。
明普泰補註,《八識規矩補註》,《大正藏》冊45,第1865號。
隋智顗述,灌頂錄,《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第1911號。
法燈撰,《大乘二十二問本》,《大正藏》冊85,第2818號。
唐曇曠撰,《大乘入道次第開決》,《大正藏》冊85,第2823號。
隋吉藏撰,《大品經義疏》,《卍續藏》冊24,第0451號。
宋善月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卍續藏》冊17,第0323號。
宋正受集註,《楞伽經集註》,《卍續藏》冊17,第0324號。
宋楊彥國《楞伽經纂》,《卍續藏》冊17,第0325號。
明德清筆記,《觀楞伽經記》,《卍續藏》冊17,第0326號。
明德清補遺,《楞伽補遺》,《卍續藏》冊17,第0327號。
明智旭撰述,《楞伽經玄義》,《卍續藏》冊17,第0328號。
明智旭疏義,《楞伽經義疏》,《卍續藏》冊17,第0329號。
明曾鳳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宗通》,《卍續藏》冊17,第0330號。
明通潤述,《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合轍》,《卍續藏》冊17,第0331號。
明莫廣參訂,李袁黃閱正,《楞伽經參訂疏》,《卍續藏》冊18,第0332號。
清淨挺著,《楞伽經精解評林》卷一,《卍續藏》冊18,第0333號。
清圅昰疏,《楞伽經心印》,《卍續藏》冊18,第0334號。
唐法藏撰,《大乘密嚴經疏》,《卍續藏》冊21,第368號。
唐圓測撰,《解深密經疏》,《卍續藏》冊21,第369號。
明智旭造論,《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空論》,《卍續藏》冊25,第479號。
性起述,《金剛經法眼懸判疏鈔》,《卍續藏》冊25,第499號。
唐法藏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卍續藏》冊26,第528號。
唐元曉疏,《起信論疏記》,《卍續藏》冊45,第757號。


三、一般專書:

(一)中文書籍

了參,《南傳法句經》,台北:圓明出版社,1911年。
歐陽漸,《楞伽疏決》,金陵刻經處,1925年刻本。
胡適,<菩提達摩考>,收於柳田聖山編,《胡適禪學案》,台北:正中書局,1975年。
楊白衣,《佛學研究方法》,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1,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6年。
印順,《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印順述,釋印海記。《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親聞記》,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6年。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印順,《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印順,《勝鬘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順,《華雨集》,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年。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台北:正聞出版社,2005年。
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2008年。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2009年。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10年。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1982年。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new window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書局,1995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東方橋,《讀楞伽經的方法學》,台北:玄同文化,2001年。
勞思光著,劉國英、張燦輝編,《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楊維中,《中國唯識中通史(下)》,江蘇:鳳凰,2008年。
聖嚴,《自家寶藏》,台北:法鼓文化,2009年。
周貴華,《唯識通論─瑜伽行學義詮(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台北:學生書局,2011年。
鮑紹霖、黃兆強、區志堅主編,《北學南移:港台文史哲溯源(學人卷I)》,台北:秀威資訊,2015年。

(二)翻譯書籍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78年。
高崎直道,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木村泰賢《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92年。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嘉義:香光書鄉,1995年。
玉城康四郎主編,李世傑譯,《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台北:幼獅文化,1995年。
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2000年。
佐佐木教悟等著,《印度佛教史概說》,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四、論文:

(一)學位論文

岑詠芳,《楞伽經如來藏藏識一體二名之辨》,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李淳玲,《論「佛說無我」後一切法存在的問題》,臺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0年。
林士琛《佛家之存有論》,輔仁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4年。
釋會容,《楞伽經之如來藏與阿梨耶識》,華嚴專宗學院碩士論文,1986年。
黃俊威,《論部派佛教的輪迴主體觀念-從自我、無我到補特伽羅》,臺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
溫金柯,《阿毗達磨俱舍論的諸法假實問題》,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1988年。
釋大禮,《對楞伽經如來藏之探討》《褔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褔嚴佛學院,頁987-1000,1997年。
許麗美,《唯識學之「識」與六朝神不滅論之「神」的比較》,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伍啟銘《《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政治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瑞凱《初期佛教生死觀之哲理試探—以緣起理論為核心之探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淨,《從佛教輪迴觀探究淨土信仰及其應用倫理》,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聶偉榮,《楞伽經如來藏思想》,北京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2008年。
陳玉萍,《《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關係之研究—以呂澂的觀點為線索》,玄奘大學宗教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世平,《唯識哲學思想之探析-阿賴耶與三性》,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郭晁榮,《從心識論、如來藏、種姓論看《楞伽經》的成立與思想內涵》,中國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2013年。
梅清熊,《「業力」與「受用主體」關係之研究以一切有部與犢子部為主軸》,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論文,2013年。

(二)期刊論文

釋會容,〈楞伽經之如來藏與阿梨耶識〉,《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佛學論文集》1:頁1-74,1981年。
呂沛銘〈佛教對靈魂存在之探討〉,《內明》166:頁22-28,1986年。
黃俊威,〈誰在輪迴受報──犢子部的「補特伽羅」觀念〉《慧炬》307:頁28-38,1990年。
釋恒清,〈《佛性論》的研究〉,《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籃吉富主編,頁45-100,1993年。
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論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研所集刊》39期:頁171-322,1995年。
蘇晉仁,《佛學研究》,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第7期,1998年。
杜繼文,《佛學研究》,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第7期,1998年。
釋聖嚴,〈佛教是否相信靈魂、輪迴的存在〉,《慧炬》555:頁1-5,2010年。
吳汝鈞,〈攝大乘論中阿賴耶識思想研究〉,《正觀雜誌》28期:頁5-98,2006年。
吳汝鈞,〈《瑜伽師地論》中的阿賴耶識說〉,《正觀雜誌》58期,2011年。new window
郭朝順,〈無我的輪迴──佛教的生死觀〉,《元培學報》5期:頁65-81,1998年。
程恭讓,〈《楞伽經》如來藏段梵本新譯及對呂澄關於魏譯相關經文批評的再批評〉,《哲學研究》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頁54-58,2004年。
馮煥珍,〈《大乘起信論》「非佛教」嗎——關於「《起信論》非佛教」說的教理學反省〉,《中華佛學研究》9期:頁29-58,2005年。
陳一標,〈《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
蔡耀明,〈一法界的世界觀、住地考察、包容說:以《不增不減經》為依據的共生同成理念〉,《台大佛學研究所》17期,頁1-48,2009年。new window
袁經文,〈如來藏多元詮義語境考析〉,《佛學研究》18,頁354-363,2009年。
蕭玫,〈《入楞伽經》之「成自性如來藏心」─論唯識思想影響如來藏之一端〉,《正觀雜誌》 44期,頁5-33,2008年。
蕭玫,〈就《如來藏經》試析「如來藏」之原始義蘊〉,《正觀雜誌》4期,頁5-35,2009年。
蕭玫,〈《入楞伽經》「無我如來之藏」的三段辯證〉,《正觀雜誌》52期,頁5-33,2010年。new window
劉正平,〈《楞伽經》考--兼議印順的《楞伽經》編集時地考〉http://www.bskk.com/thread-338823-1-1.html,2010年3月。
郭瓊瑤,《楞伽經》中〈自內證智〉(pratyatmagati-)的構造,《正觀雜誌》67,頁1-55,2013年。new window

(三)會議論文

杜保瑞,〈楞伽經的重要知識意義〉,《第十二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專輯》,台北縣:華梵大學出版部,頁38-156,2002年。
蕭玫,〈《勝鬘經》與《楞伽經》如來藏思想之比較〉,《現代佛教學會--佛學論文發表雙月會》,頁1-15,2002年。
賴賢宗,《印順的如來藏思想之研究──印順如來藏學及其在對比研究中的特義》,《印順思想》,新竹:正聞出版社,頁297-327,2006年。new window

五、工具書: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全四冊),台北:華嚴蓮社,1956年。
鈴木學術財團,『An Index To The Lankavatara sutra』,東京:鈴木學術財團,1965年。
龍谷大學編纂,《佛學大辭典》,東京:富山房,1974年。
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辭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1977年。
水野弘元,《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1983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荻原雲來,《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2003年。
《CBETA電子佛典集成》Version 2014,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1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