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傷/殘意義的自我追問與歷史探詢:史鐵生的殘疾寫作與敘事歷程
作者:莊家瑋
作者(外文):Chuang Chia-wei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蕭義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史鐵生殘疾寫作敘事歷程傷痕文學失能文革存在主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本研究以「殘疾寫作」定位史鐵生的整體創作,將「傷/殘意義的探求」視為其創作道路的精神總綱與核心隱喻,互為交織的「自我追問」與「歷史探詢」則是通向其敘事歷程、貫串本書各章的意義支點和詮釋關目,企圖由此闡述作家生命/書寫歷程的發展軌跡及深廣複義,全書共計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敘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評述、問題意識與研究視角,藉由作家寫作觀的參照、理論視域的建構、創作歷程的勾勒、分章架構的確立,彰顯並提引具體進入史鐵生作品世界的路標。
第二章以早期作品為範圍,取徑失能研究和文革語境,觀察歷時未遠的人生驟變與時代狂潮,在作家筆下,如何呈現為能者社會與極左政治圍困中,殘疾人的認同掙扎及一代親歷者的劫難記憶。
第三章聚焦1980年代中後期作品,以「從殘疾人到人的殘疾」之敘事轉折為線索,借鑑存在主義,抉發出「存在的荒謬」與「過程哲思」之張力視角下,該階段系列存在哲思書寫如何展開對人與世界、命運關係之探索。
第四章沿著歷史/傷痕敘事的閱讀軸線,探討90年代至新世紀初代表作《務虛筆記》和《記憶與印象》,詮釋兩部長篇如何透過革命年代的父輩離散情境、背負著「出身」之罪的子女成長歷程;抑或自傳性的家族身世與城市記憶,既為其傷/殘之思鋪展開更加遼闊的歷史面向,復使大陸當代政治記憶,以兩代知識人的痛史及諸多受創個體的故事被喚詢。
第五章討論晚年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從創作體系中「殘疾」與「愛情」之辯證出發,在「愛的理想與理想之危境」命題下,循著創作者之理想追尋與現實困躓的意義脈絡,思索其如何將愛願/戲劇之思推至人性幽黯處,深邃帶出以「愛」為名之自我信仰/信仰自我悖論,指向對權力意志與暴力根源的反思。
第六章為結論,從「探勘殘疾與重建信仰」的整體意涵及「後革命」的精神向度,對本書研究所得,提出更為宏觀的思考。
總言之,究問傷/殘之深意,從而看見人的境遇、愛的需要、精神的突圍、理想的位置等,正是史鐵生生命思考與敘事歷程的創造性所在,而其身為殘疾人及知識份子的經驗、構思與創作軌跡,既折射大陸當代人文精神史的變遷,也展現一個卓異作家殊勝的文學探索與自我/歷史理解之路。
  Shi Tiesheng (1951-2010), a contemporary writer from China who was sent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as an“educated youth”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ampaigns and returned in 1971 owing to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was paralyzed at the age of 22, was known for his in-depth disability writings since his writing career in 1979. In six chapter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characterize Shi Tiesheng's works as disability writing, focusing on his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scars and physical handicap as the general spirit and core metaphor of his creative path, and the interlacing self-questioning and history-searching as the interpretative axis that runs through his narrative experience, in order to explicate the trajectory and multiple meanings of his life and writing.
  The introductory chapter states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reviews literature, and describes the problematics and perspective. Shi Tiesheng's world of creations is traced and underscored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the writer's view on writing,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sketching of the writer's creative process, and finally the division of individual chapters that will follow.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Shi Tiesheng's early works, drawing on disability studies and the contex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observes the vicissitudes of his not-too-distant life and the dominant trend of his time. It also touches on how the author presents a society ruled by the able-bodied and beleaguered by the extreme leftists and how the disabled experience identity struggles and harbor memories of disasters.
  Chapter Three highlights Shi Tiesheng's work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80s. Taking the cue from the narrative course from “a disabled person to a person's disability,” and using Existentialism for interpretation, this chapter unveils the author's explor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the world, and destiny through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n the dialectic of the absurdity of being and the philosophizing process.
  The fourth chapter follows the narrative axis of history and wound and probes into two major works that appeared in the 1990s and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Notes on Ideological Principles and Memory and Impression. The main stress is on expounding how these two works recall memories of contemporary politics,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scars, and the anecdotes of many traumatized individuals, through narration of the growth of the children who were born with the sin of being the offspring of their diasporic fathers or through the memorization of their clans and cities which open up a broader historical horizon for their scars and handicap.
  Chapter Five discusses My Sojourn in Ding Yi, a long novel written in Shi Tiesheng's later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dialectic between disability and love, it seeks to ponder on how the work pushes the desire for love and thought on drama to the deepest recesses of human soul through the author's quest for ideals and his encounter with difficulties, and subtly brings up the paradox of faith in love and arrogance in love, thus stimulating contemplation on the will to power and the root of violence.
  The final chapter seeks to offer a macro-perspective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disability rumination, belief reconstruction, and post-revolution spirit.
  To sum up, Shi Tiesheng's creativity regarding life and narrative lies in his exploration into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scars and physical handicap, and his realization of human circumstances, the need for love, the breaking of the spiritual bond, and the ideal position. As a disabled intellectual, he reflects on the change of idea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humanistic thoughts in China and presents the road of self-exploration and history probing taken by an excellent writer.
一:史鐵生作品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10月。
史鐵生:《禮拜日》,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年6月。
史鐵生:《命若琴弦》,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
史鐵生:《自言自語》,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2年4月。
史鐵生:《我與地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
史鐵生:《好運設計》,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集(全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6月。
史鐵生:《愛情問題》,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8月。
史鐵生:《務虛筆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史鐵生:《別人》,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
史鐵生:《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史鐵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8月。
史鐵生:《對話練習》,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史鐵生:《往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
史鐵生:《東岳文庫:史鐵生(全九卷)》,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
史鐵生:《鐘聲》,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8月。
史鐵生:《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史鐵生:《寫作之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史鐵生:《想念地壇》,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8月。
史鐵生:《記憶與印象》,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
史鐵生:《靈魂的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4月。
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
史鐵生:《史鐵生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3月。
史鐵生:《活著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
史鐵生:《以前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
史鐵生:《寫作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
史鐵生:《在家者說》,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史鐵生:《史鐵生自選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6月。
史鐵生:《我們活著的可能性有多少》,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6月。
史鐵生:《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1月。
史鐵生:《心的角度》,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5月。
史鐵生:《中國當代作家系列•史鐵生(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
史鐵生:《扶輪問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史鐵生:《妄想電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系列(全七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4月。
史鐵生:《愛情問題》,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史鐵生:《晝信基督夜信佛》,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3月。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全編(十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

二:史鐵生研究論文與相關文獻
(一)專書
「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主編:《生命:民間記憶史鐵生》,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月。
史鐵生等著:《史鐵生的日子》,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邢孔輝:《老屋的歌:史鐵生創作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8月。
胡山林:《尋找靈魂的歸宿︰史鐵生創作的終極關懷精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2月。
胡山林:《極地之思:史鐵生作品解讀》,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荊亞平:《當代中國小說的信仰敘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年9月。
張建波:《逆游的行魂──史鐵生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2月。
程桂婷:《疾病對中國現代作家創作的影響研究:以魯迅、孫犁、史鐵生為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5月。
鄢文龍:《顛覆與超越:史鐵生文學作品的修辭化生存》,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許紀霖等著:《另一種理想主義》,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林建法主編:《永遠的史鐵生》,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4月。
史鐵生等著:《男人•女人•殘疾人》,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陳希米:《讓「死」活下去》,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2012年11月。
(二)學位論文
1.博士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研究》,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5年。
胡書慶:《靈魂的翱翔與折斷的文學之翼──張承志、史鐵生、北村綜論》,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張建波:《逆遊的行魂──史鐵生論》,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11年。
顧林:《信仰與救贖──史鐵生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藝學專業博士論文,2015年。
2.碩士
海力洪:《史鐵生論:從文化背叛、生命體認到信仰追索》,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劉文輝:《宿命的寫作──史鐵生論》,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張細珍:《「心魂」的文字般若──史鐵生小說創作論》,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徐源:《詩性的追問──論史鐵生對精神性存在主題的深度開掘》,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洪佳惠:《信仰與寫作──北村和史鐵生創作的比較研究》,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朱翠芳:《獨行者的抵抗和皈依──史鐵生小說的時空敘事》,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劉莉:《被神性的光輝引領和照亮──論史鐵生創作中的宗教精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萱銘:《史鐵生小說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彭早霞:《論史鐵生小說的哲學精神》,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林淑瑩:《「殘疾」與「欲望」的多重敘述──史鐵生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佩玲:《史鐵生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徐儷芬:《生命的扣問與救贖──史鐵生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年。
祁立:《生命存在的終極價值──論史鐵生的精神書寫》,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張晏禎:《生命的殘缺與自療──史鐵生小說作品「殘疾」書寫之研究》,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三)期刊
于戈:〈尋找夏娃與文本解讀──論《我的丁一之旅》〉,《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第2期。
于永順:〈論史鐵生小說建構的哲思化走向〉,《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王文勝:〈論史鐵生抒情小說與「京派小說」的藝術關聯〉,《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7期。
王宏圖:〈超越於真實幻覺之外──兼論《紀實和虛構》、《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6期。
王高林、王春林:〈《務虛筆記》:對「不確定性」的沉思與表達〉,《名作欣賞》1999年第2期。
王堯:〈生命由夢想展開──論史鐵生散文〉,《當代文壇》1996年第2期。
王衛湘:〈演繹生命和死亡的哲理──讀史鐵生的作品〉,《雲夢學刊》2000年第2期。
王鴻生、洪佳惠:〈信仰與寫作──北村與史鐵生比較論〉,《上海文學》2006年10月號。
王鴻生、洪佳惠:〈信仰與寫作──北村與史鐵生比較之二〉,《山花》2006年11期。
王鴻生:〈「我」一向在哪兒〉,《人民文學》1998年第8期。
史鐵生、安妮:〈寫作與超越時代的可能性──史鐵生答安妮問〉,《北京文學》2001年第12期。
史鐵生、王堯:〈「有了一種精神應對苦難時,你就復活了」〉,《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
史鐵生、陳村:〈在家的狀態〉,《上海文學》2006年11月號。
石杰:〈史鐵生小說中的宗教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仵從巨:〈熱愛生命的憂傷──說史鐵生與他的《合歡樹》〉,《名作欣賞》2005年第9期。
何清:〈自我說服中的生命續度──也說史鐵生〉,《文藝爭鳴》2012年第10期。
何懷宏:〈一個人怎樣進入歷史?──重讀史鐵生的早期小說〉,《十月》2015年第1期。
何懷宏:〈命運與愛情──重讀《務虛筆記》〉,《東吳學術》2015年第3期。
吳子林:〈信仰敘事的內在難度〉,《小說評論》2014年第3期。
吳俊:〈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文學評論》,1989年第1期。
李永中:〈走向審美路──談《務虛筆記》〉,《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2期。
李東芳:〈存在的憂思:史鐵生的出發點與歸宿──史鐵生小說創作論〉,《北京社會科學》2000第3期。
李林榮:〈《務虛筆記》:講述人生的真實〉,《小說評論》1999年第2期。
李建軍:〈論史鐵生的文學心魂與精神持念〉,《小說評論》2012年第2期。
李建軍:〈無盡苦難中的憂悲與愛願──論史鐵生的文學心魂與精神持念,《新地文學》2013年冬季號。
李德南:〈生命的親證──論史鐵生的宗教信仰問題〉,《南方文壇》2015年第4期。
李德南:〈生存論的寫作路向與寫作倫理──以史鐵生為中心〉,《山花》2015年第12期。
李德南:〈走向生命的澄明之境──重讀〈我與地壇〉及其周邊文本〉,《南方文壇》2016年第4期。
李德南:〈論史鐵生作品中「我」的觀念〉,《創作與評論》2016年第12期。
李銳:〈自由的行魂,或者史鐵生的行為藝術〉,《名作欣賞》2011年第7期。
李燕琨:〈友人追憶史鐵生在地壇的愛情:他是愛神的孩子〉,《參花(文化視界)》2012年第2期。
李麗美:〈從〈我與地壇〉論史鐵生的地壇經驗〉,《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2011年7月。new window
汪雨萌:〈史鐵生研究綜述〉,《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4期。
汪雨萌:〈史鐵生文學年譜〉,《東吳學術》2013年第3期。
汪政、曉華:〈史鐵生《別人》跋:試說史鐵生〉,《當代作家》1997年第4期。
周政保:〈《務虛筆記》讀記〉,《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3期。
周國平:〈讀《務虛筆記》的筆記〉,《天涯》1999年第2期。
季紅真:〈冥想中的精神跋涉〉,《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2期。
林舟:〈愛的冥思與夢想──史鐵生訪談錄〉,《花城》1997年第1期。
洪士惠:〈殘疾人的盲然/茫然?──論史鐵生〈命若琴弦〉、畢飛宇《推拿》的盲人抒寫〉,《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4期,2016年7月。new window
洪治綱:〈「心魂」之思與想象之舞──史鐵生後期小說論〉,《南方文壇》2007年第5期。
胡山林:〈論史鐵生小說的宗教性意蘊〉,《河南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胡山林:〈生命意義的探尋──史鐵生作品的中心意蘊〉,《河南大學學報》1997年第7期。
胡山林:〈對人本困境的思考──史鐵生創作的中心主題〉,《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4期。
胡山林:〈史鐵生創作的終極關懷精神〉,《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胡山林:〈永遠的行魂的心靈實驗──讀史鐵生新作《我的丁一之旅》〉,《理論與創作》2006年第6期。
胡書慶:〈《我的丁一之旅》思想基質考量〉,《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3期。
胡書慶:〈史鐵生的宗教性書寫──以《我的丁一之旅》為例〉,《江漢論壇》2012年第3期。
胡書慶:〈史鐵生的宗教「表情」再觀察──以其未竟集《晝信基督夜信佛》為主的闡說〉,《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第3期。
胡健:〈史鐵生訪談錄〉,《北京文學》1996年第9期。
唐小兵:〈史鐵生:一個人的心靈史〉,《看歷史》2011年第2期。
唐小林:〈極限情景:史鐵生存在詩學的邏輯起點〉,《文學評論》2005年第5期。
孫郁:〈通往哲學的路──讀史鐵生〉,《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2期。
孫郁:〈提問者史鐵生〉,《文藝爭鳴》2014年12期。
孫德喜:〈讓小說走向哲學──論《務虛筆記》的語言〉,《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01年11月。
涂險峰:〈神聖的姿態與虛無的內核──關於張承志、北村、史鐵生、聖‧伊曼紐和堂吉訶德〉,《文學評論》2004年第1期。
高暉:〈史鐵生的意義〉,《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張均:〈史鐵生與當代文學史書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張建波:〈莊子與史鐵生的自由精神之比較》,《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
張建波:〈心靈與世界的對話──史鐵生複調小說的審美現代性〉,《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張建波:〈殘缺而完美的世界──史鐵生作品中人物生存圖景〉,《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張建波:〈理想‧幻想‧冥想‧思想──史鐵生創作的精神軌跡探析〉,《東岳論叢》2012年第9期。
張勐:〈史鐵生作品中的《聖經》原型〉,《文藝爭鳴》2009年第3期。
張專:〈一個作家的生命體驗──史鐵生訪談錄〉,《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
張細珍、張志忠:〈知青一代理想主義的雙聲:史鐵生與梁曉聲〉,《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張細珍:〈自成一界 自由無界──論史鐵生小說的「務虛」視點〉,《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8卷第1期,2011年2月。
張細珍:〈論史鐵生小說的全息人物〉,《東方論壇》2012年第2期。
張細珍:〈啟蒙、自由、神性──論史鐵生的倫理敘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4期。
張細珍:〈基於「過程美學」的不及物寫作──史鐵生小說論〉,《文藝爭鳴》2014年12期。
張細珍:〈愛與美的烏托邦原罪:丁一與顧城的互文解讀〉,《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1期。
張新穎:〈平常心與非常心──重讀史鐵生〉,《上海文學》1992年第10期。
張新穎:〈以心為底──史鐵生的文學和他的讀者〉,《文藝爭鳴》2011年第3期。
張路黎:〈《務虛筆記》之虛──論史鐵生《務虛筆記》形式上的新探索〉,《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
張路黎:〈史鐵生的哲思意象〉,《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張路黎:〈史鐵生的生命印象與角色敘事〉,《文學教育》2008年第1期。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的創建及特徵〉,《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第1期。
張檸:〈史鐵生的文字般若:論《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3期。
梁鴻:〈史鐵生:殘障生存與個體精神旅程的哲理敘述〉,《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許紀霖:〈另一種理想主義價值、意義、信仰〉,《文學界》2011年第4期。
郭傳梅:〈史鐵生意象詞典〉,《南方文壇》2004年第6期。
陳村:〈我讀《我的丁一之旅》〉,《長篇小說選刊》2006年第1期。
陳村:〈回想鐵生〉,《上海文學》2011年第2期。
陳朗:〈因為追問,所以信仰──《務虛筆記》中的基督教思想〉,《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
陳順馨:〈論史鐵生創作的精神歷程〉,《文學評論》1994年第2期。
陳福民:〈超越生死大限之無上歡悅──重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當代文壇》2009年第6期。
陸麗霞:〈論《務虛筆記》的敘事時間策略〉,《文藝評論》2012年第9期。
喬以鋼:〈史鐵生的兩性觀及其《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3期。
曾令存:〈史鐵生:尋找救贖與走向「過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程光煒:〈關於疾病的時代隱喻──重識史鐵生〉,《學術月刊》2013年7月號。
黃忠順:〈思索的小說──昆德拉的小說學與史鐵生的《務虛筆記》〉,《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黃忠順:〈論《務虛筆記》的思想對話形式〉,《泰安師專學報》第24卷第4期,2002年7月。
黃河:〈史鐵生小說中知青文本的鄉土敘事〉,《文藝爭鳴》2007年第6期。
楊劍龍、滿建、李彥姝:〈直面苦痛與生命追求──關於史鐵生的價值與意義的討論〉,《理論與創作》2011年第3期。
楊曉帆:〈經典重讀與八九十年代的轉型問題〉,《名作欣賞》2014年4期。
葉立文:〈從迷途到「相遇」──史鐵生小說的宗教哲學〉,《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葉立文:〈啟蒙的迷途──論史鐵生小說的思想價值〉,《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第5期。
葉立文:〈戀人絮語或一個解構主義的文本──評陳希米的《讓「死」活下去》〉,《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
趙毅衡:〈神性的證明:面對史鐵生〉,《開放時代》2001年第7期。
齊宏偉:〈論現當代文學的精神資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齊宏偉:〈苦難、愛願、信仰──史鐵生與基督教〉,《基督教思想評論》第8輯,2008年9月。
齊亞敏:〈史鐵生的辨證──對《我的丁一之旅》的思考及存疑〉,《當代文壇》2007年第1期。
歐陽光明:〈從「殘疾的人」到「人的殘疾」──論史鐵生創作的精神嬗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12期。
蔣原倫:〈史鐵生小說的幾種簡單讀法〉,《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3期。
鄧齊平:〈論史鐵生創作中的時間意識及其圓形結構藝術〉,《湖南社會科學》2014年6期。
鄧齊平:〈史鐵生作品中的神性理想及詩意建構〉,《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
薛毅:〈荒涼的祈盼──史鐵生論〉,《上海文學》1997年3月號。
蘇沙麗、謝有順:〈一個人的精神探尋──再讀史鐵生〉,《文藝爭鳴》2014年12期。
蘇敏逸:〈戲劇構思與迷宮書寫──史鐵生八○年代作品中的精神困境與救贖之路〉,《中國現代文學》第18期,2010年12月。new window
蘇煒:〈豆青龍泉雙耳瓶──追念史鐵生〉,《書屋》2015年第2期。
(法)安妮•居里安著,施康強譯:〈自傳的誘惑〉,《海南師院學報》1994年第4期。
(日)栗山千香子:〈史鐵生訪談錄〉,《作家》1997年第2期。
(四)專書單篇
王安憶:〈精誠石開〉,史鐵生:《務虛筆記》,臺北: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王德威:〈鏡底乾坤──評史鐵生的〈原罪〉〉,《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石灣:〈在那溫馨的角落──記史鐵生〉,張秋懷、王力選編:《通往心靈的歌》,太原:希望出版社,1985年2月。
朱偉:〈鐵生記評〉,《我與地壇:史鐵生散文、小說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
吳俊:〈當代西緒福斯神話──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我與地壇:史鐵生散文、小說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
黃錦樹:〈殘酷的贈與〉,《命若琴弦:史鐵生小說精選集》,臺北: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齊宏偉:〈史鐵生與北村的靈性寫作〉,《文學‧苦難‧歷史資源:百年中國文學與基督教生存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五)報紙
郭志剛:〈心弦上的歌──讀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人民日報》,1983年8月9日。
何東:〈我並不關心我是不是小說家──史鐵生病中閒談〉,《南方週末》,2001年4月27日。
許慶亮、陳祥蕉:〈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南方都市報》,2003年4月23日。
夏榆:〈站在人的疑難之處〉,《南方週末》,2006年3月30日。
朱曉佳:〈史鐵生:因思考而寫作的人〉,《東莞時報》,2011年1月9日。
曉劍:〈回到雍和宮大街26號〉,《海南週刊》,2011年1月10日。
譚旭東:〈由史鐵生創作反思當代文學史書寫〉,《學習時報》,2011年2月14日。
鄒大立:〈我眼中的史鐵生〉,《中華讀書報》,2011年3月23日。
王耀平:〈側憶史鐵生〉,《勞動午報》,2012年1月10日。
陳國華:〈一座山村與一篇名作 史鐵生的清平灣不再遙遠〉,《北京青年報》,2014年10月30日。
葉廷芳:〈中國當代作家的精神座標:史鐵生印象〉,《文學報》,2016年4月18日。

三:其他理論、評論專著與學術論文
(一)專書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
尹建民主編:《比較文學術語匯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
王岳川:《中國鏡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11月。new window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7月。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8月。new window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10月。new window
北島、李陀主編:《七十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7月。
北島編:《魚樂:憶顧城》,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8月。
石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8月。new window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吳曉東:《文學性的命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
宋柏林著,余汝信編註:《紅衛兵興衰錄:清華附中老紅衛兵手記》,香港:德賽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6月。
李有成:《他者》,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new window
李有成:《記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
李晨:《在底層深處:張承志的文學與思想》,臺北:人間出版社,2016年8月。new window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紀的終結與90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5月。
沈從文、張兆和:《沈從文家書:1930-1966從文、兆和書信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2月。
孟繁華、程光煒:《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房偉:《文化悖論與文學創新:世紀末文化轉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7月。
林秀蓉:《眾身顯影:臺灣小說疾病敘事意涵之探究(1929-2000)》,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年2月。new window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7月。
阿城、陳村等著:《好說歹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11月。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9年5月。
洪子誠:《大陸當代文學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唐小兵:《十字街頭的知識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new window
唐毓麗:《身體的變異:疾病書寫的敘事研究》,臺中:晨星出版社,2015年。
孫小玉:《失能研究與生命書寫》,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徐崇溫主編:《存在主義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8月。
祝勇:《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張旭東著,朱羽等譯:《90年代中國與20世紀的終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張旭東:《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作為精神史的80年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張旭東:《文化政治與中國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6月。
郭宏安:《從閱讀到批評:日內瓦學派的批評方法論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9月。
陳鼓應編《存在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1月。
陳曉帆編選:《又見梅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2月。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袪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6月。
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陶東風、和磊:《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賀桂梅:《趙樹理文學與鄉土中國現代性》,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6年7月。
賀照田:《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2006年1月。new window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new window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5月。new window
黃錦樹:《論嘗試文》,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年8月。new window
黃藿:《雅斯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2月。
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0月。
葉正編:《社會學詞彙》,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9年10月。
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趙園:《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齊宏偉:《文學‧苦難‧歷史資源:百年中國文學與基督教生存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劉人鵬等編:《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臺北: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
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1月。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劉小楓:《罪與欠》,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2月。
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5月。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9月。new window
劉紀蕙:《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3月。new window
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蔡翔:《「神聖回憶」──蔡翔選集》,臺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4月。
鄧寒梅:《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疾病敘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鄧曉芒:《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境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蕭阿勤、汪宏倫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年4月。new window
蕭義玲:《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11月。
錢理群:《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錢理群:《1948:天地玄黃》,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new window
戴錦華:《鏡城地形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韓三洲:《動盪歷史下的中國文人情懷》,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北:聯合文學,2003年11月。
譚光輝:《症狀的症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蘇敏逸:《社會整體性觀念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發生和形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new window
蘇敏逸:《女性‧啟蒙‧革命:丁玲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對應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6月。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鳳凰網文化編:《顧城•故城》,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10月。
(美)威廉‧白瑞德(William Barrett)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9月。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9月。
(法)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著,丁世中、沈志明等譯:《加繆全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沈台訓譯:《薛西弗斯的神話》,臺北:商周出版,2015年7月。
(法)雅克‧科萊特(Jacques Colette)著,李焰明譯:《存在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12月。
(法)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著,何兆武譯:《帕斯卡爾思想錄》,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德)維爾納‧叔斯勒(Werner Schüßler)著,魯路譯:《雅斯貝爾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法)薩特(Jean-Paul Sartre)著,李瑜青、凡人主編,施康強等譯:《薩特文學論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美)噶林(Jacques Colette)著,何欣譯:《存在主義導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德)漢斯‧薩內爾(Hans Saner)著,程志民、宋祖良、謝地坤譯:《雅斯貝爾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德)約恩•呂森(Jörn Rüsen)著,綦甲福、來炯譯:《歷史思考的新途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英)卡爾拉(V. S. Kalra)、柯爾(R. Kaur)等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1月。
(義)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倪安宇、馬箭飛譯:《義大利童話》,臺北:時報出版社,2003年5月。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范進等譯:《國家的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法)尚‧拉普朗虛(J. Laplanche)等著,王文基、沈志中譯:《精神分析詞彙》,臺北:行人出版社,2001年1月。
(美)費修珊(Shoshana Felman)等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日)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臺北:行人出版社,2007年12月。
(二)學位論文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賴皆興:《當代中共宗教論述建構之研究──兼論中共政教關係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new window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陳孟君:《主體、病體與國體: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精神系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軍:《加繆的「荒誕哲學」及其「文學化」》,威海: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博士論文,2008年。
陳冠薇:《當代中國歷史變動與知識分子的理想追尋:王安憶心靈史的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曾靜渝:《從王安憶的創作歷程閱讀當代中國精神主體的建構過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吳致良:《抒情與見證──「傷痕文學」重探》,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陳孟君:《神聖與虛構:兩岸當代小說中「國家神話」與「新歷史敘事」之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new window
宋玉雯:《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new window
(三)期刊
丁東:〈知青經歷和一代人的價值取向〉,《二十一世紀》總第136期,2013年4月。new window
王也揚:〈「階級鬥爭擴大化」的歷史考察〉,《炎黃春秋》2011年第6期。
王志弘:〈人人需要「補缺式移動」:身障者經驗的啟示〉,《文化研究》第10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王英:〈大公無私:新中國革命改造中的愛情與家庭〉,《二十一世紀》總第133期,2012年10月。new window
王德威:〈傷痕記憶,國家文學〉,《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9卷第2期,2009年7月。
王德威:〈「頭」的故事──歷史‧身體‧創傷敘事〉,《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new window
朱元鴻:〈「立名探聲」:追索難民故事的倫理想像〉,《文化研究》第17期,2013年秋季。new window
朱鴻洲:〈戲劇與哲學:以沙特與貝克特為例〉,《藝術學報》第89期,2011年10月。new window
牟志京:〈遇羅克•出身論•中學文革報〉,《百年潮》1999年第1期。
何言宏:〈突圍與限禁──「文革」後文學現代性話語的歷史起源研究之一〉,《文藝爭鳴》2001年第4期。
余虹:〈「荒誕」辨〉,《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1期。
吳亮、劉江濤:〈先鋒就是歷史上的一座座墓碑〉,《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李弘毅、林耀盛:〈倖存作為一種生活:一位血液透析者心理經驗與關照實踐〉,《身心障礙研究》第11卷第2期,2013年6月。
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2003年5月。new window
李放春:〈苦、革命教化與思想權力──北方土改期間的「翻心」實踐〉,《開放時代》2010年第10期。
李寬木:〈從「荒謬」到「反叛」──談卡繆的思想概念(一)〉,《夏潮》第2卷第5期,1977年5月。
李潔非:〈1968:複調與變奏〉,《長城》2010年第7期。
李黎明、石增業:〈僑務領域撥亂反正述略〉,《當代中國史研究》第16卷第2期,2009年3月。
李建立:〈「風箏通信」與1980年代的「現代小說」觀念〉,《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4期。
林巾力:〈「流亡」與現代主義詩學:雙重視角下的商禽與北島〉,《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2013年12月。new window
林耀盛:〈說是一物即不中:從倫理性轉向療癒觀點反思震災存活者的悲悼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3期,2005年6月。new window
林耀盛、龔卓軍:〈我的傷口先於我存在?從創傷的精神分析術到倫理現象學作為本土心理治療的轉化〉,《應用心理研究》第41期,2009年春。new window
林耀盛:〈幽緲邊界下的創慟處境:探究九二一震災身心障礙者的失能體驗與喪親經驗〉,《身心障礙研究》第9卷第3期,2011年9月。
林耀盛:〈正常與存有:精神病理的反思實踐〉,《身心障礙研究》第10卷第3期,2012年9月。
林衍:〈「共產主義大樓」中的記憶〉,《時代人物》2016年4期。
邱大昕:〈男性視覺障礙者勞動邊緣化的陽剛困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3期,2007年6月。new window
邵燕祥:〈當代史語境中的「出身」話題〉,《炎黃春秋》2014年第10期。
段麗欣:〈歷史教訓的真實記載〉,《北京黨史》2009年4期。
紀大偉:〈情感的輔具:弱勢,勵志,身心障礙敘事〉,《文化研究》第15期,2013年3月。new window
紀大偉:〈污名身體──現代主義,身心障礙,鄭清文小說〉,《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2013年4月。new window
孫小玉:〈女性失能者的解放典範:梅爾斯與梅塞的日常書寫〉,《英美文學評論》第18期,2011年6月。new window
孫小玉:〈卡蘿的疾病誌:失能主體的思辯〉,《文化研究》第15期,2012年9月。new window
孫小玉:〈從偽裝到扮/表演:失能者的身體政治〉,《英美文學評論》第22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孫言誠:〈血統論和大興「八三一」事件〉,《炎黃春秋》2012年第2期。
徐友漁:〈異端思潮和紅衛兵的思想轉向〉,《二十一世紀》總第37期,1996年10月。new window
徐賁:〈抗惡的防線:極權專制下的個人「思想」和「判斷」〉,《二十一世紀》總第97期,2006年10月。new window
徐賁:〈五十年後的「反右」創傷記憶〉,《當代中國研究》總第98期,2007年9月。
徐靜村:〈勞動教養,何來何去〉,《檢察風雲》2004年第3期。
晏樂斌:〈1957年公安部整風反右運動〉,《炎黃春秋》2013年第2期。
高智勇:〈北京市困難時期商品供應追記〉,《炎黃春秋》2007年第8期。
張月珍:〈歷史的敘事化:《浴血的冬天》與《愚弄鴉族》中的敘事、記憶與部族歷史〉,《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new window
張春田:〈從「新啟蒙」到「後革命」──重思「90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3期。
張晨晨:〈文革初期的集體暴力〉,《二十一世紀》總第110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張鴻聲:〈空間的意義轉移與社會主義「新北京」──以「十七年」與「文革」詩歌為例〉,《文藝爭鳴》2013年4期。
陳弘毅:〈中國走向法治之路的回顧〉,《二十一世紀》總第115期,2009年10月。new window
陳建忠:〈後南都主義的精神史意義:論蘇偉貞《租書店的女兒》中的府城、眷村與文壇〉,《成大中文學報》第39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陳曉明:〈「後革命」闡釋:理論與現實〉,《美苑》2005年第5期。
黃心雅:〈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new window
黃心雅:〈創傷與文學書寫〉,《英美文學評論》第20期,2012年6月。
黃平:〈「新時期文學」起源考釋〉,《文學評論》2016年第1期。
黃延敏:〈「破四舊」運動的發展脈絡〉,《二十一世紀》總第137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黃勇:〈「夾邊溝」右派勞教文學書寫〉,《二十一世紀》總第102期,2007年8月。new window
黃錦樹:〈文革作為啟蒙,或啟蒙的反諷──論王安憶的《啟蒙時代》〉,《華文文學》總第123期,2014年4月。
楊小濱:〈中國前衛藝術中的紅色記憶幽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new window
楊奇:〈一貫防「左」反「左」的廖承志〉,《縱橫》2008年9期。
楊繼繩:〈大躍進中的糧食問題〉,《二十一世紀》總第110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雷頤:〈捍衛常識的代價〉,《開放時代》1999年第4期。
廖培真:〈從後九一一反恐戰爭到日本原爆:卡美拉‧森絲《灼痕》中的政治、創傷與離散倫理〉,《英美文學評論》第21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裴毅然:〈自解佩劍:反右前知識份子的陷落〉,《二十一世紀》總第102期,2007年8月。new window
劉人鵬:〈章太炎的「神經病」:作為生存位置與革命知識情感動能〉,《文化研究》第16期,2013年12月。new window
劉人鵬:〈重讀〈狂人日記〉與「狂人」:殘障政治視野的提問〉,《中外文學》第45卷第2期,2016年6月。new window
劉小萌:〈「文革」中在血統論重壓下的知青〉,《炎黄春秋》1997年第11期。
劉憲閣:〈右派處理與勞動教養〉,《二十一世紀》總第102期,2007年8月。new window
蔡振念:〈李昂與卡夫卡存在主義小說比較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7期,2011年6月。new window
蔡翔:〈當代文學中的動員結構〉,《上海文學》2008年第3期。
賴俊雄:〈當代離散:差異政治與共群倫理〉,《中外文學》第43卷第2期,2014年6月。new window
應克復:〈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再思考〉,《炎黄春秋》2015年第2期。
禮平、王斌:〈只是當時已惘然:《晚霞消失的時候》與紅衛兵往事〉,《上海文化》2009年3期。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年11月。new window
(法)潘鳴嘯(Michel Bonnin):〈「文革一代」上台執政:差異何在?〉,《二十一世紀》總第136期,2013年4月。new window
(德)余凱思(Klaus Mühlhahn)著,鄧軍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之再思考〉,《二十一世紀》總第149期,2015年6月。new window
(美)史珂拉(Judith N. Shklar)著,李豫宜譯:〈以殘酷為首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6卷第1期,2016年3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